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导学案2.6《鸿门宴》1(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6课鸿门宴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

高中语文 第6课鸿门宴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鸿门宴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掌握《史记》的体例和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3、对比赏析刘邦、项羽形象,了解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刻画人物的方法。

4、认识项刘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一、 知识链接(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史书,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__________。

该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 30世家, 70列传篇, 10表,8书。

鲁迅先生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背景探索1.项刘起义: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

楚国贵族项梁率侄项羽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

项梁后被秦将章邯所杀。

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

这时,楚怀王一面命令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令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

(宋义停军不前,后为项羽所杀)项羽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军主力。

由于秦军主力为项羽所破,刘邦很顺利入咸阳,“欲王关中”。

2.约法三章与驻军鸿门: 刘邦入咸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

(进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且派兵守关,驻军霸上。

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

两军剑拔弩张。

3.项伯、张良有故: 项伯,名缠,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

早年曾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避。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4.鸿门宴的座次: 按古代的礼仪,帝王和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

高中语文 第6课鸿门宴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

高中语文 第6课鸿门宴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达标检测题
检测与纠错
(四)......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X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某某时,已是姗姗来迟。
学习难点
项羽直率粗犷与X邦胸有成府对比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目标与导入
探究阅读思考: 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X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未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X增、项庄曰'君王',X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练习册第48页
第4题
总结与升华
课后反思: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X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精讲与点拨
(三)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高中语文 6鸿门宴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6鸿门宴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鸿门宴》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多方位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举措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把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预习案【学法指导&使用说明】1、反复诵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牢记:先读完课文,再做本预习案。

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3、25分钟独立完成预习案,勿忘:自主完成,全力投入,不干扰别人和不被别人干扰,边读边完成预习导读题。

4、35分钟自主、讨论、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切记:讨论集中,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

5、5分钟当堂训练。

一、回忆所学内容,完成复习检测1、文学知识填空《史记》又称为《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___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__篇,世家(记诸侯本系)__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__篇,表(大事年表、人物年表)__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__篇,共526500字。

《史记》对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有高度的思想性,又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整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

鲁迅先生曾誉它为“________,________”2、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王.___关中;飨.___士卒;说.___项羽;好.___美姬.__;鲰.___生;卮.___酒;戮.___力;有郤.___;樊哙.___;玉玦.___;从.___百余骑.__;数.___目项王;目眦.___;狗彘.___;啖.___肉;按剑而跽.___;交戟.___;为.___击破沛公军;若属皆且为.___所虏;客何为.___者3、字形(填空) xiǎng___客;食sūn___。

玉jué___;联mèi___; jué____择;漏zhī____;è____运。

高中语文 2.6 鸿门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2.6 鸿门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2)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如刘邦的虚伪狡诈,项羽的直率粗犷。
这一步应在分析项羽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点明四组人物的对照关系)
二、如何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明确:(1)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将遂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三、重点语句及语段翻译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任相,珍宝尽有之。”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特殊句式及关键词语)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
③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通假字)。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词类活用、固定短语、特殊句式、通假字)
备课组反思研讨: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二、检查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课文中的难读字: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鸿门宴》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鸿门宴》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鸿门宴》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一、预习先锋我先行(一)、请放声朗读2遍,读通读顺课文。

标注生字、难字字音。

1、完成语文必修一《同步解析测评》积累运用第2题。

(二)、自主尝试翻译理解课文:圈点勾画课文注释,自行理解疏通文句,标注疑难词句。

(三)、概括故事情节。

(围绕题目提问,结合语段概括分析,用简洁的短语即小标题)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文言知识自主发现与归纳:1、关于通假字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4、词类活用:①完成课后第三题5、特殊句式:(五)写下自己的发现与质疑。

(如关于《史记》与司马迁,字词知识如通假字的规律,情节内容如刘邦为什么能死里逃生,人物思想性格等等)二、自主探究我能行(一)探究人物形象1、项羽具有哪些思想性格?(依据)2、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依据)3、张良、樊哙、范增、项伯等人任选其一分析。

(二)探究文章写作1、课文选段是怎样表现项羽思想性格的?(塑造刻画人物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技巧)2、本文的语言具有哪些特点?(三)开放自主探究:(课后第四题)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的。

你认为呢?探究支撑材料:1、项羽自己总结: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逐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2、刘邦的评价总结:帝置酒雒阳南宫。

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

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鸿门宴》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共3篇

《鸿门宴》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共3篇

《鸿门宴》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共3篇《鸿门宴》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1《鸿门宴》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鸿门宴》是一部历史悠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中国传统文艺作品。

它以明朝末年一个著名的故事为主线,围绕着英雄豪杰的忠肝义胆、恩怨情仇、家国情怀和爱恨情亲等方面,全面展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达出爱国主义、崇尚英雄、尊重生命等一系列正面主题。

