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由顶芽向侧芽运输

合集下载

生物试题大全

生物试题大全

生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答案】D【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

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

人体细胞的周期长短差距很大,不是相同的。

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2.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B.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大液泡C.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红色脂肪颗粒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答案】A【解析】叶绿体为绿色且体积较大的细胞器,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故A项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具有大液泡,B项错;花生子叶细胞中含有脂肪颗粒,但需经苏丹IV染色才呈现红色,故C项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呈紫色清晰可见,细胞核无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太容易观察,D项错。

3.膜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的蛋白质,它镶嵌于膜脂的特性使这一蛋白处于细胞与外界的交界部位,是细胞执行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

下列所述生理过程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的有()①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动物细胞②动植物细胞内ADP与Pi结合生成ATP③生长素从顶芽向侧芽运输过程④动物内环境中的性激素发挥其生理作用⑤免疫细胞识别抗原⑥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发挥其生理作用A.2项B.3项C.4项D.5项【答案】C【解析】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动物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参与;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而动植物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故而ATP合成不在细胞膜上,即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生长素从顶芽向侧芽运输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参与;性激素为脂溶性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其在细胞内发生作用,故而也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功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理作用。

备课素材: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理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备课素材: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理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理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植物激素调节介绍,生长素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通过极性运输分配到植物各处组织,调控生长发育——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对生长素的分配至关重要。

那么,生长素极性运输是如何实现的呢?原来,生长素转运蛋白PIN介导生长素极性运输。

19世纪末,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性运动时,发现植物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图1)。

这就是中学生物教科书上被大家广为熟知的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证实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一类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命名为生长素(auxin)。

1946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首次分离出生长素,其主要成分为吲哚乙酸IAA。

生长素不仅与植物向光性相关,还与植物向地性(向重力性)、向化性(包括向肥性)等相关。

植物受单向的环境刺激而呈现的定向反应统称为向性(tropism)。

这种向性主要是由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极性分配造成的。

因此,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在这一过程中就变得非常关键。

图1. 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示意图生长素极性运输主要依赖于三种定位于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AUX/LAX家族蛋白、PIN家族蛋白和ABCB家族蛋白,其中生长素外排蛋白PIN起最主要作用。

pin突变体通常表现出相应组织生长素极性运输缺陷的表型,如向光性、向重力性受损等。

PIN如何识别和转运生长素?通过拟南芥PIN3(AtPIN3)在未结合配体(AtPIN3apo)和结合IAA (AtPIN3IAA)两种状态的高分辨率结构解析,发现AtPIN3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亚基包含10个跨膜螺旋(TM1–10),TM1–5和TM6–10组成反向重复结构(图2a)。

AtPIN3apo与AtPIN3IAA结构类似,且均为向内开放状态。

云南省镇康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镇康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作出假说”B.艾弗里、赫尔希与蔡斯等人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相似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D.科学家在证实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中运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从顶芽运输至侧芽的过程主要由线粒体供能B.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与溶酶体中的溶菌酶有关C.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在衰老过程中染色质要收缩D.低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形成与中心体有关3.下图显示了细胞的部分质膜(细胞膜)及其周围物质,下列关于其中符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表示囊泡,包裹着大分子或颗粒从细胞内释放出来B.◆可表示信号分子,据图分析,该物质很可能不能穿过细胞膜C.Y 可表示糖蛋白,可将细胞膜一侧的信号传递到另一侧D.=可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主要成分,具有流动性4.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

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

高考生物判断正误对点训练5(答案)

高考生物判断正误对点训练5(答案)

5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1.参与物质循环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解析】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把CO2和水合成有机物,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使有机物分解为CO2和水,共同参与物质循环,正确。

2.溶酶体发挥作用可以为核糖体的活动提供原料(√)【解析】溶酶体发挥作用时可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可以供核糖体再次使用合成蛋白质,正确。

3.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解析】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可以参与纤维素的合成,二者也参与物质运输如蛋白质,正确。

