262例肺切除术后房颤的多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肺癌切除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肺癌切除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57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38 (5)1.1.3脑钠肽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Cardinale等[10]研究发现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与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史及肾功能密切相关。

在肺癌POAF患者中,术后短期内血浆NT-proBNP 浓度较术前升高67%~78%,POAF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房颤组,表明血浆NT-proBNP 浓度可以作为评估肺癌POAF发生风险的重要参考指标。

此外,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升高对术前无心力衰竭表现患者的亚临床左心房功能障碍有一定提示作用,亚临床左心房功能障碍患者可在术后发生心肌炎症、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紊乱,甚至发生房颤[11]。

1.1.4周围血管疾病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明周围血管疾病是POAF的危险因素。

Jover等[12]提出:房颤患者常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发生部位缺乏一致性;其次,动脉粥样硬化一些经典危险因素同时也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如高龄、糖尿病、高血压等。

研究显示周围血管疾病可能与POAF的发生相关,这是考虑到外周血管疾病的进展过程与炎症性病变有关,而炎性反应是房颤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13],因此,周围血管疾病进展过程可能会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

1.1.5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及左心房体积心脏彩超是术前评估心脏功能及心脏大体形态的重要手段。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可引起左心室舒张压增高,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中,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arly transmitral velocity/ tissue doppler mitral annular early diastolic velocity,E/Ea)随着左心室舒张压增高而升高[14]。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2007年主题词索引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2007年主题词索引

( 向连 启 , 东 杰 , 昌 帆 , ) 3 :9 阎 龚 等 ( ) 13

北 京 基 因 型
天津 地 区 临 床 分 离 株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分 子 流 行 病 学 等 )3 :6 ( ) 15
表皮生 长 因子 受体
E F G R基 因 突 变 及 其 预 测 酪 氨 酸 激 酶 抑 制 剂 对 非 小 细胞 肺癌疗 效 的作用 ( 新 勇 , 丽 艳 , 蕙 ) 张 徐 汪
华, 丁春 柳 , 立 军 , ) 1 :4 周 等 ( )5 宝 剑 . 芬 . )2 :1 韩 等 ()11
凋 亡
人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中 HI— e 的 表 达 与 血管 生 成 和 F lt
低 氧 血 症
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多因素分析 ( 静 , 张 骆
细胞凋 亡的关 系及意 义( 颖 , 海青 , 秀 军 , 姜 张 常
维普资讯
3 28
Tub r& Th rTu r,De 0 7, . e o mo c索引 > 0 2
( 按汉语 拼音 字母 排序 )

Alm a u a rBle
应 用 A8 8 Ie和 MI lm rBu r法 测 定 抗 结 核 药 物 最 低 r 局 部 晚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后 程 加 速 超 分 割 放 射 治 疗 临 床 分 析 ( 桂 梅 , 广 荣 , 国华 )2 :2 刘 夏 靳 ( ) 18 人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中 HI— o 的 表 达 与 血 管 生 成 和 F lt 细 胞凋 亡的关 系及意 义 ( 颖 , 海青 , 秀军 , 姜 张 常 等 )4 :6 ( )2 5 I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中肝 癌 衍 生 生 长 因 子 的 表 达及 期

肺癌术后早期并发心房颤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肺癌术后早期并发心房颤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肺癌术后早期并发心房颤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阮玉琴【摘要】总结肺癌术后早期并发心房颤动的原因及护理.肺癌术后并发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为高龄、术前肺部感染及术后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护理重点为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情况,术后持续心电监测,严密监测电解质,加强疼痛护理、呼吸道管理,防止肺部感染,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护理与康复》【年(卷),期】2011(010)007【总页数】3页(P589-591)【关键词】肺癌;心房颤动;原因;护理【作者】阮玉琴【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浙江杭州,31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由于心房电生理紊乱、心房空间电生理不均一性造成[1]。

