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一、目的对来料、过程、成品产生的不合格品加以控制,对不合格品及时处理,以防止不合格产品被误用,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一流程或交付至客户。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成品与半成品不合格的处理。

三、定义3.1特采:单项判定不合格后,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不会造成客户的不满意,必要时经客户确认予以放行的产品。

3.2挑选:判定不合格后,经相关人员讨论及批准,决定挑出合格品使用。

3.3返工/返修:对于返工/返修后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门进行批准,确定返工方法并对返工过程进行监控,处理后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按检验标准重新检验。

3.4退货:对于不能接收的材料,由质量部负责人确认、批准,通知供应链作退货处理,并由供应链作记录。

3.5报废:对于以上几种方式不能处理的不合格品,由责任单位申请,经品质部确认,报总经理批准,最后由仓库安排做报废处理。

四、职责与权限4.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断、标识、隔离,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跟踪处理结果;负责对顾客抱怨、投诉的不合格产品所采取的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4.2仓库负责把不合格品隔离及处理;负责接收客户退货产品。

4.3采购部负责负责办理采购产品退货、特采,根据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原辅材料的处理意见,负责同供方的联络。

五、内容5.1来料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5.1.1当供应商交货经品质部检验判定不合格时,报告在审批的时间段内IQC先贴上不合格标签,IQC填写《物料IQC报告》经总经理确认后,将检验报告转采购部处理(采购员要求供应商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给品质部),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5.1.1.1退货:通知供方立即处理不合格品,由仓库主管开《销售出库单》,经采购部审核、质量部会签及财务部批准后通知仓管员与供方交接退货。

5.1.1.2申请特采: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客户急用,由总经理批准判为特采后,IQC将《物料IQC报告》反馈给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B、IQC将FM-015《不合格标签》贴在该批不合格物料上,并立即开出FM-221《不合格品评审报告》及通知仓管员将该批物料进行隔离,及时将具有代表性的不良品(附不良标识)和工程样板(在有外观或颜色要求时)一起送上级主管评审。
5.2.2生产中不合格品控制:
A、IPQC按WI-002《注塑IPQC作业》或WI-011《喷油、丝印IPQC作业》检验,对某一时间段产品判定为不合格时,根据产品的不良性质在不合格批上贴FM-015《不合格标签》,并立即开出FM-221《不合格评审报告》知会生产技术员/组长或领班,要求作出改善,填写FM-013《注塑IPQC巡检表》或FM-014《喷油、丝印IPQC巡检表》;
5.2.10针对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详见COP-05《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追溯批次物料;为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发生,向其它工序及生产物料水平推广。
5.2.11不合格需(NCRB)不合格品评审委员会评审时会签规定:
A、属结构性问题与工程协商最终判定;
B、属外协产品,视品质状况与PMC协商判定;
B、半成品(含素材)评审结果
a:合格b:特采c:退货d:报废
C、成品评审结果
a:合格b:让步接受c:退货d:报废
5.2.13对所有被评为报废的半成品、成品,责任部门填写FM-017《报废申请单》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报废。
5.2.14品质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结果进行跟踪,必要时记录在FM-221《不合格评审报告》上。
7.9FM-016《丝印全检记录表》
7.10FM-045《注塑部生产记录表》
7.11FM-044《喷印部喷油全检记录表》
7.12FM-154《注塑机位生产状况》
7.13FM-016《丝印全检记录表》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是指在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或客户需求的产品。

不合格品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还会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和客户满意度下降。

因此,合理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于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合格品检测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不合格品检测是最基本的控制程序。

通过对每个生产环节的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品批次产生。

此外,还需设置检验手段和检验标准,确保检测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手段包括手工检测、仪器检测、可视检测和人工抽检等。

2. 不合格品分类通过不合格品检测,若发现了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产品,要及时对其进行分类处理。

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不良程度、不良原因、产品类型等具体条件进行分类。

不良程度分为重大缺陷、一般缺陷和轻微缺陷三类,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

3.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处理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减小损失,并降低不合格率。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重大缺陷可以采取撤退措施,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般缺陷可以进行返工、分拣或废弃处理,轻微缺陷可以采取降级、自补或运用废料等措施,以实现最小代价的控制。

