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论文:撤销权诉讼研究
关于撤销权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4 误解 必须 是重 大的 , 微 的误解不 影响合 同的 效力 。 . 轻 在司法 实践 中 , 重大误解 包括如 下几 种情形 :
1 对 合同性 质 的误解 。 .
在 司法实践 中, 常见 的胁 迫手段 有 以下 几种 :1直 接实施 或 () 声称将要 实施 非法扣 押、 损害 相对财 产的行 为;2 以揭 发对方 的 () 某 些违法 行为相 威胁 :3 披 露对 方合 同经 办人或 法定代 表人 的 () 隐私:4 直接对 相对 人及其 亲属 施加暴 力等 。 ()
示的情 况下订 立的合 同 。
1必须 是表意 人因误解 作出 了意思表示 , . 表意人要将 其意 思 质性强制 或精神 强制 为要挟 , 迫使对 方在违 背 自己真实意思 的表
胁迫 的构 成要件 :1须有胁 迫行为 :2 须有胁迫 的故意 : ) () () ( 3
胁 迫行 为须是违 法 的; 4 须相 对 人因胁 迫而 产生恐惧 ; 5 须相 () () 对人因恐 惧而 订立合 同 。
3 乘人之 危的构 成要件 : 1 一方 当事人 陷入 为难处境 : 2 . () ()
2 对 当事人特 定 身份 的认识错 误。 .
3 对合 同标 的物性 质 的误 解 。 .
乘 人之危 订立 的合 同 。
包装上 印制假 的质 量标志 , 认证标 志或 者标 注假 的生产时 间 , 以 () 9伪造 证 明文件用 来提 高 自己的身 份等 。
第~ , 重大误 解是 当事 人对合 同关系某种 事实 因素 主观认 识 便推销伪 劣过期 商品 ;8 故意假 冒注册 商标 的商品为合 同标 的 ; ()
上 的错误 而订立 的合 同 。
重大 误解 的构成 要件 有 以下 几个方 面: 表达 出来 , 则无从 评价其 是否 存在着误 解 的问题 。 否
论业主撤销权诉讼
云 南 大 学 学 报 法 学 版
并 不 直接损 害业 主财 产权 益 , 而是依 据 决定作 出的相 应 行 为可 能损 害业 主 的财 产权 益 。例如 , 业 主大 会作 出决议 同意 甲公 司 在 物业 管 理 区 域 广 场进 行 营 销 活
动, 乙业 主认 为 甲公 司 的营销 活动发 出 的噪音 影 响其
为了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 我国《 物权法》 第7 8
条第 2款规 定 : “ 业 主 大会 或 者 业 主 委员 会 作 出 的决 定侵 害 业 主合法 权 益 的 , 受侵 害 的业 主可 以请 求人 民
法 院予 以撤 销 。 ” 该 条分所有权被侵害依据《 物权法》 第7 8 条第 2款提起 的诉讼。但 《 物权法》 将引起业
主撤销 权诉 讼 的原 因界 定 为 “ 业 主 大 会 或 者 业 主 委
员 会作 出的决定 侵 害 业 主合 法 权 益 ” , 从 其 字 面表 述 来看 , 似乎 只有 实体 权益 被侵 害 时业 主才可 以提 起诉 讼, 而 对业 主大 会 和业 主 委员 会决 定违 反程 序性规 定 是 否可 以提 起诉 讼 并 不 明 确 。《 建 筑 物 区 分 所 有 权
主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 , 对与业主撤销权诉讼相关问
题虽 有 涉及 但很 不 系统 。本 文将 围绕 业 主 撤 销 权诉 讼 的界 定 、 原 告 和被 告 的界 定 、 配套 机 制 等 主 要 问题
进一 步 展开 论述 。
一
此外 , 《 物权 法 》 第7 8条 第 2款 的表 述 为 “ 业 主 大会 或 者 业 主 委 员 会 作 出 的 决 定 侵 害 业 主 合 法 权 益” , 但 需注 意 的是业 主撤 销 权诉 讼 并 不 属 于侵 权 纠
关于合同法中的撤销权研究
法制园地法制博览2019年03月(上)关于合同法中的撤销权研究刘晓艺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摘要: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法律对行为规范的执行标准也越来越完整,严格维护着社会的正常秩序。
由于我国国情的需要,合同法的诞生为人们的事物关系提供了极大便利,它是维持社会安定,平稳和谐发展的重要法宝,但在实际应用中,合同法中的撤销权仍有许多不够明确的地方,影响着法律法规的正常执行。
故而,本文将对合同法中撤销权展开详细的研究,为今后合同法的有效应用保驾护航。
关键词:合同法;撤销权;功能及应用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7-0177-02作者简介:刘晓艺(1996-),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山西大同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学关于合同法中的撤销权研究。
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
现代社会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需要法律约束的方面越来越多。
合同法就是人们工作生活中常用的一项法律。
合同法从诞生到现在,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本文就合同法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合同法中撤销权条款的确定及种类(一)合同法中撤销权条款的确定当合同法适用于不同情形时,由于合同当事人的客体不同,确立撤销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合同法中确立解除权更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经济利益,通过确立撤销权来缓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到准确无误。
一般说来,撤销权是指与债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关系的客体。
合同的约束效力是具有时间限制的,撤销合同确立新合同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选择行使撤销权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例如导致因撤销权行使而造成对方经济损失时,只能按照法律无条件的赔偿给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
合同撤销权的有效确立,是合同法通过有效的法律实施来保护合同法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
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根据撤销权的法律要求,可以明确取消相应的权利。
《合同法》明确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确定合同关系后履行合同有关规定的,组织法定代表人甚至有关解除权人有责任使用权利和履行合同。
《业主撤销权研究》范文
《业主撤销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业主的权益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物业管理领域,业主撤销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权利,对于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促进物业管理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业主撤销权的内涵、适用条件、行使方式及其法律效果,以期为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业主撤销权的内涵业主撤销权,是指在物业管理过程中,业主因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享有的请求法院撤销相应行为的权利。
该权利主要基于合同法的原理,以维护业主与物业管理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平衡为出发点,是对业主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法律保障。
