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资料
1 交通运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答:1.载运工具2.站场3.线路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2 现代化运输业有哪几种运输方式构成?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铁路适合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中远程运输。
特点有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
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6.初期投资大。
公路适合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特点有: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5、运行持续性较差据。
6、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
据水运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特点有:1、通航能力不受限制。
2、运量大,成本低。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航空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特点有:1 .高速直达性高速直达性。
2 .安全性高。
3 .经济特性良好。
航空运输的成本及运价均高4 .包装要求低。
5 .受气候条件限制。
管道适合大宗流体货物运输。
特点有:1、运量大。
不同于车、船等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可以连续运行。
2、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
的限制,3、由于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4、管道输送流体能源,主要依靠每60~70千米设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设备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
5、沿线不产生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
6、漏失污染少。
3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及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交通需求的分类:在经济学领域,按照供给与需求原理,将交通需求分为两类:本源性交通需求派性交通需求交通的作用:经济作用社会作用交通上述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搏”和引导”前者体现了其基础性,后者体现了其先导性.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如何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交通规划的前提:1规划主体的存在2对规划对象的期望状态,方向,认识的一致性3规划主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在右规划对象的可能性4在特定时点,对规划必要性的认识5规划作业投入资源的存在,即作业本身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交通规划的主体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
规划对象为主要的交通设施和交通服务交通规划的构成要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按规规相标时期盼美:近1年短期交通规3-5年中期交通规划5-10年远/长期交通规划10-20年远景交通规划20年以上(没写)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调查,待物流动调查,机动加0调查,断面交通通调查交通需求量预则:交通发生与吸引(第一阶段)交通分布(第二阶段)交通方式划分(第三阶段)交通流分配(第四阶段)交通调查定义:交通调查指利用客观的手段,对道路交通流风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交通调查目的: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条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交通调查变的作用: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2交通调查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3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交通量定义: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交通量调查方法: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车速:指车辆在单后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地点车速可采用人工测量法区间车速调查:片4照法、限车法.五年代去流动车测建法和机械测量法区间车速调查:牌照法.跟车法.五轮仪法.流动车测速法交通密度调查:出入量法.地面摄影观测法航空摄影观测法延误定义:指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以辆计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跟车法、输入输出法,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调查出行起点: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结束地点.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质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间的出行.OD调查分三类:居民OD调查.辆OD调查.货流OD调查交通小区划纷分原则:1.同质性、区内的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尽量一致. 2以轨道交通: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界限,不但资料准确且易于核对 3尽量配合行政区的划分,以利用政府的统计资料 4.分区的过程中要先虑道路网 5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 6分区越小,计算数据越多,成果越细,但工作量也越大。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资料
1 交通运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答: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2 现代化运输业有哪几种运输方式构成?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铁路适合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中远程运输。
特点有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
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6.初期投资大。
公路适合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特点有: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5、运行持续性较差据。
6、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
据水运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特点有:1、通航能力不受限制。
2、运量大,成本低。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航空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特点有:1 .高速直达性高速直达性。
