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案例4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2014年杜邦公司美国休斯敦化工厂泄漏事故致4死1伤2014年11月16日消息:世界第二大化工公司、美国杜邦公司位于休斯敦东南拉波特地区的工厂,15日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5名工人直接暴露于有害气体甲硫醇中,造成4人死亡、1人被送往医院救治。

杜邦公司发言人伍兹(Aaron Woods)证实,15日凌晨4时左右,位于斯特朗路厂区一个储存甲硫醇的存储罐阀门失效,造成甲硫醇大量泄漏。

工人和紧急救援人员6时左右控制住了泄漏,但已有5名工人暴露在有害气体中。

其中4人在厂区内死亡,1人被送往附近的星海假日医院,伤情不会危及生命。

在化学品溢出时,4名死亡员工之一曾下落不明。

杜邦拉波特厂区约有320名雇员,“这是该厂区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泄漏事故。

”伍兹表示,“我们现在的重点是这些员工”。

拉波特应急管理协调员萨格斯(Jeff Suggs)指出,泄露的甲硫醇为无色有害易燃气体,有一股臭鸡蛋或臭鱼的难闻气味,通常用于天然气添加剂、保护农产品蛋白质的合成剂或杀虫剂。

今次泄漏出的甲硫醇不会对附近社区构成危害。

休斯敦西南地区的密苏里市、糖城和罗森伯格市均有居民报告闻到刺鼻气味,警方认为这也是约60公里外的杜邦公司工厂当天化学品泄漏导致。

美国有毒物质与疾病登记署(ATSDR)记录显示,人体直接暴露于甲硫醇中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皮肤或眼睛炎症;吸入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及不同程度的麻醉;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2014年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大爆炸事故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的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正是这个特别重大的爆炸事故为这个全国县级“首富”城市蒙上一层重重的阴影。

4日,国务院“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组根据暴露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对事故作出判定: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案例4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

案例4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
(3)采用玻璃管加热引燃硫,避免在瓶外点燃硫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使用弯玻璃管便于引燃硫后将玻璃管上移,以免干扰硫的燃烧现象。
(4)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滴加品红溶液的水,以及一根镁条,可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硫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品红溶液、镁条。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Βιβλιοθήκη 及现象1、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2、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在燃烧匙中加入适量硫,集气瓶中装有少量滴加品红溶液的水以及一根镁条。
3、在锥形瓶中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后先用小橡胶塞塞好备用,并断开橡胶管用止水夹夹住。
案例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
实验名称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
实验目的
体现绿色化学的要求,装置简单,现象明显,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原理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实验仪器
及药品
锥形瓶(带橡胶塞和导管)、注射器、集气瓶、橡胶塞(带燃烧匙和导管)、止水夹、酒精灯、火柴、弯玻璃管(带小气球)。
4、将热的弯玻璃管下移,使玻璃管下端与硫粉接触,再将玻璃管上移,可观察到燃烧匙中硫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5、反应后将瓶内液体充分震荡,可观察到液体褪色,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创新
设计
说明
(1)制取氧气采用注射器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可控制反应物的量。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用橡胶塞取代玻璃片,密闭性较好。

危险化学品事故典型案例

危险化学品事故典型案例

附件2危险化学品事故典型案例消防救援局2020年4月目录引言 (1)案例一:辽宁大连“7.16”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油库爆炸火灾事故 (4)案例二: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火灾事故 (7)案例三:福建漳州“4.6”古雷腾龙芳烃有限公司爆炸火灾事故 (10)案例四:山东日照“7.16”石大科技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爆燃事故 (14)案例五: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17)案例六:江苏靖江“4.22”德桥化工仓储有限公司爆炸火灾事故 (21)案例七:山东临沂“6.5”金誉石化有限公司爆炸火灾事故 (25)案例八:河北张家口“11.28”盛华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 (28)案例九:江苏盐城“3.21”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 (31)引言为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黄明书记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典型案例复盘研究,做到打一仗进一步,按照局领导指示,消防救援局作战训练处组织对2010年以来发生的9起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案例进行了梳理分析,在风险防范、处置理念、技战术应用等方面总结归纳了启示与收获,希望各总队在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和实战处置中予以参考借鉴和遵循把握。

