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信”“德”交友观伦理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孟“信”“德”交友观伦理意义
作者:朱哲
来源:《商情》2014年第36期
【摘要】有道是“人生难得一知己,朋友知心有几许?”自古以来称颂友谊的诗句比比皆是,朋友就是我们另一半人生,其感情和亲情无疑。
孔孟交友之道可以说是开创了儒家友观的优良传统,其思想内涵意蕴是非常丰富的,对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有着深刻地指导作用。
我们有必要继续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
【关键词】孔孟朋友信德
一、孔子的交友之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阅读《论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及其重视朋友之谊,把交朋友看成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可见孔子把朋友关系多么重要,等同于兄弟之间的情谊。
孔子极其看重所交朋友的人品,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要交心胸宽广之人为朋友,不交那些心胸狭窄之人,因为“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君子群而不党”(《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尧曰》),与君子交往能够使自己不断取得进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论语·里仁》)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与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朋友之间一定是要相知相许相互吸引的,有灵魂思想上的交融,“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朋友之间交往需要讲究诚信,在孔子看来,信是一个人做人基本品德,“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与朋友交往要做到重承诺、守信用。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反对那些品德败坏,不守信用之人,他曾这样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
”(《论语·公冶长》)
二、孟子的友道观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这是孟子对朋友的定义。
交友不能因为对方的身份、财富而择友,应该看重品德。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是做人所必备的基本原则,否则就会丧失掉自己的人格。
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主张在交友中择取对方的长处加以学习。
孟子把朋友关系看得很重要,“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朋友关系是五伦之一,和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并列。
因为如此重要,所以择什么样的朋友就尤为谨慎。
怎样选择朋友,孟子讲了一个方法“眸子不能掩其恶”(《孟子·离娄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便可知一二。
孟子的交友观透露出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涵义。
与孔子不同,他认为交友不能依凭身份地位有所不同而对待不同,这一点体现出了孟子思想的进步性。
三、孔孟交友之道的价值意义
孔孟的朋友观,最突出的体现了“信”和“德”两点。
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信”是孔子“仁”的内在要求。
孟子:“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孟子·告子上》)孟子把“信”看成是人生永远不能失掉的道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朋友交往中以义为上。
以文会友,以武会友;有意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忘年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惺惺相惜,让我们对朋友两个字有着深切悠远的体会和情义。
“信”是朋友之间一种感情的寄托,“德”让朋友之间惺惺相惜,灵魂相通。
虽然朋友之间不像君臣那样有必然要履行的在责任,也不像父子、兄弟之间有血缘的牵绊,更不像夫妻之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一个共同体,朋友这种关系是脱离了义务、责任之后不带任何杂质的一种个人感情寄托。
我们有理由相信,两个人在心灵上的碰撞,彼此对对方德行、德性的欣赏是朋友之意的开端。
如伯牙和子期那样“高山流水”称颂千古的友情,再如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牢不可破,亦师亦友的美谈。
我们有必要学习孔孟的这种“信”“德”朋友观念。
既不会因为识人眼光不佳出现滥交朋友、错交朋友而发生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也不会因为过度亲密,不分彼此而产生矛盾。
儒家讲究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章句》)的交友之道,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M].岳麓书社.
[2]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
[3]张觉撰.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