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王好战请以战喻》 (共51张PPT)

合集下载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 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与《论语》相 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 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第一则
孟子
时代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诸侯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弑君三十六,亡国 五十二” 一部春秋就是一部战争史。 在春秋三百年里,“战伐侵功不可胜数”。 在战国期间战争频繁,仅大规模的战争即达 222次。战国名将白起长平之战坑赵卒40万, 所到之处,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 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残酷的杀害战俘的 行为。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两人的私怨, 使两国人民深受战火之苦。 孟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春秋无义战”连年 的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在宋国甚至发生 了人吃人的惨剧。
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良人:丈夫
餍:吃饱
反:同“返”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所与饮食者:在一起吃喝的 富贵:有钱有地位 显者:有名望有地位 瞷良人之所之 瞷:窥视 蚤:同“早” 蚤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之:往,到……去 施:同“迤”,斜行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之墦间,之祭者,顾而之他
思考:最后一层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对比 比喻
狗彘食人食(贵族) 涂有饿莩(百姓)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本体) 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喻体)
孟子在最后 一层旨在说 明什么?
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 多应有的态度:应反省自 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第三则
孟子
1、什一 2、今兹未能
3、请轻之

第二单元第一课——王好战,请以战喻》PPT课件()

第二单元第一课——王好战,请以战喻》PPT课件()

请:请允许我。 喻:打比方。 填然:击鼓声。 鼓:击鼓,n.作v. 之:音节助词。 曳(yè):拖着。 兵:兵器。 而:修饰连词。 走:逃跑。 或:有的人。 以:凭借。
译文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 我用战争做说明吧。咚咚地敲响战 鼓,两军的兵器已经交接,(兵士) 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 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人逃跑了 五十步就停下。凭自己只跑了五十 步,去笑话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 么样呢?‛
第二则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 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 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 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 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③无与立 谈者。卒之东郭墦 间,之祭者,乞其余;不 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树:名→动,栽种; 之:音节助词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 以:介词,凭借 衣:yì ,穿,名→动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大猪; 之:代词,复指; 畜:动词,喂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食:吃
译文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 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绸衣了。 畜养鸡、狗、猪,不耽误它们的 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 肉了。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 之义,颁白 者不负戴于 道路矣。
夺:耽误 谨:形→动,谨慎认真 从事 庠、序:古代的学校 申:反复陈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 后置 颁:通“斑”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 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 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 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王好战_请以战喻》ppt课件

《王好战_请以战喻》ppt课件

五亩地的宅院,把桑树种上,五十岁的人可 以穿上丝织衣服;鸡、猪、狗等的喂养,不要错 过它们的养育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百亩之田,勿夺 夺:耽误 其时,数口之家 谨:形→动,谨慎认真从事 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古代的学校 庠序之教,申之 申:反复陈述;孝:尊敬父母 以孝悌之义,颁 悌:敬爱兄长;义:道理 白者不负戴于道 申乊以孝悌乊义:状语后置 路矣。 颁:通“斑” 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 百亩的农田,不要耽误他们的农作季节,数 口的人家就可以凭借这而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 学校的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 复教导他们,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东 西,顶着东西了。
第一则
孟子
读准下列字音
移其粟( sù)于河内
王好(hào)战
弃甲曳( yâ)兵 衣( yì)帛( bó) 数(cù)罟( ɡǔ)不入洿(wū)池 鸡豚(tún )狗彘( zhì)之畜( xù ) 庠( xiánɡ )序 申之以孝悌( tì ) 然而不王( wànɡ )者 饿殍( piǎo )
到 这样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取独 考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老百姓 黎民不饥不寒, 然:这样 然而不王者,未 而:表转折,却 王:wà ng,名→动,为王, 之有也。 统一天下 未乊有也:宾语前置句 七十岁的人穿着丝织衣服,吃肉,黎 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却不能统一天 下的人,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食:第一个为动词,吃;第二个名词,食物 检:约束;涂:通“途”,道路;殍:饿死的人 发:开仓赈济 岁:年成 ‚狗和猪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 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济;人死了,就 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王好战,请以战喻》ppt

