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规划、建设、改造、拆除或停止使用某一项目前,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环境管理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是指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技术方法、评价标准和程序要求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是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 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评价范围、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内容。
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2. 评价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明确规定评价标准和限值要求,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限制、环境影响预警值等内容。
评价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能够保障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信息公开。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规定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公开要求,包括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环境信息公开等内容。
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评价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 项目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项目范围的划定和界定要求,包括项目边界、影响范围、敏感区域等内容。
项目范围的确定应综合考虑项目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环境敏感性等因素,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环境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评价指标和监测要求,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噪声、振动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内容和标准限值。
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能够客观反映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
3. 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应明确规定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要求,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等内容。
环评技术方法(2023总结)-图文
环评技术方法(2023总结)-图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23版】专题一工程分析根据CP对EI的表现不同,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CP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CP。
一、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一)掌握工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1.物料衡算法,在工程分析中,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G投入=∑G产品+∑G流失(1-1)∑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1-2)2.类比法,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CP的性质、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A=AD某M(1-3)AD=BD-(aD+bD+cD+dD)(1-4)3.资料复用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EIA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特点:方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
适用范围: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CP。
4.实测法:通过选择相同或类似工艺实测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导则教材)5.实验法: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导则教材)(二)掌握CP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对于EI以污染因素为主的CP来说,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工程分析项目工作内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简介;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项目组成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分析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污染物分析分析;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分析环保措施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分析与处理工艺有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环保措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象、水文等总图布臵方案分析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臵的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点处臵措施的可行性工程分析的内容应满足“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 宏观背景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35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掌握) ▪ 工程分析重点是通过工艺过程分析、核算,确定污染源
▪ (3)总纲反映环评技术导则的共性部分,是 考试最易触及和案例灵活应用的
▪ (4)但总纲颁布时间早,已不适应目前法律 法规、有关政策和环评技术的要求,现修订中。
23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工作程序 (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熟悉) ▪ 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噪声标准值也分为五类。
17
注意:
▪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 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从严要求)。
18
(3)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 关系
▪ 环境质量标准是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目标和依据;
▪ 两者是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与核心内容,集 中体现了其基本功能,是实现其目标的基本 途径和表现。
16
(2)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熟悉)
▪ 环境质量一般分等级,与环境功能区类别相对应。 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严格;反之则宽松
▪ 高功高标,低功低标 ▪ 例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成三类(一~三类区),空气
质量标准分成三级; 例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为五类(Ⅰ~Ⅴ类),地表
水环境质量基本项目标准分为五类; 例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分为五类(0~4类),区域
37
5、环境现状调查
(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熟悉)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 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 2.1-9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可参照本标准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2 引用标准HJ/T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所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部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3.2 在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如需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则应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