启示一:严格把控企业防控底线。

事故暴露出现行防火规范在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建筑布局等方面滞后于行业发展;企业本质安全条件先天不足,工艺安全设计存在缺陷或根本缺失,生产运行过程抵抗风险能力不足和安全防控设施停用等问题,必须从源头把控企业消防安全,夯实化工园区和企业防灾、减灾、控灾的安全底线,避免将安全风险转嫁至消防救援队伍。

启示二:强化企业初期处置能力。

针对企业事故状态下的逆向应变和处置能力不足,应急预案中灾情等级过低、应对措施少,应急力量能力不足。

特别是企业工艺处置队伍应急处置权限过低,应急处置不及时;企业专职消防队伍专业处置技能滞后,人员流动较大、轮换快,初战控制能力不强等问题。

必须提升企业两支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将灾害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黑色三分钟第四部事故案例

黑色三分钟第四部事故案例

黑色三分钟第四部事故案例黑色三分钟是指石油工业中发生重大事故的一种现象,这些事故往往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内,且事故规模较大,对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下面将列举十个黑色三分钟第四部事故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

1. 广东某化工厂火灾事故:该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时,火势迅速蔓延,导致整个工厂被烧毁。

2. 山西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该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瓦斯积聚导致爆炸,造成多名矿工丧生。

事故发生时,矿井内的瓦斯爆炸声震动了周边地区。

3. 河北某化工厂泄漏事故: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周边水源被污染,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

4. 重庆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该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生坍塌,导致多名工人被埋压。

事故发生时,施工现场一片混乱,救援工作十分困难。

5. 江苏某化工厂爆炸事故: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时,爆炸声震动了周边地区,浓烟滚滚。

6. 辽宁某石油储罐泄露事故:该石油储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导致大量石油流失,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修复工作。

7. 浙江某化工厂气体中毒事故:该化工厂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气体泄漏导致多人中毒。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和处理。

8. 湖南某煤矿事故:该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发生坍塌,导致多名矿工被困。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全力展开救援工作,最终成功解救被困人员。

9. 广西某化工厂火灾事故: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大量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奋力扑救,最终将火势控制住。

10. 江西某矿井透水事故:该矿井在开采过程中突然发生透水,导致多名矿工被困。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并采取措施封堵透水点。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2014 年杜邦公司美国休斯敦化工厂泄漏事故致4死1伤2014 年 11 月 16 日消息:世界第二大化工公司、美国杜邦公司位于休斯敦东南拉波特地区的工厂, 15 日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 5 名工人直接暴露于有害气体甲硫醇中,造成 4人死亡、 1 人被送往医院救治。

杜邦公司发言人伍兹(Aaron Woods) 证实, 15 日凌晨 4 时左右,位于斯特朗路厂区一个储存甲硫醇的存储罐阀门失效,造成甲硫醇大量泄漏。

工人和紧急救援人员 6 时左右控制住了泄漏,但已有 5 名工人暴露在有害气体中。

其中4 人在厂区内死亡, 1 人被送往附近的星海假日医院,伤情不会危及生命。

在化学品溢出时,4 名死亡员工之一曾下落不明。

杜邦拉波特厂区约有320 名雇员,“这是该厂区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泄漏事故。

”伍兹表示,“我们现在的重点是这些员工”。

拉波特应急管理协调员萨格斯 (Jeff Suggs) 指出,泄露的甲硫醇为无色有害易燃气体,有一股臭鸡蛋或臭鱼的难闻气味,通常用于天然气添加剂、保护农产品蛋白质的合成剂或杀虫剂。

今次泄漏出的甲硫醇不会对附近社区构成危害。

休斯敦西南地区的密苏里市、糖城和罗森伯格市均有居民报告闻到刺鼻气味,警方认为这也是约 60 公里外的杜邦公司工厂当天化学品泄漏导致。

美国有毒物质与疾病登记署(ATSDR) 记录显示,人体直接暴露于甲硫醇中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皮肤或眼睛炎症;吸入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及不同程度的麻醉;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2014 年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 特大爆炸事故2014 年 8 月 2 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的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5 人死亡、 185 人受伤。

