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的视角解读《等待》的男主人公
等待戈多读后感800字
等待戈多读后感800字等待戈多读后感800字1“期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
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
目光茫然,再次翻开这本书,一遍遍读着这句话,直到嘴唇干裂,脚已经站麻了,感到累了。
坐在腾椅上,手中传来杯子的余温。
午后的阳光懒懒散散,静静地等待着,眯起眼,思绪在不安的空气中越行越远。
黄昏,寂寞的天空有飞鸟掠过,了无痕迹。
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就这样望着远方彼此不语。
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
没有思绪的等待着,直到天黑离去。
口中却还念念不忘,明天,他会来的。
我冷笑了,‘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要一向等就能够了么?真是可笑,真是荒诞的无可救药!现实世界的混乱、丑恶和可怕,使人的期望难以实现。
他们的处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一天又一天,在等待中迎来,又在等待中逝去。
而我的‘戈多’,他真的存在么?‘戈多’可是是等待对象的一种象征,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是上帝,那也过于遥远。
可为何我们还是等待着,等待被解救,等待着期望。
忽然想去小时候,常常和姐姐跑到郊外的田野等爸爸。
也是黄昏,天空的颜色却是异样的完美。
那里种着好多好多的向日葵,夕阳下,一片一片明晃晃的,温暖得让人想要落泪。
我们一向等一向等。
天渐渐黑了,四周安静得可怕。
于是,我们就在那一片花海中轻轻歌唱。
企图打破这黑夜来临前的恐惧。
其实我一向都很怀念那时的我们,两个女孩,在空旷的田野上执著的等待,她们的头顶是金灿灿的葵花。
一向到最终,我们也没等到爸爸。
我不明白当初自我为何会在等待中唱起歌儿,因为我一向都害怕长时间的等待。
只是姐姐说,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在转,大概我是在那时鼓起了勇气。
于是,习惯了等待。
这真的很像在树下长时间等待着的老人们,他们的脸上是经历时间所留下的沧桑。
而我们,只是单纯的等待着,等待着所爱者的归来。
不久以前,我也曾陷入深深的等待。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5篇范文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5篇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关于等待的议论文5篇范文关于等待的议论文5篇范文像蝴蝶破茧前的孕育,像流星燃烧前的积储,生命中最美丽的是那空白的等待。
等待戈多分析
等待⼽多分析⼀、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物形象,有⼈物间性格或其他⽅⾯的冲突,冲突即戏剧。
⽽荒诞派戏剧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2.戏剧场⾯、舞台形象的不同,荒诞派戏剧不关⼼是否具有现实⽣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与⼈物表演的不同,荒诞派戏剧采⽤⼀种⽀离破碎的戏剧语⾔,表明对传统戏剧语⾔的反叛。
⼆、《等待⼽多》的主题和核⼼是等待希望。
是⼀出表现⼈类永恒的在⽆望中寻找希望的现代悲剧。
“⼽多”作为⼀个代名词始终是⼀个朦胧虚⽆的幻影。
⼽多虽然没有露⾯,却是决定⼈物命运的⾸要⼈物,成为贯穿全局的中⼼线索。
⼽多似乎会来,⼜⽼是不来。
⼽⼽绳⼦也没有。
但他们还是在执着地希望着、憧憬着。
⽆论⼽多会不会来,也不管希望会不会成真,它毕竟使绝望中的⼈多了⼀层精神寄托。
如果说,⼽⼽和狄狄在荒诞的世界中百⽆聊赖地活着、希望着,具有⼀种幽默滑稽成分的话,那么,他们在⽆望的希望中执着地等待也令⼈感动。
他们既不知道⼽多是谁,也不知道⼽多什么时候来,只是⼀味的苦苦等待。
狄狄说:“咱们不再孤独啦,等待着夜,等待⼽多,等待着,等待着。
”天⿊了,⼽多不来,说明天准来,第⼆天⼜没来。
第⼆幕中,⼀夜之间,枯树长出来了四、五⽚叶⼦,⼽⼽和狄狄的穿着更破烂,⽣存状况更糟糕,波卓成了瞎⼦,幸运⼉成了哑巴。
剧中的两天等待情景,是漫长⼈⽣岁⽉的象征。
真是“⼽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
《等待⼽多》向我们揭⽰了⼀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也给我们以极⼤的启迪:希望是存在的,但要等待希望的实现是未知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灭。
《等待⼽多》中对希望的等待,体现了贝克特不愿将痛苦的⼈类推⼊绝望的深渊,于⽆望之中给⼈留下⼀道希望之光的存在主义⼈道主义的思想。
该作品的意义有两点:⼀是揭⽰⼈类在⼀个荒诞宇宙的尴尬处境和幻灭情绪;⼆是展现这种处境中⼈类不屈的意志和⼼底那盏不灭的希望之灯。
正如西⽅的评论者所说的,该剧“弹出了⼀个时代的失望之⾳”,表达了“⼀代⼈的内⼼焦虑”。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等待戈多赏析
《等待戈多》赏析《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写的一个“反传统”剧本,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
它于1953年1月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后,立即引起了热烈的争议,虽有一些好评,但很少有人想到它以后竟被称为“经典之作”。
该剧最初在伦敦演出时曾受到嘲弄,引起混乱,只有少数人加以赞扬。
1956年4月,它在纽约百老汇上演时,被认为是奇怪的来路不明的戏剧,只演了59场就停演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承认,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演,成为真正的世界名剧。
这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5个: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音译为吕克),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
故事发生在荒郊野外。
第一幕。
黄昏时分,两个老流浪汉在荒野路旁相遇。
他们从何处来,不知道,唯一清楚的,是他们来这里“等待戈多”。
至于戈多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等待他,不知道。
在等待中,他们无事可做,没事找事,无话可说,没话找话。
他们嗅靴子、闻帽子、想上吊、啃胡萝卜。
波卓的出现,使他们一阵惊喜,误以为是“戈多”莅临,然而波卓主仆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后,旋即退场。
不久,一个男孩上场报告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
第二幕。
次日,在同一时间,两个老流浪汉又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
他们模模糊糊地回忆着昨天发生的事情,突然,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向他们袭来,于是没话找话、同时说话,因为这样就“可以不思想”、“可以不听”。
等不来戈多,又要等待,“真是可怕!”他们再次寻找对昨天的失去的记忆,再次谈靴子,谈胡萝卜,这样“可以证明自己还存在”。
戈戈做了一个恶梦,但狄狄不让他说。
他们想要离去,然而不能。
干嘛不能?等待戈多。
正当他们精神迷乱之际,波卓主仆再次出场。
波卓已成瞎子,幸运儿已经气息奄奄。
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场,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会来。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等待中的改变——《等待》
等待中的改变——《等待》摘要:本文从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出发,结合当时社会新旧思想的并行冲击,从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分析等待背后的原因,以及为什么经过了多年的等待,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却发生的改变,是人本身的变化,还是社会迫使人们发生改变。
等待,到底又是什么。
如此漫长的过程,到底值得吗?关键字:等待阻碍婚姻束缚十八年的等待,到最后换来的却是对生活的乏味。
多来年,军医孔林一直想脱离自己的婚姻,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但碍于当时的军纪和社会的观念,他不断遭受到外部的压力,只能置于漫长的岁月等待中。