2 .安全性高。
3 .经济特性良好。
航空运输的成本及运价均高4 .包装要求低。
5 .受气候条件限制。
管道适合大宗流体货物运输。
特点有:1、运量大。
不同于车、船等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可以连续运行。
2、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
的限制,3、由于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4、管道输送流体能源,主要依靠每60~70千米设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设备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
5、沿线不产生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
6、漏失污染少。
3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及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规划是指以城市交通发展为目标,制定综合、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规划,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础知识交通规划的基础知识是建立在交通学、城市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
主要包括: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类型与结构;交通需求预测与交通量计算;道路网设计;建设项目的经济性评价;环保与安全评价;政策与规章制度等。
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包括:1)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类型与结构,包括公共交通系统、私人轿车系统、非机动车系统等。
2)交通需求预测与交通量计算方法,包括出行方式分析、出行时间分布分析、出行空间分布分析、微观调查和宏观统计方法等。
3)道路网设计,包括道路等级设计、道路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路网组成与网络优化等。
4)建设项目的经济性评价方法,包括可行性研究、成本效益分析、社会效益评价等。
5)环保与安全评价,包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路沿线环境治理、交通事故预防等。
2.制定过程制定交通规划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研究范围、制定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评价和修订规划等几个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在交通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等,以及各类交通工具的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
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包括:1)确定研究范围,包括交通规划的阶段性目标、研究区域范围、数据采集等。
2)制定总体规划,包括整体发展战略、城市交通概念和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结构等。
3)编制专项规划,包括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非机动车交通专项规划等。
4)评价和修订规划,包括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规划执行情况的调查、规划修订等。
3.实践案例交通规划的实践案例主要有城市内部交通规划、城市周边交通规划、城市交通疏港规划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交通规划实践案例的差异较大,需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动态因素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交通运输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运输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运输规划》课程复习资料⼀、填空题:1.按规划⽬标时期分类,交通规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区有住宅楼和办公楼各⼀栋,住宅楼125户住宅,办公楼⾯积1.5万平⽅⽶。
根据调查获得⾼峰时间内住宅楼的出⾏发⽣率为4⼈次/户,⾼峰时间内办公楼的出⾏吸引率为0.2⼈次/平⽅⽶,则该⼩区⾼峰时间内的出⾏发⽣量为______⼈次,出⾏吸引量为______⼈次。
3.为了获得“⼈们对假定条件下的多个选择⽅案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进⾏的意愿调查成为____。
4.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般为中央组团式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交通规划⼀般认为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交通⽹络分析评价等内容。
6.描述交通流特性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层次分析法⼀般分为三层,它们是______、______和⽅案层。
8.______指车辆在道路某⼀区间内的⾏驶距离和⾏驶时间的⽐值。
9.______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的从⼀地向另⼀地移动的过程。
10.可以⽤来预测交通⽅式划分率有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指连接个各个⼩区形⼼的直线,代表了⼩区之间的出⾏,其宽度通常根据出⾏数⼤⼩⽽定。
12.在OD表中每⼀⾏之和表⽰该⼩区的______;每⼀列之和表⽰该⼩区的______。
13.Logit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______(填独⽴或相关)。
14.______交通流分布能更够更好地反映⽹络的拥挤性。
15.动态交通分配是以路⽹______为对象、以______⽬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型。
16.OD调查主要分为 3 类:______、______和______。
17.影响交通⽅式划分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5种即可)。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1. 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规划是对城市或地区交通系统进行综合性、前瞻性的研究和设计,旨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它涉及到交通需求预测、路网设计、公共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政策等方面。
2. 交通规划的重要性交通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城市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良好的交通规划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就业增长和社会公平。
交通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综合性原则:将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其他规划相协调,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
•合理性原则:根据交通需求和城市特点,合理规划路网布局、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措施。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鼓励可持续出行方式,提倡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