4.不合格品原因分析通过不合格品检测,向上追溯,可以找到产生不合格品的根本原因。

对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日后生产、加工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改进和优化的指导。

5.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是企业管理上的关键一环。

当出现不合格品时,可以采取改进、修正、纠正等手段,阻断类似损失的再次发生。

同时,还可以通过质量控制手段,在生产、加工和售后等环节上进行质量监管,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在整个控制程序中,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注重厂区管理和生产工艺流程,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工法改进。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精益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MRB RPS 不合格品 批量不良
职责:
品管部
负责产品质量的判定,标识。填写《物料不合格 处置单》,组织对不合格项的评审,产品不良初 步分析。监督不合格品的隔离、处理的实施过程,
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确认和跟踪。
隔离所使用的 标贴
职责:
采购部
参与外购件不良的MRB评审,并依据评审决议与供 应商联络不合格原辅材料的处理以及纠正预防措 施的跟催。
MRB评审由谁 来主导和召集
人员
流程-供应商来料
不合格品隔离及处理
1、仓库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2、退货:由采购通知厂商于2日内运回。 3、返工或挑选:MRB会议于“MRB评审栏”注明返工/挑选方式,由 采购通知厂商处理(或生产部代为处理,费用由供应商承担),需经IQC 再次检验 ,如第二次检验仍判退,IQC有权拒收该批次。 4、特采:由IQC于材料外箱贴附“特采”标签并注明MRB NO.如确 属原材料品质不良导致,可经MRB会议决定追加扣款。
流程-过程不合格控制流程
不合格品处理
d.报废 1.生产车间需开出《物料报废单》、《物料不合格处置单》和实物 一起办理退仓手续;若需补料的,仓库则根据《物料转移单》办理 领料手续;如属外购件,采购应依据《物料报废单》及《物料不合 格处置单》要求供应商补货或直接从货款中扣除该批物料的款项。
2.零星不良: 不良物料依据《不良品处理作业指导书》进行处理。
流程-过程不合格控制流程
纠正预防
品管部应组织对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 序》开展下一步的活动。
目前公司用于开展预防纠正措施的工具有哪些?
流程-成品入库检验不合格控制流程
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与标识
1.品管部依据《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判定,当成品整批检验 不合格时,检验员对不合格品依《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控制程序》 进行标识,并通知车间将不良品移到不良品区。 2.检验员将《 成品入库检验表》、《物料不合格处置单》交品管 部工程师并通知相关车间管理人员,并依据实际情况逐级上报。

不合格控制流程

不合格控制流程

不合格控制流程不合格品的控制流程1 · 识别识别不合格: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或标准。

- 产品标准- 客户要求- 工艺文件- 检验文件- 样板- 上级的交代与叮嘱2 · 标识检验状态的标识- 标识“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

- 生产班组:不合格的半成品与原材料要标明“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

- 检验员在随机卡、流程卡或“返工单”的相应项目标栏内盖检验章,作为“不合格”标识。

- 其作用是:具有可追溯性。

- 最终检验:不合格牌标识。

或写明(注明)不合格现象,如(漏电、拉裂、少孔、搞错型号、严重压痕、少工序、用错材料等)。

3 · 隔离要求:与正常的合格品明确隔离。

- 红色胶盘/物料框。

- 专门独立的不良品架。

- 划分不合格区域,不良品放在不合格品区域内。

- 生产区的摆放与其它产品不同,以示区别,然后按要求拉到维修或返工返修区处理。

- 定时安排人员到不良品区进行确认与数量的登记4 · 记录- 在规定的检验报告上正确记录不合格产品的型号、批次、检验日期、检验依据、不合格品的数量、检验结果。

- 检验报告按规定予审核与批准。

- 流程:5 · 评审当量较大时,或对公司信誉与资金影响大时须评审。

①进货检验:经检验主管以上人员签署处置意见(必要时要组织技术部、生产、供应链、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②过程检验:对批量不合格品,质量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评审。

