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分化、 个人禀赋与养老偏好选择——来自三市五县区的实证调查

合集下载

农民阶层分化、产权偏好差异与土地流转意愿——基于江苏省泰州市387户农户的实证分析

农民阶层分化、产权偏好差异与土地流转意愿——基于江苏省泰州市387户农户的实证分析
社会科学
2 0 1 3年 第 1期
徐 美 银 :农 民 阶层 分 化 、产 权 偏 好 差 异 与 土 地 流转 意愿
农民 阶层分化、 产权偏好差异与土地流转意愿
基 于 江 苏 省泰 州 市 3 8 7户农 户 的 实证 分 析
徐 美银

要 :我 国农 民阶层 分化 现 象 日益 明显 ,不 同阶层 的农 民对 土地产权 具有 不 同的
然 而 ,现有研 究 没有 充分 考虑农 民阶层 分化 的实 际情 况 ,没有 深入分 析不 同农 民 阶层 所具 有
的异 质性 特 征 以及 由此产 生 的对土 地流 转改 革 的影 响。 近年 来 ,随着 城 市化 、工业 化进 程 的加快 ,农 民 阶层 分 化 现象 E t 益 明显 。陆 学 艺研 究认 为 , 农 民 已经 分 化为农 业 劳动 者 、农 民工 、雇工 、农 民知识 分 子 、个 体 劳动 者和个 体工 商户 、私 营企 业 主 、乡镇 企业 管 理 者 、农 村 管 理 者 等 八 大 阶层 ② 。刘 洪 仁 等 指 出 ,农 民分 化 的基 本 向度 有 两 个 :一 是 以职业 为主 的水 平分 化 ,二是 以 经济 收入 为主 的垂直 分化 ⑧ 。 不 同 阶层 的农 民 ,由于所 从事 的职 业不 同、财产 禀赋 特征 不 同 ,对 土地 的依赖 程度 必然会 出 现 差异 ,从 而表 现 出对土 地产 权 的不 同偏好 ,这 些会 对农 民的土地 流转 意愿 产生直 接影 响 。只有 深 人分 析不 同 阶层农 民对 土地 产权 的异 质性 需求 ,才 能发 现 阻碍农 村土 地流 转 的本 质原 因 ,从 而 提 出有针 对 性 的差异 化措 施 ,顺 利推进 土地 流转 制 度改革 。

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意愿的实证研究

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意愿的实证研究

及其影响因素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 明, 西部地 区农民养老意愿的表达具有 多元化、 复杂 性的特征 , 养老意愿的选择受 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基于此 , 政府部 门应结合 当地农 民 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 因素 , 构建相互补充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 系来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 关键词 : 西部地 区; 农民; 养老意愿;oii 模型 Lg t sc
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等对养老意愿 的影响显著 ; 孔祥智等(07 利用 M L 20 ) N 模型对我国东南
部 地 区农 民 的养 老意愿 进行 研究 后发 现 : 同地 区农 民的养 老意 愿存 在 较大 差 异 , 不 年龄 、 别 、 教 育程 度 、 性 受 职业 状态等 个体 特征 对农 民养 老意愿 影 响显 著 ; 宋 宝 安 (0 4 建 立 Lg t 型 研究 了我 国中东 部 地 区 20 ) oii sc模 农 民的养 老意愿 后 , 为老 年人 的养 老意愿 呈现 多元 化 的趋势 , 认 性别 、 年龄 、 受教 育程 度等都 对养 老 意愿具 有
社 会保 障研 究 2 1 02年第 3期
S ca e ui tde N . 02 o il c rySu is o32 1 S t
西 部 地 区农 民养 老 意愿 的 实证 研 究
郝 金 磊
( 兰州商 学院 工商 管理 学院 , 肃 兰州 ,300 甘 7 00 )

要: 本文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 , 利用 Lg t 模型对西部地 区农民的养老意愿 oii sc
人群会在不同养老模式问进行权衡 , 而不再单纯依赖子女养老 ; 受教育程度方面, 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 初
一、Biblioteka 引 言 随着 家庭养 老保 障功能 的弱 化及 人 口老 龄 化 速度 的加快 , 国农 村 养 老面 临 严 峻 挑 战 。为实 现 “ 我 老有 所养 ” 目标 , 解 “ 富先 老 ” 态下农 民的养 老压 力 ,国务 院从 20 的 缓 未 状 09年起 开始 进 行新 型农 村 社 会养 老保 险( 以下 简称新 农保 ) 的试 点 。然而 , 建立 新农保 制度 具有 一定 的复 杂性 、 巨性 和 长期 性 , 艰 当前 农 村 养老 问 题 的解决 还需继 续依 靠传统 养 老模式 。因此 , 在研究 农 民养老 意愿 的基础 上 , 择并 优化 与之 相对应 的养 老 选 保 障模式 显得 尤为 重要 。 许 多学者 对农 民养 老意愿 都 曾做 过 有益 的研 究 , 得 出 了有 价 值 的结 论 。沈 苏 燕 等 (09 通 过 建 立 并 20 ) Lgsc模型分 析 了 中青 年农 民 的养老意 愿 , 为 中青 年 农 民养 老 意 愿 的社 会 化倾 向明 显 , 人 特 征 中的年 oii t 认 个 龄、 文化 程度 、 是否 已经参 保 和家庭 特征 中的婚 姻状 况 、 男孩个 数 、 家庭人 均年 收入 等 因素对养 老意 愿 的影响 显著 ; …吴 海盛 等 (o8 利 用 Lg 模型 对江 苏省 中青年 农 民养老 意愿 进行 了实证 分 析 , 为 中青 年 农 民意 2o ) oi t 认 愿 选择 正规 化 的养 老模 式 , 龄 、 姻状 况 、 年 婚 职业 、 受教 育程 度 、 收入 状况 、 住 地离 城 市距 离 、 社 会养 老 月 居 对

禀赋效应与地权征收心理溢价机制分析、数据检验与治理路径

禀赋效应与地权征收心理溢价机制分析、数据检验与治理路径

bias) , 并通过 “ 经济学家的酒” 这一经典的案例进行分析④。
影响禀赋效应的因素有很多, 学术界对此的探讨也相对丰富, 并且
多倾向于心理角度。 Carmon 和 Ariely 从交易物品认知角度 ( cognitive
perspective) 分析了卖家 给 出 卖 价 更 高 和 买 者 给 出 买 价 更 低 差 异 的 原
gC
Rx
禀赋效应与地权征收心理溢价:机制分析、数据检验与治理路径
业化和提高城市化率, 农村农用地不断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是一个不可
避免的自然历史过程。
中国 《宪法》 规定了有关土地的基本制度,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
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并给予补偿”。 因此,
中国城乡之间的土地流转主要通过征收来实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

