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合集下载

空间不平等与城乡融合发展一个空间社会学分析框架

空间不平等与城乡融合发展一个空间社会学分析框架

空间不平等与城乡融合发展:一个空间社会学分析框架**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社会学研究”(项目号:20&ZD150)的阶段性成果$林聚任刘佳内容提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存在$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实际上是一种空间不平 等的体现,具有特定的时空特征和内涵。

在空间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问题:一是城乡关系是一种空间关系;二是城乡发展的不平等是一种空间上的不平等;三是城乡融 合发展需要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融合;四是城乡融合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空间原则。

关键词 空间不平等 城乡融合发展 空间社会学 空间关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城 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发展所呈现的“极化”不平等问题突出。

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而2019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 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 见》,明确提出未来要着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 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也 是一个空间重组和整合过程。

从社会空间观点来看,城乡发展不平等可以说是城乡空间结构与要 素作用的结果$城乡空间关系的不平等已被看作是社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学者虽然对 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理论观点,但都无法很好地解释中国城乡发展特有的一些空间现象与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整合社会空间研究相关的理论观点,对中国 的城乡融合发展做出新的理论探讨。

关注空间不平等问题社会学虽然长期以来重视社会不平等研究,但直到近年来随着社会空间研究的兴起,空间不平等问题才逐渐受到关注$空间不平等既表现在地域分布上,也表现在城乡社会之间。

中国人口城市化所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口城市化所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人口城市化所存在的问题(一)城市化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最终能够实现城乡收入的趋同。

首先, 城市化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更高的城市部门, 使得边际劳动力收益几乎为零的农民移民后能够获得可观的收入;其次,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 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现代化就有了可能,留在农村的居民其收入也会提高,这必然使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但中国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冲击效应,在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方差中占有较大比重。

陆铭和陈钊 ( 2004)也认为, 城市化对城乡差距具有双向效应。

虽然城市化对降低统计意义上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 但地方政府实施的带有城市倾向的政策会扩大这个差距。

同时, 城市化过程中支持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和农业贷款比重在各地均呈现下降趋势。

因此, 总体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并没有因城市化而得到有效控制, 这是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些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政绩并推动经济增长,但长期看, 可能会因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使整个社会付出更加昂贵的代价。

(二)本地城市化特征明显中国的城市化是高度本地化的。

在 20世纪 90年代,中国半数新增城市人口只是简单地通过当地政府重新规划,将农村划为城市而实现的,省外的长距离迁移相对较少。

移民高度本地化的结果是分散的城市化, 使得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规模太小而不能有效利用城市集聚经济, 限制了城市生产力的提高三)城市规模与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城市规模偏小, 特别是缺少 100万—1 200万人口的城市与城市人口规模偏小相伴的是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专业化程度不够。

由于城市化需要不同规模城市在地理空间上进行大中小兼顾的合理配置, 除了关注总体上的城市化率, 新增城市人口和不断增长的工业经济如何在空间上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也值得关注 (普雁翔, 2009)。

(四)城市偏向政策和对移民的政策性歧视城市偏向政策使资源集中到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引致大量人口迁移到这些城市, 导致过度拥挤的超大城市出现,如上海, 北京和广州。

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及测度方法比较

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及测度方法比较

第36卷 第5期2022年5月Vol.36 No.5May,2022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1 引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不到20%(1978年)提升到64%(2020年)[1],持续增长的城市人口驱使城市用地不断扩张。

人口和土地是城市系统核心要素,二者协调增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2]。

然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与人口增长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3-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城市土地过快扩张会加剧耕地和生态用地消耗,威胁城市生态环境,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5]。

已有研究普遍发现中国城市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6-8]。

例如,2000—2015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是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的1.65倍[9]。

当然,doi: 10.11994/zgtdkx.20220513.183256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及测度方法比较许 刚1,郑沐辰1,王亚星2,李 静1(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030)摘要:研究目的:全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异速发展的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并比较二者异速发展的测度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城市土地与人口增长率之比、城市人口密度及其变化和异速增长模型测度全国、省域和城市3个层面二者之间增速差异。

研究结果:中国自1990年以来土地城镇化持续快于人口城镇化,2006年以后该趋势放缓,2020年该趋势初步扭转。

2006—2020年,超过80%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东北多数城市在城市人口负增长情况下,城市土地仍在扩张。

从城市规模来看,大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作者:蓝庆新郑学党韩雨来源:《社会科学》2013年第09期来摘要: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需要加快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依据2001—2010年相关的平均数据,以全国及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协调关系、生存能力、发展质量、生活质量等四个层面对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同时滞后于城镇化率发展速度;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从东向西呈现明显的高—中—低分布,同时区域内部质量水平差异较为显著。

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应从推动人口城镇化与非农业化协调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区域内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及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空间差异中图分类号:C922;F29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5833(2013)09005012作者简介:蓝庆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郑学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韩雨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29)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进程的重要标志。

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渐变为城市地区的一个动态演进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972%上升到2012年的5127%,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如增长方式粗放、污染问题突出、发展效率低下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成为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同时,各地区之间在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地区之间的人口城镇化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较大,发展失衡现象严重。