本文将以《鸿门宴》为主题,通过导学案的形式,为广大高中生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文艺素质教育。

一、整体情境预设1.1背景知识概括《鸿门宴》是我国一部著名的传统戏剧,产生于明朝末年白话小说《三国演义》和《魏书》中汉献帝劝降曹操的历史故事之基础上。

全剧描写了刘、项两家的恩怨情仇,并通过曹操与汉献帝的心里描写,表达出正义、忠诚、爱国等思想。

1.2阅读目标与任务高一的学生首先应该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传记,同时还需要掌握剧中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塑造、主题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点。

通过阅读《鸿门宴》这一文学经典作品,高一学生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对于文艺作品的欣赏、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3教学方法指导针对本导学案的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和手段。

例如,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小组讨论、广场演讲、剧本编写、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

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阅读心得、文艺评论、作品创作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详细教学内容2.1历史背景与人物介绍《鸿门宴》描写了汉朝末年吴楚联盟与秦国段家的家族恩怨情仇,其中包括著名的英雄人物有:汉献帝刘协、吴王孙权、楚王刘备、段氏兄弟、曹操等。

此时,豪强地主借助秦王昭阳反汉的事情,兴风作浪,纷纷响应王诩、李傕等反汉集团,造成汉朝内乱,威胁到汉朝的安全。

西北边陲的军阀曹操,三顾茅庐地请将在隐居的草庐中的伟大领袖——孔明从绝境中解救出来,鼓舞了胆怯的汉帝和大臣,聚义团结,以保护祖国的安危为重。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导学案

6.《鸿门宴》导学案学习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语言积累文中活用、省略等文学现象。

第一课时导入(2分钟)一、楚汉相争背景二、本课学习内容:文常、第一二段。

自学(15分钟)一、司马迁《史记》约前145年至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阳夏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迁十岁能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得罪了皇帝,被判死刑,无钱赎身,只好接受宫刑出狱,忍受耻辱,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史记》体例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谱列。

书;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世家:叙述诸侯国的兴衰、杰出人物的业绩。

列传: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学习文课文第一、二段1.翻译原文,不懂的看《学习辞典》,同时完成《阅·思·练》上第一、二段的挖洞练习。

2.一个组的同学笔译一句下面的句子①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②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③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第一、二段中的事件,并思考一二段的作用。

事件:①(故事的开端)②(矛盾激化)③(矛盾出现转机)④作用:4、思考古人心目中的“义”(亡去不义,有功击之不义)的含义。

举文中的例说明。

互学(5分钟)对上面4道题存在问题的小组讨论解决。

生讲师讲(8分钟)评析(3分种)第二课时导入学习内容:第三段、第四段自学(20分钟)1.翻译原文,不懂的看《学习辞典》,同时完成《阅·思·练》上第三、四段的挖洞练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鸿门宴》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鸿门宴》导学案

《鸿门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实词的用法,归纳文中词类活用的句子。

2找出并学习文中的判断句和宾语前置等句式。

3梳理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二、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三、学习难点: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及细节描写,分析项羽的人物性格。

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

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

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

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这便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

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

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

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公元前90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

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鸿门宴》导学案1

《鸿门宴》导学案1

高一语文导学案编号: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班级《鸿门宴》1新授学习目标: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

3、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学习重点难点:1、完成古汉语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句子成分省略等语法知识的积累。

教学手段:一、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 (约前145—约前90),西汉着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2、背景介绍“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

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自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

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

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

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在巨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

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下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

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2.6《鸿门宴》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2.6《鸿门宴》导学案

《鸿门宴》【目标择定】1. 掌握积累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的句式。

2. 分析人物性格,了解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习惯。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主问题】性格决定命运。

成功与失败,绝非偶然。

鸿门宴上,刘项两大集团各色人等,纷纷登场,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刀光剑影里,唇枪舌剑中,斗智斗勇下,未来的命运,其实已可窥一斑。

从课文中,你可品味出他们各自的性格吗?1.你所了解的故事发生的背景吗?请具体谈谈。

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3.事在人谋,谋事在人。

谋士范增与张良各自有怎样的性格?4.不怕狼一样狡猾的敌人,就怕猪一样愚蠢的队友。

从项庄与樊哙、项伯与曹无伤各自的言行中,你看到了他们各自什么样的性格?5.决定成败的,决定荣辱的真的不仅仅是能力!项羽和刘邦,就是活教材。

从他们的言行中,你看到了他们各自什么样的性格?6.辩论:项羽放走刘邦,纵虎归山,是项羽的“妇人之仁”,还是他的“君人之度”?【再问再新】【助学资料】1. 司马迁《鸿门宴》(《史记·项羽本纪》)鉴赏2.《鸿门宴》(电影)对应检测一、语言积累及应用1.填空《史记》全书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体通史。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部,2.解释(1).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乃令张良留谢。

