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现代生物学资料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终版)
细胞⽣物学复习资料(终版)细胞⽣物学复习资料第⼋章:2.何谓信号转到中的分⼦开关蛋⽩?举例说明其作⽤机制。
答:在细胞内⼀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中,必须有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机制进⾏精确调控。
对每⼀个反应既要求有激活机制还要有失活机制,负责这种正、负调控的蛋⽩称为分⼦开关。
⼀类是通过蛋⽩激酶使之磷酸化⽽激活,通过蛋⽩磷酸酯酶使之去磷酸化⽽失活。
另⼀类是GTPase开关蛋⽩,结合GTP活化,结合GDP失活。
Ras蛋⽩就是⼀个典型的分⼦开关蛋⽩,通过其他蛋⽩质的作⽤使得GTP与其结合⽽处于激活状态。
⼀种GTP酶激活蛋⽩可促进将结合的GTP⽔解为GDP,Ras 的作⽤就类似电路开关。
如果Ras分⼦开关失去控制⼀直处于激活状态,下游MAPK⼀直活跃,将会使细胞有丝分裂失去控制,从⽽导致癌变4.简要⽐较G蛋⽩耦连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异同。
答:G蛋⽩耦联受体是细胞表⾯由单条多肽经7次跨膜形成的受体,胞外结构域识别结合信号分⼦,胞内结构域与G蛋⽩耦联。
该信号通路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的作⽤要通过与G蛋⽩的耦联,在细胞内产⽣第⼆信使,从⽽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细胞内。
G蛋⽩是三联体GTP结合调节蛋⽩,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
由G蛋⽩耦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根据产⽣第⼆信使的不同,⼜可分为cAMP信号通路和磷酸酰肌醇信号通路。
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是激活靶细胞和开启基因表达,这是通过蛋⽩激酶A 完成。
该信号途径涉及的反应链可表⽰为激素→G蛋⽩耦联受体→G蛋⽩→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激酶A→基因调控蛋⽩→基因转录磷酸酰肌醇信号通路的最⼤特点是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两个胞内信使,分别启动两条信号传递途经即IP3/Ca2+和DAG/PKC途,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因此,这⼀信号系统⼜称为“双信使系统”。
5.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接到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答: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是细胞表⾯⼀⼤类重要受体家族,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导致受体⼆聚化,激活受体的酪氨酸蛋⽩激酶活性,随即引起⼀系列磷酸化级联反应,终⾄细胞⽣理和基因表达的改变。
生命科学史 8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命科学史
➢ 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2000年6月26日宣布完成绘制(历 时10年),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法德中等国的科学家宣布完成 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
➢ 我国参与研究的第3号染色体,共计3000万个碱基对,约占人类 基因组全部序列1%(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杨焕明教授 负责,1999年9月加入这一研究计划)。
定向改变
➢ 更自由和有效地改变生物性 状;
➢ 打破物种界限,克服远缘杂 交困难;
➢ 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
➢ 治疗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疾病。
转蓝细菌CO2浓缩机制基因
生命科学史
1990年美国正式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作图及测序计划》
目的 ➢ 测定和分析人体基因组全部核苷酸排列次序 ➢ 揭示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 阐明遗传信息表达规律及其最终生物学效应。
➢ 合理设计实验程序。 如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对性状分离的推测。
生命科学史
孟德尔8年豌豆实验为什么没有得到科学界 的重视?
➢ 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刚出版7年,几乎 全部的生物学家转向生物进化的讨论。这一 点也许对孟德尔论文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
➢ 当时的科学界缺乏理解孟德尔定律的思想基 础,无法理解单个性状的研究规律与数学方 法。
许多基本概念
生命科学史
约翰生(Johannsen W., 1859~1927): ➢ 1909年发表“纯系学说”:
明确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 最先提出“基因”一词:
采“给予生命”之义,创造了基因 (gene)一词,替代遗传因子概念。
生命科学史
摩尔根(Morgan T.H., 1866~1945):美国
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八章
以后,照样可以产生有活性的mRN A; 另一些基因, 如SV40 T抗原基因,一旦除去内含子,成熟mRNA运 人细胞质基质的过程就完全被阻断。
10
8.1.3基因家族 • 真核细胞的DNA是单顺反子结构,很 • 少出现置于一个启动子控制之下的操纵子。 真核细胞中许多相关的基因常按功能成套 组合,被称为基因家族。 • 同一家族的成员有时紧密地排列在一起, 成为一个基因簇;但更多的时候,它们分散 在同一染色体的不同部位.甚至位于不同的 染色体上。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调控模式。
8
• 选择性剪接:同一基因的转录产物由于不同的剪接方式形成不同 mRNA的过程。 • 选择性剪接的典刑例子:小鼠淀粉酶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变化
9
• 在小鼠肝和唾液腺这两种组织中,淀粉酶mRNA的编码 序列完全相同,但5‘端起始部分长度不同。 • 事实上,L外显子只是唾液腺淀粉酶基因中内含子序列的 一部分,将在mRNA成熟过程中被切除。 • 有实验证明,由S外显子起始的转录产物是由L外显子起 始转录产物的100倍以上。 • 由于一个基因的内含子成为另一个基因的外显子,形成 基因的差异表达,这是真核基因断裂结构的一个重要特 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
指导老师:杨林松 演绎人:徐楸能
1
8.1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相关概念和一 般规律
•
• 8.1.1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 基因组: 一个细胞或病毒所携带的全部遗传 信息或整套基因。 基因:指能产生一条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 DNA片段。它包括编码区和其上下游区域。以 及在编码片段间(外显子)的间断切割序列(内 含子) 基因表达: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具有特 异生物学功能的蛋自质分子或RNA分子的过程。 基因表达调控:受内源及外源信号调控的这个 调控的过程。
第二版生物制药技术习题答案
第二版生物制药技术习题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一章绪论1、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正常生理活性物质的,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物质. P12、按照药物的化学本质,把生物药物分为氨基酸类、蛋白质类、酶类、核酸类、多糖类、脂类、维生素及辅酶类.P3-53、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人体五大类.P54、肝素的化学成分属于一种多糖 ,其最常见的用途是抗血凝 .P45、SOD的中文全称是超氧化物歧化酶 ,能专一性清除氧自由基 .P46、辅酶在人体内的酶促反应中起重要的递H、递e等作用,有药用价值,人体生化反应中重要的辅酶:NAD、NADP、FMN和FAD .P47、前列腺素的成分是一大类含五元环的不饱和脂肪酸 ,重要的天然前列腺素有PGE1、PGE2、PGF2α等.P58、请说明酶类药物主要有几类,并分别举例.P4第二章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1、中试:是把已取得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放大的研究过程.P282、热原:是指在药品中污染有能引起动物及人的体温升高的物质.P423、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4、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包括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5、药物的ADME表示药物在体内的整个过程,它们分别是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6、生物药物在表示含量的时候有百分含量和活性效价两种.7、英美等国在药品的质量管理上采取典型的主副典机制,其中美国的药典和副药典分别简称为 USP 和 NF .8、在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规范中,GMP、GLP、GCP分别指良好药品生产规范、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良好药品临床试验规范.9、为了对新兴的基因工程药物进行质量管理,中国在2000年编制并颁布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0、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蛋白药物,须进行蛋白纯度检查,按WHOG规定,须用 HPLC 和非还原SDS-PAGE 两种方法测定,纯度均应达到95%以上.P2011、国外没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属于Ⅰ类新药,国外已批准上市的是属Ⅱ类药物,前者无临床前研究资料供参考,须作临床前研究.12、基因工程药物的临床试验包括Ⅰ期和Ⅱ期,二者在对象性质和对象的数量上不同.