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品意象 解诗情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题分类汇编一、积累一些诗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喻、夸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象征(用象征化抽象为具体)、用映衬对比突出形象特征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映衬(正衬、反衬),联想、想象、用典、比拟、借代、互文、通感、双关、反语、反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铺垫、通感、以小见大、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白描等表现技巧二、诗歌修辞手法的考查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作用)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有音节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反问:加强语气顶真:回环跌宕,具有旋律美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注: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三、表现手法训练(一)借景抒情法借景抒情又可称之为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等,是古诗词最为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只要提到景,就可以将其归为借景抒情一列。

尽管有时关于表现手法的提问重心不同,但答借景抒情至少是不错的。

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船,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近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问: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满腹的相思和愁绪。

宣城见杜鹃花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问:诗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答:触景生情,表达了苦苦的思乡之情。

(二)托物言志法托物言志也常被称为借物抒怀、托物喻人等,是作者通过对花、鸟、鱼、虫、山川、草木等自然景物的褒贬臧否来含蓄地表达志向或抒发对世事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终极版)一.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诗歌内容鉴赏“六看”1.看题目认识对象2.看作者了解背景3.看意象把握情感4.看尾句参透主旨5.看注释破解难点6.看题干得到启示二.欢聚离散皆是缘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A.依依不舍的留念。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例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答:离愁。

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借景抒情:“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三.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010--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意象鉴赏

2010--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意象鉴赏

2010—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意象、意境鉴赏2013江西卷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分)2012天津卷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012 江西卷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2012 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2011广东卷浪淘沙夜雨梁寅①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

愁如百草雨中生。

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

彩霞红日照山庭。

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 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者。

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3分)2011(山东卷)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2013年福建语文高考卷诗歌题分析

2013年福建语文高考卷诗歌题分析

应用后再 进行 间接应 用 ,而学生只在直 接应用上能答 到位 , 对于新题 的结合能力及知识的间接运用 ,由于缺乏思维 的整 体性和全面性 ,出现答题不全面。第 -. ' b 题考是学生 的分析 综合能力 ,但学生 由于思维的灵活性 及探究度不够 ,出现理 解上 的偏差。 ( 二 )纠偏策略 : 针对第 一小题 ,应该 多训 练学生新 旧 知识 的结合能力 ,并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去考 虑问题 ,对 问 题尽量多角度理解解答 ; 针对第二小题 ,要训 练学 生思维 的 灵活度 。应该培养学生 的独立思考能力 、创新 能力 和发散性 思维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 ( 三 )指导思想 : 新课 程标准要求 培养 学生的创新 能力 和探究 能力 ,要有 自主学 习能力 。就要求教师在对 本题诗歌 讲评 时要多设置一些相关情 景 , 慢慢培训他们思维的全 面性 、 整体性及灵 活性 。在对第- -1 J - , 题 的讲解上 ,可 以引入其 他诗 歌对 景物描写的各方 面解析 ,如动静 、正侧面等多角度 的分 析 ,让学 生对 景物 的分析能有更为全面和整体性的理解 。在 第- -t J . , 题 的灵 活性训 练上 ,应该多举一些与众不同的 、别出 心裁 的题 型进 行训 练 ,如苏轼 《 定风波 》虽遭贬官仍乐观的 心态 , 都是一些脱离旧窠 的例子 , 让学生学会不能定式 思维 , 要灵活应变 ,在正向和反向思维上 、灵活创新思维上进行反 复训练 ,避免过多 的惯性思维。 五 、试题 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创新 。诗歌作为必考 的一道题 ,由于已出现太多经 典题型 ,故历年出采者甚少 ,想要有所创新不容易 。这次用 了宋诗 ,算是思维模 式的一次小 小的创新 ,脱离 了唐诗和宋 词的定式 ,并且宋诗偏 向于说 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 这对 当下学生也算是一种变相的锻炼 ,符合 时代社会发展 的 需要 。同时 ,这是 一所送别 诗 ,但并不是像 以往送别诗那样 只是抒发离愁别绪 ,一片愁云笼罩 ,而是 由送别朋友写到对 自由生活 、惬意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 ,是对学生思维灵活性 的 考查 ,可 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及所学语文应用 的能力。 ( 二 )不足之处 。1 、题 目的立意思想值得 商榷 。本诗 的 主 旨是写对 自由生活 的向往 ,这就有 点要脱离现 实社 会了。 而 目前我 国社会 由于物欲横流 ,产生很多不 良思想 ,道德体 系受 到冲击 ,导致很 多人有避世 思想 ,高考诗歌再 这样考 , 就会加重这种思想 的泛滥 ,所 以建议还是要以积极 乐观 、勇 于拼搏 、坚持毅力或爱 国主义等方面 的主 旨为导向来考查学 生 ,才能起 到正 确的引导作用 。2 、设 问上 ,缺少手法上 的 提问。本次诗歌题主要考炼字还 有想象理解能力 ,在第 二题 的设 置上 没有 阶梯 式的问法 ,难度一下子拔高 ,建议应该先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最终版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最终版