W Samuelson R Zeckhauser Status Quo Bias in Decision Making

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5 1991
tainty 1 1988
d0
9fw
TQ
lpI
xD
ajS
yZ
t2t
Pcs
IEi
zsE
7P
Xji
f4L
Eal
















董志强、 李伟成: 《 禀赋效应和自然产权的演化: 一个主体基模型》 , 《 经济研究》 2019
年第 1 期。
钟文晶、 罗必良: 《 禀赋效应、 产权强度与农地流转抑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

农户禀赋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户禀赋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验 ,是 农 户 家 庭 收 入 的 显 著 性 影 响 因 素 ( 表 见
2 数 据来 源 。 20 年 ,食 用 菌 产 业 体 系 成 . 08
员 对 辽 宁 、吉林 、黑 龙 江 、福 建 、浙 江 、湖北 等
1个 省 、直 辖 市 的6 6 菇 农 进 行 了 问 卷 调 查 , 6 6个 收 回 有 效 问 卷 5 8 ,有 效 率 8 -%。 本 次 调 查 4份 23
三 、农 户 禀赋 对 家庭 收入 影 晌 的 有序 Po i rb 模 t
型分 析
( )模 型 的建 立 一
本 文 以农户 家庭 收入 作 为 因变量 , 以农 户 户 主
个人特 征 和农户 家庭 外部 环 境特 征为 自
变 量 ,建 立 家 庭 收 入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的
2 1 2月 01年
经 济 论 坛
Ec n mi F r m o o c ou
Fb e .2 l 01 G .8 NoO en4 7 .2
总第 47期 8
第 0 期 2
农户禀赋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文 / 宏 杰 王
【 摘 要 】 文利 用有序Po i 本 rb 模型对我 国湖北 、河 南、江 苏、浙 江等省 的5 8 t 4 个农 户禀赋 对家庭收入 影响
91 1 0 6.47 94 1 9 0.73 96 1 2 7.78 13 5 0 4.493 1 51 2 11 . 2 6 l9 4 2 6.93 1 l 713 3 2 .47 1 6 62 0. 43 3 l 960 2 .73 5 l 813 4 7 .47 l 635 0 9 .49 21 . 7 785l 6
1 .计 量模 型 。本文 选择 有序 Poi 型进行 分 rbt 模 析 ,设 指 示 函 数 模 型 形 式 为 :Y = i B+si X’ ,

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加强深度研究
深入研究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内在机制,关注个体特征、家庭 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揭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03
开展对比分析
对比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提炼具有
普遍意义的结论,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养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THANK S感谢观看
分析。
研究范围局限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地区或某 一群体,缺乏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群 体的对比研究。
研究深度不足
现有研究对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 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深入,缺 乏对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机制的研究。
0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农村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样本 数据。
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 2 3
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数量、是否有子女等家庭情况因素对农 村居民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产生影响。
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养老 模式,而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村居民则更倾向于选 择家庭养老模式。
年龄
年龄较大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模式 ,而年龄较轻的农村居民则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养 老模式。
不同群体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比较分析
年轻人群体
年轻人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更倾向于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模式,他们更注重个 人发展和自由度。
中老年人群体
中老年人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模式,他们更注重家庭情感和 归属感。
05
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 素分析
经济因素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
收入水平
对于推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和 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农民阶层分化与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产权偏好

农民阶层分化与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产权偏好

农 民集体的缺位与村民委员会的错位导致了农 民对 国家 与村 民委 员会 角 色 认 识 上 的混 淆 , 种 情 形 很 这
大 程度 上成 为 农 民误将 国家 作 为集体 土 地所 有权 主 体 的重 要根 源 。

调 查 区域概 况
2 对 土地 流转 意愿 的认 知 .
月 与 20 08
1调 查 区域选 择 及调 查 方法 .
本 文 所 用 的数 据 源 于 2 0 0 7年 3
2 世纪 8 0 0年代 中期 以来 , 中央政府通 过一系 列新农地政策 , 鼓励和激活农地承包经营权 的市场
流转 , 以期 望 达到扩 大农 业 经营 规模 , 高劳 动生 产 提
进 行研 究 , 比较 典 型 的是 陈 成文 、 和平 等分 析 了不 詹 同的农 民阶层 对 土地 价 值 的认 知 、 土 地 流 转 的意 对 愿 选择 及 土地 流转 对农 民分 化 的影 响 。
依赖性相关 , 尤其是 目前 以土地为养老手段 的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土地流转能否顺利进行紧密 相关 , 说 明在农 民分 化 与 土 地 流转 之 间可 能 存 在 这
许 恒 周

要: 随着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转型 , 民群体逐渐分化 为不 同职业的农 民阶层 , 农 由于 职业选择 的不 同以及生
活环境 的变化 , 民在经济收入 、 权偏好等方面都 出现 了巨大的差异 , 导致他 们对土地 流转 意愿 与决策行 为 的 农 产 这 选择也 出现分化 , 因此 , 究由于农 民职业 分化 导致 的产权 偏好 不 同及对土 地流 转 的影 响就具 有重 要现 实意义 。 研 本文通过对调查 问卷 的统计分析 , 结果表 明: 由于不 同阶层农 民的收入 、 育程度 、 业等 的不 同 , 教 职 导致他们对 土地

