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环境监测制度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环境监测技术问题及改进对策
1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1.1技术资源匮乏,影响监测效率和结果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任务非常繁重。
不过,由于目前我国的环境技术资源比较匮乏,在进行监测时会存在效率低、结果有偏差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
第二,监测资源不到位,配置不合理,从而影响监测效果。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设备与技术比较落后,相关机制不够健全。
采购设备时缺乏必要证明,不够规范,缺乏专业检查和审批环节,这样就会导致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这样就会进一步制约我国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还会导致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1.2实验室条件有限,硬件设备老化在环境监测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
当前,环境监测硬件设备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给监测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
由于监测实验室的条件有限,或者资质不达标,就会导致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分析,影响监测水平提升。
还有一些监测站的技术配备不完善,许多设备面临老化,缺乏专业保养与维护,导致设备经常发生各种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在监测时无法对问题及时分析和处理。
1.3监测数据不准确,影响监测效果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时常会存在数据不严谨、误差大、不准确的问题。
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或者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影响整体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
1.4监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培训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作保障之外,还要由素质过硬的监测人员负责,方可保证监测质量。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不能充分了解与时俱进的技术,这样就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会应用技术、不会操作设备的问题,无法保证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监测人员缺乏有效的可参考资料与数据,同样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关部门不重视技术培训,就会使得监测人员的素质无法真正提升。
2我国环境监测技术问题改进对策2.1完善监督体系,实现技术资源有效配置为有效提高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就要从环境监测技术改进中入手,实现对技术资源的优化与合理配置。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也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监测数据的不准确和治理效果的不理想。
以下是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一:设备陈旧,技术相对落后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设备大多数还是过去引进的设备,虽然能够基本完成对环境监测的要求,但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些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如微塑料等,还没有相应的监测手段和设备。
对策一:加大环境监测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引入国际先进的监测技术,提高我国的监测技术水平。
加强对新兴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研发,及时应对新型污染物的监测需求。
问题二:监测站点布局不合理我国环境监测站点布局不合理,很多地方监测站点过少,无法全面监测到环境污染情况。
一些监测站点没有规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
对策二: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完善站点建设和管理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增加站点密度,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地区,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
加强对监测站点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问题三:监测数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高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相对较低,一些监测数据不能及时公开和共享,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不够及时和综合。
对策三:提高监测数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公开和共享,建立环境监测数据的公开平台。
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度,增加对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问题四: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一些监测数据存在造假、失真等问题,导致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
对策四:加强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监测数据问题。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技术落后、监测手段单一、数据准确性不足、统计不规范以及监测网络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一些领域还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
由于环境监测要求高精度、高可靠性,但我国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相对滞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在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型建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了环境监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相对较低。
我国环境监测手段相对单一。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主要依靠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且采样过程中存在风险,技术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我国应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和应用更多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和在线监测技术。
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存在问题。
环境监测数据对于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监测设备的老化、使用不当、校准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不足。
我国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进行设备校准和数据质量控制,并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统计不规范。
由于环境监测数据统计方法和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存在困难。
我国需要制定统一的环境监测数据统计标准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数据分析和应用。
我国环境监测网络不完善。
