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林业、牧业和渔业 教学设计示例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设计 第四章 第二节《农业》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设计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本课时教材有两个框题:一是农业及其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四个主要部门,揭示农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农业的地区分布,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的东西及南北差异,来引导学生探讨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例如:地形、降水、温度带的关系,为下一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在预习中看就懂的知识例如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不同部门,不在课堂过多讲解,把课堂重点放在了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的分析上。
【学情分析】学习农业地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有些陌生而感到比较困难。
所以通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知道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
2.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3.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体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通过图文资料的理解,体会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爱国的自豪感。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不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一行业?同学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讨论图片反映的这些产业,哪些适合在本地发展。
教师: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不适合某些产品的生产。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农业,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及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任务1 知道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
思考:什么是农业?农业的生产部门有哪些?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农业-沙僧渔业》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农业-沙僧渔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农业-沙僧渔业》,主要介绍了渔业的发展条件、种类、捕捞和保护。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农业知识系统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培养学生了解和关注我国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农业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渔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农业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渔业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渔业的发展条件、种类、捕捞和保护,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我国渔业发展,提高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渔业的发展条件、种类、捕捞和保护。
2.教学难点:渔业的发展条件和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地图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渔业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渔业,激发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以我国某渔业基地为例,让学生了解渔业的发展条件和特点。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渔业的发展条件,讨论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4.知识讲解:讲解渔业的种类、捕捞和保护措施。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渔业知识的理解。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渔业发展条件–自然条件:水域、气候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支持等2.渔业种类3.捕捞与保护–捕捞工具和技术–渔业资源保护措施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
然原因。
2.简单分析各地饮食文化与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造成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认识农业
地区分布
2.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不同,并认识到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水分等。
农业与饮食文化
学生阅读课本94页“农业与饮食文化”,举出农业分布差异影响不同区域饮食的例子。教师进行总结,认识各地饮食文化与农业和自然环境的
的东西差
异
教师出示“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等地图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农业部门地区分布的东西差异。
学生阅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结合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指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东西差异。包括:
1.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以哪种农业生产部门为主?
2.我国以畜牧业为主的西部有几大牧区?
3.我国以畜牧业为主的省区和以种植业为主的省区界线大致在哪里?
学生结合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说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
教师总结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东西差异。
认识东部
种植业分
布的南北
差异
教师结合“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介绍农作物的分类。
学生阅读“中国东部地区的分布示意图”,按照农作物类别分别找这些农作物主要的分布地区,试着归纳同一类别不同农作物分布的
特点。
师生共同通过表格小结“我国东部种植业区内农作物的分布”。
教师结合“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等资料,从耕地类型和农作物的熟制两方面讲解南北差异。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第四章第2节《农业》优质教案(2课时3页)
《农业》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2.阅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
2.教学难点: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图文、活动、阅读资料等,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通过问题引导、图表分析、综合比较,了解农业的重要作用及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数字中国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形成感性认识。
教师:食物是人的生存之本,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每天消耗的食物量更是惊人,那么如此重要的食物来自哪个经济部门呢?学生回答预设:农业。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识农业,说农业教师: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请大家阅读课文,说一说什么是农业?学生回答预设: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是生物本身。
教师:结合图说出农业的主要部门。
学生回答预设: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资料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农业的概念和分类。
】教师(小结):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这是广义的农业,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教师:大家阅读资料“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了解我国的现代农业。