正是这个特别重大的爆炸事故为这个全国县级“首富”城市蒙上一层重重的阴影。

8.2 ”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组根据暴露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对事4 日,国务院“故作出判定: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高中化学最新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55个

高中化学最新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55个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课题组课题负责人陈人昌2018年12月改进型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点一、实验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1、立意的科学性。

2、操作的可行性。

3、过程的安全性。

4、用品的简约性。

5、思路的创新性。

6、效果的启发性。

二、实验方案设计满足的要素1、改进背景与设计目的。

2、用品选取与装置组配。

3、实验过程与操作方法。

4、实验记录、现象分析与结果讨论。

5、注意事项与改进反思。

三、实验方案设计侧重的内容1、实验药品的选取。

2、实验仪器的改进。

3、实验装置的改进。

案例1 铝热反应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实验名称铝热反应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实验目的通过改进和创新,使实验更具有安全性,科学性,环保性,现象明显等特点。

实验原理铝热反应,是铝单质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出了铝的强还原性。

由于氧化铝的生成焓(-1645kJ/mol) 极低,故反应会放出巨大的热,甚至可以使生成的金属以熔融态出现。

另一方面,反应放出大量热使铝熔化,反应在液相中进行使反应速率极快,短时间放出极大量的热。

实验仪器及药品电子桌秤、药匙、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玻璃漏斗(口径150mm)、玻璃罩子(口径200mm)、凡士林、滤纸、橡皮弯管、玻璃(或塑料)水槽、镊子、小木条、尺子、三角锉刀。

氧化铁、铝粉、氯酸钾、镁条、细沙。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一、实验步骤:1用三角锉刀去掉玻璃漏斗下端的玻璃短颈,在其内壁涂上一层薄的凡士林,架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在漏斗正下方放置一个底层铺有细沙的玻璃水槽A。

把玻璃罩子和塑料弯管连接起来夹在铁架台的铁夹上,橡皮管的另一端通入玻璃水槽B来吸收烟尘。

组装实验装置(如图)。

2.将两张圆形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贴于涂有凡士林的玻璃漏斗内,其中,外侧纸漏斗须用水润湿,在其底端剪一小孔。

3.用电子桌秤称取干燥的氧化铁粉末1.25g、铝粉0.50g,均匀混合后放在纸漏斗里,在混合物中央放少量氯酸钾并插入长约5cm的镁条。

跨学科实践活动4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跨学科实践活动4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如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还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等方面的提升。通过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调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学生将了解到水的净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以我国水资源状况为背景,引入水的净化主题。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以及水净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设计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如家庭自来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水的净化原理和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如“根据所学知识,你们认为哪种净化方法最适合家庭自来水净化?”“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水的净化原理来保护水资源?”等。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跨学科素养。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工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汇总目,录目,录 (1)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5)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5)二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6)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7)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8五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10)六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12七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14八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5)九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7)十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18)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20)十二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22)第二章爆炸事故案例 (24)一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24)二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25三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27)四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29)五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31)六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32)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33)八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35)九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35)十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36)十一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37)十二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38)第三章中毒事故案例 (40)一河南濮阳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40二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 (42)三淄博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 45四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8.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46五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 (47)六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4.21”事故 (48)七苯中毒事故案例 (51)八制度不执行,入罐作业酿事故 (52)九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54)十二氧化硫中毒事故案例 (55)第四章国外化工安全事故案例 (58)一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BP-阿莫科聚合物工厂爆炸事故58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Sonat Exploration公司油气分离厂火灾爆炸事故60三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爆炸事故 (65)四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 (69)五美国环氧乙烷再蒸馏塔爆炸事故 (70)六韩国幸福公司的ABS树脂厂火灾爆炸事故 (72)七日本一合成氨装置爆炸事故 (73)八印度马弗罗炼油厂储罐区爆炸事故 (74)九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站火灾爆炸事故 (75)十西班牙液化丙烯罐车爆炸事故 (78)十一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氮气窒息事故 (81)十二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 (84)十三日本一化工厂生产农药时焦油状废物分解泄漏事故88十四塞内加尔液氨储罐发生爆炸事故 (89)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2010年9月12日,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燃事故,造成2人重伤,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30余万元。