禀赋特征、选择偏好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农户问卷调查

禀赋特征、选择偏好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农户问卷调查

较 多的农户对 土地 的依 赖性相对 较小 。因此 ,由农户 的资源禀赋 所表达 的 比较 优势 ,决定 着农户 农地流 转 的行为选 择 。以往 的研究要 么注重农 户 的资产禀赋 。要么关 注农户 的人力 资源 禀赋 。本 文将综 合考 虑
本 文 系教 育部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重 大课 题 攻 关 项 目 ( 9Z 0 2 ) 0 J D 0 2 、教 育部 创 新 团 队 发 展 计 划 (R 1 6 ) 国 家 IT02 、
农 地 经 营规 模 ;( )培 育农 业 龙 头 企 业 ,推 进 农 业 经 营 的 组 织化 ,有 利 于 加 快 农地 流转 的 进 程 。 5 『 键 词]农 地 流转 关 资 源 禀赋 农 地 用途 lg 模 型 oi t 多元 lg 模 型 oi t
[ 中图分类号]F0 [ 3 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36 (02 707—7 00 72 21 )0—0 80
营 ’ 宜 21年第7 拜 0 2 期
禀赋特征 、选择偏好与农地流转
— —
来 自广 东 省 的农 户 问卷 调查
李 尚 蒲 郑 茱馨
【 摘
要 ]农 户的 禀赋 特 征 及 其 选 择 偏好 对农 地 流 转 具 有 重要 影 响 。基 于 广 东 的农 户 问卷 调 查 ,采 用 l i ot g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2 J 0 7 、农 业 部 软 科 学 项 目 (0 14 、教 育 部 人 文 社科 青年 项 目 (1 J 6 00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1C L 1 ) 211) 1Y C 3 13 作者简 介 李 尚 蒲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讲 师 、 博 士 ; 郑 茱 馨 ,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实证研究——基于代际差异与感知价值双重视角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实证研究——基于代际差异与感知价值双重视角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2月 第21卷第6期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Dec. 2020, 21(6):046–055DOI: 10.13331/ki.jhau(ss).2020.06.00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实证研究——基于代际差异与感知价值双重视角吴玉锋,聂建亮,王新会(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摘 要:利用全国5省15县1 054个60岁以下参保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代际差异、感知价值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农民的总体满意度不高,而且有代际差异,青年农民的满意度最低;代际差异通过年龄效应和世代效应两种机制影响满意度;基于养老待遇水平、经办服务质量和养老保障能力的感知价值都有助于提升农民满意度。

另外,基于KHB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感知价值传递了代际差异对满意度的部分影响,是代际差异影响满意度的部分中介变量。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青年农民对制度的满意度,并通过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待遇水平、经办服务质量和养老保障能力增进不同代际农民对制度的满意度。

关 键 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感知价值;代际差异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20)06–0046–10An empirical study o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ith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Based on the dual perspective of generation gap and perceived valueWU Yufeng, NIE Jianliang, WANG Xinhui(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054 insured farmers under the age of 60 in 15 counties, 5 provinces in China, this paper conduct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generation gap and perceived value o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sured farmers’ overal satisfaction is not so great, manifesting generation gap; with the young farmers’ satisfaction being the least Generation gap impacts the farmers’ satisfaction through age effect and generation effect. The perceived value based on the pension treatment level, service quality and pension security ability is conductive to enhancing farmers’ satisfaction. Moreover, the mediating effect analysis of KHB, reveals that the perceived value ,transmitting the partial influence of generation gap on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are a part of mediating variables of generation gap to affect satisfaction. It is advisable for the government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aise young farm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and intensify the satisfaction of farmer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 by improving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ension treatment level, service quality and pension security.Keywords: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atisfaction; perceived value; generation gap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收稿日期:2020-11-17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XJA840001)作者简介:吴玉锋(1979—),男,河南叶县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社会保障。

武陵山片区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武陵山片区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武陵山片区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人口老龄化加速,全民养老问题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焦点话题。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不断推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商业养老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保障工具备受关注。

武陵山片区是湖南省著名的旅游区之一,人口以农村居民为主,相对贫困,本文旨在研究该区域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及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养老问题也日益趋紧,一个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越发显得重要。

而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依托全国社保体系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但是目前商业养老保险的开展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市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较低,不同层次的人群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看法也存在差异,这些问题也给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研究农村居民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及影响因素,探究如何更好地推广开展商业养老保险,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为深入探究武陵山片区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及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500名武陵山片区农村居民的采访,得出调查结果。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1.武陵山片区农村居民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通过对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武陵山片区的农村居民在各个方面的养老保障方案中,商业养老保险的认可度较高,有70%的受访者认为商业养老保险有必要购买。

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的认识程度更高,比例为72%。

而对于是否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数据显示,有41%的农村居民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并分别对“缺乏养老保障”、“不确定的人生”和“子女没有义务养老”等原因表示了购买的积极性。

2.影响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因素(1)收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收入水平是决定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关键因素之一,收入高的受访者更容易认识到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愿意购买。

