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__(13)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控制工程的基础课程,它涵盖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校正和整定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被控对象和控制对象组成的。
控制系统的目标是使被控对象的输出与期望的参考输入信号相匹配,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两种类型。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不受被控对象的影响,而闭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的输出受到被控对象的反馈影响。
其次,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稳定性、动态性能和静态精度。
稳定性是指控制系统在受到干扰或参数变化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特性。
动态性能是指控制系统对于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和振荡情况。
静态精度是指控制系统在稳态下对于输入信号的精确度。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
稳定性分析包括了判据、判据的稳定性判定、稳定性判据的应用等内容。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
稳定性分析包括了判据、判据的稳定性判定、稳定性判据的应用等内容。
控制系统的校正和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
控制系统的校正和整定包括了控制器参数的校正和整定方法、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化方法等内容。
总结而言,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控制工程的基础课程,它涵盖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掌握自动控制原理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读者对自动控制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课程,是现代自动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自动控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技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自动控制领域的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3.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4. 熟悉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控制器设计方法;5.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先进控制方法。
三、课程内容。
1.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1)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组成;(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特点;(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
(1)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2)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3)自动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
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1)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2)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3)自动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法和Nyquist法分析。
4.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1)自动控制系统的根据性能指标的设计方法;(2)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方法;(3)自动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设计方法。
5. 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方法。
(1)自动控制系统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设计;(2)自动控制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3)自动控制系统的先进控制器设计。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加深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3. 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4.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占30%,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占40%,主要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程度。
自动控制原理题目(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参考资料一、基本知识 1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输入量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主要采用的数学模型是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框图和信号流图。
4、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量的变化规律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与程序控制系统。
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6、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结构和参数,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7、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 G1(s)与 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s)+G2(s),以串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1(s)*G2(s)。
18、系统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 G (s),其正反馈的传递函数为 H (s),则其闭环传递函数为G(s) /(1-G(s) H(s) )。
9、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 G (s),则闭环传递函数为G(s) /(1+ G(s) )。
10 、典型二阶系统中,ξ=0.707 时,称该系统处于二阶工程最佳状态,此时超调量为 4.3%。
11、应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劳斯表中第一列数据全部为正数,则系统稳定。
12、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所有闭环特征方程的根的实部均为负,即都分布在S平面的左平面。
13、随动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来源于给定信号,恒值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来源于扰动信号。
14、对于有稳态误差的系统,在前向通道中串联比例积分环节,系统误差将变为零。
15、系统稳态误差分为给定稳态误差和扰动稳态误差两种。
16 、对于一个有稳态误差的系统,增大系统增益则稳态误差将减小。
17 、对于典型二阶系统,惯性时间常数 T 愈大则系统的快速性愈差。