《王好战,请以战喻》ppt

名 词 活
• 4、然而不王王者

• 5、王无罪罪岁 • 6、是使民养生丧丧死无憾也
动 词
• 谨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活用动词
• 是使民养生生丧死死无憾也 动词作名词
《王好战,请以战喻》ppt15
四、古今异义:写出红色字的古今义
1、河内凶 黄河/河流
荒年/凶恶,不吉利
23、、请弃以甲战曳喻兵而走请允许我/跑礼/貌行用走语,让对方……
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 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 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 “民贵君轻”、反对“霸道”,提倡 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 “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 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 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 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 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 书,遂成《孟子》。
《王好战,请以战喻》ppt15
《王好战,请以战喻》ppt15
本文为何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一是齐人坟场“乞”与妻妾面前“骄”的行为
对比,是真相与表象的对比。通过对比,人物内在 品格的委琐与外表的庄重自足形成强烈的反差,达 到了美学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锐的讽刺。
二是妻妾与齐人人生准则的对比。是两种道德标
《王好战,请以战肉而后反 餍:饱,动词,吃饱
b. 则尽富贵也
富贵:名词,有钱有势的 人
c.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瞷:窥视
d.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都城 e. 所仰望而终身也
终:使动词,使……完全度过。
f. 与其讪其良人 讪:讥讽,怨詈也
《王好战,请以战喻》ppt15
4、然而不王者

高中语文 2.1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高中语文 2.1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今年
3、请轻之
形容词作动词,减轻
4、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窃取
副词,名词作状语,每日
5、斯速已矣 则 停止
运用偷鸡者知道自己的行为 不符合道义却不能停止,来讽刺 宋国君臣知道赋税苛重不符合道 义却要等到明年才改变,显示宋 国君臣不施“仁政”,不关心民 生的道理。
第四则
孟子
重点字词梳理
• ①出,语人曰 • ②卒然问曰
• 英译汉,差别不在英语水平,而在汉语水平! “If you do not leave me, I will by the side until the life end。” 你如果不离开我,我到死都跟你在一起。(四 级水平)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六级水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八级水 平)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专家水平) 你在或不在,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活佛 水平)
通假字
1、不可,直不百步耳。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王无罪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然而不王者 5、王无罪岁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用 动 词
◆ 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活用动词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动词作名词 憾也
专题三 坚持科教 兴国 推进自主创

热点一 科教兴国 时事❶ 第三届深圳国际智能装备产业博览会
第三届深圳国际智能装备产业博览会暨第六届深圳国 际电子装备产业博览会于2017年7月27日至29日在深圳会 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智能改变未来,产业促进发 展”为主题,定位于创新型、专业性和国际化,展会将突

《王好战,请以战喻》优秀课件(带翻译)

《王好战,请以战喻》优秀课件(带翻译)
说理方法?
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应反省 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对比 比喻
狗彘食人食(贵族) 涂有饿莩(百姓)
儒家经典之一,现存7篇,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包括《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 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 下《尽心》上、下,七篇十四卷
篇名跟《论语》相似,摘取 每篇开头几个字眼,没有特 别意思。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 《论语》《大学》《中 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
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为修养受用起见《论语》
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fú除及兴奋。
读《孟子》第一,宜观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
辞受取与之间竣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
第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
能常常诵习体会,人格自然扩大。第三,宜观其意志坚强,
《孟子》简介
•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 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 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 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 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战国时代的特点:
和春秋一样,天下无道,但是战国社会更动荡、 政治更腐败、战争更频繁、人民更痛苦。
百折不回。服膺书中语,对于环境之压迫,可以增加抵抗
力。第四,宜观其修养下手工夫简易直捷,无后儒所言支
离、玄渺之二病。
要之《孟子》为修养最适当之书,于今日青年尤为相
宜。学者宜摘取其中精要语熟诵,或钞出常常阅览,使其
精神深入我之“下意识”中,则一生做人基础可以稳固,

《王好战_请以战喻》PPT资料

《王好战_请以战喻》PPT资料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

国君
表修饰 期待 果真
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
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犹”好像
气势盛大的样子
译文:现在那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
的。如果有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 伸长脖子殷切地期待着他了。果真像这样,老百姓就归 附他,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哗啦啦的气势盛大,谁又 能够阻挡他们呢?”
孟子见梁襄王。出, 里 爱好
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
谁 作动词,统一 于
‘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
一之。‘孰能与之?’ 动词,亲附
孟子拜见梁襄王,出来,告诉别人说“远远看他不像个国君 的样子(没有国君的威仪),接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地 方。“他突然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 ‘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 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谁会归附他呢?’
(2)《论语》中宾语前置句:
①晨门曰:“奚自?”
③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⑤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
④于斯三者何先?
第三段是故事的结局,写了哪两方面 的内容?
明确: 1、妻妾的羞惭愤恨。 2、齐人恬不知耻的丑态。
介词,从 音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 显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 用来……的方法 “稀”,少 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不多,很少
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 对人说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 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 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 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 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孟子在转述他与 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 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 来。在与梁襄王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 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

