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集群调查:浮现的龙脉[重要参考]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培育创新能力和提高竞争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方面,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阐述。
中国农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在西南地区的盆地农业集群和长江三角洲农产品集散地,都形成了以苹果、汇添富稻米等农产品为主的农业集群。
这些农业集群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在不断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在制造业方面,中国的产业集群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中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之一、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集群也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制造业集群集聚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体系,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此外,中国的制造业集群还在加强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逐渐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变。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
例如,中国的硅谷-北京中关村,作为中国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之一,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此外,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比如在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
尽管我国的产业集群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产业集群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例如,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其次,部分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依赖于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
同时,产业集群还面临环境污染、土地压力等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需要加强合作和创新,提高整体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产业集聚的概念
产业集聚的概念、案例及现状要素产业集聚的含义产业集聚(industrial cluster),也有学者称为产业集群,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者是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
西方的产业集聚是经历了18世纪和19世纪开始的两次工业革命后逐渐衍变、自然形成的。
中国没有经历过这种时代,目前已经形成的集聚都没有西方工业革命时期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化生产的特点,而是杂乱无章。
因此,研究和利用产业集聚理论,规划有效集聚发展模式,是中国产业集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选之路。
过去20世纪,产业集聚在全球获得了广泛成功。
国际经典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意大利托斯卡纳家具工业区美国硅谷微电子生物群、好来坞影视娱乐业群、加利福尼亚酒类集群... ...曼萨诺家具集群曼萨诺集群被誉为“椅业三角”,占地90平方公里,在意大利乌迪内省,有11个区,4万居住人口。
该区有1000家家具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椅子4400万张,相当于意大利全部椅子产量的80%,欧洲椅子产量的50%,全球椅子产量的30%。
该区的竞争策略为:集群内的生产分工严密,企业专业从事一到两个特定生产工序,很少存在一个企业包揽全部的生产工序。
区内的企业类型包括三类,分别是:(1)小手工作坊,他们生产半成品或从事专业化的工序(木材旋切、弯曲、抛光、雕刻、油漆、填料),为本地其他企业配套生产;(2)中等规模的企业,他们购买半成品后完成生产程序中的最后阶段(组装和油漆),然后出售最终产品。
有些中等规模的企业,能完成生产链条的大部分工序,但只有一种生产方式,当他们的生产超负荷时,将其分包出去加工,当收缩阶段还可以重新吸收生产;(3)小型企业,他们完成生产中所有的程序,除了少部分的特定类型的产品。
我国家具产业集聚发展家具制造在一个地理区域内集聚,形成工业群落或工业区(Manufacturing cluster orindustrial district )已成为一个全球现象。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各地均有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文就这些问题及其应对对策展开分析。
首先,产业集群发展存在政策不统一的问题。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细则设立方面存在许多差异,而这些政策的不统一也影响到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因此,国家应该加大统一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的力度,制定一个统一的发展规划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其次,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企业激烈竞争,也使得相关部门对产业集群的管理略显漏洞。
当前,政府应该从管理上介入产业集群,提出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此外,产业集群发展还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因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一,导致部分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紧缺,从而影响到集群发展整体水平。
因此,国家应当加大资源配置力度,稳定地方政府的支持,以促进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
此外,产业集群还存在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发展缓慢,也影响了集群发展整体水平。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投入,推动企业实施有效的创新战略,以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最后,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人才紧缺的问题。
随着资源紧张,部分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无法得到满足,也影响了经济发展。
此外,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也限制了企业发展的空间。
因此,政府应当加快人才储备,完善技术培训体系,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以便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
因此,政府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总之,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要么是由国家发放的统一政策,要么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充分利用资源和引进人才,即要统一政策,提供管理机制,重视资源的利用及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董志尚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01期摘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企业集中在同一产业或产业链,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互相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或企业制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产业集群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来看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提升中国产业集群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链;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95-02一、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从现阶段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来看,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中国产业集群虽然分布比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及个别大城市。