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2]。

肺癌术后约10%~20%患者发生房颤,多数发生于术后2~3 d[3]。

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本院胸外科对68例肺癌患者实施手术,其中9例并发房颤,现将发生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60例,女6例;年龄36~78岁,其中>65岁38例;患者术前均无手术禁忌证,心、肝、肾功能正常,血压及血糖控制在缓解期水平,无明显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控制,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病理检查:鳞癌41例,腺癌13例,小细胞肺癌12例,其他2例。

术后3~4 d内行心电监护,怀疑心律失常者行床边心电图检查。

1.2 结果 9例术后平均(2.3±1.5)d发生房颤,经治疗房颤消失。

2 原因分析2.1 高龄高龄是心律失常最重要的易发因素[4]。

老年患者—方面心排出量减少,另一方面呼吸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随年龄的增加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两方面可加重低氧,增加心脏负荷,对手术创伤、麻醉、失血等耐受性差,因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相应增加。

本组9例房颤患者均为高龄,年龄>65岁。

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肺切除术对一些肺部病变,尤其是肺癌仍然是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手术风险高。

国外报道肺部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7%[1]。

我们对我院胸外科2000年以来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并研究其对肺切除术安全性的预测价值, 以指导围手术期的处理,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手术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组共60例,男42例,女18例; 年龄29~75 (56.2 ±8.5)岁。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和术后病理确诊,其中肺干酪球5例,炎性假瘤6例,先天性肺囊肿1例,肺癌48例(鳞状细胞癌39例、腺癌5例、鳞腺混合癌4例,TNM 分期:Ia期2例, Ib期6例,I Ia期9 例, IIb期21 例,IIIa期8例,IIIb 期2例)。

1.2 手术术式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病变的部位、大小、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侵犯的范围、患者心肺功能及其他全身情况综合考虑。

肺叶切除术53例, 包括右肺上叶切除术9 例;右肺中叶切除术3例;右肺下叶切除术12例; 左肺上叶切除术10例;左肺下叶切除术11例;双肺叶(右中、下肺叶或右中、上肺叶)切除术8例;一侧全肺切除术7例,其中左全肺切除术5例,右全肺切除术2例。

1.3 统计学分析用SPSS 13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相关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 回归分析。

2 结果2.1 术后死亡及并发症情况本组患者无术后死亡病例。

术后并发症14 例, 发生率为23.33% ,其中胸腔出血1例,肺不张3例,肺部感染4例,呼吸衰竭1例,心律失常5例。

胸腔出血者行二次开胸止血;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呼吸锻炼等治疗;对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机械通气, 心律失常患者均对症处理。

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单因素分析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0岁、术前肺功能FEV1.0 %60岁)、FEV1.0%本组资料显示年龄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60岁以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2]。

肺癌术后早期并发房颤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肺癌术后早期并发房颤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肺癌术后早期并发房颤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对肺癌术后早期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90例,术后出现房颤的1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未出现房颤的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肺癌手术后产生房颤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结果 90例肺癌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房颤的患者为16例,占17.8%,多在术后2天内发生,经分析,年龄大于65岁,术前FEV1%pre(一秒钟用力呼吸量)下降、术前合并肺部感染、术后电解质紊乱、术中心包损伤等因素均会导致肺癌手术后房颤的产生,且都为危险原因。

结论肺癌手术后房颤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采取优质护理可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关键词肺癌手术患者;房颤;危险因素;对策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由心房电生理紊乱、心房空间电生理不均一性造成[1]。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肿瘤,手术是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肺癌术后,约10%-20%的患者发生房颤,多发生于术后2-3天[2]。

如果患者术后并发房颤,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为减少术后房颤的发生,本院对肺癌术后早期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对策进行分析研究,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术后出现房颤的1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未出现房颤的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区间是29-75岁,平均年龄是(48.37±2.52)岁,包括58例男性患者与32例女性患者。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术前呼吸衰竭、精神疾病等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肺癌手术患者90例,术后出现房颤的1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未出现房颤的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术前FEV1%pre(一秒钟用力呼吸量)下降、术前合并肺部感染、术后电解质紊乱、术中心包损伤等因素是否对肺癌术后房颤产生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2023肺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全文)

