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中学九年级语文讲学稿(2)
罗湖中学八年级语文讲学稿 (2)
罗湖中学八年级语文讲学稿课题:《信客》课型:讲授 2011年10月日(星期)执笔:赵询思审核:初二备课组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2、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学习重点:1、掌握基础字词,把握文章内容。
2、品位文章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及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感情。
学法指导:1、仔细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全文,把握文章内容。
然后细读课文。
2、抓住全文脉络把握课文内容:3、从画佳句入手品味语言。
知识超市: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主要作品:《行者无疆》、《出走十五年》、《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山居笔记》。
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接济.()唏嘘..()稀罕.()噩.耗()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跋涉..()执拗.()天穹.()猝.然()晦.气()2、根据拼音写字词:hē()斥焦zhuó()昏jué()jié问()时 máo ()连声nuò nuò()3、下列每个成语抄写3遍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4、填空:本文的作者是,浙江余姚人,他是我国著名的家、文化史学家、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文明的碎片》《》等。
5、把你阅读课文后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一)导入(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知内容]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信客的一生,并总结信客需要做些什么工作.(三)熟读课文,思考问题(本题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5、品味语言抄写2个喜欢的语句,并分别赏析:第一句:赏析:第二句:赏析:三、链接生活——心灵感悟。
2009-2010学年江西省抚州市罗湖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2009-2010学年度罗湖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②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③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⑤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
(陆游《卜算子》)⑦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2、口语交际。
(2分)某同学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
老师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嘛!”该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
”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老师的话言外之意是 (2)这位同学该怎样说才得体 3、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3分)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
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我的启示: 4、在我们身边,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儿童比比皆是,这些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为此,学校决定举办以“关注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活动周,请你为本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不超过15个字)。
(3分)学校开展“好读书 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2)班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分成四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三个专栏。
(10分) 5.专栏一:【看名人怎样读书】(4分)名人们读书的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提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描写五官法
常用修辞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题。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中考作文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记叙文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6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为线索3以一事为线索4以一物为线索5以感情为线索。
评点:作者自然地由环境想到了绿色,然后围绕“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展开话题,文章开篇通过“过去”、“今天”、“明天”的对比,突出环境正在恶化,绿色正在减少,自然引出忧虑。接着又巧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佳句,引出对生命没有绿色的思考,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中学生朋友们,文无定法,究竟用哪一种结尾法,还要根据文体要求和自己的喜好而定,不能照搬教条。如有的可用议论式,有的可用描写式,有的可用悬念式,有的可用引用式,等等,不一而足。还需要中学生朋友们在实践中多训练多体会,努力去探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当如撞钟,余音绕梁”的结尾来。
深圳优质微课件 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看他人变变变
学科:初中语文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执教教师:吴 欢 工作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
寒门学子, 唯有更努力才能跳出阶层?
看看高龄范进:
乡试年六月,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范进人物档案
• 姓名:范进 • 出生地:白庙村 • 年龄:50多岁
老丈人口中
• 我那贤婿老爷,可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 我让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才嫁与老爷, 这些年头,幸亏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才换的 今天的高就啊!哈哈哈哈……
• 要求:1、立意正确,观点鲜明;
•
2、论文格式;
•
3、不少于1000字
多亏我寻得良方,救老爷一命啊! • ……
小孩儿口中
如果此刻有个诚实的小孩,你猜他会说什么?
•
不是这样的,胡老爹老是大骂范进“懒
蛤蟆想吃天鹅肉”;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邻居们也经常看到范进冻着饿着的时候,
置之不理!
采访结束
• 为何有如此变化?
课后作业
• 结合本次采访,可参阅其他资料,写一篇 关于“范进中举”观后小论文。
老丈人口中
• 还记得第一次贤婿老爷进学回来,我特 意拿了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来祝贺,没少说 掏心窝子的话;
• 上次前去乡试的时候,劝说用功、努力 之类的话,果然没让我看走眼啊!