3.3 如通过评价对厂选厂址给出否定结论时,对新选厂址的评价应按3.1的规定重新进行。
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4.1 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以下列因素为依据进行划分的:4.1.1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4.1.2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
4.1.3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 方法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与所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示地表物体及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 联系和规律。 地理信息具有区域性、多维结构的特征、时序特征 (动态变化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 间信息系统,以采集、贮存、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 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 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环境影响识别的含义 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 环境因素,定性地说明环境影响的性质、 程度、可能的范围。 环境影响识别目的 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 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预防对策具 有针对性。
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项目阶段: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满后 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 环境影响程度识别 不利影响:按环境敏感度划分,可划分为5级: ( 1 )极端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无法 替代、恢复与重建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永远的、 不可逆的; ( 2 )非常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严重 而长期的损害或损失,其代替、恢复和重建非常 困难和昂贵,并需很长时间;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评方法中的应用
GIS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建立环境标准、 环境法规、区域自然环境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区域 环境质量信息、污染源信息、工程项目信息等数据库; 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估。 GIS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GIS在选址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小知识:
一个非官方国际学术研究团体,成立于 l968 年 4 月,因 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诞生而得名。现有4O多个国家的 6O多名 政治家、学者、科学家、企业家参加。该机构从全球性立场 出发,对有限的地球和人类面临的人口增长、资源枯竭和环 境污染等问题进行综合的研究。由于在1972年发表了报告书 《增长的极限》而一举成名。该组织的活动重点从强调外在 的物理性极限转向关注地球上区域间的不平衡,倡导人类共 同向世界探索,相互学习理解,为此接连发表了《变革中的 人类社会》、《重建国际新秩序》、《超越浪费的时代》、 《人类的目标》等报告书。该组织是全球问题研究中悲观主 义思潮的代表。俱乐部前主席贝切伊明确指出:“罗马俱乐 部的宗旨,就是要忠实、深刻地阐明人类所面临的主要困 难。”因此在客观上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三节-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单选题]1.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3/s,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3/s,农业用水量为1.5m3/s。
为保障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
[2017年真题]A.2.0m3/sB.3.5m3/sC.5.5m3/sD.6.5m3/s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则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2+1.5+20×10%=5.5(m3/s)。
[单选题]2.某河道断面水位(Z)、流量(Q)、过水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Q=5×(Z-50)1.4;A=100×(Z-50)1.0。
在枯水期设计流量Q=5m3/s的条件下,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是()。
[2017年真题]A.0.048B.0.050C.0.057D.0.06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由题意可知,枯水期设计流量Q=5m3/s,且Q=5×(Z-50)1.4A=100×(Z-50)1.0解得Z=51(m),A=100(m2)。
根据断面平均流速为u=Q/A,则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5/100=0.050。
[单选题]3.某河道控制断面BOD5、氨氮、DO执行的水质标准分别是4.0mg/L、1.0mg/L、5.0mg/L,枯水期三者的实测值分别是3.0mg/L、2.0mg/L、4.0mg/L,相应的饱和溶解氧值是8.0mg/L,则BOD5、氨氮、DO的标准指数应为()。
[2017年真题]A.1.33、2.0、2.8B.1.33、1.0、1.2C.0.75、2.0、5.5D.0.75、2.0、2.8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单因子标准指数公式式中:S i,j为标准指数;C i,j为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C s,j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
则:BOD5的标准指数=3.0/4.0=0.75氨氮的标准指数=2.0/1.0=2.0当在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DO j)小于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DO s)时,DO的标准指数:(S DO,j)=10-9DO j/DO s=10-9×4.0/5.0=2.8[单选题]4.控制断面实测氨氮浓度超标2.5倍,则其标准指数为()。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要求
评价结果显示,该战略 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但通过优化战略实施方 案,如加强生态保护、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等, 可以降低或消除影响。
06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发展趋势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发展趋势。
矩阵法
将项目与环境影响列成矩阵,通过对应关系找出可能 的环境影响。
流程图法
通过绘制项目的流程图,标出各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 影响。
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数学模型法
利用数学模型预测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 。
物理模型法
通过模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物理现象,预测 可能的环境影响。
类比分析法
利用类似项目的环境影响数据,预测本项目 的环境影响。
定量预测方法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 进行预测。
定性预测方法
利用专家判断和经验进行预 测。
综合预测方法
结合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预 测。
环境影响综合评估技术
环境影响综合评估概述
环境影响综合评估技术流程
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定量的评估 。
包括受体分析、暴露评估、影响预测、影 响综合分析等步骤。
环境影响综合评估数据库建设
风险识别
识别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源,如事故排放、自然 灾害等。
风险评估
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风险源进行评估,分析可 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危害程度。
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 应急预案。
04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清单法
通过详细列出项目所有可能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 环境影响识别。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