•公平性原则:保障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提供无障碍出行环境,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
•基础设施优先原则:建设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和质量。
交通规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4.1 交通需求预测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规划的起点,通过统计数据和模型分析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包括交通量、交通流分布和出行模式等方面的预测。
4.2 路网设计路网设计是指对城市或地区道路网络的设计和优化,包括道路类型、道路等级、道路宽度、道路交通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决策。
4.3 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或地区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包括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公交车辆和公交调度等方面的规划。
4.4 交通管理和交通政策交通管理是指通过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管制等手段对交通流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交通政策是指在交通规划中制定出来的有关交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5. 交通规划的实施步骤交通规划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5.1 规划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在交通规划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城市交通现状和交通需求。
运输系统规划复习
1、交通运输规划: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交通系统进行整体的战略部署。
2、交通运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合理的区域运输生产和生活体系。
3、交通规划的意义:a.是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根本措施b.是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c.交通运输管理走向规范化的重要途径d.可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e.更好的完善土地使用规划,保护自然环境。
4、交通运输规划的性质:科学性、约束性、指导性、不确定因素5、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物尽其用6、现代城市规划理论:邻里单位,扩大街坊,立体交通,树枝状道路系统,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城市沿交通干线发展的理论7、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决定着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
5种城市布局模式:充分发展小汽车模式、限制市中心发展的模式、保持强大的市中心模式、节约模式、限制交通模式。
‚交通运输对城市布局起反馈作用。
8、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业的线路、枢纽、港站、运输工具、装卸机具等硬件部分和交通运输业的经营组织、管理、信息等软件部分及交通运输的对象系统——客、货流系统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从构成上包括:运输对象系统、载运工具系统、路网系统、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生产组织系统;从技术经济性角度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系统) 9、运送速度:客货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被运送的公里数。
运送速度=(计算期客、货运输距离)/(同期客、货在途时间)10、技术速度:运输工具纯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公里数。
11、运输成本:运输部门完成一定运输生产任务的费用支出。
劳动生产率=计算期完成的运输工作量/该种运输方式的全部从业人员数12、交通区位:交通现象在地理上的高发场所。
区位观察角度:区位是某种经济地理现象在地里上的高发地区。
操作角度:为达到特定经济目标,要把研究的经济地理项目设置在能达到目标的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位置上。
《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交通的定义:广义上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位移。
伴随着思维意识的位移可以实现以下两种价值:1.位移的本身价值 2.位移的结果有价值交通需求的分类1.经济学分类:本源性和派生性 2.交通需求的轻重缓急分类: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交通规划的定义: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1.需求要素2.供给要素3.市场要素需求要素分为1.位移的意识决定主题2.位移的对象供给要素分为1.交通工具2.交通网络3.运行系统4.运营系统市场要素分为交通市场的调节系统进行交通规划前我们要学习以下几种文件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城镇总体规划3.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的分类1.按位移对象分类:旅客和货物2.按交通方式分类: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和公路规划和铁路规划和港湾规划和空港规划3.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网络规划和交通节点规划4.按交通服务分类:公共交通规划特定用户交通规划特定交通服务规划5.按交通服务对象空间规模分类:国际交通规划全国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地区交通规划6.按规划目标时期分类:短期交通规划3-5 中期交通规划5-10 长期交通规划10-20 远景交通规划20年以上交通调查:可分为1.居民出行调查2.货物流动调查3.机动车OD调查4.断面交通量调查交通需求量的预测(四阶段法):第一阶段交通的发生与吸引第二阶段交通的分布第三阶段交通方式划分第四阶段交通流分配1.交通与土地利用是什么关系?互为因果关系2.微观互动:该循环过程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但该过程是不可能无限进行下去的,可达性下降,土地利用边际效益亦随之下降,该地区的土地开发将会受到限制。
3.城市用地分为8大类、35中类、43小类。
8大类:黄R居住用地、粉~红(其中体育场绿)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深红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褐色M工业用地、紫色W 物流仓储用地、灰色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深蓝U公共设施用地、亮绿G绿地与广场用地(RABMWSUG)(黄粉红褐紫灰蓝绿)4.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宏观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宏观上源和流交通与土地利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①土地利用特征的改变对交通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促使其不断改进完善,引起交通设施、出行方式结构和交通密度特征的改变。
交通运输规划 第1章 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学术组织