其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中,虽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但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盲婚哑嫁的现象,仍然会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说。
而小说的故事正好发生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军医孔林是在农村长大的,他的婚姻是父母主婚的,并非自己情愿的,而他的妻子竟然还是一个小脚的女人,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地区人们的思想和风气习俗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军医孔林每次想和妻子离婚却屡屡不成,只好经过漫长的分居和等待来结束这段所谓的婚姻的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
孔林从农村走出去,一直生活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的郊区,在一个医院里担任一名外科医生,他既是一个温文儒雅、爱读书的知识分子,又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男人,因为这些,刚刚遭受到爱情挫折的女护士吴曼娜深深被他所吸引,而孔林也渐渐地陷入爱恋,也许这是两个孤单的人之间一种同病相怜,吴曼娜被男朋友抛弃,孔林结婚了,但却是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可在这个时候的孔林,已经结婚了,有妻子和女儿,他们两人在一起的前提就是孔林和妻子淑玉离婚,但是对于孔林的妻子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每年都有十二天假期的孔林,回家唯一的事情就是要和妻子办离婚手续,但是每一次都不成功。
妻子淑玉的忠贞,也可以说是保守的思想,情愿与丈夫长年分隔也不远与一个与她只有一个女儿却毫无感情可言的丈夫离婚,甚至在她的思想里还想替丈夫孔林生下传宗接代的儿子。
高二语文《等待戈多》课文全解
高二语文《等待戈多》课文全解本文是关于高二语文《等待戈多》课文全解,感谢您的阅读!戈多是什么?两个流浪汉又在等待什么?戈多又代表什么呢?高二语文等待戈多课文全解里面都有答案哦,就看各位同学认不认真了!一、创作背景贝克特出生于20世纪初,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人类所遭遇的劫难使他忧虑、迷惘,感到极大的悲观与绝望。
虽然他积极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曾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但战争那可怕的阴影始终在心头难以忘却。
而“二战”后西方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的现实,又使他和西方民众共同感受了未来的渺茫与无望。
他在此时创作出《等待戈多》是不奇怪的。
作为侨居法国的爱尔兰裔作家,贝克特早年结识了同样侨居巴黎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深受其现代派文学创作的影响。
他在23岁时写的论文《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中,就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而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因而主张将作品的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获得“形式即内容”的艺术表达效果。
他的小说中的哲学沉思就往往与叙述的无序、情节的重复、词语的含混难以分解,彼此一致。
贝克特的创作有诗歌、小说、戏剧等。
1969年,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荣获诺贝尔文学获。
二、关于“戈多”与“等待”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
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
对此,西方评论界众说不一。
有的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的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
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戈多给剧作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
据此可以认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跨文化诠释学视角下《等待》的跨文化接受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跨文化诠释学视角下《等待》的跨文化接受王梦鸽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等待》是美国华裔作家哈金的著名长篇小说,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式离婚。
《等待》作为哈金在美国语境下书写的中国故事,展现了美国语境下的中国文化。
它既与中国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不同,又不是美国文化,国内外学者对于该作品的研究体现了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诠释。
通过对比该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过程和接受持续性,并结合跨文化诠释学的视角探析差异背后的原因,探讨跨文化语境下正确的接受观。
关键词:《等待》;跨文化诠释学;跨文化接受作者简介:王梦鸽(1995.6-),女,陕西省潼关县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093-04哈金是美国华裔作家,其作品多以中国为背景,书写美国语境下的中国故事。
《等待》是哈金的代表作之一。
1999年,《等待》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类最佳作品奖。
它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描写了军医孔林、其妻淑玉和护士吴曼娜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国外文学评论家对《等待》大多持肯定态度,国内批评界则对这部小说毁誉参半。
由于《等待》展现了美国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既与中国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不同,又不是美国文化。
所以关于《等待》的研究体现了国内外读者对该作品的跨文化接受。
跨文化诠释学以本我和他我文化互动理解为对象。
“本我”是构成人们对“他我”文化理解的认知出发点。
跨文化接受包含了三个阶段:跨文化感知、跨文化体验和跨文化理解。
跨文化感知是对他我文化的感性印象;跨文化体验关注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因素;跨文化理解是在本我文化背景下对他我文化的理解过程。
此外,跨文化接受还受到客观文化假设和主观文化假设的影响。
客观文化假设是从他我文化出发理解他我文化,而主观文化假设是从本我文化出发理解他我文化。
这两种不同的假设导致了跨文化接受中不同的理解形式,继而形成不同的文化诠释。
停滞的乡土中国——哈金《等待》中的中国形象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解读_等待_的男主人公
跟父母争辩, 劝他们退掉这门亲事。但是他们死活不同意, 反说他不懂
事。..他的父母认为, ..退婚也得拿出证据, 证明人家淑玉不配当媳妇呀。要
是他们那样做了, 得让全村人骂死..。对于这桩婚姻, 孔林的父母所考虑的
不是儿子的主观意愿, 而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道德标准。开发理念, 机械制
造工作过程任务领域有:
图2.. 机械制造专业工作过程任务领域
表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对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的分析表(部分) , 引入机械制造工作过
程中的技术发展和产品更新等因素, 我们不难发现, 在机制专业高职生今
新能力在机械制造类企业相关岗位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 1 ]王明强等. 工科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J] . 大
学教育科学, 2003, ( 4) .