众邻居口中
• 范相公中举时,我可是急忙去报信的! • 新贵人中举时,我还从家里拿了鸡蛋、米、
白酒、还捉了两只鸡! • 范老爷中举时,一口痰涌上来,迷了心窍,
深圳罗湖区罗湖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深圳罗湖区罗湖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死亦我所恶十恶不赦B.乞人不屑不屑置辩C.所识穷乏者穷冬大风D.乡为身死而不受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翻译: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理解:文章开头,孟子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鱼与熊掌在当时都是难得的食物,在鱼和熊掌不能同时获得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因为熊掌更为美味而选择熊掌。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理解:在孟子看来,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
“贤者”能够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一直保有善良的品行。
然而,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3)“舍生取义”思想是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所崇尚的献身精神,它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为国捐躯的慷慨壮歌。
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种担当精神是如何在邓世昌身上体现的。
在当今社会,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思想精神的。
(链接材料)邓世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
少有干略,尝从西人习布算术。
既长,入水师学堂,精测量、驾驶。
深圳优质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一片痴心在雪湖《湖心亭看雪》
教师小结:当西湖已逝,当故朝灭亡,当年西湖上的冰雪成了张岱心中不能忘怀的一抹微光,照亮着他心灵的湖心亭,而这微弱的“明”光恰也象征着作者心中不落的“明”朝啊。)
雪的意义之三:看雪还是雪,雪是“明”光。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从课内知识迁移、词语成语、字形构成、字源演变等角度对文言字句进行猜读,建构文言储备系统,切实提高文言解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感受文言的语言之美,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只要有人追忆,往事就不必如烟,他决心尽所能一点一滴挽回对明朝的回忆。(史景迁评张岱)”
(教师点拨:张岱一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但只要有人追忆,往事就不必如烟。张岱想把所有关于明朝的美好回忆一一记录,谨表对故朝之思。)
三读:推荐读物,课后阅读《陶庵梦忆》。
教师总结:用回忆温暖心灵,照亮来路,大约是人之常情。鲁迅的《朝花夕拾》如此,张岱的《陶庵梦忆》亦是如此。推荐大家课后阅读《陶庵梦忆》。
二问:作者同谁一道前去?如何猜读“独”等字的字意及涵义?
“独”:小篆字源表孤独之意;独来独往,无独有偶;鳏、寡、孤独、废疾者;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师点拨:从课内知识迁移、词语成语、字形构成、字源演变,进行自主猜读,探究文言字词之义。)
三问:张岱为何偏在万籁俱静之时前往西湖“看”雪?
阅读张岱对西湖冰雪的评价文字:
“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张岱《明圣二湖》)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说课稿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岳阳楼记》。
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也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散文。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文章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文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篇章。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文学素养,还能够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难点:领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深层意义,理解文中的哲理和作者的政治理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关系。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感受文章的节奏美。
3. 讲解新词教师讲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等,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作者如何通过描写岳阳楼和洞庭湖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分享各自的理解。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先忧后乐”的精神。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全单元资料包 精品奉献-34
《蒹葭》教学实录执教者:朱碧波深圳市翠园初中部(深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地点:山东菏泽时间:2004年4月19日课前营造气氛:多媒体展示古朴画面:"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教学实录: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是第二次来到山东了。
山东人民热情淳朴,山东的同学聪慧纯洁。
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蒹葭》。
让我们合作愉快,好不好?生:好!师:谢谢!师导入: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秋水,伊人。
无数次地寻觅之后,是否会有无数个遗憾?遗憾,总是在你离去时浮出水面,而相思,却永久地沉在了水底。
赤足的女子,深秋的寒气可曾侵蚀到你娇嫩的肌肤?踏过河岸,你见到了什么?村庄,炊烟,还是阡陌?只有白雾,蒹葭的背后还是蒹葭。
你看见了露珠,那些叶片上晶莹的眼泪,随风吹落,任风激扬。
我读到了你寂寞中的美丽,读到了你暗生的白发,你的悲伤,你的喜悦。
浅浅淡淡,真真切切。
在水一方的,不是缘,是梦。
老师刚才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的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这节课,我和同学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师: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
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
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好,请大家做好准备,听我朗读。
(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
)师:老师读得不好,等一下同学们一定读得更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新人教版
敬业与乐业《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
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
拟用两课时完成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
2.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能力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德育目标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方法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摄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2020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6单元-23过零丁洋说课稿
《过零丁洋》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过零丁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说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本文是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的第三首诗——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它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抗元英雄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后,为了表明自己誓死忠于大宋、坚决不投降元朝的决心而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
(为理解全诗意思和文本的主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为学生积累知识提供了方法;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技巧。