2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2.1概述2.1.1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下技术原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依法评价原则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规划或者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有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并关注国家或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及相关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新动向。
(2)早期介入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规划编制初期或者工程前期工作中,力使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须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
(3)完整性原则具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须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工程全部内容、全部影响时段、全部影响因素和全部作用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突出评价重点。
(4)广泛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征求和听取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
2.1.2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提出了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从层次划分,可划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不同决策层次(如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有关规划涉及不同区域或行业,所需要评价的规划可能是区域发展性质的规划,也可能是相应区域内行业部门的发展规划,有些规划本身可能就涉及到一系列具体开发建设项目。
有关开发建设活动,不同程度地与国家或地方的政策、规划和计划联系在一起。
在国际上,政策、规划和计划层次上的环境影响评价统称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建设项目层次上的环境影响评价,称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在规划和计划层次上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部门环境影响评价的划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指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方针和技术规范。
它旨在确保评价过程的准确、可靠、客观、科学、有效,以及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决策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也是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保障。
它要求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科学、可靠的原则,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可靠、客观、科学、有效,并且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决策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范围、内容、方法、依据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的审查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的审批要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要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查要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批要求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也是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环保有力的支持。
因此,在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可靠、客观、科学、有效,并且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决策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概论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3.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5.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6.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7.按评价对象,环评可分为: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
8.按环境要素和专题,环评可分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固体废物,土壤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9.按时间顺序,环评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1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方法和制度。
12.工程分析的范围:主铺公环储及依托。
13.工程分析以工艺过程为重点,按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14.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15.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16.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17.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铺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影响评价逐渐成为了我们重要的一部分。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案。
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城市规划、工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等。
本文将主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一、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对象主要是建设项目、政策和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建设项目:指各类工业、农业、旅游、居住、交通等建设项目,评价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2. 政策和规划:指各级政府制定的城市、区域、行业发展规划、政策等,评价对环境的影响。
二、评价步骤1. 前期研究:主要是对项目进行概览性框架分析,确定项目涉及的环境因素、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环境基础资料和评价模型等。
2. 现场调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周边环境状况,确定评价对象和对象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规律。
3. 环境影响预测: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专家意见和模拟分析等方法,预测评价对象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将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重要部门和大众,为评价对象的批准、实施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
5. 监测与评估:对设施运行后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三、评价方法与技术1.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评价的重要技术支撑,将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环境数据在地图上进行统一叠加和分析,提高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和科学化程度。
2. 生态系统评价:主要是对评价对象的生态环境和生命系统进行逐步评估,包括植被、动物、渔业、水生态和土壤生态等各方面的分析,建立生态系统模型,评价对象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风险评价:主要是评估环境影响后对人体、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疾病和伤害,建立风险模型,评估环境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 社会影响评价:主要是评价对周围居民、文化遗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建立社会影响模型,评估评价对象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一章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第一节环境标准概述一、环境标准的定义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二、环境标准的作用(一)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三)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四)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五)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六)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分三类: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第二节环境标准体系一、环境标准体系结构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是指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方法、产方法、操作方法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