ISTTT(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Theory) 3年1次
59年第一次(底特律) 59年第一次(底特律) 年第一次 63年第二次 伦敦) 年第二次( 65年第三次 纽约) 年第三次( 63年第二次(伦敦) 65年第三次(纽约) 68年第四次(德国,Karlsruhe)71年第五次(伯克利) 年第四次(德国, 71年第五次(伯克利) 年第五次 74年第六次 悉尼) 年第六次( 77年第七次 京都) 年第七次( 74年第六次(悉尼) 77年第七次(京都) 81年第八次 多伦多) 年第八次( 84年第九次 戴福特,荷兰) 年第九次( 81年第八次(多伦多) 84年第九次(戴福特,荷兰) 87年第十次 波士顿) 年第十次( 90年第十一次 横滨) 年第十一次( 87年第十次(波士顿) 90年第十一次(横滨) 93年第十二次 伯克利) 年第十二次( 96年第十三次 法国) 年第十三次( 93年第十二次(伯克利) 96年第十三次(法国) 99年第十四次(Jerusalem) 02年第十五次(澳大利亚) 99年第十四次(Jerusalem) 02年第十五次(澳大利亚) 年第十四次 年第十五次 05年第十六次 美国) 年第十六次( 08年第十七次 伦敦) 年第十七次( 05年第十六次(美国) 08年第十七次(伦敦) 09年第十八次 香港) 年第十八次( 09年第十八次(香港) 每年1 华盛顿) Symposium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每年1月,华盛顿)
三、 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交通调查(Traffic 1.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1)居民出行调查(Person (1)居民出行调查(Person Trip Survey) 居民出行调查 (2)货物流动调查(Distribution (2)货物流动调查(Distribution Survey) 货物流动调查 每5年一次 (4)道路断面交通量调查(Road (4)道路断面交通量调查(Road Traffic Survey) 道路断面交通量调查 每5年一次 非间歇式交通量(常时) 非间歇式交通量(常时)观测调查 间歇式交通量观测调查 每日 每10年一次 10年一次 每5年一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基本原理
06
交通运输系统评价指标体 系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客观反映交通运输系统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
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比较性,便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代表性原则
功能
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实现人员和货物的空间位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
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系统主要由运输方式、交通设施、运输服务和管理机构等四个部分组成 。
相互关系
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其中,运输 方式是基础,交通设施是保障,运输服务是核心,管理机构是调控中心。
交通运输系统规 划基本原理
目录
•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原则 •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 交通运输网络布局规划 • 交通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 • 交通运输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总结与展望
01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交通运输系统是指由各种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及其相关 设施(如交通枢纽、场站等)组成的综合体系,用于实现人员和货物的空间位 移。
需求预测方法与技术
四阶段法
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流 分配四个步骤预测交通需求。
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预测
以个体日常活动为分析对象,预测不同活动的 出行需求。
基于大数据的需求预测
利用手机信令、GPS定位等大数据技术分析交通需求。
需求管理策略与措施
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期末复习资
交通运输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绪论1、交通运输有哪几种运输方式?2、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3、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通过能力大,占地少,投资省,速度慢,风险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冬季河道或港口冰冻时即需停航,海上风暴也会影响正常航行。
)适宜类型:1)在运输长大笨重货物时,水上运输更具突出优点。
对过重过长的大重件货物,铁路、公路无法承运,而水上运输都可以完成。
2)对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水路运输则是一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运量较大,速度较快,运输成本低,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少,环境污染小。
适宜类型:1)国土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2)运送经常的、稳定的大宗货物;3)中长货物距离货物运输以及城市间旅客运输。
在中国,铁路主要承担大宗货物和旅客的中长距离运输,在总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中分别占40%左右。
公路运输:优点:机动、灵活性强;对运量大小有很强的适应性;短距时,运输速度明显高于铁路。
缺点:长途运输时存在诸多缺陷,汽车运输费率高于铁路和水路;公路运输对环境污染大;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有一定的机动性;缺点:载运能力小,能源消耗大,运输成本高。
4、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网的含义综合运输体系:是五种运输方式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形成统一的综合运输过程。
综合运输网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国家和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枢纽等固定的技术装备组成的综合体。
运输网是运输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其在空间分布、通过能力和技术装备体现了整个运输系统的状况与水平,在运输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运输线路的分类?骨干线路——铁路主要干线和沿海以及长江干流开发线路——骨干线路向边疆地区和新开发区的延长给养线路——铁路、公路、大河的支流或人工运河腹地线路——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工矿区内部的交通线,一般为三级以下公路和小河航线企业线路(或叫专用铁道与专用线)——工矿企业内部生产服务的交通线6、运输枢纽的含义和功能是什么?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辅助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第二章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二、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系统模型
系统组成: 系统组成: A、土地利用——土地使用、使用类型、利用强度 L 、 B、运输供应——运输方式、运行特性 T 、 C、交通——乘客数、车辆数 Q 、
D1 D2 q
2、 供应函数
A、 供应函数:在交通运输设施上的交通量同由该交通量 所产生的交通运输费用之间建立的函数关系。 B、 交通运输设施供应函数:
S1
P
S2
P2 P1
