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复习学案
师说复习学案
《师说》复习学案高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名句2、梳理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道”,虚词“其”“乃”,特殊句式“被动句”“宾语前置”)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课前预习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句读()(2)或不焉()(3)六艺经传()(4)贻()(5)谀()二、名句默写:⑴古之学者必有师。
⑵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⑷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如是而已。
三、知识梳理①通假字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知不知,或师焉或不焉。
②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
4、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吾从而师之。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四、相关素材积累: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3、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曾提到:“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苏轼真是慧眼识英雄,短短几个字,就鲜活地勾画出韩愈的风骨。
课堂探究一、一词多义1、道:有碑仆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不足为外人道也()2、惑:传道、授业、解惑()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3、师:古之学者必有师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吾从而师之巫医药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4、所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师说》学考复习学案
《师说》学考复习导学案主备人:郭燕备课组长:郭燕【复习目标】1.了解韩愈的文学主张及其重要文学作品,学习积累“师”“道”等多义词,掌握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重点难点】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虚词;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写作方面)【方法指导】主要是以教师指导考点及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回顾熟悉课文内容,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以及考点讲解注释等方式,来达到复习的目的。
早自习用来读背文章以及做每日一练。
【复习过程】一、掌握并写出斜体字读音:近谀()老聃()贻笑()谄媚()句读()郯子()师襄()苌弘()六艺经传()或不焉()李蟠()二、通假字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或师焉,或不焉()二、词类活用1、惑而不从师2、吾从而师之3、吾师道也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5、不耻相师6、小学而大遗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8、孔子师郯子9、其贤不及孔子10、位卑则足羞三、特殊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5、不拘于时7、师不必贤于弟子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四、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吾从而师之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小学而大遗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五、一词多义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师道也③吾从而师之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2、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④然此可为智者道⑤有碑仆道3、其: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其皆出于此乎③吾未见其明也④其可怪也欤4、于:①其皆出于此乎②学于余(耻学于师)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8、之: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择师而教之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④句读之不知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六、解释黑体字的含义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其出人也远矣4、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5、圣人无常师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8、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七、翻译: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复习学案
《师说》复习学案1、作者介绍《师说》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与_________一起称为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
后人称他为_______,后世又称他为______。
韩愈著有______________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其余七人为________、 ____ 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之首。
2、给加点的字注音句读.()或不.焉()经传.()老聃.()蟠.()苌.弘()近谀.()无长.无少()须臾.()贻.()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今:②句读..之不知古:今:③小学..而大遗古:今:④无从而..师之古:今:⑤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今:⑥愚人之所以..为愚古:今:⑦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今:4、指出下列通假字,并加以解释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或师焉,或不焉5、指出活用的字并加以解释①吾师道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或师焉④不耻相师⑤吾从而师之⑥而耻学于师⑦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⑨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⑩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6、一词多义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吾师道也不耻相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传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余嘉其能行古道⑷孰能无惑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不拘于时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⑤而耻学于师⑥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放在形容词“贤”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比”)8、分析下列虚词①郯子之徒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③古之学者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⑤句读之不知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⑦吾欲之南海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⑵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⑶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⑷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⑸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9、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复习学案
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 8.课外名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 9、文学常识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5)吾从.而.师之 古义: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惑师于者 其, 身所也以 ,传则道耻受师业焉解,惑 惑. .也 矣: :
(2)贤其师贤 不.不 必贤及.于孔弟子子::
