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奈特ppt
关于巴斯奈特的介绍
关于巴斯奈特的介绍-社会科学论文关于巴斯奈特的介绍张莉苹(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1)摘要:通过对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目的是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该翻译理论,更加符合当代的翻译标准。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因此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介绍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0238—02一、文化翻译观产生的历史随着全球科学研究关于人类中心范式”的树立与翻译理论研究中文化学派的崛起,翻译的文化价值观便逐步成为了翻译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是英国沃瑞克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诗人、翻译家、和文学家。
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对当代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都产生重大影响。
巴斯奈特在1980年出版了以《翻译研究》直接命名的专著,以回应翻译研究学派”创始人、荷兰著名翻译理论家霍尔姆斯提出的建立翻译研究独立学科的倡议。
在这本著作中,巴斯奈特勾勒了翻译研究的学科框架,回顾了翻译研宄已经取得的成绩,并为翻译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翻译研究》分别于1991年和2002年两次修订,并多次再版,现己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
1990年,巴斯奈特和美籍比利时学者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编撰并出版了《翻译、历史与文化》论文集。
其中的《翻译研究》是巴斯奈特的代表性作品,此书在其出版的30多年内,逐渐成为了世界翻译研究者的必读书目。
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语言学家们从语义学、描写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方向来分析解释翻译问题,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找到解决翻译问题的方法。
语言学家们尝试把语言切分成许多基本的组成部分,来确定最基本的翻译单位。
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如果找到了语言和语言之间基本翻译单位的等值方法,就完全可以解决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在文化翻译学派诞生之前,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语言派、功能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 ,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 一准则 ,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 。威密尔所提 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 ,意思是 “目的” 。根据目的论 ,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 就是 “目的法则”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 程 ,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 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通常情况下 , “目的” 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德国功能主义流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德国出现一派翻译理论 — —功能派翻
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 笔译)是一种行为。其 理论的重点表现在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 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起,前苏联的文学翻译得到发展的同时,翻
译研究也得到长足的进展。其最大特点就是一开始就和文 学翻译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这时还是注重翻译作品的艺术 性。文艺学派开始于当时的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为蒂 尼亚诺夫。
楚柯夫斯基的《崇高的艺术》一书问世后,被视为前苏联
译坛文艺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此书立足于大量丰富的翻译 实践,探讨了使翻译作品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的途径。
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出版,立刻引起广泛赞誉。正
是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 此后,分别于1993年何1995年,又出版了《翻译短评》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和《翻译短评(第二集)》 (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翻译试图在译人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原 著的确切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一种 效果 ,这效果要尽可能接近原文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语义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原语作者,交际翻译服务的对象是 译入语的读者 。这两种方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当出现 矛盾时,交际翻译必须强调“ 表现力” ,而不强调信息 的内容。
《西方翻译理论史》课件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对原作的解构和重构,认为原作的意义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解读和诠释来理 解。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包括德里达(Derrida)的解构主义思想和韦努蒂(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等 。
这些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原作进行深入解读和诠释,挖掘其潜在意义,同时注重译作的 独立性和创造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
总结词
重视人文主义与修辞学
详细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强调人文主义精神,重视原文的意义和修辞特点的传达。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注重语言 的自然表达和风格的再现,代表人物有伊拉斯谟、约翰·德莱顿等。
03
近代翻译理论
理性主义翻译理论
总结词
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忠实性
详细描述
理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必须准确 传达原作的意义,强调忠实性。它认 为翻译是语言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过程 ,要求译者具备语言学、逻辑学和修 辞学等方面的知识。
总结词:重视翻译实践和经验 总结词:提倡意译 总结词:重视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详细描述:经验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实践和经验在翻 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技巧,需要通过 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翻译水平。
详细描述:经验主义翻译理论主张意译,认为译者应该 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功能派
功能派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关注译文在特定语境 中的交际功能,主张根据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 技巧。
文学派
文学派强调译文的文学性和创造性,关注译文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效果,主张译文应保持原文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
文化派
文化派强调翻译的文化交流性质,关注译文中文化信息的 传递和解释,主张译文应反映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 环境。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
