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

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

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和期望。

(3)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和期望,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3)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和期望。

(3)概括课文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2)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的文本。

2. 课文朗读录音。

3. 相关背景资料。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的。

(2)简要介绍作者及其背景资料。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提问,教师及时解答。

3. 小组讨论(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和期望表现在哪些方面?(3)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态度如何?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2)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5. 写作实践(1)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

(2)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6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6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3.了解到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教学难点:了解到书信的格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2.通过阅读巴金爷爷的信,体会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3.能够抓住正文的重点,围绕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课:你们会写信吗?想不想写信?今天我们学一封信,看看这封信中写了些什么?写信时要注意什么?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问这是一封怎样的信?谁给谁写的?2.你能根据这封回信猜猜来信中写的是什么?你从哪知道的?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3.从这封信中你觉得巴金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把自己理解到的有感情地读出来。

4.讨论理解巴金爷爷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体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重点读这一部分。

5.总结课文内容。

抄一抄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话。

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书信的格式。

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一、导课:学习了巴金爷爷给家乡的孩子写的信,你知道了信中写了些什么,那么,你有没有注意到写信的格式呢?二、结合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信封的格式。

1.仔细观察《送往小木屋的信》,看看书信的格式。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了解作者的家乡变化和童年生活。

2. 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信件阅读:让学生阅读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

2.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信件中的家乡变化、童年生活等内容。

3. 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信件阅读,了解作者的家乡变化和童年生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

3.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信件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信件,了解信件内容。

3.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4. 文本分析:分析信件中的家乡变化、童年生活等内容。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信件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问题提出、合作寻找答案等。

七、教学资源:1. 信件文本:准备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2. 参考资料:提供关于家乡变化和童年生活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件内容。

3. 教学工具:使用投影仪、白板等教学工具,展示信件内容和相关资料。

八、教学进度:1. 第1周:介绍信件背景,学生自主阅读信件。

2. 第2周:问题讨论,文本分析,情感教育。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其与家乡孩子的通信背景。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冰心奶奶的关爱之情。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适当的推理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冰心奶奶对家乡孩子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冰心奶奶关爱家乡孩子的情感。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冰心的生平事迹及其与家乡孩子的通信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4. 课堂小结: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准备1. 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全文。

2. 冰心的生平事迹资料。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家乡图片或视频。

4. 字典、词典等查询工具。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冰心奶奶关爱家乡孩子的情感态度。

4.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封信的形式向家乡孩子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

2. 邀请家乡的相关人士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3.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关爱留守儿童等。

《给家乡孩子的信》精彩教案

《给家乡孩子的信》精彩教案

《给家乡孩子的信》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给家乡孩子的信》,让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和期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冰心的写作手法,学会用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给家乡孩子的信》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习冰心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书信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会用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给家乡孩子的信》的原文和译文,以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冰心及其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

2. 学生自读《给家乡孩子的信》,理解信件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享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关爱家乡孩子,热爱家乡。

4. 分析冰心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学习书信的表达方式。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写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表达自己的关爱和期望。

6.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多读冰心的作品,学习她的写作风格,关爱身边的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信件写作内容和质量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关爱家乡、关爱他人方面的情感态度变化,以及对冰心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要求表达真挚的关爱和鼓励,体现书信的基本格式和语言表达技巧。

2. 选择一篇冰心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写一篇读后感,分享对冰心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程拓展:1. 组织一次“家乡故事分享”活动,让学生通过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2. 邀请当地作家或乡贤来校讲座,让学生听取他们对家乡的看法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小学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小学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小学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信件的基本格式和书写要求。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期望。

学生能够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信件的基本格式和书写要求。

2.2 生词和短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和复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通过练习和运用,巩固对生词和短语的记忆和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激发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3.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学生通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3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家乡的孩子。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和格式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2 写作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内容和格式规范。

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写作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学生通过研究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5.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进行阅读或写作练习。

学生通过完成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课堂活动设计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和重要性。

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6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6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6篇)《给家乡孩子的信》综合资料篇一小豆丁:读了巴金爷爷写的《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我感动得流泪了。

