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汉代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治统 绪认 同意识 , 主要 是通过 构建古 史 系统 , 以确立稿 日期 ] 2 1 —00 收 001 -2
[ 者 简 介 ] 汪 高 鑫 (9 1 作 1 6 一) 男 , 徽休 宁 人 , 京 师 范 大学 历 史 学 院 教 授 , 究 方 向为 史 学理 论 及 史 学 史 。 , 安 北 研
汉 代 的历史文 化认 同意识 择 , 他们 的选 择源 于他们 自己的 自由意志 , 而 而非 受某 种客 观 必然 性 的支 配 , 以无 论他 们 选择 善 所
行抑或 恶行 , 要对 自己的行为 负责 。另一个 是人 的 自由意 志与 历史 变 化 的关 系 问题 。君 王 的意 都 志是 自由的 , 意志 的 自由使 他们 有 自由选 择 自己行 为 的可 能 , 以他们 的行 为是 难 以确 定 的 , 未 所 周 来 之命 运也是 难 以确 定 的。据此 我们就 不难 理解 , 为什么 周人深 信天命 , 而他们 分析政 权更 替 的 然
也得 到 了加 强 。在这样 一种政 治 、 思想大 一统 和 民族 一体性 背景下 , 汉代 的历 史文化 认 同意识也 明
显有 了加强 , 它具 体表 现在对 于治 统 、 想 、 思 民族 和地 理 的认 同意识 上 。
— —
治 统认 同意识
是指 对 中国统 一多 民族 国家 政权 连续性 问题所 持有 的一种 观念 。汉代 政
易 的历史 中把握 恒定真 理且存 在逻 辑矛盾 的思维 特点 ( 参见 拙 文 : 李维 的史 学 思想 与 罗马 史学 传 《 统》, 史学史 研究 ) 0 9年第 4期 ) 是有 重大 区别 的。 《 ) 0 2 ,
① “ 念 ” 为哲 学 术 语 , 初译 自柏 拉 图的 ie , 未 能表 达 ie 原 意 。 ( 见 [ ] 宝 碹 :忘 山庐 日记 》 ) 观 作 最 da但 da的 参 清 孙 《 等 。之 后 此
_汉纪_和_吴越春秋_风俗通义_中的历史文化认同_许殿才
《汉纪》和《吴越春秋》《风俗通义》中的历史文化认同许殿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摘要: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在《汉纪》和《吴越春秋》《风俗通义》中有一些反映,对此进行挖掘是有意义的。
《汉纪》中与历史文化认同有关的内容,一是加强了对汉得天统的论述,这对推进大一统国家建设是有积极作用的;二是专门阐述了王者无外,天下归一的社会理想。
《吴越春秋》着重交代吴越和中原的历史联系,在体例安排上有传导以夏变夷思想的考虑。
《风俗通义》从大一统观的角度评价西汉治理天下的成就,有中华民族同源共祖的思想。
关键词:历史文化认同《汉纪》《吴越春秋》《风俗通义》在中华民族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发挥着巨大的思想促进作用。
挖掘这种认同意识的丰富内涵,考察它的发展轨迹,揭示它的历史作用,对于今天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是有意义的。
历史文化认同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先秦到两汉时期有比较明显的扩展趋势,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思想意识,在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史书中程度不同地反映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内容,既推进了这一思想的发展,也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两汉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健全的大背景下,历史文化认同有了更现实的意义,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与社会要求有了切近一些的联系。
这种文化认同思想除在《史记》《汉书》有突出表现外,在其他几部史书中也有一些反映。
对此进行挖掘应该是有意义的。
一荀悦的《汉纪》主要由《汉书》改编而成。
在缩编有关历史记述之时,荀悦运用剪裁等笔法,使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得到突出展现。
其中与历史文化认同有关的,最主要是加强了对汉得天统的论述。
书中在首篇《高祖皇帝纪》中,于历史叙述的起首处即详推五德之运,对汉得天下的合法性作了系统的长篇阐述。
他说:“汉兴,继尧之胄,承周之运,接秦之弊。
汉祖初定天下,则从火德,斩蛇著符,旗帜尚赤,自然之应,得天统矣。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以二十四史的民族史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以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为考察中心*汪高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摘要: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主要包括血缘认同,即是以炎黄后裔自居,认同与汉民族的亲缘关系;治统认同,即是对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治统绪的认同,由此体现其政治的继承性与合法性;道统认同,即是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及其传承的认同;制度认同,即是对中原先进制度文明的认同,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改革则是这种制度认同的具体表现。
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对于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做出了系统反映。
关键词:少数民族政权血缘认同治统认同道统认同制度认同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是指对中国历史上以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悠久而发达的历史文化(其中也包含了各少数民族创造的历史文化因素)的认同。
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意识,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今天中华民族民族大家庭形成的先决条件。
以往的研究泛谈历史文化认同的较多,而专门探讨少数民族政权历史文化认同的则较少,本文以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为考察中心,试图从血缘、治统、道统和制度等角度,对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KZZY2014031)阶段性成果。
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做出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少数民族政权的血缘认同意识所谓血缘认同,是指古代少数民族政权自觉以华夏祖先炎黄后裔自居,从血缘上肯定其与汉民族的亲缘关系。
少数民族政权之所以重视血缘认同,一方面是认可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民族的先进性,一方面也是要为其民族政权的合法性提供历史依据。
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对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血缘认同意识做了具体反映。
最早认可少数民族与汉族有亲缘关系的是汉族史家司马迁,《史记》第一次从血缘角度提出了中国各民族同源共祖的思想。
首先,《史记》提出中华民族起源的一元说,即认为中原之外的四夷民族皆出自中原华夏民族。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历史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一直被视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一门经过岁月沉淀的学科,历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对学生思维、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历史,学生能够对历史文化产生认同和自豪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历史教育应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示、视频观看、实地考察等方式,将历史知识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
