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洪堡

合集下载

高考语句衔接

高考语句衔接

高考语句衔接例1.①据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②这不符合常理③早在18世纪末,德国科学家洪堡就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④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⑤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提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了⑥由于赤道地区热量较高,高山雪线通常应该从赤道向两极递降,到极地附近降至海平面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②⑥①⑤④B.③①⑤④②⑥C.⑥②③①⑤④D.⑥②③⑤④①1、对照答案看首项。

2、名词、代词弄清内涵和指代内容3、连词关系要闹清,直接关系第一位4、定性语句要看清5、时间、出现先后次序很重要2.①上个世纪30年代,徽州的一些文献陆续流往杭州、南京等地②抗战结束之初,历史学家方豪在南京购得一批徽州文书,于上世纪70年代撰写并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是目前所知学术界对徽州文书的第一次收集③徽州文书是徽州民众在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档案④目前所知从徽州外流最早的文书,是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明代歙县方氏信函700通。

这批尺牍在晚清光绪以前就已流入日本⑤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文书档案逐渐散落出来⑥它们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还有的保存于祠堂、文会等各类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手中.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③⑥⑤④①B.②③⑤④⑥①C.③①⑥⑤④②D.③⑥⑤④①②3.①在这里,人们已经从浮躁的、高速的城市发展中沉淀下来,希望获得内在的平衡②二十多年以来,从外表上看,那里的变化并不是非常巨大③整个城市显得平和恬静④每年,我仍旧有机会飞往硅谷,参加各种年会⑤包括节能减排的新举措⑥但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正在源源不断地为它注入各种生机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⑥⑤①③B.②④⑤⑥①③C.②④①③⑤⑥D.④①③②⑥⑤4.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飘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③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④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⑤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环球人物 / 思享者 / 2016-01-12 : 重塑大学的定义——教育家——威廉·冯·洪堡人物简介:威廉·冯·洪堡(1767年—1835年):出生于德国波兹坦,著名教育改革者、语言学者及外交官。

1810年以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的身份创立柏林大学,提出“教研合一”的主张,实施教育改革,被称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

柏林洪堡大学校徽距今206年前,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威廉·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

不同于传统大学将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柏林大学在成立时便确立了教学与科研一体,重点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则,成为世界近代大学的典范。

德国历史学家拉普说:“通过洪堡的改革,高等学校获得了基本上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形式和内容。

他建立的柏林大学,成为了德国大学的范例。

”洪堡在普鲁士王国最艰难的时刻进行大学改革,将其教育理念和科学思想推广至整个德意志地区,对后世的教育者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他又被称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

贵族出身的改革者1767年6月,洪堡出生于波茨坦。

他的父亲曾在军队中供职,担任过宫廷侍卫官,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朋友圈中的人。

母亲是大富豪之女,家境富裕,思想前卫,自幼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熏陶,日后把进步思想灌输给了洪堡和其弟弟亚历山大。

这样一个既拥有社会特权和富足财力,又未受落后的普鲁士保守意识腐蚀的贵族家庭,对洪堡日后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岁时,洪堡的父亲去世。

母亲格外重视对洪堡的教育,先后有数位启蒙运动中的著名学者担任过他的家庭教师。

他的第一位家庭教师克里斯蒂安·孔特,就是后来启蒙主义教育学的重要代表。

1787年,20岁的洪堡进入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学习法律,一学期后又转到了哥廷根大学,那里是18世纪后期德意志地区教学质量最高、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

洪堡的大学理念

洪堡的大学理念

洪堡的大学理念张震旦 韩欣汝内容提要 威廉 冯 洪堡是18世纪末德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普通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两部分,对现代德国乃至西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洪堡 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一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威廉 冯 洪堡是重要里程碑,其教育理念与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威廉 冯 洪堡(Wilhelm Von Humb old t,1767-1835)生活在启蒙运动的高峰时期,法国启蒙主者者卢梭、伏尔泰等影响巨大,德国以康德、文克尔曼、歌德、席勒等人为主将的狂飙突进运动方兴未艾。

