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高三2014一轮复习哲学

合集下载

一轮必4: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轮必4: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主导方面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从属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认识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
可知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 主义 本体论
(本原论) 唯心 主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 本体论 何者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 认识论 有无同一性
哲学的 派别 2对 4个
哲学的 基本派别 1对 2个
哲 学 的 基 本 为什么 3.原因 问 题
从生活和实践看
从哲学研究自身看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和根本观点
1.根本分歧
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存在和思维谁是本原) 2.根本观点 (1)唯物主义
④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首先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水 是万物的始基,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归复于水
③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④何者为世界的本原
(2)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地位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就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尚书·洪范》:水、火、木、土是世界的本原,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②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王夫之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202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202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

政治作业设计双向细目标
题号题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试题层级知识点
认知层级
获取和
解读信

调动和
运用知

描述和
阐释事

论证和
探讨问

政治
认同
科学
精神
法治
意识
公共
参与








性了







1 选


唯物主义与唯心
主义的对立
√√√√√
2 选


唯物主义及其形

√√√√√
3 选


唯心主义及其形

√√√√√
板书设计(知识点与答题技法匹配图)
知识点(知识结构图)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选择题答题技法
1.审题:初读材料,
审题目选项,明确考

2.根据考点,带着问
题,再读材料提取整
合信息,画出关键词

3.结合所学知识选择
调用与材料信息相匹
配的知识点,分析选

4.得出正确答案。

高级中学《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练习题及答案

高级中学《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练习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之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练习题1、诗人、画家往往是情感细密而丰富的。

往往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旷味愁思,咏叹生与死的无常。

这说明A.存在离不开思维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C.思维再现存在D.存在决定思维2、针对中国的发展,西方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威胁论”,而中国及大多数国家则坚持“机遇说”。

这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体现了: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②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④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3、(2014北京卷26.)中国早起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的时间观念。

这表明: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B.体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5、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塞尔日·罗什和大卫·J·维因兰德。

他们分别独立发明并拓展了在保持单个粒子量子力学特性的前提下,测量和操纵它们的方法,开辟了量子物理学的新时代,为制造新型超高速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

这表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D.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6、人为什么看了感觉发痒的东西后会真的发痒呢?日本某研究机构实验发现,脑内控制情感的“岛叶”与负责控制运动和欲求的“基底核”这两处存在相关关系,唤起“发痒”的不快感觉与“想挠痒”的欲求之联系在这两处被强化。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

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得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例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第二框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学 百 舸 争 流 的 思 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三、知识要点: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学 (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本原 唯物主义 过 唯心主义 物质是本原 意识是本原 先后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决定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认识论根源 总体评价 主 观 唯 把人的主观精神 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 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 心主义 当作世界的本原 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 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其根 于人的感觉 本观点是错误的。 客 观 唯 把某种客观精神 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夸大 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 心主义 当作世界的本原 为脱离了物质的神化了的 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 借鉴意义。 绝对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 主义局部可借鉴。 【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是根本 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2.哲学史上还存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斗争 辩证法的观点是: 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 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而不是四军对垒? (重 在理解)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前一“对子” 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展开斗争,后一“对子”围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展开斗争。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原因是: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必修4)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必修4)

【考点精讲精析】考点2 百舸争流的思想一、知识梳理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第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正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第二是思维和存在之间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凡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肯定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而少数哲学家坚持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易混易错点】①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要从整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全程复习方略】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课件:必修4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广东专供)

【全程复习方略】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课件:必修4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广东专供)
(2)认识根源: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 依赖于人的感觉,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3.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精神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 (1)根本思想:把_________ 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认识根源:把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就会导 致客观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生活和实践 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 (1)在___________ (2)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 性质 和_____, 方向 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 (3)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_____ 题的回答。
二、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本原 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_____ 决定 物质是_____ 意识。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两方面特点
2.哲学派别划分的依据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首先从性质上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由 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各种哲学派别最终都会站在唯物主 义或唯心主义的旗帜下。 (2)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的问题,或者说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怎样认识存在的
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把哲学的基本问
题等同于它的第一方面,犯了形而上学的简单化错误。
(2)不能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同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
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要回答的哲学基本问题,不
同性质的哲学对它的回答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 答,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
3.2012年6月,一些农民工跪拜范仲淹像,希望能显灵,帮助讨还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 关系问题。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 的关系 工人: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知识点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1)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 在生活和实践中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即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对个人来说,他在人类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中不断地处理着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自 己与社会的关系。
1.从本义上看:
对哲学内涵的全面理解: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3.从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学问,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这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
知识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 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注意: “同一性” 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
①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②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 识世界的可能性。 ③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 据。
知识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简单
理解①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 ②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思 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想、方针政策、计 划方案、目标等。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共21张PPT)(领先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共21张PPT)(领先版)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 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 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 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 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可知论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不可知论
马克思说: “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
康德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 不具有同一性, 否认思维认识世 界或彻底认识世 界的可能性。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本课考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
本问题? •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承认思维能正 否认思维能正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确反映存在 确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派别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必修4)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必修4)