大博士:是啊,因为这篇文章太感人了。

巴金爷爷在体弱多病的情况下,还给小朋友写回信,而且还说:“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说得多么真诚、亲切啊!让我们觉得看到了信,就仿佛看到了巴金爷爷。

这是多么巧妙地想象啊,足以看出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爱得很深,才会让孩子们有这种认同感,多么不容易啊!虽是一种想象的写法,但却融入了真情——巴金爷爷爱我们,我们更爱巴金爷爷。

大博士:小豆丁,你接了解“想象”的写法吗?想象就是在现实生活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

如“天空中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这一句就采用了想象的写法。

虽然是想象,但可不是凭空设想,要贴近生活实际。

小豆丁,你明白想象的用法了吗?小豆丁:嗯,知道了。

想象是以现实生活材料为基础的,而且要符合现实生活实际,不要搞得太悬哟!大博士:那好,你再找找《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中,还有运用想象写法的地方吗?小豆丁仔细阅读了课文,一会儿就举手向大博士报告。

小豆丁:大博士老师,我认为第一自然段“谢谢你们给我写信,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四十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中有想象的部分,就是“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这一想象是巴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的来信油然而生的,而且,我还发现,想象的句子中通常含有“好像”、“仿佛”等词语,这也是判断想象的标志。

大博士:小豆丁,你真聪明。

而且这一句想象,也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孩子们深深地爱。

《给家乡孩子的信》篇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十八课《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

多么、不是。

而是。

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给家乡孩子的信》,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采用写作实践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章:课文导入与阅读理解2.1 导入活动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成长背景和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的含义。

2.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2.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学生讨论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写作技巧分析3.1 作者的写作风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3.2 修辞手法教师引导学生识别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学生举例说明并分析修辞手法的效果。

3.3 语言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学生讨论并分析语言表达的效果。

4.1 信件格式与结构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信件的格式和结构。

4.2 内容与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信件内容的选择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信心得和感受。

第五章:成果展示与评价5.1 学生展示信件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信件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同学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5.2 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信件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六章:拓展活动6.1 家乡文化探究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的文化背景。

学生进一步调查自己的家乡文化,如传统节日、习俗等。

6.2 小组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了解到的家乡文化。

每组选择一种文化元素,展示给其他小组,并简要介绍其意义。

第七章:写作技巧实践7.1 信件修改与润色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信件作品。

小学三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经典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经典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经典教案《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作家巴金给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的同学写的回信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和喜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经典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经典教案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诗一首:敬寿巴老百岁王火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1、指名读。

2、教师适当点拨,解读这首诗。

3、齐声有感情地朗读。

4、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呢?能用一两句话来简单介绍介绍吗?(生介绍)5、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特别关心少年儿童的作家。

其中影响的有激流三步曲:《家》、《春》、《秋》等。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巴金爷爷在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二、初读感悟1、巴金爷爷在信里都说了什么?让我们赶快读读这封信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巴金在信里都说了什么?(2-3名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巴金爷爷在性能里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表达了他对家乡孩子的关心。

) 师: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一) 第一自然段1、师:巴金爷爷对家乡的孩子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自然段,自己边读边体会2、请同学们再次默读一、二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对孩子们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给家乡孩子的信》,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风格。

2. 学生能够理解信中所表达的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和期望。

3. 学生能够把握信中的中心思想,并学会关爱他人,尊敬师长。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冰心及其作品风格。

2. 把握信中的中心思想,学会关爱他人,尊敬师长。

三、教学难点:1. 信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信件格式和书信文化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信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3.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模拟写信,培养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给家乡孩子的信》。

2. 参考资料:关于冰心的生平介绍、信件格式和书信文化相关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设计,以便我更好地了解和参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冰心的生平背景和她的作品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信件:学生自读《给家乡孩子的信》,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信件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分析信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件的结构和书信格式,了解书信文化的基本知识。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模拟写信,表达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和期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 分享作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交流和评价。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运用所学书信知识和技巧。