同时,还可以引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逐渐让学生融入到历史人物的角色中,深入体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多角度的历史讲述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历史解读角度也会使历史故事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通过对历史的多角度解读,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从而增强对历史的理解和认同感。
三、文化体验的融入历史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在培养学生历史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过程中,需要将文化体验融入到教学中。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参加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习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对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对历史事件的总结与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应该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客观的历史观。
同时,学生还应该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探讨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五、历史文化的书写与创作学生通过书写和创作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历史题材的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通过自己的文字和言语去表达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高中历史中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认同
高中历史中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认同在高中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认同。
这些学习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文化和身份。
本文将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认同,并分析它对我们的教育以及塑造我们的思想意识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历史传统的重要性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所特有的过去。
通过学习历史传统,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国家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
历史传统是一种记忆,它使我们对过去的了解不再模糊,而是具体而有深度的。
通过学习历史传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从而塑造我们的文化认同。
二、文化认同的形成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的意识。
通过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认同。
比如,我们学习了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使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产生了更强烈的认同感。
我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也得以增强,从而形成了我们的文化认同。
三、历史传统与文化认同的教育价值历史传统与文化认同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首先,通过学习历史传统,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历史传统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热爱,使他们将历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三,历史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并倡导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观点。
四、历史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影响历史传统与文化认同对我们的思想意识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历史传统,我们能够了解到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他们的成就,这激励着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历史传统还使我们了解到曾经兴盛的文化,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文化自信。
同时,通过文化认同的形成,我们也会更好地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中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认同对我们的教育和思想意识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历史传统,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从而形成更强烈的文化认同。
高中历史中的历史文化意识与价值观
高中历史中的历史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回望过去、了解过去,同时也能反映出我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和价值观。
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既要注重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也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历史教育的意义、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历史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教育的意义历史教育对于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历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历史。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知。
其次,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和传承中华文化。
最后,历史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历史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认知水平和文化自觉的层次。
高中历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图表、图片、视频等形式感知历史文化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让学生通过研读历史文献和参观实地等方式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三、历史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历史教育不仅仅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事实性内容,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高中历史教育应该通过讲解历史中的价值选择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分析,探讨历史中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讲解历史人物的品质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优秀的历史人物,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历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与价值观。