强调翻译的文化语
境
文化学派认为翻译过程中必须考 虑原作所处的文化语境,以及译 作所面临的接受环境。
重视文化因素的传
递
该学派认为翻译过程中必须尽可 能地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将文化因素有效地传递给译作读 者。
主张译者的主体性
文化学派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具有主体性,可以发挥自己的主 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适当的调 整和改写,以实现更好的文化交 流与融合。
奈达还关注语言的文化内涵,认为语 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翻译 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目标文化的背景 和价值观。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应该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以实现 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和文化对等。
03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应用
CHAPTER
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文化学派翻译 理论强调在文学翻译中保留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译者的创造性 翻译,让读者能够领略到原作的文化魅力。
增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鼓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有助于增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
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01
过度强调文化因素
02
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过于强调文化因素 在翻译中的作用,可能导致忽略文本 的其他因素,如语言结构、修辞手法 等。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尚未形成统一的理 论框架,导致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多样 性,不利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学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传播。未来可以 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生成、演变和互译 。
心理学
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 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翻 译过程。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
期:从公元前55年到20世纪上半叶属于语言学前时期, 20世纪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 家奈达则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语文学派、语 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言学前时期主要翻 译圣经和文学作品,翻译主要是少数人的事,这个时期的 翻译理论就是奈达所说的语文学派的理论。后三种理论流 派即纽马克所说的语言学时期的翻译理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他们都把文学理解成为一个综合体,一个动态的体系;他们都认为, 翻译研究的理论模式与具体的翻译研究应互相借鉴;他们对文学翻译 的研究都属于描述性的,重点放在翻译的结果、功能和体系;他们都 对制约和决定翻译成果和翻译接受的因素、对翻译和各种译本类型指 间的关系、翻译在特定民族或国别文学内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翻译对民 族文学间的相互影响所起的作用感兴趣。
1959 年, 雅可布逊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的论文,从语言学和符 号学的角度, 对语言和翻译、 翻译的重要性及普遍性的问 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文学研究的翻译转向,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
•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 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 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 开放的结构,也即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在这个 多元系统里,各个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 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
• 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 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 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处于中心 的系统有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也有可能 攻占中心位置。任何多元系统都是一个较大的整体文化的 组成部分,必然与整体文化以及整体内的其他多元系统相 互关联,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 一个大多元系统。因此,任何一个多元系统内发生的变化 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世界文化这 一人类社。 • He proposed, by applying his systemic notion of literary study to translation. Questions needed to be asked about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ranslated works and the target system, about why certain texts might be selected for translation at a given time and others ignored and then about how the translations might adopt specific norms and behaviors.
翻译的文化学派
第十六页,共30页。
翻译研究学派所采纳的图里的理论研究是关于社会文学常规决定译语文化,
并且直接影响翻译过程的部分。 图里的理论对翻译研究领域的贡献是: 1. 摈弃了翻译中一比一对应观念以及文学、语言方面对等的可能性; 2. 提出了任何疑问的产生都涉及译语文化系统内的文学倾向;
3. 动摇了原文信息固定不变的观念;
普遍原则。
霍尔姆斯明确了翻译研究学科的性质是一门经验学科,并且将及经验
现象紧密联系的描写翻译分支放在学科整体构成相中的首要地位。
5
第五页,共30页。
图里将霍尔姆斯的译学构想描绘成图形(1995, 《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它》)
翻译研究
纯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
描写翻译研究
理论译研究
产过功 品程能 导导导 向向向 研研研 究究究
霍氏的译学架构是开放的、尚未完善的。
巴斯奈特对翻译研究的分类从某种程度来说弥补了霍的不足。他在 《翻译研究》(1980)一书中,将翻译研究分为四类:
1. 翻译史的研究。翻译史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 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理论、翻译评论、翻译授权出版的具体步骤,
特定时期 翻译的作用及功能、翻译方法的发展和翻译作品分析
勒菲弗尔Andre Levefere --- 哲学科学关注
3. 鼎盛时期(80年代):
标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赫曼斯Hermans
《文学操纵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该派创始人霍尔姆斯Holmes从一开始就以把翻译学建成一门学科为己任。
形象学1
5.木兰(Mulan) 木兰( 木兰 )
《花木兰》(Mulan, 1998)中的花木兰 花木兰》 ) 明日帝国》 《明日帝国》(Tomorrow Never Dies, 1997)中的 ) 邦德女郎
6.天使(angel) 天使( 天使 )
《霹雳娇娃》中的查理的天使阿里克斯 芒迪 霹雳娇娃》中的查理的天使阿里克斯
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中我们对他者是不能任意说任意写他者的形象有时虽然是由作家创造出来的但它绝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行为也就是说作家对异国异族的理解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作家本人所属社会和群体的想象描绘出来的
形象学(上)
一,形象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对象:
某国某民族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民族形 象.