(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特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2.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指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遵循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规范。
它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旨在系统评价和预测规划、建设、开发等各类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防治和修复措施。
它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操作手册,明确了评价过程和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作用与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评价程序:技术导则提供了系统的评价程序,明确评价的步骤、方法和要求,使评价工作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 统一评价标准:导则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各项指标和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3. 保护环境:通过科学评价,可以减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4. 公众参与:导则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使评价过程更加透明和公正,增加了社会的信任度和参与度;5. 引导政策和决策:导则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
三、应用与实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应用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评价:导则可应用于各类规划、建设、开发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在环境上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2. 政策研究:导则的应用可以为政府相关政策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3. 环境保护措施:通过评价结果,可以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 修复与再生:对已经造成环境损害的项目,导则指导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提出相应的环境修复和再生建议,恢复环境的健康状况。
四、问题与挑战在实际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研究和解决:1. 缺乏统一标准:目前,各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亟需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2. 评价结果不准确:由于评价方法和数据的不确定性,有时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如何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3. 公众参与不足:虽然导则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公众参与的情况并不理想,监督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第1章引言 (4)1.1 编制背景 (4)1.2 编制依据 (4)1.3 适用范围 (5)第2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要求 (5)2.1 评价程序 (5)2.1.1 项目立项阶段 (5)2.1.2 评价准备阶段 (5)2.1.3 评价实施阶段 (6)2.1.4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6)2.1.5 报告审查和审批 (6)2.2 评价要求 (6)2.2.1 科学性 (6)2.2.2 客观性 (6)2.2.3 全面性 (6)2.2.4 动态性 (6)2.2.5 可比性 (6)2.3 评价标准 (6)2.3.1 国家和地方标准 (6)2.3.2 行业标准 (6)2.3.3 特定标准 (7)2.3.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7)2.3.5 社会影响评价标准 (7)第3章项目分析 (7)3.1 项目概况 (7)3.1.1 项目背景 (7)3.1.2 项目目的 (7)3.1.3 项目地理位置 (7)3.1.4 所属行业 (7)3.2 项目组成与工艺流程 (7)3.2.1 项目组成 (8)3.2.2 工艺流程 (8)3.3 项目规模与布局 (8)3.3.1 项目规模 (8)3.3.2 项目布局 (8)3.3.3 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8)第4章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9)4.1 环境影响识别 (9)4.1.1 项目特征分析 (9)4.1.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9)4.2 评价因子筛选 (9)4.2.2 评价因子确定 (9)4.3 评价范围与时段 (10)4.3.1 评价范围 (10)4.3.2 评价时段 (10)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0)5.1 污染源分析 (10)5.1.1 污染源识别 (10)5.1.2 污染源调查与评估 (10)5.1.3 污染源排放清单 (10)5.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 (10)5.2.1 预测方法与模型 (10)5.2.2 预测范围与时间 (11)5.2.3 预测结果分析 (11)5.3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 (11)5.3.1 防护距离计算 (11)5.3.2 防护距离设置 (11)5.4 环境保护措施 (11)5.4.1 污染源治理措施 (11)5.4.2 通风与扩散措施 (11)5.4.3 监测与管理措施 (11)5.4.4 敏感区域保护措施 (11)第6章水环境影响评价 (11)6.1 水污染源分析 (11)6.1.1 污染源识别 (11)6.1.2 污染源强分析 (12)6.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12)6.2.1 预测方法 (12)6.2.2 预测情景设置 (12)6.2.3 预测结果分析 (12)6.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12)6.3.1 预测方法 (12)6.3.2 预测情景设置 (12)6.3.3 预测结果分析 (12)6.4 水环境保护措施 (12)6.4.1 污染源治理措施 (12)6.4.2 水环境保护措施 (13)6.4.3 监测与管理 (13)6.4.4 生态保护与恢复 (13)第7章声环境影响评价 (13)7.1 声源分析 (13)7.1.1 声源识别 (13)7.1.2 声源评估 (13)7.2 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 (13)7.2.2 预测范围与情景设置 (14)7.2.3 预测结果分析 (14)7.3 声环境保护措施 (14)7.3.1 声源控制 (14)7.3.2 传播途径控制 (14)7.3.3 接收端保护 (14)7.3.4 环境管理与监测 (14)第8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5)8.1 生态影响识别 (15)8.1.1 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 (15)8.1.2 生态影响源识别 (15)8.1.3 生态影响途径与范围 (15)8.2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15)8.2.1 调查方法 (15)8.2.2 生态现状评价 (15)8.2.3 生态问题识别 (15)8.3 生态影响预测 (15)8.3.1 预测方法 (15)8.3.2 预测内容 (15)8.3.3 预测结果 (16)8.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6)8.4.1 生物多样性保护 (16)8.4.2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保护 (16)8.4.3 生态监测与管理 (16)8.4.4 环境友好型措施 (16)第9章社会影响评价 (16)9.1 社会影响识别 (16)9.1.1 项目对人口的影响 (16)9.1.2 项目对就业的影响 (16)9.1.3 项目对收入与经济的影响 (16)9.1.4 项目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16)9.1.5 项目对社会组织与社区的影响 (17)9.1.6 项目对文化、教育及健康的影响 (17)9.2 社会现状调查与评价 (17)9.2.1 人口现状调查 (17)9.2.2 经济现状调查 (17)9.2.3 社会组织与社区现状调查 (17)9.2.4 文化、教育及健康现状调查 (17)9.2.5 社会保障现状调查 (17)9.3 社会影响预测 (17)9.3.1 人口影响预测 (17)9.3.2 就业影响预测 (17)9.3.3 经济影响预测 (18)9.3.4 社会组织与社区影响预测 (18)9.3.5 文化、教育及健康影响预测 (18)9.4 社会保障措施 (18)9.4.1 人口保障措施 (18)9.4.2 经济保障措施 (18)9.4.3 社会组织与社区保障措施 (18)9.4.4 文化、教育及健康保障措施 (18)9.4.5 社会保险及救助措施 (18)9.4.6 社会影响监测与评估 (19)第10章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监测管理 (19)10.1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9)10.1.1 制定原则与目标 (19)10.1.2 减缓措施内容 (19)10.2 环境监测与管理 (19)10.2.1 监测方案制定 (19)10.2.2 监测设施建设与管理 (19)10.2.3 环境管理 (19)10.3 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及验收 (20)10.3.1 设计要求 (20)10.3.2 验收标准 (20)10.3.3 验收程序 (20)10.4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与后评价 (20)10.4.1 跟踪评价 (20)10.4.2 后评价 (20)第1章引言1.1 编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类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环境评估师的技能和素质要求