[ 2 ]岳晓东.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J ]. 高等教育研究, 2004,
( 1) .
[ 3 ]翟向阳.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
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分居18 年, 部队干部可以在不经妻子同意的情况
下, 单方面离婚。于是漫长的等待开始了。然而, 当18 年的等待结束, 孔
林和曼娜终于走到一起之后, 他却恍然大悟: 原来18年等待换来的婚姻并
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于是, 他又开始了新的等待。
小说中, 作者以其细腻生动的文笔, 朴实真挚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中
的绘画。房子的后面是一处玻璃塔建的门廊, 面对一块椭圆形的绿茵草
地。这是一个星期六的傍晚, 几个朋友同事到这里来聊京剧和电影。那个
《等待》读后感14篇
《等待》读后感14篇《等待》读后感篇1读过这本书后,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荒诞。
有些难,不宜读懂。
人们可以认为,它展示了一个没有时间、循环往复的世界,或者意在说明“在人类存在中并不真的发生过什么”,再或者,它展示的是当代西方人在失去信仰及形而上追求后的荒诞世界中的尴尬处境。
这些都对。
连贝克特也不能说明其身份的那个“戈多”,已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这部戏以某种非实在性:它肯定不是在展示情节,更像在演绎一个或者一群走向理念——这理念是什么,大家见仁见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戈多。
靴子、帽子、绳子、鞭子的无理性的组合,让这本书拥有了另一种魅力。
“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这句在高中课本中的名句,似乎有一种深于表层的含义。
密闭的空间,思想是幻象,荒诞才是真实。
也许,没有了等待,人生真的就没有了意义……《等待》读后感篇2一棵突兀的树,一块坚硬的石头,两个极度渴望的人,还有四顾无际的充满光亮与空气的大地和柔软的天空。
这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全部维度。
另一个世界仅仅属于幻想的迷梦,那里一切都是被允许的,生命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天国。
但它终于厌弃了它,没有痛苦的幸福好比没有幸福的痛苦一样不可忍受。
幸福与痛苦,就象一块硬币的两个面,同等的占有和分享生命的乳汁。
戈多,某种意义上仅仅是希望的变体而已。
希望什么,无关紧要。
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希望是没有的。
这个世界没有希望的预席。
如果有,那也只可能存在于永恒的语言诱惑或者时间绵延无穷的晦涩自杀中罢了。
对于一个荒谬者来说,所有看似神秘的事物,包括这个世界,最终都只能是归于零。
作者很巧妙而又最平淡不过地踩住了刹车,在距离绝望仅一步之遥的地方。
没有扼杀希望,却把它的幻影彻底地吹散了,从此便永不能聚合。
《等待》读后感篇3等待戈多——这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字眼,但在阅读之前内心迟迟不明白“戈多”到底是什么?(其实,此刻我也不明白“戈多”具体代表着什么,只是模糊的认为那是一种生存状态,是无休止的等待不明白等待何物的等待)当我怀着N个“?”读完这个剧本后,我感到沉闷、寂寥、无奈、彷徨。
等待中的困境 ——论《等待戈多》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
等待中的困境——论《等待戈多》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学号:080101062 姓名:蹇波班级:文新学院08级1班《等待戈多》传递给我们的是什么,不确定性。
对未来的不确定,对生活、社会的不确定性。
只有“等待”,虽然小说中的戈戈和狄狄对他们的“等待”也有质疑,但他们还是在等待下去,没有其他选择。
在毫无希望的漫长等待中,戈戈和狄狄的一系列行为,波卓和幸运儿的种种表现以及小男孩作为戈多使者的几次出现,都表现出这一时期人物内心世界中的极度不安全感,而这些不安全因素则来自于其所处时代的文化困境。
德国著名女精神分析学家霍妮曾讲到:“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某些固有的典型困境,这些困境作为种种内心冲突反映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1】等待意味着什么,也许他即使最终来了,也只会让人失望。
照小男孩的描述,戈多是一个会雇他和他弟弟放羊的人,戈多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睡在马房的楼上,但是戈多打他的弟弟,而且小男孩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打他。
并且小男孩并没有显现出半点作为戈多使者的喜悦,而他又不可能是一个专搞恶作剧的只是来欺骗戈戈和狄狄的人。
小男孩的话语里多半是“”是的,先生“我不知道”,以及他的胆怯神态,可以推测出他做事的小心翼翼,即便是面对两个流浪汉也绝不乱说话,从而推测出他的主人—那个叫“戈多”的人(因为有很多人认为戈多只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抽象的存在)是一个严厉的人,这个小男孩之所以没有被挨打可能是他已经适应了他所处的那个环境,而他的弟弟则还处于孩子所特有的纯真之中,不懂得戈多所规定的生活规则,所以会挨打。
戈戈和狄狄是流浪汉,他们的身体并不坏,可以说比幸运儿健壮多了,但是却没有人收留他们。
当然,除了等待,他们也并没有表现出想要一份工作。
或者说他们只愿意为戈多工作。
但是戈多宁愿派一个小孩来传话,也不愿意让小孩把戈戈和狄狄领去见他。
可见,不仅戈戈和狄狄对戈多有熟悉感,戈多也是了解他们的,不想见他们,又不想然他们走掉,所以只有让他们等着,或许在某一天会改变心意接纳他们。
哈金的《等待》:人性的透视与现实的重量
学教育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m m哈金哈金的《等待》:人性的透视与现实的重量®江少川哈金,本名金雪飞,哈金是他 的笔名,哈金的’‘哈"字源于他最喜欢的城市哈尔滨,"金”则取之 他的姓。
一个14岁就去部队当兵,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虽然在国内上 本科,后来又获得硕士学位,但连 英语都说不好。
1985年去美国攻 读博士学位,为获得美国大学的教 职,他开始用英语创作小说。
而出 国之前,他从没有发表过作品。
英 语长篇《等待> 完成后,在书架上 放了九个月,几经波折终于出版,一年以后,《等待》奇迹般获得 1999年美国“国家书卷奖”,2000 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基金会所颁发 的“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他 是唯一以一部长篇同时获得美国这 两个最高文学奖项的华裔作家第一 人。
2005年,长篇《战废品》又 获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他的 几部短篇小说集也曾分别赢得各种 奖项。
2011年,长篇《南京安魂 曲》被评为〈亚洲周刊> 十大好书 第_名。
有鉴于此,哈金当选为美 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终身院士,成为 美国这所国家权威学术机构的第一位华裔作家。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哈金先生是当今在美国乃至西方文 学界最受关注,获得最高荣誉、并 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华裔作家。
然而,哈金仍然如世界上许多 移民作家一样,没有摆脱被争议的 怪圈。
移民作家的跨域写作引起争 议似乎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从原乡 移居到异乡,由于国情、跨域、意 识形态话语、异质文化等因素的原 因,如索尔仁尼琴、纳博科夫、昆德拉等作家及其作品都有过这样的 遭遇。
尽管如此,对一位作家,对 一部作品的评价,其基本框架、总 体倾向还是有判断的标尺的。