Ⅰ期是在健康自愿者身上进行,一般人数 10-20 人.Ⅱ期在病人上分组进行,总人数一般在 300 以上.13、目前我国使用的药典是 2010年版本,它分为三部.14、进行生物药物的安全检查时,异常毒性检查通常在实验动物小鼠上进行;热原检查一般在实验动物家兔上进行;降压物质检查通常在实验动物家猫上进行. 15、对于进口药,我国执行的检验标准是国外药典,而对于仿制国外药则执行的检验标准为国外药典 .16、对于空气洁净度的100级和10000级这两个级别,其中 100 级的洁净度要求更高.17、在国内,药品的生产与管理主要依据三级标准,请解释该三级标准.国标-中国药典-委员会部标-部颁标准-卫生部1中国药典的补充;2具法律约束力;3新药须经2年试行期地标-地方药品标准-省、市对药典以外的、某地区常用的药品、制剂的规格和标准,常制订地区性的标准.18、请简述新药研发的主要过程.1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药理筛选,化学试验 2临床前研究3研究新药申请IND,即申请临床试验 4临床试验+临床前研究继续补充5新药申请NDA 6上市及监测第三章抗生素概述1、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类.2、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3、抗生素的MIC:能抑制微生物的最低抗生素浓度.4、抗生素的差异毒力:药物对病原菌和宿主组织的毒力差异.5、青霉素的母核为 6-APA 6-氨基青霉烷酸.6、微生物是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其中以放线菌产生的最多,真菌次之,细菌又次之.7、目前国际上抗生素活性单位表示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定单位unit ,一种是活性质量μg.8、抗生素分为五大类:9、抗生素药品的热原检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原理:热原是指在药品中污染,能引起动物及人的体温升高的物质,认为是由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因此用过温度是否升高来判断该药品中所含热原是否符合规定.方法:将一定剂量的药液静脉注射注入家兔体内,以其体温升高的程度判断该药品中所含热原是否符合规定.10、请简述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的基本步骤,并参考给出的二剂量管碟法的效价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式中θ、K、U2H 、S2H、U2L、S2L各参数的含义:lgθ=lgKU2H-S2H+U2L-S2L /S2H+U2H-S2L-U2L管碟法:比较标准品和待检品产生的抑菌圈的大小,来判定待检抗生素溶液的效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数剂量与抑菌圈直径呈线性关系1.称量;2.稀释;3.双碟制备;4.放置钢管;5.滴加抗生素溶液;6.抑菌圈测量.θ:供试品和标准品的效价比;K:高单位总量与低单位总量之比第四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1、青霉素G的汉语名称为苄青霉素,其结构可以看作由3个“酸”构成,即苯乙酸、半胱氨酸和缬氨酸,请进一步画出青霉素G的分子结构图______________2、各类青霉素的结构由“侧链”加“母环”构成,其中母环称为6-APA,而侧链有一定差异,例如青霉素G的侧链为苯乙酸.工业上制备出的母环可以作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用来合成各种改造的青霉素衍生物.3、青霉素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肽聚糖转肽酶及D-丙氨酸羧肽酶的活性而阻碍了肽聚糖的交联与合成,从而抑制了干扰了细菌的细胞壁合成.4、最早发现产生青霉素的微生物是属于青霉菌类中的点青霉,而目前生产上用于生产青霉素的菌种则属于产黄青霉素,且大多经过诱变育种,大大提高了青霉素产量.5、青霉素在临床上常用其盐类,最常用的为青霉素的钠盐和钾盐.6、从抗菌效力的发挥特点来讲,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在细菌的繁殖期发挥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作用效果有很大不同,即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更佳.7、简述获得青霉素发酵液后从中纯化青霉素的主要步骤.1发酵液的过滤和预处理;2萃取和精制;3结晶.8、简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1抑制肽聚糖合成→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使菌体失去屏障而膨胀裂解2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第五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是以大环内酯为母体,以苷键和1-3分子的糖相连接的一类抗生素物质.2、根据大环内酯结构的差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为三类:多氧类、多烯类和蒽沙类.3、红霉素的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红霉内酯、红酶糖和去氧氨基己糖.4、红霉内酯的生物合成是由一分子的丙酰COA和6分子的甲基丙二酰COA重复缩合而成,在反应开始时的关键酶丙酸激酶的活性与红霉素的产量表现出直线关系.5、红霉素的发酵生产需要添加的前体物质为丙酸.6、红霉素发酵采用的菌种为红霉素链霉菌,发酵后主要采用萃取法来提取,在进一步纯化时,则将红霉素粗品溶于丙酮中,再加入2倍体积的水,即可制得红霉素纯品.7、氮源的代谢对红霉素合成影响很大,单独氮源实验表明,缬氨基酸对红霉素影响最大.8、简述红霉素的发酵生产与提取的步骤P77发酵生产:孢子悬液→种子罐→二级种子→发酵罐提取:萃取法第六章四环素类抗生素1、四环素发酵生产使用的菌种是产生金霉素的金色链霉菌菌种,它从微生物的种属分类上来说,属于一种放线菌,是一种原核生物2、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以氢化四并苯为母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3、采用金色链霉菌发酵法生产四环素时在培养基中加一定的抑氯剂,其原因是什么P90阻止金霉素合成,促进四环素合成,使金霉素在总产量中低于5%,但浓度较大时对产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4、为什么培养基中的钙盐有利于提高四环素发酵的产量 P91钙盐能与菌体合成的四环素结合成水中溶解度很低的四环素钙盐,从而降低了水中可溶性四环素的浓度,促进菌丝体进一步分泌四环素.第七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代表性例子是链霉素,其分子结构由氨基环醇、氨基糖和糖三部分以苷键连接而成.2、图7-1是不同PH值的溶液中链霉素不同分子形式的存在浓度.根据该图并结合掌握的知识填空:链霉素从酸碱性上说,应被视为一种碱性,其在溶液中可以以4种形式存在,在从发酵液提取链霉素时如果采用离子交换法,应选择阳离子树脂.链霉素可以经反应生成盐,临床最常用的盐为硫酸盐.3、工业上用于生产链霉素的菌种是灰色链霉菌4、请简述链霉素的发酵生产与提取工艺包括哪些步骤.P103、106发酵生产:斜面孢子培养、摇瓶种子培养、二级或三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发酵培养及提取精制等提取工艺:发酵液过滤→原液吸附→饱和树脂洗脱→洗脱液脱色、中和、精制→精制液脱色、浓缩→成品浓缩液1、无菌过滤→水针剂2、无菌过滤,干燥→粉针剂5、为了减少损失,生产上采用离子交换法提取链霉素时,常采用三罐或四罐串联法进行吸附,请简述该方法的要点.P107原滤液流向主、副、次交换罐主罐:流出的Str浓度达到进口浓度的95%,就可认为已达饱和,可以解吸副罐:将升为主罐…补个新罐,继续吸附…次罐:…末罐流出液中的单位应<100U/mL第八章现代生物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1、抗生素抗性基因:微生物能产生抗生素,须要自身能抵抗该抗生素,其相关基因为抗性基因.2、受体:指存在于细胞核内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的某一特定部位能准确识别并特异结合某些专一性配体.3、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包括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外源性活性物质和各种药物.4、请简述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特点.1高G-C含量:密码子第3个碱基的G-C比例极高2基因成簇:10-30个基因3位于染色体或质粒2添加保护剂:防止某些生理活性物质活性基团及酶活性中心受破坏.3抑制水解酶作用:根据不同水解酶的性质采用不同方法.4其他保护措施:注意避免紫外线、强烈搅拌、过酸、过碱或高温、高频震荡等6、请简述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常用的三类方法,并分别举例.P1321用酸、碱、盐水溶液提取:胰蛋白酶用稀硫酸提取.2用表面活性剂提取: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可以破坏核酸与蛋白质的离子键合,对核酸酶又有一定抑制作用.3有机溶剂提取:1、固-液提取:丙酮提取脑组织中的胆固醇.2、液-液提取:7、请简述膜分离技术中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这几种方法的主要区别.1微滤MF: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基本原理是筛孔分离过程.适用于细胞、细菌和微粒子的分离,在生物分离中,广泛用于菌体的分离和浓缩,目标物质的大小范围为0.01-10 μm,一般用于预处理.2超滤UF: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膜孔径在0.001~0.1微米.