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影响分析

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影响分析

作者简介:高荣旭(Youngwook Ko )(1986-),男,韩国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IT 管理(通讯作者)㊂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影响分析郑婉婉㊀高荣旭(Youngwook Ko )(韩国国立釜庆大学技术经营专门大学院,韩国釜山48547)摘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了非农就业,从而产生了农户分化;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长,因此有必要研究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㊂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 )2014㊁2016㊁2018共3年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㊂结果表明农户分化在1%的水平下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化水平提升,老年人越有可能领取养老保险㊂关键词:农户;分化;养老保险中图分类号:F2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1.050㊀㊀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岗位就业转移的趋势明显,形成了农户分化现象,农村家庭非农收入的占比不断提升,农户间的收入分化程度较为明显㊂从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分布情况来看,农户间人力资本分化明显㊂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不断上升,是中国参保规模最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㊂本文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其次说明变量的选取与模型构建,最后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影响㊂1㊀研究背景1.1㊀农户分化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㊁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加之城乡户籍制度松动,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做好铺垫㊂在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农户一方面选择传统的农业生产实现自我雇佣,另一方面快速转移到非农就业岗位,为非农部门输送了大量的优质生产力㊂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快速下降,乡村就业人员在第一产业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73.6%减少到2021年的61.2%㊂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农户脱离第一产业并转移到非农部门,形成了相对明显的农户分化现象㊂从收入情况看,农村家庭的非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也迅速攀升,逐渐成为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引发了农户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㊂数据表明,2015年农村居民的第一产业净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7.6%,到2018年㊁2021年分别下降到23.9%和22.7%㊂显而易见,农户通过从事农业生产获取的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低,通过非农就业带来的收入显著提升,农户间的快速分化使得农户收入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点㊂1.2㊀养老保险覆盖面提升从20世纪80年起,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城镇化㊁工业化进程㊂21世纪以来,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占比不断增加,社会老龄化问题相对突显㊂社会养老压力剧增的背景下,依靠土地养老㊁依靠家庭成员养老等传统模式愈发难以满足居民养老需求,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成为相对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也更为尖锐㊂2009年,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在部分地区进行新农保的试点,当年参保人数就达到717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0.2%,新农保受到了农村居民的广泛支持㊂2011年,中国党和政府积极推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 城居保 )试点工作,并在2012年实现了城居保的全覆盖㊂新农保与城居保制度齐头并进,为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做好了铺垫㊂2014年,中央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决定将新农保与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构建起完整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体系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实现了全覆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㊂截至2020年底,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5.4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38.4%,是中国参保规模最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㊂2㊀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2.1㊀变量介绍依据蒋乃华等(2022)㊁胡振等(2022)㊁于赟等(2020)㊁许恒周等(2012)和许恒周等(2011)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影响研究的相关㊃051㊃变量如下:2.1.1㊀因变量农户家庭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rece),有领取以下养老保险中的一种的取1,否则取0,(1)从原所在机关或事业单位领取离退休金;(2)基本养老保险;(3)企业补充养老保险;(4)商业养老保险;(5)农村养老保险(老农保);(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7)城镇居民养老保险;(8)其他养老保险㊂2.1.2㊀自变量农户分化,用人力资本分化(hcapt)㊁收入分化(in-cd)2个变量代表,其中人力资本分化(hcapt)定义为农户家庭高中及以上学历劳动力比率;收入分化(incd)定义为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家庭纯收入㊂2.1.3㊀控制变量包括:户主年龄(age)㊁户主性别(gend)㊁户主教育年限(educ)㊁户主健康状况(heat)㊁平均年龄(avage)㊁劳动力人数(labor)㊁女性比例(femal)㊁金融资产(finc)㊁总资产(asset)㊂(1)户主年龄(age)㊂用户主实际年龄代表㊂(2)户主性别(gend)㊂户主性别,男为1,女为0㊂(3)户主教育年限(educ)㊂用户主教育年限代表,文盲教育年限为0,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为12年,高中以上为16年㊂(4)户主健康状况(heat)㊂用户主健康状况代表,取值为1~5,数值越大代表健康状况越好㊂(5)平均年龄(avage)㊂用农户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代表㊂(6)劳动力人数(labor)㊂用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代表㊂(7)女性比例(femal)㊂采用农户家庭女性人数/总人数代表㊂(8)金融资产(finc)㊂采用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总价值+1取自然对数代表㊂(9)总资产(asset)㊂采用农户家庭总资产取自然对数代表㊂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影响模型变量定义见表1㊂表1㊀变量定义序号类别符号变量定义1因变量rece是否领取养老保险CFPS 问卷中是否有领取的养老保险题项,回答是取1,否则取023自变量hcapt 人力资本分化农户家庭高中及以上学历劳动力比率incd 收入分化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家庭纯收入456789101112控制变量age 户主年龄用户主年龄代表gend 户主性别户主性别,男为1,女为0educ户主教育年限户主教育年限,文盲教育年限为0,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为12年,高中以上为16年heat户主健康状况户主健康状况,取值为1-5,数值越大代表健康状况越好avage平均年龄农户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labor劳动力人数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femal 女性比例农户家庭女性人数/总人数finc 金融资产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总价值+1取自然对数asset 总资产农户家庭总资产取自然对数2.2㊀模型构建研究的自变量为人力资本分化(hcapt)㊁收入分化(incd)2个变量,因变量为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rece)㊂农户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研究模型为:rece it =α0+α1X it +βV it +εit(1)式(1)中的X 代表自变量人力资本分化(hcapt)㊁收入分化(incd);V 则为控制变量,包括:户主年龄(age)㊁户主性别(gend)㊁户主教育年限(educ)㊁户主健康状况(heat)㊁平均年龄(avage)㊁劳动力人数(labor)㊁女性比例(femal)㊁金融资产(finc)㊁总资产(asset)㊂由于因变量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rece)为0㊁1变量,因此采用面板probit 模型进行估计,α0代表模型的截距项,α1代表模型中自变量的系数,β则代表模型中控制变量的系数,ε代表模型的扰动项㊂为了控制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年度间的差异因素,在面板probit 