三、适用条件业主撤销权的适用需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行为人必须为与业主签订合同或与物业管理相关的主体,如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
其次,行为必须侵犯了业主的合法权益,如违反合同约定、滥用职权等。
此外,业主必须在法定时限内行使撤销权,通常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行为之日起的一定期限内提出。
最后,撤销权的行使不得违反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
四、行使方式业主撤销权的行使通常需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由业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业主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行为违法并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将依据事实和法律对行为是否具有可撤销性进行认定。
若认定行为具有可撤销性,法院将作出撤销该行为的判决。
五、法律效果业主撤销权行使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恢复原状,即撤销的行为被法院认定无效后,需恢复到行为实施前的状态;二是赔偿损失,即因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的违法行为给业主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三是维护秩序,即通过行使撤销权,可以维护物业管理秩序的稳定,防止类似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六、案例分析以某小区业主因不满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水平而提起撤销权诉讼为例。
该小区业主认为物业管理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服务义务,导致小区环境恶化、设施损坏等问题严重。
论债权人的撤销权
论债权人的撤销权摘要:债权人的撤销权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民法制度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新的《合同法》第七十四、七十五条也对此作出了规定。
本文对撤销权制度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对撤销权的理论基础加以探讨,认为其价值论基础是其正义和安全,其法理基础是权利禁止滥用和诚实信用原则。
本文认为,设立债权人撤销权制度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商法体系的需要,可以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体现了债对第三人的效力,同时可以防止债务人采取种种不正当的行为逃避债务,该制度对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对法律的依赖也不断增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中,债权债务纠纷不断增多,解决这些纠纷如不用法律加以规范,将会对一方当事人或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产生消极的影响。
我国1999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和1999年12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制定了相应的规定,规定中赋予当事人在一定范围内的撤销权,为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所谓债权人撤销权,又称撤销诉权或废罢诉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著名学者史尚宽认为,谓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有害于债权之行为,得声请撤销之权利也。
我国合同法第74条、75条明确确立了债权人撤销权制度。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的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亦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之诉研究》word版
股东会决议撤销之诉研究2010-2-19关键词:撤销之诉撤销原因诉讼程序判决效力内容提要:股东会决议撤销之诉是有关股东会决议瑕疵诉讼救济制度的重要类型,我国构建这一诉的制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依现行法考量,可以认定的撤销事由包括召集程序上的瑕疵、决议方法的瑕疵以及决议内容违反章程等三方面。
撤销之诉的提诉权人、被告、起诉期间、管辖、诉讼担保等程序法律问题,在结合域外相关规定梳理比较后,得到了更为细致的解读。
性质上,决议撤销之诉属于形成之诉,法院应考虑瑕疵的性质及程度、将股东会的适当运营的要求和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相较衡量后决定是否驳回原告请求,法院作出的撤销判决,除了具有既判力、形成力外,还应具有对世效力和溯及效力。
我国《公司法》第22条中规定,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某些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1]的会议决议。
这一规定,正式确立了我国股东会决议撤销的诉讼救济制度,也就是关于股东会决议撤销之诉的内容。
然不足在于,无论从解决公司法上的纠纷的实际需要出发,还是以比较法的角度视之,公司法就此种诉讼类型的有关实体和具体程序方面的规定仍显粗疏,甚或尚付阙如。
当前人民法院如何具体审理这类纠纷案件,还处于边实践、边总结经验的摸索阶段,因而有必要对之加以深入研究,使相关立法和司法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撤销之诉及其在我国的立法沿革人们一般认为,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由于受到三权分立的政治思想影响,而有意思机关、执行机关和监督机关之分立。
其中意思决定机关为股东会。
股东会是由全体股东所组成的会议体,是依据股东的合意在公司内部决定公司意思的法定必备最高机关。
股东会之分类,依据召集时期的不同可区分为股东常会(或定期股东会议)和股东临时会,[2]依据组成股东会的股东范围的广狭可分为股东会和特别股东会。
[3]基于股东民主的考虑,应召到会的享有表决权的股东对决议事项按照多数决原理、法定及章定程序作出可决或否决,从而形成股东会的意思表示,进而形成公司的意志,这就是股东会决议制度。
论撤销权
论撤销权作者:陈杨沈小平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20期摘要撤销权制度发源于罗马法,我国《合同法》也规定了此项制度,并得到了发展。
撤销权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债务人不当处分财产的积极行为,其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债权不受债务人不当行为的损害。
本文试从撤销权的性质、构成、行使三个方面入手对撤销权进行论述,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關键词撤销权性质构成行使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273-01一、撤销权的性质所谓债权人撤销权,又称撤销诉权或废罢诉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著名学者史尚宽认为,谓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有害于债权之行为,得声请撤销之权利也。