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对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细菌、胶体、悬浮固体等进行分离,广泛应用于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机物的分离纯化.3纳滤NF: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纳滤膜能对小分子有机物等与水、无机盐进行分离,实现脱盐与浓缩的同时进行.4反渗透RO:是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或小分子物质的选择透过性,以膜两侧静压为推动力,而实现的对液体混合物分离的膜过程.能够去除可溶性的金属盐、有机物、细菌、胶体粒子、发热物质,反渗透技术是现代工业中首选的水处理技术.第十章氨基酸药物1、氨基酸对应的英文三个字母简写名称:丝氨酸Ser、苏氨酸Thr、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 与色氨酸Trp2、氨基酸的中文名:Lys赖氨酸、Ala丙氨酸、Glu谷氨酸、Asp天冬氨酸3、20种天然氨基酸中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有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4、20种天然氨基酸中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有谷氨酸和天冬氨酸5、氨基酸根据侧链的化学结构,可分成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族和亚氨基酸四类.6、在工业生产上,在各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的发酵产量最大,赖氨酸的发酵产量次之.7、生产氨基酸的5种方法为蛋白水解法、化学合成法、酶转化法、直接发酵法和微生物合成法.8、赖氨酸是人体的八种必须氨基酸之一,而在食用的谷物中又常常缺乏,所以赖氨酸有重要的食品、医药用途,微生物一步发酵法生产赖氨酸常采用几种杆菌为生产菌,请列举其中常用的2种菌:黄色短杆菌或谷氨酸棒杆菌.9、蛋白水解法制备氨基酸常采用的原料蛋白有毛发、血粉和废蚕丝等,采用的水解方法则有酸水解法、碱水解法和酶水解法.10、某细菌合成赖氨酸的代谢公式如下,请计算赖氨酸对糖的理论转化率:3C6H12O6+4NH3+4O2—>2C6H14N2O2+6CO2+10H20赖氨酸对糖的理论转化率为:2146.19/3180100%=54.14%第十一章多肽与蛋白类药物1、干扰素:是由诱生剂诱导有关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2、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血钙浓度的多肽激素.3、E-玫瑰花结实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针对绵阳红细胞SRBC的E受体,在一定实验条件下,SRBC 与T细胞表面是受体结合,形成以T细胞为中心,四周环绕SRBC,状如玫瑰花结的细胞集团.4、IL-2的中文名是白细胞介素-2,它是Th细胞在抗原或植物凝集素等丝裂原的刺激下而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成分.它的功能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故在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5、6、胸腺肽组分5是由在80℃温度下热稳定的40-50种多肽组成的混合物,根据它们的等电点可区分成3个区,这些多肽中有活性的命名时习惯上被冠以胸腺素.7、8、ACTH的中文名是促皮质素,它是由腺垂体分泌的,化学成分为一种多肽,其功能是促进肾上腺的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9、白蛋白又称清蛋白,含量比例约占血浆总蛋白的55%,主要功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10、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成分为免疫球蛋白Ig,Ig分为IgG、IgA、IgM、IgD和IgE五类,其中血中含量最高的,作为抗感染的主力的是IgG.11、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有2条链,它们通过二硫键相连.12、简述在原核工程菌中生产重组干扰素包括哪些环节第十二章核酸类药物1、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核苷酸的过程.2、核酸类药物主要分为核酸、核苷酸、核苷和碱基及其衍生物四个种类3、4、核酸类药物的生产方法主要有酶解法、半合成法和直接发酵法.5、6、1987年3月美国FDA批准使用的抗艾滋药物AZT是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艾滋病治疗药物,它是胸苷的衍生物.7、8、pI:C的中文名是聚肌胞苷酸,它可以诱导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从而发挥光谱的抗病毒活性.第十三章1、请写出下列酶类药物的中文名: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AP去氢淀粉样蛋白、t-PA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CytC细胞色素C2、酶的提取主要方法有水溶液法、有机溶剂法和表面活性剂法.3、评价一个酶的纯化工艺的好坏,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酶比活,二是总活力回收率.第十四章及之后章节1、低聚糖:由2-9个单糖组成的多聚糖2、粘多糖:是含氮的不均一多糖,是构成细胞间的主要成分,也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各种细胞内.化学组成为和酪交替出现,有时含硫键.也称为.3、前列腺素PG:是存在于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4、超临界萃取法:指以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可溶组分的分离操作.5、采用分步提取法可从脑干中分别提取获得卵磷脂、脑磷脂和胆固醇三种重要的脂类药物,首先用丙酮提取出胆固醇;不溶物再用乙醇提取出卵磷脂;此时不溶物中则含有脑磷脂6、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机能的一类化学结构不同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大多需要从外界摄取.7、辅酶:是一类可以将化学基团从一个酶转移到另一个酶上的有机小分子.8、脂溶性维生素有维A、维D、维E、维K等,水溶性维生素有维B、维C两族.9、维生素与辅酶类药物的一般生产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化学合成法,如维B1的生产;第二种是发酵法,如维C的生产;第三种是直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法,如辅酶Q10的生产.P24210、维生素的特点P2411不能供给能量,也不是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而是一种活性物质,对机体代谢起调节和整合作用;2需求量小;3大多是通过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体内酶促反应体系;4人体每日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维生素却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发生.11、蛋白同化激素:是一类从睾丸酮衍生物中分化出来的药物.12、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不同,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13、甾类激素药物根据生理活性可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三大类.它们都是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核C17结构的化合物14、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两大类.前者主要调节水盐代谢;后者能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等的代谢,并有显着的抗炎、抗过敏作用.15、雄性激素的代表种类为睾丸酮,其结构由4个脂环构成,共19个碳原子.16、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类,前者由卵巢分泌,后者由黄体分泌,它们共同维持女性的性征和性周期.17、生物制品:是指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18、弱毒:经过天然或人工改造方法,去除或封闭其毒力因子,使其致病力减弱,一般不引起感染或发病的细菌菌株或病毒菌.19、灭活:利用甲醛等灭活剂杀死培养的病毒,以制成灭活疫苗的操作过程.20、脱毒:利用一定量的甲醛等脱毒剂,将细菌的外毒素去掉毒性,不再具有致病性,但仍保持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21、类毒素:由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解毒精制而成.22、变量免疫定量攻击法:疫苗经系列稀释成不同的免疫剂量,分别免疫各组动物,间隔一定日期后,各免疫组均用统一计量毒素或活毒攻击.23、疫苗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第一代疫苗指弱毒苗和灭活苗,第二代指亚单位疫苗,第三代指核酸疫苗.目前利用酵母生产的乙肝疫苗属于第二代疫苗.24、百白破是一种联合型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25、利用病毒制备灭活苗时,对病毒进行灭活通常采用的灭活剂为甲醛.26、请解释生物制品保护力测定中常用到的一些术语的中文名:MLD最小致死量、LD50半数致死量、MID最小感染量、ID50半数感染量27、简述病毒类疫苗的生产过程P27428、简述破伤风类毒素的制备工艺。
第八章 物种和物种的形成
生物在进化后转移到新的生态位和适应峰。如果一个 物种的种内发生分异,占据多个生态位,从生态学角度而 言,这意味着有新种形成。
4、生物地理学标准 不同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不同。 • 广布种(世界种):分布区很广 • 特有种:分布区很狭 • 残遗种:过去分布广,后来变狭了
(三) 现代物种的定义
1983年迈尔提出:物种是由种群所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 他单元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地 位, 在宗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是一个进化的单元。 ( 1987年,陈世骧补充) 种群组成、生殖隔离、生态地位、宗谱分支
