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
校长随笔 叶澜谈新基础教育对我的启示
教学资料
校长随笔叶澜谈新根底教育对我的启发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曾说过:“我们追求的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模式的改变,我们追求的是学校整体转型。
‘新根底’强调:对一般教育教学实践的延续研究,是教师开展的根本路径〞。
学校的整体形态、内在机制等,要完成从近代型到现代型的转换,近代型主要是工业生产方法,现代型以每个人的开展为教育的至高使命。
把人找回来,让生命在学校里呈现活力,这是我思考新型学校建构的根本立场。
那么,现代新型学校的特质是什么?我的观点是“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放开、过程互动、动力内化〞。
提升学校的生命质感,是变革的内在核心。
因此,在我看来无论你搞什么样的、什么模式的教育,学校的至高无上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离开“生命〞〔人〕一切都无从谈起,教育的根本不能改变。
叶澜教授在文中谈到了四个读懂:1、读懂时代,唤醒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
2、读懂学校,明晰研究性质为整理转型的自觉。
3、读懂教师,提升教师转型开展的自觉。
4、读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双方致力于建构新型关系的探究自觉。
“四个读懂〞,其实就是唤醒我们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按照教育和社会开展规律,紧追时代的步伐,从学校、教师、实践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以生命的质量和开展为核心,追求更大的进步和提升。
只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型人才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观后感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观后感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观后感篇一叶澜教授有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这四句话是新基础教育实验的灵魂。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有专业技能。
因此,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总结和反思中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与能力水平同步的研究型教师是目前所要努力的。
作为一名新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师,在学习“新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学会摸索应用于所带班级,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尝试课堂创新改革,将“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在课堂上,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
同时要注重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教学感想、教学体会,学习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归纳教学中的闪光点,以利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论文的撰写。
此外,要学会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
坚持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从中汲取,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在听一些课后反观自身,开放性不够是我的教学所存在的较大的问题。
在教的过程中,无法从“教结构”放开到“用结构”,少有以开放性的问题,来激活课堂,让学生有多个答案,多位思考,在生成的资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
尤其是在综合练习中,开放性的操练尤为必要。
在教学中,有时我也会出现对课堂目标的理解不够准确,以至教师的核心目标不明晰,在下面的过程中也不能达到准确分解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内容较难,较散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全堂缺少主话题的串联,有了老师的给予,却少了学生的体悟,没有达到在同一主题下渗透句型的目的。
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价值定位,认为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
在定位的基础上,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从合理基础、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新课程自身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提出其发展的走向,以图能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顾反思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多的历史,也即将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面临的问题与走向,以图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指出,如果从课程变革的复杂性来看,课程改革通常有五种类型:一是“替代”,即一种要素可能为另一种现成的要素所替代,比如用新的教科书代替旧的教科书便是替代;二是“交替”,即当变革被引进到现行的材料中,并有希望成为选修科目而容易被采纳时,交替就产生了。
这种方式常常表现为在现行课程内容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对其进行充实、改进等;三是“紊乱”,这种变革是破坏性的,对课程改革往往起反作用;四是“重建性变革”,这种变革导致对体系本身的修改,即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造,而是要更新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观,因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五是“价值观变革”,它强调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变革,是与课程有关的人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革。
综观上述五种课程变革类型,我们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
我们不仅对课程在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改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的整合(如艺术、科学课的设置)等等,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人们所持有的一些价值观念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对学校,不再认为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把学校视为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对课程,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超文本的课程形式;对教材,认为教材是范例,是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是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等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阐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阐述新世纪我国新课程改革,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变革最深刻的一次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建设、教师角色、基础教育、发展阶段教育目标均有新的定位。
新课改旨在改变教师在传统的单一的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中被动的课程的执行者的角色,转变成新课程改革的主体,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由自己的教育哲学决定的。