(2).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故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听之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且为之奈何?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幸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6).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为之奈何?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

珍宝尽有之。

(7).去相去四十里。

脱身独去。

(8).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长子臣。

复得见将军子此。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导学案一、新知导学(一)【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2.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3.掌握古今异义词、活用词和特殊句式并归纳方法;4.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情节;5.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人物性格与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对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6.探究塑造人物手法,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和描写人物。

(二)【重难点】1.掌握活用词和特殊句式并归纳方法;2.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情节;3.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塑造人物手法;4.深入探究人物性格与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对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知识清单】1、识记字音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项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i)击破沛公军⑤道芷阳间(jiàn)行⑥为(wéi)龙虎 (变成、化作)2、通假字⑪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⑫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⑬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⑭不者,若辈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⑮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⑯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

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弃。

⑱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⑲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3.古今异义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词语: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语:非常古义:不同寻常,指意外的变故。

今义:表程度的副词。

③而听细说词语: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④沛公居山东时词语:山东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4.词类活用⑪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⑫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⑭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上:向上⑮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归纳:以上用法为名词作状语⑯吾得兄事之事:原义事情,此处义为侍奉⑰道芷阳间行道:原义道路,此处义为取道⑱籍吏民,封府库籍:原义簿籍,此处义为登记⑲范曾数目项王目:原义为眼睛,此处义为使眼色⑳刑人如恐不胜刑:原义为刑罚,对犯人的体罚,此处义为用刑罚惩处归纳:以上用法为名词作动词⑴素善留侯张良善:原义为好,此处义为善待、交好归纳:以上用法为形容词作动词⑵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原义为旧的,此处义为老交情归纳:以上用法为形容词作名词⑶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之)为王⑷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之)活下来⑸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百余骑)跟从⑹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使(他)停止下来⑺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破:使(关中)被攻破归纳:以上用法为使动用法5、重点词语(1)不如因.善遇之(介词,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连词,于是,就)(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唯恐,只怕)(3)杀人如不能举.(“尽”的意思)(4)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请罪)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致谢,道谢,答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往,到……去)为之.奈何?(代词,代这件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7)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任)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介词,表代替,可译为“给”“替”)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何辞为.?(助词,表语气,无实际意义,一般译“呢”,读作wéi)6、特殊句式:⑪为击破沛公军为(我)击破沛公军⑫急击勿失急击(之)勿失(时机)⑬欲呼张良与俱去欲呼张良与(之)俱去⑭则与斗卮酒则与(之)斗卮酒⑮则与一生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⑯竖子不足与谋竖子不足与(之)谋⑰沛公奉卮酒为寿沛公奉卮酒为(之)寿⑱加彘肩上加彘肩(于其)上省介宾短语以上为省略句,其中⑪——⑰为省略句;⑱为省略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2.6鸿门宴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2.6鸿门宴1

《鸿门宴》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 了解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的作用。

3.学习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培养把握、归纳文言现象的能力和文言文翻译能力。

5.培养实事求是的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

6.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归纳文言现象的能力。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的方法。

3.客观评价文中人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文言翻译能力和归纳文言现象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平台POWERPOINT课件教学步骤新课引入:《垓下歌》——项羽(构思:从此诗歌可窥项羽性格之一斑,由学生进行分析从而引出课文《鸿门宴》)相关知识介绍:司马迁、《史记》、历史背景(构思:学生课前先作收集,以此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作介绍,既可温故知新,又有助于理解课文,且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疏通文句,归纳语法现象(构思:学生自读课文,凭借语境推断不明白的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学习利用语感推断陌生字词含义的方法。

分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文中文言现象,最后将疑难问题提出,由其他小组或教师释疑。

此环节培养学生对文言语法的归纳能力及合作精神、质疑精神。

)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构思:先由学生讲述鸿门宴的故事经过,再对事件中的人物,尤其是项羽表现出的性格特点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其中适当加入历史上对项羽的不同评价〔可由学生提出教师亦可作补充〕。

此环节培养阅读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客观评价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写一篇人物评论。