环境监测网络是环境监测的基础,但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网络覆盖范围较窄、监测点布局不均衡,导致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可比性受到限制。
我国应该加大对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力度,增加监测点的数量和分布,提高监测网络的覆盖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改进环境监测技术。
应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和应用更多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和在线监测技术,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应加强对环境监测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进行设备校准和数据质量控制,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析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当前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极大助力。
在环境监测中,现场采样属于基础所在,只有科学采样才能保障样品准确可靠,再经过科学分析,合理把握注意事项,做好采前准备工作,优化采样点与操作方法,提高采样综合素质,才可提高整体监测质量,确保环保工作顺利开展。
下面本文就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问题;对策;1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1.1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提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若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则会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普遍低下。
由于自身素质素养比较低,对待工作责任心不够,也导致工作质量不高。
很多地方的环境监测部门的门槛设置比较低,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无法满足工作要求。
除此以外,由于环境监测常常需要在野外进行,而对于那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来说,进行勘查的时候其环境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很多人难以长期的适应这种工作环境,因此使得环境监测的人员流动比较大,给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1.2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严重缺乏科学性目前,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没有制定相对应的工作措施。
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内部质量监督工作中,相关监管机构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过分重视业务工作的开展,忽视质量控制工作,过分重视技术应用,忽视质量管理工作,这将大大增加内部质量监督问题发生的概率。
在外部监督中,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场部门负责环境质量监测。
但由于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监测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容易出现外部质量监督管理问题。
此外,有关部门还没有制定完整的监管工作体系,无法真正落实和贯彻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没有制定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
近年来,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注重维护监测机构的公正性和社会诚信。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监测设备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传统的环境监测设备通常使用的是传感器等简单的技术手段,无法准确、全面地监测各种环境指标。
国内对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相对较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设备。
2. 监测网络建设不完善。
我国环境监测网络覆盖范围较窄,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监测网络建设相对滞后。
现有监测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存在一定问题,经常出现数据传输中断、设备故障等情况。
3.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
监测数据庞大且复杂,但目前仍然存在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等各个环节的薄弱环节。
缺乏高效、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无法实现大规模、实时、全面的环境数据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环境监测技术研发力度,提升监测设备的技术水平。
加强对环境监测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设备的精确度、稳定性和适应性,推动我国环境监测设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
2. 加强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建设更多的监测站点,提高网络覆盖范围。
加强网络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保证监测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
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具有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水平。
解决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努力。
只有加强技术研发、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完善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并培养专业人才,才能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水平,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为加大环境监测立法和能力建设工作的力度,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法律地位,使监测T作得到普遍的承认和重视。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环境监测的专门法律法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出台《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配套政策,完善环境监测制度,加快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研究和编制,使环境监测的专门法律法规的法律层次和地位也高于其他如水利、气象、海洋等部门,按只《{水法、气象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层次地位,各个部门的环境监测都根据环境监测专¨的法律实施和开展相关T作,从真正意义形成全国环境监测网络。
2.2加快环境监测体制的改革,准确定位环境监测机构的性质和工作准确定位环境监测的性质和T作,区别对待监督性监测和服务性监测。
在现行的环境监测体制中,对污染源的监测定位为监督性监测,南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站承担,属于服务性质的环境质量监测也由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站承担。
新的环境监测体制可以考虑将一些服务性监测转由社会的环境监测力量承担,由环保部门监督其提供的环境监测的服务质量。
这样有利于环境保护部门集中精力做好环境保护监督执法T作,树立和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执法的权威和地位;有利于明确相关方环境保护的责任,形成环境保护的统一战线,有效地发挥各行业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作用,保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标准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减少环境保护部门和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具体管理事务上的分歧和矛盾,加强同各部门与地方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更快更好地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也有利于基层环境保护部门摆脱目前不得不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被动局面,降低因职能定位不准确带来的风险。