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用议论、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 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 说明事理。“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马说》《爱莲 说》等都属于“说”这类文体。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 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 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及对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 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 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 相辅相成的运动。他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 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 苏辙等也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
文本 11 师 说
一、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闻.道: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出.人.: (4)句.读.: (5)官盛则近谀.: (6)不.齿.: (7)圣人无常.师.: (8)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9)术.业.有专攻.: (10)六.艺.经.传.: (11)不拘于时.: (12)余嘉.其能行古道: (13)作《师说》以贻.之: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师说》复习学案
《师说》复习学案【复习目标】熟练地背诵课文注重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本文事例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手法【复习重点】注重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并默写课文【复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效果1、课文默写(1)古之学者必有师。
,。
(2)吾师道也,?是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
(4)孔子曰:“三人行,。
”(《师说》)孔子曰:“三人行,。
,。
”(《论语》)(5),。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句子翻译(1)课文默写(1)(2)课文默写(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一词多义(1)师(2)道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孔子师郯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余嘉其能行古道师道之不传:于是废先王之道出师不利:道之以政师夷长技以制夷:(3)之(4)其古之学者必有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非生而知之者: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其皆出于此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未见其明也圣人之所以为圣:其可怪也欤择师而教之:吾其还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信然耶?其梦耶?君将哀而生之乎: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蚓无爪牙之利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吾欲之南海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潃,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之二虫又何知北风其凉,雨雪其雱(5)乎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皆出于此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壮士,能复饮乎:三、文本探讨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手法?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解缙,字大绅,吉水人。
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
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
成祖入京师,擢侍读。
命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直文渊阁,预机务。
内阁预机务自此始。
寻进侍读学士,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及《列女传》。
书成,赐银币。
永乐二年,皇太子立,进缙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
《师说》复习学案(含答案)
曲中规”)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shuì,说服。
)君,君大说(yu è,通“悦”,对……感到高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非议)己。
卫鞅曰:“疑(犹豫不定)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好,表示应答之词。
)。
”“治(治理)世不一道(方法,途径。
见《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便国不法古。
故(所以。
见《劝学》“故木受绳则直”)汤武不循古而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称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灭亡。
)。
反古者不可非(责难),而循礼者不足多(赞扬)。
”孝公曰:“善。
”以(让)卫鞅为左庶长(秦国的爵位共二十等。
由下而上,左庶长列第十一。
),卒(终于。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在这个时候。
)太子(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称皇太子,而是太子或公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实行。
见《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自上犯之。
”将法(依法惩办)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尊奉)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遗失的东西),山无盗贼,家给(供)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秦国的第十六等爵位)。
居(度过一段时间)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派遣)卫鞅将(率领。
见《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趁机。
见《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shuò,多次。
见《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破于(介词,被。
见《师说》“不拘于时”)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派遣使者,前一个“使”是动词,派遣;后一个“使”是名词,使者。
《劝学》《师说》期末复习学案
《劝学》《师说》期末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参省.(xǐng)靛.青(diàn)跂.望(zhì)驽.马十驾(nú)B.鳝.鱼(shàn)舟楫.(jí)锲.而不舍(qiè)木直中.绳(zhònɡ)C.须臾.(yú)跬.步(guǐ)骐骥.(jì)輮以为轮(róu)D.槁暴.(pù)老聃.(rǎn)蟹螯.(áo)金石可镂.(lòu)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①吾师.道也②耻.学于师③孔子师.郯子④小.学而大.遗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⑦吾从而师.之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⑨登高.而招⑩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①⑤⑨/②③⑦⑩/④⑥⑧B.①③⑩/②⑦⑧⑨/④⑥⑤C.①⑤⑩/②③⑦/④⑥⑨/⑧D.①⑤⑩/②⑦/③⑧/④⑥⑨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古之学者..必有师(有学问的人)②君子生.非异也(天性)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④非能水.也(游水)⑤而闻者彰.(清楚)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全面)B.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要学习)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③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④士大夫之族.(类)⑤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晓)⑥则耻.师焉(耻辱)C.①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容身,安身)②而耻.学于师(以……为耻)③而绝.江河(横渡)④学不可以已.(停止,结束)⑤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道,懂得)⑥善假.于物也(借助)D.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今异义,广泛的学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同“授”,传授)③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④郯子之徒.(徒弟)⑤今之众人..(普通人)⑥声非加疾.也(劲疾)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劝.学(鼓励)②輮以为轮(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③其曲.中规(曲度、弧度)④虽有.槁暴(又)⑤輮使之然.也(这样)⑥金.就砺则利(金属)⑦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B.①金就砺.则利(磨刀石)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之所学也(片刻)④臂非..乎己(反省)③不如须臾加.长也(更)⑤蟹六跪而二螯.(蟹钳)⑥非利.足也(使加快)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越发)C.