4.低倍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在逆时针运动,则实际上是在顺时针运动(×)【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倒置的虚像,低倍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在逆时针运动,则实际也是在逆时针运动,错误。

5.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解析】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正确。

6.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都含有叶绿素和花青素(×)【解析】叶绿素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叶绿体中,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错误。

7.高尔基体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解析】内质网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错误。

8.生物进行有氧呼吸都需要线粒体参与(×)【解析】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其进行有氧呼吸不需要线粒体参与,错误。

9.生物膜上能产生[H],但不消耗[H](×)【解析】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必须在生物膜(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错误。

10.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但不合成ATP(×)【解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错误。

11.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解析】不同的生物膜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因此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会发生变化,错误。

12.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和识别等功能(√)【解析】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运输(载体)和识别(糖蛋白)等功能,正确。

高考生物真题专项解析—植物生理,从植物激素调节中溯源

高考生物真题专项解析—植物生理,从植物激素调节中溯源

高考生物真题专项解析—植物生理,从植物激素调节中溯源考向一植物的激素调节【母题来源】2022年海南卷【母题题文】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患恶苗病的水稻叶片汁液喷洒到正常水稻幼苗上,结实率会降低B.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C.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矮壮素的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的相同D.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可作为除草剂使用[答案]C【试题解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

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解析]A、将患恶苗病的水稻叶片汁液喷洒到正常水稻幼苗上,会使正常水稻幼苗营养生长过于旺盛,由于光合产物过多的用于营养生长,因此结实率会降低,A正确;B、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B正确;C、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而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矮壮素的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的相反,C错误;D、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对农作物(单子叶植物)起到促进作用,可作为除草剂使用,D正确。

故选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要求学生首先掌握植物激素的产生以及作用,结合生产生活,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难度一般。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讲义 第5章 第1节 第2课时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讲义  第5章 第1节 第2课时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

第2课时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阐释植物生长素作用特点中蕴含的适度与平衡观。

2.根据生长素的作用及特点,学会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1.合成(1)主要的合成部位: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来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

2.运输(1)极性运输①运输方向: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②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

(3)横向运输:根尖、芽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3.分布: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判断正误(1)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大量产生生长素()(2)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发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3)极性运输不需要能量()答案(1)×(2)×(3)×特别提醒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任务一:评价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实验证据1.上述实验的结果是什么?能否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什么?提示实验结果:B处琼脂块中有生长素。

结论:A处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不能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所以必须得证明生长素不能从b处运输到a处,才可以证明是极性运输。

2.如果要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应如何改进实验方案?提示再增设一组实验,如下图:实验结果:B处琼脂块中没有生长素。

结论: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1.下列与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只能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的种子中产生B.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中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D.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答案 D解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B错误;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 正确。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旧版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干货,提问题库)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旧版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干货,提问题库)

1、体液: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包括细胞内液(2/3)和细胞外液(1/3)2、内环境也叫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三者之间物质交换关系?3、三种细胞外液之间成份上的最大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较多。

4、细胞外液中能找到哪几类成分: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抗体5、呼吸酶、DNA聚合酶属于胞内酶,胃蛋白酶是消化酶位于消化道,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

以上都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有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7、什么是渗透压?渗透压大小取决于什么?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

8、血浆的PH值是多少。

维持PH依靠缓冲物质。

缓冲物质有哪两对?中和乳酸的缓冲物质是NaHCO39、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10、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11、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2、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受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

13、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5、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则人一定得病,人得病不一定因为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16、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18、交换涉及到的系统:呼吸、消化、泌尿、循环。

器官:皮肤、肾脏(重吸收水分)19、20、组织水肿的原因:过敏、淋巴管堵塞、肾炎、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21、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

22、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11层生物膜。

氧气从外界进入红细胞经过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层。

第二章第一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 单选3合1练(四)(含解析)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 单选3合1练(四)(含解析)