2023肺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全文)

2023肺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金文}肺切除术常用于肺部占位、肺结节、支气管扩张、难治性肺隙肿手口肺结核的治疗,但由于术中单肺通气、手术切除肺组织等原因,可能发生术后肺损伤和并发症并影响患者康复。

本文又才肺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及真危险因素和防治擂施进行了介绍。

肺切除术的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肺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心房颤动/扑动,通常在手术后的前三天发生。

既往所报道己确定影响患者术后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注65岁)、较长吸烟史、肺气肿、是否合并心律失常史、术中出血量、术中剌激或损伤心包、第1秒用力呼气窑积(FEV1 )至1.5L、术后肺不张等。

术前对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术中细致操作及术前预防性使用P受体阻滞剂能高效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心脏痛大多数情况下在手术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发生,但据报道也可能在肺切除术后的6个月内发生。

可表现为血压突然下降和血液动力学崩溃。

需要立即再次手术。

〉肺炎及急性呼吸着迫综合征肺部感染是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肺炎的机制可能为:术后疼痛控制不佳,患者咳瞅咳痰能力较差,痰液和、聚肺部引起感染;来行体位引流,术后来下床活动。

而肺功能储备在术后明显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很容易导致急性呼吸嚣迫综合征,引发呼吸衰竭,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可能需要再次插筐相机械通气。

〉支气筐胸膜瘦和陈胸约1.5%-4.5%接受肺切除术的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胸膜瘦,并与29%-79%的死亡率相关。

风险因素包括右侧手术、直径较大的支气筐残端、残留肿瘤、放疗或化疗、年龄大于60岁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

症状包括发热、咳瞅、略血、皮下气肿。

而研究报道患者术后90天内服胸死亡率为19%,以多发病原体感染为主,感染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导致患者出现隙胸的主要原因为支气筐胸膜瘦。

旱期对陈胸的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阜期患者可表现为?寺续低热及白细胞数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影像学CT上可见胸腔积液中含高气泡、液气平面等特征,若患者术后出现类似情况,可行支气管镜检查是否再瘦口存在。

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并发房颤的护理体会

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并发房颤的护理体会

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并发房颤的护理体会摘要:分析18例肺癌开胸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房颤的原因:与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术前合并其他心肺疾患、术后疼痛、缺氧、手术方式等因素有关,通过对患者术前做好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评估,术后加强心电监护,病情观察及疼痛、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等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是预防及治疗术后房颤发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心律失常;房颤;肺癌;开胸手术;护理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肿瘤,手术是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肺癌术后,约10%-20%的患者发生房颤,多发生在术后2-3天,据报道>60岁的高龄患者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50.8%[1],严重的心律失常明显影响循环功能,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18例肺癌开胸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房颤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

通过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6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共实施肺癌开胸手术65例,其中开胸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房颤病人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2—81岁,其中<60岁5例,60-81岁患者13例,其中肺叶切除12例,全肺切除6例。

并发房颤的患者中术前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甲亢等10例。

1.2 结果开胸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动态观察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持续数天。

术前合并其它心肺疾患或高龄病人(>60岁)术后易并发心律失常[2]。

通过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18例并发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均痊愈出院。

2.护理:心律失常房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开胸手术并发症,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出现,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还要做好手术后的相关护理工作。

2.1 术前护理术前做好高危病人的评估,有吸烟史或60岁以上病人的体质一般较弱,免疫力低下、常伴有血管、肺和其他脏器的病变。

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房颤的研究进展

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房颤的研究进展

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房颤的研究进展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心房颤动(房颤)。

虽然房颤较少造成致命性危害,但它仍可能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严重低血压;延长ICU 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

因此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房颤的防治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关注。

本文就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房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房颤的发生状况美国每年大约有一百万老年人在围术期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以房颤占有最多的比例,非心外科围术期房颤发生率大约为4%[1]。

一项涉及4181 例50 岁以下行较大非心脏手术(包括胸科手术)的患者,术中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术后为 6.1%,室上性心动过速与房颤的发生比例为2:1[2]。