学校教育哲学是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它的结构包括使命、核心价值和愿景。
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
由于学校内外环境均是动态的,当环境发生明显改变之后,原初的学校教育哲学必须随之改变,否则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更有可能阻碍学校的发展。
学校依据环境改变的程度与学校领导者对于环境的认知与判断,就有可能调整学校发展规划,也可能重新制订新的学校教育哲学。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哲学的建设首先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同时又要着眼于每所学校不同的历史、地理的环境和人文积淀。
一、新课程的教育思想理念新课程是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设计的,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求教师增强课程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能,要求教师认同和内化其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观念。
一般说来,实施新的课程,要求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发生一系列变化。
从这个意义说,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前提。
学校应引导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改实践中,注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新学力观(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统一),个性化的观念,综合化的观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观念,发展性评价观(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转向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以及大课程观(区别于仅把课程当做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观。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识有感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识有感通过这次学习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新基础教育以它独特的魅力,充满活力的脚步,给我带来了积极向上,走教育改革之路的良方,让我经历了迷茫摸索、反思、鼓舞、喜悦,真正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的魅力。
通过学习,对“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包括三个层面:即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
十大性:即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概括的讲就是“三观十性”,它看似简单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
叶教授的话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
首先我认为要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
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
例如课堂上学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纪律的涣散,不能仅仅从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个方面去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难道不应该从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上去反思考虑吗?再例如学生成绩考得不理想,就责怪这些孩子学习不努力,智力落后;学生课间吵闹,就批评他们不能遵守纪律,调皮捣蛋。
如此一味地强调学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了自身的原因。
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
看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感悟新基础教育的魅力
今朝风日好——感悟新基础教育的魅力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是新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一直以来对大师有崇敬之心。
这次国培由叶澜教授所在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承担,很多教授作为团队成员亲身实践带给我们的精彩报告让我们收获良多,而安排对闵行四中的考察更让我深切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的强大影响力和魅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闵行四中是全国新基础教育的基地校,学校有40年办学历史,曾经历过2次分别与七中、八中的合并,教师来自三所学校,严重超编;生源不好,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学生基础差,家庭教育薄弱。
按现任屠红伟校长的话讲这绝对是一所草根学校。
但自1999年参加新基础教育研究和实验以来,在叶澜教授的指导下,屠校长和她的团队把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和学校的整体转型作为学校规划的最基本构成,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砺志健身自育自强的校园文化凸显,办学效益不断提升,逐步成长为有特色的上海新优质学校。
应该说这所学校与我们大多数学校的很多情况很相似,因此示范性强,学校管理及领导变革、教学变革及教师发展、学生工作变革及学生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走进校园,你会感觉一片绿意袭来,校园环境雅致,绿树成荫,占地面积近80亩,运动场地开阔,除有标准的田径场和篮球场地外,还有两个标准棒球场地。
学校早期以棒球运动为突破口,发扬拚命追击,死缠到底的棒球精神,提升人气,凝聚人心,成为上海棒垒球项目特色学校。
我想,这种精神也彰显了闵行四中人不服输不言败的胆识和勇气。
人有时是需要一些精神的,而精神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特别是屠红伟校长,一位有事业心有思想的干练女校长,抢抓机遇,主动申请加入新基础教育实验,带领团队以自育文化引领学校优质发展,努力践行新基础教育成事成人,主动发展,生命自觉的理念。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 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 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 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20 世纪80 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 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 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 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 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浅谈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MING RI FENG SHANG199文 教 研 究文|周晴晴浅谈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摘要:中国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存在着诸多的优点和不足。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应当并且自然会与时俱进,基础教育作为基础,更应该保持先进性。
但是基础教育的速度未必能赶上社会的日新月异,因此教育工作者们也要结合实际,应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以使教育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发展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渊源与趋势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些弊端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从最初的文官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民众社会思潮里,深埋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