①而致.千里(到达)②其贤.不及孔子(才德优秀)③而神明..自得(非凡的智慧)④锲.而舍之(雕刻)⑤金石可镂.(雕刻)⑥锲而不舍.(停止、止息)⑦驽马十驾.(一天的行程)D.①故不积跬.步(半步)②功.在不舍(功效)③虽有槁暴..乐师百..(晒)④而致.千里(到达)⑤巫医工之人(古代巫和医不分)⑥巫医乐师百工..之师(未成年男子)..之人(泛指各种工匠)⑦彼童子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读..之不知(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读)②蟹六跪.而二螯(蟹钳)③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④不拘于时.(时俗)B.①术业..从师而问焉(尚且、还)③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有专攻(学术技艺)②犹且④官盛则近谀.(谄媚奉承)C.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表反问语气)②无长无.少(没有)③是故..无贵无贱(因此)④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D.①闻.道有先后(知道、懂得)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古人从师之道)③师道师的风尚)④年十七,好古文..(文言文)6.下列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①虽有槁暴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③吾尝跂而望矣B.①君子生非异也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③师不必贤于弟子C.①或师焉,或不焉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以为轮D.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犹且从师而.问焉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8.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③善假于.物也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⑦师不必贤于.弟子⑧月出于.东山之上A.①④B.②⑧C.③⑦D.②④9.下面对“师”的义项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则耻师.焉⑤孔子师.郯子⑥吾师.道也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⑧不耻相师.⑨或师.焉,或不焉A.①②/③⑤/④⑦⑨/⑥⑧B.①②/③⑥/④⑦⑨/⑤⑧C.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D.②③/①④/⑤⑥⑧/⑦⑨10.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不如师..必有师 B.是故弟子不必C.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1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
《师说》复习学案
《师说》复习学案一、要点回放《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文学常识韩愈,字,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称“韩吏部”。
死后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说》选自他的《昌黎先生集》。
唐宋八大家:唐代古文运动:唐代中叶散文领域的一次革新运动,以反对六朝以来浮艳的骈丽文风,恢复先秦两汉等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为主要内容。
韩愈、柳宗元等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经过二百多年,终于恢复了“文以载道”、“言之有物”的传统,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
“说”:“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如《师说》、《马说》、《黄生借书说》等。
三、难字注音句读.或不.焉官盛择近谀.郯.子苌.弘老聃.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或师焉,或不焉五、词类活用①吾从而师.之②而耻学于师.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④是故,圣益圣.,愚愈愚。
六、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2、吾从而..师之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七、一词多义1、惑:传道、授业、解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之不解孰能无惑-----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2、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吾师道也不耻相师师道之不复,可知矣3、无:圣人无常师无长无少,无贵无贱-4.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5.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古之学者,必有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八、文言虚词1.犹且从师而.问焉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其.皆出于此乎?5.其.可怪也欤?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学案
《师说》学案..(优秀3篇)师说教案篇一背景材料一、韩愈抗颜而为师《师说》有一句话:“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就是说,韩愈在《师说》里讲的所谓“师”,不是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而是指给“士大夫之族”,即社会上学业有成就的士人或学者做老师,或给做官的当老师。
韩愈生活在佛教极盛的时代。
唐太宗就很佞佛,从他以下都在极力地扶持佛教。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皇帝佞佛的结果,首先是大大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间,增加了对于佛的迷信。
其次,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它主张“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
这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
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耻笑谈论所谓“圣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
于是这就成了一种风气。
整个唐朝时候,反对给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学者、当官的做老师,认为有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便是狂人。
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敢于不管这种风气,韩愈是其中的一个。
他不管这种风气,不怕人家的耻笑,不顾世人的笑骂,敢于做这样的老师,毅然以青年人的老师自命,担负起教导他们的责任。
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尽管自己不愿担任老师的名义,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却赞扬了韩愈的做法:“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 韩愈为了反对当时的那种风气,批驳世人的那种耻笑,写了《师说》。
二、古文运动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
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结、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
这次文学变革,适应着时代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
师说复习导学案学生版
《师说》复习导学案
、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学生找疑、讨论释疑:
四、课堂检测:
1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相互勉励
2
3。
《师说》复习学案
《师说》复习学案高二语文组:段素娟复习目标:1、夯实基础,积累课文重要知识点。
2、梳理掌握“之”、“其”的意义和用法。
3、探究文本,挖掘写作素材一、夯实基础(一)名句默写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2.位卑则足羞,。
3.孔子曰:“三人行,。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如是而已。
5、_________ ,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
6、爱其子,,,。
7、师者,。
8、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
(二)、重点词语1、古之学者必有师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吾从而师.之5、今之众人6、而耻.学于师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9、士大夫之族.10、君子不齿..1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2、郯子之徒.1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14、不拘于.时,学于.余15、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三)、一词多义1、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2)吾师道也(3)吴从而师之(4)师道之不传也久已(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2、道 (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2)策之不以其道(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何可胜道也哉?(7)道芷阳间行。