心、肺、食道手术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手术,其中在肺切除术中,房颤的发生率与肺切除术式有关。

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率约12%~30%,全肺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率从24%到67%不等[3]。

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及探查性开胸手术房颤的发生率较低[4]。

Park B 等的研究表明,电视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围术期房颤的发生率为12%,开胸肺切除手术房颤发生率为16%,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房颤的发生与进胸切口的选择无关[3]。

不同手术侧对房颤的影响统计学未见差异,但研究表明右肺切除术的患者房颤发生率可能高于左肺切除术[3]。

另有研究表明,房颤在胸外科肺切除术围术期的发生率为12%,明显高于胸外科的一些小手术或普外科的发生率(两者均为1%)。

在发生时间点上,房颤最常发生于术后第2~3 天,肺切除术2周后极少见房颤发生,见图1[5]。

房性心律失常(以房颤为主)更易发生在老年患者,非心胸手术中发生率为 6.1%,心胸手术中可高达40%。

而胸科手术中房颤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组具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房颤的发生率增高。

从50 岁起,每增加10 岁,房颤的发生率成倍增加,见图2[6]。

肺癌术后并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肺癌术后并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肺癌术后并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480例肺癌患者术后发作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480例,其中术后发作房性心律失常的124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发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肺癌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高龄、术式、术中心包损伤及术前FEV1/FVC65岁的老年患者术后发生AR的比例占28.8%。

老年人多有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或传导系统方面的异常,心血管应变能力减弱,心排血量、心肌氧利用率及心肌收缩力均明显降低,加上术后早期血流黏滞性明显增高[3],在开胸手术、肺切除的侵袭下,缺氧、心脏负荷加重等因素均可易诱发AR。

故此,笔者认为,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可视为肺癌术后发作AR的独立危险因素。

从统计结果可见,全肺切除后AR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术式。

原因有三,①因全肺切除后肺血管床减少,肺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右心负荷加重;此外,全肺切除术后由于残存肺的功能下降导致低氧血症,从而更容易诱发术后心律失常。

②心脏由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支配,其神经纤维自左侧到右侧分布,在主动脉弓与气管分叉处之间构成心丛,其纤维支分布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处。

③外科手术操作将引起的心房和自主神经支配的窦房结钝性或锐性损伤。

自主神经损伤可增加心房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从而促发房性心律失常。

同时,肺静脉覆盖心肌组织的近端肺静脉通道,其电生理特性能产生连续心房颤动的异位性搏动[4,5],所以肺静脉壁的损伤或术中牵扯等其他操作均可能引起心肌组织覆盖区域的机械或缺血损伤,这可能产生异位性搏动和房颤[6]。

术中心包损伤患者AR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包损伤患者。

其机制可能与手术对心脏的直接刺激和创伤及迷走神经的损伤导致术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

而术前FEV1/FVC<70%的患者发生AR的几率明显升高。

肺术后房颤护理措施

肺术后房颤护理措施

肺手术是治疗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房颤等并发症。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肺术后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房颤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肺术后房颤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了解房颤1. 定义:房颤是指心房收缩失去规律,心率加快,心房与心室之间传导延迟或中断,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一种心律失常。

2. 症状:房颤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等症状。

3. 危害:房颤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脑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二、肺术后房颤的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房颤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

(2)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心理支持和关爱。

2. 生活护理(1)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当通风,预防感冒。

(3)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3. 药物护理(1)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预防血栓形成。

(2)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3)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及时处理。

4. 心律监测(1)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及时发现房颤复发。

(2)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如触摸脉搏、观察心电图等。

(3)发现心律失常时,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5. 饮食护理(1)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膳食纤维的食物。

(2)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3)戒烟限酒,减少心脏负担。

6.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预防脑梗死: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密切监测患者有无头晕、头痛、言语不清等症状。

(2)预防心力衰竭:监测患者的心功能,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注意休息。

(3)预防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治疗,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三、总结肺术后房颤的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

肺叶切除,怎么就心律失常了?

