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历史第3课研读、课后活动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3单元)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3单元)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3单元)1、"为什么孙中山成为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P40页)答:孙中山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革命的先行者。

并创办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斗争,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

2、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三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P41页)3、答: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康有为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等,在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他们最后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变。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P41页)答: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况。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4、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P43页)答:起义虽失败,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武昌起义的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5、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P47页)答: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

由于特殊的国情,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所以“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6、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

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6、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P49页第3题)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笔记History Lesson 3 in Grade 8 covers the topic of "The Feudal Society in Medieval China," which is a fascinat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这个时期的中国历史讲述了中世纪中国的封建社会,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时期。

One of the key features of this period wa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of society, with the emperor at the top and peasants at the bottom.这个时期的一个关键特点是社会的等级结构,皇帝在顶端,农民在底部。

This structure defined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social class, creating a stable yet rigid society. 这种结构定义了每个社会阶层的角色和责任,创造了一个稳定但僵化的社会。

While the emperor held ultimate power, he relied on a bureaucracy of officials to govern the vast empire. 虽然皇帝拥有最高权力,但他依赖官僚机构来统治广阔的帝国。

This system allowed for more efficient gov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but also led to corruption and abuses of power. 这种体制促进了更有效的治理和管理,但也导致了腐败和权力滥用。

Another aspect of feudal society in medieval China was the importance of land ownership and agriculture. 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另一个方面是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的重要性。

八下历史第三课笔记

八下历史第三课笔记

八下历史第三课笔记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土地改革》笔记如下:1、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②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2、概况:1950-1952年,在新解放区开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把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

3、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4、开始标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标志着土地改革的开始。

5、特点:分批进行,区别对待。

6、内容、具体办法:①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②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③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7、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8、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③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④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9、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政府采取的措施:①西藏和平解放;②土地改革;③抗美援朝。

10、易混点:①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④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新中国成立”;⑤“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4单元)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4单元)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第4单元)1、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P57页)答:儒家传统道德构成了中国封建统治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批孔是反封建的行为,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思想文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请你谈一谈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意义?答: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自觉挑战,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材料研读:务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道:北京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上面这段话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P60页)答: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原因:社会各个阶层普遍参与。

4、材料研读:(P65页)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五四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是真正惊天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上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以往的革命只注重上层社会,中国共产党则真正开始关注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力量强大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主宰者。

*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P67页)答: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68页)答: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②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019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2019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鸦片战争【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P4) 答:白银外流,威胁政府的财政;摧残人们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

【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P6)答: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课后活动】1.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P7) 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略。

(P7)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问题思考】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P9)答: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法等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对中国开战的借口,即使没有这两个事件,英、法也会找其他借口开战。

【材料研读】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P10)答:火烧圆明园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径之一。

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也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愤英法联军的暴行,恨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叹一百五十年的积聚随火而逝,再也无法恢复。

【课后活动】1.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P12)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表时间不平等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1860年1864年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2.略。

初二历史下册第三课练习题

初二历史下册第三课练习题

初二历史下册第三课练习题在初二历史下册的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中,我们了解到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深入理解这一课的内容,以下是一些与该课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1. 农业与手工业在古代中国的发展相互关联,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请简要阐述。

2.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列举几个例子说明。

3. 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农业技术有哪些?简要介绍其作用。

4. 古代中国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有着深远影响。

请阐述古代中国农耕文化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中国人的影响。

5. 手工业在古代中国的发展是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如何体现?请举例说明。

6.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列举几个重要的手工业领域以及在这些领域中的技术进步。

7. 古代中国工商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8. 古代中国手工业中的劳动分工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9. 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发展为中国历史的演进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请谈谈你对这一点的理解,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10. 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你对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有了怎样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以上是与初二历史下册第三课相关的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该课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对古代中国农业与手工业发展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历史,传承文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课后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课后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课后习题(含答案解析)3安塞腰鼓1.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山崖战栗骤雨束缚B.排解高粱闭塞严竣C.羁绊纷飞副射困倦D.思绪淋漓舞恣挣脱3.选词填空。