1990年代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研究

1990年代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研究

75
完全一致 , 分别为上海、 北京、 天津。上海的人口城 市化水平高居全国之首, 其人均 GDP 也是最高的, 近全国水平的四倍。西藏、 贵州、 甘肃等省、 自治区 的人均 GDP 大大低于全国水平 , 其人口城市化水 平较全国平 均水平 , 也是挺 低的。 大致可观 察出 2000 年各省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 存在着 线性 关系 , 以下 试着 作出 两者 的回归 分 析 ( 见 图 3) 。 通过简单的回归分析, 得出 2000 年各省人口
人口研究 Population Research
1990 年代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 区域差异模式研究
黄扬飞 徐月虎 丁金宏
内容摘要
1990 年代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 本文通过对比 1990 年和
2000 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 , 分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现状及其在 1990 年代的增长幅度的区域差异 模式 : 2000 年人口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 , 西部地区北高南低的基本格局; 1990 年代的人口城市化 增长幅度的空间格局为北方自东向西逐渐递减, 南方自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 。各地区 1990 年代 人口城市化及其增幅除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所处的阶段有关外 , 2000 年普查统计口径的变化也 是原因所在。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 区域差异 ; 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黄扬飞 , 女, 1978 年生 ,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硕士研究生 ; 徐月虎, 男 , 1978 年生 , 华 东师范大学人口所硕士研究生 ; 丁金宏 , 男, 1963 年生,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教授 、 博导。 邮编 : 200062
1990 年代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人口城市化进程及其空间差异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 征。2000 年的人口普查为我们认识新时期我国人口城市化问题提供了最新数据, 本文拟通过对全国 及各省公布的人口普查公告反映的人口城市化数据的分析, 揭示 2000 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 及在 1990 年代增长幅度的空间差异。 1 2000 年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 1990 年代中国的人口城市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据 2000 年 11 月 1 日第五次人口普查 , 中 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已达到 36 09% , 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 , 1990 年代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9 86 个百分点 , 平均每年将近上升一个百分点; 而 1980 年代人口城市化水平上 升幅度为 7 02 个百分点 , 平均每年上升 0 7 个百分点 , 说明 1990 年代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加速增长。 我国各省人口城市化发展很不平衡, 表现出鲜明的地带性特征。人口城市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梯 度变化, 基本趋势是 : 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化程度较高 , 一直往中部 , 直至西南部, 人口城 市化水平明显下降。由此可见 , 我国 2000 年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可分为高、 中、 低三个地块, 在空间上 表现为沿海东部、 内陆北部、 内陆南部( 见图 1) 。 1 1 以沿海一带和东北地区的 12 个东部省、 市、 自治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为最高 , 平均城市化水平达 东部边界的 11 个省、 市、 自治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均在 40% 以上,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是内陆 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的 1 8 倍( 内陆地区的城市化整体水平仅有 29 06% ) 。尤以北京、 天津、 上海三个直辖 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为最,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两倍多。上海高居榜首, 为 88 3% 。 内陆地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本身差异也很大 , 从内蒙古的 42 68% 到西藏的 18 93% , 跨度 24 个 到了 52 10%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测度、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测度、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测度、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徐雪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4(40)10
【摘要】文章首先基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内涵,从产业、绿色、社会、空间和生活五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及分维度水平,并对时空格局进行分析,最后借助Dagum基尼系数法和Kernel密度估计进一步探究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来源及绝对差异的动态演进规律。

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2)各维度水平在研究期内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生活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

(3)全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不断缩小,且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间差异最大,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小。

(4)全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右拖尾和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弱化。

【总页数】6页(P100-105)
【作者】徐雪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7;F299.2
【相关文献】
1.新发展理念下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非均衡性分析
2.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评价:地区差异与动态演进
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测度、动态演进及来源分解
4.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评价: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
5.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城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城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之一。

本次讨论我们围绕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揭示城镇化过程中的真正需求和发展目标, 进而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1.城镇化水平较低且存在虚高问题200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43.9%,低于与中国人均实际收入大体相当的国家55%的平均水平。

同时,尽管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快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但同这些国家在它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的城市人IZl增长率相比,中国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却相对较低。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 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和同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比同等城镇化水平和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城镇服务业发展也远为滞后。

按现在的统计口径,虽然有很多人被统计在城镇人口中,但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公共服务不足等原因,他们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没有享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成果。

严格地说,这些人不属于被城市化了的人口。

如果剔除这部分人,则中国城镇化水平更低。

2. 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镇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

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发展为代表的、城市区域空间为主体发展的新格局日益显现, 一些区域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 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城市群。

除原有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也开始形成。

2006年, 我国城镇人口5. 77 亿人, 城镇化率43. 9%。

由于各地基础不同, 加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 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态势及差异化发展战略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态势及差异化发展战略
文 展成 为一定规模 人口集 聚的非农 业 生产 区 化、行政管理中心

2 我 国城 市群发 展 的总体 态 势
随着 我 国城镇 化 的 深化推 进 ,农 业转 移 人 口市 民化 进程 的加 快 ,我 国
( 大中小等级 )
少部分 条件好 的城市进 一步 发展 辐射周边村镇及城市 大都 市区 Me t r o p o l i t a n 壮 大成 为要素集 聚和 辐射能力较 区域的经济 A 文化、 r e a 强的大城市 ,并与周边地 区 ( 卫 行政管理 中心
中 图分 类号 :F 2 9 0 文 献标 识码 :A
定 阶段 ,其辐 射 扩散 能 力不 断增 强 ,并带 动与 周边 地 区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4 1 4 4( 2 ( 1 1 4)一 ( ) 2 — 1 【 1 ( 5 )
作者 简介 张 燕 , 国家发展 和 改革委 员会 国土 开发 与地 区 经济研 究所 助
的 阶段 性规律 ,充分考虑 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的差异 ,
积 极 引导 我 国城 市群 差 异 化 发 展 。 关 键 词 :城 市群 ; 总体 态 势 ;差 异 化 发 展
律 ,针 对 处于 不 同发展 阶段 的城 市 群 ,应 当 因地 制 宜地
引导 实施差 别化 的发 展 战略。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 一 ~
为我 国推进城镇化 的主体形 态, 已经成 为支撑 我 国经济社
会 发展 的 重 要 载 体 。 从 区域 发 展 视 角看 , 我 国城 市群 发 展 总体 态 势 呈 现 “ 群雄 并 起 、抱 团发 展 、 柔 性 升 级 和 等 级 分 明 ” 四 个 主 要 特 征 。 从 推 进 措 施 上 , 需要 遵循 城 市群 成 长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史诗,这也是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9%,拥有6亿多城镇人口,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乡657个,小城镇近2万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其中农民如何变成市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建设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的机遇。

建设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将使我国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更大的台阶。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如何让农民成为市民,是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现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四个挑战。

1、人口膨胀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有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

以北京为例,材料统计显示,近年来,北京市人口数量以年均60万的速度增长,2012年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069.3万人,是1986年的两倍多。

由于近年来大量人口迁入,北京市人口密度已由1999年的766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230人/平方公里,超过警戒线。

2、交通拥堵中国城市上班族平均通勤时间全球领先,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1.7%,比加拿大和美国高出近1倍。

以北京为例,北京动车数量从5年前的约313万辆增加到目前的约520万辆。

3、环境污染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2013年1月以来,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北京咳”这一名词在民间迅速传播。

元凶之一就是机动车尾气污染。

4、资源短缺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有42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严重缺水。

此外,人口规模急剧增长。

资源相对供应不足还导致看病难、入托难、养老难等。

如上海医疗服务总量近年来每年上升10%左右,2011年突破2亿人次,而医务人员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医患矛盾不可避免地大幅上升。

—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一、本文概述《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一文旨在深入探究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时空分异现象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城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由于地理、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城镇化在时空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本文旨在揭示这些差异性的具体表现,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回顾了城镇化概念的发展历程,界定了城镇化时空分异的内涵,并阐述了研究中国城镇化时空分异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接着,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城镇化水平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差异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城镇化时空分异的多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人口流动等。

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国城镇化时空分异的格局。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文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优化城镇化布局,提高城镇化质量,缩小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文章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突破点。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城镇化时空分异现象的理解,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也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在时空上呈现出显著的分异特征。

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快速推进再到当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一过程中,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

早期,城镇化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而后逐渐向内陆和中小城市扩展。

这种时序上的分异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的变化,也揭示了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