③最终检验:质控部负责人审批处置结论,必要时,技术部参与评审。

6 · 处置包括以下几种:挑选使用、返修、让步接收、报废处理、纠正预防措施。

①进货不合格品的处置- 退货- 让步接收- 要求供方采取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我厂对连续多批不合格,某批大量严重不合格的供方,将安排人员对其审厂并对以后批次加严检验。

②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置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一般有:返工返修、让步接收与报废等几种。

- 处置结论为:返工返修,转至返工返修区处理或交相关责任单位与个人进行返工。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一套旨在管理和控制不合格产品的方法和规程。

它有助于组织在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处理和解决不合格品的问题。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主要步骤和要素:1. 识别不合格品:首先,需要明确和定义不合格品的标准和准则。

这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产品规范和质量要求来完成。

同时,也可以根据企业的特殊需求和要求来制定不合格品的定义。

2. 检测和检查:针对不合格品的检测和检查应该尽早地进行,以确保不合格品不会流入下一道工序或交付到客户手中。

这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工具和方法来实现,例如检测仪器、抽样检测等。

3. 确认不合格品:一旦不合格品被检测出来,需要进行确认和评估。

确认不合格品的步骤包括评估其严重程度、原因和潜在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使用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如鱼骨图、因果分析、故障模式和效果分析等来完成。

4. 处理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的方式取决于其严重程度和原因。

轻微的不合格品可以通过进行修复、重新加工或其他纠正措施来改善。

但对于严重的不合格品,可能需要进行报废、退货或重新生产。

5. 记录和报告:所有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都应该被记录下来,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这些记录和报告可以用于以后的分析、审查和改进。

同时,它们也可以作为质量管控的参考和证明。

6. 分析和改进:定期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以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这可以通过使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如统计过程控制、六西格玛等来实现。

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改进,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率和提高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一个关键的质量管理工具,它有助于组织管理和控制不合格品,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通过明确的步骤和要素,可以有效地处理和解决不合格品的问题,并不断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QMS)建立一个符合ISO9001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QMS)是控制不合格品的基础。

QMS将帮助企业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程序、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纠正措施的可持续性。

2.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企业应对不合格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通过分析过去的不合格品情况和其产生的原因,识别可能导致不合格品产生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添加额外的质量检查步骤、加强员工培训等,以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3.质量检验和测试质量检验和测试是不合格品控制的关键步骤。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和测试标准,并建立合适的实验室和设备。

质量检验和测试可以分为原材料检验、中间产品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等多个层次,确保产品在各个制造环节中都符合质量要求。

4.管理供应链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制定质量要求和标准。

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并建立供应链审核机制,以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5.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企业应对制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控制,如机器设备的校验和维护、工艺参数的调整和监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6.强化质量意识和培训不合格品的控制不仅仅依靠设备和流程,还需要通过全员参与和质量意识的强化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企业应加强员工的质量培训,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员工应了解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方法,并积极参与到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此外,企业还可以开展内部审计和质量培训活动,以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总之,不合格品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估、质量检验和测试、过程控制等措施来控制不合格品的发生。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引言: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最终产品检验中,未能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和处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对于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接收和分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应该在收到后立即进行分类,将其与合格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措施。

2.质量评估: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保证后续质量问题不再次发生。

5.纠正措施:在处理不合格品的同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找出不合格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6.记录和报告: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理措施和纠正措施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未来质量控制和改进的参考依据。

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是指对不合格品进行相应处理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1.收到不合格品:当工人或相关人员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将其收集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型号、批次等。

不合格品应放置在专门的区域,避免与合格品混淆。

2.质量评估:品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品质部门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可以进行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质量问题被彻底解决。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目的:有效控制不合格品,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范围:适用于与公司产品生产、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和质量有关的不合格物料、生产、安装过程和交付或使用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职责:质量安全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和跟踪处理结果。

生产部门负责处置其职责范围内的不合格品。

采购部门负责处理进货物资不合格品,并向供方提出整改要求。

销售公司负责与顾客沟通协商,处理使用中发生的不合格品。

控制程序:1.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返工→ 复检识别→ 不合格记录、标识→ 不合格评审→ 不合格处置→ 返修、让步接收、审批(必要时)、顾客确认记录、拒收/报废、降级或改作他用。