02高考历史语言之“文化认同”
02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文化认同”一、“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李振宏在《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主要的不是民族认同或宗教认同,而是一种文化认同。
人们恪守一种以文化差异为区分的国家观念,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面貌,使之成为中国的象征;这种文化的获得,或者是向这种文化的靠拢,则成为是否获得华夏族资格(即中国资格)的主要判断依据”。
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
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
近年来,全国卷试题命题用语中也多次出现“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文化反思”等词语,典型试题如下:二、高考命题分析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3.(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4.(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古代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意识
古代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意识古代文学是一座通往历史深处的桥梁,它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在这些古老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认同和身份意识。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是如何认同自己的文化和身份的。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承继和弘扬。
例如《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如尊卑有序、男尊女卑等。
这些价值观念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接受,成为人们认同的一部分。
同时,古代文学作品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宣扬,加深了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
例如《诗经》中的各类诗歌,表达了古代人们对自然、人情和社会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身份意识则主要体现在对个体身份的探索和表达。
在古代社会中,个体的身份往往与家族、宗族等群体身份相互交织。
通过文学作品,个体可以表达自己对身份的认同和追求。
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作为一只猴子,通过修炼成为斗战胜佛,展现了个体通过努力和奋斗,超越自身身份的可能性。
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身份意识还可以通过对社会角色的塑造来体现。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作为一个富贵公子,面临着家族的期望和社会的压力,通过对自己身份的思考和反抗,展现了个体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身份意识。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认同和身份意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文化认同是身份意识的基础,身份意识则是文化认同的表达和延伸。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同和身份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古代社会中,个体的身份往往是通过对文化认同的表达和延伸来建构的。
通过对文化的认同,个体可以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和归属感,进而塑造自己的身份意识。
同时,个体的身份意识也会影响对文化的认同。
个体在对自己身份的追求和表达中,会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从而加深对文化的认同。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意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们对自己文化和身份的认同与追求。
历史教育对文化认同的作用
历史教育对文化认同的作用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塑造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自我意识。
历史教育在培养人们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理解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国家的起源、发展和变迁,进而建立起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首先,历史教育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历史是国家的记忆,它记录了一个国家过去的光辉和荣耀,也记录了它曾经的苦难和挣扎。
通过历史教育,人们能够了解到国家的伟大时刻和偉大人物,这些故事和传奇会激发人们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无论是学习国家的创始人,还是学习国家的历史事件,都能够让人们对国家历史的悠久和过去的辉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种情感的连接将帮助人们进一步巩固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并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历史教育有助于提高文化认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民族心灵的象征。
历史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能够了解到自己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这些正面的文化成果将激发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敬意。
同时,历史教育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它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多元和包容性,从而加深了文化认同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自信心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会发现自己民族在过去曾经创造过许多卓越的成就和贡献。
这些成功的例子会激励人们相信自己民族的潜力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历史教育在培养人们的民族自信心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历史,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自己民族战胜困难和逆境的精神力量,更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坚定文化认同和自信心。
最后,历史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加强国际交流和沟通。