在空间维度上,中国城镇化的分异特征同样显著。

中国人口城镇化时空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人口城镇化时空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群和城市圈逐渐成为经济 活动的主要载体。
然而,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 研究中国人口城镇化的时空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
了解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时空 变动特征,为政府制定城市化政策和规
促进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策略建议
优化政策环境
政府应加强对人口城 镇化的宏观调控,制 定有利于人口城镇化 的政策法规,如户籍 制度改革、土地制度 改革等,以促进农村 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城 市群的发展。
提升城市承载能 力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城市的交通 、教育、医疗等公共 服务水平,增强城市 的吸引力和承载能力 ,为人口城镇化提供 良好的物质基础。
促进产业升级和 转型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 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提高就业 机会和收入水平,吸 引更多农村人口向城 市转移。同时,注重 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 经济,实现城乡协调 发展。
加强教育和培训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 育投入,提高农村人 口的受教育程度和素 质。针对城市农民工 等群体,加强职业技 能培训和教育,提高 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 能力和竞争力。
区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率较高,西部内陆地区相对较低。这种区域 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受到政策、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3
城市群发展
随着城市群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聚集的趋势日
益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
,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发展相对滞后。
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人口规模上,还体现在人口结构、空间分布等 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群和城市圈逐渐形成,人口空间分布也呈现出向大城 市和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

我国省域城镇化质量与数量偏差的空间分异及整合对策

我国省域城镇化质量与数量偏差的空间分异及整合对策
国家 的比较判断我国城市化速度是否过快及土地城市化 与人 口城市化的关 系协调 问题[ 们 卜。 。从人 口城市化 、 经
本文以全 国 3 1 个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 , 数据 来源于《 中 国统计 年鉴 2 0 1 1 》 及2 0 1 1 年各 省份 的统计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一o 5 一o 9 [ 基 金项 目] 本 文 系 2 0 1 2年 度 湖 北 省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 2 0 1 2 I j 0 9 2 ) 、 2 0 1 2年 度 全 国 党 校 系 统 重 点 调 研 课 题 ( 2 0 1 2 —3 — 4 7 ) 、 2 o 1 2 —2 0 1 3年 全 国 行 政 学 院科 研 合 作 课 题 ( 1 3 HZ KT 1 9 4 )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策依据 。

城镇化的经济 、 社会 、 生态 效应等方面构建综合 指标体 系 l 2 [ 7 1 ” 1 l l 1 。 _ 1 。 ; 从城镇系统对经济生产要 素的
吸引力 、 城镇 网络张力和省域经济发展差异程度方 面构 建 n ; 从 城 市 现 代 化 和 城 乡 一 体 化 两 个 层 面 构
差 异 化 的整 合 对 策 , 旨在 通 过 弥补 短 板 、 明确 各 自数 量 与质 量 的侧 重 方 向来 协 调 城 镇 化 质 量 与 数 量 的 同 步 协 调 发 展 。 [ 关键 词] 城 镇 化 ; 城镇化质量 ; 空 间差 异 ; 协 调
[ 中图分类号] F 2 9 1 I l [ 文献标识码] A
2 0 1 3年 1 1月
甘 肃 理 沦 学 刊
Ga n s u Th e or y Re s e a r c h

我国人口分布区域差异分析

我国人口分布区域差异分析

黑龙江科学HEILONGJIANGSCIENCE第12卷第2期2021年1月Vol. 12Jan.2021我国人口分布区域差异分析李月(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摘要:为了解近几年我国人口分布的变化情况及区域差距,选取了 2013*201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的常住人口数据,结合Amois 与Geoda 技术,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全国人口进行区域分布研究。

利用等间隔法将人口密度分成7个等级,发现近几 年我国的人口分布仍处于不平衡状态,西南地区人口密度有所上升。

通过Moan 散点图与LISA 聚类图发现,全国人口分布存在空 间自相关性,"低一低”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高一高”类型主要分布在华东沿海地区。

关键词:人口 '分布'空间自相关'区域差异中图分类号:C924.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8646(2021)02 -0042 -03Analysis of Population Distrinution Regional Differeecc in C+inaLoYue( Haebon UnoeeesotyoeCommeece , Haebon 150028, Chona )Abstract : In order to know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hange situation and regional 4:00X0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pe —n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 data of 31 provinces , municipalitie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yovemment eeom2013 to2017 osseected , and theough combonongwoth Aecgosand Geodatechnoogy , eegoona1dosteobutoon oenatoona1population is researched through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Density of population is divided into 7 degrees through using uniformly -spaced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in recent years ,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is still in unbalanced state ,and density of population o f the Southwest Region increases. Through Moran scatter diagram and LISA cluster diagram , it is fund that spatial autocooelation e xists in population distrilution in China. % Low-low ” type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Distect , and % Highfigh" type mainly distributes in East China coastal regions.Key wors : Population ; Distribution ; Splial autocorrelation ; Regional 4—0X0人口分布对于城市的发展极为重要,研究人口的 区域差异,探索与其他因素的联系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环境、资源等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文献研究范围主要选取全国与区域作为研究对象[1],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尺度多数基于省级数据、地市级数据,少数研究用到了县级数据。

国内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策研究综述

国内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策研究综述

国内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策研究综述【摘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制度逐渐向商品化改革,同时伴随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城市社会空间出现分异现象,特别是居住空间分异十分明显。

本文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比较、分析,明确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应对策略,为防止居住空间分异极端状况的出现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对策一、前言“居住空间分异是指不同职业背景、文化取向、收入状况的居民住房选择趋于同类相聚,居住空间分布趋于相对集中、相对独立、相对分化的现象。

”[1]在古代,居住空间的分布受到居民身份等级的严重影响,统治阶级的专制使得居住空间分异十分严重;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福利分房,出现了“单位大院”式的居住空间分布特征,虽然一个单位里没有社会阶层的隔离,但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融合受到影响;在经济体制改革后的现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使得居民收入差异日益增大,商品房的推行以及居民对住房的经济支付能力、对居住品质的不同要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居住空间分异,并且这种分异越来越明显。

过度的居住空间分异会使得社会阶层极化和断裂,阶层之间产生隔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最极端的情况便是城市贫民窟的产生,由于房价的过滤作用,经济能力较低的群体无力支付高额的房价,因此聚集形成贫民窟。

二、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由于我国目前处在郊区化的初级阶段,向郊区迁移的人口数量仍相对少于向城市中心聚集的人口数量,因此在城市边缘区多是经济能力相对弱一些的群体,不存在大规模的富人向郊外迁移,穷人滞留在城市中心区。