石油化工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汇总

石油化工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汇总
3. 公司对此类电气系统可能出现的工艺风险认识不足 4. 公司与医疗救护单位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不畅。
宁波环洋化工有限公司关于“6.23”事故
2015年6月23日20点30分宁波环洋化工有限公司在 一期环氧氯丙烷装置T170进行填料清理工作时发生 一作业人员进入塔内被坍塌的填料掩埋,经抢救无 效死亡。
事故处理: 设备部及运行部门人员进行经济处罚。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第一联合车间60万
重整脱砷罐“3.14”床层爆裂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经过
3月7日天鹏公司对R-101反应器中原有脱砷剂进行卸除,充填了新 脱砷剂。3月8日投用R-101,对催化剂进行硫化,发现压差达到 0.267MPa(正常操作压差0.080MPa),打开R-101上人口孔(DN 500mm)准备撇剂时发现脱砷剂床层膨胀了大约1.25米高。当日清 理出了保护剂和两桶脱砷剂及炭粉。讨论后决定从R-101底部卸料口 卸剂。由于结焦严重,无法卸出脱砷剂,决定从反应器顶部进行卸剂。
精品文档石油化工行业典型事故案例精品文档设备部例会安全交流201632精品文档案例1精品文档?案例2精品文档?案例2精品文档?案例4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加氢裂化装置汽提塔塔底泵410泄漏2015年4月10日22时57分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产品汽提塔塔底泵泄漏着火造成3台泵泵上方框架少量仪表和动力电缆过火一条管线局部开裂直接经济损失166万元
P3304为两台设备, 一开一备,有独立的 出入口阀门和排液管 线
设备简图
设备简图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原因分析
1. 氯苯屏蔽泵P3304-1的定子护套被磨穿,导致含有氯 苯的工艺物料进入定子线圈。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

实验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醋酸和苏打粉;(2) 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并闻试管中是否有气味;(3) 反复加入醋酸和苏打粉,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4) 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酸碱指示剂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5) 结论:醋酸和苏打粉在反应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和盐,并且酸性和碱性被中和,所以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现象,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1) 准备铜丝和硫粉;(2) 将铜丝和硫粉放入试管中并加热;(3) 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颜色变化的气体;(4) 结论:铜与硫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硫化铜。

3. 酸性物质与金属的反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酸性物质与金属的反应现象,了解酸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实验步骤:(1) 准备稀盐酸和铁钉;(2) 将铁钉放入稀盐酸中;(3) 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并观察铁钉的表面是否有变化;(4) 结论:稀盐酸与铁钉反应生成了氢气,并且铁钉表面产生了气泡。

4. 溶解度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了解溶解的条件和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盐、糖、沙子和植物油;(2) 将每种物质分别加入不同的试管中,并加入等量的水;(3) 摇晃试管观察物质是否溶解;(4) 结论:盐和糖在水中溶解,沙子和植物油不溶解。

5. 酶的活性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条件下酶的活性变化,了解酶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实验步骤:(1) 准备淀粉溶液、淀粉酶和不同温度的试管;(2) 将淀粉溶液分别加入不同温度的试管中;(3)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4) 观察试管中是否有颜色变化,并记录所需时间;(5) 结论:酶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够加速淀粉的分解,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降低酶的活性。

6. 锌与稀酸的反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了解金属与酸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4篇)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4篇)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叫小明,是一个十分爱玩的学生,对化学知识没有很大兴趣,也不愿意集中精力听讲。

他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做小动作,对老师的讲解兴趣缺缺。

这给我上课产生了很大的困扰,也让我深感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与改进。

下面我将从课堂环境营造、教学方法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反思了自己在课堂上营造的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安静、温馨且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的不足,我往往只侧重于对那些经常开小差、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进行批评,而忽视了给其他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机会。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发现和表扬那些听课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通过他们的表现来激励其他学生也加入到活动中来。

此外,我还要改进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反思了自己选择教学方法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对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我应该选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对化学产生兴趣。

我应该注重与学生的对话互动,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在之前的教学中,我过于强调自己的解释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

因此,今后我将采用更多的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化学知识。

同时,我还要注重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最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活动设计。