七、教学活动设计:1. 朗读比赛:鼓励学生朗读信件,提高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信中的角色,模拟信件情景,增强理解感悟。

3. 书信展览:组织学生参观书信展览,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书信文化。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信件写作能力:评价学生在模拟写信环节的作品,考察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小学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小学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小学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邓小平,以及他对中国和家乡的关心和期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作者邓小平,以及他对中国和家乡的关心和期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深层次的含义。

2.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4. 作文纸、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家乡,引出本课课题。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

(3)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变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学习作者邓小平(1)让学生了解邓小平的事迹,感受他对祖国和家乡的关心。

(2)引导学生学习邓小平的精神,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

(2)教师批改,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家乡的变化,关心祖国的发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通用13篇)给家乡孩子的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休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一、导入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是一位著作等身的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作品,如:......我们都是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了巴金,今天我们要读他的一封信,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和我们面对面地交谈,在字里行间你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巴金?又将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巴金,近距离了解巴金的人品、情感。

二、走进课文,品味巴金的人品(一)今天我们将深入课文,近距离了解巴金的人品。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思考:你通过文章了解到一位怎样的巴金?在相关语句旁边做上批注。

(二)全班交流出示:1、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体会巴金爷爷写信的不易,对孩子们的爱。

)(喜爱孩子的巴金)师:同学们,你们提笔写字是什么感受?拿起笔体验一下。

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森氏症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

他写作时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个字,手指就动不了了,要横横不出来,要撇撇不出去,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

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巴金对孩子的喜爱?出示:2、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无论如何,有哪些情况?师:这里“我终于拿起笔”中的“终于”能省略吗?从终于你体会什么?过渡:如此的艰难,但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

还能体会到?(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对家乡孩子深深的爱)师:这“千斤重”的笔是“千斤重”的情啊。

你能读好这两句句吗?出示:3、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两个“多么”看出巴金对家乡孩子的思念)天真的笑脸、银铃般的童音师引读:“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巴金的想象更加突出对孩子的喜爱)出示:4、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2023最新-《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优秀范文(优秀5篇)

2023最新-《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优秀范文(优秀5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优秀范文(优秀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5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优秀范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给家乡孩子的信》篇一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我的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我的作品来表达这种感情。

每天每夜我这种热情在我身体内燃烧,不停的书写,字里行间的点亮了灵魂的灯塔,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人们心灵的大门。

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在作品中闪耀璀璨的光辉!给家乡孩子的信苏教版六年级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作者巴金。

从信中我们能学会巴老的朴实、真诚、与谦逊。

所以在执教这一课时,结合文章一明一暗两条线,带领学生读读、悟悟、再读读,采用普通实的教法最恰当。

课前与孩子们谈心,并告诉孩子老师的愿望是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给我最爱的孩子上好每一节课。

今天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上好这节普通的课呢?一导入1 这是一封信,你读后有什么感觉?2 今天我们一步步走进巴金二自渎画出自己的疑处并在旁边做批注三现在让我们一段一段的交流你们的想法好么?生:我认为巴金爷爷很喜欢孩子你从那个词得知他爱孩子呢?你提到的温暖是身上的温暖吗?生:是发自内心的说明巴老爱孩子,谁来读出巴老的爱(指导朗读,告诉孩子读准每一个字音,才叫读书)让我们接着往下看从“千斤”这个词看出巴老写信很吃力(对呀!学习语文就应该有这样的敏感,)(一只小小的笔在我们手中的重量怎么样?)生:轻如鸿毛在巴老的手中怎么就如“千斤重了呢?”他已经是87岁的老人了老师表扬你会联系上下文来学习-----这完全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的消耗来换取孩子的爱,板书:大爱者力不从心的感觉怎么读呢?(从终于拿起笔入手)师:是啊,这里包含着千斤重的情那。

你们还从哪里知道巴老奉献的事迹(捐资将近60万,从不拿国家一分钱的工资,完全靠稿费生存)师:同学们课文中的巴老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总结:一心为别人一生为别人让我们也像他那样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齐读下文: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于接受。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范文3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范文3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范文3篇第1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2、学写一封信,注意书信格式,注意对象,说话得体。