万勇、王玲慧认为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居住空间分异比较突出。

贫富差距的加大以及房地产的市场化影响了城市公共资源的占有情况,并逐层淘汰经济能力较低的人群。

但我国不同家庭结构等其他类型居住空间分异尚不明显。

[2]姚秀钊争对大连市近百年来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作了一定分析,她认为在殖民统治背景(1899--1945)下的大连居住空间分异具有强烈的殖民色彩,有着森严的居住空间等级和明确的划分界限。

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民族差异及分类研究

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民族差异及分类研究

第 2 4卷
第 3期
我 国 城 镇 化 发 展 水 平 的 民族 差 异 及 分 类 研 究
赵 尚威 , 徐 世 英
( 中央 民 族 大 学 理 学 院 ,北 京 1 0 0 0 8 1 )

要 : 本文 以我国 5 6个 民 族 为 研 究 对 象 , 利 用主成分分析 、 聚 类 分 析 及 相 关 分 析 等 统 计 方 法 分 析 了 影 响
过程 .主要 表现 为随着 一个 国家或 地 区社 会 生产力 的发 展 、 科学 技术 的进 步 以及产 业 结构 的调整 , 其 农
村人 口居 住地 点 向城镇 的迁 移 和农 村 劳动 力从 事职 业 向城 镇 二 、 三产 业 的转 移. 在世 界 范 围内 , 城 镇 化
水平 已成为衡 量 一个 国家 和地 区经 济发展 水平 的重 要 标 志 , 也 是 衡 量一 个 国 家 和地 区 管理 水 平 和社 会 文 明程 度 的重要标 志 . 从工 业革命 以来 的世界 发展 历史 来 看 , 国家 要 成 功实 现 其 现代 化 , 不 仅 要 推进 工 业化 , 同时 也必须 推进 城镇 化 .
比较大 . 总体 来看 , 少 数 民族 城镇 化水 平还 比较 低 , 城镇 化建设 滞 后 , 与全 国平均 水平 的差 距还 比较 大.
据2 0 1 0年 第六 次全 国人 口普 查数 据显 示 , 全 国总人 口 1 3 . 3 3亿 , 城镇 人 口为 6 . 7亿 , 平 均 城镇 化率
为5 0 . 2 7 %. 其 中汉族 人 口为 1 2 . 2 l 亿, 汉 族城 镇 人 口 6 . 3 3亿 , 城镇 化 率 为 5 1 . 8 7 %; 少 数 民族 总人 口

人口集聚空间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口集聚空间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① 由于本文内容涉及大量省级数据,为行文及阅读方便,此处及下文省份均指省 (自治区、直辖市)。 ② 本文研究数据不包含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 89·
人口集聚空间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表 1
我国各省 (区、市) 人口集聚程度
类别
数值区间
超高集聚区
PJD≥4
1982年 上 江苏 山东 河南
广东 浙江 安徽 重庆 河北 湖北 湖南 辽宁 福建 江西 海南 山西 贵州 广西 陕西 四川 吉林 云南 宁夏 黑龙江 甘肃 内蒙古 新疆 青海 西藏
高集聚区 中集聚区
4>PJD≥3 3>PJD≥2
浙江 安徽 广东 河北 湖北 湖南 辽宁 福建
低集聚区
2>PJD≥1
四川 江西 贵州 山西 广西 陕西 吉林
稀疏区
1>PJD≥0
云南 黑龙江
宁夏 甘肃 内蒙古 新疆 青海 西藏
1990年 上海 天津 北京 江苏 山东 河南
安徽 浙江
广东 河北 湖北 湖南 辽宁 福建 江西 四川 海南 贵州 山西 广西 陕西 吉林 云南 黑龙江 宁夏 甘肃 内蒙古 新疆 青海 西藏
改革开放 40多年来,我国经济活力在增强,人口流动性在加强,与我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是高度匹配衔接吻合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经 济发展分化明显,人口集聚空间差异显著,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人口的主 要空间形式。在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人口流失严重而造成发展活力不足,面临 着重大的经济发展 难 题。2012~2018年,东 北 地 区 经 济 总 量 占 全 国 的 比 重 从 87% 下 降到 62%,常住人口减少了 137万人①。对人口集聚的空 间 特 征、变 化 趋 势 及 影 响 因 素进行研究,并揭示人口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对于合理规划人口