I5l同时,为了切实完成好全面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按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开展例行监测,做好土壤调查、污染源普查、总量减排、区域补偿等专项监测T作,完成应急监测任务等的政府监测职能,环境监测站理应处于一个有利的政治地位。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焦点。
环境监测管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针对当前环境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以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一、加强监测手段和技术的更新环境监测管理的核心在于监测,监测手段和技术的更新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监测设备和技术被应用到环境监测中,比如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地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情况,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依据。
监测手段和技术的更新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引进国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测技术水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监测手段和技术使用的广度和深度。
二、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体系针对目前环境监测管理中监测网络不够完善,监测点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应该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和体系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监测点的布局规划,合理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监测覆盖面广,监测数据全面。
其次要加强监测点设施的建设,保障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还要建立健全监测数据传输和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准确管理。
最后要完善监测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环境监测的意义不仅在于监测本身,更在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监测数据分析可以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应该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建立专门的环境数据分析研究机构,加强对监测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形成高质量的环境数据分析报告,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
还要推动监测数据的公开和共享,形成多方参与、多方共享的环境数据平台,促进监测数据的有效利用。
四、加强监测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监测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支持。
目前在环境监测管理方面,虽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监测管理覆盖面不够广、制度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强等问题。
浅谈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也来越来关注,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监测的概念,然后分析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标签: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对策0 引言随着我国环境污染范围越来越大,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的力度也随着增大。
环境监测给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可以直观的反映出环境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想要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必须加强环境管理的质量,对环境监测工作应有足够的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可以用指标对环境水平进行反映,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监测,进而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对监测位置的环境水平进行有效的反映,环境监测所得的数据可以为后续的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过程主要包括计划、采样和分析。
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有: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和污染组分。
环境监测包括三部分,化学监测,物理监测和生物监测。
2 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2.1 监测能力不足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部门无论从监测能力还是监测领域上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由于技术的欠缺和设备的老旧,监测部门对于监测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监测的目的和功能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这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增大,但是目前的监测人员、设备和技术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2.2 监测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人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低、专业知识薄弱等,体现在对先进的设备操作不熟练,分析能力欠缺,缺少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因此环境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还需强化,目前不能很好的满足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并且环境监测人员缺乏相关的技能培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弱,也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的发展。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和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评估和预防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
然而,目前环境监测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和改进。
以下是几点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思考:1.完善监测网络和技术环境监测的网格覆盖和监测技术发展是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关键。
需要加强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完善监测点的布设,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和更多的环境指标。
同时,应引入更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加强监测数据共享和透明监测数据的共享和透明对于环境监测管理至关重要。
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实现监测数据的互联互通。