肺叶切除,怎么就心律失常了?

肺叶切除,怎么就心律失常了?病例简介主诉:74岁老年女性,因“心悸伴胸闷5天”入院。

5天前患者因肺癌行左肺上叶切除术后开始出现心悸,伴胸闷,呈阵发性,术后凌晨2:00-7:00心电监护示心率波动于40-150bpm 之间,当地医院予输液等治疗(具体不详)。

住院期间最慢心率32 bpm,最快心率207 bpm,心电图最长间歇7 s,当地医院置入临时起搏器治疗后转入我院。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肺癌切除术病史。

入院查体示:血压119/64 mmHg,心率85 bpm,心律齐,左上肺呼吸音低,未见其他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入院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74 bpm。

入院Holter显示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房性早搏,偶见成对出现。

心脏彩超显示:舒张末内径42 mm,收缩末内径27 mm,射血分数66%;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正常,各阶段运动协调,收缩幅度及增厚率正常。

初步诊断:心律失常(长R-R间歇、阵发性心房颤动、临时起搏器植入状态),2型糖尿病,肺癌术后。

看完病例,有三个疑问:1. 肺癌切除术后心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该心律失常是快慢综合征还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呢?3. 下一步如何治疗?一. 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病因多样且不清心律失常是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最常发生于术后3天;据报道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70%,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要表现,约10%-20%的患者术后可发生房颤。

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偶有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大多数患者只出现一种心律失常,以前三种为主。

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直接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有研究显示,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健侧肺血流骤增,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引起肺水肿;由于术后呼吸面积减小,导致肺通气功能下降,通气/血流比值下降,造成低氧血症和肺淤血,加重心脏负荷;另外,开胸后胸腔内负压消失,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肌供血减少;肺切除术后胸腔内压力发生改变,产生跨壁压,也影响心脏的舒缩功能;如果术后缺氧、水电解质失衡、手术创伤、胸腔引流管位置不当等均可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从而增加心脏的自律性、应激性和传导性,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

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
分析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和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60岁以上老年人的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

肺切除术是肺癌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其中房颤是比较常见的心脏并发症,会增加死亡风险和住院时间。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房颤的危险因素,以提供临床预防和干预的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至2020年在我院就诊的60岁以上患者,符合以下条件:1)接受肺切除术治疗;2)在术后出现房颤;3)无心律失常史。

排除如下患者:1)有心脏病史;2)有其他器官疾病。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

3.研究内容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房颤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本研究将对肺癌治疗中心的临床工作提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建议,为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临床指导与参考。

4.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可能的房颤危险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进一步探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预计结果将提供具有临床价值和重要意义的指导建议和参考,为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普罗帕酮预防肺切除术后房颤的临床研究

普罗帕酮预防肺切除术后房颤的临床研究

普罗帕酮预防肺切除术后房颤的临床研究茅腾;方文涛;陈文虎【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普罗帕酮预防肺切除术后发生房颤的效果.方法:将499例肺切除术患者按有无肺切除术后房颤的高危因素(年龄≥60岁、≥2个肺叶切除)以及是否口服普罗帕酮预防分为给予普罗帕酮干预的高危研究组(n=139)、未予普罗帕酮干预的高危对照组(n=223)和低危研究组(n=137).比较3组间房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高危研究组房颤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危对照组(5.1 5%比12.56%,P=0.047),而高危研究组和低危研究组的房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5.15%比2.22%,P=0.291).结论:肺切除术后房颤高危患者预防性口服普罗帕酮可以降低其房颤的发生率.%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opafenone in the 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499 patients underwent pulmonary resections were enrolled. According to the risk for AF,they were divided into high risk group (n - 362) and low risk group (n=137). Among the patients in the high risk group,139 were pre-treated with propafenone orally (propafenone group),and the other 223 patients constituted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F between and control group,however,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nd low risk group. Conclusion: Propafenone can decrease incidence of AF after lung resections.【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2(019)003【总页数】2页(P244-245)【关键词】普罗帕酮;预防;房颤;肺切除术【作者】茅腾;方文涛;陈文虎【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房颤是胸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它可以增加其他并发症如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同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1]。