历史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和文化差异。
通过了解他国的历史,人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增进对他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促进国际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认同感在当今社会中,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意识与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件的记录,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对人类未来的警示。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并从中获取经验与启示,进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与认同感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社会。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反映了各种人类行为的模式和趋势。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当代的社会环境。
例如,通过学习二战期间的历史,学生可以认识到战争的可怕后果和和平的珍贵,从而更好地珍惜和维护和平的社会环境。
其次,历史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传承的认同感。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了解和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加深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认同感,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从历史事件中发现模式、比较异同、分析原因和预测后果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开展历史案例分析、历史比较和历史解读等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教育。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遗址和纪念馆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实地参观能够将学生带入历史的现场,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例如,参观大屠杀纪念馆的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二战中的人间惨境,悲痛的历史会更加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内心。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意识为什么历史教育对他们的文化认同和认知很重要
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意识为什么历史教育对他们的文化认同和认知很重要历史教育在小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意识对他们的文化认同和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小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的培养。
一、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识和理解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和理解过去的事件和故事,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视野。
历史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和事物,促进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
二、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意识是指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社会。
他们可以从过去的故事中学习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意识的培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三、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文化认同是指一个个体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感。
历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认同。
通过学习本国历史,小学生可以了解和欣赏本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历史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交融,培养全球公民意识。
四、历史教育对文化认同和认知的影响历史教育对小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认知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处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从而增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历史教育中学习到其他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培养跨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能力。
历史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观和包容的态度,增强他们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五、有效的历史教育策略为了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影片等形式,生动地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文化认同在历史中的演变与表现
文化认同在历史中的演变与表现文化认同,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实则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它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紧密相连,赋予他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
在远古时期,人类以部落的形式生存。
部落成员之间共同的狩猎方式、祭祀仪式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形成了最初的文化认同。
这种认同基于对生存环境的共同适应和对未知的共同恐惧。
例如,某些部落可能将特定的动物视为神灵的象征,对其怀有敬畏之心,并通过特定的舞蹈和歌谣来表达敬意。
这种对特定象征物的共同崇拜,就是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它使得部落成员在精神上产生归属感,增强了部落的凝聚力,有助于共同应对来自外部的威胁和内部的纷争。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从游牧走向定居,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形态。
在这个过程中,地域文化开始兴起。
不同的地域由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农耕方式、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
比如,在黄河流域,人们发展出了以粟、黍种植为主的农业,形成了相对厚重、务实的文化风格;而在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占据主导,孕育出了更为细腻、灵动的文化特质。