(8)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12)会天大雨,道不通。
(四)、虚词1、郯子之.徒 \ 士大夫之.族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2、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4、作《师说》以.贻之.。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7、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8、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复习学案1 夏长欢
《师说》复习学案【复习任务】1、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掌握重点实、虚的意思,翻译重要的句子;2、重点积累实词“道”的常见义项,并能准确推断其不同语境义;3、积累本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检测】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古之学者..( )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 )吾前,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 )师.( )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也,夫庸知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 )..( )之不传.( )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学于师。
是故圣.( )益圣.( ),愚.( )益愚.( )。
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 )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 )焉。
彼童子之师,授.( )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 )焉,小学....( )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 )也。
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不耻.( )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 )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 )师。
孔子师.( )郯子、苌子、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 )不及..( )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必.( )有我师。
《师说》高三复习学案
《师说》高三复习学案一、名句默写1、是故无贵无贱,,,2、位卑则足羞,3、孔子曰:“三人行,”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而已。
5、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6、爱其子,,,7、师者,8、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道名词(1)会天大雨,道不通(2)策之不以其道(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7)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动词(1)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2)何可胜道也哉?(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4)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之代词(1)郯子之徒\\士大夫之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2)作《师说》以贻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之二虫又何知!(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蚓无爪牙之利动词吾欲之南海,何如?其如代词(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副词(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吾其还也。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连词(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助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虚词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我国煤炭随着关税从下降到最终取消,加上国际煤价下跌以及大宗商品国际远洋运输成本降低,国际煤炭运入国内后的价格与国内煤炭价格相差无几,有的甚至低于从国内购买的价格。
D、随着进口原料奶粉与国产原料奶粉价格倒挂,国产原料奶粉生产厂家集体亏损,近期黑龙江部分地区多家企业出现原奶限制收购,还出现了个别奶农杀奶牛的现象。
⑷其皆出于此乎()⑸其可怪也欤()⑹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前: 后:)
⑦于
⑴其皆出于此乎()⑵学于余(耻学于师)( )⑶于其身也()
⑷师不必贤于弟子()⑸不拘于时()
三、名句默写
1.人非生而知之者,。
2.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
3、爱其子,,,。
4、彼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赵本山作为嘉宾亮相相声大赛颁奖典礼,并和春晚总导演哈文一起接受了记者采访。两人在一起的友好场面令两人不合的传闻不攻自破。
D.这个有聪明才智的小伙子十分用功,几年的功夫,学业水平青云直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日本政府执意采取非法“购岛”行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4、C(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和责问。A.要言不烦: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烦琐。B.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D.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5.B(解析:A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C中途易辙,把“我国煤炭”放在“随着”后;D成份残缺,“限制收购”后加“的现象”。)
③“当下性”是实现儒学创造性转化的动力与源泉,这或许才是重新儒学时所应坚守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尺度。
A.关注鉴于审视B.注意鉴于审察
C.注意基于审视D.关注基于审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任县长短短半年,几件事做得要言不烦,受到了全县人民的一致称赞。
B.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德州百姓的浩大工程做好。
A、蜇伏搏弈一滩血牙牙学语
B、姑息通谍啦呱儿世外桃园
C、遨翔猩红笑咪咪山青水秀
D、缘份安份势力眼鞭辟入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方绝不接受日本将钓鱼岛收为“国有”这一非法做法。中方将继续密切事态发展变化,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②新一代客票系统是对原有铁路客票系统的技术升级,为保证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的连续性和功能配套要求,铁道部决定由原铁路客票系统研发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所承担该系统应用软件的研发工作。
《师说》复习学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臧否zàng揖让jī刽子手guì空穴xué来风
B、噱xué头颀长qí露马脚lòu一丘之貉hé
C、克kē扣订正dìng煞风景shà虚与委蛇yí
D、瘙sào痒吱声zhī处方药chǔ咸与yǔ维新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二、重点词语解释
①师(课文中出现26次)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⑵吾师道也()⑶吾从而师之()⑷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⑹十年春,齐师伐我( )
②传
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⑵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③道
⑴吾师道也()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⑶策之不以其道( )⑷何可胜道也哉( )
1、B(A揖让yī臧否zāng C克kè扣煞风景shāD吱声zī咸与yù维新)
2、D(A蛰伏博弈一摊血B通牒拉呱儿世外桃源C翱翔笑眯眯山清水秀D缘分安分势利眼鞭辟入里)
3.A(解析:关注:关心重视。注意:把心思、思想放到某一方面。基于: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审视:仔细看,反复分析,推敲。审察:仔细观察。)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
7.孔子曰:“三人行,。”
8、圣人无常师。。
四、翻译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惑
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⑵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⑤之(课文中出现25次)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⑵择师而教之( )⑶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⑷句读之不知(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⑹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⑥其(课文中出现17次)
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⑵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