2.不合格品分类:A。

严重不合格品:对下道工序或设备整体质量有较大影响,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的不合格品。

B。

一般不合格品: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使用质量的不合格品。

3.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标识:3.1 进货物资检验:检验人员依据图纸、产品检验指导书对来料进行检验并填写《进货检验记录》,发现不合格立即进行标识,由采购人员隔离。

3.2 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由检验员填写《过程检验记录》后进行标识,由生产人员进行隔离。

4.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4.1 轻微不合格品授权检验员直接通知责任人处置,并督促实施。

4.2 一般和严重不合格品:4.2.1 一般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交相关部门评审并提出处置意见。

4.2.2 严重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交相关部门评审并提出处置意见,报质量安全部经理审批后,由责任部门实施处置;当合同有规定时应经顾客或其代表确认。

4.2.3 处置为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由生产部门进行返工/返修。

4.2.4 处置为拒收的采购物资由采购部门退回供应商。

4.2.5 当不合格品处置为让步接收时,需经接收部门审批同意,必要时经顾客同意方可接收。

4.2.6 当不合格品处置为报废时,质量安全部将《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复印一份交财务部备案,作为产品报废的证据,产品报废由相关部门处置。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一、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1、目的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向下道工序和出厂。

2、范围适用于公司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的产品发生的不合格品控制。

3、职责3.1供销部、生产部、质检部分别负责对进货、生产过程和产品最终质量实行检验把关,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3.2质量负责人负责严重不合格品评审并作出决定。

3.3责任部门应对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意见,并负责对最后审定的处理办法的实施。

4、程序4.1不合格品的分类严格不合格品:给顾客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卫生指标不合格为严重不合格产品。

一般不合格产品:个别或少量指标不合格但不影响产品性能的为一般不合格产品。

4.2原辅材料、外购原料不合格品的控制根据公司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原辅材料被判定为不合格后,不准入库,对已入库的不合格品,由仓库管理员隔离存放,并予以标识,销售科对此物资作善后处理。

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原辅材料、外购件,经有关部门重检后,按上述条款实行。

4.3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控制检验员按照生产过程控制工艺文件及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不合格品由检验员作出标记,并在检验记录中记录。

4.4不合格品的评审对不合格品,有质检员及时提出意见,并由质量负责人、的地主任评审,由质量负责人作出最后处理结论,严重不有由质量负责人主持评审,提出处理意见。

4.5不合格品处置的实施返工:按评审或处理意见需返工的产品,由责任部门负责返工,返工后必须重新检验。

拒收:对于采购的产品,检验或难为不合格时,由供销部负责与供方协商解决,调换或退货。

4.6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应按严重质量问题对待,质量负责人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供销部及时与客户协商处理的办法,以满足客户的正当要求。

二、工作不合格控制程序1、目的对工作不合格进行识别和控制,严禁工作不合格流向下道工序和出厂。

2、范围透用于公司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工作不合格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SF-QP8.3-2005 1.目的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的产品发生的不合格控制。

3.职责3.1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记录、隔离、评审和对处置措施的跟踪。

3.2责任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和返修。

4.程序4.1质检部根据图纸、工艺要求、产品标准和检验规程作为检验产品的判断依据,质检员查出不合格后应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通知生技部和车间。

4.2车间对不合格品做好记录,并按规定区域隔离存放,质检员做好不合格品的状态标识。

4.3不合格品的评审4.3.1根据不合格的严重程度分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

偶然发现的一般不合格由质检人员作出处置决定,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报生技部;严重不合格由质检部组织车间、及相关人员参加的不合格品评审会议,分析其原因,提出处置意见,质检部负责记录,填写《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记录》,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3.2质检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结论和处置方案及时通过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应根据不合格品的评审结果,找出不合格原因,查清责任,制订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再发生。