模型估计时,对地区和年度效应进行控制㊂2.3㊀数据来源及处理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4㊁2016㊁2018共3年的数据,对样本数据作如下处理:(1)研究对象为农户,仅保留问卷中的农户样本,对城市样本不作研究;(2)由于研究对象为农户的养老保险领取情况,因㊃151㊃此对家庭老年人未达退休年龄的样本作删除处理; (3)由于养殖类本身具有经营特征,对此类农户作删除处理;(4)农地流转的类型中林地㊁牧地㊁池塘流转对农户生产生活影响较小,删除了此类样本;(5)如果农户样本存在数据缺失则作删除处理;(6)为了避免异常值对回归结果造成的影响,除类别变量外在1%的水平下对变量作缩尾处理㊂通过数据处理后共计得到3654户农户的5848个样本,涉及24个省/市/自治区,127个区县,290个村庄㊂3㊀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3.1㊀变量基本统计量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影响研究模型涉及变量的基本统计量见表2㊂表2㊀变量基本统计量variable N mean sd min p50max rece58480.5790.4940.000 1.000 1.000 hcapt58480.1620.2770.0000.000 1.000 incd58480.4750.3720.0000.500 1.000 age584857.33712.47123.00059.00080.000 gend58480.5920.4910.000 1.000 1.000 educ5848 4.834 4.2330.000 6.00012.000 heat5848 2.667 1.288 1.000 3.000 5.000 avage584848.10715.24816.00045.40079.000 labor5848 2.199 1.4510.000 2.000 6.000 femal58480.4970.2120.0000.500 1.000 finc5848 5.756 4.7430.0007.60112.301 asset584811.820 1.1977.84411.97214.286㊀㊀由表2可知,从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均值和中位数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人领取养老保险的比例偏低, 57.88%的农村老人领取了养老保险,偏低的原因为样本中包含50~59岁的女性老人,这部分老人不领取农保,但可能领取商业养老保险,因此保留这部分样本㊂从人力资本分化的均值来看,农户人力资本分化程度较低,从标准偏差来看,农户之间的差异较大㊂从收入分化的均值和中位数来看,农户收入分化程度较高,接近于50%,从标准偏差来看,农户之间的差异较大㊂3.2㊀实证分析结果采用面板probit模型估计农户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为了控制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年度间的差异因素,在模型估计时,对地区和年度效应进行控制,汇总各模型的结果见表3㊂由表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分化(hcapt)在1%的水平下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rece)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大小为5.268,人力资本分化水平提升,老年人越有可能领取养老保险㊂收入分化(incd)在1%的水平下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rece)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大小为3.761,收入分化水平提升,老年人越有可能领取养老保险㊂表3㊀农户分化对领取养老保险影响结果表(1)rece(2)rece hcapt 5.268∗∗∗(14.21)incd 3.761∗∗∗(13.96)age0.014(1.51)0.017∗(1.82) gend-0.489∗∗(-2.44)-0.526∗∗∗(-2.65) educ0.580∗∗∗(19.81)0.551∗∗∗(19.33) heat0.662∗∗∗(9.12)0.682∗∗∗(9.34) avage0.145∗∗∗(13.97)0.149∗∗∗(13.96) labor 1.035∗∗∗(10.82) 1.019∗∗∗(10.51) femal-1.328∗∗∗(-2.88)-1.114∗∗(-2.47)finc0.250∗∗∗(12.72)0.239∗∗∗(12.25) asset0.993∗∗∗(11.02)0.935∗∗∗(10.57)_cons-26.261∗∗∗(-11.09)-27.208∗∗∗(-10.96)N58485848chi2785781ll-2.60E+03-2.60E+03地区效应控制控制年度效应控制控制㊀㊀注:z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p<0.1,∗∗p<0.05,∗∗∗p<0.01㊂3.3㊀异质性检验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中国东部㊁中部㊁西部区域划分,将研究样本分成东㊁中㊁西3个类别,采用面板probit模型分别分析农户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见表4㊂㊃251㊃表4 农户分化区域异质性检验rece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hcapt 7.195∗∗∗(9.46) 6.723∗∗∗(7.89) 3.687∗∗∗(6.05)incd 4.514∗∗∗〛(9.23) 4.394∗∗∗(7.91) 2.666∗∗∗(5.88)age-0.006(-0.30)0.012(0.68)0.031∗∗(2.11)-0.007(-0.36)0.012(0.71)0.033∗∗(2.25)gend -0.998∗∗∗(-2.69)-0.027(-0.07)-0.696∗(-1.95)-0.863∗∗(-2.51)0.049(0.13)-0.817∗∗(-2.30)educ 0.746∗∗∗(13.21)0.608∗∗∗(10.03)0.472∗∗∗(8.92)0.658∗∗∗(12.76)0.561∗∗∗(9.60)0.446∗∗∗(9.05)heat0.712∗∗∗(5.46)0.843∗∗∗(6.04)0.549∗∗∗(4.08)0.640∗∗∗(5.10)0.853∗∗∗(6.23)0.583∗∗∗(4.39)avage 0.209∗∗∗(9.32)0.185∗∗∗(8.56)0.093∗∗∗(5.28)0.191∗∗∗(8.98)0.191∗∗∗(8.30)0.096∗∗∗(5.38)labor1.652∗∗∗(7.92)1.204∗∗∗(6.55)0.603∗∗∗(3.84)1.382∗∗∗(7.22) 1.181∗∗∗(6.36)0.631∗∗∗(3.86)femal -1.843∗∗(-2.22)-0.625(-0.75)-1.768∗(-1.90)-1.663∗∗(-2.21)-0.016(-0.02)-1.699∗(-1.92)finc 0.353∗∗∗(8.63)0.296∗∗∗(7.63)0.141∗∗∗(4.15)0.293∗∗∗(8.13)0.274∗∗∗(7.00)0.145∗∗∗(4.40)asset 1.216∗∗∗(7.18)0.995∗∗∗(5.69)0.982∗∗∗(6.12)1.062∗∗∗(6.89)0.966∗∗∗(5.60)0.869∗∗∗(5.71)_cons -33.167∗∗∗(-8.87)-32.181∗∗∗(-9.38)-23.061∗∗∗(-8.42)-30.842∗∗∗(-8.74)-33.341∗∗∗(-8.90)-22.884∗∗∗(-8.12)N 217417381936217417381936chi2281189195286154196ll -887.425-749.473-936.646-901.896-753.197-940.508地区效应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年度效应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㊀㊀注:z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p <0.1,∗∗p <0.05,∗∗∗p <0.01㊂㊀㊀由表4可知,中国东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中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要高于中国西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最低㊂中国东部地区农户收入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要高于西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农户收入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最低㊂通过分析发现农户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化水平提升,老年人越有可能领取养老保险㊂中国东部地区农户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中部地区农户分化对老年人是否领取养老保险的影响要高于西部地区㊂因此有必要持续推进农户分化水平提升,促进农户非农就业有序开展是提高农户养老保险服务的可行之策㊂提升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水平,提高农户非农就业能力㊂促进农村居民创收增收,逐步提升农保缴费档次㊂需要政府多举措为农民提供创收增收渠道,如发展特色产业来创造就业岗位,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水平,在农民具有一定的缴费能力的前提下才能主动提升缴费档次㊂参考文献[1]王团真,李洁,陈治淇,等.农户分化对林地流出意愿与流出行为影响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J ].林业经济问题,2017,37(2):28-34.[2]金晶,李成星.农户分化视域下农村养老保险选择新趋向 基于江苏省18个村庄1302份样本的实证分析[J ].调研世界,2022,(07):46-53..[3]刘同山,牛立腾.农户分化㊁土地退出意愿与农民的选择偏好[J ].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4,24(06):114-120.[4]冯华超.农民分化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减贫作用评价 基于5省10县1253个样本的实证分析[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0,19(02):218-226.[5]刘华,章筱淳,李茜茹,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否促进了农地流转? 基于不同类型农户的考察[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2):1-11.[6]张川川,朱涵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决策中的同群效应[J ].金融研究,2021,(09):111-130.[7]蒋乃华,毛润仪,王兴稳,等.农民分化与农地流转矛盾基于农用人力资本专用性的中介效应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22,(11):20-33.[8]胡振,聂雅丰,罗剑朝,等.社会资本与农户融资约束 基于农户分化和农地金融创新的异质性检验[J ].农业技术经济,2022,(05):65-76.[9]于赟,程秋旺,俞维防,等.农户分化对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福建省集体林区469份农户调查数据[J ].林业经济,2020,42(08):23-31.[10]许恒周,石淑芹,吴冠岑,等.农地流转市场发育㊁农民阶层分化与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 基于我国东部地区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资源科学,2012,34(01):136-142.[11]许恒周,郭忠兴,郭玉燕,等.农民职业分化㊁养老保障与农村土地流转 基于南京市372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1,(01):80-85.㊃351㊃。