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格局的转折性变化:2000-2020年

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格局的转折性变化:2000-2020年

2022年1月上海行政学院学报J a n.,2022第23卷第1期T h e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V o l.23,N o.1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76(2022)01-074-(13)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格局的转折性变化:2000-2020年吴瑞君薛琪薪罗志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摘要:通过历次人口普查和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发现,2000-2020年间我国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空间格局已经发生转折性变化㊂以2010年为界,中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的净增量已由波浪式推高转变为波浪式回落,省际之间的流动人口增长明显减缓,乡城转移的人口年龄红利逐渐消逝,城乡老龄化程度双双增长㊂其重要原因在于中西部. All Rights Reserved.地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速度反超东部㊂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人口与经济区域均衡发展初露端倪,人口空间格局新变化使区域均衡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奠定了我国人口发展区域均衡的大格局,未来我国人口空间格局的东西变化仍将主要发生在东南半壁内部的东部沿海与内地之间㊂关键词:人口迁移;城镇化;空间格局转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的发展态势引人瞩目,相关研究成果颇丰㊂与新中国头30年相比,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发生了重大的逆转性变化[1]㊂基于1990 201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㊁小普查资料,不同学者已经对我国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省际人口迁移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2][3][4][5]㊂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总体上表现为由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地区的 一江春水向东流 态势,且这一 向东流 呈现出 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态势㊂然而,人口东迁不可能永远 一浪高过一浪 , 潮涨终有潮落时 [6]㊂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已经悄然发生逆转,并率先引起了一些财经媒体的关注,如第一财经㊁搜狐网等刊载的文章 人口流向逆转带来什么变化 [7]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8] 中国人口大迁移,在2017年已发生巨大转折 [9]等㊂对于2010年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出现的新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7J J D790008)的阶段性成果㊂收稿日期:2021-01-25作者简介:吴瑞君女(196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琪薪男(1986-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罗志华男(1994-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吴瑞君,薛琪薪,罗志华: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格局的转折性变化:2000-2020年变化,学界特别是人口学领域对此的关注和深入探讨还相对较少㊂本文主要利用历次全国人口普查㊁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以及常规的人口统计资料,对2010年前后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空间格局发生的转折性新变化进行实证分析㊂文中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与我国经济带的划分相同①㊂一㊁转折性变化的具体表现(一)以2010年为界,中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的净增量已由波浪式推高转变为波浪式回落根据历次人口普查㊁小普查各省份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于普查时5年前的常住地调查数据,可以推算普查时前5年内各省份的省际迁移人口㊂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净迁移量,1985-1990年间仅约240万人(时期末5岁及以上人口于时期内的迁移,下同),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间已经分别高达2315万人和3183万人,但2010-2015年间却急转直下地跌落为2219万人,2015-2020年间进一步下降为1952万人(见图1)㊂这表明伴随我国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中西部地区的 抢人大战 ,尽管东部地区对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依旧强劲,但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也在持续提升㊂从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净迁移量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净迁移量始终为负向增长,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的人口流失比较严重㊂值得注意的是,2015-2020年间,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净迁移量出现了由大幅减少转向微弱减少的转折性变化,这与我国近年大力推行的 一带一路 倡议㊁ 西部大开发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等战略有关㊂. All Rights Reserved.图12000-2020年间东中西部地区的净迁移规模(万人)从表1的四时期三地带之间的净迁移看,东中西部地区均表现为中㊁西部迁往东部,以中部迁往东部为主流;中部大量迁往东部,少量迁往西部㊂2005年前后两个时期相比较,东部净迁入量增加了37.49%,中㊁西部净迁出量分别增加了42.30%㊁28.55%;中㊁西部向东部的净迁出了分别增加了39.75%㊁33.61%;中部向西部的净迁出量增加了130.95%㊂2010年前后两个时期相比较,东部净迁入量减少了30.29%,中㊁西部净迁出量分别减少了29.30%㊁32.31%;中㊁西部向东部的净迁出量分别减少了29.91%㊁30.96%;中部向西部的净迁出量减少了16.49%㊂而2015年以后,中西部向东部的净迁移量减少的这种趋势更加明显㊂由此可见,四时期三地带之间净迁移转增为减的变化幅度,以中-西流向最为明显㊂第1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表12000-2020年各时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净迁移人口(万人)净迁入合计东部中部西部2000-2005年a 东部2315-1464851中部-1506-1464--42西部-809-85142-2005-2010年b 东部3183-20461137中部-2143-2046--97西部-1040-113797-2010-2015年c 东部2219-1434785中部-1515-1434--81西部-704-78581-2015-2020年d 东部1952-1357595中部-1462-1357--105西部-490-595105-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㊁2010年㊁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㊁2015年㊁2019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推算结果对应于各地区年末人口统计数据,如无特殊说明,下表同㊂(二)2010年以来我国省际之间的流动人口增长明显减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不改变户籍的人口流动㊂对此,虽然受资料所限,尚难确切区分迁移人口中的户籍与非户籍迁移,但可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来说明㊂2000-2015年间,在全国人口净增量中,省际流动人口的净增量占51.27%;在东部地区常住人口(东部各省份常住人口之和)增量中,省际流入人口(东部各省份来自全国其他省份的流入人口之和)的增量占55.79%;在中㊁西部地区户籍人口(地区各省份户籍人口之和)增量中,省际流出人口(地区各省份户籍人口流往全国其他省份的人数之和)的增量分别占73.66%㊁63.76%㊂2015-2020年间,尽管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还是中㊁西部地区流往东部地区,但这种流速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了部分人口回流西部的现象㊂此外,上述各地区的人口增量还包括自然增长,所以,东部地区的常住人口净迁入总量中省际流入人口的增量占比在五成以上,而中㊁西部地区的户籍人口省际流出增量,可能还会大于其户籍人口的增长总量㊂表2报告的是东㊁中㊁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省际流动人口增长变化情况,除2000-2005年间中部地区的省际流入人口有所减少外,2000-2020年间三地带的省际流入或流出人口总体上呈持续增长态势㊂但四时期的增幅变化较大:2005-2010年是明显的高增长时期,而2010-2020年间的增幅则明显缩减㊂2010年前后两个时期相比较,东部地区的省际流入人口和中㊁西部地区的流出人口增幅分别由86.35%㊁77.79%㊁73.16%,下降到8.40%㊁8.86%㊁8.51%;东部地区的净流入量增幅由81.33%下降到1.94%,中㊁西部地区的净流出量增幅分别由73.53%㊁. All Rights Reserved.吴瑞君,薛琪薪,罗志华: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格局的转折性变化:2000-2020年100.58%,下降为2.55%㊁0.64%㊂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主流向与上述迁移格局基本一致:中㊁西部流向东部,中部主要流向东部同时也有少量流向西部㊂2010年以后,中西部净流出增幅大幅缩减,既是因为新增流出人口减少,也是因为过去流出人口返流的增加以及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限制放宽后,部分流动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所导致㊂表22000-2020年省际流动人口的增长变化(万人)省际流入省际流出净流入合计东部中部西部2000年东部33167562560-1628932中部3282028-1699-1628--71西部5981458-861-93271-2005年东部37747912983-19151068中部2632386-2123-1915--208西部7431602-860-1068208-2010年东部703316245409-34991910中部5584242-3684-3499--185西部10482774-1725-1910185-2015年东部762421105514-35911923中部8404618-3778-3591--187西部12743010-1736-1923187-2020年东部862415247100-37843316中部34167694-4278-3784--494西部18394661-2822-3316494-注:因国家统计局和西藏自治区统计局2020年人口普查资料未公布西藏地区的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情况,故推算的西部地区流动人口不包含西藏地区㊂(三)201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速度反超东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区域之间的人口迁移流动,主要表现为跨区域的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㊁速度的区域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格局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未变,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增.