18 、应用频域分析法,穿越频率越大,则对应时域指标 ts越小,即快速性越好19 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S 右半平面不存在系统的开环极点及开环零点。
20、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系统校正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补偿校正与复合校正四种。
自动控制原理部分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拉式变换之比。
2、系统校正:为了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给系统加入特定的环节,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个过程叫系统校正。
3、主导极点:如果系统闭环极点中有一个极点或一对复数极点据虚轴最近且附近没有其他闭环零点,则它在响应中起主导作用称为主导极点。
4、香农定理:要求离散频谱各分量不出现重叠,即要求采样角频率满足如下关系: ωs ≥2ωmax 。
5、状态转移矩阵:()At t e φ=,描述系统从某一初始时刻向任一时刻的转移。
6、峰值时间:系统输出超过稳态值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为峰值时间。
7、动态结构图:把系统中所有环节或元件的传递函数填在系统原理方块图的方块中,并把相应的输入、输出信号分别以拉氏变换来表示,从而得到的传递函数方块图就称为动态结构图。
8、根轨迹的渐近线:当开环极点数 n 大于开环零点数 m 时,系统有n-m 条根轨迹终止于 S 平面的无穷远处,且它们交于实轴上的一点,这 n-m 条根轨迹变化趋向的直线叫做根轨迹的渐近线。
9、脉冲传递函数:零初始条件下,输出离散时间信号的z 变换()C z 与输入离散信号的z 变换()R z 之比,即()()()C z G z R z =。
10、Nyquist 判据(或奈氏判据):当ω由-∞变化到+∞时, Nyquist 曲线(极坐标图)逆时针包围(-1,j0)点的圈数N ,等于系统G(s)H(s)位于s 右半平面的极点数P ,即N=P ,则闭环系统稳定;否则(N ≠P )闭环系统不稳定,且闭环系统位于s 右半平面的极点数Z 为:Z=∣P-N ∣11、程序控制系统: 输入信号是一个已知的函数,系统的控制过程按预定的程序进行,要求被控量能迅速准确地复现输入,这样的自动控制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12、稳态误差:对单位负反馈系统,当时间t 趋于无穷大时,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实际值与期望值(即输入量)之差的极限值,称为稳态误差,它反映系统复现输入信号的(稳态)精度。
自控原理习题答案(全)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专科教育自动化类专业规划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答案主编:陈铁牛机械工业出版社1-11-21-3闭环控制系统主要由被控对象,给定装置,比较、放大装置,执行装置,测量和变送装置,校正装置等组成。
被控对象:指要进行控制的设备和过程。
给定装置:设定与被控量相对应给定量的装置。
比较、放大装置:对给定量与测量值进行运算,并将偏差量进行放大的装置。
执行装置:直接作用于控制对象的传动装置和调节机构。
测量和变送装置:检测被控量并进行转换用以和给定量比较的装置。
校正装置:用以改善原系统控制性能的装置。
题1-4答:(图略)题1-5答:该系统是随动系统。
(图略)题1-6答:(图略)题2-1 解:(1)F(s)=12s 1+-Ts T(2)F(s)=0.5)421(2+-s s(3)F(s)=428+⋅s es sπ(4)F(s)=25)1(12+++s s(5)F(s)=32412ss s ++ 题2-2 解:(1) f(t)=1+cost+5sint (2) f(t)=e -4t(cost-4sint)(3) f(t)=t t t te e e 101091811811----- (4) f(t)= -tt t te e e ----+-3118195214(5) f(t)= -tt e e t 4181312123--+++题2-3 解:a)dtdu u C R dt du R R c c r 22111=++)( b)r c c u CR dt du R R u C R dt du R R 1r 12112111+=++)( c) r r r c c c u dtdu C R C R dtu d C C R R u dtdu C R C R C R dtu d C C R R +++=++++)()(1211222121122111222121 题2-4 解:a) G(s)=1)(212++s T T sT (T 1=R 1C, T 2=R 2C )b) G(s)=1)(1212+++s T T s T (T 1=R 1C, T 2=R 2C )c) G(s)= 1)(1)(32122131221+++++++s T T T s T T s T T s T T (T 1=R 1C 1, T 2=R 1C 2, T 3=R 2C 1, T 4=R 2C 2 )题2-5 解:(图略)题2-6 解:33)(+=Φs s 题2-7 解:a) ksf ms s +-=Φ21)(b) )()()(1))(1)(()(21221s G s G s G s G s G s +++=Φc) )()(1)())()(()(31321s G s G s G s G s G s ++=Φd) )()()()(1))()()(323121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Φe) G(s)=[G 1(s)- G 2(s)]G 3(s)f) )()()()()()()()()()(1)()()()()(43213243214321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Φg) )()()()()()()()(1)()()()(43213212321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Φ题2-8 解:102310)1()()(k k s s T Ts k k s R s C ⋅++++⋅=1023101)1()()(k k s s T Ts k k s N s C ⋅++++⋅=1023102)1()()(k k s s T Ts s T k k s N s C ⋅++++⋅⋅⋅= 题2-9 解:)()()()(1)()()(4321111s G s G s G s G s G s R s C +=)()()()(1)()()(4321222s G s G s G s G s G s R s C +=)()()()(1)()()()()(432142121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R s C +=)()()()(1)()()(4321412s G s G s G s G s G s R s C += 题2-10 解:(1)3212321)()(k k k s k k k s R s C +=3212032143)()()(k k k s s G k k k s k k s N s C +⋅+= (2) 2140)(k k sk s G ⋅-= 题2-11 解:122212211111)()1()()(z z s T s T T C s T T s T k k s s m m d e L ⋅++⋅+++⋅=ΘΘ (T 1=R 1C, T 2=R 2C, T d =L a /R a , T m =GD 2R a /375C e C m )第三章 习题答案3-1. s T 15=(取5%误差带) 3-2. 1.0=H K K=2 3-3.当系统参数为:2.0=ξ,15-=s n ω时,指标计算为:%7.52%222.0114.32.01===-⨯---e eξξπσs t ns 352.033=⨯==ξωs t n p 641.02.01514.3122=-⨯=-=ξωπ当系统参数为:0.1=ξ,15-=s n ω时,系统为临界阻尼状态,系统无超调,此时有:st ns 95.057.10.145.67.145.6=-⨯=-=ωξ3-4.当110-=s K 时,代入上式得:110-=s n ω,5.0=ξ,此时的性能指标为:%3.16%225.0114.35.01===-⨯---e eξξπσs t ns 6.0105.033=⨯==ξωs t n p 36.05.011014.3122=-⨯=-=ξωπ当120-=s K 时,代入上式得:11.14-=s n ω,35.0=ξ,此时的性能指标为:%5.30%2235.0114.335.01===-⨯---e eξξπσs t ns 6.01.1435.033=⨯==ξω由本题计算的结果可知:当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增大时,其阻尼比减小,系统相对稳定性变差,系统峰值时间变短,超调量增大,响应变快,但由于振荡加剧,调节时间不一定短,本题中的调节时间一样大。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控制器使系统自动实现某种期望状态或行为的学科。
在自动控制原理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设计控制器,使得系统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自动调节输出信号,以达到所期望的控制目标。
在自动控制原理中,常用的控制器有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和微分控制器。