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是集中在珠江三九州、长江三角洲、浙东南、环渤海等地区,这些地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早,市场机制比较健全。
中国的产业集群以广东的专业镇(佛山陶瓷)、浙江的块状经济(义乌小商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园区(宁波服装产业)为典型代表。
中国大多数产业集群不是集中在大城市,而是在城市的周边地区。
二是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轻工产业。
按照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产业集群分类,中国的产业集群除了以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外,基本上属于传统产业集群,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多是从事传统的制造加工业,主要是从事食品、纺织、制衣、五金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领域。
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在产品研发、自主品牌打造方面比较薄弱,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
三是中国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以非公有制经济的中小企业为主,基本上是小企业集群。
在中国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重工业领域产业集群出现得较少,中国产业集群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大部分为个体、私营企业,有些甚至还具有手工作坊的特征。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总趋势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总趋势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总趋势引言: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总趋势,旨在为我们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过去几十年,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主要依赖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大量生产型企业纷纷涌入特定地区,形成了一批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
然而,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数量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
未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推动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二、从单一产业到综合集聚:过去,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以单一产业为核心,例如广东的电子产业集群、江苏的纺织产业集群等。
这些集群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集群将朝着综合集聚的方向发展。
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例如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等的结合,将为产业集群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动力。
三、从区域单一到跨区域合作:过去,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例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
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中部地区崛起的机遇,未来产业集群将呈现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趋势。
例如,辽宁沈阳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与长三角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和市场,形成了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和利益的最大化。
四、从开放引进到走出去:过去,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依托政策优势和国内市场的支撑,引进外资和技术成为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的产业集群将走出去,实现全球化发展。
例如,中国的高铁技术和设备已经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中国品牌的形象。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
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关于产业聚集指数(CIP)产业聚集指数用来评估特定产业在全国各地的聚集程度。
CIP的值越高,说明该行业的空间分布越不均匀,呈高度集群式分布发展;CIP值越低,说明该行业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
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聚集程度可以用产业的地区产值与全国总产值之比或区位商等方法进行度量;从整体上度量一个产业在全国各地的聚集程度并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需要对各地区产业聚集程度进行汇总并进行适当的表转化处理,影响因素有行业划分的精细程度、区域单元的大小等。
制造业产业集群指数分布在0.22——0.53之间,聚集指数的平均值为0.36.化学纤维制造业的聚集指数最大为0.5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聚集指数最小为0.22.说明:化学纤维制造业是个大行业,属于国家行业分类二级目录,下面还有若干子行业,因此0.53的产业聚集指数属于该大行业的平均指数,其中子行业维纶纤维制造的产业聚集指数高达0.84.河北、天津、北京地区优势产业区数量在8个以上的行业分布情况:区个数的40%,装配制造业的产业聚集程度最高,在经济规模、创新率、利润率和增长率上也都明显具有优势,说明装配制造业最适合以产业聚集或产业集群的形态发展。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引言产业集群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内,具有相近产业特征和关联产业链的企业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现象。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推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通过组织企业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也不断壮大,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本文将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1.产业集群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汽车、电子、纺织等行业的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成为国内外的竞争力。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产业基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以半导体、智能手机等产业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
在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农业、化工等传统产业的集群逐渐形成,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挑战和问题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在一些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仍然依赖国外。
其次,产业结构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
此外,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合作还存在待提高的空间。
三、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1.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成为促使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投入,培养人才。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落地。