形象学的任务是探索异国异族形象的创造 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和深层 文化意蕴. 形象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文化在言 说"他者"时所特有的规律,原则和惯例.
二,形象学的主要理论
(一)形象
1.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 思想的混合物.它以一个作家,一个集体 思想中的在场成分(对异国的理解和想象) 置换了一个缺席的原型(异国). 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非现实的复制 品.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模式,程序 而重组,重写的,这些模式和程序均先存 于形象.
从总体上说,社会总体想象物 建立在整合功能和颠覆功能之 间的张力上,即建立在意识形 态和乌托邦两极间的张力上.
这两种形象不是逆反的, 而是 辩证地相互包容的.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套话
套话是法语stereotype的汉译,在形象学中, 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反复使用, 用来描写异国异族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 套话省略了推理过程,是在民族心理定势 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 者的凝固看法.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简述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简述作者:高新宇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2期摘要:翻译学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经历了蓬勃的发展,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cultural shift)把翻译推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思想既对应了文化功能对等论的内容,又和后殖民翻译观一脉相承。
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之一苏珊·巴斯奈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见解,在译坛上独树一帜。
从介绍其主要成果入手,简单归纳评述她的主要译学思想和贡献。
关键词:苏珊·巴斯奈特;翻译研究;文化研究一、宽广的学术研究视阀苏珊·巴斯奈特是活跃在当今英国甚至整个世界翻译界的著名翻译理论家和著名诗人,英国沃里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校长。
她游历多国,有丰富的求学、教学经历,精通英、意、法、西等多种语言,对欧洲各国文学和文化有较深刻的研究,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又使她在翻译研究方面建树颇多。
巴斯奈特笔耕不辍,其专著和编著多达40余部她不仅是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而且在教学、翻译中实践自己的理论,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翻译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这些领域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
巴斯奈特的学术研究视野极为宽广,除翻译研究以外,女性主义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旅行文学研究、传媒研究等文化研究的诸多课题都在她的学术视野之内。
巴斯奈特翻译研究的特色在于将之与文化研究的诸多课题联姻,进而生发出新的学术增长点。
巴斯奈特在1980年出版了以《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直接命名的专著,以回应“翻译研究学派”创始人、荷兰著名翻译理论家霍尔姆斯(James Holmes)提出的建立翻译研究独立学科的倡议。
在这本著作中,巴斯奈特勾勒了翻译研究的学科框架,回顾了翻译研究已经取得的成绩,并为翻译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翻译研究》分别于1991年和2002年两次修订,并多次再版,现已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
文化翻译观
• • • • • • • • • • • • •
第三,翻译不应该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 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只 能是对另一种符号的充分解释,完全等值是不可能的。 和传统观念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从原语到译入语的静态转 换不同,她认为翻译是一个动态过程,以文化为翻译的单 位,不同文化的功能等值是手段,文化的转换才是翻译的 目的。与奈达强调传译原文信息不同,巴斯奈特关注文化 的转换与接受,因此,一方面应考虑翻译的服务对象即译 文读者,另一方面要考虑原语文本在原语文化中所起到的 功能。在此,她提出了不同文本应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并 认为相比较而言,文学翻译较之科技文献的翻译允许译者 拥有更多的自由,可以灵活重写甚至打破原文的文学形 式。
中英文化翻译差异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 • • • • • • • • • 自20世纪80年代起,翻译学研究出现一种“文化转向 论”.即译学研究在深入文本内部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文本的 外部研究,即文本的“文化语域”。作为文化翻译观的主要代 表之一巴斯奈特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 流。”141她还进一步阐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第一,翻译 应该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 第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 — 重组过程,更重要的 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 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不同历 史时期文化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
• 第四,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 其目的 • 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 的需要和一定 • 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评价