比例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差异比例调节输出信号。
积分控制器则通过将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累积误差积分起来,来调节输出信号。
微分控制器则通过计算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变化率,来调节输出信号。
在自动控制原理中,我们还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
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无干扰情况下,输出信号是否趋于稳定。
动态响应则是指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或输入信号变化时,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行为,我们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以使其更好地满足控制要求。
除了常规的反馈控制方式,自动控制原理还包括了前馈控制和模糊控制等技术。
前馈控制是指根据已知输入信号的特征,提前对系统进行补偿,以减小系统的误差和响应时间。
模糊控制则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手段,它可以处理一些模糊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使系统能够根据不完全准确的输入信号做出相对准确的控制决策。
总结来说,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研究系统如何通过控制器自动调节和控制输出信号的学科。
它涉及了控制器的设计、系统的
稳定性和动态响应分析,以及一些先进的控制技术。
通过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我们能够提高系统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在工业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完整)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20套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答案一.填空 1. 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结构图。
2. 闭环极点都位于S 平面左侧;系统的特性方程的根都在Z 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3. 5.02+S ;0;8。
4. 4,Ⅱ;62.5.5. 110100+S ;10。
6. P-I;利用G(s )的负斜率使ωC 减小,改善静态性能。
7. 将连续信号变为离散信号;0。
二.(14分) 解:(1)(2)C (Z)=)()(1)()(1232321Z H Z H G G Z G G Z RG •+•三.(20分)解:(1)F (s)=[]T s st f 111)(+-=(2)F (s )=525125151)5(122++-=+s s ss s(3)G 1(s )=s s s s s s s s s s 321030)2(10)2(3101)2(102+=++=+⨯++G 2(s )=ss s a s )32(10)(2+⨯+sa s s a s s s s a s a s s R s C 1010321010)32(10)(10)()()(232++++=++⨯+⨯+=∴ a s s s s A 101032)(23+++=∴ 要使系统稳定,则必须满足{{032010101032><>>⨯⇒a a a a320<<∴a (两内项系数乘积>两外项系数乘积)521634432125152125143321521251243213211352126346321251132122111)1()()(1001)()(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G G G G G G G G P G G G P L G G G L G G G G G G G G G G L L L L P P s R s C +-+++++++=∴+++=∆==∆==∑=∑+---=∑∑-∑+∑-=∆∆∆+∆= t e t s F 5125125151)]([f(t)--+-==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1分)(4分) (4分)(3分) (3分)(3分)(1分)(2分) (1分)(1分) (2分)(每空1分。
自动控制原理13章测验题
( 2) v 0
K p lim G ( s ) 1
s0
sG ( s ) 0 (3) K v lim s0
s0
K a lim s 2G ( s ) 0
(4) 系统不稳定,求稳态误差无意义。
K (s 1) 3.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G( s ) v s (Ts 1) l 输入 r (t ) t l ( 为正整数, v 为积分环节个数),
B.对系统动态性能没有影响;
C.超调量增大; D.峰值时间增大。 6.讨论系统的动态性能时,通常选用的典型 输入信号为
A.单位阶跃函数 ; B.单位速度函数 ;
C.单位脉冲函数 ; D.单位加速度函数。
7.某I型单位反馈系统,其开环增益为K , 1 则在 r ( t ) t 输入下,统的稳态误差 2 2 1 A. 0; B. ; C. ; D. 。 2 K K 8.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超调量 0 0 5 0 0 , 则其阻尼比的范围为
E.引入误差的比例-微分进行控制。
2.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 )
则称该系统是
K , s(T1 s 1)(T2 s 1)
A.I 型系统;
C.二阶系统; E.一阶无差系统。
B.II 型系统;
D.三阶系统;
3.提高输入作用下控制系统精度的主要措施有 A.增大开环增益; B.加比例-微分控制;
3.动态系统 0 初始条件是指 t<0 时系统的 A.输入为 0 ; B.输入、输出以及它们的各阶导数为 0; C.输入、输出为 0;
D.输出及其各阶导数为 0。 4.若二阶系统处于无阻尼状态,则系统的
阻尼比ξ应为
A.0<ξ<1; B.ξ=1;C.ξ>1; D.ξ=0。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1.第1题单选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由()。
A、特征根决定B、时间常数决定C、稳态增益决定D、控制器决定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2.第2题单选题稳态误差大小()。
A、与输入信号有关B、与系统结构类型有关C、与系统参数有关D、与输入信号、系统结构类型和参数均有关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3.第3题单选题控制系统根轨迹分布()。
A、不能描述闭环稳定性B、可描述闭环稳定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描述闭环稳定性D、与闭环稳定性无关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4.第4题单选题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
A、可以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B、不能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C、在一定条件下,可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D、与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无关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5.第5题单选题特征方程的系数大于0()。
A、是二阶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B、是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C、与稳定性无关D、说明阶跃响应为衰减的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6.第6题单选题超前校正()。
A、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B、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C、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D、不能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7.第7题单选题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代表了系统()。
A、稳态特性B、动态特性C、输入特性D、输出特性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8.第8题多选题判断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有()。