2.跨地区合作加强为了促进各地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我国将加强跨地区的合作。
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分享资源,各地产业集群将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区域间协同创新与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例如,我国西部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可以与沿海地区的化工产业集群进行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的互补。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摘要】该调研报告对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调研与分析,从产业集群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入手,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集群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发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动力;问题;策略一、产业集群发展背景和意义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相关产业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集中化、网络化的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等。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可以归纳为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
经济效益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三、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产业链缺乏完整性,导致协同效应不明显。
二是产业集群内部激烈竞争,缺乏合作与共享。
三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一是促进产业链延伸和完善,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
二是加强产业集群内部合作与共享,形成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
三是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
五、成功案例分析对于一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案例进行了分析,如中国珠宝产业集群、德国汽车产业集群等。
从这些案例中发现,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依赖于良好的产业环境、稳定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的组织管理。
六、问题与建议从调研中发现,产业集群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支持不够明确、组织管理不够有效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政策引导,提升组织管理水平等。
【结论】产业集群发展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报告一、背景介绍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种或多种产业通过一系列紧密的关联、互动和互补而形成的经济集聚体。
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报告旨在分析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在一些传统产业方面,如纺织业、服装业等,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其次,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如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也涌现出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些比较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
然而,我国产业集群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产业集群发展不够均衡,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其次,一些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依赖外来技术和市场。
此外,一些产业集群在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不合理和浪费的问题。
三、问题分析1.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一些产业集群主要依靠引进技术和合作开发,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3.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问题:一些产业集群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1.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扶持力度,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2.加强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加强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在我国也称作“产业簇群”、“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产业集群是地区和产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促进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几乎每个省市都有发育程度不同的产业集群,其中以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最为集中。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类型产业集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是根据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群;二是根据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可分为供给因素驱动形成型与需求因素驱动形成型的产业集群;三是根据产业集群中成品商的市场结构,可分为轮轴式多核式葡萄式与混和式产业集群;四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深度,可分为简单型与复杂型产业集群;五是根据产业集群中同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可分为松散型与紧密型产业集群。
此外可根据成产品的属性分为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
从形成原因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特色集群。
这些集群一般形成了专业化的、劳动密集型的小城镇,浙江称之为工业化特色产业区。
从其产生的过程来看,产业集群经济主要是一种民间经济,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
从全国来看,这类企业集群也为数最多。
二是基于“三来一补”基础上形成的两头在外的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港台地区的制造业正好面临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飞涨、成本迅速上升的压力,广东、福建、江苏省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机遇,以优惠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以及邻近港澳、联接广州深圳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成港台制造业的“工厂”。
三是与大型企业配套形成的产业集群。
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
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产业集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从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到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再到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各类产业集群广泛涉及并蓬勃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中国经济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产业集群形成了规模效应和规模经济,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产业集群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再次,产业集群形成了专业分工和聚集带动效应,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人才的集聚。
