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 (7)
《陋室铭》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精选10篇)《陋室铭》是我国古代铭文艺术魅力的缩影,《陋室铭》的教学,应该承载起传承经典的责任。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了《陋室铭》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陋室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背诵默写,掌握相关的文言文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作练习,掌握“铭”这种文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诵并背诵课文。
结合学习重点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学会仿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我们教室取名“德馨陋室”(教室布置时取名)吗?这个词有何意义呢?这个名称是由何而来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刘禹锡的《陋室铭》。
(板书课题)二、作家及写作背景简介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
世称“刘柳”、“刘百”、“刘兵客”,作品《竹枝词》、《秋词》等(学生根据预习介绍)。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
在此背景下,刘禹锡创作了《陋室铭》。
2、文体介绍“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座右铭”、“墓志铭”)三、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感知,熟悉课文。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学会流畅的朗读,流畅的朗读时理解文意的基础。
)学生自由读一遍,读时注意字音、停顿。
读准、读顺。
听教师范读,对照字音、停顿,纠错。
认真听并揣摩体会字音、停顿。
抽生单独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听后进行评价。
学生齐读,体会感受。
2、疏通文意(1)学生自由默读,同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口头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提醒学生注意勾画重点字词,写好笔记)如果有疑难处可前后桌小声讨论,仍不能解决做记号等会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者整理了7篇《陋室铭》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可以赏析并仿写对偶句乃至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本研读及课外知识延伸,理解作者刘禹锡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并进而理解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探讨,理解文章主旨!2、学习铭文的写作手法,尤其是比兴和类比的手法!3、反复吟诵乃至当堂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够静听贤明之心!三、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刘禹锡受人挤兑而住的简陋房屋,但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真可谓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励了太多的中国文人,所以在纯粹“赏析”的教学设计上,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样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怀,是上课的重难点。
至于铭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对偶和类比”学生很容易掌握,会仿写即可!四、计划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步骤1、导入:人的一生当中,必定会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是,越是苦难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荡胸襟和励志情怀!一路走来,我们接触过苏轼被贬但仍“夜游承天寺”,释怀地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龚自珍被迫离开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又一个被贬文人刘禹锡的故事,看看他又经历了什么?2、【多媒体展示】话说唐朝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到和州做“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15篇)教材分析:《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久为流传,本文是作者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结合“洋思”教学模式,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让学生借鉴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掌握古为今用的学习方法,深入了解作者思想,结合时代具有积极参与现实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先学后教,兵教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重点实词的用法;背诵全文教学难点:独立梳理文意;人物形象的理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在遥远而神秘的唐朝,有这样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他曾两度被贬,但却不改其志。
他迎着岁月的风尘,品味着世事的沧桑,独自在陋室中生活着。
他的陋室环境清幽,他的朋友博学多才。
在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他,就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刘禹锡。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他的陋室,品味一下他超然的生活。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名”、“灵”、“斯”、“惟”、“馨”、“鸿”等实词的含义,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2、能通畅地朗读全文,独立疏通文意,小组合作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的高尚品质。
三、“先学”检测:1、作者介绍2、背景介绍(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四、自学指导:一读:读准音,通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如有不认识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陋室铭》教案模板七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模板七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4、认识作者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二、指导学习研讨(一)情境导入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
”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
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 以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齐读 2、听录音范读 3、引导断句 4、请同学读5、再齐读6、跟读录音(2)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谁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3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4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呢?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6、探究思考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三小结四巩固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⑸无案牍之劳形(劳: )2、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精选1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教学设计篇1【教学思想】《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又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写的一篇散文。
“千般教法读为本”,文言文的学习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读准,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
二是读懂,即读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三是在读准、读懂的基础上学习其结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分析】《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过去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