A、劳斯判据B、乃氏判据C、根轨迹图D、方框图标准答案:A,B,C您的答案:A,B,C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9.第9题多选题在根轨迹图上包括了系统的()。
A、动态性能B、稳态性能C、输入信号类型D、系统结构类型标准答案:A,B,D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10.第10题多选题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等效变换包括()。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章绪论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20-06-14 23:59:59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单选题) 闭环系统的特点不包含下列哪项()。
A.负反馈B.控制精度较低C.可减少或消除偏差D.适应性好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系统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自动控制系统中根据某种函数规律变换控制信号,以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品质或静态性能的元件是()。
A.比较元件B.校正元件C.测量反馈元件D.执行元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有给定输入、比较元件、控制对象、执行元件、()等环节。
A.测量反馈元件B.积分元件C.微分元件D.比例元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5.(单选题) 火炮自动瞄准系统的输入信号是任意函数,这就要求被控量高精度地跟随给定值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B.离散系统C.随动控制系统D.数字控制系统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6.(单选题) 随动系统对()要求较高。
A.快速性B.稳定性C.准确性D.振荡次数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7.(单选题) 衡量系统稳态精度的重要指标时()A.稳定性B.快速性C.准确性D.安全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8.(单选题) 下面不属于对控制系统基本要求的是()A 稳定性;B 快速性;C 准确性;D 预测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9.(单选题)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不包括()。
自动控制原理填空题
1.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系统。
2.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相同。
3.一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4.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线性化的精度和系统变量的有关。
5.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6.一般讲系统的位置误差指输入是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7.超前校正是由于正相移的作用,使截止频率附近的明显上升,从而具有较大的稳定裕度。
8.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0.707。
9.PID调节中的“P”指的是控制器。
10.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_ _越好。
11.“经典控制理论”的内容是以为基础的。
12.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变量的偏移越小,则线性化的精度。
1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46.乃氏图中当ω等于剪切频率时,相频特性距-π线的相位差叫。
47. 系统的稳态误差和稳态偏差相同。
48.滞后校正是利用校正后的作用使系统稳定的。
49.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45︒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
50.远离虚轴的闭环极点对的影响很小。
51.自动控制系统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
52.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变量的偏移越小,则线性化的精度。
53.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内在的固有特性,与无关。
54.实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具有的性质。
55.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其频率特性。
56.输入相同时,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
57.系统闭环极点之和为。
58.根轨迹在平面上的分支数等于。
59.为满足机电系统的高动态特性,机械传动的各个分系统的应远高于机电系统的设计截止频率。
6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则该系统称作最小相位系统。
61.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相同。
62.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之间的比较结果称为。
63.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版 课后答案 (王划一 杨西侠 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for FREE
(b)Βιβλιοθήκη (t ) kx (t ) u (t ) 2-4 (a) m x
(b) m (t ) x
k1 k 2 x (t ) u (t ) k1 k 2
(b)
2-10 (a)
G1 G2 C ( s) R( s ) 1 (G1 G2 )(G3 G4 ) (1 G1 )G 2 C ( s) R( s) 1 G2 ( H 1 H 2 ) G1G 2 G3 G1 H 1G3 C ( s) R( s ) 1 G 2 H 1 G 2 G3 H 3 G1G 2 G3 G1 H 1G3 H 1G3 H 3
2
带格式的: 行距: 多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2 字符, 行距: 多 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字体: 小四, 降 低量 15 磅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2 字符 带格式的: 字体: 小四, 降 低量 14 磅 删除的内容: 带格式的: 字体: 小四, 降 低量 15 磅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21.75 磅 带格式的: 行距: 多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7 字符, 行距: 多 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字体: 小四, 降 低量 5 磅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7.5 字符, 行距: 多 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4 字符, 行距: 多 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行距: 多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字体: 小四, 降 低量 5 磅 带格式的: 字体: 小四, 降 低量 5 磅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1.5 字符, 行距: 多 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行距: 多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字体: 小四, 降 低量 5 磅 带格式的: 字体: 小四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0 字符, 行距: 多 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行距: 多倍行距 1.25 字行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0 字符 带格式的: 字体: 倾斜 带格式的: 字体: 倾斜, 下 标 带格式的: 缩进: 首行缩 进: 2 字符 带格式的 带格式的 ... [1] ... [2] 带格式的: 字体: 小四 带格式的 ... [3]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48学时)1.开环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
