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规律

合集下载

十二经络图

十二经络图

1、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2、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

3、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眼花目黄有增生。

4、肝经对应胆经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肝经后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6、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一日不养生天天养医生,推荐大家加QQ 2291467075一位资深养生营养护肤导师,帮助爱美的你,解决关于面部肌肤斑点、痘痘、敏感等问题,护理保养!7、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8、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9、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

10、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11、心到小指为心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口沉闷与头痛;心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目赤颧红口干燥,血液不良喜安静;心事过多压力重。

12、小指肩窝小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至背痛。

13、胸到中指心胞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血管病;心跳过快还便秘,心烦目赤上肢痛。

14、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简述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简述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简述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在中医学中,人体内有十二条经脉,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经脉是传导气血的通道,不仅负责输送营养物质,还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这些经脉之间有着复杂而精确的交接规律,即经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首先,十二经脉可以分为六阴六阳经脉,六阴经脉主要负责传输阴性能量,而六阳经脉则主要负责传输阳性能量。

这六阴六阳经脉相互交叉,形成了人体内阴阳的平衡。

其次,这些经脉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连接的关系。

例如,手太阳小肠经脉与手太阴肺经脉在手腕处相交,形成了手太阳小肠经脉与手太阴肺经脉的交接点。

同样的,手太阳小肠经脉与手少阳三焦经脉也在手腕处交接,形成了手太阳小肠经脉与手少阳三焦经脉的交接点。

这种交接关系在整个经脉系统中一直存在。

此外,经脉还存在着相互补养的关系。

例如,手太阴肺经脉与手阳明大肠经脉相互补养,手太阳小肠经脉与手少阳三焦经脉相互补养。

这种相互补养的关系使得经脉系统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平衡。

最后,经脉的交接规律还可以表现在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上。

每条经脉都与特定的脏腑相连,通过传输气血来维持脏腑的健康。

例如,
手太阳小肠经脉与心脏相连,手阳明大肠经脉与大肠相连。

这种经脉与脏腑的联系使得脏腑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和调节。

综上所述,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是十分复杂而精确的。

它们相互连接、相互补养,并与脏腑之间形成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了解和应用这些交接规律,对于中医治疗和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
下图所示的时间正为各经的气血流注最盛的时间,
这概念称为「子午流注」。
经络流注表(脏腑阴阳 阴里阳表)
寅时3-5手太阴肺经辛金
卯时5-7手阳明大肠经庚金
辰时7-9足阳明胃经土
已时9-11足太阴脾经戉土己
午时11-1手少阴心经丁火
未时1-3手太阳小肠经丙火
申时3-5足太阳膀胱经水
酉时5-7足少阴肾经癸水
12.入腘中
13.其支者,从膞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
14.过髀枢
15.循髀外从后廉
16.下合腘中
17.以下贯踹内
18.出处踝之后
19.循京骨
20..至小指外侧
循行概要
膀胱经起于眼内角,横过前额,直达头之顶部,
并有支脉联系脑部,其主经脉则沿后脑向下走,
分为两支脉,一支脉后后颈的底部,一直向下走,
(颈项底部)。从此处分出一支脉进入体内,经过心及胃,
直达小肠,与小肠相接。
另一支脉则在体外循行于颈及颊之间,直达眼外角,
再入耳,面颊部一短支脉进入眼内角,与膀胱经相连。
主要病候
小肠经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循经部位的毛病,例如颊肿、
咽喉肿痛、耳聋、目黄。
此外肩及臂外侧痛亦显示小肠经的问题。
主治概要
本经穴位主治
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
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经脉
1.起于目内
2.上额
3.交巅
4.其支者,从巅入络脑
5.还出别下项
6.循肩内,挟背
7.抵腰中
8.入循膂
பைடு நூலகம்9.络肾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人体分布规律表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人体分布规律表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人体分布规律表十二经脉对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包括手足、阴阳、脏腑三个部分。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

脏为阴,腑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

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均以脏腑命名。

上为手,下为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之前冠以“足”字。

一、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其在四肢分布规律表二、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表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为: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其分布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面部、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面颊、头顶及枕项部;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