养老金收入如何提升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基于相对剥夺的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

养老金收入如何提升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基于相对剥夺的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

7
( !" #3%F
< 7
!"
WF<
#3$3W%F
( , #( %- 7
!
< 7 WF<
< 7(O
7
#3< N3W%
<FWG<
F
77
( ( #3< N3W%
WF<<FWG<
!" 7(O
F
77
( ( ,#3<$ N3W$%G #3<! N3W!%-
! WF<<FWG<
7"#($ G(!%
#<%
设没 有 养 老 金 收 入 时 的 总 体 相 对 剥 夺 为
观福 利$相 对 剥 夺 越 高$主 观 福 利 越 低& 因 此$调 节
农村老年群体相对剥夺水平对提升农村老年人主观
福利起到重要作 用& 目 前$基 本 养 老 保 险 已 覆 盖 近
<#亿人$是我 国 居 民 老 年 收 入 的 重 要 来 源$为 保 障
老年人生活发挥着 基 础 性 作 用$且 通 过 养 老 金 制 度
第 !! 卷 ! 第 ! 期 "#"$ 年 % 月
金融与保险
财 经 理 论 与 实 践 双 月 刊 &'( &'()*+ ,-./*,0&10( )221-,-0( ,-.(0)-)3104
5678!!!-68! 9:7;!"#"$
.)1!<#8<=$$>"?8@ABC8DEFG@?G8"#"$8#!8##%

老年人的资源禀赋与养老方式选择——基于CLASS 2012数据的实证检验

老年人的资源禀赋与养老方式选择——基于CLASS 2012数据的实证检验

老年人的资源禀赋与养老方式选择——基于CLASS 2012数据的实证检验王轲【摘要】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养老,是老年人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状况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基于可能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和自理能力禀赋,采用2012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的相关数据,检验老年人资源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的影响,分析表明:女性老年人、年龄较小的老年人和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而老年人自理能力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一是要从供给侧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方式需求,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增加养老机构数量,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二是也应该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资源禀赋状况,尤其要保障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期刊名称】《西部论坛》【年(卷),期】2017(027)004【总页数】9页(P116-124)【关键词】资源禀赋;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自理能力禀赋【作者】王轲【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F126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人数分别为2.3亿和1.5亿,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16.7%和10.8%,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0.6%和0.3%(国家统计局,2017),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另据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届时我国老龄化的态势更加严峻。

与人口结构老龄化相伴而生的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问题。

目前学界对我国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视角:一是基于单一的视角,通过审视中国家庭中特有的代际关系来研究养老方式问题(费孝通,1983;杨善华等,2004;陈皆明,2010)。

农户分化_微观机理与实证分析_基_省略_苏中三个样本村705个农户的调查_孙文华

农户分化_微观机理与实证分析_基_省略_苏中三个样本村705个农户的调查_孙文华

农户分化:微观机理与实证分析)))基于苏中三个样本村705个农户的调查孙文华内容提要劳动力机会成本是分析农户分化方向的理论契入点。

在分析农户分化的微观机理基础上,结合苏中地区三个样本村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在农户资源配置环境与农业政策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农户分化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但不同农户个体之间分化方向差异明显;教育和年龄等是构成农户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并由此决定了不同农户劳动力机会成本差异和分化方向;农户个体自发的分化过程并不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农业比较优势发挥,因此必须完善宏观政策以夯实宏观粮食安全目标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农户分化机会成本微观机理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非农就业机会很少、农业生产领域计划色彩很强的背景下,特定地区内农户之间经济行为的趋同性非常明显,不同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比较一致。

在国家对农业生产干预很强和城乡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不同农户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差异很小或者被政策所掩盖,国家可以直接通过各种管制措施有效影响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从而确保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或者其他农业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资源由于自身原因和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原因难以自由流动到农业领域外获得就业机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局限在农业生产领域。

2000年春天,经国务院批准,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省份,2005年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指令性种植计划和粮食定购任务全部取消,农户可以放手按照市场导向从事各种农业生产。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松动,农户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劳动力资源有机会流入到非农领域,其参与社会化生产的能力不断增强。

然而,尽管整体上农户群体非农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但不同农户获得的非农就业机会并不均等,从而导致不同农户在农业领域的经济行为出现分化。

随着不同农户之间劳动力资源配置差异性增加,传统意义上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群体正在不断发生分化,这一分化趋势将可能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微观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农民闲暇生活研究——基于湖北五县农村的实证调查的开题报告

农民闲暇生活研究——基于湖北五县农村的实证调查的开题报告

农民闲暇生活研究——基于湖北五县农村的实证调查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而农村闲暇生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湖北省五县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将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农民是我国的主体,研究他们的闲暇生活对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与心理状态、社会发展方向等均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在理解农村闲暇生活的内容、方式、空间时,探寻农民的理想与幸福感的真谛,以解决现实问题和对未来政策做出指导。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文目的是通过调查和分析农民的闲暇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寻找更多的切入口,为农村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1.农村闲暇时间的利用情况如何?2.农民闲暇生活的内容、方式、空间等如何?3.农民对闲暇生活的期望和需求是什么?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农民的闲暇生活方式、内容和空间的调查和分析。

更具体地说,包括然农民的闲暇活动有哪些、他们的时间分配情况,哪些活动可以集体参与,哪些是个人活动,哪些活动需要家庭合作等。

(2)农民对闲暇生活的需求和期望的调查和分析。

包括农民认为闲暇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闲暇生活是否满足农民需求,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2. 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针对湖北五县农村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将得到的数据定量分析,获取大量的数据,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进行资料分析。

四、预期成果和研究意义1. 预期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本文将得出农民闲暇生活的现状、需求和期望。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分析其多元化的活动、空间、文化和社会环境,提出推动农村发展的策略和实践建议。

2.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生活状况,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2)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帮助政府制定更适合农村发展的对策。

农民家庭禀赋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

农民家庭禀赋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

农民家庭禀赋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研究——基于中国综
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
邓淑英;田艳芳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16)001
【摘要】基于3 953份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负向影响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保概率降低13.4个百分点;家庭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保概率提高16.5个百分点;家庭自然资本负向影响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保概率降低9.7个百分点;家庭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
【总页数】6页(P61-66)
【作者】邓淑英;田艳芳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620;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2.1
【相关文献】
1.媒体信任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及社会交往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曾润喜; 斗维红
2.社会养老保险对我国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GSS)的数据研究 [J], 马瑞
3.中国农村居民主观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 [J], 司俊
4.中国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J], 高月;王卓
5.中国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J], 高月;王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农民群体分化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创新