单选3合1练(四)(25分钟108分)第1组(36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B.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是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在蒸馏水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以至于发生破裂2.下图为糖类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物质①是蔗糖B.若③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③是糖原C.若构成物质②的碱基有胸腺嘧啶,则某种单糖A为核糖D.若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则它可作为ATP的组成部分3.利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测定动物细胞的活力,其基本原理是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经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生荧光素,积累在细胞内并能发出绿色荧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配制的FDA溶液是一种低渗溶液B.FDA通过胞吞方其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荧光素分子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细胞活力呈正相关4.给兔子喂养某种食物后,在其体内检测出了来自该食物的微小RNA,这种RNA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可与兔子的M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终引起兔子患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酸B.微小RNA被吸收进入兔子体内,可能需要载体的协助C.微小RNA通过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引起兔子患病D.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结合时,不存在A与T配对5.(2019山东青岛调研)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中暑后,下丘脑的调控能力将会下降B.中暑与人体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紊乱有关C.中暑和剧烈运动导致肌肉酸痛都是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所致D.中暑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可能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6.转座子是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这段DNA序列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插入另一位点。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8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师版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8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师版

例1.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

以下为研究人员利用水稻进行有关生长素的实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水稻植物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合成的原料是________。

(2)图1表示水稻幼苗生长素浓度与其作用的关系。

研究人员测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的水稻幼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______。

(3)图2表示将水稻的胚芽鞘切除尖端后,在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并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α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4)用单侧光照射水稻根,可引起水稻根出现背光生长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1)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2)f<y<2f(3)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4)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使得背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向光侧生长受促进,因此出现根的背光生长现象【解析】(3)据题图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优选例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大题优练8弱。

(4)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使得背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向光侧生长受促进,因此出现根的背光生长现象。

例2.植物的生长不仅受到激素调控,还受到光的调控。

科研人员对光和脱落酸(ABA)如何影响某植物生长进行了研究。

(1)光作为能源驱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既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也为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_________。

近年来研究发现,光还作为_________在植物体中被光敏色素(一种蛋白)捕捉,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

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

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

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是顶芽优先生长。

植物的主茎顶端生长占优势,同时抑制着它下面邻近的侧芽生长,使侧芽处于休眠状态的现象。

原因是茎尖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生长。

为了促使主干长得又高又直,就要维护植物的顶端优势,任它自由生长并及时除去侧芽。

在农作物(如棉花)的栽培中,也常根据其原理进行摘心,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顶芽和侧芽生长的特点:
顶端对侧芽的抑制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

因此对下部侧芽的抑制比对上部侧芽的轻。

许多树木因此形成宝塔形树冠。

顶端优势强弱与表现方式的不同,造成植物生长姿态的差异。

顶端优势在匍匐茎、块茎、球茎、鳞茎和根的生长上也有明显表现。

顶端优势的强弱随植株年龄而变化,同时受营养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幼龄植物顶端优势强,老龄时减弱;光强过低,土壤通气不良或水分亏缺,顶端优势增强;氮素供应充足,顶端优势减弱。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7讲限时规范训练7ATP与酶含解析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7讲限时规范训练7ATP与酶含解析

限时规范训练7ATP与酶【基础题组】1.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供能B.ATP在细胞中彻底水解后可为DNA复制提供原料C.人体成熟红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大致相等D.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解析:选C。

酶的催化作用不一定需要ATP供能,如消化酶的催化作用,A项错误;ATP中含有核糖,在细胞中彻底水解后可为RNA复制提供原料,B项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通过无氧呼吸供能,ATP的产生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大致相等,C项正确;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D 项错误。

2.ATP又称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形成一定伴随着有机物的分解B.ATP参与的反应一定发生于细胞内部C.消耗ATP的物质运输一定是主动转运D.细胞呼吸的每个阶段一定能产生ATP解析:选B。

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有ATP的形成,能量来源是光能,不是有机物的分解,A错误;ATP是细胞内的能量载体,只存在于细胞中,所以ATP参与的反应一定发生于细胞内部,B正确;物质运输中,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都需消耗ATP,C错误;细胞呼吸包括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需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厌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ATP,D错误。