同时,应建立公开透明的监测数据发布平台,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监测结果,提高监测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3.强化监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监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是环境监测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为环境风险评估、政策制定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需要加强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能力,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多维解读,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4.加强监测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监测管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是保障环境监测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明确监测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程序,规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行为规范,确保监测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5.加强监测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的关键要素,有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标准和规范体系,明确监测方法、设备和流程的要求,推动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之,加强环境监测管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提高监测网络和技术,加强监测数据共享和透明,强化监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健全监测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测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环境监测制度的确存在多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技术不足、信息不透明、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监管不到位等。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政策法规和社会参与等各种方法来进行解决。
首先,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技术不足。
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虽然已经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定点监测仪器,监测范围有限,监测频率和精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需要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其次,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不透明。
在很多地方,环境监测数据不公开、不透明,公众很难获得有关环境质量的真实和及时信息。
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数据的控制过于严格,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企业和媒体在环境问题上的不负责任。
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公开和透明,建立起一套公众可信赖的环境监测数据发布机制,使公众能够了解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第三,环境监测制度的另一个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环境监测标准和惩罚措施,难以对污染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
此外,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之间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因而监测工作往往落实不到位。
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环境监测标准和违法行为惩罚措施,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中的责任和权限。
最后,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监管不到位。
当前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力度还不够,存在监管人力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此外,一些环境监测机构存在监督不力的问题,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无法有效履行监测和监理的职责。
因此,需要加大对环境监管工作的投入,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同时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独立、公正的运营。
针对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思考。
首先,需要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测频率和精度。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测技术成为保障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监测设备不足、监测数据可信度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有必要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提高环境质量。
一、问题分析1.监测设备不足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设备的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一些地区监测设备不足,甚至出现监测“盲区”。
在城市和工业化地区,环境监测设备相对较多,但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却很少,导致这些地区的环境监测覆盖不足。
2.监测数据可信度不高当前,一些地方在环境监测中存在着数据造假、监测结果失真等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监测设备维护不及时、技术更新不及时,导致监测数据准确性不高;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存在着环保督查不力、环保意识淡漠等问题,导致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存疑。
3.监测技术水平不高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方面,我国的监测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这种技术水平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监测设备不足的问题,应当加大对监测设备的投入,特别是要优先保障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监测设备建设。
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环境监测设备建设,以增加监测设备的覆盖面和数量。
2.加强监测数据管理为了保障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应当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还应当加大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对于涉及环境保护的数据,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比对,避免出现数据造假等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可以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设备和手段,逐步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4.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出台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环境监测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的工作,监测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环境改造提升的标准,与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全社会必须予以重视,积极支持环境治理和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蓝蓝的天,清清的水与我们相伴的期盼变为现实。