洪堡出生贵族,20岁时进入法兰克福大学进修财政学与法律课程,不久转入哥廷根大学研究哲学,历史和古代语言。

1802年,洪堡被任命为普鲁士驻罗马教廷代表,开始了外交生涯。

在罗马任职期间,除了处理领事业务外,他研究古代艺术、历史和文化,发表了诸多学术著作。

1809年洪堡任内政部文化和公共教育厅厅长,任职16个月便辞职创办柏林大学。

1810年洪堡年重返外交岗位,直至1819年退出政治生涯。

此后,洪堡专心学术研究,特别是比较语言学和语言哲学。

影响洪堡教育思想的有三种思潮。

一个是狂飙突进运动中的新人文主义。

新人文主义提出 用希腊模式塑造你自己 的口号,强调德国人和古希腊人在精神生活上的密切联系。

第二是18世纪特别是卢梭的自然主义,认为教育不应该成为驯服人的工具,而应该通过培养人的全部天性,来发展 自然 赋予他的一切才能。

第三是哥廷根大学的独立的研究精神。

脱胎于哈勒大学的哥廷根大学建立于1737年,用德意志民族语言进行教学。

它注重哲学与古代艺术,提升哲学地位,使神、法、医、哲四院平齐;它强调研究的前沿性,建有若干研究所,教授既是已知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未知世界的探索者。

柏林大学实行学术自由、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哲学院的地位等做法是哥廷根大学的继续。

洪堡的教育思想首先注重 普通人的教育 。

所谓 普通人的教育 是指为一切人提供的 全面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完人。

洪堡的大学理念

洪堡的大学理念

洪堡的大学理念张震旦 韩欣汝内容提要 威廉 冯 洪堡是18世纪末德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普通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两部分,对现代德国乃至西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洪堡 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一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威廉 冯 洪堡是重要里程碑,其教育理念与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威廉 冯 洪堡(Wilhelm Von Humb old t,1767-1835)生活在启蒙运动的高峰时期,法国启蒙主者者卢梭、伏尔泰等影响巨大,德国以康德、文克尔曼、歌德、席勒等人为主将的狂飙突进运动方兴未艾。

洪堡出生贵族,20岁时进入法兰克福大学进修财政学与法律课程,不久转入哥廷根大学研究哲学,历史和古代语言。

1802年,洪堡被任命为普鲁士驻罗马教廷代表,开始了外交生涯。

在罗马任职期间,除了处理领事业务外,他研究古代艺术、历史和文化,发表了诸多学术著作。

1809年洪堡任内政部文化和公共教育厅厅长,任职16个月便辞职创办柏林大学。

1810年洪堡年重返外交岗位,直至1819年退出政治生涯。

此后,洪堡专心学术研究,特别是比较语言学和语言哲学。

影响洪堡教育思想的有三种思潮。

一个是狂飙突进运动中的新人文主义。

新人文主义提出 用希腊模式塑造你自己 的口号,强调德国人和古希腊人在精神生活上的密切联系。

第二是18世纪特别是卢梭的自然主义,认为教育不应该成为驯服人的工具,而应该通过培养人的全部天性,来发展 自然 赋予他的一切才能。

第三是哥廷根大学的独立的研究精神。

脱胎于哈勒大学的哥廷根大学建立于1737年,用德意志民族语言进行教学。

它注重哲学与古代艺术,提升哲学地位,使神、法、医、哲四院平齐;它强调研究的前沿性,建有若干研究所,教授既是已知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未知世界的探索者。

柏林大学实行学术自由、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哲学院的地位等做法是哥廷根大学的继续。