(A )偏差;给定量 (B )给定量;偏差(C )给定量;扰动 (D )扰动;给定量 ( B )2.自动控制系统的 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A )稳定性 (B )动态特性(C )稳态特性 (D )精确度 ( A )3.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22)()(5)(dt t r d t t r t c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D )4.系统的微分方程为)()(8)(6)(3)(2233t r t c dt t dc dt t c d dt t c d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B )5.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dc t dr t tc t r t dt dt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C )6.系统的微分方程为()()cos 5c t r t t ω=+,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D )7.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ττd r dt t dr t r t c t ⎰∞-++=)(5)(6)(3)(,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B )8.系统的微分方程为)()(2t r t c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9.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2186)()()(2+++==s s s s R s C s G 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 (A )t t e e 2,-- (B )t t te e --,(C )t e t sin - (D )t t te e 2,-- ( )10.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2186)()()(2+++==s s s s R s C s G 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A )t t e e 2,-- (B )t t te e --,(C )t e t sin - (D )t t te e 2,-- ( C )11.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3186)()()(2+++==s s s s R s C s G 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 (A )t t e e 2,-- (B )t t te e --,(C )t e t sin - (D )t t te e 2,-- ( A )12.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不包括 。
13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卷与答案
13⾃动控制原理期末试卷与答案⾃动控制原理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和输⼊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研究,称为( c )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d )A.⽐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元件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 )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个( d )A.⽐例环节B.微分环节C.积分环节D.惯性环节6. 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5 10s s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c )A.1B.2C.5D.107. ⼆阶系统的传递函数52 5)(2++=s s s G ,则该系统是(b )A.临界阻尼系统B.⽋阻尼系统C.过阻尼系统D.零阻尼系统8. 若保持⼆阶系统的ζ不变,提⾼ωn ,则可以(b )A.提⾼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9. ⼀阶微分环节Ts s G +=1)(,当频率T1=ω时,则相频特性)(ωj G ∠为( a )A.45°B.-45°C.90°D.-90° 10.最⼩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其( d )A.振荡次数越多B.稳定裕量越⼤C.相位变化越⼩D.稳态误差越⼩11.设系统的特征⽅程为()0516178234=++++=s s s s s D ,则此系统() A.稳定 B.临界稳定 C.不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s s s ks G ,当k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章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分数:1分)A.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D. 非线性系统正确答案:A 2、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分数:1分)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正确答案:D3、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分数:1分)A. s(s+1)=0B. s(s+1)+5=0C. s(s+1)+1=0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正确答案:B4、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分数:1分)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正确答案:B5、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分数:1分)A. E(S)=R(S)*G(S)B. E(S)=R(S)*G(S)*H(S)C. E(S)=R(S)*G(S)-H(S)D. E(S)=R(S)-G(S)H(S)正确答案:D6、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分数:1分)A. 判断稳定性B. 计算输入误差C.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D. 求系统的根轨迹正确答案:C7、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分数:1分)A. 输入B. 引出点C. 比较点D. 传递函数正确答案:D 8、已知,其原函数的终值()。
(分数:1分)A. 0B. ∞C. 0.75D. 3正确答案:C9、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分数:1分)A. 比较元件B. 给定元件C. 反馈元件D. 放大元件正确答案:D10、系统的输入不受输出影响的系统称为()。
自动控制原理第13讲(奈氏稳定判据)
F ( j ) 2 ( Z P ) 2 ( P Z ) 2R
Z P R P 2N
K* GH ( j ) ( s p1 )( s p2 )( s p3 )
K 180 0 270
( s )
D( s ) ( s 1 )( s 2 )( s 3 ) N ( s ) ( s p1 )( s p2 )( s p3 )
G( s ) 1 GH ( s )
F(s)的特点
零点 i : 闭环极点 ① F(s)的 极点 pi : 开环极点 ② F ( j ) 1 GH ( j )
所以,闭环系统稳定。
0
Re
K (TS 1) Gb ( S ) S2
奈氏曲线图
10
0 点逆时针 (c)由于ν=2,从
0
Im -1 0
=0
Re
补画半径为无穷大的半园。 P=0, N=-1 Z=2 该闭环不系统稳定。 K 10 Gc ( S ) 2 G ( S ) d S (TS 1) S (TS 1) (d)ν=1,从 0 点逆时针
0
Im
?
