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舒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七次周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俗称“阳历年”的“元旦”,在中国最早出现可能在()A.鸦片战争后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D.新中国建立后2.近代诗人黄遵宪在其诗《今别离》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诗中离别愁情陡增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A. 战乱导致人口流离失所B. 政治革命使自由观念深入人心C. 文人仍沉溺于传统文化D. 交通近代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3.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在召集的美国主要产业领袖会议上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

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

”材料表明胡佛对已经到来的大危机()A.意识到政府干预危机的必要性B.坚持以维护工人阶级利益为前提C.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没有充分认识到对美国的危害性4.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因此“新政”中的各项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美国社会的()A. 基本矛盾B. 供求矛盾C. 阶级矛盾D. 市场与计划的矛盾5.图1是二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统计图。

下面对这一时期促进图中国家经济普遍增长的因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图1)A.普遍推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世界市场逐渐扩大并日趋规范化C.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新兴产业 D.纠正了三个产业发展失衡的弊端6.图2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图2)A.美国1980~1982年的经济状况说明凯恩斯主义已完全失败B.“混合经济”使美国经济从1982年底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C.“福利国家”的建立促使美国此时经济得以逆转并快速回升D.美苏争霸进入尾声使美国经济发展的压力和阻力迅速减小7.促使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终被新经济政策代替的主要原因是( )A. 取决于当时苏俄的社会生产力水平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根本的错误C. 列强干涉使苏俄急于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D. 新经济政策基本解决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8.1921年4月21日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和小生产……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

)1.《诗经·小雅·斯干》中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形成上述历史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礼乐制D.科举制2.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

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

这种现象说明周()A.分封制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认同B.通过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央集权C.官营手工业工艺精湛产品精美D.实现了国家统一进而文字统一3.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尚书·禹贡》是特别推崇夏禹,将当时国人的已知世界划分为特色迥异的九州,认为大禹曾走遍九州,接受了各州的朝贡特产。

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A.要求“克己复礼”B.主张推行郡县制C.力求“公天下”D.渴望国家的统一4.从中国整个科举制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

当时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根据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

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A.没有体现社会的相对公平性B.世家大族仍然控制着选官权C.一定程度地保留了前代遗风D.缺乏信度无法得到社会认可5.唐人刘知几在《史通》(我国首部史学评论专著)中谈到:“史之为用,其利甚博。

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有国有家者,其可阙之哉!”这里刘知几意在强调史学的( )A.社会意义B.研究原则C.客观对象D.主观态度6.北宋时期,四千多犹太人来到中国,驻留繁华的东京汴梁(开封)。

宋朝皇帝给其头领赐姓为赵,其随从亦渐改中国姓:“列维”演化为“李”姓;“亚当”演化为“艾”姓等,最后形成了“七姓八家”他们世代与汉人通婚。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卷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卷

舒城县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一历史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每题只能选出一个最佳选项)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陈家应先生(1896—1956)是舒城东乡教育名人,2006年,陈公孙辈为表达对祖父无限敬仰和缅怀,以祖父名义在千人桥中学设立“陈家应奖学金”, 11年中受助学生达1400余人,仁心大爱誉满桑梓。

陈氏家族的慎终追远、重孝尚德家风体现了的影响。

()A.礼乐制度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D.集权制度2.《嬴政的道》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D.确立了皇帝制度3.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

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

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B.强化了专制皇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适应了军务需要4.《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在宋代曾依次担任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要职,他分别执掌()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

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计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 AB. BC. CD. D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专制主义”,排除A 。

董仲舒提出“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可知宣扬“天人感应”思想,并不是“君权神授”,排除B 。

明内阁“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可知内阁并无实权,故明内阁没有决策权,C 项正确。

清“海禁令”规定“片帆不得下海”是严禁海外贸易,当时广州十三行是中外贸易的场所,排除D 。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

2. 某同学搜集到明代的土地登记簿“鱼鳞图册”,册中将土地山塘挨次排列绘制成图,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负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该图册是A. 明朝政府奖励垦荒的证据B. 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C. 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D. 明朝为限制租佃关系发展而公布的地契【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既然“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簿,那么该图册也就是土地所有权的依据,同时也是征收赋税的依据,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耕地而非荒地,也就不是奖励垦荒的证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该图册是土地登记簿而非地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簿。