我国《合同法》第74条、75条明确确立了债权人撤销权制度。
关于撤销权的性质在学理上颇有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撤销权为请求权或称为债权。
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因债务人的行为而受益的第三人返还财产。
撤销的效果,仅产生债权的请求权,而不发生溯及的物权效力,使物权当然回复为债务人所有。
第二种观点认为,撤销权为形成权或称之为物权。
债权人的撤销权具有实体法上形成权的性质,债权人可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以诉讼的方式使债务人与第三人间的法律行为的效力溯及既往地消灭。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效果,因债务人的诈害行为使原归属受益人的权利自始失其效力,复归于债务人。
第三种观点认为,撤销权兼具请求权和形成权的性质。
债权人撤销权为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且使债务人在财产上地位回复原状的权利。
债权人撤销权兼具请求权和形成权的性质,就其撤销债务人与受益人之间的行为而言,为形成权,具有形成之诉的性质;就其请求受益人将财产返还于债务人而言,则为请求权,具有给付之诉的性质。
笔者认为撤销权兼具请求权和形成权的性质。
其一,撤销权的行使无须债务人的意思表示,符合形成权的特征。
撤销权若干问题研究
撤销权若干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撤销权展开研究,通过对撤销权的概念、分类、适用条件、法律效果以及行使方式等内容进行探讨。
在撤销权在我国的现状分析中,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操作复杂、法律不明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建议在相关法律中加以明确规定,简化操作流程,以提高撤销权的实际效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撤销权的相关知识和现状,并为相关法规的完善提出有益建议。
【关键词】撤销权、研究、引言、正文、结论、概念、属性、分类、适用条件、法律效果、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撤销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涉及到个体的权益保护和法律责任追究。
在法律实践中,撤销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关于撤销权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有些人认为撤销权的适用条件不清晰,导致权利人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有些人则质疑撤销权的法律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深入研究撤销权的相关问题,探讨其概念、分类、适用条件、法律效果和行使方式,对于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撤销权相关问题,探讨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保护公民的权益提供参考和借鉴。
的明确分析和论证,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撤销权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撤销权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撤销权的相关概念和属性,系统总结不同类型的撤销权并加以分类,明确撤销权的适用条件及法律效果,探讨撤销权在实践中的行使方式。
通过对撤销权的研究,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撤销权这一法律概念,有效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推动我国撤销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通过分析撤销权在我国的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法治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业主撤销权研究》范文
《业主撤销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业主自治制度的逐步完善,业主的权益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中,业主撤销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权利救济途径,对保障业主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业主撤销权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概念、适用范围、行使方式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与限制。
二、业主撤销权的概念及法律依据业主撤销权是指业主在特定情况下,有权撤销其先前作出的某些行为或决定的权利。
这种权利通常基于《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具体而言,当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侵害业主合法权益,或者存在其他不当情形时,受损害的业主可以行使撤销权,请求人民法院或相关机构撤销该决定。
三、业主撤销权的适用范围业主撤销权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违反法律法规的决定:如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侵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2. 违反程序的规定:如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的决策过程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导致决策结果不公正或不合理。
3. 侵害业主共同利益:如物业公司的管理行为严重侵害了业主的共同利益,导致业主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四、业主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业主撤销权的行使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主体资格:行使撤销权的业主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资格要求。
2. 请求对象:撤销权的请求对象通常是作出不当决定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或相关责任人。
3. 证据要求:业主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请求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4. 法律程序:一般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
五、实践中的运用与限制在实践过程中,业主撤销权的运用受到一定限制。
一方面,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通常会考虑社会影响和公共利益因素。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举证困难等问题,部分业主可能难以有效行使撤销权。