从以上意义上来讲,环境监测工作意义重大,但不可否认,现实环境监测工作还面临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项工作的路远路险,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不断克服改进和提升,促进环境持续改善和提升。
标签:环境监测;问题;对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与此同时,社会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美丽宜居家园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梦想。
加强环境监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提升就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和必须予以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环境管理现状环境管理治理是国家一直重视的民生问题,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是民心所向。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环境好也成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为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发展和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环境监测部门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和手段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还蓝天以白云,还河水以清澈。
就目前总体来看,作为环境整治重要基础工作的环境监测任务艰巨,首先是社会工业发展导致的化学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加强化工行业污染源头治理和监测,也给环境监测带来一定的挑战;其次要适应国家对环境监测要求标准的提升,各项监测目标、范围、标准、质量标准也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再次是社会环境复杂,环境监测面广量大,难以全方位开展监测。
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的 实 施 细 则 。 这 种 过 于 稀 少 和 过 于 “ ” 法 粗 的
与 管 理 活 动 。这 直 接 导 致 我 国 的部 分 环 境 监 测 工 作 出 现 盲 区 或 多 部 门 交 叉 、重 复 管 理 , 以 致 职 责 不 明 确 。 也 是 造 成 当 前 各 部 门 、 各 行
应根据《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环 境保 护 法 》 法 律 等
规 定 , 台《 境监 测 管 理 条 例 》 配套 政 策 , 出 环 的 完 善 环 境 监 测 制 度 , 快 环 境 监 测 技 术 规 范 的 加
研 究 和 编 制 , 环 境 监 测 的 专 门 法 律 法 规 的 法 使
准 确
法 律 法 规 做 出 明 确 、 一 的 界 定 , 致 全 国 环 统 导 境 监 测 的 法 律 地 位 不 明 确 , 乏 有 效 的 法 律 保 缺
障 , 以实 施 统 一 的 监 督 和 管 理 , 测 机 构 、 难 监 监 测 人员和监 测行 为缺乏必要 的法 律约束 。 11 2 国 家 各 部 门 关 于 环 境 监 测 的 法 律 规 定 .. 相 互 矛 盾 , 互 冲 突 相
个 部 门从 总体上 对环 境监 测从 网络建 设 、 法
充 分 , 持 和约束 环境 监测 网络体 系运 行 的法 支
规 、 准 、 度 和技 术规 范不 完善 和不 配套 ; 标 制 环 境 监 测 网 络 建 设 和 管 理 的 职 责 不 清 , 下 各 层 上 级 间 的 职 责 和 任 务 混 淆 , 重 影 响 环 境 监 测 网 严 络 的建 立 和 完 善 。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近些年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不断完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少,但是环境监测技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文章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问题,并就未来的发展对策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标签:环境监测技术;问题;发展趋势1 环境监测技术及其现状环境监测指的是通过布点采样,测试分析等方法调查环境污染状况,并对环境污染状况做出综合评价的过程。
环境监测能够为广大的群众提供真实全面的环境污染数据,也可以为环保部门的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我国环境监测起步时间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些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环境监测能力,监测设备革新还是监测管理,都有了质的飞越。
在环境监测技术发面,发展成果也是显著的:首先,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不断完善中,生物监测、生态监测、遥感监测、物力监测、卫星监测都开始应用于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其次,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数量都在近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许多监测仪器精确度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许多精密仪器都可以与国际生产水平相媲美。
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虽然目前仍然处于操作间接性阶段,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识到自动连续性监测的重要性,为发展自动连续性监测奠定了基础。
2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环境监测手段也在日趋个性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环境监测的设备也多次革新。
然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在环境监测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1 环境监测结果缺乏代表性(1)环境监测项目缺乏针对性。
目前的环境监测范围有待扩展,许多污染物都不在目前的检测范围内,监测项目针对性不强,许多污染程度较轻的项目监测较多,监测主要是针对非特异性指标,这些指标的说服力和代表性都不足。
(2)监测频率不足。
在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条件下,针对污染源的监测频次很难提高。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环境保护的效果,还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就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1.监测范围不全面当前,我国环境监测视线主要聚焦于大中城市和重点行业,像许多基层、乡村地区的污染监测却常常被忽略,这导致了很多地方的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2.监测手段不够完备我国的环境监测手段主要集中在水、空气、土壤这三个关键领域,而对于新兴污染源如微塑料、电子烟等,甚至对于有实质性污染跟踪价值的噪声等也缺乏足够有效的监测手段。
3.数据质量不可靠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一直以来都受到外界的质疑,尤其是在近些年,公众认知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北京的雾霾、武汉的pH值引发的水质问题等,无形中也降低了人们对于环保工作的信任度。
4.监管和惩治机制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打击力度,但针对环境犯罪惩治机制的失灵,简易性许可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
二、对策要想保证环境监测的全面性,我们需要完善监测网络,加强基层环境监测,同时,政府需要将环境指标的监测结果公布到特定的民众渠道上,避免政府公开透明的问题。
2.实现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可以研发更加先进、准确、可靠的监测手段,并将其应用到不同的污染源和环境领域。