q
q1
3、 需求—供应函数平衡
P
S
P1
D
q
q1
二、需求模型 三、需求预测
经验判断法; 趋势推测法; 需求模型法。
§2-4 规划方案评价
3、各步骤的内容和要求
① 调查和采集现状数据 ② 确认问题,制定目标和政策 ③ 体制和财务分析 ④ 供应分析 ⑤ 需求分析 ⑥ 对未来运输需求的预测 ⑦ 方案制定、分析和评价 ⑧ 编制文件和报告
§2-2 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
一、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的基本关系
土地利用 出行发生 交通运输 可达性
1、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
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系统模型
Q = f (T , L )
§2-3 需求分析与预测
一、需求分析
1、 需求函数
A、 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设施的使用要求。 用运输量、交通量度量 B、 交通运输需求影响因素:
① 使用者特性 ② 交通运输设施特性
P
C、 交通运输需求函数: P2
P1
q4 q3 q2 q1
一、经验判断法 二、经济评价法(费用—效益分析)
交通运输规划原理知识点
交通运输规划原理知识点交通规划的阶段与层次1、交通战略规划——是长远的方向性规划,年限在20年以上。
解决的问题有:远景交通发展目标及水平远景交通方式及交通结构远景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客货运输设施的选址及用地规模实施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2、交通综合网络规划——着眼于整个交通网络,研究整个网络上各种线路、枢纽的定位与规模,以及这些建设项目的投建顺序,期限在5~20年。
重点解决:中长期交通方式及交通结构中长期道路网络布局城市公交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公交场站设施的分布及用地等大运量轨道交通可行性分析综合网络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3、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近几年(1~5年)要动工的项目的具体方案规划。
包括:现状交通网络评估现状交通网络的完善计划(项目划分及优先排序)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方案设计阻塞路段、交叉口的交通改造方案近期大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建设资金筹措建设计划的技术经济评价出行(计量单位):交通元(人、货、车)由始点到终点为完成某种目的的一次移动,单位:出行数(Trip);出行三个基本属性:①每次出行有起、讫两个端点;②每次出行有一定的目的;③每次出行采用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
一名上班族一天的移动示例早晨,从家到公司上班。
(1)下午,去客户那里会谈。
(2)会谈完毕后,返回公司。
(3)傍晚下班后,与同伴去喝酒。
(4)晚上,回家。
(5)不作为出行的移动:同一建筑物内的移动在宿舍、公寓等同一建筑物内的移动不作为出行。
在同一楼内,向其他办公室、地下餐厅等处的移动不作为出行。
另外,复合住宅(两层以上的住宅,1楼用作办公室、商店等多种用途)中从3楼去1楼买东西的移动也不算作出行。
同一单位内的移动同一工厂内从厂房到仓库、从仓库到办公室等移动不作为出行。
学校内从一处到另一处上课的移动也不算作出行。
住宅新村、小区内从一栋楼向另一栋楼移动要作为出行。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1.交通运输规划:在一定地区范|节|内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它以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为指导,以区域内的口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现有的技术经济结构为依据,考虑地区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工农业、能源和城镇等物质要索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交通运输网络,使交通运输系统能与国民经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获得戢佳的经济效益、补•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国民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戢有利的交通运输环境。
2.交通运输规划的总义:(1)交通运输规划是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根木措施;(2)交通运输规划是获得交通运输I•.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3)交通运输规划是交通运输管理走向规范化的乘要途径;(4)交通运输规划可以更好的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5)制定交通运输规划可以更好地完善土地使用规划,保护自然环境。
3.交通运输规划的原则:(1)综合运输,协调发展;(2)结合实际,量力而行;(3)科学规划,讲究效益;(4)系统分析,整体优化;(5)立足未来,适当超前。
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①邻里单位②扩大街坊③立体交通④树枝状道路运输系统⑤有机疏散理论⑥卫星城一新城理论中的道路系统规划⑦城市沿交通干线发展的理论。
5.城市布局模式:充分发展小汽车模式,限制市中心区发展模式,保持强人的市中心的模式,节约模式,限制交通模式。
6.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的基本关系:(1)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决定着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
(2)交通运输对城市布局的反馈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将引起用地结构的变化,决泄城市结构的要素有四个,即地理特征、相对可达性、建设控制和动态作用。
除地理特征外,其余三个要素中,有两项与交通运输有关。
以相对可达性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对可达性,是一个地方的可达性与另一个地方可达性相比较而得出来的。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复习资料
1、交通运输的行业特点:1)生产产品的无形性2)行业发展的行业性3)市场竞争的多重性4)生产过程的流动性5)经营活动的服务性6)生产目的的一致性2、交通运输工程的定义:交通运输工程主要涵盖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物种运输方式及其综合运输体系,和物流技术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及设备运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的组织与管理等工程领域。
3、交通运输工程的研究对象(领域)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内容。
4、水路运输的特点:运输量大、能源消耗低、运输成本地、对其他运输方式的依赖性大、运输速度较慢、受营运条件影响大。
5水路运输的功能:进行对外贸易运输、适合低价值货物的运输、承担大中型货物的运输。
6、水路运输发展的趋势:船舶专业化和多用途化、泊位深水化和装卸高效化、发展内河航运和综合规划航道、水路运输经营管理信息化和系统化7、客船的特点:快速性、安全性、操纵性、耐波性、8、船舶的基本机构:船体、动力装置、船舶舾装。
9、船舶的技术尺寸:船长、船宽、船深、船舶吃水和水尺。
10、船舶的最大尺寸包括船舶最大长度、船舶最大宽度、船舶最大高度、水线以上最大高度。
11、船舶的发展趋势:船舶大型化、船舶专业化、船舶高速化、船舶自动化。
12、航标的主要功能:定位功能、危险警告功能、确认功能、指示交通功能。
13、水路运输港口现代化的主要表现:泊位深水化、码头专业化、装卸机械自动化、信息网络化。
14、公路运输的特点:灵活性好、送达能力强、运送速度快、原始投资少、安全性较差、环境污染重。
15、公路运输的功能: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功能、单独完成中短途运输的功能、独立承担长途运输的功能。