最后,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产地品牌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产业集群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缺乏产品差异化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一些产业集群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需要加强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
再次,一些产业集群间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和价格战问题频发,需要加强行业合作和协调发展。
最后,一些产业集群缺乏政府支持和引导,需要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和产业支持体系,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其次,加强产业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再次,促进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产业联盟,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最后,注重培育产业集群的人才和企业文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构建创新驱动和企业家精神。
总的来说,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创新,可以推动中国产业集群不断优化和升级,带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是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途径,也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市场扩大的有效路径。
中国产业集聚分析
但是,不同地区的产业集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城市群和沿海 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但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人才引进和留存面临困境; 另一方面,内陆地区的产业集聚虽然发展迅速,但面临着产业链不完善、基础 设施落后等问题,需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
三、产业集聚影响因素:政策、 市场与技术
1、政策因素:政府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 政策和专项规划,可以吸引投资、人才和技术,加快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提高产业集聚的 质量和效益。
一、全局性分析:中国产业集聚 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产业集聚主要表现在环渤海、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都 市圈等地区。这些区域的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优势产业突出,如环渤海地区的 重工业和制造业,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金融和服务业,大湾区的科技创新 和高端制造业,成渝都市圈的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等。
3、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未来,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 协调发展将成为主流。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各地区将更好地发挥比 较优势,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和协作共赢,推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集聚向更高 水平发展。
总之,中国产业集聚在全局性和区域性两个角度均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 势。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充分考虑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产 业集聚向更高水平发展,助力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中国肉牛产业集聚现状
中国的肉牛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东北、内蒙古、西部地区为 主的肉牛养殖和育种基地。据统计,2022年中国肉牛存栏量已达到9600万头, 比2015年增长了近10%。其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东北等地区 的规模化养殖场和育种基地承载了大部分的养殖和育种任务。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一、产业集群:古老神话与青春魅力集群指一群同类或相似的事物集聚在一起。
宏观到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太阳系,中观到各大洲的动植物和人种,微观到计算机内微小的集成电路,无不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可以说,集群几乎是所有事物和生命体存在的重要方式。
1、产业集群创造着无尽的经济奇迹。
中国江西景德镇的陶瓷、湖南浏阳的花炮、浙江宁波的服装等一些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和辉煌。
国际上,荷兰的花卉与造船产业、英国曼彻斯特的纺织业,已两、三百年的历史;二战以后,国际上许多原来工业发达的地区却出现了衰退,而以“第三意大利”(包括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的7个省)、德国的巴登符德堡、美国的硅谷等原来相对落后的地区依托产业集群却迅速发展。
2、产业集群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
当今世界经济地图上,产业集群是很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
从世界范围看,人才、资金、知识与技术等生产要素倾向于集聚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的某些区域或大中城市,因而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在空间上越来越高度集中,产业集群已构成发达国家空间经济的基本构架。
美国的硅谷、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
克利夫兰的油漆和涂料业群、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群、马萨诸塞的制鞋业群,都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高度集聚的加利福尼亚州经济总量居世界各国11位。
在德国,拥有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业群、巴登一符腾堡的机械业群、纽伦堡的制笔业群。
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出口都通过专业化产业区域实现。
3、产业集群将决定国家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未来。
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当今世界,一方面生产要素(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扩散,而另一方面,这些要素又在特定的区域集聚组合,以专业化、集群化的形式发展,导致某个特定领域中产业集群的出现,并在带动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地位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甚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同类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中国,产业集群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区域竞争力提升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为了了解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产业集群,掌握集群发展的成果、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产业集群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类型;2. 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4. 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资料的查找、实地考察和深度采访等。
针对不同的产业集群,我们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座谈和访问,详细了解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瓶颈,收集信息并撰写调研报告。