=0
0
Re
补画半径为无穷大的1/4园。 虚线的终端落在负实轴上 P=1, N=-1/2, Z=1-2(-1/2)=2
11
奈氏曲线图 非最小相位系统
N N N 该闭环系统不稳定。
3 在对数坐标图上应用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L( ) 20 lg GH
40
G( j ) H ( j ) 1
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十三)
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1. 拉普拉斯变换的微分法则 )(])([222s F S dt t f d L = 2. 一阶系统在单位阶跃响应为Tte Tt y -=1)( 3. 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 当0>ζ时系统输出为等幅振荡 4.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25103234=++++s s s s 则该系统稳定 5. 单位负反馈系统中 )15.0)(1(2)(++=s s s s G 当)(3)(t t r =时0=ss e 6. 系统输出的相位与输入相位之差称为相频特性 7. 频率特性适用于线性正常模型. 8.典型比例环节相频特性00)(=w ϕ 9.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低频积的形状只决定于系统的开环增益K 和积分环节的数目V (对最小相位系统而言) 10.谐振峰值反映了系统的平稳性二.对于图所示系统,假设运算放大器是理想的运算放大器,被控对象是不可改变的。
(1).画出系统方块图,写出传递函数)()(s V s V i o ;(10分)(2).求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分析系统是否处于欠阻尼状态,如果不是,如何改善系统才能既不提高系统的阶次又能使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
(10分)被控对象() () ( ) ( ) ( )( )( ) ( ) ( ) ( )三.判断特征方程为s3+7s2+17s+11=0的系统是否具有σ=1的稳定裕度。
(10分)四.反馈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被控对象及测量环节传递函数不可改变,G c(s)为控制器传递函数,R(s)为控制输入,C(s)为输出,N1(s)、N2(s)分别为加在被控对象输入、输出上的干扰,N3(s)为测量干扰。
要求系统分别在响应:(1)r(t)=t*1(t),n1(t)=n2(t)=n3(t)=0(2)r(t)=1(t),n1(t)=1(t),n2(t)=n3(t)=0(3)r(t)=1(t),n2(t)=1(t),n1(t)=n3(t)=0(4)r(t)=1(t),n3(t)=1(t),n1(t)=n2(t)=0时,稳态误差为零。
自动控制原理_湖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自动控制原理_湖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参考答案: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2.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参考答案: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G(s)H(s)=+13.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K/s³(s+3),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参考答案:(-∞,-3)4.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参考答案:响应速度越慢5.正穿越是相角增加的穿越,负穿越是相角减小的穿越。
()参考答案:正确6.若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满足N_ - N+= P/2 ,则该系统稳定。
()参考答案:错误7.伯德图由对数幅频曲线和对数幅相曲线两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错误8.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参考答案:引出点9.开环控制系统的特征是没有()参考答案:反馈环节10.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主要是由哪些环节来确定()参考答案:一阶微分环节_惯性环节11.根轨迹的分支数=()参考答案:开环特征方程的阶数_开环极点数12.控制系统校正的方法有()参考答案:前馈补偿_串联校正_反馈校正13.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参考答案:相减14.若系统存在临界稳定状态,则根轨迹必定与之相交的为()参考答案:虚轴15.对于一阶微分环节G(s)=1+Ts,当频率 w=1/T 时,则其相频特性∠G(jw)为()参考答案:45°16.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参考答案: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17.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是()参考答案:相频特性18.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参考答案:响应速度越慢19.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参考答案: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G(s)H(s)=+120.峰值时间指响应曲线从零上升到第一个峰值点所需要的时间()参考答案:正确2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看k/s(s+1)(s+5),输入为斜坡函数,要求系统的稳态误差e=0.01,则k应为()参考答案:50022.串联校正环节G(s)=1+10s/1+100s,是()参考答案:相位滞后校正23.由纯积分环节经单位反馈而形成的闭环系统超调量为()参考答案:无超量24.描述函数描述了()系统的性能。
自动控制原理_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自动控制:就是在人不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依靠外加装置或设备(称为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称为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称为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或使某个被控制的参数按预定要求变化。
给定量:它是人们期望系统输出按照这种输入的要求而变化的控制量。
故一般又称给定输入或简称输入。
上例中的调节器的给定值u g 即是给定输入。
扰动量:它是一种人们所不希望的﹑影响系统输出使之偏离了给定作用的控制量。
上例中给水压力变化或蒸汽负荷变化都属于扰动。
开环控制: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按这种方式组成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其特点是系统的输出量不会对系统的输入量产生影响。
闭环控制:按照偏差进行控制的,其特点是不论什么原因使被控量偏离期望而出现偏差时,必定会产生一个相应的控制作用去减小或消除这个偏差,使被控量与期望值趋于一致。