学子们以出人头地、荣宗耀祖为奋发方向与动力。
在师生关系的价值原则上,主要是推崇“师道尊严”等等。
近代以来,效仿西方制度化的学校,但教和学的内容、目标、过程形态、评价标准,主要是记诵确定的事实为主的知识。
学习方式也主要是模仿式和传习式。
从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到教学思想上,存在着诸多的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因素,没有培养更多的足够全面发展的人才,相反的过度功利性的读书教书思想还个学生带来身心上的巨大压力。
为了促进教育的进步,我国也进行了迄今为止第八次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也正在逐步实现,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方法来看,都更多的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非一日之功,为了更好的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应该从过去总结经验、不足,做好当下,展望未来。
二、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昨天”1、实施阶段酝酿准备(义务教育1996-2001、普通高中2001-2003)2001年6月经教育部党组审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
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研究——以“新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为例
理 念 与学 校整体 转 型 的实践 路径 问题 。研 究从 理 论 与实践 两方 面 交互 展 开 。在 理论 研究 方 面 , 反 思 以
批 判为基 础 , 了系 统 而艰 苦 的理 论重 建 , 出 了一 作 提 系列 反 映时代 精 神 、 会 发 展 要 求 和个 体 生 命 成 长 社
面 的发 展 为本 。
等 多角度 、 层 面展 开 素质 教 育 的深 化 研 究 。通 过 多
变革 学校 整体 形 态 与 内在 基 质 , 现学 校 由近 代 向 实
现代 的形 态转变 ; 过 变革 学 校 日常 的管 理 与 教 育 通 教学 实践 , 现学 校 中成 人 、 事 的关 系 统一 , 现 实 成 实 新型教 师 的素养 提 升 与 新 人 的培 育 , 现 学 校 中 的 实 人在校 生存 方 式 的 转 变 。十 几 年 来 , 东 师 范 大 学 华 新基础 教 育 研 究 中心 的 成 员 与 广 大 中 小 学 校 的 领 导 、 师 一起 , 教 携手 走 出 了一 条 当代 中 国学 校 深化 素 质教 育 、 设新 型学 校 的创业 之路 。 建
实现 素质提 升 、 主动 发展 及 生命 自觉 。
关键词 : 素质教 育 ; 学校 整体 转 型 ; 深化 之型 ; 化之魂 ; 化之 体 深 深 中 图分 类 号 : 4 —0 文 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0 5 2 2 2 1 ) 1 0 9 3 G0 1 A 1 0 —2 3 (0 1 0 —0 1 —1 “ 新基 础教 育 ” 研究 是 由华 东师 范大 学基 础教 育
代 中 国社 会 的转 型性 变 革 用 “ 以人 为 本 的科 学 发 展
观” 作为 指导 思想 , 构建创 新 型 国家 与 和谐 社 会” 以“ 为核 心 目标 。提 出 “ 以人 为 本 ”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标 作
学校个性化管理
学校个性化管理实施个性化管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独生子女为教育主体的教育现实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全新要求,是新的课程改革三维目标所必需的,尤其是全社会关注人的价值的今天,实施个性化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个性化管理的内涵个性化管理,是在管理实践中,基于管理对象不同的生理、心理和各自拥有的优势,采取从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方法以及激励措施等诸多方面,从管理的起点、过程以及到目标的实现,给予被管理对象提供独到的管理服务,体现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个性特征与人格力量,是一种因人、因时、因地、因材、因过程和因结果而进行的独特的管理方式。
其目的就是立足于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有效地协调起来,以达到人的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从而保证组织目标和效能的有效实现。
这种基于被管理者的最大潜能和拥有优势的开发,使之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有自己独特贡献的积极人,管理不是像传统仅仅从形式上控制,而是确立一定的目标系统,从而开发人类隐藏在自身内部的巨大潜能。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个性化管理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人格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确定其最近发展区着力培养,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力,促使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获取成功。
就是根据教师的个性特征、专业能力、气质秉赋的不同,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量才使用到最易发挥其才能、最可能取得成功的岗位上。
个性化管理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上,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尊重每个人,在教育中就是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师生的人格,采用适合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有效组织架构和具体措施,通过促使个人的成功达致组织目标的实现。
宏观上讲,个性化管理是指管理需要采用不同的‚路数‛,实现管理上的差异战略,以增强竞争力,比如以人为本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等。
微观上讲是指将某种操作流程、界面的个性化和功能化紧密结合,这是指管理个性化的技术性特征,比如引进和建立适合企业的管理系统和软件。
新基础教育教学方面
新基础教育教学方面新基础教育教学方面【一】“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国家重点课题,自1999年5月至今历时五年。
此项课题是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以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世纪新型学校为显性目标,以改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为深层目标。
追求“成事与成人的统一”始终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实践目标。
该课题将学校转型性变革深深地锲入社会转型这个时代背景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过程感,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以及对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有着高度的敏感性。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转型性变革理论,依据对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带来的个人时空意识的变化、个人生存方式的变化以及个人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变化的判断,提出了现代型学校特质的概念,这个特质概括在“新基础教育”创建新型学校的要求的五个方面:即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和动力内化之中,其目标是实现包括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等几方面,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之“新”源于时代之“新”,“实践”之“新”,充满活力的生命实践始终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源头活水”,是理论创生之源。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推进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在学校教育价值观方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明确提出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的新基础观。