3. 明淸时期,徽州人“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而三”,商人“递废递兴,犹潮汐”,故徽州人普遍主张“以商致富,以宦贵之”,“张贾以获利,张儒以求名”。

这反映出当时A. 商人群体缺乏社会安全感B. 商人为钱财从事儒学活动C. 财产决定了社会群体地位D. 义利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而三” “递废递兴,犹潮汐”可知商人经商成败难测;根据题干“以商致富,以宦贵之”,“张贾以获利,张儒以求名”可知商人致富后或结交权贵,或重视儒学求取功名;故可知当时商人群体缺乏社会安全感,A项正确。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周考历史试卷(word版,有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周考历史试卷(word版,有答案)

舒城中学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高三历史Ⅰ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

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其主要含义是()A.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D.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2.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

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3.宋代承认并保护土地的商品化,允许其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买卖,国家不再加以干预,大量的土地租金使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也从客观上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 B.流民问题严重危及政府管理C.土地兼并缓和有利于改善百姓民生 D.保护私有产权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4.费正清指出: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的影响)……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

戊戌变法中所依据的“哲学根据”包括()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②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④圣人之纲常不可改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

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这段话()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B.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6.以下是一份文件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传教,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钱穆认为古代中国:“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材料中所指出的古代中国“政制演进”趋势的实质是()A.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B.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与加强C.国家统一是历史在发展主流D.小农经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2.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苏格拉底则说:“美德即知识。

”由此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A.教育培养美德的重要作用B.价值取向完全取决于智慧C.人文精神高于神灵的价值D.美德与智慧间的内在联系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办的高等学府,它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高潮时期稷下先生与学生多达一千余人。

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

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

“稷下学宫”的创办与发展反映了战国时期()A.“百家争鸣”现象的兴盛B.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C.儒家思想主导稷下之学D.齐国招贤纳士终成霸主4.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

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

“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

据此可以推断()A.中医发展与巫术相辅相成B.中医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C.中医源自巫术而缺乏科学D.汉字演化伴随着科技发展而变化5.“与李斯比较,董仲舒要高明得多,他以‘六经为指针,寻找到了与地主制经济、宗法专制君主政体比较相吻合的文化形态。

” 董仲舒的这种“文化形态”特点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C.“三教合一”“春秋一统” D.“尊儒尚法”“天人合一”6.有诗曰:“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

安徽省舒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七次研究性学习材料语文试题 精品

安徽省舒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七次研究性学习材料语文试题  精品

舒城一中高二研究性学习(七)语文2017.12.16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一、(7分)①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清代的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这里的“情”,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景”是指客观世界,它们在诗中融合在一起。

意象和意境的创造都离不开客观的物和景,它们是经过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筛选、提炼、浸润而形成的。

同是写菊花,陶渊明笔下的菊花同李清照笔下的菊花是不一样的,同时又都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菊花。

诗人在描写物象的时候,总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创造意象、营造意境,都追求尽可能完美的情景交融。

②而意境的特征又不止于情景交融,它突破、超越了具体的意象,从有限到达无限,从具体升华到空灵:它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去体会和领悟诗人寄寓诗中的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意象可以从诗歌的具体描写中去捕捉,而意境则须于笔墨之外得之。

③下面试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著名的短诗《鸟鸣涧》来作一些分析。

全诗如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④诗人所描写的落花、空山、月出、鸟鸣、深涧几种景象,都是客观生活中存在的,一经王维写到诗里,就跟我们平日的所见所闻不同,每一种物象都包含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这就构成了诗的意象,再经诗人的融合,成为有机的艺术整体,创造出一种幽静、恬适、优美的意境。

这意境中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情、理想和追求。

⑤王维所抒发的闲静恬适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他在山中居处时感受最深切的几种景象来表达的。

首句中的“闲”字和次句中的“静”字,是我们体味这首诗意象和意境的关键。

“闲”在这里并不是指空闲,没有事情可做,而是指悠闲、恬适,包含着对官场、名利、人事纷争等种种尘世烦扰的厌恶和回避等感情。

诗人正是由于有这种宁静恬适的心境,才能看到、听到、感受到他写进诗中的那些景象。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统考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9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15点左右。