肺癌术后房颤危险因素及术后房颤患者的并发症分析

肺癌术后房颤危险因素及术后房颤患者的并发症分析

肺癌术后房颤危险因素及术后房颤患者的并发症分析王一北;陈宽冰;张洪岩;石文君【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术后房颤危险因素并分析术后房颤患者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在本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术后房颤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合并症、术前检查、手术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显著性差异的结果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及清除N2组淋巴结个数是术后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房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明显多于无房颤组.结论老年男性患者手术中应注意手术操作,减少术后房颤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7(041)008【总页数】4页(P835-838)【关键词】肺癌根治术;术后房颤;危险因素;手术并发症【作者】王一北;陈宽冰;张洪岩;石文君【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辽宁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房颤是肺癌根治术后早期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约10%~20%术后患者会发生房颤[1-3]。

虽然大多数术后房颤为一过性的,但它却明显增加出血和血栓栓塞等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7]。

有学者甚至认为术后房颤是影响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减少术后房颤的发生[8],但是研究认为这种预防作用较为微弱,有的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9]。

此外,大多数患者经药物或电转律治疗可转为窦性心律,但这些患者仍需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预防房颤复发[10]。

由此可见,探讨肺癌术后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对于减少肺癌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分析和处理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分析和处理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分析和处理于靖;曹绪芬;赵荣诚;吕峰峰;杜文盼【摘要】目的分析肺癌全切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9例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率失常患者,对其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接受肺癌全肺切除术的159例患者中,术后并发心律失常43例(27.04%),其中≥65岁的患者有28例(65.12%);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窦性心动过速16例,房性早搏3例,心房颤动5例,室性早搏5例,合并以上心律失常类型≥2项的患者11例.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65岁、一秒用力呼气容器(FEV1)<70%、有心血管病史、术前心电图(ECG)异常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在接受全肺切除术后容易并发心律失常,且年龄≥65岁、FEV1<70%、有心血管病史、术前心电图(ECG)是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6(040)001【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肺癌;全肺切除术;心律失常;危险因素【作者】于靖;曹绪芬;赵荣诚;吕峰峰;杜文盼【作者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1;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1;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1;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1;献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北献县062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有研究[1]表明,心律失常是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回顾性分析159例接受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其中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旨在探讨肺癌全切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59例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率失常患者。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龚达;李晓;王少东;张凯;肖蓉心;杨帆;李剑锋;王俊;李运【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22(41)8【摘要】目的:调查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POAF)发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方法,回顾队列纳入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患者387例,前瞻性队列纳入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患者439例,共纳入826例。

纳入患者中位年龄58(51,65)岁,女性患者518例(62.7%),男性患者308例(37.3%)。

收集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术期临床资料。

对纳入变量先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寻POAF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在院期间共随访发现15例POAF事件,POAF发病率为1.8%。

无患者发生术后院内死亡。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4.15,95%CI:1.26~13.63,P=0.019)、术前白蛋白水平偏低(OR=1.25,95%CI:1.04~1.52,P=0.017)、既往心律失常病史(除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外)(OR=5.91,95%CI:1.10~31.61,P=0.038)是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结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1.8%,男性、术前白蛋白水平偏低、除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外其他心律失常病史是POAF相关危险因素。

【总页数】6页(P903-908)【作者】龚达;李晓;王少东;张凯;肖蓉心;杨帆;李剑锋;王俊;李运【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基于单中心的冠状动脉慢血流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2.持续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单中心研究3.开腹式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后非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14年经验分享4.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桥接治疗与直接取栓结局及相关因素研究: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5.心力衰竭患者持续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单中心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切除术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分析

肺切除术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分析

肺切除术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分析王颖【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年(卷),期】2018(000)005【摘要】目的研究肺切除术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接受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总结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原因,总结护理要点。