根据物种有无亚种而区分为单型种和多型种。
单型种 种群 个 体 种群 个 体 种群 个 个 体 体
多型种 亚种 种群 亚种 种群 种群
个 个 体 体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体 体 体 体 体 体
变种(variety):具有形态生理、遗传特征上的差异,但在地 理分布上可能重叠的群体。 一般多用于植物的分类,在动物分类上比较少用。但变种有 时也指未弄清地理分布的亚种,有时也指栽培品种,有时还指 介于两个亚种之间的类型。如美国鹿鼠具有白色亚种和黑色亚 种。有一种灰色的鹿鼠则属于变种,因为它介于上述两个亚种 之间,并已呈现出由灰色变成黑色的显著倾向。 半种(semispecies):又称起始物种,是可以互相交配的群体, 在行为和其他方面又有差别,又限制了其间的交配。 姐妹种(sibling species)、隐种:外部形态上极为相似, 但其间又有完善的生殖隔离。
1、远缘杂交
鲍文奎利用小麦 和黑麦杂交,育出 的小黑麦 .
萝卜甘蓝(Raphanobrassica)形成的过程
2、体细胞杂交
番茄马铃薯、白菜甘蓝、 胡萝卜-羊角芹、 烟草-海岛烟草等
生物信息学 第八章 系统发育分析
系统发生(或种系发生、系统发育,phylogeny)是指生物形成或进化的历史。系统发 生学(phylogenetics)研究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其基本思想是比较物种的特征,并认为特征
相似的物种在遗传学上接近。系统发生研究的结果往往以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表
8.1.3 距离和特征
用于构建系统发生树的分子数据分成两类:(1)距离(distances)数据,常用距离矩 阵描述,表示两个数据集之间所有两两差异;(2)特征(characters)数据,表示分子所具有 的特征。 分子系统发生分析的目的是探讨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其分析的对象往往是一组同源的 序列。这些序列取自于不同生物基因组的共同位点。序列比对是进行同源分析的一种基本手 段,是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的基础,一般采用基于两两比对渐进的多重序列比对方法,如 ClustalW 程序。通过序列的比对,可以分析序列之间的差异,计算序列之间的距离。 无论是 DNA 序列,还是蛋白质序列,都是由特定字母表中的字符组成的。计算序列之 间距离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字符替换模型,替换模型影响序列多重比对的结果,影响 系统发生树的构造结果。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字符替换模型,参见第 3 章的各种打分模型或代价、距离模型。 距离(或者相似度)是反映序列之间关系的一种度量,是建立系统发生树时所常用的一 类数据。在计算距离之前,首先进行序列比对,然后累加每个比对位置的得分。可以应用第
的连线称为分支,其中一端与叶节点相连的为外支,不与叶节点相连的为内支。
系统发生树有许多形式:可能是有根树(rooted tree),也可能是无根树(unrooted tree);
可能是一般的树,也可能是二叉树;可能是有权值的树(或标度树,scaled tree,树中标明
第八章__放射性物品的运输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第一节有关放射性物品的基础知识放射性物品是危险物品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是指比活度大于70 kBq/kg(0.002 μCi/g)的任何物品或物质。
它的危险性在于能自发地和连续地放射出某种类型的辐射,这种辐射不仅对人体有害,还能使照相底片或未显影的X光胶片感光。
对放射性物品的安全运输,各种运输方式都有特殊的规定。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简称IAEA,在同联合国、有关专门机构及其成员国协商的基础上制订了《放射性物质运输规程》。
各种运输方式的国内、国际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法规都是以此为基础制定的。
我国于1990年7月1日实施GB11806一89《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该标准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放射性物品运输都有规范作用。
在本章中,我们将具体介绍放射性物品的定义、分类、包装、标志、所需运输文件的填写、装载规定以及发生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等方面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首先介绍有关放射性物品的基础知识。
一. 原子结构和放射性同位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在核外不停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又是由一定数目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Z”就表示了该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一个中子的质量等于一个质子的质量,而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一个原子的质量就等于该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原子的质量数(A)等于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每一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固定不变的,但可能存在一些原子量有细微差别的原子(一些是自然形成的,一些是人造的),它们之间在化学特性或物理状态上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把这些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而质量数不同的原子,也即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第八章--医学微生物学-概述PPT课件
体积微小: 以微米(μm)或纳米(nm)来衡量
结构简单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 非细胞生命物质所构成
繁殖迅速
一般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培养4-5天所形成的大肠 杆菌的重量将和地球相仿
容易变异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直接紧 密接触,易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发生突变——获得 很强的外环境适应力
起源早:地球诞生于46 亿年前, 微生物35亿年前 即已形成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 地层有微生物
近100℃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有微生物 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与人类关系密切
自然界中N、C、S等 元素循环
有少数微生 物能引起人 类和动、植 物的病害
工业,微生物应用于 食品、皮革、纺织、 石油、化工、冶金等
污水处理,利用微生物 降解有机磷、氰化物等
分布广泛
人体的皮肤、口腔、肠胃道等都有许多微生物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
层有微生物 近100℃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有微生物 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同学们要牢固地树立无菌的观念
砧板上的微生物
皮肤、毛发上分布的细菌
肠黏膜上分布的细菌(一)
种类繁多
第八章 医学微生物学 概述
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广泛存在于自
然界,结构简单、种类多、繁殖迅速、容易 变异、与人类关系密切、肉眼直接看不到,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 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的总称。
(二)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 容易变异 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适应力强 作用重要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现代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响半衰期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知识要点
• 分子克隆技术的过程 • 分子杂交的概念 • PCR反应步骤
分子克隆RE、ligase • 重组DNA分子导入寄主细胞:细菌转化 • 重组体克隆的筛选:蓝白斑筛选、抗生素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
知识要点
• 三联体遗传密码 • tRNA的结构与功能 •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 蛋白质合成机制 • 蛋白质转运机制
遗传密码
• 遗传密码的破译 • 遗传密码的特性:无逗号、不重叠、通用
性、简并性、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tRNA的结构与功能
• 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型——四环四臂 • tRNA的三级结构:倒L型 • tRNA的功能: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 • tRNA种类:起始tRNA与延伸tRNA、同工
C值矛盾
DNA结构
• DNA的一级结构 •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模型
影响DNA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 • DNA的高级结构——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
DNA复制