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巅顶部。

其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厥阴在巅顶。

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为: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前),太阳经行于后(背后),少阴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十二经穴起止表与起止歌一、十二经穴起止表【十二时辰】【十二经穴】【起穴】【止穴】(寅)肺经手太阴出中府(腋傍)至少商(手拇)(卯)大肠手阳明起商阳(手食指)至迎香(鼻傍)(辰)胃经足阳明起承泣(目下)下厉兑(足次趾)(巳)脾经足太阴起隐白(足)上大包(腋下)(午)心经手少阴出极泉(腋下)注少冲(手小指)(未)小肠手太阳起少泽(手小指)上听宫(耳中)(申)膀胱足太阳起睛明(目内眦)下至阴(足小趾)(酉)肾经足少阴起涌泉(足心)上俞府(胸前)(戌)心包手厥阴出天池(乳后)注中冲(手中指)(亥)三焦手少阳起关冲(手名指)上丝竹空(眉尾)(子)胆经足少阳起童子髎(目锐眦)下窍阴(足四趾)(丑)肝经足厥阴起大敦(足)上期门(乳下)二、十二经穴起止歌中府肺经出少商,少商别络注商阳。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


按照上述命名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 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 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 胆经、足厥阴肝经。
经络的作用
•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 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 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 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 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 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 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 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 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 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twelvemeridians)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 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首先用手、足将 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凡属六脏及循行于肢体内侧的经脉 为阴经,属六腑及循行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根据阴阳消长变 化的规律,阴阳又划分为三阴三阳,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三 阳为阳明、太阳、少阳。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 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 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 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 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十 二 经 脉

十 二 经 脉

肝经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中医
中医
十二经脉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
据:手足之别、阴阳之分和脏腑归属三个方面而命 名。命名原则如下: 内属阴,外属阳 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上属手,下属足 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手经” 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足经” 脏属阴,腑属阳 阴经隶属于脏;阳经隶属于腑。
10
鼻旁
头 心面中
肺 中 目手太阴肺经 里 手阳明大肠经

表 足阳明胃经 名 里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食指端
足四大趾端 手肢小指端 足末小趾端
手无名指端

足少阳胆经
足大趾端
足厥阴肝经
11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食指端

2
三阴、三阳
太阳 少阳 阳明 六腑
少阴 厥阴 太阴 五脏
3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的分布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阴经 行内侧,阳经行 外侧)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前缘
手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上肢 后缘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中线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前缘
足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下肢 后缘
大肠
心 小指端 小肠 心包 无名指端三焦
鼻翼旁 心中 目内眦 胸中
目外眦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

至内躁八寸处交又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

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手之阴阳也。

”相为表里的两经,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侧的相对位置,并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由于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

在治疗上,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腧穴经常交叉。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流注,是人身气血流动不息,向各处灌注的意思。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十二经脉则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循环灌注,分布于全身内外上下,构成了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又名十二经脉的流注。

其流注次序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整体循行系统: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明小肠经----足太明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明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肺中----手太阴肺经[附]十二经循行歌: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遂人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闹内萦,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

十二正经介绍

十二正经介绍

⼗⼆正经介绍⼗⼆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包经、⼿少阴⼼经)、⼿三阳经(⼿阳明⼤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肠经)、⾜三阳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简介⼗⼆经脉⼜名⼗⼆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部位综合⽽定的。

它们分别⾪属于⼗⼆脏腑,各经⽤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于⼿⾜、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经脉的名称为:⼿太阴肺经、⼿厥阴⼼包经、⼿少阴⼼经、⼿阳明⼤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肠经、⾜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

⼗⼆经脉通过⼿⾜阴阳表⾥经的联接⽽逐经相传,构成了⼀个周⽽复始、如环⽆端的传注系统。

⽓⾎通过经脉即可内⾄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

其流注次序是:从⼿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阳明⼤肠经,⾜阳明胃经,⾜太阴脾经,⼿少阴⼼经,⼿太阳⼩肠经,⾜太阳膀胱经,⾜少阴肾经,⼿厥阴⼼包经,⼿少阳三焦经,⾜少阳胆经,⾜厥阴肝经,再回到⼿太阴肺经(表1)。

其⾛向和交接规律是:⼿之三阴经从胸⾛⼿,在⼿指末端交⼿三阳经;⼿之三阳经从⼿⾛头,在头⾯部交⾜三阳经;⾜之三阳经从头⾛⾜,在⾜趾末端交⾜三阴经;⾜之三阴经从⾜⾛腹,在胸腹腔交⼿三阴经。

⼗⼆经脉在体表的循⾏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肝、脾、肺、肾和⼼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三阴经。