洪堡的教育思想首先注重 普通人的教育 。

所谓 普通人的教育 是指为一切人提供的 全面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完人。

自然地理学代表人物与贡献

自然地理学代表人物与贡献

彭克
简介: 瓦尔特·彭克(Walther Penck , 1888-1923)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 1906-1926年任柏林大学地理学教授、并 兼任由他创立的柏林大学海洋地理研究所 首任所长,1917年任柏林大学校长,19101930年间曾先后3次任柏林地理学会会长。 贡献: 彭克受李希霍芬影响专攻地理学。致力于自然地理学,特别 是地貌学的研究。他对地理学作出概念的和实质的贡献,是地理 学的伟大的奠基人。
罗开富
简介:
罗开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191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 沙市,1931-1935年在中山大学地理系深造,毕业后历任中山大 学助教、长沙私立国民学院讲师、昆明西南联大助理研究员。 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2年转入美国克拉 克大学获博士学位。
贡献: 罗开富先生学识渊博,涉猎面广,从自然地理、地震地质到 经济地理均有相当研究。罗先生是中国水文地理学的奠基者,40 多年来,我国水文地理学蓬勃发展,均得益于罗先生50年代的研 究基础。罗开富先生在中国自然区划、水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方 面的做出巨大的学术贡献,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赫伯森
简介:
赫伯森(1865-1915),英国地理学家。曾在法国学习,18941896年任曼彻斯特大学地理教师,1905年接替H.J.麦金德任牛津 大学地理系主任,1910年晋升为教授。
贡献: 首次提出世界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地形、气候和植被的 组合将世界划分成 6大自然区域和 12个副区。主张地理学着重 于综合研究地球表面各种现象的空间联系,这一思想对区域地 理学和景观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赫伯森是麦金德的后继者, 为地理学为自然区划服务的事业开了先例。
杜库查耶夫
瓦西利·瓦西利维奇·杜库查耶夫(1846-1903) 是19世纪末杰出的俄国科学家。他一生广泛的考察活动 和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综合的深入研究工作,对于自然 地理学有重大的贡献。杜库查耶夫的科学创造的主要特 点是:当他研究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现象时,都力求解答 这种现象是怎样发生和怎样发展的,他不仅竭力了解某 种自然现象构造的特征,而且也竭力了解建立在发生及 发展基楚上的自然过程的性质。因此,他能够揭示现象 的本质。自然地理学代表人物与贡献 Nhomakorabea洪堡

最著名的地理学家十位

最著名的地理学家十位

最著名的地理学家十位世界上著名的地理学家有哪些?他们的成就有哪些?他们的地理著作有哪些?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著名的地理学家十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LotharWegener)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

魏格纳起初研究天文学及气象学,喜爱冒险,曾乘坐热气球参加耐空比赛,并曾经以52小时的成绩打破当时最长的耐空纪录(35小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参军并两度负伤。

他留意到非洲大陆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海岸线很相似,因此推测大陆原本是相连的,1915年出版《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

曾三次前往格陵兰进行极地上层大气及冰河学的研究及探险活动,并曾在北纬77度的冰上连续渡过两个冬天。

1930年11月,在一次前往格陵兰的探险中死亡,享年50岁。

后人为纪念他,月球及火星上有以他命名的陨石坑,小行星29227也是以他为名的。

二、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国人,科学家,与李特尔同为近代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

生于德国柏林,亦逝于德国柏林,是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

他的哥哥是柏林洪堡大学创立者威廉·冯·洪堡。

亚历山大·冯·洪堡是著名的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涉猎科目很广,特别是生物学与地质学。

三、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

洪堡学者申请流程

洪堡学者申请流程

洪堡学者申请流程Applying to become a Humboldt scholar is a prestigious opportunity for academics in various fields. Many scholars aspire to be a part of the extensive network of Humboldt alumni who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academic world.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for becoming a Humboldt scholar is highly competitive, requiring candidates to demonstrate their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research potential. The Humboldt Foundation offers various research grants and fellowships to support scholar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ir careers.作为洪堡学者的申请是各个领域学者的一个备受尊敬的机会。

许多学者梦想成为洪堡校友这个庞大网络的一部分,他们在学术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成为洪堡学者的申请过程极具竞争力,要求候选人展示他们的学术优秀和研究潜力。

洪堡基金会提供各种研究资助和奖学金,支持学者在不同阶段的事业发展。

One of the key requirements for becoming a Humboldt scholar is to have a well-defined research project that fit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Humboldt Foundation's funding priorities. Applicants are expectedto submit a detailed research proposal outlining the objectives, methodology, and expected outcomes of their proposed research. The research project should be innovative, impactful, 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in a particular field.成为洪堡学者的一个关键要求是拥有一个明确定义的研究项目,符合洪堡基金会的资助重点。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环球人物/ 思享者/ 2016-01-12 : 重塑大学的定义——教育家——威廉·冯·洪堡人物简介:威廉·冯·洪堡(1767年—1835年):出生于德国波兹坦,著名教育改革者、语言学者及外交官。