对于小明这样的学生,我应该设计一些有趣、生动的活动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在之前的教学中,我往往只是侧重于传递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和探究环节。

因此,今后我将加强实验和观察活动的设计,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践来认识化学现象,理解化学知识。

同时,我还要注重活动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和形式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山东2022年化工事故案例

山东2022年化工事故案例

山东2022年化工事故案例
2022年4月9日,聊城市发生一起氩气瓶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11点30分左右,李某、杨某、王某等3人使用高频焊机进行作业过程中,正在使用的氢气瓶中氢气用完,3人开始更换氩气瓶实瓶;11时40分左右,氢气瓶实瓶在更换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1人死亡,2人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2022年6月,山东淄博一家化学品公司——工人未经安全培训,在化学储存罐进行电焊作业时,火花引爆了化学气体,造成2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案发当日10时42分左右,在污水站内施工现场,工人李某、于某采用磨光机对次氯酸钠储罐罐顶法兰螺栓进行切割作业时,切割产生的火花引起罐内混合气体闪爆,造成李某当场死亡、于某重伤,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造成设备损失约4万元人民币。

2022年1月31山东省诸城市发生一起违法倾倒化工废料事件。

此事共造成37人中毒,其中4人抢救无效死亡。

2022年4月24日凌晨零时左右,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一台压缩机发生泄漏导致闪爆起火,经过应急处置,火势迅速被扑灭,无人员伤亡,无环境污染。

2018案例4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

2018案例4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

案例四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一、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拟新建100万t/a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选址位于化学工业园区内,处于中心城区下风向。

(规划符合性、选址合理性分析)用途: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进而生产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丁二醇酯等聚酯树脂。

(补充3)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丁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见15年教材差别化纤项目原料,即用PTA生产PET。

2.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链接)《石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第三条:①新建、扩建项目应位于产业园区,并符合园区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②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严格控制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设施。

③不予批准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等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和城市建成区的新建、扩建项目。

3.项目组成3.1主体工程:氧化单元、加氢精制单元、制氢单元及风送包装系统等。

3.2储运工程(关注风险)⑴原料罐区:对二甲苯、醋酸。

⑵中间罐区:对二甲苯、醋酸、甲醇、醋酸正丙酯、氢氧化钠。

①(无组织排放)大小呼吸,刺激味气体;(臭气浓度)②(重大危险源)同一单元,临界量。

③(恶臭)净化措施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避免扰民。

⑶成品库区:精对苯二甲酸[PTA]⑷化学品库:用于储存醋酸锰、醋酸钴、催化剂、回收剂等。

3.3公用辅助工程①80t锅炉房:燃气锅炉,提供蒸汽。

(关注低氮燃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②循环水场、脱盐水站。

3.4环保工程①工业废气处理设施:催化焚烧装置;防止二次污染;(《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②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装置450m3/h、废水回用装置450m3/h。

③事故水池:2座。

④污泥焚烧炉:旋风式回转窑焚烧炉。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注)化工类危废:自行处置,不出园区(减量化)3.5依托园区项目:排水管线;①工业废水处理后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至嘉陵江的排水管线及排污口;②锅炉和除盐水站排水依托园区清净下水管网排放。

氯化工艺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氯化工艺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2
近年氯气泄漏事故: 事故发生原因:装卸钢瓶平台高度与橡皮垫圈位 差5cm,钢瓶落地时发生碰撞,导致钢瓶阀门根部 断裂,氯气外泄;其次钢瓶缺少钢瓶阀门安全帽, 违反“氯气安全规程”,同时装卸现场不规范,通 道不畅等。厂方加强化学危险品装卸管理,装卸现 场应配置必要的抢修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13
14
第八章 氯化工艺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氧化乙酸氯化岗位玻璃冷却器爆炸事故
1. 事故经过:
2007年10月25日上午10:30分,某化工厂氯乙酸工段C1氯 化釜系统玻璃冷却器突然发生爆炸。其中C1氯化釜三楼九节 玻璃冷却器全部炸坏,炸坏后的碎片造成附近D2 、E1 、E2
等三台氯化釜共七节玻璃冷却器不同程序的损坏。爆炸发生
由于行车安装质量存在问题,刹车不灵,加上加氯设备 本身的缺陷,在处理液氯泄漏过程中,现场人员又未佩带个 人防护用品,厂内缺乏运输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危险物 品操作时现场也无监护措施等,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15
案例三 醋酸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1. 事故经过: 1995年5月18日下午3点左右,某化工厂,在生产对硝基苯
8