3、抓住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反复品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PPT、巴金资料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11单元的学习——书信。

2、从古至今,中国对于“信”的称呼有很多种,一起读读吧,出示PPT。

3、提到书信,我想起一个故事。

记得去年我班上的小敏同学的爸爸到外地工作了,有一天他难过地对我说,他十分想念爸爸,于是我告诉他可以把你的思念用写信的方式告诉爸爸:告诉爸爸你最近又看了哪些课外书,最近你和妈妈去看了什么好看的电影,还可以告诉爸爸希望他早点回来看你们。

4、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书信有什么作用?(传递信息,交流情感)5、我们平时说一( )书信呢,讲“封”,后鼻韵母,怎么记这个字?6、今天我们就来读一封书信——出课题PPT7、齐读课题。

这可是作者从小生活的地方啊,再读课题,突出“家乡”。

二、初读1、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画信纸板书:谁?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评:同学们很善于提问,真会学习!2、孩子们对这封信充满了好奇,到底写了什么呢?自读课文,读准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它。

读吧。

评:大家读得很认真,老师想考考大家。

3、小老师教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真诚地帮助他。

4、齐读词语,读准字音。

5、每个字音都读得很准确,声音也很洪亮,老师真喜欢你们。

把生词放回课文,同桌共用一本书,一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帮助读通句子。

小结:在同学帮助下,已经能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的孩子请坐直。

孩子们精神真是饱满啊!三、解决三个问题(一)写了什么。

《给家乡孩子的信》的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的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给家乡孩子的信》,了解作者的生长背景、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书信写作技巧。

1.2 教学内容简介《给家乡孩子的信》的作者及其背景。

分析信件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给家乡孩子的信》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提供信件样本,供学生参考和模仿。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家乡的信息。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给家乡孩子的信》的作者及其背景。

第二步:阅读信件,学生自读《给家乡孩子的信》。

第三步:分析信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件的结构和内容。

第四步: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步:总结归纳,教师总结课程要点和学生的观点。

3.2 教学活动活动一:观看作者的生长背景和家乡变化的视频资料。

活动二:学生朗读《给家乡孩子的信》,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小组讨论,学生围绕信件内容展开讨论,并提出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分享和写作练习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学生在阅读理解、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方面的进步。

4.2 教学反馈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收获。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提供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给家乡孩子的信》原文。

作者的生长背景和家乡变化的视频资料。

《给家乡孩子的信》的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的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信》,让学生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感受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和期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他人的情感。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掌握信件的基本格式。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1.3 教学重点1.3.1 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

1.3.2 掌握信件的基本格式。

1.3.3 感受作者对家乡孩子的关爱。

1.4 教学难点1.4.1 理解作者的信件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1.4.2 运用信件格式进行写作实践。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冰心的生平事迹2.1.1 介绍冰心的生平背景。

2.1.2 讲述冰心的文学成就。

2.1.3 强调冰心对家乡孩子的关爱。

2.2 学生自主学习2.2.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

2.2.2 学生分享所学内容,总结冰心的文学成就和关爱家乡孩子的精神。

第三章:信件格式讲解3.1 信件的基本格式3.1.1 信头:称呼、日期。

3.1.2 信身:问候语、主体内容、祝愿语。

3.1.3 信尾:署名、敬语。

3.2 学生实践3.2.2 学生互相交换信件,进行欣赏和评价。

第四章:作品欣赏4.1 冰心的《给家乡孩子的信》4.1.1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4.1.2 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信件内容。

4.1.3 讨论:作者为何给家乡孩子写信?信中传达了哪些关爱和期望?4.2 学生自主学习4.2.1 学生选择一篇关于家乡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

4.2.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五章:写作实践5.1 题目:给家乡孩子的信5.2 要求:5.2.2 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关爱家乡孩子的情感。