)3、理解诗的表面意思以及表达的主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提,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诗文的表面意思,才有可能去理解把握诗文的主旨,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也正是教学本诗文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重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理解名句含义。
(也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名句含义”之所以把名句当做重点,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对学生的现在,甚至未来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1、让学生在有节奏地朗读全诗的基础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进而弄懂写法,直至理解主题。
2、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大致理解文意,通过检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
3、着重学习此诗的表现手法,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
(二)、说学法1、在预习、探究的中解决生、字词。
3、品味感情充沛的语言。
4、初步了解一下对仗手法的运用。
5、简单了解一下名句的含义。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探究,熟练朗读诗文,了解作者生平,搜集有关资料,有利于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打出文字)在红军长征的时期,陈毅在大部队转移后,带领小股力量在梅山遭遇国民党部队的包围,由于敌我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突围很困难,他料想自己必定不能生还,于是写下绝笔诗《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明了他至死也要革命的决心。
人教版九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说课课件演示文稿
第19页,共29页。
士之怒,挺剑起
语言、神态、 动作描写表现 人物性格
弗敢易,否
小组讨论、展示
拒绝强权要求
教师点拨
不悦,轻寡人
天子之怒,长跪而谢
唐雎
秦王
唐雎不辱使命
第20页,共29页。
唐雎不辱使命:小组讨论并总结
背景:临危 受命,不惧 强敌
唐雎: 镇定、智勇
心
理 的
秦王:蛮横狡 诈、前倨后恭
博
弈
单 元 目 标
第6页,共29页。
二、说教材
小引激发兴趣 正文提供载体
提示本单元学习 内容及学习目标
提领学习重点 研讨有的放矢
研讨与练习
提示必要语文常识 :关联词和词的知识
课文内容
单元提示
语文常识
活动中积累材料
交流中锻炼口语
综合性学习
写作
体教 例材 特编 点写
第7页,共29页。
人物传记及诗词
赏析语言美,从中 得到人生的启示
培养翻译能力, 掌握文言实词
和虚词。赏析
诗词。
教 学 重 难 点
了解历史背景;古今 异义词;语法知识。 受到杰出人物的感染 、教育
第10页,共29页。
三、说学情
只关注的人物命 运
教
只愿意看生动的 学
故事情节
对
象
分
析
只关注文本 结构及情节
第11页,共29页。
学情分析 “学习文言文应符合初中段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
第5页,共29页。
1.了解有关作者、文体。 2.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 3.归纳积累文言词语及知识 4.疏通文意内容。
初三上册语文课文说课稿 (2)
【篇三:《谈生命》】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记重点字词。
2.朗读文章,揣摩、品味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3.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朗读文章,揣摩、品味文章内容。
2.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朗读文章,揣摩、品味文章内容。
教学设想课文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也就是说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课前准备1.搜集冰心的相关情况及关于“感悟生命”的文章。
2.熟读文章,识记字词。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生读关于“感悟生命”的文章,并谈感受。
(配乐)2.师:(对学生回答表示肯定、赞扬)冰心先生在她的文章《谈生命》中对生命作了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
作者用了怎样的比喻?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生命?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冰心的《谈生命》。
二、检查预习1.记住下列字词的音、形、义。
(课件展示下列字词)清吟枭鸟荫庇芳馨怡悦云翳一泻千里(生读后,合作听记;自选3个词语写一段话)2.了解作者(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介绍冰心,掌握相关内容: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以宣扬母爱、自然、童心为内容的《悟》《寄小读者》等。
) 以上内容由课件展示,并展示冰心先生形象。
师推荐阅读:《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三、探索新知师导学:了解了冰心先生的主要情况后,我们就来感悟一下这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诠释。
(一)整体感知1.师生合作朗读文章。
(配乐并播放江流入海、小树成长的画面)生思考问题(课件展示):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读文后,生回答。
)明确: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第二问生可畅所欲言,意思对即可。
如:春水和小树的生长过程暗示人的生命历程。
2.(肯定生回答)师:全文可划分几个层次?有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生速读文章,划分层次,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划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说课稿
第六单元21 陈涉世家(司马迁) 22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23 *隆中对(陈寿) 24 *出师表(诸葛亮)25 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渔家傲(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武陵春(李清照)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21、陈涉世家教学目的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课文第1段。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它通民反的理。
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2.解题。
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1)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
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
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
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
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官刑。
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
罗湖外语初中中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璀璨(cuǐcàn)融化(rónghuà)倾盆大雨(qīngpén dàyǔ)B. 沉着(chénzhù)碧空如洗(bìkōng rú xǐ)雕梁画栋(diāoliáng huàdòng)C. 赋予(fùyǔ)恣意妄为(zìyì wàngwéi)惊涛骇浪(jīngtāo hàilàng)D. 妩媚(wǔmèi)雕虫小技(diāochóng xiǎojì)翩翩起舞(piānpiān qǐw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这场篮球比赛激烈异常,双方队员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
3.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组是()A. 胸有成竹、井井有条、一蹴而就B. 奋发图强、老当益壮、虚怀若谷C. 知足常乐、半途而废、一蹴而就D. 赴汤蹈火、劳苦功高、老当益壮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仿佛一块银盘。
B. 爸爸的微笑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老师的话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D.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着。
5. 下列词语中,意思最接近“各抒己见”的一组是()A. 各自为政、各得其所、各执一词B. 各抒己见、各取所需、各奔前程C. 各自为政、各得其所、各显神通D. 各抒己见、各取所需、各展其才6.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句是()A. 原句:小明每天早上都去图书馆看书。
暑假培训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上情景交融写景抒情散文讲评指导教学讲课文档