【观点】正确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划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能理解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其中包 括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谁决定谁。哲学的基本问 题不包括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回答。认为意识和 物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比较
形态 基本观点
评价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
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唯 物 主 义
古代朴 素唯物 主义
认 为 金 、木 、坚 持 了 唯 物 主 义 的 根 本 方 水、火、土 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等都是世界 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 的本原。 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
唯心主义把世 界的本原看成 意识。但就其 局部而言,唯 心主义哲学对 人们认识的发 展有着或多或 少的借鉴意义。
【方法】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 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 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 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 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得钟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项和D项都是唯 物主义的观点,而C项属于不可知论。B项是主观唯心 主义的观点,所以,应该是B。
【方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 别,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对世界本质问题的不同回 答。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凡 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则是唯心主义。A是辩证 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C是形而上学和辩证唯物主 义的区别;D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均不符合题 意,应舍去。故选B。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 课件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课_百舸争流的思想

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课_百舸争流的思想
1、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1)基本观点: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 决定意识。 古代朴素 近代形而上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 (2)基本形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 总结了自然科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 界的基本规律,反映 造的,认为世界 学成就,丰富 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 是物质的,本质 和发展了唯物 优点 观要求,反映了最广 是正确的。 主义。
正确认识
(2)思维和存在之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 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 可知论标准。凡认为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可知 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不可知论。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系问题的区别!!!
形而上学
思 维 哲 和 学 存 的 在 基 的 本 关 问 系 题 问 题 思维和存在 谁决定谁
(何者为第一性)
存在决 定思维 思维决 定存在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能不 能正确反 映存在
思维能正确 反映存在 可知论
(两者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不能正 确反映存在
(英)休谟 不可知论 (德)康德
易错点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问题。
误区指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
局限性
①只是一种可贵 的猜测,没有科 学依据;②把物 质归结为具体的 物质形态。
①仍把物质归结 为具体物质形态 ②机械性 ③唯心史观(不 彻底性)
联系: 三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关系 唯物 主义 三种 基本 形态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XX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学案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XX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学案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XX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学案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XX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学案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习要求:.按考点要求自主、全面复习知识点内容,特别注意巩固基础知识记忆;2.自主、独立、认真完成巩固练习,对照参考答案订正练习中的错误,补充解答残缺部分,及时记录练习失误中的知识残缺与思维缺失,并进行必要的自我反思与总结。

3.答案一律填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按要求及时上交备查。

考点要求:.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2.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4.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 1 分,共10 分):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唯心主义包括和两种基本形态。