哈金 的长篇小说《等待》也曾备受争 议,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这样一部小 说呢?如前所述,《等待》获得美国 两项最高文学奖,以后又获《洛杉 矶时报> 图书奖,<时代》周刊把 它列入该年度美国五本最佳小说之 _。
《等待戈多》赏析
《等待戈多》赏析《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写的一个“反传统”剧本,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
它于1953年1月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后,立即引起了热烈的争议,虽有一些好评,但很少有人想到它以后竟被称为“经典之作”。
该剧最初在伦敦演出时曾受到嘲弄,引起混乱,只有少数人加以赞扬。
1956年4月,它在纽约百老汇上演时,被认为是奇怪的来路不明的戏剧,只演了59场就停演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承认,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演,成为真正的世界名剧。
这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5个: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音译为吕克),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
故事发生在荒郊野外。
第一幕。
黄昏时分,两个老流浪汉在荒野路旁相遇。
他们从何处来,不知道,唯一清楚的,是他们来这里“等待戈多”。
至于戈多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等待他,不知道。
在等待中,他们无事可做,没事找事,无话可说,没话找话。
他们嗅靴子、闻帽子、想上吊、啃胡萝卜。
波卓的出现,使他们一阵惊喜,误以为是“戈多”莅临,然而波卓主仆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后,旋即退场。
不久,一个男孩上场报告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
第二幕。
次日,在同一时间,两个老流浪汉又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
他们模模糊糊地回忆着昨天发生的事情,突然,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向他们袭来,于是没话找话、同时说话,因为这样就“可以不思想”、“可以不听”。
等不来戈多,又要等待,“真是可怕!”他们再次寻找对昨天的失去的记忆,再次谈靴子,谈胡萝卜,这样“可以证明自己还存在”。
戈戈做了一个恶梦,但狄狄不让他说。
他们想要离去,然而不能。
干嘛不能?等待戈多。
正当他们精神迷乱之际,波卓主仆再次出场。
波卓已成瞎子,幸运儿已经气息奄奄。
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场,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会来。
等待的泡影:从绝望虚无中解读《等待戈多》
d e n f e l d, 1 9 5 4
在2 0 世 纪五 十年 代 , 荒诞 派戏 剧 开始 兴起 , 在 六 十年代 达 到顶 峰。二 战的梦魇逐渐 消逝 , 但却给人们 留下了难 以抚平 的创 伤 。对上 帝的信仰 已坍塌 了 , 美 好的希望和理 想 l j 王 破灭了 。物欲横 流的现实使 人混沌不安 , 人心惶惶 。劫 后余生 的人们 , 抚 摸着战争 的伤疤 , 开始 了 痛苦的反思 , 对传统价值 观念和现存 的生 活方式持否定 的态 度 。往 日 的精 神支柱瓦解 了. 新 的信仰 尚未找到 , 这种精神空虚反映到文学艺术 上, 逐渐形 成了一个 “ 没有意义 , 荒诞 , 虚无的主题” 。戈多便是那生 活 巾的未知部分 , 它 象征着所有 的可能性 , 这也使 “ 等待戈多 ” 成 为永恒 虚 无中的唯一希望 , 支撑着人们生存下去。 战后弥漫的绝望决定了戈多的时代意义 第二次 世界大 战令 整个欧亚大陆遭 受了巨大的创伤 , 从 大西洋 到 太平洋 , 几乎没有 同家不受战火 的蹂 躏。人们都经受着 战争所带来 的 痛苦与折磨 。冷酷 的社 会使 贝克特感 到人们丧失 了理智 , 人间 的不幸 使他决意通过 涉笔 混乱社会 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 的荒诞 和人生 的痛苦 。在他 的眼里 : 生活寄宿 于阴暗与空虚之 中, 生 即包含死 , 人从 出生起 就注定 了向坟墓走去 。在 这漫 长的人生旅途 中 , 人们经常受 到 外界的 支配 与 迫 ,因此 贝克特把他 的浓烈 的悲观主义和虚无 主义的 倾向流露到他 的作 品中。其 中《 等待 戈多》 使其文学创作达到顶 峰。也 因此 贝克特 荣获 1 9 6 9 年诺 贝尔 文学奖 。原 因是“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 的 小说和戏剧作 品, 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 《 等待戈 多》 是 荒诞剧 的一部经典 , 它淡化人物情节 , 以絮 絮叨叨的 内心 独白写 出了“ 现实 的虚无 ” 是人生最大 的残酷 , 同时也是对 当时社 会现状 的一种抨 击 。在 当时的社 会背景下 , 虚无绝 望的思潮弥 漫在这 个时代 , 人 们失去了信仰的支撑 , 精神涣散 , 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 , 在这 个混沌 不安 , 荒诞无稽的社会 里想寻求精神的依靠 , 心灵的住 宿 , 《 等待 戈多 》 也因此应 运而生 , 因此说 戈多是属于这个 时代 的希望 , 即战后 的 绝望空虚注定 了戈多的时代意 义。 二、 虚 无中的唯一希望决定 了戈 多的象征意义 戈 多到 底象征着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至今。有人认为他象征着 上帝 , 也有人认 为他象征着 “ 虚无” 或“ 死亡 ” 。剧 中说 , “ 戈 多是一个救 星, 是一个 希望” , “ 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 , “ 要是不来呢 , 咱们明天 就上 吊” 。由此可 以推测 ,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 象征 , 是在绝望 虚无思潮 中的一点亮光 , 也是一代人的精神寄托 , 更是处于困境 中的迷惑不安 的 人们 对于未 来若有若无 的期望 。文 中的主题 是等待希望 , 即戈多意味 着希 望。戈多作为一种绝处逢生 的象征 , 有虚无实 , 像一阵虚无缥缈 的 风, 似有 似无 , 像一个梦魇 中的海 市蜃楼 , 可遇不可求 。 虚无主 义存在 于哲学 , 艺术 , 文学 , 文化 , 民族等各个领域 中。尼采 曾认为虚 无主 义是 人们 意识到“ 上帝死 了” 所导致 的, 并强调人们应通 过重新赋 予生活 意义来 克服它 。海德 格尔将虚无主 义称 为“ 这样 的存 在什么都 不剩 ” 。虚 无主义有时被 认为是对于真理不存 在的信仰 。因 为它包含 着一种 自相矛盾的谎 言 : 如果 真理并不存在 是真的 , “ 真理 并
以创伤视角解读哈金小说《等待》中女主人公吴曼娜的悲剧命运
99鉴 赏以创伤视角解读哈金小说《等待》中 女主人公吴曼娜的悲剧命运金 梦哈金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作家,其作品《等待》曾经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
虽然众多学者已经从文学伦理学、东方主义和零度写作等多个角度分析过这部小说,但是尚没有学者从创伤视角来分析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
《等待》围绕三个主人公讲了一段非正常的“婚外恋”感情故事,其中的女主人公吴曼娜虽然在十几年的漫长等待之后,最终与男主人公孔林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却患上心脏疾病,不久于人世。
本文试图从创伤视角来探究吴曼娜悲剧命运的成因,揭示吴曼娜的三重创伤,即年少丧亲、遭受强奸和被压抑的性,以及这三重创伤未能痊愈的原因。
小说《等待》情节围绕孔林、刘淑玉以及吴曼娜三个人的命运展开。
主人公孔林是一位军医,因为母亲病重,同意了父母为其安排的包办婚姻。
他的新娘淑玉则是一个裹过脚的女人。
而孔林婚后一直生活在城里的医院宿舍,一年只回来看望淑玉一次。
吴曼娜是军队医院的护士,从小便无父无母,在孤儿院长大,身世悲惨,她爱上了有妇之夫孔林,后来被杨庚强奸,出于爱与现实原因,她不得不一直等待孔林离婚。