• • • • • • • • ;她把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把 翻译研究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的、文化的范畴来加以 探讨,并且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因此,她的思想具有高度 的宏观性。在评判标准、对等与等值等问题上,她充分考 虑多种制约因素,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维空间。此外,她 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关注都使 得翻译、译者的地位提高,同时体现了一位学者广阔的胸 襟和气度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03
西蒙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 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因此 ,她主张在翻译中要考虑文化、政治 和社会背景,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差 异和共性。同时,她还倡导一种“文 化间性”的翻译策略,即尊重不同文 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并通过翻译 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07
总结与展望
各流派之间的比较与融合
05
解构主义学派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学派概述
01
解构主义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后结构主义的 重要组成部分。
02
该学派主张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揭示文本内在的 复杂性和矛盾性。
03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认为翻译 是一种创造性的重写过程。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主要观点
文化学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 是一种文化现象,涉及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 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研究方法
文化学派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关注翻译作品在 目标文化中的接受和影响,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文 化因素。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
理论框架
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认为翻 译是一种文化改写行为,受 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1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 翻译观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德里达认为,翻译是一种“延异”(différance)的过程,即语言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和变化。
03
他主张打破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二元对立,强调译文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04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 翻译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巴斯奈特ppt
summer
夏天
宜人时节
在翻译中重视文化因素,尊重目标语文化, 侧重源语信息在目标语境的可接受性。
翻译文化观的具体含义
• 翻译应以文化为单位,而不应把翻译单位局限在 语言的范围里。 • 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 要的是一个交流过程。 • 翻译不应该局限于对源文本进行描述,而应该着 眼于源文本在目标语文化里的功能对等。 • 翻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不 同时期的翻译也都是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的文化需 要以及满足特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II.
III. IV.
翻译思想具体表现在: 一、翻译研究的性质 二、翻译研究的范围 三、翻译研究的文化视线
翻译研究的性质: 翻译研究是一门“研究翻译和翻译问题的学 科”。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研究不是比较文学的分 支,也不隶属于语言学,而是一门与文体学、 文史学、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等各个领域 密切相关,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即跨语言、 跨文化研究特点的独立学科。
翻译研究学派
代表人物:霍尔姆斯(James Holmes), 伊塔玛.埃文– 佐哈 (Itamar EvenZohar), 吉迪恩.图里 (Gideon Toury), 安德烈.勒费弗尔 (Andre Lefevere), 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 西奥.赫斯曼 (Theo Hermans) 共同特征: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 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 究范式。
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等。
主要Βιβλιοθήκη 品:《翻译研究》(1980) 《翻译、历史与文化》(1990与勒费弗尔合编) 《英国文化研究导论》(1997) 《比较文学导论》(1993) 《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集》(1998与勒费弗尔合编) 《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1999与特利维狄合编) 《翻译研究论丛》(与勒费弗尔合编) 《翻译专题论丛》(与根茨勒合编)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 第四,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 其目的
• 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 的需要和一定
• 文化里不同群的需要.