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长和城镇化速度的区域差异却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㊂根据表3,从三地带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变化看,在2000-2005年间,东部地区G D P 占比提升了2.34%,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G D P 占比则分别下降2.14%和0.20%;而在2005年-2015年间,这种占比情况发生了转折,东部地区的G D P 占比转升为降,而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G D P 占比则转降为升;在2015-2020年间,东部地区G D P 占比的下降趋势有所减弱,而中西部地区G D P 占比的增长趋势同样放缓㊂就东㊁中㊁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而言,在2000-2005年间分别提高了8.63㊁5.62㊁5.27个百分点,在2005-2010年间分别提高了8.63㊁5.62㊁5.27个百分点,在2010-2015年间分别提高了4.88㊁6.84㊁7.16个百分点,而在2015-2020年间则分别提高了4.38㊁7.95㊁4.51个百分点㊂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的城镇化速度趋于减缓,而中㊁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则趋于加快㊂在2000-2005年间,城镇化速度东部最快㊁西部最慢;2010-2015年间逆转为西部最快㊁东部最慢;2015-2020年间进一步逆转为中部城镇化速度最快㊁东部最慢㊂表3 2000-2020年东中西部三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和城镇化率变化② (%)200020052010201520202000-20052005-20102010-20152015-2020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全国100100100100100东部57.2959.6357.3155.5754.412.34-2.32-1.74-1.16中部25.5823.4424.0624.3624.52-2.140.620.300.16西部17.1316.9318.6320.0721.07-0.201.701.441.00城镇化率全国36.2242.9949.9556.1063.896.776.966.157.79东部44.1552.7859.5664.4468.828.636.784.884.38中部33.0738.6944.9251.7659.715.626.236.847.95西部28.9434.2141.1948.3552.865.276.987.164.51根据推算③,在东中西部地区,四时期全国乡-城人口净转移规模分别为8865㊁9072㊁7940㊁9563万人(见表4),总的趋势是先增后减,然后再增,呈现出波动变化;东部地区城镇的净迁入和农村的净转出人口数量2000-2015年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2015-2020年间有所回升;中部地区的城镇净转入人口在2000-2010年间先减少,而2010-2020年间则持续增加,农村人口净转出表现出与此相反的趋向,即前十年增加后十年减少;西部地区的城镇净转入人口自2000年以来不断增大,增幅先大后小,而农村的净转出则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㊂从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来看,东南半壁的城镇人口净迁移在2000-2020年间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而农村地区的人口净迁移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特征;西北半壁的城镇和农村人口净迁移量在过去20年间均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㊂这说明,2010年前后的两个十年,中西部地区城镇吸纳本地区农村人口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农村人口跨区域外流的强度也有所不同,这是导致中西部地区人口净迁出量波动变化的直接原因㊂. All Rights Reserved.吴瑞君,薛琪薪,罗志华: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格局的转折性变化:2000-2020年表42000-2020年东中西部三地带城乡人口的净转移量推算(万人)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20年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全国8865-88659072-90727940-79409563-9563东南半壁8409-84068570-85807451-74208725-8725西北半壁456-459501-491488-520838-838东部5405-30895287-21203906-16854768-4768中部1829-33321775-39071986-35032657-2657西部1632-24442011-30462048-27512138-2138(四)乡-城转移的人口年龄红利逐渐消逝,城乡老龄化程度双双增长从人口迁移流动对流入与流出地的年龄结构差别效应看,在流入地的某个比例指标高于流出地的情况下,从流出地到流入地的转移(可以称之为顺向流动)不可能对流入与流出地的该项指标同时起到抬升效应;而在流入地的某个比例指标低于流出地的情况下,这种转移却有可能对流入与流出地的该项指标同时起到抬升效应㊂乡-城转移人口一直以劳动年龄特别是青壮年为主, . All Rights Reserved.但其占比正在悄悄发生变化㊂我们根据历次人口普查(包括小普查)城乡年龄别死亡率等资料,推算了乡-城净转移人口的年龄结构,如表5所示㊂从劳动年龄占比来看,15-64岁年龄段的占比一直保持 城高乡低 ,而乡-城转移人口中15-64岁年龄段的占比在2000-2005年㊁2005-2010年两个时期比城镇或农村更高,但2010-2015年㊁2015-2020年两个时期的占比则比城镇或农村更低㊂不难发现,转移对城镇和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分别起到了抬升和下降效应,但2010-2020年间,乡-城转移人口中的劳动年龄段占比已经转变为介于城乡之间(比较接近于乡),因此转移对城乡人口中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双双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效应㊂这种双向的下降效应虽然尚属微弱,但却给出了一个重要的提示:乡-城转移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年轻,乡-城转移给城镇带来的年龄结构红利已悄悄地消逝㊂表52000-2020年四时期分城乡和乡-城转移人口的年龄结构(%)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农村城镇转移农村城镇转移农村城镇转移2000-2005年20.3715.4516.7771.4776.7977.558.167.765.682005-2010年19.0414.5515.4270.3975.4280.8510.5710.023.732010-2015年19.6013.6721.6569.0476.7871.5711.369.556.772015-2020年19.1814.4017.968.9276.4771.5311.909.1310.57注:由于2020年国家和地方七普数据均未公布城乡地区分年龄的人口数,故采用2019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替代推算㊂第1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从城镇㊁农村和乡-城转移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来看,整体上表现出 乡高城低 的趋势,而乡-城转移人口中的老年人比例通常低于农村,因此这种转移对城㊁乡老龄化分别起到了缓解和加深效应㊂在2000-2020年的20年里,全国乡-城转移人口中65岁及以上占比先降后升,即由2000年的5.68%降为2005年的3.73%再上升至2015年的10.57%,乡-城转移对城镇老龄化的缓解效应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变化㊂也就是说,伴随时间推移,乡-城转移人口中的老年人比例提高到了介于城乡之间,乡-城转移将会对城乡老龄化同时起到一定的抬升效应㊂一直以来,我国许多大城市依靠替代迁移来缓解老龄化,今后或将不可持续,这些都将成为区域和城乡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新挑战㊂显然,在流入地的某个比例指标高于流出地的情况下,只有从流入地到流出地的逆向转移,才有可能对流入与流出地的该项指标同时起到抬升效应,其条件为:转移人口的该指标介于流入与流出地之间㊂我国人口的东西流动是双向的,2010年前后中西部人口向东部地区的净迁移转增为减,是顺向转移减少和逆向回返转移增加的综合结果㊂可以认为,返乡农民工的总体素质,基本上应该介于东部大城市与回返的中西部家乡之间,农民工的回返转移,可以对流入与流出地的人口素质同时起到不同程度的抬升效应㊂其实,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率先升级的情况下,其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结构水平基本上也介于东西部之间,因此这种产业转移对东西部的产业结构也会同时起到一定程度的抬升效应㊂农民工返乡和产业转移,也给区域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挑战㊂二㊁对转折性变化动因的探讨. All Rights Reserved.(一)人口东移浪潮的返流加大,中部和西南地区人口占比转降为升我国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变化,必然也会反映于胡焕庸线两侧的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之间㊂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将基本位于胡焕庸线西侧的内蒙古㊁西藏㊁甘肃㊁青海㊁宁夏㊁新疆6个省区视为西北半壁,将其他25个省区市视为东南半壁㊂我国大陆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㊂由表6可见,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2000-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西北半壁占比提高了0.79个百分点,东南半壁占比呈下降趋势;2010-2020年,西北半壁的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先略微下降后上升的趋向,而东南半壁则相反,即先上升后下降㊂从城镇化率来看,东南半壁的城镇化速度在2010年后开始放缓,而西北半壁的城镇化速度则明显加快,并逐渐接近东南半壁㊂尤其是2015-2020年间,西北半壁省份的城镇化率达到58.29%,与东南半壁省份的城镇化率(62.01%)的差距进一步缩小㊂从人口分布看,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人口分布具有波动性,东南半壁的人口分布比例2000-2010年间先是略有下降然后有所回升,2010-2020年间则先开始下降又略有回升;而西北半壁的人口分布特征则与此相反㊂需要指出的是,与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之间经济增长和城镇化速度差异的变化相比,人口分布比例的变化几乎微不足道:相对东南半壁内部的东部沿海地带与内地(中部和西南6个省份)人口-经济有关指标的变化幅度而言,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的变化幅度明显较小㊂与我国中西部向东部地区的人口迁移流动的 