2.事故原因分析 最初爆炸的液氯钢瓶,是9月3日由某化工厂送到电化厂 来充装液氯的。某化工厂的液化石腊工段是以液体石腊和液 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腊。该工段由于生产管理混乱。设备简 陋,在液氯钢瓶与生产设备的联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 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腊倒灌入液氯钢瓶。 电化厂液氯工段无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缺乏 严格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在液氯充装前没有对液氯钢瓶 进行检查和清理,致使液 氯钢瓶内倒灌入氯化石腊,在再次充装液氯时,氯化石 腊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骤然升高,致使钢瓶发 生粉碎性爆炸。可见,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混乱。

黑色三分钟第四部事故案例

黑色三分钟第四部事故案例

黑色三分钟第四部事故案例1. 2010年11月30日,黑色三分钟第四部事故发生在湖南省岳阳市,造成31人死亡,110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事故发生在当地一家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失误,导致一处储罐发生爆炸,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严重火灾和毒气泄漏。

2. 事故发生时,化工厂正在进行一次常规的设备检修,其中包括储罐的清洗和维护工作。

然而,在清洗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程序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导致一处储罐中的残余化学物质与清洗液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火焰。

3. 火灾迅速蔓延,并引发了爆炸,造成周围设备和建筑物的严重损毁。

同时,毒气泄漏也导致附近居民和工人中毒,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当地的消防队和应急救援队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工作,但由于事故规模庞大,救援工作非常困难。

4. 调查人员后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对化工设备的操作不熟悉和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培训。

此外,化工厂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存在缺陷,没有有效的监控和应急预案,无法及时发现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5.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了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对化工厂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改进。

同时,对事故受害者和家属进行了相关救助和赔偿,以减轻其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

6. 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对化工安全的重视。

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化工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安全要求和标准。

同时,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了化工设备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7. 黑色三分钟第四部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人们,化工生产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和风险性,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

只有通过规范的操作、完善的安全措施和有效的监控体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8. 此次事故也促使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化工企业的执法力度和监管措施。

加强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化工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高中化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4

高中化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4

高中化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4案例概述此案例旨在展示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相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案例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包括教育领域。

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案例内容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为酸碱中和反应。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通常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来研究相关内容。

但是,在此案例中,我们将引入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软件,如PowerPoint或Prezi,来展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例。

通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呈现,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解释抽象概念和复杂过程。

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在线研究平台来拓展学生的研究内容。

通过推荐相关网站、视频和应用程序,学生可以自主研究和探索更多与酸碱中和反应相关的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此外,为了加深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虚拟实验或模拟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或在线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操作,并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来分析和总结相关知识。

最后,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设计一些在线测验或小组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表格、在线问卷或合作文档等形式提交他们的答案和成果,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反馈和评价。

教学效果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融合,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加深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3. 拓宽学生的研究资源和互动方式。

4. 提供及时的研究反馈和评价。

结论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相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丰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演示、互联网资源、虚拟实验和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种融合教学的方式将有助于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发光法四周四代阴转阳案例

化学发光法四周四代阴转阳案例

化学发光法四周四代阴转阳案例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检测DNA中是否含有某种特定基因的方法。


方法通过将DNA片段与引物和荧光素结合,如果基因存在,则荧光素
会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发光,从而检测出目标基因。

某一家族的四代人中,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有乳腺癌的女性的孪
生兄弟。

他们的侄女为了检测自己是否具有患乳腺癌的遗传风险,在
咨询过遗传学家后选择了化学发光法检测。

结果显示,该侄女的DNA中确实存在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表明
她存在着患上乳腺癌的遗传风险。

她的两个儿子也进行了相同的检测,结果显示他们同样携带有这种基因。

为了降低遗传风险,该侄女选择进行预防性乳腺切除手术,而她
的两个儿子也被建议在适当年龄时进行相关的检测和预防性手术。

这个案例表明,化学发光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遗传检测方法,
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遗传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化学泄漏事故案例