• 半保留复制 • 半不连续复制 • 复制的起点、方向和速度 • DNA聚合酶:原核 真核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差别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知识要点
• RNA转录过程和转录后加工 • 启动子与增强子、终止与抗终止 •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RNA转录过程
• 不对称转录 •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核心酶+因子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分类、特征、转录
产物 • 起始(启动子)、延伸、终止(终止信号)
原核与真核启动子的特征 增强子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终止和抗终止
八年级生物每章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每章知识点生物学是研究关于生命现象的科学,对于每一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生命活动,因此,生物学的知识非常丰富和广泛。
在八年级的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将要学习很多重要的生物知识,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体和生命现象的本质。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生物学课程中每章的重要知识点:第一章:细胞及其组成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生物体中最小的基本结构——细胞。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细胞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核等结构。
第二章:细胞的呼吸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细胞是如何进行呼吸的。
细胞的呼吸是将食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我们将学习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差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如何被储存和利用。
第三章:细胞的分裂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细胞是如何进行分裂的。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可以帮助生物体生长和发育,并且维持体内细胞的数量和种类的稳定。
我们将学习到有丝期和无丝期的差异,以及细胞分裂是如何进行的。
第四章:遗传与基因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遗传与基因的相关概念。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单位,是DNA分子的一部分。
我们将学习到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以及DNA分子的构成和基本结构。
第五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究基因是如何表达和调控的。
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产生蛋白质的过程,而基因的调控是指如何决定哪些基因需要表达,以及如何控制它们的表达量。
这一章将探讨基因表达与调控的不同机制。
第六章:基因技术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基因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基因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自身的遗传信息进行人工操作的一种技术,它可以为人类提供很多有益的帮助,如基因工程、克隆等。
第七章:生物的分类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生物是如何被分类的。
生物的分类是把生物体按照它们的结构、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分类的过程。
我们将学习到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主要的生物分类分类方式。
环境微生物学(08微生物生态)教学教材
一般说来,自然种群具有三方面的特征:(1)空间特征 ,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形式;(2)数量特 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将 随时间而发生变动;(3)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 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 组成同样是处于变动之中的。
了空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
二、空气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来源于: 土壤(飞扬的尘土把微生物带至空中); 水体(水面吹起的小水滴); 人和动物(皮肤脱落物、呼吸道等)
空气中的微生物只是短暂停留,是可变的,没有固定类群。
在空气中存活的微生物,主要是有芽孢的细菌、有孢子的 霉菌、放线菌及各种胞囊。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生态
一、土壤的生态条件
1. 营养 土壤内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动植物的残体、分泌 物、排泄物等) 2. pH 3. 5~8.5,多为5.5~8.5;适合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 3. 透压 土壤内通常为0.3~0.6MPa,而在微生物(细菌)体内, G+为2.0~2.5 MPa,G-为0.5~0.6 Mpa。所以,土壤是 等 或低 溶液,有利于微生物吸收水份和营养。
这是一个美丽的
3. 生态系统的分类
由于生态系统可以小到一滴水,大到生物圈,所以分类有 多种。 根据生存环境分:如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各自 还可进一步细分,例如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水生态系统。根 据动态和静态可将淡水生态系统分为河流生态系统和湖泊 生态系统。
根据生物群落分:有动物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及微生 物生态系统,在这些生态系统内又可根据生存环境或生物 群落进一步细分。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8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概述:遗传(heredity or inheritanc® 和变异(variation)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遗传即生物的亲代将一整套遗传因子传递给子代的行为或功能。
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
基因型(ge no type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型(phe no type)某一生物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的总和。
饰变( modification)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8.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8.1.1三个经典实验1. 经典转化实验:1928年F.Griffith以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为研究对象进行转化(transformation)实验。
1944年O.T.Avery等人进一步研究得出DNA是遗传因子。
S strun A2. 噬菌体感染实验:1952年Alfred D.Hershey和Martha Chase用32P标记病毒的DNA,用35S标记病毒的蛋白质外壳,证实了T2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3.植物病毒的重建实1956年H.Fraenkel-Conrat用含RNA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与TMV 近源的霍氏车前花叶病毒(Holmes ribgrass mosaic virus,HRV)所进行的拆分与重建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8.2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基因组(genome是指存在于细胞或病毒中的所有基因。
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单倍体(haploid);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称二倍体(diploid )。
基因组通常是指全部一套基因。
由于现在发现许多非编码序列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目前基因组的含义实际上是指细胞中基因以及非基因的DNA序列的总称,包括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调控序列以及目前功能还尚不清楚的DNA序列。
微生物第八章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第八章试题及答案1. 试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它们通过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促进了物质循环。
此外,某些微生物还能进行固氮作用,为植物提供氮源,而一些光合细菌则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 描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用于面包和啤酒的生产,乳酸菌用于酸奶和奶酪的制作,而醋酸杆菌则用于醋的发酵。