1810年以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的身份创立柏林大学,提出“教研合一”的主张,实施教育改革,被称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

柏林洪堡大学校徽距今206年前,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威廉·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

不同于传统大学将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柏林大学在成立时便确立了教学与科研一体,重点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则,成为世界近代大学的典范。

德国历史学家拉普说:“通过洪堡的改革,高等学校获得了基本上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形式和内容。

他建立的柏林大学,成为了德国大学的范例。

”洪堡在普鲁士王国最艰难的时刻进行大学改革,将其教育理念和科学思想推广至整个德意志地区,对后世的教育者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他又被称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

贵族出身的改革者1767年6月,洪堡出生于波茨坦。

他的父亲曾在军队中供职,担任过宫廷侍卫官,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朋友圈中的人。

母亲是大富豪之女,家境富裕,思想前卫,自幼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熏陶,日后把进步思想灌输给了洪堡和其弟弟亚历山大。

这样一个既拥有社会特权和富足财力,又未受落后的普鲁士保守意识腐蚀的贵族家庭,对洪堡日后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岁时,洪堡的父亲去世。

母亲格外重视对洪堡的教育,先后有数位启蒙运动中的著名学者担任过他的家庭教师。

他的第一位家庭教师克里斯蒂安·孔特,就是后来启蒙主义教育学的重要代表。

1787年,20岁的洪堡进入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学习法律,一学期后又转到了哥廷根大学,那里是18世纪后期德意志地区教学质量最高、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

洪堡五原则

洪堡五原则

洪堡五原则1810年德意志人创办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

德国教育之父——洪堡,作为柏林大学的创办人,于1810年9月29日宣告了柏林大学的诞生。

他提出了现代世界中的科学定义,这就是著名的“洪堡五原则”:1. 科学是某种还没有完全得出结论,没有被完全发现、找到的东西,它取决于对真理和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自我行动原则上的不断反思。

2. 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行为准则的反思,唯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业真正区别开来。

3. 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仅仅是第二位的。

当然,对真理的探求,恰恰可能导致最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

4. 科学与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

大学生要学的不仅是科学本身,而是对科学的理解。

唯有这样,才能形成其独立的判断力以及个性,然后,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

5. 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也就是“坐冷板凳”与“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

历史上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1.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应用于电子干涉实验2.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3.罗伯特密立根的油滴实验4.牛顿的棱镜分解大阳光5.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6.卡文迪许的扭称实验7.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长8.伽利略的加速度实验9.卢瑟福发现核子实验10.米歇尔·傅科的钟摆实验保守力和非保守力物体在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时,机械能守恒;如果受到摩擦力,则机械能不守恒。

重力和弹力是保守力,摩擦力是非保守力。

洪堡奖学金介绍

洪堡奖学金介绍

洪堡奖学金介绍洪堡基金会介绍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Alexander-von-Humboldt-Stiftung)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促进国际研究合作而设立的非赢利基金会,是为了纪念德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和科学考察旅行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t, 1769-1859)于1860年而建立的。

洪堡基金会曾于1923年和1945年两度停止活动。

1953年12月10 日,联邦德国根据原洪堡学者的建议再次建立洪堡基金会。

洪堡基金会理事会是由它的主席、各大学术组织的主席、联邦各州文教部长主席和三位联邦部长组成。

其基金的90%来源于德国联邦政府,5%来源于地方财政,余下的5%来源于私人捐助,每年共计约1亿欧元。

洪堡基金会择优支持国外青年科学家来德国从事合作研究,奖励由德国知名科学家提名的、国际承认的优秀外国科学家、以及外国科学家和德国科学家在国际合作方面的杰出贡献者,资助德国优秀年轻研究人员到国外洪堡资助者所在的国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

所有这些受洪堡资助国的或正在受资助的学者形成一个庞大的“洪堡大家族”,而且一旦加入就成为终身洪堡家族成员。

洪堡基金会资助外国学者的哲学是因为他们确信:与国外学者接触的最大可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接触进行,而且在外国学者离开德国回国后还会继续进行。