第十三页,共23页。
目标要求 准备活动 教学过程 美文美写
病文共诊
牵 牛 花
14
第十四页,共23页。
目标要求 准备活动 教学过程 美文美写
病文共诊
喇叭花身着洁净绚丽的盛装,披着斑斓的霞彩,旋舞着喇叭裙。 喇叭花又是娇嫩的很,所以受不了太阳的照晒,太阳一出来,她就低 下了头,把自己的美丽掩藏起来 。
第八页,共23页。
范文共赏
绿 那一抹盎然的
牛乐原
9
第九页,共23页。
目标要求 准备活动 教学过程 美文美写
教 室的空调和图书柜上各摆了两
A 盆吊兰。
叶子在底层挤作一团,及至花盆略上方, 却骤然伸展开来,铺天盖地,杂乱无章却洋溢着 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无论在教室何处,一 回眸,一抬眼,总有些许绿莹莹的兰叶,在不经 意间带着几丝清凉,闯入你的眼底,成为视线中 一抹独特的风景。
同学们,列夫·托尔斯泰说:“黄金要经过淘洗才
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让 我们反复“淘洗”自己的文章,使其“吹尽狂沙始到金 。”
22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美文美写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修改,将修 改后的美文正正规规地抄在作文本 上,保证卷面整洁,给人以美感。
23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是啊!来得那样的轰轰烈烈,洋洋 洒洒,去时安安静静,沉谧无声。 为何无悔?只因它付出了生命,亦 收获了希望。它降落,只为融入泥 土,只为滋润大地;它消融,只 为使泥土柔软,让休眠的嫩芽有 伸出泥土的力气;它美丽,却不 因为外表,而是由于它的无私与 无畏。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 如故!
落雪
无 悔 意
李 楠
目标要求 准备活动 教学过程 美文美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湖中学九年级语文讲学稿
课题:初中三年文言文重点句翻译执笔:陈容审核:朱立云
课型:练习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翻译的总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步骤是先解释词,再串联大意,最后调整通顺。
直译就是字字落实。
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直译时主要应运用“替、扩、留、补、删、调”六字法。
例如:原句:十年春,齐师伐我。
││││││
译句: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①替:替换。
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上文例句中的“伐”译为“攻打”,“师”译为“军队”。
②扩:扩充。
就是在文言文单音词上加上一个字,扩充为双音词。
如上文例句中的“春”译为“春天”,“齐”译为“齐国”。
③留:保留。
就是保留不必译的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上文例句中的“十年”就是这样。
④补:增补。
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一句中“率”的主语“愚公”在翻译时应增补出。
⑤删:删去。
就是删去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词语。
如“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一句中的后一个“之”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就可以删去不译。
⑥调:调整。
就是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译完要按照“信”(忠实原文)、“达”(畅达明白)、“雅”(文辞优雅)的原则再作检查。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不足为外人道也。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1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何陋之有?
1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8、或王命急宣。
1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林寒涧肃。
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4、相与步于中庭。
2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0、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37、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8、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4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4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47、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8、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49、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50、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5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5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5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56、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57、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58、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59、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60、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6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6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6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6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67、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69、宋何罪之有?
70、胡不见我于王?
71、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72、夫子何命焉为?
73、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74、此为何若人?
7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76、虽杀臣,不能绝也。
7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8、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7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0、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8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88、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90、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9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96、何以战?
9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9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9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0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102、夫战,勇气也。
10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4、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10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0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0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09、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10、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11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1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1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1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11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1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18、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