教师:你的早餐吃了什么?除了“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还需要农业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预设:衣、住、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农业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示意图,请同学们读图(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寻找证据,证明这个说法。
(整理)系列2教案-人教版八上:农业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方法1、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2、学会用网络查阅资料,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继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对地理的兴趣。
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1、学生网络查询。
2、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学生教学内容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已有所了解,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协作”的学习习惯。
农业是很重要的生产部门,但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三、教学模式这节课是基于局域网络下的“学”与“教”上网查阅着力于调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开展教学活动。
三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作 - 探究”教学模式,如下:教法设计本节课利用网络,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实现知识的落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农业与我们(二)农业的地区分布1、农业 1、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分布2、农业的主要部门 2、分布特点3、农业的重要性第二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设计思想“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主要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教学设计
姓名刘永超单位:太平镇中学报名序号:155 密封线第二节农业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概念、生产部门和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及分类。
(重点)2、读图说出我国的农业部门、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重点、难点)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际说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阅读地图并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说明地理事物分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农业的主要类型及我国农业部门,农作物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导致农业地区差异的原因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读图、填图法、综合归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对农业这两个字不陌生,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农村,是个农民,我们的家长几乎天天与农业打交道。
大家不妨把自己印象中密封线的农业描述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同学们说的这些活动都属于农业活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农业的有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一)农业及其重要性(板书)同学们在谈论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对,是生物。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
1、归纳:因此,我们把这种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练习:现在让我们小试牛刀:以下活动是否属于农业? 养鸡、养花、打猎、采草药、养蚕、种果树、捕鱼、种甘蔗等3、按劳动对象不同,农业可划分为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农业部门。
4、农业的重要性:展示课件图片并读课本p91图文材料,完成p92活动题。
(学生分组讨论)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我国众多的人口需要吃归纳:○饭和穿衣,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这一切都离不开农业。
初中地理农业教案
初中地理农业教案【篇一: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教师教案)】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考纲要求]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知识讲解]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
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
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多的国家。
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1、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大部分在中低纬度,热量条件优越。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耕地、林地面积小。
(4)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区)。
(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1、种植业(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影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活、水源丰富、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旱地,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以南:水田,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2)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重要性:需要量大;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增长慢,人均量不多;自然灾害频繁。
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和质量。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商品粮理方法。
基地主要基地:三江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等5大片。
油料基地:山东、河北——花生,长江流域——油菜(播种面积最大)。
糖料基地:甘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初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林业资源与渔业资源》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林业资源与渔业资源》教学设计(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资源是可更新可再生的吗?生(讨论得出):水、土地、森林、鱼、太阳能等。
(师讲解):很好!这些可再生的资源如果利用、保护得当,是可以循环使用,不断更新的。
但我们人类对这些资源保护利用的如何呢?今天,我们以林业和渔业为例,一会儿在我们的课上一起来探讨。
一、林业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读教材孟子的话,提问:这段话的涵义?生得出:这段话说明古人就已经知道了合理利用林业、渔业这些可更新的农业资源的重要性。
(转折)在人类生存中有一种必需的物质,如果缺少了它,可能几分钟就会死亡。
它是什么?(氧气)。
地球上的氧气是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
大面积的植物即森林被称作"地球之肺"。
这是为什么呢?森林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将各组学生代表回答的内容写到黑板上,和学生一起归纳森林的环境效益(讲解)森林作为一种物质资源,从古代到现代一直都受到重视,同时它也是环境资源,它有哪些环境作用呢?(学生活动)读数据或景观图片,对照思考森林的环境作用:净化空气,调节大气成分,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等。
结合《水土保持》、《防风护田》示意图,讨论森林是如何起到保持水土,防风护田作用的。
(师总结):森林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中国森林资源的分布(承转)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对照中国森林分布图回答。