他们与德国学者之间的合作是终生的伙伴关系,甚至成为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与我国派留学生到外国学习只给较低的,只适合发展中国家学者生存所需要生活费的做法不同,洪堡奖学金使外国学者在生活条件上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为外国学者提供每月2100-3000欧元(根据年龄和资历的不同)的生活费,使其享有与德国同等学者有相近的收入并且免交所得税。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家与发达国家给予同等待遇。

因此,保证了外国学者在德国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多出成果。

不仅如此,除了给予外国学者生活费资助之外,洪堡奖学金获得者还享有各种补贴,如旅行费、家属学习德语补助费、参加学术会议补助费、医疗保险费、家庭补贴等。

威廉冯洪堡

威廉冯洪堡

一.18世纪末 19世纪初的德国1政治上:封建势力强大,政治上分裂。

(当时的法国和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政治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新的民主制度开始建立而德国则是一个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独立王国,诸侯国,皇帝领地等构成的德意志帝国。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建立的德意志邦联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真正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还没实现,因此,实现二者便是德的历史任务)2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经济落后(长期战争的破坏,封建割据造成的分裂,美国与法国的革命的影响,限制了德国的发,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异常软弱无力)3思想上:深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自由平等观念,立宪主义等思想成为了德国古典哲学家政治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生平与著作威廉冯洪堡1767年6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波兹坦,1835年4月8日逝世于柏林。

他既是德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外交家、语言家,又是柏林汉堡大学的创始者。

图片他被看作是德国文化史上印象最深刻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是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哥哥。

(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国科学家,与李特尔同为近代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

生于德国柏林,亦逝于德国柏林,是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

李特尔德国地理学家。

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亚历山大主要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威廉主要研究对象:文化科学,如教育学,国家理论,对语言、文学及文化的分析(他非常聪明13岁时即1780年,能流利地说希腊语,拉丁语,法语)他与亚历山大一起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生平:1767年,威廉出生于波茨坦的一个贵族家庭,祖父和父亲均是普鲁士军官。

威廉和弟弟亚历山大少年时期的家庭教师(约亨坎帕)是德国最早的民主主义者之一,他们兄弟在早年的家庭教育中接受了启蒙哲学思想和约翰·洛克、让·卢梭等人的民主平等的思想教育。

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影响-教育文档

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影响-教育文档

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影响通过对著名教育改革家洪堡卓有成效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改革,创办新型大学的办学思想及其对德国甚至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希望能较为全面了解他为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同时,也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坚定变革的信心,实现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事业。

卡尔?威廉?冯?洪堡(Karl Wilhelm vonHumboldt,1767―1835,下文简称洪堡)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改革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语言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新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现代伦理学的拓荒者、开路人,曾在普鲁士实施教育改革,1809年出任文化教育大臣,并创办柏林大学,为了纪念他对教育的贡献今称柏林洪堡大学。

洪堡被誉为是普通语言学的奠基者,对欧洲语言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从教育发展之学的角度,论述他的教育改革思想极其影响,从而使我们对他的贡献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此,在必要把他与其弟弟著名科学家亚力山大?冯?洪堡(地理学界也简称洪堡)区别开来,否则会产生混淆。

亚力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是德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近代地理学之父,把自然科学引向新的道路的人。

他们兄弟俩分别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为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名字已载入史册,他们的画像和雕塑在柏林大学校园里激励着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不为艰辛,到达神圣的科学殿堂。

洪堡在德国教育史,甚至世界教育史上,能在短暂的一年半任职期内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使当时落后于英、法等国教育的德国,一跃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使国家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堪称奇迹。

为世界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他的办学思想不仅对世界近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是当代世界一流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哈佛大学等)的办学思想中仍然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自然杂志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

自然杂志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

自然杂志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自然杂志是一本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致力于发表最前沿和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

过去的几十年里,这本期刊关注并推崇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自然杂志认可的20位最伟大的科学家,展示他们在各个领域的突出贡献。

1. Isaac Newton(艾萨克·牛顿)(1642-1727)牛顿是自然科学的巨人之一,他的贡献覆盖了数学、物理和天文学等多个领域。

他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 Charles Darwin(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达尔文是进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重要观点,解释了物种的变异和适应机制。