3.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质B.mRNAC.tRNA D.rRNA解析:选D。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体RNA(rRNA)组成,用蛋白酶处理核糖体之后,蛋白质已经被水解,但仍具有催化功能,说明发挥作用的物质是rRNA。

4.(2018·广东深圳第一次调考)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够在温和条件下有序地进行离不开酶,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和酶都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但作用机理不同B.酶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C.酶通过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来催化化学反应D.高温、强酸、强碱都会导致蛋白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解析:选B。

高中生物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及答案10 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及答案10 植物的激素调节

单元质检卷十植物的激素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三碘苯甲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阻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抑制茎顶端的生长,促进侧芽的萌发,从而使植株矮化。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三碘苯甲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B.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能阻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可提高植物体抗倒伏的能力D.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可提高棉花的产量2.(2021福建泉州质检)研究发现,在黑暗条件下,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大花牵牛顶芽(实验组),可使顶芽进入休眠状态,其合成的生长素减少,侧芽生长加快;而未经脱落酸处理顶芽的大花牵牛(对照组)侧芽的生长受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对照组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C.实验组侧芽生长加快,是因为脱落酸可促进侧芽细胞分裂D.实验组顶端优势的解除,是脱落酸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的结果3.(2021广东汕头模拟)植物的向性运动是对单向的环境刺激作出的定向运动反应,主要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等类型。

下列关于向性运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农业生产上采用蹲苗处理可以限制水分的供应,目的是促使根向深处生长B.植物向性运动的方向均与单向刺激相同C.植物的向性运动与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D.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4.鸢尾以其花大、色艳、花形奇特而在园林植物造景和城市绿化美化中备受青睐。

下表表示不同浓度IAA对莺尾种子萌发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是用不含IAA的溶剂对鸢尾种子进行处理B.4×10-6g/L是IAA促进鸢尾种子萌发的最适质量浓度C.实验组鸢尾种子中IAA来源为从外界溶液中吸收和种子自身合成D.实验结果显示IAA既能促进种子发芽,也能抑制种子发芽5.下页左上图是几组研究生长素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①<②B.⑤⑥琼脂块中都有IAA,⑤=⑥C.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D.③④琼脂块中含有的IAA与⑤⑥相等6.研究发现,不同干旱处理后某植物叶片内源激素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乙烯(Z)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_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15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含解析苏教版选择性必修

_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15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含解析苏教版选择性必修

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长素的发现应该追溯到达尔文父子,他们所做实验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对照组,②~⑥是实验组B.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及单侧光有关C.④⑤⑥的结果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D.该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解析:选C ①是无光照或者四周光照,为对照组,②~⑥是施加实验变量的各组,为实验组,A正确;①无光照或四周光照,幼苗直立生长,②单侧光照射,幼苗向光弯曲生长,③切去尖端,幼苗不生长不弯曲,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及单侧光有关,B正确;④⑤⑥的结果证明幼苗尖端能够感受光照,在单侧光照射下,幼苗能弯向光源生长,但是不能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C错误;该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也可能是某种影响导致幼苗弯向光源生长,D正确。

2.由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解析:选A 两组实验所采用的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因此无法验证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以及胚芽鞘的感光部位。

实验中没有对生长素的成分进行分析,因此也不能用来验证生长素的化学成分。

该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3.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解析:选B 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在背光面和向光面的分布不均,进而引起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植物的生长并不是单侧光引起的,A错误;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B正确;生长素在苗尖端产生,运输到尖端下部,促进尖端下部的伸长,C错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

中考生物判断题5

中考生物判断题5

判断题5( )401.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 )402.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 )403.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蒋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 )404. 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 )405.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 )406.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 )407. 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 )408.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 )409. 生长素的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有密切关系。

( )410.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 )411. 脱落酸与种子休眠有关,打破休眠可用赤霉素处理。

( )412. 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都可能引发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改变。