生读图指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的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主要在边远的山区。
还有东南丘陵地区,这里主要是次生林,人工林等,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占世界首位。
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讲解)森林慷慨地向人类贡献着它的一切,但它却得不到人类应有的保护与抚育。
(出示资料图片,提问)森林资源遭受破坏文字资料、漫画"小鸟的悲哀"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世界上的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原因:农牧业,工业的发展;战争和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耕海牧渔教学设计
耕海牧渔教学设计一、引言导语:耕海牧渔是指在海洋环境中进行农业、牧业和渔业的综合利用。
以其环保、可持续的特点备受关注。
本文以耕海牧渔为主题,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耕海牧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耕海牧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理解耕海牧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了解耕海牧渔的相关技术和设备。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解决耕海牧渔中的问题。
- 具备耕海牧渔项目的规划和管理能力。
- 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相关技能。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 激发学生对耕海牧渔事业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 耕海牧渔的概念和特点:- 介绍耕海牧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分析耕海牧渔的特点和优势。
- 探讨耕海牧渔与传统农牧渔业的区别。
2. 耕海牧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全球耕海牧渔的发展现状。
- 探讨耕海牧渔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 分析耕海牧渔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3. 耕海牧渔的相关技术和设备:- 介绍耕海牧渔常用的技术和设备。
- 分析技术和设备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 制定实际操作的步骤和安全规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传授耕海牧渔的基本知识。
- 利用案例分析,深入分析耕海牧渔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展示耕海牧渔的相关技术和设备。
2. 实践教学:-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耕海牧渔的实际操作。
- 组织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制定。
- 设计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相关技术和设备。
3. 情景教学:- 设计情境模拟,让学生面对实际耕海牧渔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制定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比赛和展览,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
五、教学评价1. 知识评价:- 设计知识测试,考察学生对耕海牧渔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水产业教案
第七章中国的农业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中国森林资源的作用,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2.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产业的自然条件。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数据、资料、图片等来分析总结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能力,巩固学生读图、绘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对比2.我国林业的现状教学难点农耕区畜牧业的生产特点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三、生生交流,合作学习四、师生交流,探究点拨(一)林业1、什么是林业呢?点拨:林业是利用森林的生长而获取产品的生产部门。
2、森林有什么作用呢?点拨:A、森林的经济作用:木材、造纸、橡胶(化工原料)、水果、饮料、药材等。
B、森林的环境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减弱噪声;野生动物栖息地。
3、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历史上我国森林植被种类丰富,分布广泛,由于长期毁林开荒,以及对森林资源采伐利用多、培植更新少的结果,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较低,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
4、措施:近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已领教了由于森林减少而带来的危害,也认识到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因此从政府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变现状。
如控制采伐量,加强营林造林,并成片建设速生丰产林,以及开展全民植树运动;另一方面,林业生产也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除营造用材林、薪炭林外,还大力发展果树等经济林,增加林区人民的收入。
(二)畜牧业1、什么是畜牧业?主要分布地区?点拨:畜牧业是靠放牧或饲养牲畜而取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我国的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牧牛、马、羊等多种牲畜)和农耕畜牧业(主要是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工副产品和部分粮食,饲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两类。
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示例
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学习林业(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林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学习牧业(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牧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小组讨论:如何提高牧业经济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4.学习渔业(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渔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5.综合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林业、牧业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建议和意见。
7.作业布置(1)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林业、牧业和渔业的理解。
五、课后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方向正确。
2.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林业:通过展示森林生态系统图片,引入“绿色黄金”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林业在生态平衡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木材、药材等林产品的实际价值。
对话示例:“同学们,你们知道森林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肺’吗?它不仅仅提供木材,还有哪些作用呢?”2.牧业:利用动画视频展示草原生态循环,让学生理解牧业对土壤保护、水源涵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轮牧等方式保持草地生产力。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沙僧渔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农业-沙僧渔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农业-沙僧渔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沙僧渔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渔业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但是对于渔业的发展和特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渔业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分析渔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沙僧渔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从地理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和渔业的热爱,增强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沙僧渔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学生能够从地理角度分析渔业的发展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沙僧渔业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渔业的发展和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渔业生产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沙僧渔业的相关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深入分析。