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

据此可知汉代以后A. 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B. 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C. 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D. 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答案】D【解析】秦汉时期是两餐制,汉代以后实行三餐或者四餐,主要是汉代以后物质生活较为发达,导致民众用餐次数增多,故D项正确;材料饮食增多不能说明健康水平上升,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并不是越来越贫困,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故C项错误。

2.据记载,宋神宗时(汴京)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

商店可以随处开设。

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车马拥挤,行人不能驻足。

每一交易。

动辄千万。

这表明北宋汴京A. 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制度的界限B. 商业交易额为古都市商业之最C. 市场上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商品D. 商业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答案】A【解析】【详解】“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

商店可以随处开设。

市民面街而居”说明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坊市制度的限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交易额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商品没有来源于国外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坊市制度的界限被打破信息,没有说明商业税收信息,故D项错误。

3.“形势户”为有田产有势力的人,这部分人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偷逃税赋。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太祖诏令“诸州府并置形势版簿,令通判专掌其租税”。

形势版簿单独设置,专人主管。

南宋时改为用红笔在税租薄中特别加注“形势”二字以作区别。

这可以用来佐证宋代A. 通判以征收税租为主要职责B. 大地产制发达C.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濒于解体D. 田庄经济开始兴起【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形势户’为有田产有势力的人”以及材料反映的政府针对“形势户”采取的特别征税措施来看,宋朝时期拥有大量田产的人较多,说明这一时期大地产制发达。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暑假作业(十七)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暑假作业(十七)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十七)复习重点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1.“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有学者对19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

”他评价的是()A.经典物理学 B.进化论C.相对论D.现代信息技术3.“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并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它是指()A.柴油机 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发电机 D.珍妮纺织机4.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

”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5.下列科技成果与人物一一对应,不正确的是()A.改良蒸汽机——牛顿B.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C.电灯——爱迪生D.大功率发电机——西门子6.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A.阶级结构变化B.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人民生活的丰富D.世界形势发展紧密7.关于计算机诞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由美国人发明的B.最初发明计算机是对德战争的需要C.最初发明计算机是对苏冷战的需要D.计算机的发明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8.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说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精品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精品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高一历史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三字经》中讲到:“夏(禹)传子(启),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这主要反映出在夏朝出现了()A.社会等级制度 B.内服外服制度C.王位世袭制度D.财产私有制度2.周初分封而建的晋国,在春秋晚期曾发生了“三家分晋”的故事。

观察下图,晋国位于()A.①B.③C.⑤D.⑥3.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4.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制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5. “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据此推论,这些官员( )A.是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各级官员B.可以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C.分管着国家和皇室的各种事务D.拥有所辖区域的行政管理权6.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 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7. 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

诗中“齐鲁”的出现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当时受封于“齐”的是( )A.亲族B.姻亲C.功臣D.先代贵族8. 祖先祭祀是古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宗庙活动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的资格。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舒城中学高三年级月考历史试卷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 )A.铁器牛耕使用B.井田制度瓦解C.分封制度崩溃D.礼乐文明崩坏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夏商周时写道:“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材料反映夏商周时期()A.人们熟知人事与天象息息相关B.社会各阶层普遍注意天象C.人们认为有超人间的鬼神世界D.统治者借神权以加强王权3.严耕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中提到:“汉代前期的制度可称为集权的信托制度,皇帝虽掌握最高权力,但一般政务原则上完全交付丞相全权处理”。

此种政治后来发生了变化,最早发生变化的是()A.设置中朝B.颁布推恩令C.设转运使D.设立内阁4.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①西汉发明造纸术西汉以后竹木简就不再使用②火药于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加速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进程③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④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的束缚A.①B.②C.③D.④5.唐甄在《潜书》中写到:“杀人之事,盗贼居其半,帝王居其半…盖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以下表述与其观点相似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D.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6.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

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

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

对此,合理的解读是()A.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B.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C.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D.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7.《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据此可知“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主要是指 ( ) A.王位世袭制B.礼乐制度C.嫡长子继承制D.分封制度2.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后始称皇帝,但同时又自称“天子”,且为巩固皇帝制度,统一六国后他还创制了一套御玺,其中就包括“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等。

上述现象说明秦始皇的政治追求是()A.皇位世袭B.君主专制C.君权神授D.中央集权3.汉代察举制注重德行和才能选纳贤才,魏晋九品中正制靠德才与门第“计资定品”,隋唐科举制按年开科,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全国统一公开竞选。