我国农民群体分化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创新

我国农民群体分化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创新李艳荣【期刊名称】《农业经济问题》【年(卷),期】2007()8【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形成了许多亚层次,不同农民群体有着不同的养老保障需求,因此在构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时必然要考虑到这种差异化需求。

而我国目前已经存在的多种类型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由于它们之间的制度割裂又带来了管理混乱和账户无法衔接等问题。

因此,目前应该针对农民群体分化的特点,整合现有的各种制度,建立一个既具有统一制度框架又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既能保障所有成员的基本养老又能满足不同农民群体需求差异性的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总页数】7页(P19-25)【关键词】农民群体分化;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创新【作者】李艳荣【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0.67【相关文献】1.国家稳定农资价格政策出台/国家奖励农民少生/中国建制镇和集镇达4.2万个/"两栖"农民收入高/寿光探索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全国涉农收费检查退还农民近2亿元/中国科学家研制出治疗性乙肝疫苗/技术打工待遇高/半年帮农民工讨回欠薪271亿元/我国人口结构面临六大问题/兴国农村兴起"孝心"旅游/深圳将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民城市/高唐股份制农业农民成最大赢家/"缺陷农机"被召回/流动人口子女心理比城市孩子健康/外出务工者异地就医可报销/南昌:使用低毒药种菜有补贴/北京首创农村养老保险"普惠制" [J],2.分群体分阶段逐步改革农民工体制问题——基于农民工分化与社会融合的思考[J], 宋国恺3.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路径 [J], 朱燕4.农民群体分化情况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初探 [J], 李烨红5.城乡统筹与农民工养老保险体制的健全——《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解析 [J], 曾崇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问题研究”(2012RW003)
作者简介:韦宏耀,男,安徽马鞍山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51·
江汉学术
总第 35 卷
海 盛 、邓 明 运 [14] 用 二 元 Logit 模 型 对 全 国 10 个 省 份 农 民 养 老 模 式 选 择 意 愿 的 分 析 表 明 :年 龄 、婚 姻 状 况 、受 教 育 程 度 、是 否 党 员 、是 否 有 外 出 务 工 经 、家 庭 决 策 类 型 、家 庭 网 络 组 织 、对 社 会 养 老 保 险 的 认 知程度和村庄内部组织资源以及政治因素对其养老 模式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宋宝安 通 [15] 过对全国城 乡 老 年 人 口 调 查 数 据 分 析 显 示 ,性 别 、年 龄 、教 育 程 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健康状况、职业类别、家庭关 系和家庭地位,都对老年人养老模式的态度有影响, 只有家庭收入情况与养老态度无关;左冬梅等 对 [13] 安 徽 巢 湖 地 区 的 农 村 老 年 人 的 研 究 发 现 ,传 统 的 孝 道 观 念 阻 碍 农 村 老 年 人 入 住 养 老 院 ,老 年 人 在 居 家 养 老 中 更 重 视 感 情 上 的“ 孝 ”,而 子 女 给 予 的 实 际 的 “养”并不能降低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意愿。
收稿日期:2015 - 10 - 09
本刊网址·在线期刊:http://qks. jhun. edu. cn/jhxs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调查研究”(10ASH007);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研
究 工 程 资 助 项 目“ 转 型 期 中 国 农 户 收 入 研 究 ”(2014bs40);中 央 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项 目“ 中 部 地 区 农 村 社 会 管
关键词:农民分化;养老预期;主体偏好;场所偏好;养老意愿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16)03-0051-08 DOI:10.16388/42-1843/c.2016.03.007
一、引 言
市 场 化 改 革 以 来 ,随 着 农 村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的 实 施 ,具 有 高 度 同 质 性 的 中 国 农 村 也 开 始 发 生 分 化 。 中 国 农 村 的 经 济 结 构 、家 庭 结 构 经 历 巨 大 变 迁 的 同 时 ,农 村 居 民 的 生 活 方 式 、价 值 观 念 也 在 发 生 着 改 变 。 就 农 村 居 民 的 养 老 问 题 而 言 ,一 方 面 , 农 村 劳 动 力 迁 移 、经 济 结 构 、家 庭 权 力 结 构 的 变 迁 弱 化 了 传 统 的 家 庭 养 老 方 式 ,逼 迫 人 们 找 寻 传 统 家 庭 养 老 之 外 的 养 老 手 段 ;另 一 方 面 ,“ 新 农 保 ”的 全 面推广和商业保险的兴起为农村居民养老方式选 择 的 多 样 化 提 供 了 现 实 可 能 。 也 就 是 说 ,农 村 居 民 的养老意愿因现实环境的改变而可能发生变化。 研 究 变 化 中 的 养 老 意 愿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对 于 建 立 能 最 大 满 足 农 村 居 民 需 求 的 养 老 制 度 ,使 老 年 人 有 一 个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52·