洪流 相比,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之间的迁移流动只是 涓涓细流 [10]㊂未来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变化很可能主要发生在东南半壁的东部沿海与内地之间㊂2010年前后,虽然西北地区的人口占比转降为升,但是,其转降为升的变化幅度远低于中部和东南部降幅减少的变化幅度㊂如果将东部地区人口占比上升趋缓视为趋向均衡分布的表现,那么,中部和西南地区人口占比下降趋缓对均衡分布的贡献率分别为34.18%和60.13%,而西北地区人口占比转降为升的贡献率只有5.70%㊂这就意味着,我国人吴瑞君,薛琪薪,罗志华: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格局的转折性变化:2000-2020年口东西分布的未来变化很可能将会主要表现为中部和西南地带的人口占比转降为升,西北半壁的人口占比可能继续有所上升,但其升幅相当有限㊂表6我国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的人口经济若干指标(%)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全国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东南半壁96.0195.7895.2295.3695.16-0.23-0.560.14-0.20西北半壁3.994.224.784.644.840.230.56-0.140.20城镇化率全国36.2242.9949.9556.163.896.776.966.15东南半壁36.5143.3750.4156.5762.016.867.046.165.44西北半壁32.1337.6443.4049.3958.295.515.765.998.90人口分布比例全国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东南半壁93.5093.4593.4793.4093.50-0.050.02-0.070.10西北半壁6.506.556.536.606.500.05-0.020.07-0.10(二)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调整,人口空间格局的均衡发展初露端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完成了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㊁协调发展的转变[11],这一转变必然会对我国人口的空间格局带来深刻的影响㊂如前所述,2005年是中㊁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开始反超东部地区的时间节点,同时也是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开始反超东部地区的时间节点;2010年是中㊁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全面反超东部地区的时间节点,同时也是东部地区人口净迁入和中㊁西部地区人口净迁出规模大幅跌落的时间节点㊂根据表7,从2000-2020年间我国人口迁移分布的变化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口占比一直是提高的,四个时期的提高幅度分别为0.52㊁1.82㊁0.25㊁1.49个百分点,即先增后减然后再增;四个时期中部地区的占比一直是下降的,其降幅分别为0.40㊁0.83㊁0.29㊁1.5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占比在前两个时期分别下降了0.12㊁0.99个百分点,而在2010-2015年㊁2015-2020年间则分别提高了0.05㊁0.07个百分点㊂由此可见,2010年前后相比较,发生了东部地区人口占比增幅和中部地区人口占比降幅明显缩减㊁西部地区人口占比转降为升的重要转变㊂尽管变化幅度尚属微小,但转变拐点已经到来㊂可以认为,在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空间格局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方向的转变也已初露端倪㊂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人口空间格局已经显现的变化有着多方面的经济社会起因和后果㊂毋庸置疑,近些年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向东部地区净迁移明显放缓,与农民工返乡回流有关㊂许多农民工返乡回流,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提速的拉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放缓㊁产业结构率先升级㊁城市转型加快发展的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他们在流入地的失业㊂如图2所示,自2000年以来的20年间,全国多个省份的国内生产总值出现波动下降,尤其是一些东部地区如天津㊁山东等老牌经济强市强省的国内生产总值表现出了下降趋势,而一些西部地区如陕西㊁西藏等欠发达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上升的趋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近年的经济增速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关,例如国家加大高污染㊁高耗能企业的优化升级,严查环保使部分企业关停㊁违法占地查处让部分厂房拆除㊁楼市调控让建筑行业低迷㊁贸易战让部分中小企业减产减员等④㊂表7 2000-2020年我国人口区域分布比例变化 (%)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20年东部38.9239.4441.2641.5143.000.521.820.251.49中部32.9332.5331.7031.4129.84-0.40-0.83-0.29-1.57西部28.1528.0327.0427.0927.16-0.12-0.990.050.07总之,对已经显现的变化,我们都要全面㊁客观地看待㊂这些变化是否都顺应区域均衡发展的要求,是否已经成为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的拐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考察㊂图2 2000-2020年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变化(%). All Rights Reserved.吴瑞君,薛琪薪,罗志华: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格局的转折性变化:2000-2020年(三)城镇化速度有所放缓,但乡-城转移依然强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1978年仅为17.92%,2020年已达63.89%㊂从城镇人口增减及其年均增速来看,在1990-2020年的30年间,我国城镇人口从1990-1995年间增加的4979万人上升至2015-2020年间的13083万人,尽管各个时期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速有所不同,但始终保持较高的正向增长趋势,尤其是1995-2005年的十年间城镇人口年均增速较快㊂参照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30%-70%期间是城镇化加速时期,当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城镇化减速的现象将逐渐出现㊂我国城镇化率在2010年达到49.95%后速度明显放缓㊂近十年来,我国的城镇人口增长呈现 挂锁 态势,2010年城镇人口增量达到顶峰㊂此前呈现波浪式推高,此后呈现波浪式回落,整体趋势线缓慢向下倾斜[12]㊂同时,在农村人口增减及其年均增速方面,在1990-1995年,我国农村人口平均每年保持1%的增速,但1995年以后,农村人口各个时期的人口总量和年均增速出现大幅下滑,特别是2015-2020年间农村人口更是保持了年均4.1%的减少速度,这可能与我国实施的一系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关㊂表81990-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的减速和城镇化率的增速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20年城镇人口增减(万人)49791073210306107661013813083城镇人口年均增速(%)3.96.95.24.53.64.0农村人口增减(万人)1809-5110-6293-7431-6767-9367农村人口年均增速(%)1.0-1.5-2.0-2.6-2.6-4.1当然,对城镇化放缓也要全面看待㊂首先,过去一个时期里城镇化速度快,但质量不高,现在城镇化速度放缓,表明国家的政策导向已经从片面追求增速转向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㊂第二,人口城镇化速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有关㊂近年来,伴随国家对农村全面脱贫㊁农村改革与发展等工作的高度重视,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政支农扶农政策,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有所缩小,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其收入鸿沟的缩小效应显著优于东部地区㊂第三,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也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㊂从图3可以看出,2010年以前,农村15-64岁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但2010年以后,农村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明显下滑㊂此外,人口城镇化内在地包含着农村人口城镇化,其速度不能只看城镇化率的提高速度,而是更要注意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速度㊂从2000-2020年间,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势头并没有减弱,尽管乡城流动的人口比例持续增加,但实际上乡城流动趋缓甚至下降[13]㊂从全国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净转移率(特指乡-城人口净转移量占假设时期内只有自然增长条件下时期末农村人口的比例)看,2010年前后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净转移率尽管有升有降,但始终在12%左右徘徊㊂可见,在农村青壮年人口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乡-城人口转移依然强劲㊂其实,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即使乡-城人口转移强度不变,以总人口中城镇人口占比衡量的城镇化率的提速也会放缓,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道理㊂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一直趋于减少,其下降速度不断加快㊂可以说,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一直是在加速的㊂.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蓝庆新郑学党韩雨来摘要: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需要加快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依据2001—2010年相关的平均数据,以全国及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协调关系、生存能力、发展质量、生活质量等四个层面对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同时滞后于城镇化率发展速度;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从东向西呈现明显的高—中—低分布,同时区域内部质量水平差异较为显著。

