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教学法对提升初中生英语读写能力的行动研究

合集下载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引言: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然而,在初中阶段,许多学生对英语阅读兴趣较低,阅读理解能力较弱,这给教师带来了许多挑战。

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叙事教学法来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对于改善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叙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叙事教学法是指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讲述一系列连贯的故事情节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它的特点包括:(1)将教学内容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增加了学习的情感色彩;(2)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了情节发展的组织方式,使学习更具有连贯性,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材料,如小说、漫画等,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故事情节并产生共鸣。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叙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创作故事、写作小论文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3. 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叙事教学法通过情节的发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推理和理解。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要点、推测人物心理、猜测故事结局等,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讲述富有哲理或贴近生活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理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故事中的伦理问题、社会问题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考能力。

三、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英语水平的材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英语水平选择适合的故事材料,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思想。

初中英语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英语的逐渐普及,英语写作在初中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对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的考验,更是对他们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量。

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实践研究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评价体系,来帮助初中教师更好地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提倡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写作形式,例如议论文、叙事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写作技能的全面提升。

多样化的写作形式也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不同题材的写作素材,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以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二、注重语言运用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注重语言运用的实践性。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实际的交流和表达。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写作任务,比如写作比赛、写作展示等,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写作实践中,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可以重点关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给予学生具体的语言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写作主题班会、举办写作比赛、邀请作家讲座等形式,营造积极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一、引言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触英语学习,而英语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我国的初中生在英语阅读能力上往往存在各种问题,如阅读理解能力不足、阅读速度慢、对生词的理解能力不强等。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我们需要进行行动研究,找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二、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 问题背景当代社会,信息量大幅度增加,对人们的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阅读能力不仅关系到英语学习成绩,更关乎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语感、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

2. 问题意义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相关理论与研究1. 英语阅读能力的定义英语阅读能力是指人们在阅读英语文章时,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获取文章中的信息,并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用。

2. 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影响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词汇量、语法掌握、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

其中,词汇量对阅读能力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方案1. 提高词汇量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记,扩大词汇量。

可以通过词汇书、英语小说等途径进行词汇量的积累。

2. 培养阅读兴趣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英语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3. 教授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如快速找出关键词,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

五、行动研究实施过程1. 确定实施对象本次行动研究的实施对象为某初中的七年级学生。

2. 实施过程a. 开展词汇量扩充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初中英语叙事性文本“以读促写”案例研究

初中英语叙事性文本“以读促写”案例研究

7 -8期初中英语叙事性文本“以读促写”综上所述,在写作的初级阶段,为学生提供一个恰当的叙事性文本框架,让学生在文本框架中进行内容构思,在构思的过程中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进行顺叙(chronological order),同时对人物、背景、情节进行梳理是很有必要的,100Teaching Practice101课堂实践对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盖里•克鲁(Gary Crew )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他曾为叙事性文本设计了线型图,见图1。

在他看来,叙事性文本应该具有背景、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和对主人翁生活的影响六大特征。

他的线形图清楚地构建了叙事性文本的框架以及故事逐步走向高潮的步骤。

初中英语牛津上海版教材所提供的叙事性阅读文本都具备这六大特征。

杰里米•哈默(Jeremy Harmer)认为,平行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阅读,讨论、提炼文本的结构和行图1 盖里·克鲁的叙事性文本线型图文特点,仿写作品。

因此,在叙事性文本写作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模仿教材所提供的文本框架和行文特点,在不影响事件、人物描述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进行适当的加工。

笔者以A special memory 这一叙事性文本为素材,进行了 “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二、案例分析(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来自牛津上海版英语教材9A Module 3 Unit 5的写作部分。

它是Jane 在校报Memory Corner 栏目中刊登的一篇有关一段特殊的记忆的文章,描述了一天早晨,Jane 和父亲在银行取钱时,ATM 机突然发生故障,往外喷钱,她和父亲拾金不昧的经过。

从教材提供的文本来看,Jane 的故事是一篇记叙文(a narrative )。

它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和结果都作了具体的交代,具有记叙文的明显特征。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审题时,要考虑什么样的记忆才是特别的(special )。