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功能和送达功能。
17、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还较差,路网密度低,公路品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差,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2022年“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100分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100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8道题】1.《“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强调了“一突出三强化”,下列选项不属于“一突出三强化”的是()。
A.突出一体融合衔接B.强化补齐设施短板C.强化智能绿色发展D.强化低碳发展基础用户答案:[D] 得分:5.002.交通运输规划编制主体主要包括各层级交通运输领域综合管理部门和()管理部门。
A.法规B.市场C.行业D.行政用户答案:[C] 得分:5.003.党的()报告指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A.十九大B.十八大C.十六大D.十七大用户答案:[A] 得分:5.004.《“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促进形成统一开放市场,建立以()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A.制衡B.民主C.惩戒D.信用用户答案:[D] 得分:5.005.《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A.2030B.2025C.2035D.2050用户答案:[C] 得分:5.006.坚持党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全面领导,加强组织协调、要素支撑和督促指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确保规划有力有序有效实施。
A.党员B.榜样C.试点D.干部用户答案:[C] 得分:5.007.《“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现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业务分业经营。
A.国际B.竞争性C.金融D.邮递用户答案:[B] 得分:5.008.《“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要统筹考虑运输需求和效益,合理规划建设铁路项目,严控()平行线路建设。
A.普速公路B.普速铁路C.高速铁路D.高速公路用户答案:[C] 得分:5.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1.《“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要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其具体内容包括()。
A.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B.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C.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D.强化一体融合衔接E.加强基础设施养护用户答案:[ABCDE] 得分:5.002.《“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要扩大优质运输服务供给,其具体内容包括()。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1.城市客运系统开展概述(1) 客运交通模式类型答:客运交通模式,是指客运交通方式构成的状态。
每个城市依据主导交通方式及其与辅助交通方式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客运交通模式。
客运交通模式类型分为:①以私人小汽车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②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地面公共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库里蒂巴;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XX;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东京、伦敦、巴黎、莫斯科〕;③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并重的客运交通模式。
(2)客运交通开展的外部环境与内在规律答:客运交通开展的外部关系:①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对交通的影响:单位面积上的交通发生量增大;公共交通的客运量出现“顶峰更高,低谷不低〞的状况;客运交通运能的增长和新的交通方式,交通设施的建立远远跟不上运量的增长,交通紧X状况日趋严重,整个城市失去平衡与和谐;〕②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的物质(环境)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具体分为城市的人口布局、就岗位布局、经济产业布局、土地功能布局、交通形式构造等;调整和采取新的城市布局形态是缓解城市中心交通紧X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新的城市布局形态的形成又依赖于城市交通的开展。
〕③城市用地构造〔城市的用地构造包括城市各类用地比例和用地分布构造,与城市公共交通有着密切关系。
合理的用地构造有利于客运交通系统的开展,而客运交通系统的开展将促进用地构造的调整。
〕④城市经济开展〔城市经济是影响城市客运交通最密切相关的因素,它既是产生交通需求的始点,又是促进交通供给的动力。
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客运交通的开展,而兴旺的客运交通又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大城市交通的开展与城市开展的人口密度、布局形态、用地构造和经济开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开展中的各个因素促进或制约着客运交通的开展;客运交通也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必须在城市各种环境中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城市的腾飞。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规划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交通规划的作用则更加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交通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以便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交通规划的基础交通规划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基础,不同的行政区划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需求。
2. 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特点,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
3. 地形地貌和气候:地形地貌和气候是制定交通规划的重要因素,包括城市的地势高低、交通障碍等,以及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
4.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方式,其合理布局及便捷程度决定了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否。
第二部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布局、优化交通流动及改善道路交通状况,通过优化道路交通规划,实现城市交通高效、智能、可持续的发展。
1. 道路交通状况调查:综合考虑人口数量、交通流量、交通出行方式等因素,可以进行道路交通状况调查,得出道路拥堵高峰期及炮制合理发展方向的建议。