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应从推动人口城镇化与非农业化协调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区域内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及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空间差异中图分类号:C922;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3)09-0050-12作者简介:蓝庆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郑学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韩雨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29)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进程的重要标志。

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渐变为城市地区的一个动态演进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9.72%上升到2012年的51.27%,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如增长方式粗放、污染问题突出、发展效率低下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成为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同时,各地区之间在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地区之间的人口城镇化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较大,发展失衡现象严重。

总体看,我国人口城镇化呈现出一种规模大、速度快,但结构失衡和质量不高的不完全人口城镇化模式。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战略,其中,推动以城镇化为重点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重要举措。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①。

为顺利实现我国人口城镇化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区域失衡到区域均衡的整体转型的平稳过渡,有必要研究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提升的制约因素,以更好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口城镇化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各省域之间人口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具体时间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是各种影响因素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不同省域的发展条件和历史基础不同,必然会影响到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升。

我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早期研究集中于我国省域城镇化水平的基本空间格局②。

进入20世纪90年代,诸多研究开始从全国和省域视角出发,分析我国整体和省域之间及各省内部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③。

同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开始探索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对城镇化的测度一般是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城乡协调发展④,或者从城镇自身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实现城镇融合程度等角度⑤,评价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⑥、投影寻踪分析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法⑦。

综观国内已有相关研究,目前专门针对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人口城镇化质量研究散见于对不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较研究中,且主要着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差异,往往忽略更能反映人口城镇化综合发展质量水平的教育文化、消费支出、社会保障及其他生活或生存条件等重要指标。

本文试图从全国31个省市区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能普遍反映不同地区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分析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及区域差异。

一、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指标选取人口城镇化是衡量小康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理应包括经济增长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居民生活消费质量等诸多方面,可见,人口城镇化水平是一个涵盖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综合发展质量以及城乡同步协调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工程。

因此,对不同地区间的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的评价应该基于系统全面性、主体相关性和区域指标可比性等基本原则。

本文从不同维度综合考虑,建立由协调关系指数、生存能力指数、发展质量指数和生活质量指数等4个准则层24个指标层构成的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区进行测度和评价比较,指标体系见表1。

(二)指标解释1.协调关系指数。

人口城镇化协调质量包括水平同步协调和速度同步协调。

水平同步协调是指人口城镇化要与工业化、非农业化协调发展,速度同步协调是指人口城镇化要与经济增长速度协调发展,能否做到城镇化与工业化、非农业化的协调发展事关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效率的高低。

针对前者,本文采用IU和NU比的国际标准值法,其中,IU表示劳动力工业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的比值;NU表示劳动力非农业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的比值。

若IU比小于1,说明劳动力工业化率低于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中除有从事第二产业劳动力外,还有从事第一、①②③④李炳坤:《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几个问题》,《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8期。

许学强:《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地理学报》1986年第1期。

汪段泳、朱农:《中国城市化发展决定因素的地区差异》,《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期。

陶然、曹广忠:《“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改革》2008年第10期。

表1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目标层Target Layer准则层Criterion Layer指标层Index Layer权重Weight变化方向Change of Direction协调质量指数(0.3092)生存质量指数(0.1897)IU指标○0.3286+NU指标○0.3962+人口城市化经济增长协调指标○0.2752+非农人口比例△0.1191+城镇登记失业率△0.1872-社会保障支出比例△0.2164+社会保障参保率△0.3202+低保人口比例△0.1571-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水平发展质量指数(0.2016)生活质量指数(0.2995)平均受教育年限●0.1524+万人在校大学生数▲0.1684+万人医生人数▲0.1355+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0.1199+万人互联网人数▲0.0957+教育娱乐支出比例△0.156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0.1713+人均可支配收入◎0.2093+居民消费水平◎0.1496+恩格尔系数△0.0979-平均预期寿命●0.0534+人均住宅面积☆0.1227+人均生活用电量◇0.0986+人均生活用水量◆0.09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0731+万人公共汽车数□0.0989+注:○、△、●、▲、★、◎、☆、◇、◆、□分别表示无单位、%、年、人、册、元、平方米、千瓦时、升、标台第二产业劳动力;如IU比大于1,说明劳动工业化率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农村人口中存在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若IU比等于1,说明劳动力工业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持平,城镇所有劳动力均从事第二产业,达到一种理想化模式。

同样,若NU比小于1,说明城镇中存在一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若NU比大于1,说明农村中存在一定的非农劳动力;若NU比等于1,说明城镇劳动力全部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当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非农业化较为同步协调发展时,IU比大致为0.5左右,NU比大致为1.2左右。

针对后者,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主要有失衡、超前及滞后等三种,有研究认为人口城镇化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①,也有研究认为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减小,导致经济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②。

本文采用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速度协调指数,即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速度与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判断我国地区间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状况。

2.生存能力指数。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必须具备在城镇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和能力,这样才能与原城镇居民一起提升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而要具备生存能力,需要拥有基本职业地位、基本社会保障和共享基本公共服务。

人口城镇化必然伴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这种跨越地区界限的空间位移,要求进城农民必须脱离第一产业转入第二、第三产业,首先需谋求一份非农化的职业,进而保障其生存的经济基础,在此选取非农业人口比例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好于尚未真正建立和健全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使进口农民存在后顾之忧,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①。

我国基本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等为重点,社会保障网络的不断延伸,可充分承担社会稳定器和减压阀的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或缺性。

选取指标为城镇人口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比例以及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综合参保率。

由于现有统计资料暂未对综合参保率有明确数据,故重新设计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综合参保率计算公式,公式为:ss r=∑4i=1s riwi,其中,ss r表示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综合参保率,s ri表示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职工失业及城镇职工工伤等4个保险参保率;wi表示各种保险权重,设定养老保险权重为0.40、医疗保险权重为0.25、失业保险权重为0.15、工伤保险权重为0.20②。

3.发展质量指数。

在“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报告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是一个重要历史跨越。

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定不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仅反映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及文化创新方面,同时,人口城镇化过程是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更新及人们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从传统资源、能源密集型向现代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及社会资本等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尤其农村劳动力不仅关系到三次产业特别是农业技术构成和劳动力生产效率提高,更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高效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