此外,部分地区在物业管理中存在“自治过度”现象,导致部分业主滥用撤销权,损害了物业管理秩序和公共利益。
《民事诉讼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研究》范文
《民事诉讼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事诉讼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手段,其制度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作为保障第三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法学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民事诉讼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理论基础、运作机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完善建议。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指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等民事诉讼文书,因遗漏或错误地影响到第三人合法权益时,由第三人提起请求撤销或变更该文书的诉讼程序。
该制度基于以下几个理论支柱:1. 程序保障理论:强调诉讼程序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得到充分保障,第三人撤销之诉正是为了防止原诉讼对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侵害。
2. 既判力理论:对于已生效的判决,其既判力应当受到尊重,但当判决的既判力不当扩张至第三人时,应允许第三人提起撤销之诉。
3. 实质公正理论:在追求程序公正的同时,更应注重实质公正,即确保每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充分保护。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运作机制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起主体: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提起主体为因原诉讼遗漏或错误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第三人。
2. 提起条件:第三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的一定期限内提起诉讼。
3. 受理审查:人民法院应对提起的第三人撤销之诉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受理条件。
4. 裁判执行:法院经审查认为第三人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依法撤销或部分撤销原判决、裁定或调解书。
四、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现实意义与存在问题(一)现实意义1. 维护司法公正:通过保障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
2. 促进社会和谐:通过解决因原诉讼遗漏或错误导致的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完善诉讼制度:为其他类似案件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
(二)存在问题1. 提起门槛较高:部分第三人因各种原因无法有效提起撤销之诉。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日益完善。
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指民事诉讼中,因第三人认为法院生效裁判侵害其合法权益而提起的撤销之诉。
该制度源于大陆法系国家,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民事诉讼的公正性、合法性以及诉讼当事人的平等保护原则。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设立,旨在保护非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诉讼程序的不当导致无辜第三人受到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实践应用自我国确立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以来,该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处理一些复杂案件时,该制度有效地维护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为民事诉讼的公正、合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适用范围、程序规范等仍需进一步完善。
四、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一)适用范围有限当前,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范围相对有限,主要适用于因生效裁判导致第三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其他情形可能导致第三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执行程序中的错误等。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范围。
(二)程序规范不健全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程序规范不健全,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
在实践操作中,不同法院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受理、审查、裁判等环节存在差异,导致诉讼效率低下、司法公正性受到质疑。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程序规范,确保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顺利进行。
五、完善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建议(一)扩大适用范围为更好地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应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范围扩大至更多情形,如执行程序中的错误等。
同时,应明确规定哪些情形下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以便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指导。
撤销权法律案例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乙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于2018年5月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原告向被告购买一批原材料,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原告依约支付了50万元定金。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被告未按约定时间供货,且原材料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
原告多次与被告协商,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但被告拒绝赔偿。