( )413. 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 )414.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 )415. 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 )416.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 )417.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 )418. 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会变短。

( )419. 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结果幼苗向光弯曲,幼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光照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多,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 )420.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 )421.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试题(老高考新教材)知识对点小题练13-教材基础实验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试题(老高考新教材)知识对点小题练13-教材基础实验

13教材基础实验1.(2023·四川宜宾三模)丙酯草醚是一种除草剂,研究者利用洋葱根尖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丙酯草醚对植物细胞分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期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B.图中B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C.在分裂期的细胞中,若中期细胞数比例增加,则丙酯草醚抑制了纺锤丝的形成D.对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从盖玻片一侧滴加丙酯草醚2.(2023·辽宁葫芦岛二模)矮化后的夹竹桃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在培育矮化植物时,除了进行摘除顶芽等一些修剪工作外,还要控制光照等条件才能达到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探究2,4D促进夹竹桃生根的最适浓度,使用较高浓度溶液,处理时间较短的是沾蘸法B.矮化过程中,摘除顶芽的目的是促进侧芽的发育,抑制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C.光敏色素是接收光信号的分子,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布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其中在植物体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D.为了探究某矮化夹竹桃是赤霉素受体异常还是不能产生赤霉素造成的,应该选择夹竹桃成体为实验材料3.(2023·云南大理、丽江二模)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鉴定DNA时,将二苯胺与DNA粗提物混合后即可观察到蓝色B.用甲紫染液染色,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染色体C.希尔反应可说明光照下叶绿体释放氧气与糖类合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D.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2023·湖北模拟)间歇性断食(简称IF饮食)是现今在健身或减肥人群中流行的间断性的饮食策略,如5∶2断食法,即每周选定2天不进食或少吃,其他5天正常进食。

研究人员为研究IF饮食对血糖的影响,以1型及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高中植物激素记忆口诀

高中植物激素记忆口诀

高中植物激素记忆口诀
一、生长素类
生长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胚芽鞘向光生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体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实例是顶端优势,顶端优势就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部位相对较高,抑制生长。

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主要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

二、赤霉素类
1. 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2. 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
3. 促进花芽分化,雌花增多,促进结实;
4. 诱导单性结果实现性别分化;
5. 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生理作用。

三、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植物激素是我们非常容易考到的考试考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高中物理)浅谈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方式

(高中物理)浅谈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方式

浅谈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方式1 运输方向1.1 极性运输所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总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颠倒。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与地理方位上的“上〞和“下〞无必然联系。

“形态学上端〞 通常指茎尖、根尖等。

1.2 横向运输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时,生长素除了由胚芽鞘尖端向尖端以下局部进行极性运输外,还在尖端部位出现一定程度的由向光侧向背光侧的横向运输,从而导致生长素在尖端以下局部的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多,细胞伸长生长较快,因而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当植物横放时,由于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生长素会进行由远地侧向近地侧的横向运输,导致根、茎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

又由于根对生长素十分敏感,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所以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对生长素敏感性相对较弱,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的效果明显,该侧生长较快,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的效果弱,该侧生长较慢,所以茎表现为背地生长。

2 运输方式有实验证明,生长素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在缺氧或呼吸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极性运输受到抑制。

此外,生长素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因此,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的过程。

3 试题链接例1 根据图示分析a 、b 、c 、d 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A 、d c b a =>>B 、d b a c >=>C 、c d a b >>>D 、d c b a ===解析:以下列图中,由于玻璃隔板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a 、b 两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量相等。