5.3 学生互相交换信件,进行欣赏和评价。

第六章:信件阅读与分析6.1 课文内容回顾回顾《给家乡孩子的信》的主要内容,强调冰心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和期望。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13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13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13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1一、读题质疑,简介巴金。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谁给家乡孩子写的信?信中写了些什么?他的家乡在哪里?巴金是个什么人?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他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

(《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

《短简》等散文集。

他曾说:“我不是文学家。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

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

”二、初读课文,自主预习。

1、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2、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争先恐后”、“辜负”的含义。

3、在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

4、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试着理清信中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预习,互动交流。

1、检查生字读音。

注意:“闹”是鼻音。

2、交流信中的主要内容。

(1)感谢家乡孩子的来信;(2)克服困难回信;(3)原谅不能回乡;(4)写作是为了表达感情;(5)珍惜有限的时间;(6)对孩子们的羡慕与祝福。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_教案教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_教案教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人的真诚情怀。

3.学习巴金爷爷的奉献精神和做学问的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并学习巴金爷爷的奉献精神。

课前准备:搜集xx 的有关资料。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世纪老人,他见证了历史的百年沧桑,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他就是作家巴金。

同学们对巴金还有那些了解?来和同学交流吧。

提示要点: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巴金爷爷的《给家乡孩子的信》。

二| 、快速略读课文,复习书信的格式:1.请书法优秀的学生板书三个生字,(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2.齐读生字组词。

3.合作完成书信格式,用红笔板书: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三、研读课文:1.书信的主要部分是(正文),一般情况下,每一个自然段写一件事,本文有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那几件事?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评价.指导朗读:巴金看信的时候像是看到家乡40 多个孩子在说话,那么,我们读巴金的这封信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像是巴金老人在娓娓诉说,要用什么语气来读?(亲切的、深沉的、真诚的).齐读第一段感悟.会读书的人,能把一段文字读成一句话,会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你来试试吧第一段概括成一个词。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评价.比较阅读“我终于拿起了笔”的“终于”可以去掉吗?说说你的理解。

. “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中的“多么 .. 多么”表达了什么样的语气?你能仿说一个句子么?.概括段意4.齐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合作完成:.找出段中的三对反义词。

.xx 爷爷为什么要写作?. “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终于”能省略么?为什么?.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使生命开花结果?.读一读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5.男生齐读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概括段意6.女生齐读第五自然段•XX爷爷的希望是什么?. 文章的题目是《给家乡孩子的信》,但仅仅是对家乡孩子的希望么?(巴金爷爷对你对我,对我们祖国的下一代都寄予了希望啊,我们不要辜负了老人的希望)7•师读第六自然段结尾一段一般写祝福语,从信中文字我们感受到了巴金老人真诚的情怀,在此老师也真诚地祝福同学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老人的作品。

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个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很有影响的作家,一个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奉献给文学的老人巴金.在他耄耋之年,在他收到家乡的孩子热情洋溢的信时,克服年老多病的衰微,提起笔追述他一生的信念和渴望。

这封信虽然不长,但是巴金老人的话语意味深长,理解与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感对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需引导他们细读静思,本人设计了五个层次进行教学。

而本学年度的阅读要求中提到:要指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对有关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阅读,我设想通过充分的诵读,让学生充分感知巴金老人的博爱、谦逊、奉献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沟通课内外资源,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巴金老人的内心世界,读懂信中巴金老人对下一代的殷殷期望。

【设计意图】
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品的精神预约,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是读者经过思维,自我扬弃后的精神重建。

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创设阅读的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与作品、与作者进行交流,彼此以心换心、以情激情。

《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看似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实则内涵丰富、语重心长。

因此,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层层剥茧”式的阅读、使学生经历感性思维到理性思考再到精神洗礼是本课教学的核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信中重点词句理解,品味,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体会巴金生命中充满爱的情感。

教学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1、音乐声中播放巴金几幅照片2、重点语段的幻灯片书籍幻灯片。

3、背景音乐声响。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文本,读“信”感知情感
1.板书课题
理解:谁给谁写的信?
2.出示文题旁巴金爷爷的图像及他在信中的一段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3.生齐读,再指名读。