比如,生态在线监测技术目前已经逐渐走入了公众的视野,可以在实时监测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府需要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加强信息的监管和管理,同时建立公平、公开的数据考核制度,还需要加强数据保密及防范的力度,建立公共监督数据科学评价体系,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4.增强监管与惩治力度政府需要对环境违法者严厉打击,实现惩罚到人、惩罚到企业的目标,对违规者加强威慑,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约束,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公正、高效的监管机制,整顿和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提高企业污染治理的能力。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环境监测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适当的对策来解决。
以下是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讨论。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覆盖面和频率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网络主要侧重于城市和重点工业区域,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监测覆盖还相对不足。
一些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也不及时,导致监测频率较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力度。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监测手段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目前,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仍然主导着环境监测工作,如现场采样分析、标准分析方法等。
新兴的环境监测技术如远程监测、遥感监测等仍未得到广泛应用。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新兴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监测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数据存在分散、不规范和不透明等问题,导致数据的有效利用和分析较为困难。
环境监测数据与其他领域的数据融合和应用仍存在一定的障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规范化,鼓励跨部门和跨领域的数据融合和共享。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人员素质和培训上存在不足。
目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环境监测技术的培训机制还不健全,导致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提升较为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选拔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着覆盖面和频率不足、监测手段和方法滞后、数据管理和应用不足以及人员素质和培训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加强新兴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以及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选拔力度。
通过这些对策的推行,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摘要: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为了获得准确、完整、有效的数据,必须完善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制度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其完善与否对环境治理同样关键。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却存在较大的缺陷,需要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环境;监测制度;问题;对策1 概述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是为了适时了解区域各类水体的水质现状,掌握水质变化规律,查清水质污染的原因,为水环境保护以及水污染防治立法、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污染源限期治理以及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保障水环境安全。
环保系统的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水质监测对象也从最初的少量河流、湖库、饮用水源地的抽查监测,发展到目前覆盖全国所有重要地表水体和所有城市全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例行监测。
这些水质监测工作,为及时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服务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我国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初步具备组织机构网络化和监测分析技术体系化的雏形。
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经验较为缺乏等原因,我国的环境监测制度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2.1 监测区域划分不科学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区域主要是依据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只能对其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进行监测,而无权超出行政区划对其他行政部门主观区域进行监测。
但是众所周知,环境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而且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流动过程中,以长江为例,长江上游一旦被污染,其必然会影响到下游的水质。
但是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很多政府下级部门只能对其行政区划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其得到的数据必然是片面、不完整的,依据这些有限的数据制定的环境治理策略必然也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对环境的治理必然收效甚微。
2.2 环境监测法律制度不健全某一项制度的建立必然依据某一项法律制度,但是尽管当前我国颁布了众多法律法规对环境治理与保护进行了专项规定,但是并没有一部专门的的法律法规是就环境监测进行规定的,法律规定的空白直接导致环境监测地位的不明确。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治理任务日益艰巨。
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与环境保护的成败直接挂钩。
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我国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率,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监测设备过于陈旧:我国部分监测设备已经使用了多年,技术落后,无法满足新的环保要求,其监测精度和可靠性下降,使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到影响。
2.监测范围受限: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常常只在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内进行,缺乏对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全面、深入的监测,导致监测数据的空间覆盖面较窄,不足以支撑国家环保决策的需要。
3.监测数据不足或者失真:不少环境监测数据缺乏实际的科学依据,监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质量差,导致收集到的数据存在偏差或者失真,使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4.监测手段缺乏透明度:我国部分监测机构内部的数据交流机制不够完善,各机构之间的数据沟通和共享也有待提高,缺乏科学的数据互通,使监测手段缺乏透明度。
二、对策1.完善监测设备:针对我国环境监测设备陈旧的现状,政府应加大投入,采购先进的监测设备,以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使监测数据更加真实、可信。
2.扩大监测范围:政府应加大对环境监测的投入,加强监测网络的建设,逐步完善各项环境监测指标,建立数据共享的系统平台,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监测全面、深入的覆盖。