“医院规定,军人只能在其妻子同意的条件下才可以离婚,或者等十八年后才能离婚。
”所以,孔林每年回家都要向刘淑玉请求离婚,但每年他都离婚失败。
十八年之后,吴曼娜终于成功和孔林结婚生子,可是她并没有收获幸福,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命不久矣,丈夫也貌合神离。
一、创伤的定义创伤理论研究者凯西·卡鲁斯将创伤定义为:一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性的、无法回避的经历。
凯西认为,受创者对于创伤事件的反应往往是延宕的、无法控制的,创伤记忆常常以幻觉梦境等方式闪回入侵受创者的大脑,使受创者持续受其影响,无法克服创伤,获得痊愈。
她认为,创伤事件的直接经历者在当时可能对所受的创伤浑然不知,创伤事件对他的影响可能以滞后的延宕方式显现出来。
创伤不仅仅局限于历史重大创伤事件,如战争、屠杀和集中营等经历,也来自日常生活,如地震、洪水、火灾、车祸、家人死亡、病痛、欺骗等。
博尔赫斯《等待》解读
博尔赫斯《等待》解读博尔赫斯的《等待》是一篇富有哲学思考的小说,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篇小说中,博尔赫斯通过描述一个男人在等待某种未知的事物的过程中,探讨了时间、生命和存在等议题。
故事的开头,博尔赫斯呈现了一个平静而日常的场景,男人在等待,但是等待的对象并未明确说明。
这个模糊性为故事的主题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引导读者思考等待的意义和目的。
博尔赫斯似乎在暗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明确目的的,就像这个男人一样,我们都在等待着什么,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随着故事的推进,博尔赫斯描绘了这个男人的心理状态,他的思绪飘忽不定,不断回忆过去,思考未来,揣测等待的意义。
这种思考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涉及到对整个人类存在的探索。
博尔赫斯似乎在问:我们为什么会存在?我们的存在有什么意义?等待是否就是我们存在的状态?同时,博尔赫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故事的哲学思考。
男人观察着树皮斑驳的梧桐树,每一片泥土,带有小阳台的房屋,以及远处暖房的玻璃反射的阳光。
这些细节不仅构建了故事的背景,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节似乎在暗示着一种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与等待的漫长和不确定性形成对比。
在小说的结尾,博尔赫斯留下了开放性的结局,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男人最终是否等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并不重要,因为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状态,一种生活的态度。
这种态度提醒我们要有耐心,因为生活中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
总体来说,《等待》是一篇关于时间、生命和存在的思考的小说。
博尔赫斯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场等待,我们不知道等待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等待要多久,但我们不能停止等待。
因为正是这种未知和等待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
在阅读《等待》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博尔赫斯并不是在提供答案,而是在提出问题。
《一天的等待》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一天的等待》表现的也是人的孤独与死亡。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只有两个,生病的孩子斯加茨和我。
斯加茨是一个孤独的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医生没给他量体温之前,他虽然已经发烧,但自己却感觉没病,也不愿躺下,当医生告诉他体温一百零二度后,他精神上马上垮了,默默地躺在床上,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因为他听说人发烧到四十四度就会死去。
后来,当我告诉他一百零二度指的是另一种温度计,就像公里和英里的制式不同一样,小孩呆滞的目光又活泼起来,等待死亡的紧张心理也松懈了,第二天就什么病也没了。
小孩表现出的是弱者的绝望心理,小孩的形象与海明威笔下的那些百折不挠的“硬汉子”形象是截然不同的,但同样都具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
海明威的笔下曾塑造过很多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硬汉子”形象,他们都坚强不屈,无论在怎样危难困苦中,都保持着人的尊严和勇气。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则是这种“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老人在与大海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完美地体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样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
如果把桑地亚哥与斯加茨对照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这正好表现了人的性格的两个极端,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孩子,老人面对死亡进行着顽强的搏斗,孩子却被病魔吓破了胆,等待着死亡。
斯加茨的形象从反面映衬了海明威式的英雄形象,小孩量体温的可笑故事也从反面突出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响亮的主题。
作品中的我,对小孩说的可笑行为表现出一种可怜和轻松的嘲讽。
人类在与自然和命运的搏斗中精神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哪怕是在失败中仍要不失人的尊严和勇敢,这正是海明威晚年思想的集中体现。
这篇小说写得淡泊含蓄,文字简练朴素,乍看是一个轻松的笑话,仔细品味却意味深长,倘若按照海明威所说的:“作品就像水中的冰山,露出的是小部分,大部分藏在水下。
”那么这篇作品的寓意和象征都隐藏在文字的背后,有待于读者去咀嚼、去思索。
读《等待戈多》读后感800字
读《等待戈多》读后感800字《等待戈多》读后感《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两个男人等待着一个叫戈多的人到来的故事。
这本书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全球读者的极大兴趣。
本文作者也是其中之一,下面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
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我第一次读到《等待戈多》时,被它所展示的悲剧和魔幻效果所吸引。
这本书一开始看起来有点空洞和奇怪,但后来逐渐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这本书并没有明确交代角色的身份和背景,只是通过对话和动作,使读者逐渐了解他们。
在这样的环境中,两个演员- 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贝尔- 带着幽默、怕空虚、回忆、恐惧和错误,反复地走来走去,等待那个从来没有出现的神秘的人戈多的到来。
在等待戈多的过程中,两位演员之间的复杂情感和无尽的望眼欲穿让我非常的感动。
文章或书籍的重要性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生存和存在的问题。