此外,微生物还可用于生产酶制剂、食品添加剂和维生素等。
3. 阐述抗生素的发现对医学领域的影响。
答案:抗生素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医学领域,它为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减少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并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4. 列举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分类方法。
答案:微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形态学的分类、基于生理生化特性的分类、基于遗传信息的分类等。
形态学分类主要依据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如细菌的菌落形态、真菌的孢子形态等。
生理生化分类则依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
遗传信息分类则是通过分析微生物的DNA序列来确定其分类。
5. 简述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和大气污染控制。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而某些真菌则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能通过代谢作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6. 描述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防治植物病害等。
例如,固氮菌能够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而某些微生物则能够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能产生抗生素,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7. 列举几种常见的微生物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常见的微生物疾病包括结核病、霍乱、肺炎等。
中考生物基础复习 第八章 生物技术试题
中考生物基础复习第八章生物技术试题考点1: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1.(2014年广东广州)在制作馒头和泡菜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A.青霉和酵母菌 B.酵母菌和乳酸菌 C.根瘤菌和乳酸菌D.乳酸菌和酵母菌2.(2013年广东广州)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成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
由糖液到酒精的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 D.曲霉3.(2012年广东湛江)在制作酸奶或米酒时,发酵需要的条件是( )A.密封 B.加入食盐水 C.0 ℃ D.暴晒4.(2011年广东汕头)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考点2:食品保存的适当方法5.(2014年广东省)“秋风起,食腊味”,广式腊味选在气候干燥的秋季进行晒制,其主要目的是( )A.脱去肉内的水分 B.使肉的色泽金黄好看C.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D.让肉发酵,产生独特香味考点3:克隆技术的应用6.(2012年广东湛江)下图是多莉羊的培育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多莉羊的培育运用了转基因技术 B.多莉羊的性状与母羊丙最相似C.多莉羊的培育过程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D.多莉羊的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7.(2011年广东茂名)科学家将雌黑鼠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胚胎后移入到褐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并由褐鼠产下。
则该小鼠的体色和性别分别是( )A.黑色、雌性 B.黑色、雄性 C.白色、雄性 D.褐色、雌性考点4:转基因技术的应用8.(2014年广东省)下列实例应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A.克隆羊 B.高产抗倒伏小麦 C.试管婴儿 D.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9.(2013年广东广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到牛的体内,可从牛乳中获得人乳铁蛋白。
这种技术是( )A.人工合成 B.发酵 C.生物反应器 D.仿生10.(2012年广东省)属于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是( )A.太空椒 B.脱去病毒的植株C.克隆羊 D.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一、选择题1.(2014年福建漳州)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A.馒头 B.鲜奶 C.豆浆 D.米饭2.(2013年湖南长沙)很多长沙人爱吃“酸辣米粉”,其中的酸菜制作需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 D.枯草杆菌3.(2014年湖南益阳)下列对“制作酸奶”和“制作米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米酒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米酒都需要“接种”C.制作酸奶要接种两种微生物 D.制作米酒不需要保温4.酸奶是男女老幼都喜欢喝的饮品,下列有关酸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奶保留了鲜奶的营养成分B.在鲜奶中加入少量酸奶,将容器敞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就变成酸奶C.酸奶酸甜爽口、容易消化,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D.使用酸奶后,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5.家庭酿酒过程中加入的“酒曲”,主要利用的是(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菌 D.甲烷菌6.(2014年湖北孝感)利用沼气池生产沼气,至少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A.密闭、接种产甲烷细菌 B.密闭、接种酵母菌C.通风、接种乳酸菌 D.通风、接种米曲霉菌7.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A.隔绝空气,防止其他菌进入 B.有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C.防止灰尘污染 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8.吃剩的饭菜放在冰箱内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冰箱内 ( )A.温度低,细菌繁殖速度慢 B.温度低,把细菌都冻死了C.没有空气,细菌无法繁殖 D.温度低,营养物质分解慢9.(2014年安徽省)下列微生物能酿酒、制作面包的是( )A B C D10.(2014年山东滨州)随着“光盘行动”这一新闻热词成为2013年度最知名的公益品牌之一,节约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生物化学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主要内容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的化学,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及化学反应,是现代生物学各科的理论基础之一,生物化学技术和方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已渗透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因此生物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生物分子的基本组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上学期)以及其代谢和调控(下学期)。
上册绪论(2学时)第一章生物分子概论(3学时)第二章糖:7学时第三章脂类:4学时第三章蛋白质:16学时第五章酶:12学时第六章核酸:4学时第七章维生素:4学时第八章抗生素:4学时第九章激素:6学时下册第一章代谢总论:2学时第二章生物氧化:3学时第三章糖代谢:15学时(包括光合作用)第四章脂类代谢:8学时第五章蛋白质代谢:12学时第六章核酸代谢:4学时第七章 DNA的生物合成:4学时第八章 RNA的生物合成:4学时第九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学时第十章代谢调控:6学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1.核酸部分,信息代谢与分子及遗传有重复,生化中只讲主要过程,不讲各种蛋白因子的具体作用。
C0t值与基因组关系密切,生化中不讲。
2.光合作用部分,与植物生理有交叉。
生化主要讲暗反应,不仔细讲电子传递。
3.激素部分,与分子中信息传递有交叉。
先进性:生化发展迅速,应及时补充新进展。
主要来自期刊,如近期的诺贝尔奖等。
也有一些新书或相近专业的书籍,如医学生化等。
实验:1.DNS法测定还原糖:以前为费林试剂,现已基本不用。
今年改为DNS,此法现在科研中常用,可练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制作标准曲线。
我在第一次进实验室领仪器时就将实验方法写出,让学生练习动手能力。