常见意象的寓意
1.长亭: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 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2.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 张翰传》。传说晋 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 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 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 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 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3.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
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 峡溯流而上。 ⑵ 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 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 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 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 “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 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 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 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 出来。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 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 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 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 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 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 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 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 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 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 :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
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
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 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 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 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 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06山东)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 上。 ②王罔运(1832——1916),近 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 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最新)讲解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最新)讲解

2013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5分)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的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6分)【解析】读这首词要注意作者信息:陆游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其他诗作与此诗在感情上有类同之处,例如他的《诉衷情》“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与这首诗相似的感情。

他写“身老沧州”的惨淡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

做此题时还要抓住题目所给的注释,注解共有三处,对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极有帮助。

【诗歌赏析】词的上阙写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财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的多么豪迈的生活,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引出一片寂寞凄凉,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

下阙三句写湖上生涯,写得浩渺苍凉,有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

结尾两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

(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2013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2013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2013 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古人作诗,常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理想 化境。

唐庚的这首小诗,外表平淡无奇,内中自具深意,值得细细咀嚼。

这首 诗以“醉眠"为题, 其实写的是一个独酌—醉眠—梦醒的完整过程。

本诗的“诗 眼”是“醉”。

全诗以“醉”为中心,因为诗人终日喝酒麻木自己,才有了下文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的感叹.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第一题: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本题着重对诗意的把握。

这句从写作对象上看,应是写 “山”,写山”的 静,因为有一 “静”字 紧 跟 其 后,而且还像太古”一样 “静”,如果考生 就把这句翻译一遍——山像太古一样静——那一定是能得分的。

这题有点难, 一 是太古给人以 “静”感,考生是不大明白的。

二是由于不知道“太古”之静是来 写 “山的。

所以此题没有从考生的实际出发。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在整体 把握诗词的基础上精准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比如诗眼, 比如重要作者精心提炼 的词句等。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第二题: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第二题是比较简单而适合考生的,只要稍微体会一下,考生应该能体会出 其中的意绪。

由 诗下注释可知,这首诗是作者谪居时所作。

一般来说,诗人谪1/5居时的作品,要么表现诗人对朝政的关心,对怀才不遇的愤懑;要么表现孤高自 傲不愿同流合污的意志;要么表现对目前生活的满足,愿意远离官场,隐居田园 的安闲。

结合具体诗句, 一般学生都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中这 两 句 明 显 写 的 是 两 方 面 的 事,一 句 一 事 一 心 境:前 句 “门常掩”是因为世味,表明对 “世味”的厌恶;后句“簟已便” , 簟,竹席,见“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 “已便”是因为时光”——正值盛夏时 光—醉卧竹席,已是非常地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感。

2013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12 古代诗文阅读

2013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12 古代诗文阅读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2】古代诗文阅读(一)诗歌鉴赏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二(二)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12全国大纲卷,第12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013山东高考卷古诗词分析

2013山东高考卷古诗词分析

诗歌题一、读懂诗歌——诗的语言“读懂”十分重要的。

诗歌语言别是一家。

可以概括为两点:“词语的灿烂”和“句子的迷茫”。

“词语的灿烂”诗的特征在于它激活了词语的全部潜能,使它携带远多于其在日常语言中所携带的丰富含义。

诗歌词语的灿烂体现为两点:含蓄性和丰富性。

含蓄性是指表达曲折,读者须由字面思考、品味而达到其真正的含义。

丰富性是指表达作用多元化,如特定意义、形象性、情感性、结构作用等,读者须多方面思考、寻求。

因此,读诗必须“依情品词,咬文嚼字”。

“马后桃花马前雪”,马后、马前,表方位,其特定意义是关内、关外,北京城、战场;把景象聚集在马之前后,而且不要忘记主人公——征人,景物高度集中征人面前,这是特定的情景,是实写城内、塞外不可同语的情景;这种特定的情景会冲击征人的心扉的。

桃花、雪,是实物;更是象征物、对比物,否则根本就不成诗了;它们冲击征人心扉,引发着下文。

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心事”、“知音”什么意思?恐怕要结合岳飞的经历、思想才能说明。