三、调研结果及问题分析经过多个月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 产业集群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企业、供应商、服务机构、政府机构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形成一个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区域聚集。
2.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包括:产业密集度高、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共同研发和资源共享、成本竞争力强。
3. 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许多产业集群,且不断发展壮大。
4.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5. 针对目前的问题,存在着产业链重复和链条不完整、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困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资源整合和管理,以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四、建议与总结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产业集群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形成更为完备的产业生态系统。
中国产业集群的格局、特点和趋势
中国产业集群的格局、特点和趋势一、产业集群发展轨迹以各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依据,我们将我国产业集群的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条件促成阶段、市场需求拉升阶段、外商投资推动阶段、产业转移和升级阶段。
这几个阶段之间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间隔,相互之间会有交叉,即同一阶段会存在多种不同形式的推动力同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但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主要特征有较大差异。
早期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主要依赖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传统工商业传统、地域文化等社会资源;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内需求和出口贸易日益扩大,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处于短缺的居民消费品需求得到了极大的释放,拉动了东南沿海地区以日用消费品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全球产业分工的重构,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 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围绕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起来一大批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产业集群;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逐渐进入成熟期,受国际竞争加剧、产业规模扩大、区域容量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开始出现分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开始增多,部分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则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图1 我国产业集群演进阶段:以主要推动力为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促成阶段市场需求 拉动阶段 外商投资 推动阶段 产业转移 和升级阶段 自然资源传统手工业商业传统地域文化居民消费品价格放开 内需扩大 出口增加 参与全球产业分工 全球产业转移 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辐射 产业容量约束 集群间竞争 重化工业化 链状产业集群 阶段 主要推动力(一)自然条件促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我国中小企业空间聚集始于20世纪80年代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兴起。
1982年,义乌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小商品市场,从而使义乌小商品市场获得先行之利,产生先发效应。
关于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THANKS
感谢观看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 利于技术创新和扩散,推动整个产业的技 术进步。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创造就业机会
产业集群往往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增 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吸引大量的人才聚集, 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
02
国内产业集群的类型与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产业链完善程度
产业链日趋完善
国内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推 动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配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薄弱环节仍需加强
尽管国内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日趋完善,但在一些关键环节和 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 力,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04
地域分布
02
服务业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如北京、上海
、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
典型案例
03
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北京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都
是国内知名的服务业产业集群。
03
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规模与增长
规模壮大
近年来,国内产业集群的规模持 续壮大,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地域分布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 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以及中西部的一些地 区。
典型案例
浙江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广东东莞制造业产业 集群等都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
服务业业产业集群以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是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关于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汇报人: 2023-11-20
精选-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根据2019年3月5日张副县长的工作安排,分析农业、林业、畜牧、发改、创新、经贸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对我县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调研林业产业)。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 **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产业富县(二)糖酒业年产5万吨燃料酒精改扩建工程已建成投产。
(三)矿业产业与红河钢铁厂进行合作,南砂矿业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成功地对马街铁矿进行资源整合;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县黄金有限责任公司产权转让给云南华西矿产资源公司的工作已全面完成。
1.膏桐**县的膏桐产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加强对外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严格项目管理。