叙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叙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叙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叙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叙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其在口语教学中的优势。

接着详细阐述了叙事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最后探讨了叙事教学法与口语教学的关联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叙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

叙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

叙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口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叙事教学法、英语口语教学、应用探析、基本原理、优势、具体应用方式、案例分析、关联性、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叙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叙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叙事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本文将就叙事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叙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传授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叙事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口语流利度上。

在具体应用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模仿故事中的对话情境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创作自己的故事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叙事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综合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叙事教学法与口语教学的关联性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叙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叙事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实现语言交际的目标。

2. 正文2.1 叙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叙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学生参与真实的故事情境,以教授语言技能和知识。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叙事教学法的实施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叙事教学法的实施
三 总结 叙事教学法不仅符合人类的认知和思维 习惯 . 遵循人类的语言习得规律 与此同时 .
时。 首先 . 教师可 以根据叙事教学法 的特点 和 课堂教学任务活动分为 以下几个层 次: ( 1 ) 让 学生 复述简单 的故事 ; ( 2 ) 让学生根据给 出的 对话或者 图片进行复述 ; ( 3 ) 讲述学生个人经
想刚刚读过 的故事 . 并 且在叙述 中 出现停 顿
而对于当代的英语 教学活动具有很大 的借鉴 意义 总之 . 叙事教学法是新 出现 的英语教学 模式 叙事教学法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于 旧 的教学方法的否定 . 相反. 它也是在借鉴原有 的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之上发展 出来 的 叙 事教学法在英语 口 语 教学活动中必须经历不 断地探讨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研究 过程 .才能够 1 3 趋地发
从 网上搜集一些具 有故 事情节的图片 .然后 让 学生仔细观察 图片 . 看 图片中发 生的故事 . 看过 图片 之后再给学 生五分钟 的准备 时间 . 让 学生准备好对将要复述 的内容 五分钟过 后。 先让同桌之 间进行 复述 练习 . 这样做的 目 的主要是 为了增强学生 复述的信心 .同时在
法及其理论依据 .然后结合教学 实例详细分
1 5 7 0 0 0 )
( 二) 根据 图片进行复述 同上述 . 在开展课堂教学前 . 教师首先应
握语 言之前 。 最先掌握叙事方法 。 2 . 叙 事理论 叙事理论 提出人类天 生就 是故事的经历 者和叙 说者 .是故 事保障了人
类经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因而必 须确 立叙
方法也必须时时进行 相应 革新 .以产生新的 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叙事 教学 法就是 在新 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它最初 由四川外院的熊 木清教师提出 . 继 而得 到广 大英语 教师的认 可及推广应用 叙事教学法 之所 以得到广泛

如何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英语口语

如何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英语口语

如何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英语口语作者:王章祥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第10期摘要:叙事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

叙事教学法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使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叙事题材应多样、内容要新鲜有趣,教学活动要有延伸,要给学生提供情景化的训练环境,让学生运用英语来讲述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故事的情境当中去,使他们积极地思考,愉悦地表达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关键词:学习兴趣;英语口语;叙事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0-0112-0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一直是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追求的目标。

下面将从何为叙事教学法及叙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两方面来探讨。

【案例1】:授课对象基本年龄都在14~16岁,他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学英语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

但是九年级的第一堂英语课,当笔者用英语做自我介绍时,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脸茫然的表情。

下课后跟他们了解情况,他们马上提意见:“老师,上课能少说英语吗?”第一次班会课,笔者给学生15分钟准备一份英文自我介绍,下面是一位学生当时的发言:I’m Yuan Zhihang.I’m …I’m 14 years old. I like apples.I very like English.I like … er… er.I like computer games.I often play computer games.I think I think I’m outgoing….【案例2】:第一学期临近期末的一次公开课上,袁同学和鲜同学就捡到一个手提包进行了表演对话。