2.皂化值的测定:应改3.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4.氨基酸的纸层析5.酪蛋白的提取6.Folin-酚法测定蛋白浓度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8.酵母RNA的提取9.猪肝DNA的提取10.核酸浓度测定11.维生素的性质:应改12.酶的性质13.酶活力测定14.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自考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自考一、引言现代生物科学导论是一门介绍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自考的一门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可以全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知识体系以及前沿领域的研究动态,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学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等。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多种细胞器,各具不同的功能。
三、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科学中的核心概念。
遗传物质的本质主要包括DNA和RNA,它们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基因表达与调控则是生物体如何利用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这是细胞各种功能的基础。
另一方面,变异则是指在基因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它们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四、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科学中的另一核心概念。
物种起源与演化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则关注了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并形成特定的物种。
这些内容是理解生物进化的关键,也是解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五、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单位,它包括了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
此外,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如何塑造生物的形态和行为等方面也是本部分的重要内容。
六、生物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手段。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的转移和修改,以创造出新的物种或改善现有物种的性状。
克隆技术与胚胎工程则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操作,以实现个体的复制或定制特定性状的个体。
这些技术为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和安全等问题的讨论。
七、生物伦理与人类健康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认识和操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生物必修一第八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八章知识点第一节: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生物种群随时间的演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的遗传信息会发生变化,使得某些个体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有四个:遗传变异、遗传漂变、自然选择和基因流。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遗传信息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遗传变异机制。
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第一步,为后续的进化进程提供了可塑性。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这种改变不是由于自然选择或适应环境的压力,而只是由于偶然的基因频率改变。
遗传漂变通常在小种群中更为常见。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生物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根据其适应性或适应度的差异而存活或死亡。
适应度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将有利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改变种群的遗传构成。
基因流基因流是指由于不同种群之间的繁殖交流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流动。
这种流动可以改变种群的遗传构成,增加遗传多样性。
第二节:人类进化人类进化是生物进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描述了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从灵长类动物逐渐演化为现代人的过程。
人类进化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人类的智人进化和现代人类的演化。
智人进化智人进化是指从智人的祖先开始,逐渐演化成现代智人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了智人的体型、智力、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智人进化的一些重要的里程碑,比如早期人类的使用工具、掌握火的技术以及开始进行农业等。
现代人类的演化现代人类的演化是指从智人进化到现代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骨骼结构、大脑容量、语言能力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通过考古学、人类基因组学和人类行为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现代人类的演化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节:物种形成物种形成是生物进化的重要结果之一,它描述了物种从一个共同祖先分化成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物种的过程。
现代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简介现代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分子级别的组成和功能的学科。
它集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20世纪中叶出现并迅猛发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其目标是理解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功能。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分子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是遗传信息的存储介质。
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鳞氨酸)组成,以双螺旋结构存在。
DNA 的双螺旋结构由两个互补的链组成,其中一个链以5’-3’方向排列,另一个链以3’-5’方向排列。
DNA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DNA的转录产物,也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
与DNA类似,RNA 也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组成。
RNA的基本结构包括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等。
mRNA携带着从DNA转录而来的遗传信息,tRNA参与蛋白质合成,rRNA则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分子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功能性分子,它们参与几乎所有生命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是氨基酸的线性排列,二级结构是氢键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二级结构的空间排布,四级结构是多个亚基相互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催化反应、结构支持、信号传导等。
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下合理利用基因资源的重要机制。
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其中包括转录因子、启动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
这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决定了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来创造具有特定性状的生物体的技术。
分子生物学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其中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导和基因编辑等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SPR 仪结构
¡ 在 1990 年 BIAcore 公司首先利用 SPR 原理制 作了商品化的生物传感器,是 SPR 生物传感 器的主要生产厂家。BIAcore 的 SPR 生物传 感器系统核心部分是传感片、SPR 光学测定 系统和微射流卡盘(图 为常用 SPR 仪实物 图)。
¡信号检测:激光共聚焦检测 、电荷藕合 器件(CCD)检测