于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撤销与被告签订的买卖合同。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原告是否有权要求撤销与被告签订的买卖合同。
三、法律分析(一)合同撤销权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欺诈、胁迫的;(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三)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本案中,原告主张被告存在欺诈行为,要求撤销合同。
(二)欺诈行为的认定欺诈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误导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在本案中,原告主张被告未按约定时间供货,且原材料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存在欺诈行为。
(三)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在本案中,原告在合同签订后不久即发现被告存在违约行为,但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且原告主张的欺诈行为缺乏证据支持。
因此,原告无权要求撤销与被告签订的买卖合同。
据此,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原告主张被告存在欺诈行为,要求撤销合同。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欺诈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误导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论撤销权的性质及撤销之诉的当事人
论撤销权的性质及撤销之诉的当事人【摘要】撤销权是法律上一种重要的权利,通过撤销之诉可以实现对合同、法律行为的废止。
撤销之诉的当事人包括撤销权人和被撤销人。
撤销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其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绝对性,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
撤销之诉的当事人需具备一定的法律地位和条件,才能行使撤销权。
撤销权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撤销之诉的法律效果包括废止合同、返还物品等具体结果,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产生重要影响。
撤销权及撤销之诉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保护当事人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撤销权,撤销之诉,性质,当事人,重要性,法律效果1. 引言1.1 撤销权的概念撤销权是一项在法律上赋予个人或团体的权利,允许其对特定法律行为进行撤销或撤回的权力。
撤销权实质上是一种法律保护措施,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在特定情况下纠正不当行为。
撤销权的实施通常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例如在特定时间内提出撤销申请、在法定程序下进行撤销等。
撤销权通常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法律行为,比如合同、遗赠等。
在法律对撤销权进行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撤销权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撤销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工具,可以帮助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纠正不当行为,维护公平与正义。
在法律实践中,当事人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撤销权,合理行使该权利,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2 撤销之诉的基本内容撤销之诉是一种司法救济方式,指的是当事人请求法院依法撤销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件的诉讼行为。
撤销之诉的基本内容包括请求原判决、裁定或法律文件被法院撤销,同时请求法院重新审理原案,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撤销之诉中,当事人需要提出充分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或法律文件存在某种不合法情形,如违法适用法律、事实认定错误或程序违法等。
当事人还需要在法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撤销之诉,并支付相应的法律费用。
《业主撤销权研究》范文
《业主撤销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今社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权益关系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其中,业主撤销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权利,对于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业主撤销权的法律内涵、适用条件及实际操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业主撤销权的法律内涵业主撤销权,是指业主在合同签订后,因某些原因认为合同内容违反其真实意愿或存在重大误解等情形时,依法享有的撤销合同的权利。
这一权利的设定,旨在保护业主在交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防止因合同不公而遭受损失。
三、业主撤销权的适用条件1. 存在可撤销的事由:如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
2. 业主需在法定时限内行使:通常要求业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定期限内提出撤销请求。
3. 撤销权的行使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业主在行使撤销权时,不得侵犯其他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与挑战1. 举证难:业主在主张撤销权时,往往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合同存在可撤销的事由。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证据难取等原因,业主往往面临举证难的问题。
2. 时效性问题:业主必须在法定时限内提出撤销请求,否则将失去行使撤销权的资格。
然而,时限的确定往往因地区、案件性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给业主带来一定的困扰。
3. 法律适用不一致:不同地区、不同法院对业主撤销权的认定和适用存在差异,导致同一案件在不同地方可能得到不同的判决结果。
五、完善业主撤销权的建议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业主撤销权的适用范围、时限和条件,为业主行使权利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2. 加强司法实践指导:各级法院应加强对业主撤销权案件的审理和指导,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公正性。