化学泄漏事故案例

化学泄漏事故案例案例概述本文档将介绍一起化学泄漏事故案例,通过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以提醒人们对于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性。

该案例涉及一家化工厂发生的泄漏事故。

案例详情该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和储存化学品的企业。

事故发生在一个晴朗的夏日早晨。

当时,一名工人不慎打翻了一桶含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液体。

该液体迅速泄漏并蔓延,形成了一片危险区域。

事故发生后,工人立即向工厂管理层报告了情况。

工厂紧急启动了应急计划,并迅速疏散了附近的员工和居民。

同时,他们还立即通知了当地救援队和相关政府部门,请求协助处理这起化学泄漏事件。

救援队迅速响应,派遣了专业人员前往现场,配备了适当的防护装备。

他们使用特殊的清洁剂来稀释和中和泄漏物,并采取了控制措施以阻止进一步的泄漏和污染。

同时,他们还对周边地区进行了空气检测,确保没有对人员和环境构成进一步的风险。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努力,泄漏被成功控制住。

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污染也被最大程度地减少。

化工厂在事故后进行了彻查,以确定事故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结论本案例展示了化学泄漏事故的严重性和应对措施的重要性。

对于化学品企业和相关工作人员来说,确保安全生产和正确应对事故是至关重要的。

采取预防措施、进行应急演练并及时报告和求助都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注意:本文档中的案例为虚构情景,仅供参考,不得用于引用或确认实际发生的事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4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4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制作简易供氧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社会。
(三)小组合作
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collaborative learning合作完成供氧器的制作。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化学知识,还需要结合物理和生物知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学生完成供氧器制作后,我组织他们进行反思和评价。首先,让学生自我反思,思考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然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我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的反思与评价过程有助于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我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注意安全,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化学知识,还提高了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后,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我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供氧器设计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教学案例
凉水河中学潘英杰
背景分析:
高效课堂的实施给教学提供了一片沃土,高效课堂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深受学生喜爱,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

县教育局为了加大课堂教学高效的力度,又推新的教学模式——“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自主为核心、以互动为平台,充分体现的是学生自主、全员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位于初中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是继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课题3《制取氧气》之后,又一个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内容。

本课题的学习不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从理论上归纳总结了气体制取的有关知识,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提升了学生对气体制取整体认识,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奠定了基础。

2、内容简介:从《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的标题看,重点在研究上,可以通过探究和讨论两种方式来呈现,意在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完成本课题的学习,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帮助学生总结提炼知识要点,通过当堂检测来巩固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标准要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属于“科学探究”主题的“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的内容之一,属于探究物质制备的范畴。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的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

因此,在“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中明确提出“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在“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主题中明确提出“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这就要求本课题要达到科学探究的中等水平,即初步形成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收集及检验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三、重难点:
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建构式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分析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澄清石灰水、漏斗、针筒等)
六、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学,揭示主题:空瓶变瘪实验
【教师】课前,教师准备了一只事先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向瓶中注入约1/3体积的水后,立即拧紧瓶盖,用力振荡,发现瓶子也慢慢变瘪了。

这时学生们有点迷惑了,教师趁机鼓动:“大家想不想亲手做一下,在每组仪器用品中,都有一只塑料瓶,大家试验一下吧!”
学生:学生们模仿教师的实验后,感到很失望,因为他们的瓶子都没有变瘪。

教师:“其实老师的瓶子和大家的不一样,我的瓶子里面装有一种‘神秘’的气体,而大家的瓶子里面只是空气。

我瓶子里的气体,能溶于水,所以密封的瓶子里面气压也会减小,当然就会变瘪了。

”接着发问:“大家能猜一下这是什么气体吗?”
学生:二氧化碳
教师:“大家知道我是怎样将饮料瓶中装满二氧化碳的吗?你们想不想将自己的瓶中也装满二氧化碳,重复一下老师刚才的实验?”
【设计意图】既是为了引课,也是为了让学生对亲自制取一瓶二氧化碳产生迫切需要,在任务驱动下,为探究二氧化碳的制法作好铺垫。