3. Albert 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里程碑式人物,他的相对论理论成为了20世纪物理学的基石。

他提出了著名的E=mc²方程,揭示了质能等价和光的粒子性。

4. Gregor Mendel(格里高利·孟德尔)(1822-1884)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并描述了基因的遗传规律,开创了现代遗传学。

5. James Clerk Maxwell(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1831-1879)麦克斯韦是电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展了统一的电磁理论,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为现代物理学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Louis Pasteur(路易·巴斯德)(1822-1895)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对疾病控制和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

他发现了疫苗制备和消毒法,并提出了巴斯德理论。

7. Marie Curie(玛丽·居里)(1867-1934)居里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她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洪堡 自然观

洪堡 自然观

洪堡自然观洪堡自然观是指德国自然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观察的总结和归纳。

他是19世纪科学探险家和自然学家,被誉为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奠基人。

洪堡的自然观主要包括对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洪堡的自然观强调整个地球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他认为地球上的各个地方和自然现象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不能孤立地看待。

他提出了“万物之连结”(Kosmos)的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地理环境、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

其次,洪堡的自然观注重对地理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测量。

他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测量数据,形成了详尽的地图和自然概况。

他提出了地形高度的等高线表示法,为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还研究了气候和气象学,通过测量大气压、温度和湿度等参数,揭示了气候的规律和变化。

此外,洪堡的自然观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他注意到不同地区的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提出了“植物地理区系”和“动物地理分区”的概念,并通过对物种的形态、生态和地理分布的研究,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规律和意义。

他的研究对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洪堡的自然观关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他提出了“人地关系”的概念,认为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

他强调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

他的这一观点对现代环境保护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洪堡自然观是一种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自然学观点,强调地球的整体性、复杂性和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他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地理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对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关注产生了重要影响。

介绍一位地理学家300到400字

介绍一位地理学家300到400字

介绍一位地理学家300到400字地理学家是研究地球表面和其上人类活动的科学家。

他们研究地球的物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动物群落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事物,如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

地理学家还探索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

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是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

他是德国的一位自然科学家和探险家,被誉为现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于1769年出生在普鲁士柏林的一个贵族家庭,并在柏林和哥廷根接受了全面的教育。

冯·洪堡的地理学研究涉及许多领域,包括地理、气象学、地质学和植物学。

他在南美洲进行了长期的探险之旅,研究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地球的自然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

冯·洪堡的著作《新大陆的自然画廊》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记录了他在南美洲的探险经历和对当地自然环境的观察。

他描述了南美洲的山脉、瀑布、河流和丛林,还研究了当地的动植物物种。

这本书对当时的自然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冯·洪堡还是一位热心的环保主义者,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他认为自然界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将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他呼吁人们采取措施保护自然资源,以确保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

亚历山大·冯·洪堡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研究和观点对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地理学的进步,还促进了人们对地球和环境的关注。

他的成就使他成为了地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并为后续地理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洪堡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 年9 月14 日—1859 年5月6日),德国科学家,与李特尔同为近代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

生于德国柏林,亦逝于德国柏林,是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一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著有《新大陆热带地区旅游记》《宇宙》等李特尔李特尔(Ritter, Carl, 1779〜1859),德国地理学家。

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

生于奎德林堡,卒于柏林。

曾任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教授。

德国第一个地理学讲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学会创建人。

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

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

创用“地学”一词。

主张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

坚持目的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

著有《欧洲地理》、《地学通论》等拉采尔德国地理学家,人类学家。

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之一。

生于1844年8月30日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卒于1904年8月9日下萨克森州的阿默尔兰县(Ammerland )。

历任《科隆日报》记者、慕尼黑技术专科学校和莱比锡大学教授。

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有系统论述。

提出国家有机体说,创用生存空间一词,首次说明了文化景观概念。

著有《人类地理学》、《人类史》、《政治地理学》、《地球与生命:比较地理学》等。

白兰土维达尔•白兰土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并长期任教,培养了许多地理学人才,如加卢瓦、白吕纳、马东、德芒戎和布朗夏尔等。

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地理学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

白吕纳法国人文地理学家。

生于图卢兹,卒于塞纳河畔布洛涅。

法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瑞士弗里堡大学和巴黎法兰西学院教授,在瑞士洛桑大学开办欧美第一个人文地理学讲座。