凡属六腑(胆、胃、⼤肠、⼩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于四肢外侧、头⾯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三阳经。

⼿⾜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循行的起点是从胸部始,经脯(上臂内侧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从手指端循臂指(经穴名)而上行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和下肢而止于足趾间;足三阴经脉,从足趾间上行而止于胸腹部。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这是对十二经脉走向规律的高度概括。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交接:即阻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

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由掌中至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跗(即足背部)上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走足心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跗上分出,至大趾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阳经与阳经交接:即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在头面相交接。

如手足阳明经都通于鼻,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阴经与阴经交接:即阴经在胸腹相交接。

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等。

走向与交接规律之间亦有密切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则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径路,这就是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总之,十二经的循行,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

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

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

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卞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由头走足:阳经行于外侧,阴经行于内侧。

中医宝典微信号zhongyidaxue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简介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八穴歌奇经八脉的作用奇经八脉的特点奇经八脉的医学应用奇经八脉的养生功能奇经八脉名称经络学说经络简介经脉简介络脉简介别络简介(十五络脉)浮络简介孙络简介十二皮部简介十二经别简介藏象学说藏象学说简介藏象学说理论形成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藏象五系统脏腑关系运气学说(五运六气)精气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及辨证阴阳学说阴阳简介阴阳特性阴阳变化阴阳属性阴阳关系阴阳临床应用阴阳相倚阴阳渊流五行学说中医五行简介五行归类的方法五行的相乘、相侮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的制化、胜复五行的母子相及五行指点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中医五行归类表相关文章中医学简介中医史中医治病的实质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中医的起源中医的历代称呼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中医辨证“辨症”病因辨证:外伤证候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病因辨证:七情证候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脉象分类与主病。

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

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

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经络学说是中医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两千多年一直为保障华夏儿女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那么经络是什么? 起源于哪里?存在于人体何处? 能不能看到?经络有哪些作用? 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今天我们就先从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来了解经络的起源。

十二经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其流注次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阴经和阳经在指端或趾端交接。

中府穴取穴:在锁骨外端下窝,下1拇指宽处。

功效:咽喉肿痛,咳嗽,胸痛,哮喘,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臂痛,肋间神经痛。

手法:双手拇指头分别按住两侧穴位,按揉20下,每天3次。

疗法介绍:宗筋疗法在民间一般秘不相传,无系统文字记载,无完整理论阐述,其民间高手一般都是由师傅口传心授而得其真谛。

周嘉荣教授通过20余年潜心研究探索,将宗筋疗法进行整合完善,创新出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法并将之公布于众,它根据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辩证施治,整体调整,独辟蹊径,打通各个经络,达到快速消除病灶,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十二经络时钟表 十二经络

十二经络时钟表 十二经络

十二经络时钟表十二经络引言在中医学中,经络被认为是人体内部的能量系统,它们负责在身体各个部位传递能量和信息。

十二经络是十四个经络系统中的十二个主要经络,它们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更活跃。

本文将介绍这十二个经络及其相关时间。

一、大肠经大肠经是阳明经络之一,起于人体手阳明经脉之手厥阴脉,止于人体足阳明经脉之足阳明脉。

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早上5点至7点。

二、胃经胃经是阳明经络之一,起于人体足阳明经脉之足阳明脉,止于人体手阳明经脉之手阳明脉。

胃经与脾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早上7点至9点。

三、膀胱经膀胱经是太阳经络之一,起于人体脚太阳经脉之足太阳脉,止于人体手太阳经脉之手太阳脉。

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下午3点至5点。

四、肾经肾经是太阳经络之一,起于人体手太阳经脉之手太阳脉,止于人体脚太阳经脉之足太阳脉。

肾经与膀胱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下午5点至7点。

五、心经心经是少阴经络之一,起于人体手少阴经脉之手少阴脉,止于人体足少阴经脉之足少阴脉。

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下午7点至9点。

六、小肠经小肠经是太阳经络之一,起于人体足太阳经脉之足太阳脉,止于人体手太阳经脉之手太阳脉。

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下午9点至11点。

七、三焦经三焦经是少阳经络之一,起于人体手少阳经脉之手少阳脉,止于人体足少阳经脉之足少阳脉。

三焦经与胆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晚上9点至11点。

八、胆经胆经是少阳经络之一,起于人体足少阳经脉之足少阳脉,止于人体手少阳经脉之手少阳脉。

胆经与三焦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九、肝经肝经是厥阴经络之一,起于人体手厥阴经脉之手厥阴脉,止于人体足厥阴经脉之足厥阴脉。