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地域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不仅体现在对本地物产和生活方式的自豪,还表现在对本地神灵和祖先的尊崇。
当不同地域的人们相遇时,他们会通过服饰、语言、礼仪等方面的差异来辨别彼此,这种差异既是文化的独特标识,也是文化认同的外在体现。
进入封建社会,国家的概念逐渐明晰,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开始大力推行统一的文化政策。
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通过教育、科举等制度得以广泛传播。
儒家所倡导的君臣父子、仁礼道德等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了整个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这种统一的文化认同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使民众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增强对国家的忠诚度。
同时,在封建社会中,阶层文化也十分显著。
士农工商各阶层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他们在各自的阶层内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认同。
历史观念对认同与文化传承的作用
历史观念对认同与文化传承的作用历史观念是人们对于历史事件与现象的观察、理解和解读所形成的意识形态。
它不仅是个体与社会对历史的认知,更是对于个体和社会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
同时,历史观念也对于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历史观念在认同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合适的格式来书写。
一、历史观念对认同的作用1. 构建个体认同个体的认同是建立在对历史的理解与解读基础上的。
通过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种种经历与成就,个体能够形成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孝道,一个对于传统价值观有深入了解的个体,会将孝道视为自己的一种认同,并在行为中体现出来。
2. 塑造民族认同历史观念对于塑造民族认同尤为重要。
一个国家的历史,包括其辉煌的繁荣时期、曲折的发展历程、英雄人物的崛起与斗争等,都能够被视为是该民族共同的记忆和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认同,国民的民族认同感也会进一步增强。
3. 促进国家认同历史观念对于国家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的历史记录了国家的奋斗历程、国家意志的表达以及国家繁荣的历史阶段。
国民在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后,能够建立起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增强国家凝聚力。
二、历史观念对文化传承的作用1. 保留文化传统历史观念作为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读,对于保留文化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与探索,人们能够传承并保留文化的精髓,保持文化的连续性。
一个国家或社群中共同的历史观念能够形成共识,推动文化传统的继承,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凝聚力。
2. 传递价值观念历史观念中记录了历史上的各种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后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历史事件中的价值观的了解,人们能够在当代社会中通过传统的方式去面对、解决当下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将这些价值观念传递给后代,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3. 传承文化符号与符码历史观念在文化传承中也起到了传承文化符号与符码的作用。
历史事件中的具体符号和象征,如国旗、国歌、皇室标识等,都是对当时历史背景的反映。
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
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具有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是国家的精神财富和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实践,这在现今的社会依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化自觉,指的是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传统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认知。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文化自觉的认识源远流长,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在古代的儒家思想中,文化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和精神支撑,同时也是道德规范的核心。
儒家认为,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因此,重要的文化自觉理念是:用学问提高品德,用品德推进进步。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文化要素是其发展的根本,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中华文化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宝藏与人类思想的灵魂。
这种文化自觉的意识与文化的传承保持了一个和谐、稳定的链条,使得中华民族在历经各种战乱和动荡时期后,能够实现巨大的文化保持和表达。
其次,在中国古代,人们较早意识到了文化的价值。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文化开始成为统治者的象征,文化事业开始逐渐被当成国家经济政策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核心,文化自觉随着发展而不断加强,文化观念也开始传向民间。
例如,唐代著名学者韩愈、宋代大文豪苏轼等人都提倡文化兴国,强调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这种文化自觉思想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文化认同,是指个人对于自己所处文化地位的情感认同和组织归属意识。
中国古代由于其庞大的民族人口和地域辽阔的分布,文化认同的观念和实践尤为重要。
首先,文化认同最早的形式是宗教和信仰的形式。
在中国古代,因为文化多样性,各个地区的民族信仰也是各不相同的。
例如,火神崇拜和龙神崇拜在中国各地都有多种表现方式,不同的崇拜方式和意识形态呈现出了各种文化认同和差异。
这种文化认同的形式,鼓舞了人们的信仰和向往,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其次,文化认同意识也从语言和文字的来识别和传承文化。
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的关系分析
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的关系分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是两个紧密相连且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个体的身份认知、民族的凝聚力以及社会的发展方向。
文化认同,简单来说,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它不仅仅体现在对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外在表现形式的认同,更深入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等精神层面。
当一个人认同某种文化时,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该文化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支持。