环境评估师的技能和素质要求环境评估师是负责对各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的专业人员。
他们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与管理措施。
作为环境保护行业的核心力量,环境评估师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技能和素质。
一、技术专业知识1.环境科学知识:环境评估师需要对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有深入了解,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2.监测和采样技术:熟悉各种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并具备独立完成现场监测和采样工作的能力。
3.数据分析与处理:具备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模型的建立和仿真。
4.评价方法与技术:了解不同类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能够根据具体项目要求选择和应用适当的评价技术。
二、综合素质1.专业判断能力:环境评估师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能力,能够准确分析和判断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及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2.沟通与协调能力:环境评估师需要与项目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如与业主、政府部门及其他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
3.团队合作精神:环境评估往往需要多个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环境评估师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在团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责任心和专业道德:环境评估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保证评估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性。
三、管理能力1.项目管理能力:环境评估师需要具备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能够制定评估项目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安排评估任务和人员配备。
2.风险管理能力:对于评估中发现的环境风险和问题,环境评估师应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处理,降低环境风险。
3.文档撰写能力:环境评估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文档撰写能力,能够编制出准确、规范的评估报告和相关文件。
四、持续学习能力环境保护领域的法规、标准和技术不断更新,环境评估师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总结起来,环境评估师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涵盖了技术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Technical Guideline forEnvironmentalImpact Assessment Eco logicalImpact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目次前言----———---—-—--——------———-—--——-——--—--—-—---------—-—-—---—-——--—-—--—----—-—-----——-—-----——-—--———-—---—II1 适用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5 工程分析—-————-—--—-------————----——------—--——--—-—--——---——-—-------—-——-——---—————-—-------—------—-----36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4 7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58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补偿及替代方案---—-———----—-—-—————--——---——-——--——--—--—-—--—----—-—-59 结论与建议-—-—-----—-—-—-—---—-—---—--—---—--———--——---——----—--—-—--——--—--——--—-—-——————————-—----—-----6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态现状调查方法—----——-—-——--—--———---——--—-——-———-—-----——-——-------—-----——7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影响评价图件规范与要求-—----—-----—---—--—--———————-—-———-—--———--—--—8附录C(资料性附录)推荐的生态影响评价和预测方法-——----——-—--—----—--—--—-----—----—————--—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导和规范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环评报告编写
环评报告编写环境评价(Environmental Assessment)是对某一项目或活动在环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的过程。
它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与规范项目开展、减少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而环评报告就是环境评价的产物之一,它记录了环境评价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一、环评报告的提要环评报告的提要是对整个报告的总结和概述,通常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环境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评价方法与技术、评价结果和主要结论等内容。
通过提要,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到报告的核心内容,对于决策者和其他相关方来说至关重要。
二、背景与目的的描述在环评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对项目的背景和目的进行准确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背景描述需要包括项目的规模、地理位置、建设单位以及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信息。
同时,还需明确环评报告编写的目的,即为了评价和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为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是环评报告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系统产生的影响。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对项目区域和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使用模型进行影响预测,进行风险评估等。
在编写环评报告时,需详细描述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和技术,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四、环境评价结果和主要结论在环评报告中,对环境评价的结果和主要结论进行清晰的阐述至关重要。
要全面、客观地呈现评价结果,包括项目可能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要素的影响情况。
同时,还要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五、参与者的意见和参与环评报告的编写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意见。
在报告中,可以将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人(如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等)的意见和参与情况进行概述。
这不仅可以提高报告的可信度和公众满意度,还有利于形成共识和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