结果肺叶切除术26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共为6例(23.08%);包括心绞痛2例(7.69%)、心律失常1例(3.85%)、心房颤动1例(3.85%)、心律失常2例(7.69%)。

全肺切除30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共为10例(33.33%);包括心绞痛3例(10.00%)、心律失常1例(3.33%)、心房颤动2例(6.67%)、心律失常4例(13.33%)。

无1例死亡,所有出现并发症患者均经及时处理后好转。

结论肺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可能与年龄、肺功能、术式、术前基础疾病等有关,因此对该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积极预防,重视护理干预。

【总页数】1页(P95-95)【作者】王颖【作者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相关文献】1.肺切除术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J], 阮玉琴2.高龄病人肺切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分析 [J], 龙春洪;孔勇;陈泽华3.54例肺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J], 刘长军;臧建洲4.肺切除术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原因特点及护理 [J], 王艳霞;曹秋会5.高龄患者肺切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分析 [J], 梅运清;程邦昌;周久华;颜林州;周汝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房颤 高分文献

术后房颤 高分文献

术后房颤高分文献术后房颤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房颤的情况。

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特征是心房高速而不规则地收缩,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下降。

术后房颤是心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康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术后房颤的相关知识,本文将从高分文献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术后房颤的发生机制术后房颤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许多研究对其进行了探讨。

其中一项研究表明,术后房颤与术中心脏损伤、术后炎症反应以及术后心脏重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手术中心脏损伤会导致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改变,从而增加房颤的风险。

术后炎症反应会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进一步促进心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电生理异常,增加房颤的发生率。

此外,术后心脏重构也会改变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增加房颤的风险。

二、术后房颤的危险因素术后房颤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年龄是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此外,心脏手术类型、术中心脏损伤程度、术后炎症反应等因素也与术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一项研究发现,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术后房颤发生率较高。

术中心脏损伤程度越重,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也越高。

术后炎症反应的程度也是术后房颤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术后房颤的临床表现术后房颤的临床表现各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闷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此外,术后房颤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卒中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术后房颤患者,及时识别并治疗至关重要。

四、术后房颤的治疗策略针对术后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控制心室率、维持窦性心律以及预防血栓形成等。

控制心室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等方式实现。

维持窦性心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心脏电生理手术等方式实现。

预防血栓形成可以通过抗凝治疗或放置左心耳封堵器等方式实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五、术后房颤的预防措施术后房颤的预防非常重要。