(1)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安静和沉稳)。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2)耳畔是一声(缥缈渺远渺茫)的鸡啼。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3)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陕北人民具有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C.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伟大、雄浑、粗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文章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好一个安塞腰鼓!6.选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安塞腰鼓的什么特点?7.“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8.文章为什么要反复写安塞腰鼓“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9.作者写腰鼓的响声,为什么要写“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和“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10.选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 制度》不能 实现的原因 是什么?
下则彼彼的 领 经 可 根袖 本理 济 能田移处荒想 生 实们 无,彼荒处社 活 现绘 法丰丰,。制 实会 的 的荒处则的 图 。的 施相,移渴 案平 ,绝通以此分 违望,对,赈丰。实土背平此此处太际地了均和社平上主处荒,天是社会义荒处以国不会发,,。赈 展规律—。—《天朝田亩制度》

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
王:南王 北王 西王 翼王
冯云山 韦昌辉 萧朝贵 石达开
人物扫描
人物扫描
洪秀全与 “拜上帝教”
出身农家, 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 次次落榜
希望 失望
仇视孔子, 毁弃孔学
痛恨
创立组织, 传教宣传
梦想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二、定都天京
5、发展:1852年永安突围北上, 先后围困_桂__林__、_长__沙__,攻克
1、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 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宣传发动:1843年创立“__拜__上__帝__教_ ”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建号_太_平__天__国__,起义军称_“_太__平__军”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前期领导核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_进_一__步__打__开__中__国__市__场__,__扩__大__权__益__。 英__法__联__军_(军队)火烧__圆__明__园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的是俄___国_
(国家)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是 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实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实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实录本堂历史课主要讲授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一、课前活动1. 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师在课前会播放一个短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学生预习在课前,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预习太平天国运动相关内容,了解其起因、目标、意义等。

二、课堂教学1. 导入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程度,并迅速展示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形象。

通过形象展示,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课堂讲授(1)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太平天国是中国19世纪中的一个农民武装反叛团体,由洪秀全等人发起,于1851年在华中广泛兴起,起义的核心主张是反清复明和平等共享天赐优惠。

太平天国在领导下,成立了一套行政组织,并且成功控制了广大领土。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和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

(2)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教师通过分析清朝中央统治的腐败、人民苦难和西方列强的侵略等历史原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

同时,教师也向学生普及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几个重要事件。

(3)太平天国运动的目标教师向学生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反清复明。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在宣讲太平经时,曾提出:“天下为公,平均分配土地,消除所有差别,建立一个以上帝为中心的伟大国家。

”这样的目标对于当时的中国农民阶层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给予学生一个详细而生动的讲解,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

教师从太平天国领导人的能力、而清军的实力、战略错误和内部矛盾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3. 课堂互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教师还设置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答题,以检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掌握程度。

4. 结合社会实践教师还介绍了一些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遗址和景点,如南昌会议会址、天京城墙和金陵十二钗等,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使学生在观摩和考察中更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部编人教版版:八年历史上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人教版版:八年历史上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研读课后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P4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杀害。

白银大量外流,危及国家统治;摧残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P6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清政府度腐朽落后。

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P7课后活动1.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P9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会发生。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

扩大国内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共同的强烈愿望。

侵略中国,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P10材料研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P12课后活动1.根据《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27张)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27张)
4、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 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 了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做 了哪三件大事?
1、和平解放西藏(1951.5.) 2、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0.10--1953.7) 3、完成了土地改革 (1950.--1952.)
课后活动:
观看或阅读《暴风骤 雨》、《太阳照在桑干河 上》等有关土地改革的小 说和影视作品。
土地改革具体措施有哪些? 完成情况怎样?
注意:是在新解放区内开展
1、颁布法令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主要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 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改革法》的公布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
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注意:是在新解放区内开展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力,农村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
三、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 土地改革 (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  土地改革 (1)
①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 大大提高 ②粮食产量增长。 ③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1.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A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A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1950年一《中国土地法》 B.1950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一《中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一《中国土地法大纲》
B
4.1949年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5.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6.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D.土地改革运动
D
西安杜曲的百姓高举锦旗,在带领下呼喊口号,表达当家做主的激动心情。
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意义?请在右侧的中画√。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2)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余侨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 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 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 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 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什么变化?