历史记忆则是对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历程的回忆和铭记。
它可以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家族传承的记忆,也可以是通过文献记载、历史遗迹等形式保存下来的官方记录。
历史记忆不仅仅是对过去事实的简单陈述,更是对过去经验的筛选、解读和传承。
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历史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记忆承载着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
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传承,人们了解到自己所属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从而增强对该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从伟大的发明创造到深厚的哲学思想,这些丰富的历史记忆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坚实根基,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到骄傲。
其次,文化认同又影响着历史记忆的传承和塑造。
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读和记忆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
一个文化群体可能会强调某些历史事件的重要性,而对另一些事件则相对忽视,这种选择性的记忆和传承反映了该文化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认同需求。
同时,文化认同还会促使人们对历史记忆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和重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
再者,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在塑造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协同作用。
共同的历史记忆能够让一个民族的成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意识到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的命运。
历史记忆对文化认同的塑造
历史记忆对文化认同的塑造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它承载着过去的经验、文化或者战争的血泪。
历史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塑造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群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文化群体的认同和自豪感。
历史记忆的传承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形成,而文化认同的确立又进一步巩固了历史记忆。
本文将通过多个角度分析历史记忆对文化认同的塑造。
首先,历史记忆可以帮助形成共同的历史意识。
历史是一个国家或社群的集体记忆,是人民共同的过去经验,通过历史记忆的传承,人们可以形成共同的历史意识。
在历史记忆中,人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所属文化的辉煌成就、痛苦经历或共同的价值观。
例如,中国人民通过对长城、太平天国、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记忆,形成了自豪感和认同感。
共同的历史意识增强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并且鼓励他们传承和发扬文化。
其次,历史记忆可以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
历史记忆是世代相传的传统,通过将历史记忆融入日常生活和传统习俗中,人们可以加深对自己文化的认同。
例如,在日本,每年都会举行盂兰盆节,以纪念和传承祖先的精神。
这个节日源于佛教,每个家庭会在家门口放置饭团和五彩纸灯,为祖先提供食物和灯火。
通过这样的传统活动,日本人民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了传承,并且加深了对自己文化的认同。
此外,历史记忆对于建构国家认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认同是人们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历史记忆可以作为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家历史的共同记忆,人们能够形成对国家的认同。
例如,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国家认同主要建立在共同的美国历史记忆上。
美国的独立战争、内战、移民大潮等历史事件,成为了民众形成对美国的认同感的重要元素。
最后,历史记忆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往往涵盖了多个文化的发展和相互影响。
通过对历史记忆的传承,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的成就和价值。
例如,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成为可能。
历史学中的历史文化与历史意识研究
历史学中的历史文化与历史意识研究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探究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着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与规律。
在历史学的研究过程中,历史文化与历史意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历史文化和历史意识不仅是历史事件的产物,更是人类历史的精神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传统。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塑造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历史文化不仅体现在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也包含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
例如,中国文化中的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希腊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
历史文化的研究不仅关注文化自身的发展,更需要探究历史文化与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历史事件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首先,历史事件是历史文化的具体表现,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可以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
其次,历史文化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影响,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着历史事件的发展和结果。
通过探究历史文化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进程的发展规律。
与历史文化不同,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感受。
历史意识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它不仅影响着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历史观。
历史意识不仅体现在对于历史事件的知识掌握,更包含了对历史事件的情感和态度。
历史意识的研究围绕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
个体的历史意识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决定的。