评价
• ;她把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把 • 翻译研究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的、文化的范畴来加以 • 探讨,并且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因此,她的思想具有高度 • 的宏观性。在评判标准、对等与等值等问题上,她充分考 • 虑多种制约因素,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维空间。此外,她 • 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关注都使 • 得翻译、译者的地位提高,同时体现了一位学者广阔的胸 • 襟和气度
•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决不是一个纯语言行为, 它深深扎
• 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翻译就是文化内 部与文化之间
• 的交流。[ 5 ]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 中,她提出了文化
• 翻译观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如下:
• 第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是停留在 • 以前的语篇之上。关于翻译单位的争论由来已久,从最开 • 始的以词为单位到以短语、句子、段落、篇章为单位,可
到
• 德国理论家弗米尔的赞同,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文 • 化的行为,译者应精通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而了解其文化。
• 第三,翻译不应该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 • 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只 • 能是对另一种符号的充分解释,完全等值是不可能的。 • 和传统观念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从原语到译入语的静态转 • 换不同,她认为翻译是一个动态过程,以文化为翻译的单 • 位,不同文化的功能等值是手段,文化的转换才是翻译的 • 目的。与奈达强调传译原文信息不同,巴斯奈特关注文化 • 的转换与接受,因此,一方面应考虑翻译的服务对象即译 • 文读者,另一方面要考虑原语文本在原语文化中所起到的 • 功能。在此,她提出了不同文本应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并 • 认为相比较而言,文学翻译较之科技文献的翻译允许译者 • 拥有更多的自由,可以灵活重写甚至打破原文的文学形 • 式。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分析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分析作者:周雯思来源:《群文天地》2008年第12期作为文化翻译学派的核心人物,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以其对翻译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引起广泛的注意。
苏珊·巴斯奈笔耕不辍,其专著和编著多达40余部。
其中《翻译研究》总结了她的主要译学思想,是其翻译思想及研究的里程碑。
她不仅是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而且在教学、翻译中实践自己的理论,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翻译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这些领域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
有鉴于此,本文特对她的翻译思想进行评价。
一、巴斯奈特系统梳理了翻译学的基本知识她的专著《翻译研究》于1980年出版,并多次再版,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英语写成,对翻译研究这门虽古老却成立不久的学科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归纳、总结了该学科的基本研究范畴,研究评判标准、研究成果、存在的缺点与问题、发展现状与前景,并联系具体文本类型加以分析解说。
可以说,该书是翻译学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教材,为翻译及相关学科更广泛的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
其一,该书对传统翻译观进行了反思与再评价。
在《翻译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巴斯奈特就指出“该书的目的是确立该学科的基本知识”。
①因此,她在书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翻译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其中包括语言与文化、翻译类型、解码与重组、等值问题、不可译性以及翻译的性质。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打破以往翻译界二元对立的定势思维,从更广阔的背景和视野下研究翻译是其显著特点。
巴斯奈特打破过去语言学派单纯从语言学、符号学角度看待翻译的局限,认为语言植根于文化语境中,文化犹如人的身体,语言是人的心脏,任何把语言独立开来看待的翻译行为都将是危险的。
②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而是涉及句法、语法和语用等多种层次的复杂体系的解码与编码过程,在此过程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全等值的、同一的翻译是不可能的。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ppt课件
12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 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 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 该派观点反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 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翻译家引用,“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 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 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5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9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翻译的语言学派
主要代表 ◆ 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美国结构学派和奎因 ◆ 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 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 ◆ 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 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 了见解,主要体现在《翻译入门》、《翻译教程》中。
7、局限性
16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3-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文化学派
第5页,共43页。