这一变化的积极作用在于 (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升了文化水平D.体现了公平竞争4.据统计,南北朝至元末近千年中,我国东南地区有记载的虎患仅6起,到明清时期则多达514起,几乎平均每年都有记录。

这种现象在客观上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东南地区 ( )A.经济重心南移北方环境恶化B.人口增长与耕地矛盾突出C.南方商品经济意识强于北方D.南方开发晚生态环境良好5.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6.“《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

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

”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实质上”的“反动性”主要体现在( )A.采用宗教思想指导斗争B.贯彻绝对平均主义原则C.无法克服农民思想意识D.坚持小农经济生产模式7.杨乃武案发生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案发伊始,社会舆论对杨乃武极为不利,但《申报》扭转了这一局面,清统治者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使杨乃武案昭雪平反。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统考命题:杜荣胜审题:王贤文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计50分)1. 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

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A. 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B。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C. 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D. 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等级地位的政治制度,用以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周王和诸侯的位置由其嫡长子继承。

申侯认为周幽王废嫡立庶会破坏宗法制维护的等级秩序,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本题选B.考点:宗法制的特点点评: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A. 《史记》的记载B。

秦简的记载C。

民间的传说D. 史家的学术观点【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认识。

《史记》的记载比较接近原始史料,但是它也是二手史料,所以A项错误;秦简的记载来自于秦时期的史实,所以是原始史料。

因此B项正确;民间传说因为随着时代演变变化较多,因此史料价值不高,因此也属于二手史料,所以C项错误;史家的学术观点不属于原始的记载,因此也不是原始史料,所以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城一中高二研究性学习材料(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朱维铮教授曾说:“君主专制不仅不能消灭血统贵族,反而总在不断制造新的血统贵族”,那么先秦大量“血统贵族”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A.分封制的实施B.宗法制的实行C.礼乐制度的制定D.王位世袭制的实行2.西周、春秋时期,在安徽西南及其周围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史称“群舒”。

这些小国皆为子爵小诸侯国。

以下各项对其理解有误..的是()A.其出现可能与西周初年周武王实行的分封制有关B.群舒诸国可能陆续灭于楚国等诸侯国C.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D.从《春秋》或《左传》中我们可能会找到有关群舒历史的记录3.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五千年之历史,以战国为古今之大界”,对此句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B.战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的时期C.战国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D.战国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奠基时期4.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帝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下列各项能说明“完成于汉武”的有()①创设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②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④实行单一的郡县制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著名史学家侯外庐曾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8世纪已经到达自己的上行阶段的最高点,往后便是下行阶段。

”以下各项能佐证“8世纪已经到达自己的上行阶段的最高点”的有()①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创设郡县制③继承并发展科举制④设通判完善古代监察制度A. ①②B.③④C. ①③D. ①②③④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随后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殿阁阁大学士备供皇帝顾问,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的的宰相制度。

这一做法()A.成为明朝内阁的雏形B.导致后来内阁首辅成为重设的宰相C.使皇权专制达到了最高峰D.进一步完善了明清的政治制度7.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经常会遇到有关古代帝王的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等,以下组合正确的有()①汉武帝—谥号②唐太宗—庙号③康熙(帝)—年号④慈禧(太后)—尊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马嘎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结果,他在其《纪事》中写道:“中国自满洲鞑靼占领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

”出现这样现象主要原因在于()A. 马嘎尔尼的误判B. 满族统治能力差C. 封建统治腐朽D. 闭关锁国的政策9.近代化是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演进到近代的发展方向。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由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

这种研究历史问题的角度属于()A.全球史观B.革命史观C.唯物史观D.现代化史观10.下图是新华社记者冯印澄所作的漫画“我想回家”,该图中两件文物“鼠首”、“兔首”被迫“离家”是在()A.19世纪四十年代中期 B.19世纪五十年代前期C.19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D.19世纪九十年代后期11.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这表明()A.日本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中国只有北京政府抵抗日本侵略C.中国已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D.中国未能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12.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记者特别报道:“天朝的人民无法理解电报的工作原理……如果在电报线附近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情,立即就会有人造谣,比如说其中一个传信的邪神玩忽职守,从电线里跑出来,迷路了,因此导致祸事发生,等等。