不同社会和不同文化下的历史意识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研究历史意识,可以探索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发现历史意识中的共性和个性,从而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历史。
历史文化和历史意识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深入的任务。
它需要历史学者细致入微地剖析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入人们的心理世界,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同时,历史文化和历史意识的研究也需要借助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等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阐释历史现象。
历史文化的社会认同与认同感
历史文化的社会认同与认同感社会认同与认同感是指一个群体对自身的认同和认同感受。
在历史文化方面,社会认同与认同感则是指个体或集体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和认同感受。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遗产,是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支柱,是构成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因素。
因此,历史文化的社会认同与认同感对于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社会认同和认同感的定义,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历史文化对社会认同与认同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认同与认同感的定义社会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依附感,是对自身身份和认同的主观感受。
社会认同的形成与个体所处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等密切相关。
而认同感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某一特定事物或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和情感体验。
社会认同和认同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概念,相互促进并构成个体和群体的集体认同。
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宝藏,是人们过去的记忆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任何一个文明国家或地区的繁荣与发展都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历史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标志,更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支柱。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能够让人民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有更深入的了解,更能够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三、历史文化对社会认同与认同感的影响1. 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能够促进社会认同与认同感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遗产,是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人们能够加深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够激发个体对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历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志,对于个体来说,历史文化是一种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表现。
中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民族认同-高中作文800字
中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民族认同-高中作文800字标题:中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民族认同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遗产。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更要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历史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
了解历史,就是了解我们的过去,理解我们的现在,预测我们的未来。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历史,增强历史意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我们的文化和传统。
我们应当知道,每一个朝代的兴衰,每一次战争的胜负,都塑造了今天的中国。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只有铭记历史,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珍惜现在,创造未来。
其次,我们要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也要对自己的民族有着深深的热爱。
我们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史,我们有无数英雄豪杰,我们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原因。
我们要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然而,光有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用行动来证明我们的爱国情怀,要用实际行动来维护我们的国家尊严。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工作、生活等方式,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播我们的民族精神。
总的来说,作为中学生,我们既要增强历史意识,又要树立民族认同。
我们要把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民族的热爱,转化为推动自己进步的动力。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我们的理念,让我们的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的服务中闪光。
最后,我想说,每一个中学生都是中国的未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以历史为鉴,以民族为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魏书》创设《序纪》,通过叙述拓跋氏的族属源流,从血统上把拓跋氏融入中华民族,有利于其从文化上认祖归宗。
《魏书》没有纠缠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能否列入正统这个难以说清的问题,而是转换一个角度,提出了正统不是根据族称,而是以德相承的理论。
《魏书》为三国两晋和十六国的历史画出一个历史发展统序,即汉——魏——西晋——北魏,客观上起到了淡化夷夏之防的历史作用,为多民族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中国历史发展看,《魏书》不仅是西晋末年以降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历史进程的生动记录,也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总结。