3. 提高业主的法律意识: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律培训等方式,提高业主的法律意识,使其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4.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政府、法院、开发商和业主之间的信息共享,为业主行使撤销权提供便利。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作为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及完善措施,以期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概述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因非诉讼参加人的第三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等损害其民事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请求撤销该生效裁判文书的诉讼程序。
该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保护非诉讼参加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防止错误的生效裁判文书给当事人带来不公平的损害。
三、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果。
立法方面,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范围、管辖法院、提起条件、审理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司法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也在积极探索和适用该制度,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多的司法救济途径。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案件受理难、审理周期长、撤诉难等。
四、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受理条件严格当前,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受理条件较为严格,导致许多符合条件的案件无法得到受理。
这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资格的认定、提起诉讼的时间限制以及证据要求等方面。
严格的受理条件限制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范围,使得一些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第三人无法通过该制度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济。
(二)审理周期长由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审理程序相对复杂,涉及到的证据材料较多,导致审理周期长。
这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影响了司法效率。
同时,长时间的诉讼过程也可能导致证据灭失、当事人关系变化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案件处理的难度。
(三)撤诉难在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审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证据不足、法律关系复杂等,部分第三人可能选择撤诉。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事诉讼制度也在持续完善和优化。
其中,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作为保护非直接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维护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因非直接当事人原因导致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权提起诉讼以撤销、变更或追加已生效的判决、裁定等司法文书的一种制度。
这一制度理论基础源于民法的基本原则,如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公平正义等,以实现公正的裁判结果和保护非直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实践应用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涉及财产分割的民事诉讼中,第三人因未被列为当事人而无法参与诉讼,导致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第三人撤销之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该制度在涉及合同纠纷、侵权行为等领域的案件中也得到了有效运用。
四、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虽然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非直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受理范围不够明确,导致一些符合条件的案件无法顺利受理。
其次,相关诉讼程序和审理规则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最后,该制度的适用条件过于严格,使得部分本应享受保护的非直接当事人无法通过该制度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完善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明确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受理范围,确保符合条件的案件能够顺利受理。
其次,完善相关诉讼程序和审理规则,提高审判的公正性和效率性。
具体而言,可以设立专门的审查机构和程序来确保审判过程的公开、透明和规范。
同时,对于部分难以明确界定的情况可以给予司法解释的依据,避免过度严格的应用条件导致非直接当事人无法得到保护。
债权人撤销权诉讼制度研究
债权人撤销权诉讼制度研究作者:叶晶晶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9年第04期摘要:债是当事人间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在对债权相关法律制度考察时,即需要能够从制度利用者角度进行观察。
在本文中,将就债权人撤销权诉讼制度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债权人;撤销权;诉讼制度一、债权人撤销权诉讼的性质对于债权人撤销权来说,其是一种实体权利,要想实现该权利,即需要通过诉讼的方式实现。
在该过程当中,需要对撤销权诉讼的具体性质进行明确,了解撤销权性质也正是对诉讼主体、诉讼请求、诉讼管辖以及法院作出裁判的重要依据及前提,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即能够做好诉讼性质的掌握。
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撤销权诉讼性质并非是由债权人撤销权性质确定的,即在该程序中,诉讼性质并非在实体法性质基础上建立,也并非在人为对撤销权性质研究后,即能够对撤销权诉讼的性质进行获得。
实际上,撤销权诉讼形成需要成为形成之诉,其本质为当事人要对诉达到预期效果的意愿,形成权本身以及事实仅仅为当事人防御、攻击的依据及理由。
二、我国债权人撤销权诉讼存在的问题目前,该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立法上。