Xian: Did you know what happened?Yuan: What?Xian: I found a handbag in my taxi.Yuan: You’re lucky. What’s in it?Xian: There was lots of money and an ID card ….Yuan: What would you do with the money?Xian: I want to give it to the police.Yuan: Oh, you’re so kind. I think you would keep it.Xian: Oh, how could I do that? You know….Yuan: Oh, I’m just joking.对比最初的和后来的发言,笔者惊喜的发现学生们已经由最初的怕听英语到现在的习惯听英语,由开始的怕说英语到后来的乐于表现,这与课堂教学中运用叙事教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应用读写结合法提高九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行动研究

应用读写结合法提高九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行动研究

中文摘要中学英语“新课标”对初中生学习和掌握一定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更倾向于应用性和交流性,但英语写作是一项很复杂的综合能力的运用过程,很难在短期内被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

尤其对乌鲁木齐市A中学九年级三班的学生来说,虽然已经经过三年的英语学习,但考试中一篇60字左右的作文,依然有很多学生错误连篇、词不达意,甚至有的学生仅仅是单词的堆砌,没有正确的句子表达。

而且这种不良的写作问题还给学生带来了写作畏难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因此,如何改变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成了目前该班英语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在分析A中学九年级三班的作文教学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信息加工理论、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及读写结合法的前人研究为研究框架,运用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究了在九年级三班英语写作中应用读写结合法来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效果。

研究对象是乌鲁木齐市A中学九年级三班和四班,其中九年级三班40人是实验班,四班37人是对照班,两个班由同一位英语老师任课,在英语水平和英语写作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针对九年级三班习作中内容和组织、词汇和语言表达及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研究者和行动者开展了12周的读写结合法的教学干预实验,期间九年级四班仍采用其常规的写作教学法进行教学。

12周的教学干预实验结束后进行后测,以探究读写结合法的教学的实效。

将两个班前后测共154篇作文文本输入Word文档,从作文总成绩、内容和组织、词汇和语言表达、写作规范方面检测读写结合法在提高九年级三班学生英语写作成绩上的实效。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为期12周的读写结合法教学干预实验,显著提高了九年级三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

不但提高了学生作文的总成绩,而且学生习作在内容和组织、词汇和语言表达及写作规范方面的分项成绩均有显著提高,显著性水平达p﹤0.05。

本研究对九年级英语教学的启示是:(1)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将读写结合法融于日常教学;(2)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读后写作的习惯;(3)丰富专业知识,整体评价转化为分析性评价,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叙事教学法(narrative teaching method)是一种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来传递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英语教学中,叙事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它可以被用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叙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学生通过讲故事来学英语,不仅能提高听力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叙事教学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相关或者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假期经历、学校生活、职业生涯规划等,然后用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真实的或者虚构的故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手势、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等方式,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讲故事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且通过互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加强叙事教学法的效果。

游戏通常是以故事为基础,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答题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和互动将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的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者在课后完成一些与故事相关的任务,例如口头叙述、书面归纳总结、写作等。

这些任务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意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叙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中职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化。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同时也适应了现代课堂的多元化需求。

在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正确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叙事法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叙事法的应用可以增加学习者的记忆能力,增强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就。

本文将从实证角度研究叙事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其对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的影响。

叙事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优点叙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词汇以及相关的上下文。

叙事法可以让词汇教学更加有趣,它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情感表达和实际场景来强调语言点,并使学生有趣的学习语言的使用。

此外,当学生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时,他们就可以更轻松地领会词汇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词汇。

叙事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缺点叙事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也有其局限性。

虽然叙事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词汇,但如果学生没有太多时间去理解词汇,叙事法似乎就没有多大帮助。

另外,叙事法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叙事方法可能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英语词汇。

此外,由于叙事法的复杂性,它也可能使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准备叙事,从而影响课堂效率。

叙事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学习者的影响在继续讨论叙事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之前,本文将从实证角度研究叙事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学习者表现的影响。

实验表明,采用叙事法能够显著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词汇量,减少学习者的错误率,并增进学习者对新学习的英语词汇的理解能力。

因此,可以认为叙事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学习者的表现有利。

结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叙事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费时繁琐、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等。

总之,如果能够合理使用叙事法,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叙事教学法是指通过故事、事件、事例等形式来传授知识,以提
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叙事教学法同样能
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其应用。