通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国家财政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确定为林油一体化项目实施示范县,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立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绿色能源减贫项目三个示范县之一。
2.橡胶(2)橡胶生产经营和改革情况 2000年前橡胶产业在我县的发展种植主要以农户自发管理为主,由于管理不善,其种植面积比较零星,管理比较粗放,经营形式较单一,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十一五”期间,在推进橡胶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橡胶产业化经营发展,把橡胶产业从零星、粗放、单一的经营管理模式中,改变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群发展,制定完善了税收,土地使用,市场准入,财政贴息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夯实了基础设施,做了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合理、有效及市场准入的经营管理体制,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农户的积极性,同时,也扩大了一定的种植规模,充分体现出橡胶产业在**县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3)橡胶产业经济效益以及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调查,我县目前已发展种植橡胶产业的黄草岭、黄茅岭两个乡中,现可割胶的林地面积为960亩,实割胶株数为24000株,年产胶量为599吨,按每公斤当地收购价10元计算,其产值可达599万元。
产业集群调查:浮现的龙脉
产业集群调查:浮现的龙脉一产业集群调查:总体发现根据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报告试图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进行一次普查式的调查。
由于每一个具体产业集群所涉及的产业和空间都不是十分清晰的,加上中国也缺乏标准的和专门的集群统计。
产业集群调查是一个十分艰辛和复杂的工作。
为尽量保证调研的全面、具体、真实和客观,调研先后从多个渠道展开。
第一,我们研读了国内所有几百篇关于产业集群的文献和论文,挑出了经过学者、专家发现研究过的产业集群;第二,我们搜索了网上国内各个城市的政府网站和行业协会网站,以及关于国内产业集群的网页;第三,我们向全国2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贸委、政研室或计划局进行电话咨询,请他们提供当地主要产业集群的线索;第四,我们拜访咨询了相关行业协会;第五,我们用从业人员、销售利润、企业个数等的区位商数据对发现的全国各城市的产业集群进行了验证、剔除和修正;第六,确定中国各城市各产业的集群分布和发展状况;第七,制作产业集群地图和表格。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这些表格和地图也只显示了中国产业集群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第八,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具体和综合分析,主要总体发现如下。
(一)发展历程:20余年竞争和演化而来的10条道路当今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如前几章所述,产业集群需要种子、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条件无法具备。
改革开放后,产业集群所需要的条件逐渐具备。
早在20世纪80年代,广东、浙江、北京等全国的许多地区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产业集群。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产业集群也随之不断发展,并开始向周边地区和相关行业扩展和演化。
按其形成的主要力量来区分,大致有10种途径。
(1)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发展起来的特色集群。
江浙地区许多产业集群主要通过这种途径发展起来,并且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集群的最主要和最广泛的途径。
如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广东中山小榄的五金等。
其他沿海和中西部的许多城市也都是通过这种途径发展和扩散了产业集群,如河北省清河县的羊绒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调查:浮现的龙脉一产业集群调查:总体发现根据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报告试图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进行一次普查式的调查。
由于每一个具体产业集群所涉及的产业和空间都不是十分清晰的,加上中国也缺乏标准的和专门的集群统计。
产业集群调查是一个十分艰辛和复杂的工作。
为尽量保证调研的全面、具体、真实和客观,调研先后从多个渠道展开。
第一,我们研读了国内所有几百篇关于产业集群的文献和论文,挑出了经过学者、专家发现研究过的产业集群;第二,我们搜索了网上国内各个城市的政府网站和行业协会网站,以及关于国内产业集群的网页;第三,我们向全国2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贸委、政研室或计划局进行电话咨询,请他们提供当地主要产业集群的线索;第四,我们拜访咨询了相关行业协会;第五,我们用从业人员、销售利润、企业个数等的区位商数据对发现的全国各城市的产业集群进行了验证、剔除和修正;第六,确定中国各城市各产业的集群分布和发展状况;第七,制作产业集群地图和表格。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这些表格和地图也只显示了中国产业集群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第八,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具体和综合分析,主要总体发现如下。
(一)发展历程:20余年竞争和演化而来的10条道路当今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如前几章所述,产业集群需要种子、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条件无法具备。
改革开放后,产业集群所需要的条件逐渐具备。
早在20世纪80年代,广东、浙江、北京等全国的许多地区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产业集群。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产业集群也随之不断发展,并开始向周边地区和相关行业扩展和演化。
按其形成的主要力量来区分,大致有10种途径。
(1)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发展起来的特色集群。
江浙地区许多产业集群主要通过这种途径发展起来,并且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集群的最主要和最广泛的途径。
如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广东中山小榄的五金等。
其他沿海和中西部的许多城市也都是通过这种途径发展和扩散了产业集群,如河北省清河县的羊绒加工。
(2)依靠历史传统产业基础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
主要包括我国历史的一些手工业集群地区,如湖福建德清的瓷器、江西省万载县和湖南省浏阳市的花炮制造业等。
(3)依靠当地资源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
河南骡河的食品加工、江苏邳州的木材加工业,以及许多矿产资源城市的产业集群等。
(4)依靠外部市场而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
如福建晋江的制鞋、浙江乘州的领带、广东佛山的陶瓷、南海西樵的纺织、云浮罗定的针织、张槎的针织、盐步的内衣、中山沙溪的休闲装、石湾环城的童装、虎门和大朗的服装、佛山石湾的陶瓷、中山古镇的灯饰、云浮云城的石材、顺德的家具等。
(5)通过引进外资,在“三来一补”基础上形成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业已形成我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包括珠江东岸(广州、东莞、惠州、深圳的部分县镇)的信息产业集群和珠江西岸(顺德、中山、南海、江门、珠海、广州的部分县镇)电气机械产业集群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业已初步建成。
另外,江苏苏南地区、山东的胶东半岛地区的外资企业集群也基本形成。
(6)配套大型企业形成和发展一批产业集群。
在山东青岛海尔集团、重庆嘉陵摩托集团、长春的一汽制造等大型企业集团附近都有相关企业繁殖和衍生。
(7)在中心城市城区出现的都市型产业集群。
都市型工业园区是特指以大都市独有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研发、营销管理、技术服务和生产制造为主体,能在市中心区生存发展,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增值快、适应市场快等特点的工业集聚类型。
(8)依靠高校资源和科技人员创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
这类产业集群后来大都被政府所扶持。
如,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大批走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依托于本地高校与科研单位集中的优势,创办企业而形成的。
后来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基础上,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了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