这种谣言通常会引起骚乱,暴徒们将毫不犹豫地冲过来,砸毁机器。

”出现报道中这些情形的主要因素是( )A.外国记者肆意歪曲事实B.近代中国人的愚昧迷信C.民众反侵略斗争不断高涨D.中国近代工业尚未产生13.罗素曾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B.民主共和的实践者C.实业救国的践行者D.维新变法的宣传者14.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

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

同时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B.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群众基础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既有成就,也有明显历史局限性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百余年来中国革命、特别是30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新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的施政准则,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下列内容最早在《共同纲领》里规定的有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农村改革带动城市改革。

其中的原因不包括()A. 以前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B.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C.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一些农村地区已出现改革的趋势D. 农村乡、镇政府领导者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精神的促进17.以下是某博物苑解说员给游客的解说词,其中明显有误的是()①“这些石器、骨器的出土,充分体现了我们远古居民男耕女织的生活”②“这尊大炮是我地军民1840年抗击英法联军的见证”③“他是晚清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④“这些图片是改革开放后,我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示”A. ②④B.③④C. ①③D.①②18.有些史家认为,苏联的一贯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

材料最能直接反映苏联( )A. 小农经济仍长期占优势B. 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 以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D. 形成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19.李鸿章率淮军出战太平军不久,就发觉太平军所以“猛不可当”是因为他们作战“专恃洋枪,每进队必有数千杆冲击”。

他还将中西方军事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武器、军队与西方的差距。

由此可以看出( )A.洋务运动开展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天平天国运动得到了列强的大力支持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D.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20.《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相反辛亥革命在实施暴力的同时,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

这一认识( )A.是没有基于史实的错误分析B.是在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作辩护C.忽视了武昌起义的暴力作用D.强调了辛亥革命的推进富有理性21.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大小政治组织有300多个,每天成立的和每天解散的一样多。

它们信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权威主义、三民主义等各种主义,连法西斯主义也在中国找到了试验田。

这种现象反映出(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D.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22.在清末有识之士的眼中,“夫外人之敢于圈割我土地,剥削我膏腴,监督我政权,刍狗我土庶者,以我无国民故也”,“且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

这反映出( )A.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B.近代国民意识培养的紧迫性C.民族危机使民众普遍觉醒D.清廷对民族危机加深的忧虑23.《民法大全》规定:“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是法官,或行使地方法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这说明罗马法()A.内容广泛,条文明晰B.损害了平民的利益C.调整公民之间的关系D.对妇女进行歧视24.近代西方既是一个民主理论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代议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代议制的国家制度形式。

下列有关代议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是限制少数人对行政权的滥用B.其产生、发展、仅存在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C.其本质是统治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掌握国家的主要权力D.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25.1789—1870年一共是81年,先后建立法兰西第一、二共和国。

第一共和国1792年建立,到1804年第一帝国正式建立,第一共和国只有12年。

1848年第二共和国成立,到1852年第二帝国建立,第二共和国只存在了4年。

两个共和国总共16年,81年里有65年处在君主制度之下。

这说明()①封建势力的强大②封建势力言而无信③资产阶级力量较弱④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6.列宁在《论大俄罗斯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中说: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来证明社会主义者应当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此外,俾斯麦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把分散的受异族压迫的德国人联合在一起。

这里的“进步的事业”是指()A. 摧跨法兰西第二帝国B. 强化专制集权C. 扩大军事力量D. 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27.张洪增在《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一文中指出:从斯大林开始,长期以来,苏共对人民的思想、情绪和利益要求缺乏认真的考察和考虑,甚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扼制和压制。

同时,党内的不良风气,诸如个人崇拜、个人专权、理论脱离实际、不思进取、贪图 享受等等却日趋增长、泛滥。

这样日积月累,人民对党的意见和积怨便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以至于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苏共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依据这则材料,如果从执政党的建 设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是( )A. 体制僵化,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B. 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C. 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D. 人民群众对党的极端不信任28. 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曾说:“谁不为苏联解体感到惋惜,那就是没有良心的人;谁若想要回到 过去的苏联,那就是一个愚蠢的人。

”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肯定了十月革命和前苏联的历史贡献 ②指出了前苏联和俄罗斯发展的渊源关系 ③分析了前苏联解体的原因 ④认识到苏联模式对前苏联发展的消极影响 A. ①② B. ①④C. ③④D. ②③29.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