他继承和发展了维达尔-白兰士的人文地理学思想,认为人文地理学应着重研究人在地表所做的事业,并把这些事业称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事实; 主张人地关系的可能论,认为人对人地关系的形成具有选择的可能和自由。

德国学派五原则

德国学派五原则

德国学派五原则洪堡五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现代化大学教育的科学定义——洪堡五原则洪堡,一位被世人誉为“德国教育之父”的思想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

现代化大学教育的科学定义洪堡五原则也同时出现。

一:科学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取决于人类对真理和知识的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自我行动原则的反思。

二: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惟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世界区别开来。

三:科学首先要有自我目的,而真实性的重要意义也仅仅位居第二。

当然,有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发掘出最具实用性的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

四:科学是与高等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惟有通过学术研究、科学交流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

大学生要学的不仅仅是材料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材料的理解。

惟有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判断力以及个性,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

五、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的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界中永无权威可言。

现代化大学教育的科学定义——洪堡五原则洪堡,一位被世人誉为“德国教育之父”的思想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

现代化大学教育的科学定义洪堡五原则也同时出现。

一:科学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取决于人类对真理和知识的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自我行动原则的反思。

二: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惟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世界区别开来。

三:科学首先要有自我目的,而真实性的重要意义也仅仅位居第二。

当然,有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发掘出最具实用性的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

四:科学是与高等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惟有通过学术研究、科学交流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

大学生要学的不仅仅是材料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材料的理解。

洪堡提出的治学理念

洪堡提出的治学理念

洪堡提出的治学理念
洪堡提出的治学理念有:
1、强调方法与过程重于结果。

洪堡认为,学术研究需要采用一种全局性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2、倡导学术自由。

洪堡提倡学术研究不受任何限制,学者应该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可以自由地进行实验和研究。

3、强调科学认识论和思想方法。

洪堡认为,学术研究需要遵循科学认识论和思想方法,注重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环节,从而保证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洪堡认为,学术研究需要具备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因此他提倡在学术研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科学家洪堡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亚历山大·冯·洪堡(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著名的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是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

伟大的博学家
亚历山大·冯·洪堡,是19世纪的科学界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他走遍了西欧、北亚和南、北美洲。

凡是足迹所到,高山大川无不登临,奇花异草无不采集。

他具有我国明末徐霞客不惮艰险跋涉山川的好奇心,同时又具有广泛的学识。

他所涉猎的科目非常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矿石等。

并且对每个所以涉猎的领域又有所贡献,所以他常被称为气象学、地貌学、火山学和植物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世界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名有澳洲(今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山,美国的湖泊与河流,南美洲西岸的洋流,以至于月亮面上的山等。

1795年,他去意大利和瑞士作植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

同年,随乃兄进了以歌德和席勒为首的韦迈地方的文学团体。

1796年,他母亲去世,洪堡欲遂其漫游世界的志愿。

于1799年开始到南北美洲搜集了不少标本和资料,于1804年回到欧洲。

从1808年起留居巴黎整理资料,先后计达21年。

在巴黎出版不少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1799~1804年新大陆热带区域旅行记》30卷,《新西班牙王国地理图集》(1810年),《植物地理论文集》(1805年)等。

1827年,他回到柏林,1829年,受帝俄政府的邀请,和爱兰堡格及骆司二人去西伯利亚旅行。

从5月至11月共25个星期,行程达15480公里。

从这次旅行所得著有《中央亚细亚》3卷。

在1830~1848年间,洪堡常受外交使命奔走于普法两国之间,有暇则致力于他毕生大著《宇宙》一书。

《宇宙》共计5卷,第5卷于洪氏逝世后始出版。

洪堡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具有创造性的。

他的活动不仅限于科学考察成果方面,对于科学理论方面也颇有贡献。

他根据前人和自己所测定的世界各地温度,于1817年第一个绘制了全球等温线图,因此使同纬度各地的气候得以互相比较,大陆气候和海洋气候的差别才因此得以显示。

创立植物地理学
他还把植物的分布和当地的气候和土壤联系起来,提出植物如何受环境影响的问题,而且把植被依景观的不同而把全世界分为16个区。

这样强调环境虽不免失之于偏,但在科学史上仍有其地位,而且促进了植物地理学这门新科学的建立。

地磁测量
洪氏对于地磁学的贡献尤为重要。

在西伯利亚的旅行中,对圣彼得堡起直至阿尔泰山沿途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均作了测量,并强调俄国应在圣彼得堡建立地球物理总台,和在全国组织地磁与气象网的必要性,说这样做将惠赐人类以无穷的好处。