(9)通过政府规划下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
包括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和开发区等。
目前国家级、省级及以下各类园区数量众多,其中一部分成功地形成和发展了产业集群区。
不过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群经验上看是1/5的成功,4/5的失败。
(10)政府与民间两种力量混合作用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
许多产业集群是最初自发萌芽,后来通过政府扶持逐步发展起来,但是也更有许多自发产业集群经政府的扶持而夭折的。
(二)发展气象:产业集群逐渐显现中国的经济龙脉本报告在大规模的调查基础上发现:从东北特别是辽中南城市的装备制造和京津的高新技术,经山东和江苏城市的加工制造、上海的服务业和装备制造、浙江和福建城市的加工制造,到广东城市的加工制造产业集群,导致地区经济隆起带的万里连绵,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已经浮现了一个产业集群的龙脉。
中西部由产业集群所导致的从点状到带状经济的隆起,也越来越清晰。
包括:长沙、武汉、郑州、西安、成渝等城市和地区。
本报告在大规模的调查基础上发现:全国内地280多个城市的160个城市拥有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
不仅浙江、广东和福建等省的许多城市的产业集群明显,中西部的广大城市也出现了产业集群。
目前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约数千个。
本报告在大规模的调查基础上发现:在全部的175个大小行业里,大多数行业当中都有了产业集群的存在。
纺织、制衣、制笔、电器、机械制造、医药等18个产业上具有明显的聚集。
(三)发展水平:处在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本报告在大规模的调查基础上发现,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地域分布不均衡从产业集群地图上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地区。
尤其是在浙江和广东两省,产业集群分布最为密集,特点也最鲜明,发展速度和水平也要高于其他地区的同类集群,已成燎原之势。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业已形成我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包括珠江东岸(广州、东莞、惠州、深圳的部分县镇)的信息产业集群和珠江西岸(顺德、中山、南海、江门、珠海、广州的部分县镇)的电气机械产业集群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业已初步建成。
据统计,珠三角地区的产品覆盖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视听产品和基础元器件,产值占全国三成多,其中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全国一半,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六成。
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信息产业部。
浙江全省范围内几乎处处皆集群。
据统计,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如诸暨大唐的袜业、湖州织里童装、杭州的女装、永嘉桥头的纽扣、苍南宜山的腈纶、瑞安场桥的羊毛衫、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温州瑞安的汽摩配件等。
但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只有零星的产业集群存在,且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普遍较东部地区落后。
2.我国产业集群的行业分布不均衡我国产业集群在各个行业中的分布亦不均衡,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电子、信息、医药、塑料、汽摩配件、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是出现产业集群较多的几个行业。
以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分类,我国产业集群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其中尤以属于制造业的集群居多。
以轻重工业分类,大多数产业集群又集中在轻工业当中,众多产业集群生产出的产品也是以居民消费品为主,其中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纺织行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也最为突出;重工业当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点比较明显,在其他大中型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能源行业中,产业集群则出现较少。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在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数量十分有限。
3.我国产业集群的载体主要在小城镇这种现象在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尤为明显。
如前述全国29个特色纺织集群中绝大多数都是以镇为单位。
目前,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
这是我国产业集群处于初级阶段的重要表现。
外生型产业集群主要是外资企业要利用当地村镇的丰富的土地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开放的政策,从而选择一些村镇建立合资企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企业的聚集形成集群。
内生产业集群的发起者基本上都是本地农民,承袭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手工业传统,通过农村家庭工业作坊而逐步形成的,因而初级阶段也偏好选择在乡镇。
4.我国产业集群优势主要是低成本优势由于产业规模小、专业化层次低、产业链不完善、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的,另外,诚信水平不高,仿制现象突出,金融担保体系和公益性产品开发信息服务等配套设施尚未建立等问题。
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是低成本,集群以获取外部效益为主,产业集群模仿多于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不少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甚至只能把低质低价视为竞争的制胜法宝。
仅有部分产业集群内在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准。
例如在江浙一带的产业集群,就形成了超脱于市场经济以外的依托于本地地缘、血缘、亲缘和朋友关系的社会网络和信用制度,集群内部采取了成熟而又高效的内在组织形式,内部专业化程度很高,迂回生产方式明显,从而表现较强的集群效应。
(四)重要作用:一条和谐崛起的希望之路21世纪的中国,虽然崛起已曙光在前,但还须睿智地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国际上,除政治因素外,世界各国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也日新月异,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外部压力。
在国内,贫困问题、失业问题、“三农”问题、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差距问题等每一方面的进一步恶化都会对中国的崛起构成现实的威胁。
因此,实现崛起,中国需要踏实努力,也需要遵循规律,探索捷径。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纵观国际上的经验,产业集群对国家和区域发展具有多方面积极影响,已经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们的广泛认同。
根据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国家和城市经济的影响,也可以说明:产业集群是中国和谐崛起的一条希望之路。
1.产业集群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美国国家竞争力决定于其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而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决定于硅谷等高科技产业集群。
中国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珠三角、长三角、闽南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群。
浙江省的产业集群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上也在全国首屈一指,不少产业集群产品的产销量都在全国排名前茅。
如温州市区的打火机占世界总产量的70%,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国内市场的80%、占全球市场的30%,而苍南铝制徽章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5%,海宁的许村、许巷的装饰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以上,永康的衡器产量占全国2/3,诸暨山下湖镇的淡水珍珠占全国总产量近九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