威 廉·奥 格 本[17]在《社 会 变 迁 :关 于 文 化 和 先 天 的 本 质》一 书 中 提 出“ 文 化 滞 后 的 假 设 ”。 他 认 为 , 人 类 文 化 的 不 同 部 分 是 密 切 联 系 、相 互 依 存 的 ;并 且 非 物 质 文 化(或 称“ 适 应 文 化 ”)的 变 迁 总 是 落 后 于物质文化的变迁。奥格本观点的前半句肯定了 人 类 不 同 文 化 之 间 的 相 关 关 系 ,而 后 半 句 则 确 立 了 不同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借用这一理 论 ,笔 者 将 农 民 分 化 界 定 为 农 村 居 民 个 人 资 源 禀 赋 出 现 差 异 ,并 结 合 农 村 实 际 将 个 人 资 源 禀 赋 操 作 化 为 三 个 指 标 :人 力 资 本 、经 济 资 本 和 政 治 资 本 。 这 一 界 定 倾 向 于 将 农 民 分 化 归 于 物 质 文 化 的 变 迁 ,而 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是指农村居民对养老行为所 持 有 的 看 法 及 态 度 ,这 一 界 定 倾 向 于 将 农 村 居 民 养 老意愿的改变归于非物质文化或称适应文化变迁 的 范 畴 。 那 么 ,根 据 奥 格 本 的 观 点 ,农 民 分 化 与 农 民 养 老 意 愿 间 存 在 相 关 关 系 ,并 且 农 民 分 化 对 其 养 老 意 愿 有 重 要 影 响 。 也 就 是 说 ,农 村 居 民 养 老 意 愿 的 变 化 将 滞 后 于 农 民 的 分 化 ,而 农 村 居 民 自 身 的 人 力 资 本 、经 济 资 本 和 政 治 资 本 将 影 响 其 养 老 意 愿 的 选择。
总 体 而 言 ,关 于 居 民 养 老 意 愿 的 研 究 已 取 得 了 不 少 成 果 ,但 还 存 在 如 下 不 足 :第 一 ,由 于 研 究 目 的 的 差 异 ,学 者 对 养 老 意 愿 的 概 念 界 定 比 较 模 糊 ,故 其 操 作 化 指 标 也 不 一 ,而 且 已 有 的 操 作 化 指 标 往 往 比 较 单 一 ,难 以 真 实 反 映 养 老 意 愿 的 丰 富 内 涵 ;第 二 ,学 者 多 从 经 验 入 手 ,检 验 社 会 人 口 学 、家 庭 、地 区 等 特 征 对 养 老 意 愿 的 影 响 ,缺 少 理 论 推 演 ,在 追 求 大 而 全 的 探 讨 模 式 的 过 程 中 使 研 究 流 于 表 面 ;第 三 ,学 者 很 少 将 个 体 的 养 老 意 愿 与 宏 观 的 社 会 背 景 相 联 系 ,从 而 难 以 看 出 社 会 与 个 人 间 的 联 系 。 基 于 上 述 不 足 ,本 文 尝 试 从 社 会 转 型 期 的 中 国 农 村 居 民 出 现 分 化 这 一 背 景 出 发 ,探 讨 农 民 分 化 与 养 老 意 愿 之间的关系。
二、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
养老意愿是指个体对养老行为所持有的看法 及 态 度 ,国 内 多 数 研 究 者 将 其 操 作 化 为 个 体 的 居 住 意 愿 或 [13] 者 是 对 养 老 模 式 的 选 择 。 [12] 有 些 学 者 给 予 养 老 意 愿 以 更 丰 富 的 内 涵 ,如 龙 书 芹 、风 笑 天[16] 将 养 老 意 愿 操 作 化 为 三 部 分 :一 是 对 养 老 责 任 的 思 考 ,用 以 揭 示 出 人 们 心 目 中 的 养 老 所 侧 重 的 方 面 ; 二 是 对 自 身 养 老 的 思 考 ,即 自 己 在 年 老 时 是 否 愿 意 靠 子 女 赡 养 ;三 是 对 居 住 方 式 的 思 考 ,即 年 老 时 是 否愿意和子女共同居住。本文在借鉴其方法并参 照 自 己 问 卷 特 点 的 基 础 上 ,将 养 老 意 愿 操 作 化 为 三 个 指 标 :一 是 对 自 身 养 老 的 思 考 ,即 是 否 担 心 自 己 的 养 老 问 题 。 二 是 该承担最主要的养老责任。三是对养老场所 的思考,即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偏好。
关于养老意愿的研究已经在学界得到了一定
程 度 的 关 注 ,国 内 学 者 有 关 养 老 意 愿 的 研 究 也 在 日 益 丰 富 和 深 入 。 从 研 究 地 域 来 看 ,既 有 分 别 对 城 市 、农 村 居 民 养 老 意 愿 的 研 究[1-2];也 有 分 别 对 东 、 中 、西 部 地 区 居 民 养 老 意 愿 的 研 究[3- 。 5] 从 研 究 对 象 来 看 ,既 有 对 居 民 养 老 意 愿 的 一 般 性 研 究[6],如 对 老 、中 、青 不 同 年 龄 段 人 口 养 老 意 愿 的 研 究 ; [7-9] 还 有 对 特 殊 群 体 养 老 意 愿 的 研 究 ,比 如 对 农 村 大 龄 未 婚 男 性 养 老 意 愿 的 研 究[10]、第 一 代 农 村 独 生 子 女 父母养老意愿的研究等 。 [11] 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 集 中 在 个 人 对 养 老 模 式 选 择 的 研 究 以 [12] 及 居 住 意 愿 的 研 究 。 [13] 学 界 首 先 对 养 老 意 愿 的操作化指标 存在争议,故其得出的具体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 多数学者认同随着社会的转型,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 出现分化,但依然保持了家庭养老模式的偏好[5 , ,12] 而 个 人 特 征 、家 庭 特 征 、地 区 特 征 、代 际 关 系 、孝 道 观 念 等 对 农 村 居 民 的 养 老 意 愿 影 响 显 著 。 比 如 ,吴
假设 1:在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迁移 和 家 庭 结 构 小 型 化 、核 心 化 趋 势 的 背 景 下 ,农 村 居 民 养 老 意 愿 虽 然 出 现 分 化 ,但 大 部 分 农 村 居 民 仍 然 保持了家庭养老偏好。
首 先 ,农 民 分 化 表 现 为 农 村 居 民 自 身 人 力 资 本 水 平 的 差 异 ,包 括 个 人 的 文 化 程 度 和 职 业 身 份 等 。 就 文 化 程 度 对 养 老 意 愿 的 可 能 影 响 而 言 ,一 般 文 化 程 度 较 高 的 人 会 增 强 对 养 老 风 险 的 意 识 ,并 且 因 为 较 多 地 接 受 现 代 文 化 观 念 ,传 统 养 老 观 念 的 约 束 力 会 减 弱 ,因 而 选 择 非 子 女 养 老 和 机 构 养 老 的 可 能 性 会更大。就职业身份对养老意愿的可能影响而言, 务工人员因为自身的不稳定及更多的外界冲击而 更 可 能 担 心 自 己 的 养 老 问 题 。 其 次 ,农 民 分 化 表 现
1978 年 以 来 ,中 国 农 村 居 民 虽 然 已 经 在 职 业 、 收 入 和 消 费 等 方 面 出 现 了 明 显 的 阶 层 差 异 ,但 阶 层 分 化 仍 然 处 于 过 渡 阶 段 ,具 有 明 显 的 不 平 衡 性 , [18] 因而其对农村居民养老意愿的影响还不够深入。 同 时 ,作 为 传 统 农 耕 文 明 的 历 史 沉 淀 物 ,中 国 传 统 的“ 养 儿 防 老 ”观 念 仍 然 有 其 强 大 的“ 路 径 依 赖 ”效 应 。 [12] 因此,虽然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受到经济发展 和 家 庭 结 构 变 化 的 冲 击 而 日 益 弱 化 ,但 农 村 居 民 仍 然 更 愿 意 选 择 家 庭 养 老 模 式 。 于 是 ,本 文 提 出 如 下 假设:农村居民养老模式偏好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