2005年山东诗歌题:《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横岗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不少同学以为,这首诗表达了思乡之情。

问题在末句,“淮南极目尽神州”。

向淮南极目眺望都是“神州”,而非“故园、故乡”之类。

“神州”表达什么意思呢?请想一下《京固北固亭怀古》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都是感叹:神州之地,已经沦为敌占区。

所以,戴复古表达的是“国仇”而非“乡思”。

真确理解词语,还要“知人论世”。

“句子的迷茫”诗歌是一种跳跃性较大的艺术形式。

首先,单个诗句内部,结构复杂、多变,多有省略、跳跃等,有读者要看明结构,补充没有直接说出的内容,捋清句意。

戴复古《江阴浮远堂》“浮远堂前万里愁”,在散文中恐怕不能成句吧,但诗中可以,但要推敲、补充,才能理解。

2013年福建语文高考卷——诗歌题分析

2013年福建语文高考卷——诗歌题分析
突 出个别 优秀学生 的能力 , 很 好完成高考命 题 的要求 。 下 面
从命题者 的思维 、 答题者思维及讲评思维几个方面对这首诗 加上 , 出现思维 的短板和缺失 , 是思维 能力整体性 、 全面性的 歌题进行分析 : 欠缺 。


命题 的思维
第二小题 的出错 , 则源于思维不够灵活 , 较为死板 , 才会 对“ 征衣” 只有“ 战士所穿 战袍 ” 的定式理解 , 不懂灵 活变通 , 在知识点的调用和转移上 的能力不够 。 三、 教 师 讲 评 思 维
1 思 维过程 : 学生先对诗歌进行 阅读 , 从 诗的题 目、 意象 及相关注释获得关键信息 , 经过与平时考过的题型进行对 比
分析 , 获得解答 两道题 目的方法和步骤 。 2 . 思维结果 : 第一小题 , 能写出“ 绿” 充满生机 的意思 , 但 有些学生没往动态和韵味思考。 第二小题则对第三联 的想象 由于受 “ 征衣 ” 的约束 , 出现想象的偏差 , 往战争方面想象 。 第 四联则 在注释 的帮助下 , 能联 想到对归隐生活 、 自由生 活的 喜爱和 向往上 。 3 . 思维 障碍 : 第一小 题的 出错 , 主要 源于学 生整体 思维 能力和全面思考能力的缺乏上 ,只对其 中一面进行理解 , 如 对“ 绿” 本义的理解 , 但在对树林动态的表现和诗歌韵味的增
1 . 考什么 : 本 次诗歌题 第一小 题考 的是 对炼字 的分析 ; 第二小题考 的是对作者 向往 自由生活这 种情感 的理解 和感
受。
2 . 怎么考 : 本 题 以一道 送别诗 为题材 , 写送 别友人 时 的 感受 及送别友人后 的想象。 以两个简答题为形式 , 直 接提问 ,
Q ] 曼 I Q : 教 育新 理念圄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分类鉴赏辑录(边塞诗)学生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分类鉴赏辑录(边塞诗)学生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分类鉴赏---边塞诗(一)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6天津卷)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

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答:这里的"铃声"即驼铃,是沙漠中的特有景象, 驼队.整个诗句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风光.(二)边塞诗常见意象有哪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生活。

(三)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5年重庆卷)从军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答:不矛盾。

这样的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前三句,后一句。

以作结,;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高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答:字面上,似乎写,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

实际上,,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注:借问梅花何处落,用了拆字离合的手法,又称“离合体”)三.专题练习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北风吹雁雪纷纷。

201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

201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

题型示例:
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
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 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阔”更好。 (2)“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 意思。(3)“阔”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 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4)“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 “阔”比“失”好。

命题趋势
1、选文难度不大,所选古诗词大多来源于课本或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或者与课文难易相 当的古诗词。选文内容多是爱国、离愁、送别、及 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题材 2、题型上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主要是选择 题、填空题、文字表述题。分值大多在4-8分。 3、选文从课内到课外,考察难度由易到难。题量和 分值有所增加。
叠复沓的结构特点,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 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不同,义实全同,一唱三叹,跌 宕起伏,让人回味无穷。
五、语言特色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答题要点(笔记) (1)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概括语言特色 (2)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初三专题复习
聚焦古诗词鉴赏
何家畔九年制学校 高玉红
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纲要》规定:诵读古代
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 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 位。
2011年庆阳市中考试题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这首词虽短,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早晨写到——; 就景物而言,写了江水、楼、帆、斜晖、-----。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 由希望到失望再到-------------。(3分) 2、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梳洗罢”不是一般人,而是特定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下, 一种特定情绪的反应。 B、“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人物。 C、“过尽千帆皆不是”好似感情上的大转折,和起句的欢喜形成对照, 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焦急想连接,承上启下。 D、这首词以豪放之笔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征夫归来的思妇形象,意思 含蓄深沉,不太容易理解,是婉约派的典范之作。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2古诗鉴赏解析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2古诗鉴赏解析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解析一、原题回放:(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二、作者简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江边的几树梅花绽放,惹人爱恋,令人惆怅,我住着藜杖绕着它欣赏,刚离开不久又回到它的身边。