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陈海燕;姜埃利;魏芳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7(002)022
【摘要】目的探讨肺切除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其与年龄、术前肺功能、切除范围、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行肺切除治疗肺癌的236例患者作回顾性总结.结果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60%,且年龄>70岁、肺切除范围、术前肺功能与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相关.结论肺切除术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总页数】1页(P73)
【作者】陈海燕;姜埃利;魏芳
【作者单位】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J], 茅腾;方文涛;张军华;陈文虎
2.老年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J], 杨长刚;吴斌;陆松华
3.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J], 郎贤平;刘志良;董岩松;黄波
4.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J], 郎贤平;刘志良;董岩松;黄波
5.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104例临床分析 [J], 张力平;朱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死 亡 率 无 明 显影 响 。
关键 词
肺切除术 房颤
危险因素
Rik Fa t r s ca e t ra Fi r l to fe s c o sAs o i t d wih At i l b i a i n a t r Lung l
Re e to s c i n .
摘 要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房颤的危险因素 . 观察肺切除术后房颤对患者术后 3 天死亡率 、 IU时间 . 院时间及 住院 O 住 C 住 费用的影响 方 法 前 瞻性选择北京胸科医院 2 0 年 6 2 0 06 月~ 0 7年 6 月行肺 切除手 术患者 2 2 , 6 例 术后 心电监 护发现心律
术后低血钾及 2 4小 时 补 液 量 与 患 者 术 后 房 颤 的 发 生 无 明显 相 关 。 多 因 素 分 析 中 , 龄> 5岁 、 前痰 普 通 菌 或 真 菌 培 养 阳 年 6 术
性 及 术 后 低 氧 血症 是 肺 切 除 术后 发 生 房 颤 的 相 关 因 素 . 均 为危 险 因素 。 颤 组 与 非 房 颤组 比较 , IU 时 间及 住 院 时 间延 且 房 住 C
长. 住院费用明显增加 ,< .l 两组 比较 , P 0O , 术后 3 。 O天死亡率无明显差异 ,> . 。 结论 肺 切除术后房颤与年龄> 5岁 , P 00 5 6 术前
痰 培 养 阳性 . 后 低 氧 血症 相 关 . 肺 切 除 术 后 房 颤 可使 患 者 住 I U 时 间 及 住 院 时 间 延 长 , 院 费 用 增 加 , 对 患 者 术 后 3 术 且 C 住 但 O
失 常 . 电 图 确 诊 房 颤 者 诊 为 肺 切 除 术后 房 颤 。将 肺 切除 术 后 患 者 分 为 房 颤 组 与 非 房 颤 组 , 析 导 致 肺 切 除 术 后 房 颤 的 原 心 分
因 . 因 素 分 析 行 检 验 . 单 采用 Lgsc回归 分 析 进 行 多 因素 分 析 。 比 较 房 颤 组 与 非 房 颤组 的 术 后 3 oit i O天 死 亡 率 、 IU 时 住 C
s c tv t n su d r n u grs cinfrv r u ie e nO Ih s ia .P so eaieEC wa sd t ig oe p so r- e u iep i t n ewe tln e to o a o sds a si U" op t a e e i s 1 o tp rt G su e oda n s o tp a v e
a d L gsi e rs in Wa rome o f d ascae a tr t o tp r t e AF atrln scinR e u t c re n n o itcrgeso S p f r d t n so itd fco swih p so ai fe u gre t . s lsAF o u rd i e i e v e o c
i f e AF. h a e r i i e n o t r u s AF g o p a d n n AF g o p. ttsi v T e c s swe ed v d d i t wog o p : r u n o — r u S a it c ts S u e oc mp r u r to a a e tWa s d t o a e n me i n d t a
间、 住院时 间及住 院费用 。结果 2 2例 肺切除患者中 , 6 术后 3 O例发 生房颤 , l.%, 占 1 5 常发 生于术后 2 3天 。 ~ 单因素分析 中,
年 龄> 5岁 、 6 男性 、 往 吸 烟 史 、 前 F VI预计 值 、 前心 电 图 异 常 、 前 痰 普 通 菌 或 真 菌 培养 阳性 、 往 冠 心病 、 血压 病 既 术 E 术 术 既 高 史 、 中 出 血 量 增 多 、 后 氧 分 压 下 降 与术 后 房 颤 的发 生 相 关 , 既 往 慢 支 病 史 、 尿病 史 、 式 、 醉 时 间 、 后 伤 口疼 痛 、 术 术 而 糖 术 麻 术
A src jci o e ri erkf t so a af rli ( ae n s tnadt aa z i sm at n b t tObet eT tmn t s c r f t l b ltn A frug e co, nl e t pc o a v d e e h i a o r r i ao t l r e i n o y ’ i i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Z agJn, nF n L oB oin t 1 hn ig Ha e , u aj , . a e a I U D p  ̄ n,e igC et optl e ig1 14 ,hn C e a met in h s H si , in 0 9 ia Bj aB j 1 C .
s ot tr raiy,I tytme ,o ptlsa i d h s iaiainc s. e h s Fo J n 0 6 t u e2 0 ,2 2 c n h r-e motl m t CU sa i h s i tytmea o pt z t ot a n l o M t od rm u e2 0 oJ n 0 7 6 o ‘
维普资讯
Tu r& Th rT be o umo ,De 0 No4 r c 20 7, .
2 2例 肺 切 除术后 房 颤 的 多 因素 分析 6
北 京 胸 科 医 院 I U C 张 静 韩 芬 骆 宝 鉴 吴 恩 东 康 乃 民 张 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