肝经与胆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凌晨1点至3点。

十、肺经肺经是少阴经络之一,起于人体足少阴经脉之足少阴脉,止于人体手少阴经脉之手少阴脉。

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一般活跃的时间为凌晨3点至5点。

简述十二经脉的衔接规律

简述十二经脉的衔接规律

简述十二经脉的衔接规律十二经脉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们共有十二条,分别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手少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胆经、足少阴脾经、足阳明肾经、手厥阴心经和足厥阴肝经。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彼此之间的衔接规律。

关于十二经脉的衔接规律,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本脉相关,即每一条经脉之间都存在直接的联系;二是相关性,即每一条经脉都与其他经脉有一定的联系。

第一条原则即本脉相关,指的是它们之间有直接的关联。

比如督脉和任脉在下肢相互连接;督脉和带脉在上肢相连;任脉和手少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相连;带脉和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胆经在下肢相连;手厥阴心经和足厥阴肝经在上下肢之间相连;手少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胆经和足少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肾经之间也有某种联系。

第二条原则即相关性,即任一条经脉都与其他经脉有一定的联系。

比如督脉和任脉之间,共同控制上下肢的关节活动,并相互促进经络的血液循环;手少阴心包经和足少阴脾经之间,共同控制脏腑的功能和内分泌活动;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胆经之间,共同控制肺的通气和排毒功能;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肾经之间,共同控制肾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手厥阴心经和足厥阴肝经之间,共同控制肝脏的排毒和免疫功能。

十二经脉之间的衔接规律,对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意义。

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往往能够反映出人体内不同部位疾病的演变规律,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使得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科学有效。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得出结论:十二经脉的衔接规律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正确掌握经脉之间的衔接规律,使得中医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的脉象变化,从而更好的针对性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巧记十二经络,5分钟就背会了

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巧记十二经络,5分钟就背会了

十二经络是中医中很重要的一门基础,无论是学习中医的学者还是我们普通人,了解十二经络都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保养身体,可是很多人反映十二经络太难了,金堤古方国医堂专家教您这样记十二经络,轻松理解并记住十二经络。

人体的十二经络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可分为四类: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是: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十二经络歌诀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 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 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阳明在 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足三阴与足阳明 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 (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1_ 1部位1 厂11 第一侧1第二侧魏1 r11第三恻魏rT 11胸部1 1 ,1 1 rT丁n1足少阴肾经(距1足阳明胃经(距丨足太阴脾经(距1 1胸正中线二寸)1胸正中线四寸)丨胸正中线六寸〉1 Illi 1 1 ———一 1前1 1 1腹部 1 1 1 1 1 ------ 1 ----------------- 1 ------------ 1 111足衣阴腔经(距11足少阴肾经〔距1足阳明胃经(距丨腹正中线四寸)1 1腹正中线半寸)1腹正中线二寸)丨定阙哪干经从少1 1 1 丨腹斜向上到胁11 1 1 1肩胛部1卜 ---------- 1后1 1 1背、膘部 11r 1手三琏1 ------------ r-------------1足太関膀胖经1足衣阳膀胱经11(距背正中绒一|(距背正中线三 1 1r ----------- H 1 1 11 11 rT1 1腋部厂H 1手三卩臨1 1 W!1 r1 1胁、侧腹部 11 卜一n 1 足少阳^经、足麻阴肝经1 L1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至内躁八寸处交又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厂-I1 1r r1 内侧 1 外侧一- LII 111 1 前r T衣阴经(肺) 1 阳明经1II 11I手 1 中[ i魔阴经1心包) 1 少阳S(三隹)-- .. - L ..II 11I 1 后1少阴经 z 1 衣阳S (小嘟II 1II 111 1 前II 11 衣阴经(脾》 1 阳明经(胃)L L1 11I足 1 中F戲阴经(R> 1 少阳经(胆》1 1 1 1 1 JS 1[L _L J i -------------------------------------- 1---------------------------------------少阴经(肾) 1 太阳径H瓣)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足少阳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好好睡觉,子时是指夜里23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之宇文皓月创作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①相内外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足背上至大趾内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背上分出,至大趾外端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经脉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见下图。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①相内外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的全部内容。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足背上至大趾内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背上分出,至大趾外端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经脉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见下图。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5。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细目二十二经脉1。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2。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①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