在学生观方面,从人的生命特征角度,提出了“具体个人”概念,表明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具体个人是既有惟一性、独特性,又在其中体现着人之普遍性、共通性的个人,是个性和群性具体统一的个人。
在课堂教学价值观方面,提出了三层次理论,即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学科育人价值以及通过开放的、弹性化的教学设计方案所体现的每堂课的育人价值。
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 府主导 ; 政 强制性 ; 渐进性 ;国家简单化
作者简 介 : 张万波 (95 ) 1 - ,男,山东菏泽人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 究方向 : 7 课程 与教学论 ( 山东
烟 台 2 42 ) 6 0 5
基 金项 目 : 本文 系鲁东大学科研基金 项目“ 基础教育课 程管理问题研究”( 目 项 编号 : 2 0 30)的阶段研究成果。 W 08 82
政府行为, 因为政府的利益与所有人的利益是一致 的。但事实是,
()改革进程 的渐进性带来的问题 。受改革初始条件的制 2
先 参 与改革 的各利益群 体 ( 包括政府 本身)都在追 求自己的 目标, 约 ,新 的基 础教 育课程 改革坚持 “ 立 后破 、先 实验后 推广 ” 由于不同价值 观的存在, 必然导致改革所追求的利益具有多样性。 的工作方钆 这一方针 使新课程 改革 在其进程上体现 出渐进性 因此改革过程 中出现矛盾与冲突也就成为了必l 然。这恰恰是一些 的特点。由于选择 了 “ 来 科学合理的教育 ( 课程)改革方案在现实 中难 以真正实施 导 致 的 利 益 的 调 整 和 重 新 分 配 是 以局 部 、逐 步 的 方 式 进行 , 即 的 深层 原 因。这 是 政 府 行为 “ 私 性 ”假 设 无 法解 决 的 问题 。第 并不是—下子 “ 无 剥夺”一些人的既得利益 ,一般不会带来相关利
利益 的代表 ,政府 的利益就是人 民的利益,政府行为与全社会 为 教育制度 内部群体 的教 师和学 校管理者,也常常成 为被 批评 的公共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政府的行为是 无私 的。 全能性” 和改革的对象 ,进而合法化地 的也被 排除在 课程 改革 的决策之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题库含答案解析
1.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依据是_____。
A:课程任务B:课程设置的要求C:课程的制定者D:课程内容的属性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三级课程的掌握。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课程的制定者是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依据。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审定的;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前提下编订的。
2.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改相关文件的掌握。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_____。
A:以学生发展为本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D: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掌握。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是核心理念。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_____。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新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
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5.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_____A:人本主义理论B: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C:探究教学理论D:多元智能理论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改理论基础的掌握。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摘要:人类正在迈入21世纪,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术革命正在到来,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教育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针对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这不仅符合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唯物史观,同时还取决于当前我国现代化的独特时空背景。
此外,这实际上也是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普遍趋势。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今世界对能够培训高质量人才的教育事业极为重视,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不仅关注人才辈出的高等教育,同时也极为重视发展基础教育,他们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竞争、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本领。
根据这一时代发展趋势,时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在2001年,我国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一轮的改革给新世纪我国的教育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客观地看,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抓住时代变革的特征和需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全面加以改革,以构筑面向21世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与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相比,这一次的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冷静地分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和改革的实施方式上仍存在诸多偏误和不足,理当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反思。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伴随新世纪的到来,各国的科学技术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发激烈,全球性问题的突出迫使人们对传统的教育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于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正逐步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迈向。
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新基础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基础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1在领悟社会转型与学校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新基础教育”呼唤着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个体的出现。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出于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
正是由于回到了任何人都具有的“生命”这一原点上,“新基础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少数人,而是拥有生命、向往生命发展的所有的人。
“新基础教育”的召唤力正来自于此。