等待戈多的本质是什么?等待的价值是什么?等待戈多究竟是意义重大,还是意义微末?这些问题之间的交错和重复被艺术化地表达出来,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贝克特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作家和戏剧家,用极端的手法表现了生活的苦涩和无望。
尽管这个剧目包含了极度的现实主义元素,它权衡了对语言和人物关系的重视,这与后现代主义将细节和信号视为同样重要的核心理念非常契合。
创新的思考和观点在这部剧本中,等待现象的本质被深入地探讨。
尽管等待本身是无意义的,但人们等待时间的价值具有意义,因为它是我们在世界上唯一的基础。
等待不仅是时间的障碍,也是对人性良心的挑战。
在这个无望的世界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而等待也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理由。
我们等待生命中的真正意义;虽然我们可能无法找到它,但我们不能停止等待。
这种等待的价值并不在于等待本身,而在于它引导我们追求真正的自我和意义。
总之,《等待戈多》涉及了一系列让人深思的问题,它直截了当地展现了我们的人性和生存状态。
这个故事充满了诡异和悲剧,但它同时也探讨了我们对生命的体验和理解。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篇一:等待戈多赏析《等待戈多》(enattendantgodot),又译做《等待果陀》,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1953年首演。
《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
作品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障碍。
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等待戈多》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剧幕梗概第一幕,乡间一条路。
一棵树;黄昏。
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昵称戈戈)坐在一个土墩上脱靴子,累得筋疲力尽也没能脱下来。
另一个老流浪汉弗拉季米尔(昵称狄狄)走上来,两个老朋友交谈几句。
狄狄更爱说话,老讲些似乎暗藏哲理的话:“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
你就是这样一个人,脚出了毛病,反倒责怪靴子。
”因为无事可做,戈戈提议说:咱们走吧。
狄狄回答:咱们不能。
戈戈:干吗不能?狄狄:咱们在等待戈多。
原来这就是他们来到此地的唯一目的,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
在等待中,他们没事找事,没话找话,吵架,上吊,啃胡萝卜。
突然传来一阵响声,一个人手拿鞭子,驱赶着另一个被绳子拴住脖子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
两人一阵惊喜,却马上发现来人并非戈多,而叫做波卓。
波卓手里牵的那个人,叫幸运儿。
戈戈和狄狄眼看着波卓残酷虐待幸运儿,又聆听幸运儿一番胡言乱语地“有声思想”。
之后,波卓赶着幸运儿离去,一个孩子上来报告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天晚上准来。
这时夜幕降临,戈戈再次提议离开,狄狄表示同意,但他们仍然坐着不动。
幕落。
第二幕,次日,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两个老流浪汉再次相遇,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了昨天发生的事情。
他们把前一天的对话和动作重复一遍,没完没了地说话打发时间。
他们把靴子穿上脱下,又扮演波卓和幸运儿,然后再吵架、再和好。
戈戈像昨天一样,又做了一个噩梦,狄狄也依然不让他说出来。
波卓又牵着幸运儿上场了,不过他已经瞎了眼睛,昨天晚上的威风一扫而空,也根本不记得曾经见过戈戈和狄狄。
高中语文《等待戈多(节选)》教案1 苏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选读》
等待戈多〔节选〕〔爱尔兰〕贝克特教学目的:1. 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 了解荒唐派戏剧的特点。
3. 分析了解荒唐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不同。
4. 分析了解支离破碎的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荒唐派戏剧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自读结合法。
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由?变形记?的怪诞内容引入到荒唐派戏剧,再引到?等待戈多?。
二. 介绍萨缪尔贝克特及其作品。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人类生存状况。
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涂虫。
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
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
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
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
可能猪也会如此。
〞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过他的秘书,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
贝克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
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比照。
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万居然说“不知道〞。
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唐的滋味。
在德国占领期间,贝克特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
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生活的空虚无聊,使他感到世界满目疮痍,到处“乱哄哄〞“一团糟〞。
他曾颇有感慨地说:“人们不需要寻找忧伤,它便映入人的眼帘,甚至在伦敦的出租汽车里也是如此。
〞贝克特自谦不是哲学家,而只是个“无知〞“无能〞的作家。
冷酷的社会使他感到人们丧失了理智,人间的不幸使他决意通过涉笔混乱社会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的荒唐和人生的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卫林 (广东商学院外圈语学院)
教碡援襄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解读《等待》的男主人公
【摘要】在小说《等待》中,作者哈金以其生动细腻的文笔和朴实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特定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以及他 们的人性和欲望。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通过男主人公与妻子以及与情人的两段关系,来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 此来揭示小说深层次的主题。 【关键词】《等待》 男主人公精神分析性格特征
新能力在机械制造类企业相关岗位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王明强等.工科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大
学教育科学,2003,(4).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
(1).