2. 道路交通规划的网络布局:道路交通规划的网络布局受到环境因素和行政要求的影响,有助于优化道路网络的规划。
3. 停车规划:停车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特点、交通建设计划以及日常使用情况等因素,合理布局停车设施,争取得到更好的停车效果。
4. 交通设施建设:在道路排盘、交通流组织等方面,应该充分考虑交通设施的建设,通过缩短路段长度、严格掌控车辆速度、优化交通路口等方面,提高路段通行效率。
第三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削减私人车辆的使用,减轻城市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考试复习资料.doc
1.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思想及观点:一般属性:1.集合性: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
2.目的性:为达到既定目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3.相关性:说明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定关系。
4.阶层性: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表述不同层次结构,表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
5.整体性: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协调存在于系统中的。
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与外界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变化。
思想或观点:1.整体型思想和系统化观点;2.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3.多种方法综合作用的观点;4.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2.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的关系:1.系统分析是在选定的目标和规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联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策略,2.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和基本方法。
3系统分析的要素和意义:1.目标:系统的总目标,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2.替代方案: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劣,能进行对比的方案。
3.指标: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
4.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5.评价标准:综合反映指标(费用效益比、性能周期比、费用周期比)。
6.决策: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内部与外部条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系统分析程序中各环节的关系:过程:弄清问题、目标选择、方案设计、建立模型、最优化决策,实施。
关系:明确问题是为了分析环境对系统的要求,目标选择为了建立价值或评价体系,为实现预期目标,需拟定采取的策略和应选择的方案;为了分析方案的预期效果,需建立模型,系统优化可以从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解或满意解;决策就是做选择,最后需按决策结果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交通运输规划: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它以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为指导,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现有的技术经济结构为依据,考虑地区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工农业、能源和城镇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交通运输网络,使交通运输系统能与国民经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国民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最有利的交通运输环境。
2.交通运输规划的意义:(1)交通运输规划是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根本措施;(2)交通运输规划是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3)交通运输规划是交通运输管理走向规范化的重要途径;(4)交通运输规划可以更好的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5)制定交通运输规划可以更好地完善土地使用规划,保护自然环境。
3.交通运输规划的原则:(1)综合运输,协调发展;(2)结合实际,量力而行;(3)科学规划,讲究效益;(4)系统分析,整体优化;(5)立足未来,适当超前。
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①邻里单位②扩大街坊③立体交通④树枝状道路运输系统⑤有机疏散理论⑥卫星城—新城理论中的道路系统规划⑦城市沿交通干线发展的理论。
5.城市布局模式:充分发展小汽车模式,限制市中心区发展模式,保持强大的市中心的模式,节约模式,限制交通模式。
6.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的基本关系:(1)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决定着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
(2)交通运输对城市布局的反馈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将引起用地结构的变化,决定城市结构的要素有四个,即地理特征、相对可达性、建设控制和动态作用。
除地理特征外,其余三个要素中,有两项与交通运输有关。
以相对可达性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对可达性,是一个地方的可达性与另一个地方可达性相比较而得出来的。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相对可达性高的地方比低的地方出行吸引多。
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中心,从而改变了城市结构。
7.交通、运输交通:交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交通是指人、物、信息的流动,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侧重于往来通达,狭义的交通指人和物的流动,即运输,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运输:运输是用运输工具把货物或旅客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侧重于人或实物的流动,其特点是“注重运输过程的单向性,关心运输对象本身及运输过程”交通是一个泛指概念,其范围较大,运输则有一定的特指性,其范围相对较小。
第二章1、运输生产的特殊性(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2)运输不生产新的物质产品(3)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一过程(4)运输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5)运输业还具有运输生产场所的广阔性、运输生产过程的流动性、运输过程的非选择性等(6)运输生产具有公平性(运输供给的公平性、运输需求的公平性)2、运送速度:是指客、货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被运送的公里数,即:运送速度等于计算期客、货运输距离与同期客、货在途时间之比.技术速度:运输工具纯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公里数(技术速度>营运速度)3、区位:(1)观察角度:某种经济地理现象在地理上的高发场所。