它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追求一种坚实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一种自我寻求发展资源、积极实践、综合互动的复杂的思维方式,追求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
“新基础教育”是相信生命的力量的,是相信学校教育的力量的。
生命有着内在的力量,无论在何种情境下,有生命活力的人不会缺少希望、不会缺少信心、不会缺少力量。
而学校教育,能够给生命以力量、给生命以阳光。
“新基础教育”追求着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个个新生的、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全面的、全程性的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获得成长,这是“新基础教育”的一贯追求。
“新基础教育”关注着教师的生命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这句话,已经成为打动众多教师的一句名言。
也许,这句话的亲和力与感召力,正来自于它对教师生命质量的深切关注。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的观点与理论、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教师也要学习。
教育不是把现成的东西像商品一样,放在你手里,你接过来,就学会了。
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的过程,它需要发生一个主体的转换。
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实现知识的一种转换,由外在的转化成内在的,成为构成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
2024年参加“新基础教育”培训活动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参加“新基础教育”培训活动心得体会近年来,“新基础教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议题之一。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新基础教育”培训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并对我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启发。
这次培训活动的主题是“新基础教育理念与实践”。
培训活动的第一天,专家为我们介绍了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和内涵。
新基础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不同,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专家通过举例子说明了新基础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使我对新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培训活动的第二天,专家向我们介绍了新基础教育的实践路径。
他们强调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即学习要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了解到新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主要包括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三个方面。
其中项目制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知识;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实践活动是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培训活动的第三天,我们进行了实践教学活动。
活动中,我们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项目任务。
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小组中,我们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克服困难。
通过合作学习,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挥,项目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这次实践教学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新基础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这次“新基础教育”培训活动,我不仅对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和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新基础教育的实践路径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024年参加“新基础教育”培训活动心得体会模板(2篇)
2024年参加“新基础教育”培训活动心得体会模板新基础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基础教育的深入落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我参加了____年的“新基础教育”培训活动。
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对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习到了许多有关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下面的篇幅中,我将结合培训内容和个人体会,总结我参加培训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培训内容概述1.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在培训的一开始,我们首先了解了新基础教育的概念、理念和目标。
新基础教育强调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新基础教育的教育内容和特点: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新基础教育的教育内容和特点。
新基础教育强调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等素质。
3. 新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在培训的后半部分,我们重点学习了新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我们学习了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课程,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
4. 实践案例分享和研讨:除了理论学习,我们还进行了实践案例分享和研讨。
我们通过分享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对新基础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二、个人收获与体会1. 对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深入认识: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基础教育的理念。
新基础教育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素质,不再仅仅注重知识的灌输。
这一理念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培养出更加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 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与综合性:新基础教育注重多样性和综合性的教育内容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设计多元化的课程,如何将不同学科进行融合和整合,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元人文素质。
点状问题 线性问题,系统提升报告
点状问题线性问题,系统提升报告当一位校长有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也有了相对丰富的管理经验,那么什么是制约其发展、提升的瓶颈?在于思维方式。
加拿大教育改革研究专家迈克尔·富兰认为:“我们需要一张不同的处方,以便抓住问题的核心,或者说到达另一个山头。
一句话,我们对教育变革需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对不同校长的管理水平和管理风格作一对比,就可以发现,表面上看是价值取向、管理策略和方法的差异,但根子却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任何学校的价值观和价值转化的策略都是校长思考后的产物,是运用思维方式的产物。