● ●
I岂旅押瞪“
● ● ●
}l!拦r“二砒础^辟』l扦f
2山垃
《等待》是当代著名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代表作。啥金。原名金雪飞。 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荣获美国最重要图书大奖并被美国主流文学所接 受的华人作家。长篇小说《等待》曾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和美国笔会/福克 纳小说奖。笔会/福克纳文学奖评审团赞誉哈金是:“在疏离的后现代时 期,仍然坚持写实派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等待》讲述了一个三角恋的故事。其框架简单,情节平淡无奇,然而 作者并没有套用传统的三角恋写作模式。整部小说中并无激烈的人物冲 突.没有夫妻间的怒怨交加,也没有情人间的卿卿我我和情敌间的厮打谩 骂。相反,小说主人公18年的心路历程在作者笔下慢慢呈现。平静而真 实。随着情节的推进。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一种无法言语的情愫在心头纠 结,让你无法愤怒也无从快乐.所能感受到的只是生活的无奈和命运的无 助。小说以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为大的时代背景.故事在等待中开始又在 等待中结束。男主人公孔林是一名部队军医,因为父母包办娶了一个乡下 老婆淑玉。虽然他对于淑玉没有爱情可言.却也不讨厌她,与之过着平静 安稳的生活,并生有一个女儿。这一切在孔林遇到吴曼娜后被打破了。吴 曼娜是}L林所在医院的一名护士。在交往中两人产生了感情,并要求孔林 同他的乡下老婆离婚。虽然淑玉明白她和孔林的婚姻名存实亡,但她仍然 一如继往地照顾公婆和孩子,并从无怨言。孔林每年夏天都会在内心地煎 熬中回到村里和淑玉离婚,可是淑玉每每到最后关头都不答应。部队医院 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分居18年,部队干部可以在不经妻子同意的情况 下,单方面离婚。于是漫长的等待开始了。然而,当18年的等待结束.孔 林和曼娜终于走到一起之后。他却恍然大悟:原来18年等待换来的婚姻并 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等待。 小说中,作者以其细腻生动的文笔,朴实真挚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中 国特定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以及他们的人性和欲望。作者对 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其一大特色,尤其是对于男主人公的心理分析和 人物刻画更是有血有肉。在此笔者将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 对男主人公孔林与妻子的婚姻和与曼娜的爱情两个方面的分析.来展现孔 林的人物性格,以揭示小说的主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他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这 一学说将人格分成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 代表人的原始本能和欲望;超我是与本我相对的。代表各种制约和压抑人 的本能的社会道德准则;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人的一种理性活 动,它总是试图调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等待》中,对于人物的 心理和性格的描写占据了很大的篇幅.男主人公经常在自我,本我和超我 的;中突中犹豫徘徊,苦苦挣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是梦的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许多愿望。尤其是欲望, 由于与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睡眠时,当检查 作业放松时,便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次.因而成梦。换句话 说,由于人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便采取~种迂回的方式表现 在睡梦中。”<等待>中,作者通过多个梦境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使读者对于 人物的性格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孔林与淑玉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他们都是这场婚姻的牺牲 品。在这场婚姻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孔林的痛苦与煎熬.无奈与无 助。孔林人性中的自我不断在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中徘徊挣扎。当孔林第 一次见到淑玉的时候.他的第一印象是:“她看上去那么老,好像已经40多 岁,脸上有皱纹,手像硬皮革那样粗糙。更有甚者,她的一双脚像只有4寸
(6).