先前皑皑白雪覆盖,是雪是花难以分辨寻找,昨夜雪霁,月色朗朗,梅花在寒风中依然绽放。

想折几支梅花送给远方如玉的美人,聊表相思之情,但这一切已成劫后余灰,令人怅惘不已。

在梅花下沉吟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回望暮色已笼罩柴门,才独自离开回家。

四、试题简析:试题刚一出来,浏览了几位各地名师的评析,说“属于名家不出名作品,准确译出全诗需要考生坚实的文言功底,不过,鉴赏起来比较容易”,“试题有提示阅读,问题设置相对平稳,学生应该难度不大”。

我不敢苟同,认为理解鉴赏本诗难度较大。

题目中的“次韵”什么意思?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

09年全国卷有姜夔《次石湖书扇韵》,另外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最为有名。

顺便说说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 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高考语文高考解意象品诗歌综合性学习课件ppt课件

高考语文高考解意象品诗歌综合性学习课件ppt课件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象同意异
“猿啼”意 象 “酒”意
“菊花”意象 象
“杜鹃”意象
“梅”意象
“月”意象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凄凉忧伤
——文天祥《金陵驿》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象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品 ——李白《菩萨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怀 远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 《送李端》
离愁别绪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探究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探究

2013年高考18份语文试卷共命制了18道诗歌鉴赏题,对19首古代诗歌(含词)进行了考查。

综观18道诗歌鉴赏题,我们可以探究出如下三大变化趋势:一、选材――覆盖面广,但重心突出1.朝代――唐、宋主选。

19首古代诗歌涉及了唐、宋(金)、明、清五个朝代。

比去年有突破的是,今年没有选元曲。

但作为我国古代诗歌时代的唐、宋的作品(如例1、例2)几乎占到了80%,主选地位非常突出。

具体考查情况如下:朝代唐宋(金)明清合计篇数4首12首1首2首19首[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全国卷)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解:①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他们流出的眼泪能变成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参考答案] (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确已化为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珠中有隐字”,寓意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

珍珠“化为血”寓意是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的血汗。

[例2]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8分)(湖南卷)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

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1分)(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分)(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 (1)桃花流水鳜鱼肥。

(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试题+答案解析)

2012年天津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

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

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

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色彩:“碧”“黄”情感:喜爱之情(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2011年天津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分)(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

“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不好。

开篇写暴雨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把握意象品味诗情

把握意象品味诗情
思想 , 此诗歌 教学 中应 充分抓 住 因
朝 暮暮, / 你在我的航程上俄 在你 的 视线 里” ,已经被广泛流传和引用 。 诗歌的意象是寄托 了诗人 深厚 的丰富的情感 的物象 , 在诗歌 教学
中, 导学生 鉴赏 诗歌 时 ,就要把 指
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
境 的美 的。如 《 琶行》 琵 :大 弦嘈 嘈如 急雨 /, d 弦切 切如 私语 , /嘈嘈
慨。
的复杂而矛盾 的情感 ,特别是朦胧
诗往往表达比较含蓄,令学生产生
疑 问, 时就 应指导 学 生抓住 关键 此 词句激发学生思考 ,发挥其探究能
为是 “ 艺术 中的艺术 , 文学 中的文 学” 。诗 中营造的意 象与意 境 ,能
使人心灵沉浸乃至陶醉。 学 习~ 首 诗 。不 能 离 开对 意
握 意象的特征 和美感 , 通过激 发学
蕴藏的深刻 内涵。
本栏责任 编辑 罗 峰
体会其 字,却处处有喜气。意境丰满生 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 ,
维普资讯
诗 ,是最精妙的语 言艺术 ,用
写音乐 的佳作 ) ,更 要与人 物的心
四 、由于诗歌意 象寄寓着 诗人
最少的字词 , 最简练的结构,最优 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
有无言之美 ,无尽之 意,因此被誉
境相联 ,才能感悟其 中所包含 的情 感— —琵琶女 的 “ 晚年沦落 ”和作 者的 “ 谪居卧病 ” ,以及 “ 同是天 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 曾相识 ”的感
谓 “ 美读”就是指 “ 有节奏 、有感 情 地朗读 ( 叶圣 陶语 ) 。诗歌 中 的情感饱和 的意象是在一种格 律里
面 的 ,而 建设 、转化 格 律押 韵 的