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方式。
校长以什么样的基本依据和模式来思考学校日常工作和推进学校变革,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基本依据和模式都错了,那么只能导致管理意义上满盘皆输的灾难性结局。
所以,校长的专业发展,不能不提思维方式的发展,学校变革,也不能不提思维方式的变革。
改变已有的思维方式,拥有新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所指出的那样:“在朝向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根本变革而前进的过程中,在其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接受的一个最困难的挑战将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使之能够面对形成我们世界特点的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变化的迅速性和不可预见性。
”这一挑战将贯串学校变革和校长专业成长的全部历程。
人类已有的思维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哪些是我们理想中的好的思维方式?其好与不好的标准何在?在我看来,标准不在于新旧,不在于西方与中国,不在于大师、名人和普通人,而在于适合:是否适合于学校变革和校长发展?那么,什么是最适合于当下学校转型性变革和校长专业成长的思维方式?整体式综合思维、关系式思维和过程式思维等,是当今校长在日常管理中最需要的好思维方式,它们各自的相对面则是校长最需要转变的不好的思维方式。
点状式分析思维是一种比较幼稚和初级的思维,同时也是一种下意识的非理性思维。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七章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惯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
第一节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课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拟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实现教育的全方位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一是因为课程与教育活动的其他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另一方面是因为课程自身含义的扩展和深化,使其得以承担吹起新世纪教育改革号角的任务。
本节将着重介绍课程涵义变化的趋势,新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观念与策略,以及本次课程改革的特点与主要内容等。
一、什么是课程(一)课程的词源分析课程,在我国最早见于唐朝。
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弈弈寝庙,君子作之”作疏为:“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亦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句。
这里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
它是从拉丁文“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
根据这个词源,课程定义通常是指“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课程的概念可以引申出两种不同的含义:当采用currere名词形式“跑道”时,人们顺理成章地把课程理解为给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引出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而将currere 理解为动词形式“奔跑”时,对课程的界定又着眼于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重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领导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
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问题。
在研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举办闵行区“新基础教育”校长研修班,研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问题,研修内容和计划由叶澜教授亲自设计和制定。
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崇明县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
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实践改革目标,学校管理层面从班级层面改革的支持系统转换为学校层面的“负责人”,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较探索性研究阶段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
在当代背景下,学校管理改革并不是新鲜事物,但我们可以感受到,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学校管理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
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具有了相当大的独特性。
一、“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积极互动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许多“实务”、“方略”等技巧性的研究,也有许多从经济管理、工业管理领域移植过来的“理论”。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则有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
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
“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关注“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思考。
对于独特的“学校教育”而言,“管理”意味着什么?管理的目标与独特性是什么?“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
在“新基础教育”研究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五个方面。
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
究型的改革实践。
在这一重要的改革任务中,学校管理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是“新基础教育”理论在学校管理领域的具体渗透。
对于“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中的管理者而言,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理解“新基础教育”的理论。
他需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不认为校长等管理者只是理论的落实者或操作者,而是认为管理者同样需要、并且可能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坚持把管理者当成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当成机器般的操作者。
而且,“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实践与理论思考处于积极的互动之中。
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改革,有太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太多需要探索的领域,而“新基础教
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致力于理论思考与实践改革的综合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
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我们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实践改革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感受到新的问题的涌现和新的理论创生的可能。
[1] [2] [3] 下一页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