在该层面,债权人撤销权对合同相对性进行了突破,将合同效益延伸到了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在该过程中,在实体法上已经具有了债权人撤销权相关规定,作为债权人,要想对撤销权进行实现,就只有诉讼这个途径,而在程序法上,则不具有相关配套规定。
该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实际操作中对保护债权人债权的难度加大,由此导致法院在判决、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类似的情形在不同的法院会做出不同的判決;第二,构成要件。
在债权人撤销权诉讼中,当债务人行为损害债权人合法债权时,此时撤销权则可以认定具有法律依据。
其是否能够对撤销权进行行使,关键在于确定财产需要如何处分。
当该权利符合构成要件时,在权利行使方面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为该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合同法撤销权论文
合同法撤销权论文合同法撤销权论文论合同法中的撤销权【摘要】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五种撤销权:合同订立中的要约人撤销权,效力待定合同中的善意相对人撤销权,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债的保全中债权人撤销权,赠与合同中赠与人撤销权。
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将有利于当事人正确行使该权利,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合同法;条件;撤销权性质;程序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五种撤销权:合同订立中的要约人撤销权,效力待定合同中的善意相对人撤销权,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债的保全中债权人撤销权,赠与合同中的赠与人撤销权。
依据撤销权的对象不同,我们可以将撤销权分为撤销自己意思表示的撤销权与撤销他人意思表示的撤销权。
在上述撤销权中,债权人撤销权是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有害债权的行为,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所以该权利的对象是他人(债务人)的意思表示,由于撤销他人意思表示涉及对意思自治原则的突破,所以法律对债权人撤销权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其他撤销权的对象分别是要约、善意意思表示、瑕疵意思表示和赠与意思表示,分别是要约人、善意相对人、瑕疵表示人、赠与人等权利人自己的意思表示,所以这些撤销权都属以自己意思表示为对象的撤销权。
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将有利于当事人正确行使该权利,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五种撤销权,是指权利人通过法律规定的情形或基于自己的意思使自己或者他人已经实施的法律行为失去效力的一种权利,是一种形成权。
我们从概念上可以看出五种撤销权的行使条件不同。
(一)合同订立中的要约人撤销权这是指要约人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发生法律效力以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将该项要约取消,从而使自己所发出要约的效力归于消灭的权利。
它的行使条件是:(1)撤销权行使的时间条件。
撤销权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并生效,但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的期限内;(2)撤销权行使以通知为条件。
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已经到达受要约人;(3)撤销权行使的通知内容必须是使要约的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
【精品】浅析我国民事中的撤销权探讨与研究
浅析我国民事中的撤销权内容概要:撤销权是为防止债务人通过放弃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来侵害债权人的利益而为债权人设立的权利。
本文通过对撤销权的性质、撤销权的成立要件、撤销权的行状及债权人利用撤销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债权尚有困难的事实后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关键词:形成权;代位权;客观侵权;主观恶意;债务人恶意一、撤销权制度概述(一)撤销权制度产生的背景撤销权制度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中称为“废罢诉权,由于它是由罗马法学家保列斯所创设的概念,所以又称为保列斯诉权.根据废罢诉权,如果债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将养活债务人的现有财产,且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债务人实施该行为时具有故意,第三人也明知债务人实施行为时具有加损害于债权人的故意,第三人也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债权人的债权,则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债权,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处分财产的行为[1]。
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指出,如债务人为了要欺骗债权人,将其所有物交付他人,而其物业经总督命令由债权人占有者,债权人得主张撤销交付,并诉请回复该物。
这就是说,可主张该物未曾交付,这样它仍属于债务人财产的一部分。
(二)撤销权的概念和特征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通过实施一定行为养活其财产,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造成损害的,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行为的权利.它具有如下特征:1.债权人撤销权为附属于债权的一项实体权利。
债权人的撤销虽然只能于诉讼内行使,并在传统民法中称为废罢诉权,但撤销权并非程序法上的权利,而是实体法上的权利。
因为该项权利存在于当事人的实体法律关系之中,其行使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也是实体法上的法律效果。
债权人撤销权附属于债权人的债权,与债权具有不可分性,不能单独让与。
2。
债权人撤销权是撤销权的一种特殊形态。
债权人撤销权与一般撤销权具有以下区别:第一,产生原因不同。
债权人撤销权是因为发生了债务人实施的有害侵权行为,一般撤销权是由于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撤销权论文:撤销权诉讼研究
撤销权论文:撤销权诉讼研究
【中文摘要】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4、75条规定了撤销权制度,撤销权制度的设立对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法律规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因该条文过简,概述不完整,容易引起理解差异和适用困难。
由于撤销权的行使是以突破合同相对性为代价的,而合同相对性又是维系债权人和债务人关系的基本准则,突破这一原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交易安全,所以审理中既要注意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又要兼顾保护债务人的经济自由,也就是要实现维护交易安全与保护债权人利益这两个价值目标之间的平衡。