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
本课教学,既要积累重要文言词汇,理解内容,又要解读“铭”的特点,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从而更好的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2、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陋室铭》教学设计(15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古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解题导入课文。
①看幻灯,掌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②了解作者及陋室的由来(学生读幻灯片)陋室即简陋的房子,是作者被贬和州时住的房子。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
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二、交待本课目标:1、古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
三、欣赏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听朗读录音,注意断句和字音。
2、注意下列词语写法和读音。
(学生看幻灯并补充)德馨苔痕鸿儒案牍四、看注释;互相讨论,翻译文章。
(理解实词、虚词的意思或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喻什么?上阶(阶)绿,草色入帘(帘)青。
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之劳形。
教师讲解并明确:这两句采用了正反虚实写法。
《陋室铭》优秀教案(精选10篇)
《陋室铭》优秀教案《陋室铭》优秀教案(精选10篇)《陋室铭》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背诵全文2、学习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3、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背诵全文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教学流程:一、导入1、你心中理想的居所是怎样的?2、刘禹锡被贬谪时,受到排挤欺压,居住于一间陋室,他的心态可能是怎样的呢?二、朗读指导、落实字词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2、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落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三、整体把握1、陋室“陋”还是”不陋”?评判的依据是什么?物质——陋精神——不陋作者的态度——不陋作者评价的依据——主人品格的高下2、朗读课文,作者是分几个层次表现陋室因为主人品格而不陋的?为课文划分层次四、逐层理清1、作者是怎样开篇的(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为了说山道水吗?重点在于“仙”“龙”(2)“仙”“龙”有暗指什么?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理?暗指作者自己,对自己品德高于庸俗常人的自信精神志向不因为现实而受局限(3)用怎样的情绪朗读这一句?(4)通过类比引入主题2、作者是怎样承接主题展开表现的。
环境幽雅:(1)展开想象,说说这是怎样的环境?(2)“上”“入”两字是什么用法,这样用给人怎样的感受?(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可能暗示什么?交往风雅:(1)“鸿儒”指什么?“白丁”指什么?(2)“谈笑有鸿儒”与“苔痕上阶绿”是否矛盾?(3)想象作者写这两句话的时候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情趣高雅:(1)什么叫“素琴”?什么叫“金经”?(2)“素琴”“金经”意在说明什么?(3)“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否矛盾?(4)“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作者追求怎样的生活状态?3、作者宕开一笔的突转效果(1)、写自己的陋室、表现自己心志、精神追求,作者却为何宕开一笔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话题扯远了,偏题了?(2)写诸葛亮、扬雄的两句话删去对作者的思想的表达有没有影响?总结全文呼应开头(1)引用孔子的话的作用仅仅是再次强调陋室不陋吗?(2)“孔子云”只是一个巧合吗?《陋室铭》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5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背诵、仿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老师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板书:勤能补拙,永不放弃!)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告诉你们这是老师的座右铭(板书:座右铭),知道什么是座右铭吗?生:就是用来激励自己的话。
师:对。
同学们,你们的座右铭又是什么呢?来,把你的座右铭写下来,让大家共同分享。
师:还有的同学没有写,希望大家学了这一课后都能拥有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被尊为铭辞中的长者的铭文——(板书:陋室铭、刘禹锡)。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铭”呢?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书上有注释嘛。
师:你很会学习,你注意到了书上的注释常见的铭有: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激励自己的格言。
墓志铭。
在墓碑上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
2、走近作者:韩愈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篇文章也不例外,请一同学结合自己手中的资料书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
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多媒体显示)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
《陋室铭》教案(通用15篇)
《陋室铭》教案(通用15篇)《陋室铭》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陋室铭》教案1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勾画阅读提示的要点,明确学习《陋室铭》的素质教育目标。
师生讨论,逐条板书或投影显示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处境作一些了解。
让我们先复习有关刘禹锡的生平,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调整仕途得失的一条基本心理原则。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2.结合注释学习“铭”,让学生当堂记忆。
教师当堂抽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订正读音及节奏,全班学生齐读。
[复习旧课知识点:引入新课的学习,当堂记忆并检查,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给合都是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疏通文字,时间为四分钟,教师巡视,个别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结合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示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提奖全篇大意?是什么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2)文章头两句有何作用?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3)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教案(精选15篇)
《陋室铭》教案(精选15篇)《陋室铭》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陋室铭》是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讲读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爱莲说》。
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七年级是分布在各单元中的),这个单元课文还有借虚构的故事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的《桃花源记》,有介绍表现古人高超技艺的《核舟记》,有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的《大道之行也》,以及杜甫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望岳》、《春望》和《石壕吏》。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
《陋室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陋室铭》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让学生了解押韵的字和押韵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字词,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韵文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创作性思维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解释题目,介绍写作背景1、导入课文:师:前一阶段有一首《考试铭》流传很广,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