文化学派的发展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 霍尔姆斯于1972年在《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中划分了翻译研究的范畴,其中纯理论范畴下的描述研 究和理论研究分支成为该学派研究遵循的方向。
第3页,共43页。
从规定性到描写性是翻译研究思路发生的从“怎么译”到“为什么 译”的重大转折,翻译学因此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描 写性翻译研究与规定性翻译研究的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从假设或理论模式出发还是从客观的翻译现象出发; 2)以指导实践为目的还是以纯理论建设为目的;
3)以源语为中心还是以目的语为中心; 4)理想化地、静止地还是历史地看待研究对象和理论本身。
2. 功能导向的描述翻译研究(function-oriented DTS)指的是“在接受语的社 会文化背景之下描述翻译的功能:这是对背景而不是对文本的一个研究”。 可以探讨的问题包括哪些书籍在何时何地被翻译,产生了何种影响。这一 领域,霍尔姆斯称之为“社会翻译研究”,今天更多地 称之为“文化导向 的翻译研究”(cultural studies-oriented DTS)。
这篇论文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是它的清晰的翻译学 的学科意识,其次是它对未来翻译学学科内容以图示的形式所作 的详细的描述与展望。
第8页,共43页。
霍尔姆斯讨论了“translatology”(翻译学)、“the theory of translating” 或“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science of translation” 或“translation science”(翻译科学)等术语,并指出其各自的局限。 最后他认为“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是所有术语中最适合作 为学科名称的。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PPT优秀资料
的需要和一定 在评判标准、对等与等值等问题上,她充分考
翻译观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如下: 自20世纪80年代起,翻译学研究出现一种“文化转向
• 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141她还进一步阐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第一,翻译
”141她还进一步阐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第一,翻译 始的以词为单位到以短语、句子、段落、篇章为单位,可以 看出人们对翻译的认识逐渐加深,而以文化为翻译单位,
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关注都使
第 外三部,研翻 究• 译 ,不 即看应 文局 本出限 的于 “人对文原 化们语 语文 域对本 ”的 。翻译的认识逐渐加深,而以文化为翻译单位, 该始文的本 以在词• 译为语单无文位化到疑里以功短突能语的、破等句值子了。、段传落、统篇章的为单翻位,译可以研究观念,其特征是关注不同文本 自表2之0一世巴•纪斯80奈年所特代指起蕴出,“翻含翻译译学的就研是究不文出化现同内一部种文和“文文化化化之转功间向的能交 ,抓住了这一点,也就达到了翻译 • 的目的。 认为相比较而言,文学翻译较之科技文献的翻译允许译者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 自20世纪80年代起,翻译学研究出现一种“文化转向 • 论”.即译学研究在深入文本内部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文本的 • 外部研究,即文本的“文化语域”。作为文化翻译观的主要代 • 表之一巴斯奈特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 • 流。”141她还进一步阐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第一,翻译 • 应该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 • 第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 — 重组过程,更重要的 • 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 • 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不同历 • 史时期文化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翻译研究的文化视线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 行为, 行为,而是植根于有关文化深处的一 种行为; 种行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的和文化 之间的交流;翻译对等就是源语与目 之间的交流; 标语在文化功能导航的对等。 标语在文化功能导航的对等。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翻译研究》(1980) 翻译研究》 翻译、历史与文化》 1990与勒费弗尔合编 与勒费弗尔合编) 《翻译、历史与文化》(1990与勒费弗尔合编) 《英国文化研究导论》(1997) 比较文学导论》 《比较文学导论》(1993) 《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集》(1998与勒费弗尔合编) 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集》(1998与勒费弗尔合编) 与勒费弗尔合编 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1999与特利维狄合编 与特利维狄合编) 《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1999与特利维狄合编) 《翻译研究论丛》(与勒费弗尔合编) 翻译研究论丛》 与勒费弗尔合编) 翻译专题论丛》 与根茨勒合编) 《翻译专题论丛》(与根茨勒合编)
翻译文化观的具体含义
• 翻译应以文化为单位,而不应把翻译单位局限在 翻译应以文化为单位, 语言的范围里。 语言的范围里。 • 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 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 ---重组 要的是一个交流过程。 要的是一个交流过程。 • 翻译不应该局限于对源文本进行描述,而应该着 翻译不应该局限于对源文本进行描述, 眼于源文本在目标语文化里的功能对等。 眼于源文本在目标语文化里的功能对等。 • 翻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不 翻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 同时期的翻译也都是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的文化需 要以及满足特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要以及满足特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翻译研究学派
代表人物:霍尔姆斯( 代表人物:霍尔姆斯(James Holmes), 伊塔玛.埃文 佐哈 (Itamar Even伊塔玛 埃文– 埃文 Zohar), , 吉迪恩.图里 吉迪恩 图里 (Gideon Toury), , 安德烈.勒费弗尔 安德烈 勒费弗尔 (Andre Lefevere), , 苏珊.巴斯奈特 苏珊 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 , 西奥.赫斯曼 西奥 赫斯曼 (Theo Hermans) 共同特征: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 共同特征: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 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 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 究范式。 究范式。
II.