选择一个或多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评论。

(构思:延续课堂教学,并应用于写作。

)板书人物性格项羽:自大轻敌,有勇少谋,优柔寡断刘邦:多谋善断,圆滑机警,能言善辩作业:写一篇人物评论课后反思本节课能顺利的完成教学计划。

整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在其中只是充当了引导者。

各个教学环节学生都配合良好,发言较积极,能畅所欲言,但因时间较紧,语法归纳做得不是很好,需课后补充。

《鸿门宴》导学案一等奖(一)(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鸿门宴》导学案一等奖(一)(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添加标题
注重评价与反馈: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 该注重评价学生的学 习成果,及时给予反 馈和指导,帮助学生 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并加以改进。
导学案的评价方式与标准
评价标准: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 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内容:学习态度、学习 策略、学习效果等
导学案的目标与意义
● 目标: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 意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案背景与目标
● 导学案背景与目标
● 背景: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鸿门宴》是经典的历史故事,对于学生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目标: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鸿门宴》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历史背景等知识,提高学生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技术融合:将导学案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 的学习体验。
跨学科整合:导学案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评价体系完善:建立更加完善的导学案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 科学的评价。
导学案的未来发展策略与建议
强化导学案的个性化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 的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 安排、教学方法等, 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
利进行。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应该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通过问题 引导、资料查询等方 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
添加标题
加强课堂互动:在课 堂上,教师应该加强 与学生的互动,鼓励 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并根据学生的 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鸿门宴》导学案(一)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鸿门宴》导学案(一)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高一语文必修(1)编写人:张道开【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1-2段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熟读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学习重点】掌握1-2段中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学习难点】掌握1-2段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讨论法【知识衔接】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

继父职任太史令。

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

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

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

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

《鸿门宴》导学案(二)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鸿门宴》导学案(二)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鸿门宴》导学案(二)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意”、“与”“因”“且”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口头翻译三、四两段。

2、学习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来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1、分析樊哙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学习难点】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方法】探究+讨论【学习过程】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1、令将军与臣有郤()2、因击沛公于坐( )(二)、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2)、所以遣将守关者(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籍何以至此3、得复见将军于此4、亚父者,范增也5、若属皆且为所虏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5)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五)文段分析思考。

1、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了什么问题?2、“项庄舞剑”在情节开展上有什么作用?二、研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一词多义意:(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2)其意常在沛公也因:(1)不如因善遇之(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因击沛公于坐(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而:(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2)拔剑切而啖之(3)劳苦而功高如此(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与:(1)臣请入,与之同命(2)则与斗卮酒(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且:(1)若属皆且为所虏(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高一语文必修1《鸿门宴》导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1《鸿门宴》导学案
译文:
(二)阅读文章第二段,完成6-12题。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②亡去不义()
③张良出,要项伯( )④固不如也()
⑤秦时与臣游( )⑥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善留侯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
⑵故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
(10)吾得兄事之( )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探究一:给文中每一小段拟一个小标题
探究二: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有起有落,阅读3—4段,分析宴会上的“三起三落”。
探究三:分析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训练案
(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旦日飨士卒( )②范增说项羽曰( )
2.解释下列多义词。
课题:鸿门宴
学习 内 容
笔 记
【使用【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熟读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学习重点】
1、掌握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2、掌握善、故、幸、举、胜、如等实词的含义。
第一课时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飨士卒()美姬()鲰生()厄酒()樊哙()瞋目()目眦( )跽()参乘()啖之()桮杓()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1)距关,毋内诸侯( )
(2)张良出,要项伯(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
公元前208年9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而刘邦统帅南路军先于项羽入关破咸阳,刘邦“约法三章”,准备在关中称王,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今陕西长安县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无内诸侯”。11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攻破函谷关,屯军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的项王营),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鸿门宴 3 二中张道开
《鸿门宴》导学案(一)
高一语文必修(1)编写人:张道开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1-2段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熟读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学习重点】
掌握1-2段中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学习难点】
掌握1-2段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讨论法
【知识衔接】
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

继父职任太史令。

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

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

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

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

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斗争。

故事开始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

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已经能清楚地预见到将来刘邦胜项羽的结局了。

项羽由主动步步转化为被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动转为主动。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项梁与项籍(项羽)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繇(常,通“尝”,曾经;繇,通“徭”,服徭役)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四年(公元前206年)。

•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

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

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

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

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

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飨.()士卒美姬.()卮.()酒郤.()
鲰.()生玉玦.()目眦.()跽.()
戮.()力参乘
..()()刀俎.()啖.()
樊哙.()
二、整体把握全文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5-7)宴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志不在小.
2、解释下面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使子婴为.相
(2)为.击破沛公军
(3)皆为.龙虎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未得.与项羽相见
(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3)范增说.项羽曰
(4)财物无所.取
(5)沛公居山东
..时
4、翻译下面句子。

(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5、文段分析思考
(1)这一段记叙了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的展开起什么作用?
(2)文中写到“项羽大怒”,这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

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什么?
四、研读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素善.留侯张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4)秦地可尽王.也
(5)君安与项伯有故.
(6)项伯杀人,臣活.之
(7)吾得兄.事之
(8)籍.吏民,封府库
3、指出下面“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臣为.韩王送沛公
(2)为.之奈何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君为.我呼入
(5)约为.婚姻
4、解释下面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为之奈何
(3)项伯杀人,臣活之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翻译下面句子。

(1)谁为大王此计者?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6、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五、【作业布置】1、复习导学案,掌握课文一、二段知识点。

2、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