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
心里云:混张文凭。
)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哪一篇文章仿写的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
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
“考试铭”读起来很好笑,但没有什么价值。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对比一下就会明白,不管是从节奏上,意境上,思想上,陋室铭都远远高于考试铭、2、解释题目: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题目中"陋室"是什么意思?、简陋的房子、“铭”是什么意思?、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明白了"陋室铭"三个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就是对陋室进行歌颂、结合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作者主要是要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
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
3、介绍作品背景:大家知道多少有关刘禹锡的事?给大家讲个有关这篇文章来源的小故事吧: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
《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下面是收集的《陋室铭》教案12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以供借鉴。
《陋室铭》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作品的韵味情调2、品析作品的思想内容3、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语我国是礼仪之邦,是诗的国度,诗歌在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部分诗人也拥有人们的高度赞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豪————?诗豪刘禹锡,我国唐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参与王叔文集团革新运动失败以后,被贬到和州当刺史。
按照惯例,他到和州应该在县衙拥有九间房子,由于县令的刁难,却被安排在城南面江水立的三间房自里,面对滔滔的江水,他诗兴大发,写下“面对大江观百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豪迈诗篇,也因此激怒县令,被迫搬迁到城北仅一间半的小屋。
这里环境宜人,他为此写出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超俗诗章,又再度激怒了县令,不得不住进仅容一床、一桌、一椅是斗屋陋室。
半年三迁居,且越迁越小的窘迫境遇没使他怨天尤人,而是奋笔写下了传世佳作《陋室铭》。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陋室,看看它有什么特别。
二、整体感知诵读文本,品析音律美。
1、分组诵读,互动正音————吾、馨、儒2、教师范读,注意节奏,并看看每句最后一个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名、灵、馨、青、经、形————押韵:每句末尾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3、全班齐读,速读成背三、研读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过一翻诵读相信同学们对诗豪的“陋室”已有了总体认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陋室不陋2、陋室为什么又不陋呢?(原文)————惟吾德馨————山因仙而出名,水因龙而灵气,为此可得出“室因德而馨(芳香、有名),我们也可说“室不在华,有德则馨”(类推出中心)。
3、刚才我们知道了陋室是因为“德”(主人品德高尚)而“馨”(不陋),在文章中“德”“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课时安排共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
出示课题(二)、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作者刘禹锡,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
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
(三)、板题并解题: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
“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陋室铭初中语文教案
陋室铭初中语文教案课程目标:1. 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能够领会文章的寓意,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3. 能够运用文中的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领会文章的寓意,提升品德修养。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
2. 文章寓意的深入领会。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陋室铭的PPT,包括课文、翻译、寓意等内容。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陋室铭”,提问:“陋室”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 学生对照课本注释,翻译课文。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分析句子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讲解文章的寓意。
四、互动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分享,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寓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寓意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2. 学生记录课堂小结,准备课后复习。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翻译课文,巩固文言文知识。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文章寓意的理解和个人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陋室铭,使学生了解了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个人对文章寓意的理解,提升了品德修养。
然而,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提高翻译和理解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陋室铭》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陋室铭》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陋室铭》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优秀的教学设计1一、刘诗导入并解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陋室铭》让学生介绍“铭”(试一试)二、感知课文1、准备性朗读。
(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2、抽读,其他学生找错。
3、听一听。
(强调音节与“读通”)4、齐读。
三、研读课文(一)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1、要求:同桌合作,对照注释读懂课文。
(考一考)(二)问题探究1、利用题目“陋室”与课文最后一句“何陋之有?”的矛盾,找出“不陋”的原因。
(交流)2、“惟吾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3、这些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4、对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你有何看法?(三)写法探讨1、以“陋室铭之医室版”引入对本文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的探讨。
2、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3、可能提及的写作方法有:语言:押韵、简练、比喻、对偶、朗朗上口,易于记诵。
写法:托物言志→托什么物?言什么志?结构:用类比引出中心→描写(陋室情景)→反诘结束,深化中心。
(四)教师总结、补充。
四、背诵积累1、课堂背诵(方法指导)、默写2、再次齐读感悟(强调音节)《陋室铭》优秀的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品千古铭文。
2.悟万世雅人。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1.《陋室铭》篇幅短小,韵律十足,节奏分明,读起来琅琅上口。
《陋室铭》教案七篇
《陋室铭》教案七篇《陋室铭》教案七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的分析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
你要哪个?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铭文体的初步认识,作者介绍,找寻压韵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教师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