右图中,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所以c 琼脂块中生长素分布量多于d 。

答案为B 。

例2 植物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聚集于侧芽部位。

实验证明,在缺氧时生长素的运输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C.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X、Y同源区上的基因是否与性别关联?
1、从同源区的遗传方式看,和性别关联 XaYA× Xa Xa
2、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同源区段 的伴性遗传男女患病率相等
P70:上述实例涉及的都是单个基因对生物 体性状的控制。事实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 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人的身高可能 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期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 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身高也不完全是由基 因决定的,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等也有重要 作用。
物质的跨膜运输
1、被动运输
①自由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直接穿过磷脂双分 子层进行运输即不要能量也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
②协助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直接穿过磷脂双分 子层进行运输不要能量但需要蛋白的协助;其中 水通道蛋白、离子通道蛋白、载体蛋白
2、主动运输
3、胞吞和胞吐
3 .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 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 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静息电位
当受到刺激时,
钠—钾泵运输
Na+通道开放, Na+
开始流入细胞
K+通道延迟关闭,导
持续时间 致过量K+外流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是膜内外离子选择性通透 造成的,故其大小也与离子浓度相关。实际上静息电 位是Na+、K+和Cl-形成的电位总和,而由于Na+和Cl通透性较低,可忽略不计,静息电位值近似等于K+平 衡电位值,而平衡电位所能达到的数值,是由膜两侧 初始存在的K+浓度差的大小决定的;而动作电位主要 取决于Na+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为静息电位值 加超射值,动作电位所能达到的超射值,即膜内正电 位的数值相当于Na+平衡电位值,由膜两侧初始存在 的Na+浓度差的大小决定。简单地说,就是膜两侧初 始存在的K+浓度差越大,静息电位越大;膜两侧初始 存在的Na+浓度差越大,则动作电位越大。
1.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 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 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 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因此红细胞成为 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 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也能通过CD4识别T细胞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会被红细胞内的溶酶
有关主动运输: P76: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 氨基酸等分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 胞。当细胞外葡萄糖或氨基酸的浓度低 于细胞内时,细胞还能吸收这些营养物 质吗?
课本P71给出定义:主动运输指物质从低 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 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 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5 5.1% 79.5% 13.6% 1.8%
6 1.3% 85.2% 8.8% 4.7%
简答题(889人)
题目 得分 得分率 29 7.56 75.6% 30 6.43 64.3% 31 5.43 60.3% 32 6.94 69.4% 40 12.23 81.5% 合计 38.59 71.4%
2012年高三一模 研讨会
一模试题分析 二轮复习建议 课改下的高考备考
选择题(1437人,25.9分,71.9%)
A
B
C
D
1 5.8% 3.1% 85.5% 5.6%
2 15.6% 15.6% 12.1% 56.7%
3 70% 3.8% 19% 7.2%
4 25.8% 55% 13.6% 5.6%
4.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20条染 色体、4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 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直接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分子复制
学生问题:
不能清楚区分细胞分裂各时期特征
5.以下关于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说法正 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
A.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 酶分解 B.刺激b处,在d处可检 测到电位变化
C.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 D.刺激d处,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相反
相关知识: ①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 的传导是单向的 加入电流计指针偏转
②剪切 切断b、刺激d,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
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消毒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
体杀死
2.下列过程可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反应 C.线粒体中[H]与O2结合 D.生长素由顶芽向侧芽运输
学生问题: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哪为个过程消耗能量 什么是协助扩散?
全血内或血浆内葡萄糖浓度高于红细胞内 葡萄糖浓度
成熟红细胞的主要能源是血浆葡萄糖。红细胞 内不含糖原,所以必须不断地自血浆中摄取葡 萄糖。红细胞摄取葡萄糖不依赖胰岛素。红细 胞消耗葡萄糖主要是通过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 路,所产生的能量(以结合于ATP的形式)主 要是用于供应细胞膜上Na+泵的活动,用于保 持低铁血红蛋白不致被氧化,也用于保持红细 胞膜的完整性 。
③突触的个数
④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
一个神经元往往与周围许多神经元形成多至 10 000个突触联系。
静息电位 K+通道打开, K+外流
Na+大量进入细胞内造成膜 内电位迅速上升(膜的快速 去极化,“全或无”)
膜 电 位
域电位
K+通道打开, K+外流
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细胞对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发生反应
膜内K+, 内:外=31:1 膜外Na+ 内:外=1:10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 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 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 的性状。
6.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 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 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 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安装成下图。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