复合控制:将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开环-闭环相结合的控制系统,称为复合控制恒值控制:给定量是一定的,控制任务是保持被控量为一不变常数,在发生扰动时尽快地使被控量恢复为给定值。
随动控制:给定量是按照事先不知道的时间函数变化的,要求输出跟随给定量变化。
2.7.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的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的最基本要求:稳定性 第二章习题答案1. (a) 22()()1()()d y t f dy t k y t t dt m dt m m++=F (b )1211212()()()()k k k dy t y t t dt f k k k k +=++F (c )42422()2()()dy t k dy t kt dt m dt m+=F2. (a) 22211221122122112()d u du dvR C R C R C R C R C u R C v dt dt dt ++++=+(b )233112*********()d u duR C R C R C R C R C u dt dt++++2112211222()d v dvR C R C R C R C v dt dt=+++(c )222220.25 1.5d u du dv u v dt dt dt++=+ 3. (a)2111212()(1)()c r U s R R C s U s R R CR R s+=++ (b )222222()21()31c r U s C R s RCs U s C R s RCs ++=++ (c )2211212()()()c r U s R U s R LCs L R R C s R R =++++ 4. (a) 21212121221212212121()1()()()1f f f fs s k k k k Y s f f f f f X s s s k k k k k +++=++++ (b )21212112221212112212()()1()()1c r U s R R C C s R C R C s U s R R C C s R C R C R C s +++=++++ 5. 0.085d d i u ∆= 6. r d h Sh Q dt ∆+=∆ 7.2232(),()432t t s G s g t e e s s --+==-++ 8. 2()142tty t ee e --=-+9.(a )21()()c r U s RU s R =- (b )112212()(1)(1)()c r U s R C s R C s U s R C s++=- (c )212()()(1)c r U s R U s R R Cs =-+ 10.(1) 012180,3,211k k k π︒==-=-; (2) 略;(3)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22301230123()11()1c M t M r M MQ s k k k k T Q s s s k k k k k k k k k k =+++11.闭环传递函数32()0.7(6)()(0.90.7)(1.180.42)0.68c r Q s s Q s s K s K s +=+++++ 12.闭环传递函数12342363451234712348()()1G G G G C s R s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 13.传递函数21221)()(T s T s s K K s R s C +++=,2121)1()()(T s T s T s s s N s C ++-+= 14.传递函数333222()1()561c r U s U s R C s R C s RC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2)会产生自激振荡 非线性系统即使无外界作用,往往也会产生具有一定振幅 和频率的稳定性振荡,称为自激(自持)振荡。在有的非线性 系统中,还可能产生不止一种振幅和频率的自激振荡。自激振 荡是非线性系统一种特有的运动形式,其振幅和频率由系统本 身特性决定。 说明: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2. 典型的非线性特性
常见的非线性特性有饱和、死区、间隙(回环)、继电等。 (1)饱和特性 特点:当输入信号超过某一范围后,输出信号不再随输 入信号而变化,将保持某一常数值不变。可将饱和非线性元 件看作为一个变增益的比例环节。
x2 f ( x1 ) tan , x1 <s 如图: x2 f ( x1 ) K x1 x1 0, x1 >s
作用:饱和特性将使系 统等效增益减小,因此可用 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但会 降低稳态精度。在有些系统 中利用饱和特性起信号限幅 作用。
(a)理想饱和特性
(b)实际饱和特性
图7-2 理想与实际饱和特性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2)死区(不灵敏区)特性 特点:是当输入信号在零值附近的某一小范围之内变化 时,没有相应的输出信号,只有当输入信号大于此范围时, 才有信号输出。 常见于测量、放大、变换元件中,执行机构中静摩擦的 影响往往也可用死区来表示。 影响:控制系统中死区特性的存 在,将导致系统稳态误差增大,而测 量元件死区的影响尤为显著。摩擦死 区会造成系统低速运动的不均匀,导 致随动系统不能准确地跟踪目标。
3.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目前,对于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程上常用的近似方法有:小 偏差线性化法、分段线性化法、反馈线性化法、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及 计算机仿真等。本章将重点介绍应用较多的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 (1) 相平面法 相平面法是基于时域的图解分析方法。特点是保留非线性特性,将高 阶的线性部分近似地化为二阶,利用二阶系统的状态方程,绘制由状态变 量所构成的的相轨迹图。可用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及运动特性。 只适用于一、二阶的简单非线性系统分析。
谐波线性化的条件: ① 非线性系统应能够简化为图7.1所示的典型结构。 ② 非线性特性应具有奇对称性,即:f1(e)=-f1(-e) 保证非线性元件输出的平均值即直流分量A0=0。 ③ 系统的线性部分应具有较好的低通滤波特性。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描述函数 定义:在正弦信号作用下,非线性环节稳态输出的基波分量 与输入正弦量的复数比。用N(X)表示。 由上分析可知: 对于非线性元件,输入 x(t ) X sin t 时, 谐波线性化后的输出为: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研究非线性控制理论的意义: 实际上,理想的线性系统并不存在,因为系统各元件的动、 静态特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线性。如放大元件由于受电源 电压或输出功率的限制,在输入电压超过放大器的线性工作范 围时,输出呈饱和现象,如图7-1(a)所示。执行元件电动机, 由于其轴上联接着需动力驱动的机械负载,只有在电枢电压达 到一定数值后,电机才会启动,存在着死区;而当电枢电压超 过一定数值时,电机的转速将不再增加,出现饱和现象,其特 性如图7-1(b)所示。又如传动机构,受加工和装配精度的限制, 换向时存在着间隙特性,如图7-1(c)所示。
图7-3
死区特性