¡数据处理:应用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对检 测中的扫描图进行处理,形成数据,得 出结论。
6蛋白质芯片的特点
快速、定量分析大量蛋白质; 使用简单,结果正确率较高,只需少量血样标
本即可进行分析和检测; 采用光敏染料标记,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所需试剂少,可直接应用血清样本,便于诊断,
DNA结合结构域
A
转录激活结构域
B
活性转录因子
C
2 酵母双杂交的组成
¡酵母双杂交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D 融合的蛋白表达载体,被其表达的
蛋白称诱饵蛋白(bait); AD 融合的蛋白表达载体,被其表达的
蛋白称为靶蛋白(prey); 有一个或多个报告基因的宿主菌株。
3 应用
¡酵母双杂交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
III. 外源多肽或蛋白质表达在噬菌体的表面, 而其编码基因作为病毒基因组中的一部分 可通过分泌型噬菌体的单链DNA测序推导 出来。
¡目前,能用于蛋白质、多肽展示的噬菌体系 统有:
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
λ 噬菌体展示系统
T4 噬菌体展示系统
T7 噬菌体展示系统
¡其中,T7 噬菌体系统可以高、中、低拷贝展 示不同分子量的蛋白,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展 示系统。
研制一种新药往往要对上千种化合物进行筛选,低 耗、快速、高效地筛选出新药或待选化合物是目前 新药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蛋白质芯片高通量、并 行性的特点,大大地加快了化合物的筛选速度。
蛋白质芯片技术还对中药现代化有巨大作用。
利用蛋白质芯片跟踪药物所引起的蛋白质的表达就 可以确定被检药物对人体是否有毒副作用,或达到 多大剂量才会引起毒副作用。
检验一对功能已知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一对蛋白间发生相互作用所必需的结构域; 途径; 分析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第三节 表面展示技术
¡运用 DNA 重组技术在噬菌体、细菌、真菌、 病毒等微生物表面呈现外源蛋白或多肽,已 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疫苗学和生物技 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图 典型的蛋白质微阵列芯片
2 蛋白质芯片的分类
¡ 根据用途的不同蛋白质芯片可分:
蛋白检测芯片
蛋白功能芯片
¡ 蛋白检测芯片:将具有高度亲和特异性 的蛋白质或多肽,如单克隆抗体、小片 段抗体、受体等固定在载体上,制备检 测芯片用以识别复杂生物样品中的抗原、 目标多肽和蛋白等。
¡蛋白功能芯片:将天然蛋白、酶或酶底物固 定在载体上制成芯片,主要用于天然蛋白活 性及分子亲和性的高通量分析,可用来进行 蛋白-蛋白、蛋白-多肽、蛋白-小分子、蛋白DNA-RNA结合以及蛋白-酶反应的研究。
概念
¡ 表面展示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外 源基因或一组一定长度的随机寡核苷酸 片段克隆到特定的表达载体中,使其表 达产物与外膜蛋白或噬菌体外壳蛋白以 融合蛋白的形式呈现在细胞表面或噬菌 体表面。
一、噬菌体展示技术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iques,PDT) 是将外源肽或蛋白质与特 定噬菌体衣壳蛋白融合并 展示于噬菌体表面的技术 (如右图所示)。1985 年 Smith 等首次应用了该 技术。
¡ 将抗体分子片段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使之 表达于噬菌体颗粒的表面,就形成了噬菌体抗 体。将全套的抗体可变区基因设计适当引物克 隆出来,组建到表达载体内,再表达到许多噬 菌体颗粒表面,则得到噬菌体抗体库(phage antibody library)。
3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局限性
(1)在噬菌体展示过程中必须经过细菌转化、噬 菌体包装,有的展示系统还要经过跨膜分泌 过程,这就大大限制了所建库的容量和分子 的多样性。
2 应用
(1)噬菌体展示技术与蛋白质工程
将编码随机多肽的寡核苷酸克隆到 噬菌体(2)噬菌体展示技术与抗体工程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出现使抗体工程进入 第三次革命。噬菌体展示技术的成功应 用之一就是噬菌体抗体库构建和单克隆 抗体的筛选,利用此项技术可筛选到亲 和力和特异性都令人满意的并且修饰过 的抗体。
1 原理
待分析物 (芯片上)
高能激光
不同m/z的离子
发现捕获 新蛋白
与基因库中图谱比对
仪 器 场 中 飞 行
质谱图
电 脑 处 理 显示蛋白信息
2 组成
SELDI-TOFMS
蛋白质芯片 飞行质谱仪 分析软件
3 应用
¡ 结合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从大量的蛋白质和 多肽中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建立高特异 性和敏感性的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
1 原理
g3 signal
¡ 具体来讲噬菌体展示s技fiI 术scF就v 是将待筛选
基因插入噬菌体信号肽序列No与tI 主要衣壳 E-tag
蛋白基因(主要是基因Ⅷ或基因Ⅲ)之 pCANTAB 5E-scFv
Amber stop
Ap
5243 bp
间,构成融合蛋白噬菌体库fd。gen表e3 达的融
合蛋白可以呈现在噬菌体表面,但不影
第八章 现代生物学技术在蛋
白质工程中的应用
传统技术:分离纯化技术,如层析技术、电泳 技术;蛋白质鉴定技术,如免疫印迹 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新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分析鉴定的蛋白质芯片 技术、蛋白指纹图谱技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 用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 用于功能蛋白质筛选的表面展示技术
(2)不是所有的序列都能在噬菌体中获得很好的 表达,因为有些蛋白质功能的实现需要折叠、 转运、膜插入和络合,导致在体内筛选时需 于噬菌体展示系统依赖于细胞内基因的表 达,所以,一些对细胞有毒性的分子如生物 毒素分子,很难得到有效表达和展示。
二、核糖体展示技术与 mRNA 展示技术
¡ 核糖体展示(Ribosome display)技术与 mRNA 展示技术由于在体外无细胞翻译体系 中进行,用 mRNA 的可复制性,使靶基因 (蛋白)得到有效富集而且能够增加表达的蛋白质 溶解度。
第一节 蛋白质分析鉴定技术
一、蛋白质芯片技术
¡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技术是为满 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高通量、大信息量、 平行分析研究而产生的。蛋白质芯片的 产生将基因组学平台和蛋白质组学平台 很好地连接起来。
1 蛋白质芯片的概念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也叫蛋白质 微阵列(protein microarray),是将大量 蛋白质有规则地固定到某种介质载体上, 利用蛋白质与蛋白质、酶与底物、蛋白 质与其他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测分 析蛋白质的一种芯片(如图)。
表面等离子体(SP) 的概念,即是指金属表面沿着金 属和介质界面传播的电子疏密波。
在金属表面, 电子横向(垂直于表面) 运动,受到表面 的阻挡,因此在表面上形成了电子浓度的梯度分布, 进而引起电子振荡,这种振荡即是电子疏密波。
¡SPR 生物传感器广泛的用于各类生物体系的 测定,包括各类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可小 至100 Da)、多肽、蛋白质、寡核苷酸甚至 脂分子、病毒和细胞。
3 SPR 仪的应用
¡抗体/抗原结合动力学 ¡抗原表位/抗体对位的鉴定 ¡临床免疫学中应用 SPR 技术进行免疫诊
断
二、酵母双杂交技术
¡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真核活细 胞内研究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有价 值的重要发现。
1 原理
¡ 1989 年建立 了第一个基于 酵母的细胞内 检测蛋白间相 互作用的遗传 系统,右图显 示了酵母双杂 交系统原理。
(2)临床方面的应用
蛋白质芯片技术在临床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尤 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定,即生物学标志物 的检测上,蛋白质芯片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和前景。如应用于自身性免疫疾病的诊断 ,肿 瘤的早期诊断等。由于蛋白质芯片是在分子水平 进行诊断和预测的,因而它提供了一种更准确的 方法。
(3)新药研制方面的应用
洗脱
¡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第一个真正用于体外高 通量筛选的方法。其建立基于三个原则:
I. 在衣壳蛋白基因(主要是基因Ⅷ或基因Ⅲ) 的 N 端插入外源基因,形成的融合蛋白表 达在噬菌体颗粒的表面,不影响也不干扰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同时保持了外源蛋白 的天然构象,并能被相应的抗体或受体所 识别 。
II. 利用固定于固相支持物的靶分子,采用适 当的筛选方法,洗去非特异结合的噬菌体, 筛选出目的噬菌体;
3 蛋白质芯片的制备
固相载体的选 择和处理
蛋白质靶标的 处理
将蛋白质靶标点在 固相载体上
蛋白质芯片的封闭
Cavin M等制作出高密度蛋白质微阵列
4 蛋白质芯片中探针的标记
¡探针类型:蛋白质、酶或其它配基 ¡标记物类型:荧光染料、酶,此外还有
红色荧光蛋白(RFP)和绿色荧光蛋白 (GFP)
5 蛋白质芯片信号的检测及数据处理
实用性强,其不足在于稳定性及操作复杂等因 素限制。
7蛋白质芯片的应用
(1)基础研究方面的应用
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研究:用生物化学表面 芯片(PS20),以 DNA 作诱饵,结合特异蛋 白质,用质谱法检测,筛查转录因子。
蛋白质-mRNA 相互作用研究:通过mRNA 转 录与 RNA 结合蛋白质的内在联系建立了一种 高通量的方法,用于鉴定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 关的 mRNA 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