一、开设主题式词汇学习活动
叙事教学法适用于主题式词汇学习活动,通过故事和实例来引导
学生学习新词汇。

例如,老师可以选择一个话题或主题,如“节日”,然后讲述关于节日的英语故事或举例,让学生从中掌握与节日相关的
英文词汇。

这能够让学生轻松获得新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深
入地了解某种文化背景下的习俗和传统。

二、故事情境中渗透单词
当老师讲述英语故事时,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学生还不熟悉的
词汇。

当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并掌握了这些单词,会印象更深刻,而且
他们也更有兴趣去了解故事中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如动词时态、形容
词用法等,使学习效果更佳。

三、通过小段落训练语言组合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词汇教学,如通过小段落来训练学生的
语言组合能力。

故事中的每个词都会被认真分析,学生需要用自己的
语言重新组合和翻译这些单词,达到提高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
方法。

它通过故事、事件、事例等形式来传授知识,同时能够提高学
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故事情境能够增强记忆,巩固词汇掌握;学生通过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够提高语言组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能力。

教师们应该大力倡导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提高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实践与方法

提高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实践与方法

提高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实践与方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实践和方法,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提升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

首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文章和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如科幻、悬疑、动作片等,然后推荐相关英文小说或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报告分享等,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注重语言技巧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汇和句型,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词汇和阅读技巧的训练活动。

比如,可以让学生利用词典查找单词的意思,或者通过阅读文章中的上下文推测词义。

同时,要鼓励学生学习常用的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和细读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此外,多读多写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词汇和句型,并尝试模仿优秀的英文作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英文文章,阅读并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此外,每周要鼓励学生写一篇英文日记或故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除了阅读和写作的练习,口语训练也是提高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口语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培养语感和语音准确性,进而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口语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应该提供良好的语言模型,鼓励学生多说多听,培养他们自信和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鼓励学生多参与英语学习的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

通过和其他学生交流、合作和竞争,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英语教育也是发展迅速的学科。

叙事教学作为一种深入人心、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作用。

首先,从当代英语教学角度,叙事教学法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

此外,从当代教育理论看,学生需要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可以从说故事中发现更多重要的信息。

其次,叙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英语词汇,可以让学生体验语言场景,使学生更加了解英语词汇的用法。

此外,叙事教学法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词汇,因为学生可以从故事中发现不一样的词汇,并在记忆过程中增强词汇的意义。

最后,叙事教学法还能增加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因为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口语能力。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叙事教学法可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效的实施叙事教学法需要老师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合适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环境。

老师要善于利用故事的特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此之外,老师需要主动使用叙事教学法,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老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才能有效地实施叙事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词汇量。

本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叙事教学法可以大大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有效运用叙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词汇,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对于未来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并指导他们运用叙事教学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一、什么是叙事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是以故事或事件为主线,通过讲述事情发展及结果来展示语言知识点、语法规则、语言应用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通过叙事教学法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触到英语,并且很容易理解故事中的情节。

同时,叙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自然地掌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英语水平。

1. 挑选合适的故事故事应该具有趣味性,而且内容紧凑,情节完整,方便学生理解。

可以从教科书、绘本、英文小说、电影等文本中选择合适的故事。

2. 分析故事分析故事的词汇、语法、语言应用、情节等,确定故事的重点。

根据故事的情节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

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适量调整讲故事的语速,注重语音语调的正确,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听故事的细节以及感受故事的情感。

4. 学生表达通过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表达时,老师可以提供口语模板或者一些有用的表达,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

四、叙事教学法的优点叙事教学法是一种逼真的语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自然地掌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学习。

3. 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故事的情节、语言应用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总之,叙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选取合适的故事和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初三作文之针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叙事教学法的运用

初三作文之针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叙事教学法的运用

针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叙事教学法的运用【摘要】所谓叙事教学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将叙事教学法运用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能够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单调感彻底改变,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

叙事教学法还能够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

文章主要围绕叙事教学法的含义、教学理念以及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叙事教学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培养能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交流以及思维活动的运转都是通过词汇而形成的,假如没有词汇,语言的样子将无法想象。