ItfI‘"i甜扫ll竹i2.}姥JJ nn 蚺fl f,,器I“n咄-1瞳打 0¨I”儿时-f蚝
● ● ●
本文获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l zc09107)和浙江省科技 厅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资助项目(加JOR30026)资助”。
nfJ番竹,:fL}}}缱能力
(上接第43页)其寄托于梦里。在梦境中得到了实现。 在孔林和吴曼娜的爱情中,孔林一直处于消极被动的位置.他虽然倾 心于曼娜的年轻漂亮,渴望甜蜜的爱情,但他内心深处对于妻子淑玉始终 怀有深深的愧疚和感激之情。正是这种矛盾的心里及与曼娜婚姻生活中 的琐事和不如意,使孔林感到了迷茫。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 活。18年的等待使吴曼娜“从一个惹人喜爱的年轻姑娘变成了无可救药的 泼妇……她在长久无望的等待中所遭受的痛苦和消沉化解了她温柔的本 性、腐蚀了她的希望、摧残了她的健康、毒化了她的心灵、把她逼上了死 路。”爱情的美好终究敌不过生活的残酷。他终于意识到这18年来,他只 是为了等待而等待.而等来的却是一场错误。这时一个声音告诉他: 。我来告诉你事实的真相吧,那个声音说。这18年的等待中你一直浑 浑噩噩,像个梦游者完全被外部的力量所牵制。别人推一推,你就动一动; 别人扯一扯,你就往后缩。驱动你行为的是周围人们的舆论、是外界的压 力、是你的幻觉、是那些已经溶化在你血液中的官方的规定和限制。你被 自己的挫败感和被动性所误导。以为凡是你所得不到的就是你心底里向往 的。就是值得你终生追求的。” 这段话是孔林18年来生活状态的一个总结。18年里.他的生活一直
万方数据
43
中国校外教育圈
四、机械类高职创新能力的应用域 从高职创新人才的定位及特征来看,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是一线的技术 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一线 的技术、管理和服务方面.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由于工作的行业、企业不 同.相应的职业岗位群不同,其创新能力的应用域就不同,以机械制造及自 动化专业为例.根据最新的高职基于工作任务课程体系开发理念,机械制 造工作过程任务领域有:
房子。里面有一个书房,橡木书架上摆满了硬皮书,墙上有几幅镶在镜框里
的绘画。房子的后面是一处玻璃塔建的门廊,面对一块椭圆形的绿茵草 地。这是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几个朋友同事到这里来聊京剧和电影。那个 看不清脸的女人在给大家倒茶和饮料,拿出五香瓜子、虎皮豆、炒花生和香 芋,招待每个客人。他仍然看不清楚她的面孔,但是很明显,他和她是这家 的男女主人。有几位客人待到很晚,打起扑克。书房里居然还出现了两个 小孩儿,孔林正耐心地教他们认字。他看起来是把孩子送到北京或者上海 去念大学。” 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对于吴曼娜的主动追求,孔林 没有积极地回应,甚至有些惶恐不安。但吴曼娜这样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 子,正好符合他潜意识里妻子的标准.于是他的这种内心的欲望就通过他 的梦境表现了出来。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梦的理论,我们知道梦 是人被社会道德准则压抑的无意识。当人的欲望无法在生活中得到满足 时,便以梦的形式得到了释放。所以.通过这个梦,我们可以窥得7L林自己 也意识不到的那个本我。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同样渴望拥有~个温暖的家. 像别人一样妻儿相伴、安乐幸福的生活。但当他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 种种道德规范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时,潜意识里他将(下转第133贞) 03/2011
职雏教胄
对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的分析表I部分).引入机械制造工作过 程中的技术发展和产品更新等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在机制专业高职生今 后的工作岗位中,体现技术应用型创新和技能型创新的应用域非常广泛, 其创新能力可以应用在如:结构改进设计、传动设计、工艺方法的改革和新 工艺的应用、专用夹具的改进设计能力、专用量检具的改进设计能力、工位 器具的改进设计能力、专用刀具改进设计能力、适应现代制造的柔性夹具 措建能力、先进测量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先进加工设备应用、高级cAD/ CAE/cAM/cAPP软件的应用。等等。 五、结束语 高职创新教育是教育属性的使然,更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自 身发展、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高职创新教育所培养的是一线的技术 应用型和技能型的创新人才,创新知识、创新才能、创新人格和创新方法是 高职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结构体系的组成部分,机械类高职创新人才的创
多长。”孔林的潜意识里要选择一个。漂壳的,上得了台面”的妻子,这是他 从男人的最原始意识出发。从本我出发做出的一种选择和评判。于是,“他 跟父母争辩.劝他们退掉这门亲事。但是他们死活不同意,反说他不懂 事。”他的父母认为,“退婚也得拿出证据.证明人家淑玉不配当媳妇呀。要 是他们那样做了,得让全村人骂死”。对于这桩婚姻,孔林的父母所考虑的 不是儿子的主观意愿,而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道德标准。在那个年代,婚姻 是多种社会关系的产物。不是以爱情为基础,而是要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 在这里。孔林的本我和代表社会道德标准的超我发生了;中突,孔林的自我 在这一;中突中不断斗争挣扎,最终还是屈服于超我的力量,向父母让了步. 娶了小脚的淑玉。 尽管同淑玉结了婚,但孔林认定她上不得台面,带不出村去。自从有 了女儿后.17年来,他们便分房而睡,孔林也从不让淑玉去部队医院探亲。 在认识了吴曼娜之后,孔林开始了每年夏天回鹅庄同妻子离婚的生活。孔 林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不断的冲突碰撞.他也~直在痛苦 中徘徊。他一方面,面对的是一心一意苦苦等待的情人曼娜;另一方面,面 对的是勤俭持家、孝敬公婆、毫无怨言的妻子淑玉。同时。在与妻子的离婚 过程中,他受到周围人们道德规范以及各种舆论的阻挠。在1973夏天的那 次离婚过程中,孔林不仅受到了法官的质问,小舅子本生更是纠集了十几 个鹅庄的男人示威,同时他还遭到了众人的非议和谩骂。这一切都让孔林 感受到了超我的强大力量,深深地意识到了自我在面对代表社会道德规范 的超我时的无助与无奈。所以。他只得再次屈服,放弃了与淑玉提前离婚 的想法.等待部队规定的分居18年可以不经过女方同意而离婚的期限。 在与曼娜的爱情中。由于受到当时社会规范和道德的制约.在长达18 年的时间里。孔林与曼娜一直坚守着最后的底线,保持着无性的情人关系。 但在孔林的内心深处。他也渴望能拥有和他人一样温馨幸福的家庭.这一 点可以通过孔林一个梦境体现出来。 。他看见自己和~位女同志在办公室里工作,都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 子。那个女人的脸看不清楚,身材很像吴曼娜。他们正在准备给一个心脏 病人开刀。过了~会儿,他又站在黑板前面,用粉笔在上边写字,写数码, 向一些医生护士介绍手术方案。而后,他进入梦乡深处.看见一所宽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