【高中语文】王好战,请以战喻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王好战,请以战喻ppt精品课件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7/31 12
二、通假字:找出各项中所通假的字 • • • •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王无罪岁) “无”通“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
2018/7/31
13
三、词类活用: 找出活用字并解释用法和意义
• • • • • •
2018/7/31
3
• • • •
1、知识目标: 协助学生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把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能力目标:
• 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 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 3、情感目标: • 传播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对名 誉、地位的正确态度,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 手段甚至置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
“仁义之政”
导入新课
• 孟子的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 辩。"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 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 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 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孟子》。
2018/7/31 2

介词,把 介词,按照 介词,凭借 介词,用
2018/7/31
19
问题探讨
2018/7/31
20
找出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句 子
• • • • • • • •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 把这七个方面按书上提示分成两层,会 分在哪里?最后一层又可分为几小层?
鼓 1、填然鼓之 树 2、树之以桑 衣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王 4、然而不王者 罪 5、王无罪岁 丧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也
2018/7/31
名 词 活 用 动 词
14
• 谨庠序之教 谨
形容词活用动词
生 死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动词作名词
2018/7/31
15
四、古今异义:写出红色字的古今义
荒年/凶恶,不吉利 1、河内凶 黄河/河流 2、请以战喻 请允许我/礼貌用语,让对方…… 跑/行走 3、弃甲曳兵而走 这样却/连词,表转折 4、然而不王者
2018/7/31
16
五、特殊句式: 写出下列各项各属何句式。
• • • • • 1、是亦走也。 2、王道之始也。 3、非我也,岁也。 4、非我也,兵也。 5、未之有也。
2018/7/31 11
• 面对这样的局面,圣人之心在滴血。在 那个强者争霸,弱者受苦,生灵涂炭的 年代里,孟子心痛得四处奔走呼唤,他 在列国间疲惫地奔波,马不停蹄从一个 国家奔向另一个国家宣传他的仁政主张。 他想用他的仁政,开明政治,将人民从 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本文就是记录 了他不远千里来进谏梁惠王的情况。
判 断 句 宾语前置
2018/7/31
17
• • • •
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8、树之以桑 9、申之以孝悌之义 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状 语 后 置
2018/7/31
18
六、写出下列各项“以”字用法和意 义 • • • • 申之以孝悌之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五十步笑百步 王好战,请以战喻
2018/7/31
4
• 重点: •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 难点: • 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 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2018/7/31
5
2018/7/31
6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 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 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 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霸道”,提倡以 “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 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 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 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 《孟子》。
2018/7/31
10
时代背景介绍
• 战国时期,诸侯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 城以战,杀人盈城”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 十二” 一部春秋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春秋三 百年里,“战伐侵功不可胜数”。在战国期间 战争频繁,仅大规模的战争即达222次。战国 名将白起长平之战坑赵卒40万,所到之处, 杀人盈城,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 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残酷的杀害战俘的行 为。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两人的私怨,使 两国人民深受战火之苦。由此我们就可以想象 得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孟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春秋无义战”连年 的 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 在宋国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2018/7/31 9
一、给括号前一个字注音。
• (1)弃甲曳( yè )兵 • (2)涂( tú,通“途”)有饿殍 ( piǎo ) • (3) 鸡豚(tún )狗彘( zhì )之畜(xù ) • (4) 数( Cù )罟( gǔ )不入洿( wū )池 • (5) 无( wú,通“毋” )失其时 • (6) 谨庠( xiáng )序之教 • (7) 颁( bān,通“斑”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8) 申之以孝悌(tì )之义
2018/7/31 7
• 善辩。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 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 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 好辩哉?不得已也!”孟子确实是为 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 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 施展他的辩才的。
2018/7/31 8
•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 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 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 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 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 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 透彻。
2018/7/31 21
讨论: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 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王道 之始
• 不违农时 (农) 不可胜食 • 保护鱼类 (渔) • 按时砍伐 (林) 不可胜用 • • • • 鼓励养蚕 (纺) 繁兴六畜 (牧) 生产粮食 (农) 兴办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