《魏书》中鲜明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魏书》开篇的《序纪》,是12篇帝纪的引言,也是全书的总纲,作者的匠心和微旨贯彻其间。
从历史编撰角度看,史书体例不仅是史书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表述形式问题,也是通过一定的编撰体例,表达史家一定的历史观念和史学观念。
在华夏正统观念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鲜卑拓跋氏进入中原并依靠军事征服统一北方,他们既有战胜者的优越感,也有因华夏正统观念影响而形成的夷狄民族的自卑感。
如何有效说明像鲜卑拓跋氏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存有和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就成为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从历史上论证少数民族与汉族同根同源,同宗共祖,论证汉人与长期居住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不是夷夏关系而是兄弟关系,从血统论上找到少数民族政权存有和统治中原地区既合理又合法的历史根据。
《魏书》创设《序纪》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叙述拓跋氏的族属源流,从血统上把拓跋氏融入中华民族,从文化上认祖归宗,并以此论
证北魏政权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正统地位。
黄帝被确立为中华民
族的共同祖先,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魏书?序纪》开篇说: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
昌意少子,受封
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序纪》明确表示鲜卑族祖先是
黄帝正妃嫘祖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昌意之子,按《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与颛顼应该是兄弟。
因为昌意封地在北方,封地内有大鲜卑山,
所以因之名号为鲜卑。
鲜卑与汉人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二者区别仅
在于居住地的不同,这就从族源上表明汉族与鲜卑族是同宗共祖的兄弟,都是黄帝的后裔,不存有尊卑、正统与非正统问题,都可以华夏
族的身份承继中国历史发展的统序。
《序纪》通过叙说拓跋氏是黄帝
子孙而实现认祖归宗,把拓跋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为拓跋氏入主
中原提供了历史理论依据。
《序纪》宣称拓跋氏是以黄帝的德运而得名的,拓跋氏一直秉行黄帝
的德运,因为“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拓跋氏不仅是黄帝的子孙,在文化上并未因长期居住在边陲而
割断与中原历史和文化的关联。
《序纪》又说:“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
”意即昌
意的后裔始均在尧时为官,并得到舜的赏识,任命为田祖,即管理农
业的官员。
既然拓跋氏的祖先在尧、舜时期曾入仕为官,这就进一步
肯定了拓跋氏一直是华夏族的一部分。
虽然拓跋氏后来过着游牧生活,这仅是其生活的地理环境所致,并不说明他们与农业文明是对立的,
因为拓跋氏的祖先们还任过舜的“田祖”,他们对农业是了解的,甚
至是内行的。
《序纪》通过族源考索,认祖归宗,追认黄帝也是鲜卑族的祖先,从
而说明汉人与鲜卑人同宗共祖,身上流淌的都是黄帝的血脉,二者是
兄弟关系。
这样的说法有两种直接效果:一是为鲜卑拓跋氏争得个遥
遥华祖,为拓跋氏入主中原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使拓跋氏入
主中原名正言顺;二是实现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把长期以来
被人们视为夷狄的鲜卑族融入中华民族,这不仅是民族观念的重要发展,对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魏书》主张正统不是根据族称,而是以德相承。
自班固《汉书》宣扬“汉承尧运”以来,正统论成为史学家们聚讼不息的大问题。
班固宣扬刘邦为尧之后从而确立东汉的正统地位,形式虽然较为曲折,但这个传统一直受到后世史家的重视。
《魏书?序记》通过族源考索,从历史上和血统上论证了北魏政权的历史合法性和正统地位,但北魏政权要取得汉族士大夫的支持与承认,还需通过为北魏政权“正名”来对其现实存有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一步论证。
《魏书》为北魏政权正名的方式有二:一是在传目设置上设立“僭伪”、“岛夷”传;二是在北魏的国号上做文章。
《魏书》设立“僭伪”、“岛夷”等传,指称和记述东晋、南朝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
称东晋、南朝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为“僭”为“伪”,是要说明北魏才是正统所在;称宋、齐、梁为“岛夷”,则是要表明北魏才是中原先进文化的继承者。
前者是从政治上着眼,后者是从文化传统上考虑。
虽然这些都是政治分裂局面在史学上的反映,但从另一侧面也说明了北魏认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北魏的政治统治找到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武器。
《魏书》还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北魏国号议定的过程。
从登国元年(386年)4月至天兴元年(398年)6月,拓跋政权的称号始终悬而未定。
天兴元年6月,太祖下诏议定国号。
群臣大多数都主张以“代”为号,因为“代”具有封国和地域的双重意义。
但是,在东晋皇帝司马德宗遣使来朝时,用什么样的国号来与东晋交往,意义就不同寻常了。
拓跋??舍弃群臣之言,选择汉族士人崔玄伯的意见,决定以魏为国号,以与东晋争正统。
国号称“魏”,其意义有二:一是“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表明拓跋氏占有中原,理居“正朔”,使东晋标榜的“正朔”失去依据;二是拓跋??以魏为国号,报书于东晋,等于宣称北魏政权才是曹魏的合法继承者,而夺取曹魏政权的司马氏建立的晋政权是非法的。
以正朔自居,旨在争取汉族士大夫的支持。
这不仅迎合了拓跋??贬抑晋主的需要,也反映了北方汉族士人恢复魏晋典章制度文化传统的愿望。
新晨范文网
《魏书》没有纠缠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能否列入正统这个难以说清的问题,而是转换一个角度,提出了正统不是根据族称,而是以德相
承的理论。
《魏书》一方面宣扬北魏建立是“应运龙飞”,“受命维新”,这是天命所在,另一方面又强调北魏兴起的原因是“必有积德
累功博利”,实际上是在说正统不是根据族称,而是以德相承。
从天
意到民心,从历史到现实上把北魏政权说得既合理又合法,北魏太祖
拓跋??成为中华共主理所当然。
《魏书》为三国两晋和十六国的历史画出一个历史发展统序,即汉—魏—西晋—北魏的历史序列,并以魏为正,以吴、蜀为“僭”为“伪”。
魏为正统的理由是“魏文奄有中原”,吴、蜀为“僭”为“伪”是因为它们偏居一隅。
对吴、蜀“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但还要“握皇符,秉帝籍,三公鼎立,比踪王者”,《魏书》
表示出了嘲笑和轻蔑。
《魏书》的用意是谁据有中原,谁就是中国的
合法继承者。
值得注意的是,“僭”、“伪”、“岛夷”等传各卷篇
末“史臣曰”与《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声气相对应,以正统上国的口
气对匈奴、东晋等政权加以贬斥,对东晋、南朝诸代和其他少数民族
政权的正统地位作了进一步的否定。
但《魏书》在编纂体例上为东晋、南朝诸代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分别立传,其用意虽在贬斥但并不排除
在外,即“今总其僭伪,列于国籍,俾后之好事,知僭盗之终始焉”。
客观上,东晋、南朝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以前或正在占据的地域也是“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地域作基础,拓跋氏的“天下”将是不完整的。
这样的体例设置,突出表现了《魏书》以拓跋鲜
卑为中心的大一统民族观,对大一统思想作了新的阐释,客观上也起
到了淡化夷夏之防的历史作用,这无疑为多民族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
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历史文化认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