此次《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关于撤销权的规定尽管基本构划了该制度的实体内容和程序机制,但在撤销权诉讼程序机制运作的诸多环节尚缺乏全面和具体规制,无法满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作为一项新设立的法律规定,学界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深入全面的探讨。
故应结合实践,吸收先进理念,加强研究,以期对撤销权诉讼制度加以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撤销权制度的作用。
本文在充分借鉴相关国外有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撤销权诉讼的司法实践,主要就撤销权诉讼的性质、诉讼标的、诉讼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撤销权诉讼具体程序问题等问题进行探索和论述。
本文主要观点有:撤销权之诉的性质为形成之诉兼给付之诉;撤销权诉讼之管辖性质应为专属地域管辖;撤销权之诉的诉讼标的应为撤销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和责
任财产恢复原状的请求。
撤销权诉讼的既判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
【英文摘要】In 1999,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w of Contract has been enacted, the 74th and the 75th article of which stipulate the cancellation right. The setting of the cancellation right ha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of safeguarding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owever, this article is simple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adopt. Because the use of the cancellation right is at the cost of the privity of contract, which is the basic principle connecting obligee and obligor. Breaking this principle influence the safety of the transaction, thu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ights of obligee and obligor during the judgment, that is to say, the safety of the transaction and the economical freedom of the obligee should be balanced. But, the Contract Law of China ignored the cancellation right procedural mechanism ---- Proceedings for right of Cancellation.In December ,1999, Supreme People’s Court Certain Questions Explanations about<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w of Contract >, the 23rd to the 26th article in which expound the 74th and the 75th article of contract law., and finally establish the position of the Cancellation Right
in China’s legal system. As a new law, scholars did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it, and there may be more or less situ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So we should apply this law to practical, absorb advanced theory, make the most of the law.This essay based on the legislation’s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connecting the proceedings for right of cancellation’s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explored and discussed the conception
of the Proceedings for right of cancellation, object of action,
the status of litigant and so on. The main point of view of
this essay: The nature of proceedings for right of cancellation
is the request right suit and given suit. The jurisdiction of Proceedings for right is the exclusive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The object of action Proceedings for right is
that the debtor’s disposition is removed and that recovery original property. Validity of matter adjudged of proceedings
for right related creditor debtor and third party.
【关键词】撤销权诉讼程序既判力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英文关键词】the Cancellation Right litigation Procedure Validity of matter adjudged
【目录】撤销权诉讼研究摘要4-5Abstract5-6第一章撤销权诉讼的属性9-15一、撤销权制度的特征9-11二、撤销权的本质11-13三、撤销权诉讼之性质13-15第二章撤销权诉讼的诉讼标的15-17一、诉讼诉标的一般学说15-16二、撤销权诉讼的诉讼标的16-17
第三章撤销权诉讼的当事人17-20一、撤销权之诉的原告17二、撤销权之诉的被告17-20第四章撤销权诉讼的程序20-34一、撤销权诉讼的提起20-25(一)撤销权诉讼的程序条件20(二)撤销权诉讼的实质条件20-251、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20-212、债务人实施了处分财产的行为21-223、债务人的处分行为须有害债权人的债权22-234、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恶意23-255、撤销权行使的时效条件25二、撤销权诉讼的管辖25-27(一)撤销权诉讼管辖的性质25(二)撤销权诉讼的管辖与协议管辖、仲裁的关系25-26(三)涉外撤销权诉讼的管辖26-27三、撤销权诉讼的证明27-29(一)证明对象27(二)证明责任27-29四、撤销权诉讼裁判的判决29-34(一)撤销权诉讼的判决及实体拘束力29-31(二)撤销权诉讼判决的既判力31-341、既判力的概述31-322、撤销权诉讼判决的既判力32-34结语34-35参考文献35-37后记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