4.4不合格品处置4.4.1对不合格的原材料直接用验证记录通知供销部安排退货。

4.4.2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处置:a.返工:返工后使其满足规定要求,并重新检验;b.返修:返修后使其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并重新检验;c.让步接受:本公司不允许让步接受;a.报废:本企业生产的不合格品报废由质检部填写《报废单》,并查清责任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将废品交仓库,并做好隔离和标识工作。

4.4.3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对于已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重大质量问题对待,除执行4.3相关规定外,质检部应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供销部应及时与顾客协商处理的办法,以满足顾客的正当要求。

不合格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背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不合格产品。

而这些不合格品如果流入市场,将对消费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为了在生产过程中确保产品的质量,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不合格控制程序。

意义建立不合格控制程序的意义在于,通过监管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数量最小化。

同时,当发现不合格品的存在时,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将不合格产品的数量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步骤不合格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发现不合格品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监控产品的质量,如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法、检验标准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一旦发现任何不合格品,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或负责人,以便采取下一步措施。

步骤二:隔离不合格品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应该对其隔离,以避免其对其他产品造成影响。

可以将不合格品放置在标有“不合格品”标志的专门区域,并通过相应的手段进行密封、锁定或封存。

步骤三:处理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处理的方式因产品类型而异,但包括重新制造、修复、销毁或退货等。

应该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步骤四:纠正措施当不合格品得到处理后,应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分析,以寻找可能的原因并纠正问题。

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以确保问题得到持续解决,防止再次发生。

步骤五:持续监测建立不合格控制程序后,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不断提高程序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发生。

总结建立不合格控制程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还能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只有通过完善的程序和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不合格品的数量最小化,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企业的产品。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详细完整版)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详细完整版)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下是一个详细完整版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它有助于组织有效地识别、处理和预防不合格品:一、不合格品定义与分类:1.确定不合格品的定义和标准,包括产品、材料或过程中的缺陷、功能问题或安全隐患。

2.将不合格品分为临时性不合格品和永久性不合格品,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不合格品识别与记录:1.建立不合格品识别流程,并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

2.在生产过程中,设立检查点和抽样检测措施,及时发现不合格品。

3.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包括类型、数量、原因等详细信息,并建立不合格品管理数据库。

三、不合格品处理与处置:1.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返工、报废、整改等。

2.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负责推动和监督不合格品的处理和处置。

3.追溯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造成不合格品的根本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出现不合格品。

四、不合格品预防与改进:1.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流程优化和技术升级等手段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2.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运用质量工具如5W1H、鱼骨图等,解决潜在问题并改进业务流程。

3.提供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质量的重视和责任感。

五、不合格品管理审核:1.立定期的不合格品管理审核机制,评估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2.参考审核结果,对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修订和改进。

六、供应商管理:1.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能力。

2.监督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及时处理和追究供应商提供的不合格品。

以上程序可根据不同行业和组织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 目的
建立并保持对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工序产品及成品的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确保不合格品不进入下道工序或出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原辅材料、工序产品及成品出厂后发生的不合格品的处置。

3 定义
3.1不合格品:不符合标准或客户要求的物料及产品。

3.2让步接收:一般针对原材料,指不符合接收规范(进厂检验标准)的不合格品,但不符合的项目和结果不影响产品质量,而采取的降低接收标准的行为。

让步一般是有条件的,如限时、限量、限原料品种、限使用用途、限检验项目等,但不得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3让步放行:一般针对完成品,在不合格基础上给予让步放行,通常是通过返修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不合格现象也是较为轻微而不
影响产品特性及客户反感的状况。

4 职责
4.1品控部负责对原物料、半成品和产成品不合格性质的判定,根据《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中的要求指导相关方对不合格
品进行标识隔离,负责组织对不合格情况进行评审和原因调查、督促整改。

4.2 生产部根据评审结果和处理意见及时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4.3 调度中心原辅料库负责不合格原物料的隔离存放,成品库负责生产已入库和市场退回异常产品的隔离存放。

4.4 采购部根据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原辅材料的评审结果和处理意见,负责同供方联系并处置不合格原辅材料。