过渡:看来大家课前都预习了,那咱们就看看预习的效果怎么样呢?
(二)自主探究,个体建构
请各组小组长检查本组成员导学卡上是否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讨论:自主学习问题是否达成了共识?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将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中反馈,分组分题展示自主学习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1、2两个题的旧知回顾为二氧化碳的制取有个明确指向;通过3、4两个题,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矛盾,引发思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究竟是什么;第5题的设计,意在方便学生对比分析,气体制取的装置如何选择。

三、小组讨论,合作提升
师提问:如何才能得到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呢?
请同学们回到3题的展示区,小组内讨论排除燃烧法和加热法不适合用于制取二氧化碳;
师提问:哪些反应能方便快捷地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呢?
直接给出“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和试管等”,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动手实验:探究它们的反应速率如何、气体是否易于收集呢?最终得出的原理。

实验制取CO
2
酸的反应开始时有气泡产生,但随之气泡越来越少,慢慢停止了反应;只有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适中,反应在持续进行,收集起来也很方便。

【设计意图】对于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引导学生关注其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反应速度等,从而通过实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最适合药品。

过渡:确定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接下来,我们该探究什么呢?(制取装置)没错!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回到自主学习问题6,小组内讨论交流探究问题二,并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

首先,哪个组来汇报展示第一个问题呢?(两名同学完成,一为同学口头汇报,另一位同学画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简图)
接下来,哪个组来完成第二个问题呢?
最后哪个组能谈谈你们组是怎么验证和验满的呢?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师生可以进行质疑,如:除了能溶于水的原因不能用
的方法为什么要用燃着的小木条,排水法收集的理由外,还有别的吗?验满CO
2
体现了CO
的什么性质呢?这样的问题串,引发学生全面思考,拓宽解题思路,
2
建立知识的结构体系。

精讲点评:气体发生装置:由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决定。

气体收集装置:由气体溶解性和气体密度决定。

【设计意图】联系对比,推导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实验室中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有共同点,都是“固+液→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因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装置,而不能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

同时通过与氧气对比,再联系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学生们很快就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这样一个亲自动手的实验探究过程和化学实验对比方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了质的提升。

过渡:就让我们真正的实践一下讨论成果是否成功吧!
四、互动展示,评研深化
各小组利用所提供的仪器,设计出制取CO
的装置,进行展示并陈述设计原
2
理,在老师和同学的点评和点拨之后对装置进行改进,用本组的制取装置制取一瓶CO
,重复“空瓶变瘪”的实验。

2
【设计意图】前期讨论的诸如反应原理、药品选用、仪器装置及收集方法等都像“纸上谈兵”,不如动手实验来的实在,记忆深刻。

另外,让学生重做“空瓶变瘪”实验,也算是做到了首尾呼应。

五、反馈达标,拓展延伸
过渡:要想体味成功的乐趣,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那么在这节课中你收获了什么呢?
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学习小组各成员独立完成达标性问题;
3、各小组展示达标检测结果。

【设计意图】知识性总结问题1、2、3题,囊括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条理清晰,学生也易于记忆。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知识系统化的能力、化学专用术语的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等。

同时通过针对性练习和活化知识,反馈达标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以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教师对各组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奖励表现尤为突出的学生;
布置课外小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制取CO。

2
【设计意图】奖励学优生,表扬先进组,“以点带面”,促进全班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反应原理:
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二、制取装置:
发生——固、液;不加热。

收集——向上排空气。

三、验证和验满:澄清石灰水;燃着木条。

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落实,在整个流程中以问题为主线,设置一环一环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个体构建、小组讨论,合作提升,加上适当点拨指导,水到渠成,在学生的想、说、议、探、评的汇报展示中愉快地完成本课题。

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特色:
1、对于提出问题时如何创设情景,我设计了“空瓶变瘪”实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留下“悬念”――让学生也制取一瓶二氧化碳,使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体现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2、作为一节实验探究课,策略中要求本着“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交流提升”→“迁移应用”五个环节开展教学,能够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对这几个环节做了微调,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分享他人的观点,学会如何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赢得对方的支持,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本节课中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表现在学生对问题探讨交流的时间还不够充裕;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到位,并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