思考:巴金爷爷的“这种感情”指的是什么?
4.生答。

师引导:“这种感情”就是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无限的、无私的、伟大的爱。

师(板书):博爱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像和诵读这句话,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走近文本,体会巴金爷爷的笔尖流淌的真情厚意,初步感知巴金爷爷有着博爱的胸怀。


二、品读正文,体验浓浓乡情
1.师:自主练读课文1、2节。

思考: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浓浓的乡情?
2.指名读句子。

3.出示句子: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4.讨论交流: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巴金爷爷浓浓的乡情?
5.填空:家乡的孩子们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

多么(想) ,多么(想) 。

家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

7.生齐读。

小结:巴金爷爷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全中国的每一个人。

2003年,巴金爷爷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设计意图:巴金爷爷把他对家乡的思念诉之笔端,自己有病,连写信也十分吃力,但他“终于”用意志支撑着回信,连词“多么……多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对家乡孩子的爱和温情。

巴金爷爷爱孩子们。

孩子们更爱巴金爷爷。

在熟读的基础上,用填空练习说话的方式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走进文本,感悟款款深情
1.默读第3、4节,画出感动你的句子。

2.指名读句子,读后说一说:这句话感动你的原因是什么?
3.出示句子: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师(板书):谦逊
4.还有哪些语句也表现了巴金爷爷的谦逊?
5.出示句子指导诵读:(读课文要像说话那样自然一些,句子中间要注意停顿。

)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谈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
6.接下来谁愿意、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汇报,哪句话感动了你?
7.出示课文中第二幅巴金爷爷的图像及句子: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师(板书):奉献
8.辨析:“终于”一词可否去掉?
9.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怎样才能让生命开花结果?
①出示句子: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②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③填空:只要我们为社会,奉献,,,,我们的生命就会开花结果。

④出示小资料: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巴老家中有80多个书架、书橱,都排着满满的书,连家人也无法统计出具体数目。

从1981年起,巴老就开始一车一车地往外捐,至今已经先后向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以及其他地方捐出各类图书近3万册,期刊l万多册。

●巴老的一生中,他究竟为慈善事业捐出了多少笔款项没有人能够计算清楚,其家人透露,在巴老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们还以巴老的名义捐出了一笔2万元的善款。

●希望办的登记册上显示着以下一些数字:11年来,巴金托身边的工作人员或家人,以“李尧棠”的本名先后27次将其稿酬捐赠给希望工程,捐款总额高达565734元,其中1996
年5月6日捐赠的一笔稿酬是3.4万元港币。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或默读,或朗读,读后思考并谈感受。

让学生读而思,思而读,因为智慧在宁静中,在思考中。

引领学生反复与文本交流和碰撞,逐步走进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体悟巴金爷爷的款款深情。

对小资料的浏览,更能增强学生对老人的景仰之情。

加深对“奉献”和“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理解。


四、诵读积累。

领悟殷殷厚望
1.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说:亲爱的家乡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

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

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2.生齐读。

要读出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殷殷厚望和美好祝愿。

3.出示课文的歌行体变式,指导学生练习配乐诵读:我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

我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

爱惜我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

希望在我们身上!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这段话既浅显易懂,又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殷殷期望。

这儿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但要读得情感真切、声情并茂也不容易。

此处设计了一个课文的歌行体变式.同时把课文中的第二人称(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们),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通过诗歌
的诵读.读出学生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五、迁移练笔。

升华情感
1.师: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

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把自己最深的感受写下来。

2.交流评议。

3.出示文中句子,朗声诵读。

(略)
师总结:(略)。

【设计意图:这里的迁移小练笔是课文后的练习题3,也是本节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学生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内心情感在不断变化着,提升着,涌动着,此时此刻,提笔写感受已经水到渠成。

再通过口头交流,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练习.最后的诵读必然朗朗有韵、声情并茂。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博爱、
巴金爷爷谦逊、
奉献
乔湘凌淮安市老张集中心小学教师小高本文发表于
《教师论坛》2011年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