4.5 销管部根据评审结果和处理意见及时对因客户投诉而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5 工作程序
5.1 处置方法、权限和标准。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1.1 对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记、隔离、评审、处理、返修和记录等活动进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1.2 对报废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废品流入或混入合格品中,引起质量事故。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和客户退货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定义:无4.职责4.1 仓库:负责对来料检验中的不合格品进行记录、标识及隔离。

4.2 品管部:负责对进货进行检验,对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合格品进行记录、标识及隔离。

4.3 生产车间:负责将制程中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隔离;负责根据处理方案进行返工、返修或报废处理;4.4 品管部经理: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并做出处理方案。

5.作业内容:5.1.来料不合格品的控制5.1.1 经质检员检验,确认为不合格的外购物料(包括外购生产用辅助物料、原材料和外购半成品等)进行标识和隔离,并填写《原料异常反馈单》交品管部经理确认。

5.1.2 品管部经理依据不合格品影响度及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处理方案,并将处理要求发放到外部供方,处理方案可分为特采(扣款/不扣款)、返工(扣款/不扣款)、退货(扣款/不扣款)等。

5.1.3 在不合格处理中涉及扣款/不扣款/订单取消/不计费用等事项时应呈交制造总监与采购总监批示。

5.1.4仓管员协助质检员在不合格物料上作相应的不合格处理标识并进行隔离。

5.1.5 各相关单位依照《原料异常反馈单》中的处理方案执行。

5.1.6 经返工后的物料需经品管部进行检验合格后出具《检测报告》。

5.2 库存不合格品(标准件、辅料)的控制5.2.1 仓库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物料的品质状况进行清查,当发现产品有不合格可能时,应及时通知品管部进行重新检验;针对浸胶成品库存,品管部组织每月十日前进行库存分析,针对超期1个月的浸胶成品库存及待处理仓库位等异常产品组织重新检验判定,及制定相关的处理方案。

品管部将库存分析及处理方案报表分发到相关责任部门及销售和仓库跟踪处理。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0 目的采取适当措施,使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 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0 范围由进货到产品完成交付的生产及检测工序所发现的不合格品,包括自行采购及客户提供之不合格物料、制程出现及试验造成的不合格品,客户退回的不合格品等。

3.0 责任3.1 各工序对发现之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并由该单位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确认和处置。

3.2 部门主管负责对不合格处理进行评估, 并决定不合格的处理方案。

3.3 若是客户供应品,本厂相关工序发现不合格或是有疑问,客户响应或要求直接使用而无需另行立案跟进时。

3.4 厂长批核不合格品的最终评审方案。

3.5 本程序由品管部主管负责维护及施行。

4.0 定义4.1 不合格是指未满足要求。

4.2 缺陷是指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4.3 本程序所称物品仅指物料或半成品或成品。

4.4 特殊产品指性能合格,外观不合格的产品。

5.0 流程图流程图责任部门/人员参考文件/窗体6.0 作业内容。

6.1 进料检验不合格品控制。

6.1.1 进料检验出现批不合格,由IQC检验员发出《IQC检验报告》(COP-12-F05)分发相关部门。

如有需要,由生管部召集有关人员(见6.8.1)对来料进行评审。

6.1.1.1 评审结果为拒收,表示全批退供货商。

《IQC检验报告》(COP-12-F05)需分发货仓,由货仓安排处置。

(自购料需要知会供货商时﹐由采购用正本传供货商则可)。

6.1.1.2 评审结果为全批挑选/或加工使用或需批量试验或特收以及经客户最终确认直接使用。

当需要核算核外工时费用时﹐《IQC检验报告》(COP-12-F05)则分发财务部并分发给执行生产部门主管。

6.1.2 合格批中的不合格品, 由检验人员作好标识后交回货仓, 货仓收到不合格品放入指定的区域, 再安排退料及/或其它处理。

具体不合格品的标识参见《进料检验程序》(COP-12)第6.2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
1.1对不合格品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

1.2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整个过程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职责
3.1不合格品的控制由总工程师主管,技术部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分析不合格品产生原因并提出处置意见,指导相关部门实施处置。