第3课 土地改革-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3课 土地改革-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改革运动,掌握其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2.思考土地改革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让学生理解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
1.以问答的形式回顾道光年间的三大改革。

2. 新课讲解
1.通过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引入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
2.分享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土地改革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作用。

3. 课堂练习
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土地革命者和地主,了解和感受双方的想法和行为;
2.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土地改革运动的理解。

4. 总结回顾
1.用概括的语言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资料,拓展课外知识。

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估;
2.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和体会,进行自我评估。

五、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前往社区或农村,了解当今中国农业现状和农民生活状况,思考和探讨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课后练习卷: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课后练习卷: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2.2019·贵港市港南区期末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A.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B.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C.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3.“咸丰十年……与清军会合,对青浦进行反扑,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重创之。

青浦城由此赢得‘铁青浦’称号。

”材料中省略的部分是( )A.湘军 B.淮军C.洋枪队 D.英法联军4.下列图片中,是太平天国后期由洪秀全提拔的青年将领有( )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5.下图承载的历史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该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B.安庆陷落C.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6.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永安建制②创立“拜上帝会”③金田起义④定都天京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7.【2019·防城港市期末】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大、历时久,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开始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B.北伐西征C.金田起义D.浦口大战8.“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

——毛泽东材料二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抗美援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抗美援朝》

界线大体在“三八线”附近。
第2课 抗美援朝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

到“三八线”附近。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
识 点
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
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 “敌人”是指( A )。
A.美军
B.日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二 战斗英雄黄继
中 国 人 民 志 愿 军 第 一 至












雄 黄
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 上 甘 岭 战 役 。上甘

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


线的安危。这个战役历时40多天,敌人先后投入6万
邱 少
多兵力,向不足4平方千米的我军阵地上,倾泻近200

万颗炸弹和炮弹,使上甘岭化为一片焦土,山头高度
识 点
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B )。
A.朱德 C.林彪
B.彭德怀 D.毛泽东

抗 美
材料研读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


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

,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展示了我国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福祉,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改革开放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生活环境变化方面的具体实例和深入分析尚有待提高。

学生对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可能存在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活环境的变化,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福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2.教学难点:分析生活环境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过去的生活环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活环境的变化,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事实和资料。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问题的能力。

4.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进行互动点评和交流。

5.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巨大福祉。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析家庭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部编版:七下历史《全册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答案》

部编版:七下历史《全册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答案》

部编版:七下历史《全册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答案》1、P3问题与思考: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2、P4材料研读:《旧唐书.李密列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

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状况?原因: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3、P5想一想:科举制的确立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P5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5、P5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高超。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请查阅资料,并对照右图,分析赵州桥的特点。

赵州桥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在中国甚至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P8材料研读: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单元《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课后活动》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单元《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课后活动》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单元《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课后活动》参考答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P3)答: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

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

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

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作化石。

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

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

依据这些特别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

〖课后活动〗1..比较一下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P5)答:可以从脑的容量、血管的粗细、血管分布的疏密等角度进行分析。

2..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P5)A 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

B 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C 是尖状器,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问题思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P8)答: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①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②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③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④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⑤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课后活动〗(P10)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内画√。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城市的出现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 民族大团结 (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  民族大团结 (1)
A
快发展。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青藏铁路线路图
图为青藏铁路
图为青藏铁路
图为青藏铁路
图为青藏铁路
1.材料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 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 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追,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 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 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
8、1949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 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 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意义: 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 平日益提高
(3)文化上:
政策: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意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发展上:
政策: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 表现:建设了一大批项目(青藏铁路)。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
口较少的民族加快发展。 意义: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加
③党和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④文化保护及西部大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 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