词汇在语言中的位置,就像是人人体中的器官一样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不可缺少。

而在英语学习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主要是通过词汇的运用能力展现出来的。

词汇教学的效果是英语学科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夯实基础的阶段。

初中生普遍反映学习单词缺乏方法,过程枯燥乏味。

新课程改革其中的内容是使课堂具有趣味性,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态度的和谐发展。

叙事教学法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一、叙事教学法的具体含义二、叙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叙事教学法是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下而产生的的一种理论性的教学方式。

一般讲叙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分为五种:即人类思维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叙事理论以及外语教学理论。

首先是人类思维理论,某科学家将人类的思维划分为科学思维和叙事思维两种,人们通常的表达方式都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想法,总结生产生活经验。

二是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为人类生活是一个故事化的过程,人类习惯通过故事表达思维,只有通过故事的形式才能真实又生活化地传递人类文明。

叙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顺应了学生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提高掌握单词的效率。

三是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为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首先要掌握叙述的方法。

在交流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注意叙述性话语,所以掌握叙事方法更容易在交流中习得语言。

叙事教学法在促进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研究

叙事教学法在促进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研究

962020年02期总第494期ENGLISH ON CAMPUS 叙事教学法在促进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研究文/雷 电2.完善叙事教学法应用体系。

要想在应用叙事教学法过程中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叙事教学法应用体系,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系统化的设计,使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复习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叙事教学法的系统性应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阅读材料的实际情况,将叙事教学法融入其中,特别是要强化叙事教学法应用的综合功能,除了要使学生学会阅读理解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可以将叙事教学法的应用与课后复习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当中,引导学生运用叙事教学法对所学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具有很强的支撑性作用,而且也能够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强化自主学习方法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3.拓展叙事教学法应用主体。

运用叙事教学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一定要在拓展叙事教学法应用主体方面下功夫,除了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之外,还要更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使学生能够运用叙事教学法更好地进行阅读分析。

这就需要教师应当将各类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融合,努力提升整体性,比如应当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故事化”处理,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将阅读教学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分析。

再比如,也可以将叙事教学法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紧密结合起来,而且也可以采取“对分课堂”的方式进行融合,教师在前半段时间进行讲解,后半段时间则可以留给学生进行“故事化”合作学习,能够使叙事教学法的应用更具有拓展性。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叙事教学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对于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也能够推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

教育叙事初中英语

教育叙事初中英语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

以下是一些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1. 扩大词汇量:阅读英语材料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生词或不熟
悉的词汇。

通过扩大词汇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可以通过背单词、阅读英文词典等方式来扩大词汇量。

2. 练习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是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更快地理解文章内容。

可以使用一些阅读练习材料来进行训练。

3. 学习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学生可以
学习一些阅读策略,如定位、推理、概括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英语阅读材料类型繁多,包括新闻、
故事、科普文章等。

学生可以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能力。

5. 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学生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英文材料进行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和动力。

6. 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

学生
可以设定阅读目标,进行有计划的练习,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教学法对提升初中生英语读写能力的行动研究【摘要】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探究了叙事教学法对于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以本校初一年级两个平行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使用《典范英语6》(Good English 6)作为阅读教材。

控制组按照传统的阅读模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叙事教学法开展阅读教学,在此基础上制定了18周(3个阶段)的行动研究计划。

研究使用SPSS 16.0对实验组和控制组测试后所获的定量数据作了统计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验组显著优于控制组, 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上升。

【关键词】叙事教学法;典范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一、引言阅读与写作是当今学生学习英语时需要掌握的重要语言技能。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中学生在初一年级(三级)应能够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并能编写简单的故事;初中三年级(五级)时,应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能独立起草短文、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二、研究背景对于传统英语教学,当下流行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实现了教学范式的转换,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杜爱玲,2010)。

任务大纲中对任务的分类、分级、排列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标准,对任务的选择设计、结果的评估等也没有明确具体的阐述。