(2)操作角度:为达到特定经济目标,要把研究的经济地理项目设置在能达到目标的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位置上。
这种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位置就是一种区位。
交通区位:(1)观察角度:集团区位是指交通现象在地理上的高发场所。
(2)操作角度:为达到某种经济目标,将交通线或站等项目设置在能达到目标的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位置,这个位置就有交通区位。
5、交通运输系统构成:客货流系统、载运机具系统、路网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运输生产组织系统、信息系统。
6、交通区位线:交通线在地理上的高发地带。
交通区位线的特点:(1)交通区位线只是一条大概率发生交通的原理线,其中不包含任何工程实物的内容;(2)交通区位线是由一些联系相邻节点的直线构成的折线来表示的;(3)交通区位线只是一条地理上高发的交通运输线的“座位线”;(4)在交通区位线上建设哪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线,线路的等级如何都是可以变化的;(5)交通区位线、交通线的不变性比较:交通线是交通区位线的实际表现形式。
7、交通区位线、交通线不变性比较:(1)交通区位线是交通线在地理位置的高发地带中的一些节点间的几何联系线,常具有千年不变的特征。
(2)交通线上的运输方式的变化是产业的发展史是同期的,因而它具有百年不变的特征。
(3)交通线的等级、能力受经济需求量的影响而变化。
一般情况下是在几十年中不发生跃变。
8、交通区位线的分类:(1)交通区位径线(2)交通区位射线(3)交通区位环线(4)地域交通区位线(5)外部交通区位线9. 强调最长两条交通线呈正交或近似正交的原因:同等条件下两条正交的交通线比非正交线形成的吸引带面积大,正交的交通线还可使交叉造成的地理分割块均匀、对称(或减少不均匀损失)10、外部交通区位线与地域内交通区位线的关系:(1)只要地域与周边地域不发生政治对抗或军事对抗,地域中就不会出现某些地域内部交通区位线必须拒绝与它周边可接口的外部交通区位线相衔接的情况,因为这种衔接总是可以促进相互发展的。
(2)同性质的地域外部交通区位线的重要性高于地域内部交通区位线(3)地域外部交通区位线具有“拖动”、加重地域内部交通区位线的能力。
11、影响交通区位线偏离的因素:(1)、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①国土形状有可能使区位线发生偏离②我国区位线要与邻国相应区位线相连接,连接点应选在合适位置。
(2)、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3)、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①全国性区位线应与城市群中的重权轴线重合②大煤田、油田等大型能源基地与最近的海港、河港间应有区位线相连。
③经济互补性很强的大中城市节点,选用折线、环线或星爪形线连线,然后整合到全国区位线网络中去④区位线应从人口高密度区中央穿过,从而可能产生分离⑤应考虑相应级别区位线与人口迁移线路重合。
⑥区位线应远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尽可能贴近旅游区(但不要破坏文化景观)12、区划的特点:(1)交通区位线的区别必须针对一定的具体地理空间背景进行,因为交通区划线具有系统特征,所以区划的范围应对交通系统的界面重合。
(2)交通区位线的区划分类必须具备网络特征(3)交通区位线网络在区划分类时,同一条交通区位线可属于不同性质类别的区位线(4)性质相同、同类的两条或多条相邻交通区位线中,不应出现长距离的重叠共用部分。
13. 交通区位纵、横线区划:交通区位纵线与区位横线在性质、功能上是无差异的,只是在方位上存在南北、东西的差别,故两者区划方法相同(1)起讫点选择(2)我国进行交通区位纵、横区划时,其区位纵线应尽可能地平行于经度线;区位横线应尽可能地平行纬度线。
第三章1.交通运输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运输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片段,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运输的规律。
调查方法:①当面询访法②电话询访法③问卷询访法④座谈会2.随机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每个样本单元具有同等的被选中的机会。
分层随机抽样:指首先把被调查者分成互不重叠的样本单元组,称之为层,然后从每个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成组抽样:采用比较大的实体作为样本单元,单独的实体作为样本子单元,被抽选中的实体中的每个个体需要回答调查的问题。
3.误差分析:抽样误差、编码误差、偏离误差、不应答误差。
4.路网调查包括道路几何参数调查和路面状况调查。
(1)道路几何参数调查包括反映道路现状的一些项目,如:路段长度、道路宽度、路肩宽度、中央分离带宽度、行车道宽度、交叉口类型与尺寸等影响车辆运行的因素。
(2)路面状况调查包括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砂石路面、土路面等),路基材料与结构、使用时间以及道路铺面状况(优、良、中、差、坏)。
5.交通流量观测方法:连续式观测、间歇式观测、临时性观测、乘车观测。
6.基本概念:(知道)①出行:从起点到终点的单向流动。
②出行端点:出行起讫点的总称,第一次出行必有且只有两个端点,出行端点的总数为出行次数的两倍.③境内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范围内的出行。
④过境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范围外的出行。
⑤小区内出行:起讫点皆在同一小区内的出行。
⑥区间出行:起讫点分别位于小区内的出行。
⑦区域内外出行:起讫点两端分别在直接影响区内外的出行。
⑧小区形心:小区交通流的中心点。
⑨期望线:为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专线,因其反映人们期望的最短出行距离而得名,与实际出行距离无关,它的宽度表示区间出行的次数。
⑩主流倾向线:又称综合期望线,系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合而成,目的是期望线图,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
⑪调查区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象线,有时还分设内线和外线,内线常为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包围线。
⑫分隔查核线:为核查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可设一条或多条。
它们将调查区内分成几个部分,用以实测穿越该线的各种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
第四章1.人口预测模型①罗吉斯曲线:当时间序列的倒数一阶差分的环比近似一常数时,可配合罗吉斯曲线预测模型来预测。
2. 特尔非法:经典的特尔非法一般分四轮进行:第一轮:发给专家们的咨询不带任何框框,只提出预测主题,围绕预测主题,由专家提出应预测的事件。
预测领导小组对专家填写后寄回咨询表进行汇总整理,纳入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
用准确的术语提出一个应预测事件一览表,并作为第二轮咨询反馈材料提供给每一位专家。
第二轮:专家们对第二轮咨询表所列的每一个预测事件作为评价并阐明理由。
咨询回收后,由组织者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其结果在第三轮预测时反馈给参加预测的专家第三轮:专家们根据第二轮预测结果的统计材料,专家再次进行一次评价和预测,并充分陈诉理由。
第四轮:根据第三轮咨询的反馈信息,专家们再次进行评价和预测,在第四轮咨询中,根据组织者的要求,有些专家对自己的观点重新作出论述。
第五章1.影响家庭出行生成的三个土地使用量:小汽车拥有量、家庭规模大小、家庭收入。
第六章1.出行分布的影响因素: 在车内的旅行时间,到发车站的步行时间,在车站的等候时间,换车时间,旅行费用,终点费用(一般为停车费用)2.影响运输需求分布的因素:①需求的产生②需求的吸引量③需求的交换第七章1.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1)出行者特性的影响a.出行者的汽车可用性和占有率;b.出行者是否有驾驶执照;c.家庭结构;d.家庭总收入;e.其他方面的决策;f.居住区的人口密度(2)出行特性的影响 a.出行目的b.每天出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