遇到疑难,互相讨论。
时间:5分钟。
(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分组译文,最后一句教师承包)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师:陋室陋吗?生:不陋。
5、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2.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陋室铭刘禹锡山水比兴引陋室—馨对偶拟人描环境——青衬托对仗夸朋友——雅实对比话生活——静类比暗含立志向——高引经据典表态度——乐③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体背诵。
学生互相背诵师生竞赛学生齐背六、总结(略)七、赠言和练习《陋室铭》教案篇2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关于《陋室铭》教案汇总七篇
《陋室铭》教案关于《陋室铭》教案汇总七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陋室铭》教案篇1一、解题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三、课文分析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
(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3.教师讲解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
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
“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回答)室。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陋室铭》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教案精选7篇1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导入①师生问好②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学生试读课文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品析诗句)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明确鸿儒,无白丁(雅)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安)⑤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⑦“鸿儒”可否换成“群儒”?不能。
“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陋室铭》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范文集锦七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教案篇1一、解题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三、课文分析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
(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3.教师讲解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
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
“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回答)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第一课时
一、文体知识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
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文中押韵的字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托即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三、类比
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四、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和州当通判时在任上写的。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一、基础知识过关
1、听录音,正音、读文
德馨(xīn )苔痕(tái)案牍(dú)鸿儒( hóng )( rú)西蜀( shǔ)何陋(lòu )
2、划分朗读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3、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
(2)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扰乱,使…劳累。
4、古今异义。
(1)惟吾德馨。
馨,古义:美好,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2)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渊博;今义:常指鸿雁、书信
(3)可以调素琴。
可以,古义:表示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等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古义:琴瑟萧笛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5、文言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即“有何陋”,”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6、之的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即“有何陋”,”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7、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葱,映入帘里。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使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粗俗的人。
)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
(5)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朗读课文
三:翻译全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葱,映入帘里。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再一次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
作者在这里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
文章先用山水起笔,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写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
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呢?
居室环境(清幽)
交往人物(高雅) 陋室不陋,惟吾德馨
日常生活 (脱俗)
3、作者写诸葛庐和子云亭的目的何在?
采用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诸葛亮、杨子云那样被后人景仰。
4、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
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的“陋”是鄙俗的)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本文在立意手法上是托物言志。
“托”的对象是“室”,表现的是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重视自身修养的志趣。
二、背诵课文
三、课内复习
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斯是陋室 (判断动词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
B.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 吴广素爱人(一向,平时)
C.水不在深桃花潭水深千尺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B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
B.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扰乱)
D.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3.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四、课堂延伸。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①因以为号焉:以此②期在必醉:期望
③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④何陋之有:宾语提前的标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醉了之后就回家,竟不会舍不得离开.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这里聊天的都是有学问的人,来来往往的人没有平民.)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表现了作者清闲自在,不贪慕荣利,安贫乐道.
【选文参考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稍微显示出自己的志趣。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