作用:从等效增益的角度来看,死区特性的存在减小了系 统的开环增益,减弱动态响应的振荡倾向,故可提高系统的平 稳性。死区的作用也可减小扰动信号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 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3)间隙(回环)特性 传动机构的间隙和铁磁元件中的磁滞现象都是很常见的 非线性特性。 在齿轮传动中,由于间隙的存在,当主动轮方向改变时, 从动轮保持原位不动,直到间隙消除后才改变方向。铁磁元 件中的磁滞现象是一种回环特性,又称磁滞特性。
1 A0 而直流分量:
y(t )dt,
0
2
y (x)= -y (-x)
因非线性特性大多为奇对称,则直流分量A0=0;同时各谐 波分量的幅值与基波相比都比较小;再考虑到实际系统的线性 部分一般都具有低通特性,因此,可以忽略其高次谐波分量, 只考虑基波分量,即n=1。则:
y(t ) A1 cost B1 sint Y1 sin(t 1 )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谐波线性化 即:忽略高次谐波,只考虑基波分量的线性化方法。 若在N(x)的输入端加一正弦输入信号 x(t ) X sin t 时, 其稳态输出 y( t ) 一般为含有高次谐波的周期函数,将其用傅 里叶级数展开为:
直流分量
y(t ) A0
( A
描述函数的求取:
M , 【例7.1】设继电特性为 y( x ) M, x<0 x>0
试计算该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
0<t< M , y( t ) M , <t<2
解:设 x X sint
1 2 1 2 A0 y (t )dt 0, A1 y (t ) costdt, 0 0 2 0 1 2 4M B1 y(t ) sin tdt,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一般概念 主要内容 两种分析方法:相平面法、描述函数法 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性能 1. 非线性系统的基本特征 (1)稳定性比较复杂 不稳定 x0=1.05 的平衡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状态 x0=1 只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 x0=0.75 参数,与起始状态无关。 x0=0.5 x0=0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 x0=-0.5 稳定的平 性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 x0=-1 衡状态 构和参数,而且还与系 统的初始条件直接相关。 可见: x(0)<1系统稳定; x(0)>1系统不稳定 【例7-1】某一阶非线性系统的 ( x 1) x 0 ,则: x( t ) 微分方程为 x
图7-1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对某些非线性因素不太严重的系统,可忽略非线性特性的 影响或作小偏差线性化处理,将近似为线性系统,可用线性系 统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设计。但是,对于非线性程度比较严重, 且系统工作范围较大的非线性系统,只有使用非线性系统的分 析和设计方法,才能得到较为正确的结果。随着生产和科学技 术的发展,对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在 上述线性化基础上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已难以解决高质量的控制 问题。为此,必须针对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非线性控 制理论进行研究。此外,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实现高质量的 控制,还必须考虑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例如,为了获得最短 时间控制,需对执行机构采用继电控制,使其始终工作在最大 电压或最大功率下,充分发挥其调节能力;为了兼顾系统的响 应速率和稳态精度,需使用变增益控制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非线性特性干差万别,对于非线性系统,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且普遍适用的处理方法。线性系统是非线性 系统的持例,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 研究中仍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均为收敛于幅值为2的等副振荡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3)频率响应畸变 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为正弦信号,则输出为同频率的正 弦信号,其幅值和相位是输入频率的函数。 在非线性系统中,当输入信号为正弦函数时,稳态输出信 号通常是包含高次谐波的非正弦周期函数,其周期与输入信号 相同。有时还会出现跳跃谐振、倍频和分频振荡等现象。 (4)不能用叠加原理 非线性系统要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不能应用叠加原 理,因此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处理各种非线性问题。有时采 用分段线性化方法或其他近似方法。应该指出,研究非线性系 统并不一定都要求解其暂态过程,通常讨论的重点是系统是否 稳定;会不会产生自激振荡,如会产生,其振幅和频率为多少? 如何消除自激振荡等。
n 1n cos nt Bn sinnt ) A0
Y
n 1
n sin(nt
n )
式中,An、Bn为傅里叶系数
Yn
2 2 An Bn
第n次谐波分量
An n arctan Bn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按照傅里叶分解法,其偶函数分量和奇函数分量的系数分别为: 1 2 1 2 An y( t ) cos ntdt , Bn y( t ) sinntdt , ( n 0,1,2) 0 0
1
2
其中:
A1
Y1
0
y( t ) costd (t ) ,
B1
A1 B1
1
2
0
y( t ) si ntd (t ),
A12 B12 ,1 arctan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可见:非线性环节在正弦输入情况下,其输出也可近似具 有和线性环节相类似的频率响应形式,即是一个与输入信号同 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幅值和相位发生了变化。由于只是用一 次基波代替了总的输出,因此,将这种近似处理方法称为谐波 线性化。
(2) 描述函数法 描述函数法是基于频域的图解分析方法。特点是保留线性部分,对非 线性环节进行谐波线性化处理,将非线性特性近似表示为复变增益环节, 利用线性系统频率法中的稳定判据,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激振荡。 一般用于高阶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7.3 描述函数法
(4)继电特性 由于继电器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的不同,其特性中包含了 饱和、死区、和回环特性(图7-5)。 继电特性常常会使系统产生振荡现象,但如选择合适的 继电特性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也可构成正弦信号发生器。
(a)理想特性
(b)带死区的特性
(c)一般特性
图7-5 继电器特性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