3.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政府应对各监测机构进行技术管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监测实践的水平,使得监测数据能够具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4.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政府应加强对各监测机构的统一管理,促进监测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实现数据可靠性和信息透明度,保护环境监测数据的公正性,避免数据失真。
综上所述,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上述措施来加以解决,使得环境监测技术能够更好的为环境治理作出贡献。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监测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其水平和效果。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体现在监测手段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监测方法和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科研力量的建设,提升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能力。
鼓励科研机构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二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和成果。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专业素质。
鼓励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技术设备和条件,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保障。
在环境监测中存在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对于科学评估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一些地方环境监测能力薄弱,监测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造假、篡改数据等行为。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大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监测机构的考核和问责制度。
加强对监测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和使用。
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追溯和审计,严厉打击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
三是加强信息公开和舆情监测,提高社会监督的能力。
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公开透明,接受广大公众和媒体的监督。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地域覆盖和监测频次上存在不足的问题。
由于资源有限,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地区的环境监测覆盖率较低。
由于监测频次较低,难以反映环境变化的真实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 明显 ;多 数 四级站 人 员业 务素 质不 高 ,装 备 条件 较 差 ,开展工 作十 分 困难 ,监 测运 行 经费 得不 到 有效 保
规 ,仅有 的是 2 0 0 7年 国家 环保 总局颁 布 的 《 环境 监测 管理办法》 ,但是这部管理 法 的内容太 原则 ,没 有具体
的实施细则 ,对 当前 的环境 形势 已经 没 有太 大 的实 用 性 ,已经跟 不上环境监测工作 的发 展的需要 ;因此 ,目 前没有一部相对 统一的可操作的法 律法规来 规范全 国的 环境监测工作 ,使得环境监测 的法 律地位很不 明确 ,环
四级 环 境 监 测 站 实 际 监 测 能 力 差 别 较 大 ,实 际 的 环 境 监 测 能 力 建 设 欠 缺 较 大 ,区 域 间 环 境 监 测 能 力 建 设 差 异 比
目前 ,我 国关于 环境保 护 的法 律法规 颁布 了不 少 , 但 没有一部 专 门关 于环境 监 测方 面 的可操 作 的法律 法
1 引 言
目前 ,我 国已经形成 了国家、省 、市、县 4级 环境 监测 网络 ,共有 专业 和行 业 环境 监测 站 4 8 0 0多个 ,其
中环保 系统监测 站约 2 2 0 0个 ,行 业 监 测 站 约 2 6 0 0个 ;
境监测工作没有一个完整 的法律来保障 。
2 . 2 没 有 形 成 权 威 统 ~ 的 涉 及 各 行 业 的 可 操 作 的 环 境 监 测 技 术 规 范 和 分 析 方 法 标 准
环 境 与可 持 续 发展
2 0 1 5年 第 1期
E NVI RO NMEN T AND S US T AI NAB L E DE VE L OP ME NT No .1, 2 01 5
关 于我 国环 境 监测 制 度 问题 与 对 策 的思考
沈 磊
2 2 4 0 0 2 ) ( 盐城市环境监测 中心站 ,江苏 盐城
证 ;部分三级站 的监测能力建设远远达不到 标准化建设
的要求 ,实 际监测能力远远跟不上环境保 护和保 障公 众
环境知情权 的需要 。环境监测人员工 资福利 比较低 , 正 常 的公 益性 事 业 经 费 投 入 严 重 不 足 ,环 境 监 测 站 不
职 能 管 理 部 门和 广 大 环 境 监 测 工 作 者 认 真 思 考 ,并 针 对 性地采取对策措施 。
,
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现行 的环境监 测技术规范 和国
标分析方法 还需 要修 正 、完善 和补 充 ;部分环境要 素的 监测和许 多环境 中有 机污染 因子没有 分析方法 国标 ,严 重影响了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 的技术支 撑 、技术
位 ,加强并规 范全 国环境监测工作管理 ,建设 和完善环 境监 测网络 ,使环境监 测更好 地为环境保 护工作提供 强有力
的技 术 支撑 、技 术 监 督 作 用 和 社 会服 务 。
【 关键词】环境监测制度 ;存在 问题 ;对策思考
中 图分 类 号 :X 2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3— 2 8 8 X【 2 0 1 5 ) 0 1— 0 0 9 6— 0 3
一
4 0 0多项 ,其 中大部分 的污染 因子 ,有 了控制 标准和 监 测方法标准 ,初步形成 了具有 中国特色 的环境监测技 术 规范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我 国已经初步 建立 了环境 监 测管理体系 ,对全国环境监 测工作起 着指导作用 ,但 是 由于历史和体制 、机制的原因 ,环境 监测 制度存在 的问 题 已经严重影响环境保 护工作的进一 步开展 ,值得有 关
监督作用 。 2 . 3 地 区 间发 展 也 很 不 平 衡 。环 境 监 测 能 力 建 设 良 莠
不 齐
2 目前 环境 监测 制度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2 . 1 目前 我 国还 没 有 制 定 专 门 的 可 操 作 的 关 于 环 境 监
测 的法 律 法 规
由于历史原 因和各地 区经 济发展 水平 的差异 ,三 、
作者简介 :沈磊 ,副站长,工程 师,主要从事环境 管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致 谢 :本文得到张汉杰( 教授级 高级 工程 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和研究工作) 的指导 ,在此致以衷l 心感谢 磊.关于我 国环境监测制度 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 J ] .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 ,2 0 1 5 ,4 0 ( 1 ) : 9 6 — 9 8
目前 ,我 国关于环境监测的管理部 门和相关 的单位 除 了国家环 境保 护 部 外 ,还 有农 业 部 、水 利 部 、海 洋
环境监测技术 可以对环境空气 、地表 水 、环境噪声 、海 洋 、酸雨 、地下水 、生态 以及放射性 物质进行监测 ,已 经具 备较 强的环境 自动监测能力 ,环境监测 能力 已经初
【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 护工作 的 “ 哨兵” 和 “ 耳 目” ,是环境执 法的 “ 尖兵” ,在环 境保护 工作 中起着不 可替 代
的作 用。 针 对 我 国环境 监 测 制度 存 在 的 问题 ,作 者 认 为 必 须加 快 环 境 监 测 法律 体 系的 建 立 ,提 高 环境 监 测 的 法律 地
步 形 成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体 系 、环 境 质 量 报 告 制 度 已 有
局 、国土资源部等管理部 门,这些行业部 门都 进行着不
同的关 于环境监测方 面的调查监测 ,环境监 测工作处 于 多部 门的不 同的管理规范之 中 ,导致 了环境 监测 的数据 不统一 ,行业部 门的监测数据无法对 比。在 环境监测 活 动中 ,所用 的国 家或 部 门 、地 方 制定 的有关 布 点 、采 样 、样 品运输 与保存 、实验室分析 、数 据处理 、分析评 价及报告编制等方 面的技术规 范还没有全 面形成权威 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