3.2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记录报告。

3.3车间负责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原因分析和实施处置。

3.4生产部负责进厂验收不合格原材料的申请处理。

3.5供应部负责不合格原材料协调处理事宜。

3.6销售部负责退货产品的协调处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不合格原材料的控制程序
4.1.1品质部对仓库报验的原材料经检验不合格的,出具“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单”一式六份,分报总工程师、生产部、技术部、供应部、财务部,自留一份。

同时填写“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单”
4.1.2仓库管理员入库验收时发现不合格填写“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单”一式五份,交生产部,由生产部签署意见后送供应部按《不合格原材料处理程序及管理办法》处理。

4.1.3受检验手段的局限性,在生产过程中暴露的原材料质量问题由车间填写“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单”一式五份,交技术部,由技术部签署意见后送供应部按《不合格原材料处理程序及管理办法》处理。

4.1.4受仓库贮存环境和产品合同变更等原因积压、变质、污染的原材料,由生产部组织技术部、供应部、品质部、车间每季度召开一次协商会,由会议研究解决,必要时通知总工参加。

4.1.5发现不合格后,仓库应暂停继续发料,车间应暂停使用,并将不合格原材料隔离堆放,标识清楚,等待处理。

4.2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控制程序
4.2.1生产及检验人员应按各产品《检验规程》要求检验的内容、项目进行自检或专检,发现不合格品或缺陷点时,如果是在生产线上生产时,又不能停机时,立即在缺陷处打上标识继续生产,并做好自检标识。

如果把是在生产线上但缺陷不能解决的,必须停机,进行设备调试及处理,并在缺陷的产品上做好自检标识,并进行隔离。

4.2.2检验员按《产品质量特性分级标准》明确不合格等级,填写《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单》一式四份,交车间现场工艺技术负责人员处理。

4.2.3技术人员在接到《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单》后,找相关人员分析质量问题产生原因,提出必要的防止再发生措施。

对不合格品为C、D两级的,车间工艺员可直接提出评审处置意见。

对A、B两级的,由车间技术主任提出处理意见,根据问题性质及严重程度,需技术中心、总工等上级部门批示的,还应在单上注明“请××××批示”等字样,报上级部门或领导批示。

凡报废的批示必须由总工程师签署才能执行。

4.2.4对不合格品原因分析、问题性质进行评审后,提出以下处置意见:
A、返工;
B、返修或不经返修让步接收;
C、降级改作他用;
D、报废。

4.2.5对不合格品评审时应充分考虑问题性质严重程度及进行处置后的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然后在《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单》上清楚写明评审意见和处置意见,说明采取相关处置意见的理由和预期效果。

4.2.6处置意见返回到车间的《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单》由车间交由责任部门实施,重大问题的处置实施应在技术部指导下进行,并做好记录,通知检验员做好产品质量档案,以备出厂后问题跟踪。

4.2.7所有不合格品处置后,执行部门记录处置实施情况后再将《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单》反馈至检验员。

由检验员根据评审处置意见对处理后的不合格品重新检
验,合格后才能放行,或直接作让步放行,并将《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单》返回一份到技术部、一份车间、一份相关部门、一份自留。

4.2.8对于让步放行、使用和接收的产品在处理前,应经车间技术主任批准,涉及量大、价值大、重要工程(客户)的产品,应报技术中心、总工批准。

适用时,授权人员可要求销售部向用户或其代表提出让步申请,同意后才能实施,并如实记录不合格品及处置的真实情况。

4.2.9价值1000元以上的不合格成品和半成品作报废处理的,必须经总工批准。

4.2.10技术部应保存好《不合格原材料处理申请单》和《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单》。

品质部应系统保存《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单》,生产部应系统保存《不合格原材料处理申请单》。

4.3发出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
4.3.1发出产品在安装或使用中发现质量问题时,信息应集中反馈到销售部,由销售部和品质部协调处理。

4.3.2 出厂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按《发出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5. 引用文件
《产品质量特性分级标准》
《检验规程》
《发出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办法》
6. 质量记录
原材料试验报告单
不合格原材料处理申请单
原材料使用情况反馈单
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