3.准备投影仪和计算机,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沙僧渔业的生产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渔业知识。
2.呈现(10分钟)介绍沙僧渔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渔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渔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渔业发展的特点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畜牧学初中教材第一册第二章教学方案
畜牧学初中教材第一册第二章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了解畜牧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畜牧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4. 培养学生对畜牧业发展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畜牧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畜牧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畜牧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2. 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2. 实验演示法:进行相关的实验和演示,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操作;3.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4.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加强对畜牧学内容的呈现和理解。
教学内容安排:一、畜牧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30分钟)1. 了解畜牧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探讨畜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3. 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畜牧学的认识和思考。
二、畜牧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60分钟)1. 畜牧养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常见的畜牧养殖动物及其特点;3. 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的要点;4. 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养殖相关的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畜牧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30分钟)1. 探讨畜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2. 分析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3. 引导学生对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预测。
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40分钟)1. 分组进行小型养殖实践活动;2. 鼓励学生在养殖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3.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分享,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课堂练习和总结(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准备:1. 畜牧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2. 实验器材和动物模型;3.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素材。
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2. 学生课后作业和报告的评价;3. 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评价。
第二节 林业、牧业和渔业 教案示例
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示例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示例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示例示例教案示例——“林业、牧业和渔业”【教学重点】 1.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对比 2.我国林业的现状【教学难点】农耕区畜牧业的生产特点【教学方法】讨论法、分析法、提问法【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把全班同学分成数个小组,各组分发画板、画笔、胶片、中国政区图底图。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农业部门的划分和种植业,哪位同学能说出除了种植业以外,我国农业还包括哪些部门?(纠正或肯定学生回答的内容并导入新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中国的林业。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为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产品,那么什么是林业呢?林业:是利用森林的生长而获取产品的生产部门。
既然林业是利用森林的生长而获取产品,那么森林到底给我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哪些产品,也就是说,森林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看下组景观照片,每一幅图片都能代表森林直接提供给我们的一种产品。
同学们边看边讨论,总结森林的作用,把答案写在各组的画板上。
(学生活动)(各小组互评)(简要总结)森林的经济作用:木材、造纸、橡胶(化工原料)、水果、饮料、药材等。
(承转)森林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林产品,它对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下面请同学们看以下有关资料,然后把资料的左右两部分连线,完成练习题,以此来了解森林的环境作用。
例:将A—3写在各组的题板上(资料已发到每位同学手中)。
每组可采用讨论法,由一名同学执笔书写、画板(只写答案)。
资料如下: A.涵养水源1.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以吸收1 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净化空气18 000万立方米。
B.保持水土2.每天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每公顷阔叶林能滞留粉尘68吨。
C.防风固沙3.1公顷林地蓄水比1公顷裸地多蓄水3 000立方米。
D.美化环境4.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 农业》优质教案
第二节农业【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的地位和分类2、知道种植业的分布和主要的农作物。
3、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分布和主要牲畜。
4、知道我国渔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我国种植业的分布和主要的农作物【教学用具】各种教学挂图和投影片【作业设计】列表比较我国种植业的分布地区和主要农作物【教学反思】发展农业走科技强农之路【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发展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
2、知道我国商品性农业基地的情况,记住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和三大商品棉基地【教学用具】中国主要商品粮、棉基地图总结:我国农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劳动率底下,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
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商品棉:华北平原,淮北、新疆。
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知道基塘生产的好处。
了解生态农业的情况和蔬菜大棚的好处。
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我们在生活中要站得挺拔,坐得端正,读得响亮,说得大方。
要做一个有精神的学生!。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产业》大单元教学设计第2课时——闽宁餐桌对比见中国的农业差异
课时教学设计2