3.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 ,但从基本派别看,是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66 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以下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属于这类问题的是A.经济发展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率的关系B.改革管理体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c .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D.从学习行为与心理的实际确定学习计划4.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中,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A.哲学基本问题的体现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物质与运动关系的体现D.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能动性关系的体现5.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 .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6.甲说:“我在故我思。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解析]本题以歌词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哲学派别划分的理解和掌握。 英语儿歌将“星辰闪耀”、“常春藤缠绕”的原因归结为上帝创造,是客观唯 心主义的表现,是宗教精神的体现;而科普作家将这一原因归结为自然界中本 来就客观存在的物理运动,是唯物主义的表现,是科学精神的体现。①③入选; ②④与题意不符。
(2010·山东文综)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 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 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 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 这一改动反映了 ( )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高考的重点。
思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想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特点
2、从试题题型来看,以 选择题为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3、从考查方式来看,近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5年高考试题的明显特点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都以古文、名言警句、 漫画的形式出现。
心主陆义九渊:宇一宙性便的是东吾西心,,认吾为心客即观是事宇物宙以 致的。都认为 客心主观客①②③④⑤生食康贝普杜义唯中柏老朱黑活日观德克罗威外拉子熹格中,:莱泰:唯图::“尔的“人:戈世心:道理神:客8的存拉界理 界 实 观至观”主理生在创绝观理在:是整精念 精的 的就义念一事论对唯性即人我个神、 神主 物把是的论先”,观心为被是的世发绝 的宰 质客((一念主经自感万观界、,对外和世观生盘 世论义然知物念典,未喜古界二((精化本界精界、的,都观有神鹊开是,“立物尺我神和原只神依此秘点报天“二绝法是度的赖等表,是(气主:喜地理生如对观活于,现认这)义,念三、精看上念动人已)为些彗上”,神:的,作帝的有现客星帝的三”死集我主此世、出创影生产生合的理世子万现生有经纪)物乃意 本 赖 是 识 决自命验;);不然富原,识于物定;祥贵界是意质物,而之在和世识决质物是兆天人,类,质意界定,指社天的意依识不纹会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
———(明)王守仁(阳明)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 宙。 ——(南宋)陆九渊
主 观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 唯 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 心 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 主 者心动”。 ——《坛经》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 产。 ——大跃进口号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 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贝克莱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 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物质第代的 思想智慧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 者形之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 心主义
辨别 : 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2、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5、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6、中外“神创论”
7、我思故我在
◆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存在决定意识。B、C项不 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
2、下面的漫画是对________的极好讽刺。
(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2014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1.哲学基本问题 的内容 2.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成为哲学基 本问题的根据 3.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的特点 4.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的特点 5.辩证唯物主义 与历史唯物主义 的特点 命题特点 核心提示 一个内涵:哲学基本问题的 1.从考查内容上看, 内涵 本课考查的重点有哲 一个为什么:为什么思维和 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及 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 其根本观点,唯物主 本问题 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 两个划分标准:划分唯物主 发展形态等。多以隐 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 含性考查方式考查思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 2.从考查形式上看, 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近几年多以名言、古 两种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主 句形式考查选择题。 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在能力考查上,突 三种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古 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6.主观唯心主义 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 读信息、调动和运用 7.客观唯心主义 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 知识的能力。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C.心外无物 D.存在就是被感知 E.我思故我在
1.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 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神。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013重庆)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讲话,承认侵略并抱歉。2013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 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 同。 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唯物主义
两个对子与两大阵营
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世界是一个不断运 世界本原是精神, 动变化和发展的过 辩证唯物主义 否认运动,否认 程。矛盾是发展过 发展,否认联系 程的内在源泉和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论和辩 本动力。 证法的统一。 世界的本原 世界的本原 是物质,否 辩证唯心主义 是物质,物 认运动、否 质是发展的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认发展,否 联系的矛盾 的。 认联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 质后有意识,物质决 定意识。
根本对立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 赖于意识, 意识决定物 质。
是围绕物质和 意识谁是本原 的问题展开的 划分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的 唯一标准
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A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 唯心主义 谁去俯它深?” _______ 唯物主义 B “气者,理之依也” _______ C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_______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D “存在即被感知” _______ E “世界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 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 唯物主义 律熄灭着的永恒的火。” _______ F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 唯物主义 用” _______ G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外无一物,何处惹尘 唯心主义 埃。” _______
特别提醒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的关系(如图)。
注 意!!!
两个基本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者的关系: 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 不同而形成的(谁为第一性)。
两个分歧(对立、斗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对世界状态的回答不同 二者的关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分歧。
知识整合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 点 归 纳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 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 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 存在的问题。 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对这个方面的 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三种形态比较 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只是一种猜测,没 古代 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有科学根据。把物 朴素 质归结于具体的物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唯物主义 质形态(水 火 气等)
近代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辨证 历史 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 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 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 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 心主义等局限性 就是物质的属性
朱熹:理在事先 。
◆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 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哲学发展史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除此之外,哲学发展史上还交织着辩证 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和斗争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的。 辨证的 辨证的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 形而上学的
哲学 基本 问题
唯物 主义 及其 形态
唯心 主义 及其 形态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 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 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4.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客观唯心主义)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 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 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 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 赖于意识。
谁 决 定 谁 呢 ?
2.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唯 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 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 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 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 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