III. IV.
翻译思想具体表现在: 翻译思想具体表现在: 一、翻译研究的性质 二、翻译研究的范围 三、翻译研究的文化视线
翻译研究的性质: 翻译研究的性质: 翻译研究是一门“ 翻译研究是一门“研究翻译和翻译问题的学 科”。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研究不是比较文学的分 也不隶属于语言学,而是一门与文体学、 支,也不隶属于语言学,而是一门与文体学、 文史学、语言学、符号学、 文史学、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等各个领域 密切相关,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即跨语言、 密切相关,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即跨语言、 跨文化研究特点的独立学科。 跨文化研究特点的独立学科。
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苏珊·巴斯奈特 苏珊
主讲: 主讲:王金雪 张爽
1 2 3 4
苏珊.巴斯奈特简介 苏珊 巴斯奈特简介 主要作品.巴斯奈特( Bassnett)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 翻译研究派(文化学派) 翻译研究派(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 人物,英国沃里克大学(Warwick University) 人物, University) 创建了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 创建了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并担 任教授。在欧洲多国的教育背景, 任教授。在欧洲多国的教育背景,给她 奠定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基础。 奠定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基础。 学术研究范围: 学术研究范围: 文学翻译,翻译理论,西方翻译史, 文学翻译,翻译理论,西方翻译史, 莎士比亚戏剧,女性文学,性别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女性文学,性别研究, 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等。 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等。
•
I.
翻译研究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 翻译研究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
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霍尔姆斯1972《 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霍尔姆斯1972《翻译学的 世纪60年代 1972 名与实》 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形式主义阶段:借助形式主义发展自己的研究路径。 形式主义阶段:借助形式主义发展自己的研究路径。 三次决定会议: 卢汶会议、 三次决定会议:1976卢汶会议、1978特拉维夫会议和 卢汶会议 特拉维夫会议和 安特卫普会议。 安特卫普会议。 鼎盛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以巴斯奈特的《 世纪80年代以后, 鼎盛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巴斯奈特的《翻译 研究》和赫斯曼的《文学操纵》的出版为标志。 研究》和赫斯曼的《文学操纵》的出版为标志。 文化转向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 世纪90年代初, 文化转向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勒费弗尔与巴斯奈 特合编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 特合编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合著论文集 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集》 指出翻译研究的“ ---文学翻译论集 《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集》,指出翻译研究的“文 化转向” 化转向”。
• 翻译研究的范围涵盖四个方面: 翻译研究的范围涵盖四个方面:
一、翻译史学研究。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和翻译理论研 翻译史学研究。 翻译评论、翻译的历史作用和功能、 究、翻译评论、翻译的历史作用和功能、翻译方法的发展 和演绎。 和演绎。 翻译与目标语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包括对于具体译本、 二、翻译与目标语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包括对于具体译本、 具体译者、 具体译者、具体译本在目标语言体系中对目标语文化的影 响以及目标语文化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响以及目标语文化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翻译的语言学研究。涉及目标语与源语之间的比较研究。 三、翻译的语言学研究。涉及目标语与源语之间的比较研究。 包括词汇、句法、语义等层面的比较,还涉及有关语言等值、 包括词汇、句法、语义等层面的比较,还涉及有关语言等值、 语言可译与不可译、机器翻译、非文学翻译等问题的研究。 语言可译与不可译、机器翻译、非文学翻译等问题的研究。 翻译的诗学研究。主要涉及文学领域的翻译。 四、翻译的诗学研究。主要涉及文学领域的翻译。
• 例1:(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summer
夏天 宜人时节
在翻译中重视文化因素,尊重目标语文化, 在翻译中重视文化因素,尊重目标语文化, 侧重源语信息在目标语境的可接受性。 侧重源语信息在目标语境的可接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