规律。
总结及评价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布置学习评
价内容。
完成相应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成
果。
(教学流程图)
板书设计
学习评价或作业设计【基础巩固】
1.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大致经过 mm
A区域农业部门以业为主,四大牧区:
①
②
③
④,该区域的该表畜种是。
2.B区域农业以业和林业为主,导致A和B两个区域农业部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能力提升】
3.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喜湿热喜光照,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图中C地)水稻成熟的季节,错落有致的金黄稻田和传统水稻农耕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近年来当地政府专门修建了观光道路。
(1)水稻集中分布区主要位于我国的____(地理分界线)以南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
(2)宁夏平原引____(河流)水发展灌溉农业,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
青藏地区因____(限制性因素)不足,水稻种植较少。
(3)西北地区一些绿洲或谷地地区,因有丰富的____和山地降水,也有水稻的生产。
东北地区是世界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得益于____的有利气候条件。
(4)A地早稻得益于____,更早种植更早成熟,每年5月份已开始收割;B地形成大型连片水稻育苗农场的地形条件是____。
(5)C地观光农业的兴起,对我国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启示是____。
农林牧渔模版
农林牧渔模版农林牧渔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对于国家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从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四个方面,简要介绍农林牧渔模版。
一、农业农业是指通过种植、养殖和种植养殖结合等方式,生产农作物及相应的产品。
农业模版应包括以下内容:1. 农田规模与位置:阐述农田面积、所在地区以及土壤肥力等情况。
2. 农作物种植:介绍主要种植作物和其特点,例如小麦、水稻、玉米等。
3. 种植管理:描述农作物的播种季节、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4. 农产品销售:阐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对象以及市场前景等情况。
二、林业林业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经营和保护的行业。
林业模版应包括以下内容:1. 林区介绍:描述林区位置、面积、森林类型等基本情况。
2. 木材生产:介绍主要木材品种、采伐方法、加工工艺等。
3. 林业保护:阐述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措施,例如防火、防虫等。
4. 林业开发:描述林业旅游、林下经济等林业多元化发展的情况。
三、畜牧业畜牧业是指以养殖、饲养家畜和家禽为主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
畜牧业模版应包括以下内容:1. 畜牧场规模:介绍畜牧场的规模、养殖种类和养殖场地等情况。
2. 饲养管理:描述畜牧业的喂养管理、疾病防治及动物福利等措施。
3. 畜产品加工:介绍畜牧业的产品加工工艺和产品品种等情况。
4. 市场销售:阐述畜牧业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对象和市场前景等情况。
四、渔业渔业是指在水域中进行捕捞和养殖水产品的活动。
渔业模版应包括以下内容:1. 水域资源:介绍渔业资源丰富的水域、水质状况和特有的水产品等。
2. 渔业方式:描述捕捞方式、养殖方式和渔具使用等情况。
3. 渔业保护:阐述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4. 渔产品销售:介绍渔业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对象和市场前景等情况。
以上是农林牧渔模版的简要介绍。
农林牧渔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采取科学的种植、养殖和经营方式,提高农林牧渔产业的效益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农业》教学设计
《第二节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差异。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了解我国科技兴农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2.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
2.农业生产的各种部门。
教学难点:1.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2.影响农业的发展因素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指导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情系‘三农’谋发展”[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
)[资料展示]202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生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设计意图: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农业及其重要性[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师生小结]农业概念。
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四个部门。
[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分。
(设计意图:深刻理解农业包括的各个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活动)(各小组互评)
(简要总结)森林的经济作用:木材、造纸、橡胶(化工原料)、水果、饮料、药材等。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农业部门的划分和种植业,哪位同学能说出除了种植业以外,我国农业还包括哪些部门?
(纠正或肯定学生回答的内容并导入新课)
我们首先来学习中国的林业。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为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产品,那么什么是林业呢?
林业:是利用森林的生长而获取产品的生产部门。
(承转)森林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林产品,它对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下面请同学们看以下有关资料,然后把资料的左右两部分连线,完成练习题,以此来了解森林的环境作用。例:将A—3写在各组的题板上(资料已发到每位同学手中)。每组可采用讨论法,由一名同学执笔0米的林带可以减低噪音10~15分贝。
I.减弱噪声9.森林会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j.野生动物栖息地10.我国已建立了900多处自然保护区,使野生动物得以正常生存下去,尤其以林区自然保护区更多。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展示)打出答案投影片显示森林的环境作用的正确连线,供同学参考。
(展示)我国与世界及世界部分国家森林状况比较项目国家
A.涵养水源1.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以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净化空气18000万立方米。
B.保持水土2.每天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每公顷阔叶林能滞留粉尘68吨。
c.防风固沙 公顷林地蓄水比1公顷裸地多蓄水3000立方米。
D.美化环境4.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汽。
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示例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
——“林业、牧业和渔业”
【教学重点】
1.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对比
2.我国林业的现状
【教学难点】
农耕区畜牧业的生产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分析法、提问法
【教学媒体】
计算机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把全班同学分成数个小组,各组分发画板、画笔、胶片、中国政区图底图。
E.净化空气5.林区降水中一部分被树冠截留,一半以上渗入地下,大大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地表土壤大量流失。
F.吸烟滞尘6.林带保护下的农田,风速平均降低40%~50%,受保护的农田每公顷可增产23千克至53千克。
G.调节气候7.由于“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使北京地区大风天数减少了50%;使周围许多流动沙丘固定下来。
A—3B—5c—7D—9E—1
F—2G—4H—6I—8j—10
(承转)以上我们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学习了森林的作用。我国森林植被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但就其总量来说,我国森林资源是不是极为丰富呢?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又处于何种地位呢?下面请同学们看下表,来分析一下我国森林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