2013高考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

2013高考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
第二十七页,共87页。
①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气氛、环境或意境,以送 别诗、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如 “枫叶荻花秋瑟 瑟〞 ; “青海长云暗雪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②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 基调。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8、“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
“南飞雁〞和诗人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南飞 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往南飞,而要往北返回 ,诗人却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 。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凉处境。
③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 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④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咏物 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 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
第二十八页,共87页。
【考点解读】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 是由假设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 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表达的情调,意 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 词作品。
第十五页,共87页。
山东卷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答复以下问题。〔8分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 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高中语文讲座《解意象-品诗歌》

高中语文讲座《解意象-品诗歌》

二、也有以鸿雁
来指代书信。鸿
“鱼传尺素”
雁作为传送书信 的使者
三、孤雁、断雁 孤苦漂泊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稹》
解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高洁、隐逸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 ——元 王冕《白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高洁、脱俗
冰清玉洁 敢为天下先
不屈不挠
高洁人格的写照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宋 陈亮《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
蕴含着依 依惜别之 情的意象
李白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 11
气节、积极向上
《竹石》
郑板桥
松喻坚贞, 荷、兰喻高洁, 菊喻隐逸, 桃花象征美人; 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 竹多劲健; 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 更表惜别怀远之意;
鸿雁


意象归类
象 意同象异
品 诗
象同意异

解 意同象异

思乡怀远
象 离愁别绪

凄凉忧伤


边塞生活
高洁品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意象的组合方式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徐志摩《沪杭车中》)
从语言角度看,这些诗句都是名词的连缀,句中没有动 词谓语,没有形容词修饰语,更没有表示逻辑关系的虚 词,但有一条无形的意脉贯串其中,即前人所谓“意若 串珠”。 解读意象组合,要以题旨、情境为依据,运用逻辑的 方法,把握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更要展开想像和联想, 补充形象,还原画面,体验诗人的感受和心情,还要进 一步玩味画面的不尽之意,领略作品的象征性意蕴。
(1)、 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 帆”“空”“老鹤”
常 见 意 象 探 究
“猿啼”意象
“酒”意 “菊花”意象 象 “杜鹃”意象 “月”意象
“梅”意象
解 读 “ 猿 ”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愉快 ——李白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兴奋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凄苦 ——白居易 此三句中,都用了“猿”意象,他们表达 的情感一致吗?
解 读 方 法 1
品味意象的文化底蕴,掌握常 见意象的一般含义,并梳理归类。
思乡怀远 凄凉忧伤 边塞生活 离愁别绪 高洁脱俗 怀古咏史
用落日和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 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解 读 方 法 2
揣摩意象的形象特征,挖掘 常见意象的具体含义。
作 者 注 释 标 题 色彩词
写作背景 情感词
解 读 方 法 3
分析众多意象的相似点,揣摩诗 歌的意境。掌握常见意象及营造意象 的方法。
意象+意象=意境
诗歌的生活图景与作者思想 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
解 读 方 法 4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书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畿复》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的《竹里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李颀《古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013高考语文复习7
品意象 解诗情
考点解读
立 象 以 尽 意
意象

体现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也就是 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客观物象。
物象+情感=意象 能成为意象的,是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 的事物。
备考方法

品味意象
解读诗情
常见的经典 意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的《竹里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高 洁 脱 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戴叔伦《堤上柳》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 《送李端》
离 愁 别 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戴叔伦《堤上柳》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 《送李端》
解 读 “ ”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思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寂寞 ——苏轼《江城子》 凄凉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人生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 哲理之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解 读 “ 酒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忧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这些句子中,都用了“酒”意象,他 们表达的情感一致吗?
解 读 “ 杜 鹃 ”
凄凉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 欢快 思乡 思念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
解 读 “ 梅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高洁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脱俗 ——王冕《白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 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孤芳自赏、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凄凉抑郁 ——陆游《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 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昂扬自信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解 意 象 品 诗 歌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高洁、隐逸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解 读 “ 酒 ”
——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说《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客至》
解 读 “ 菊 花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凄凉 ——李清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隐逸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咏菊》 斗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黄巢《不第后 赋菊》 战地黄花分外香 积极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昂扬
边 塞 生 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李颀《古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 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 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 “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凄 凉 忧 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金陵驿》
思 乡 怀 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金陵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