这一建议不久即见诸实行。

俄国当时为了与毗邻地方比较起见,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北京俄国教堂中也建立地磁气象站,实为我国第一个正式气象台和地磁台。

台中记录从1841年1882年,除两度停顿外,均继续不绝,记录了我国19世纪最可宝贵的气象和地磁记录。

研究东方科学文献
洪堡对于东方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有极高的评价。

在《宇宙》中他啧啧称道了中国重大的发现--指南针和活字版印刷。

他赞美中国古代天文工作者的勤劳和细心,并以古代所记的日蚀、流星、彗星以为例。

他比较中国和希腊、罗马关于陨石的记载,说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333年在中国历史上有16个记载,而希腊和罗马同时期却只有4个。

推广科学知识
洪堡之可纪念的另一方面是,他推动了近代科学前进的力量。

他的旅行和书籍引起欧洲各国组织其他类似的考察和旅行的要求。

1831年,英国派遣了贝格尔船去南美洲测量秘鲁、智利的沿海,即直接受了洪堡的影响,而查尔斯·达尔文就是这只船上的博物学者。

1828年,在柏林科学会议时,他曾提议世界各国应广泛建设气象台和地磁台,这一建议不久即为帝俄和英美诸国所采纳。

他和友人卡尔·高斯在高丁根城所组织的一个地磁学会,不久便成为国际性的学术机构。

当时在各国所得之地磁报告使洪堡能了解地磁变动的性能,因此创造了"磁暴"这个新名词。

有人认为"像这样的科学合作,是近代文化中最可珍贵的果实",而
这一合作直接引起了1882年第一个极年观测,间接引起了1958年和1959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观测。

提倡人人平等
同时,洪堡也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者。

他认为各类人种无论黄种、白种和黑种人同属于一科,而且不分轩轾的,有力地驳斥了和他的《宇宙》同时出版的一部当时极其风行的书《人种的不平等》,该书倡导白种人为优等民族的邪说。

洪堡终身未娶,回柏林后常住其兄之家。

壮年时在迦里百亚和法兰可历亚矿中工作时,极注意矿工生活的改良。

中年至新大陆对于古巴和美国的农奴制深恶痛绝,作严厉的批评。

洪堡于1857年得中风之症,于1859年5月6日逝世,享年90岁。

洪堡不仅仅为德国的瑰宝,像他这样能高瞻远瞩、抱宝怀珍的第一流科学家,实亦世界之瑰宝。

洪堡的主要贡献
1.首创等温线、等压线概念,绘出世界等温线图,指出气候不仅受纬度影响,而与海拔高度、离海远近、风向等因素有关。

2.研究了气候带分布、温度垂直递减率、大陆东西岸的温度差异性、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形成作用。

3.发现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性,论述气候同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的关系,得出植物形态随高度而变化的结论。

4.根据植被景观的不同,将世界分成都市16个区,确立了植物区系的概念,创建了植物地理学。

5.首次绘制地形剖面图,进行地质、地理研究。

6.指出火山分布与地下裂隙的关系。

7.认识到地层愈深温度愈高的现象。

8.发现美洲、欧洲、亚洲在地质上的相似性。

9.根据地磁测量得出地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

10.根据海水物理性质的研究,用图解法说明洋流。

11.发现秘鲁寒流(又名洪堡寒流)。

12.促进了沸点高度计的发明和山地测量学的发展。

1808~1827年洪堡与邦普朗用近20年时间写成功30卷的《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是近代地理学最为重要的著作,晚年写成《宇宙:物质世界概要》,还有《植物地理学论文集》和《中央亚细亚》等。

洪堡的科学成就和著作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纪念洪堡,德国建有洪堡基金会,资助世界各国的自然科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