任务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化倾向。

其形式化倾向突出表现为任务练习化、任务形式泛化和任务环节套式化三个方面(李箭, 2011)。

此外,笔者在新生入学初,对所执教的英语学习能力一般以及薄弱的学生进行过习作析。

结果发现,阅读困难的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以下几种问题:缺乏文体意识,谋篇布局的能力不强;所用词汇量有限;套用中文句式,语句不连贯,不畅通;所用时态混乱;混淆词性和词义。

三、研究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学生能否在叙事型教学所营造的真实的模拟心境而非虚假的交际情境中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叙事型教学能够在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更为广泛的认知能力;此外能否探索出有效的叙事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开展更为有效的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

四、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

笔者研究对象为本校初一两个平行的小班13B 和14A(本校采取小班化外语授课)。

整个年级为14个班,平行分班。

笔者所任教的13班与14班,学生来源大体相近,能力水平基本无差异。

13B被选为实验组,整组共19人,14A班被定为控制组,整组共18人,两组男女生比例相似,从升入初中的分班考试成绩来看,两个班起点非常接近。

2.研究所用材料阅读材料是影响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阅读材料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不仅可能表现消极,并且有可能拒绝参与。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典范英语6》(张晶、韦玮, 2009)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家喻户晓的英国学生学习母语的材料。

3.研究所用时间。

笔者制定了一个18周(不含放假及考试时间)的教学行动计划(见表3)。

本次实验为期一个学期理由如下:一种教学模式的好坏一个学期足以检验出来,控制组和实验组之间成绩差距过大将会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时间不宜太长。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短短几周时间,实验效度不高。

4.研究采用的模式。

本研究采取的是熊沐清、邓达(2010)创立的“叙事教学法”(Narrative Approach)。

两位学者自 2009 年夏开始,与一些教育学界和外语界的学者、教师进行了多次讨论,初步设计了该教学法。

(1)叙事教学法的定义。

“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

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叙事化手段,将教学的某一过程及教材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可能世界,使学生在身心方面最大程度地投入学习情境,使认知活动生活化或艺术化,在这样的情境或可能世界中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想象、创造等心智能力,在这种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习得”语言。

同时,“叙事教学法”又指一种教学的方法或方式,还包括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它是思路、方法和技巧有机融合的综合体。

这里的“教学过程”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也可以延伸至课外(即学生课外的复习、预习、练习等)。

(2)叙事教学法的运用形式。

熊沐清和邓达的《叙事教学法论纲》(2010),提出了改编材料,设置情景和布置任务这三种叙事教学法的运用形式。

改编材料指利用故事和小叙事形式把课文或其他材料叙事化,以叙事或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是整篇课文,也可以是某一段落或某一语言点,某一教学项目。

(3)叙事活动的原则。

叙事教学活动创造出更为真实的模拟心境而不是虚假的交际情境;发展认知能力而不仅仅是交际能力;激发并培养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5.研究计划。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笔者妥当设置活动,注意各个环节的叙事化,灵活运用叙事在执行和完成任务中的各种方式和措施,将每本故事的阅读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读后写作三个部分。

课堂与课后叙事任务的布置如表格所示:五、研究方案的实施和调整根据课前、课堂和课后不同的任务布置,教学设计和调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预习。

《典范英语6》每个故事独立成册,新故事教授的前一个周末,学生可以借助该册故事所附的注释读懂故事的来龙去脉,并借助丛书所配的CD进行跟读模仿,可以体会原文的意境、人物的角色特征和情感变化。

在情景与交际法的某些教学环节,由于学生明知这只是虚假的交际,加上缺乏生活体验,很难真正投入,而阅读故事既符合人类有喜好故事的天性,《典范英语6》中的名家作品针对的恰是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的阅读兴趣。

2.课堂活动。

(1)第1~5周模仿朗读、故事表演。

这一阶段的行动研究侧重于对故事意境的模仿朗读,读后活动的设计侧重于对故事情节的分角色朗读和对故事章节的合作表演。

为了能够演好角色,学生需要深入阅读并理解作品,在阅读时保持关注和投入,对故事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表演时清晰的吐字、流畅的表达和极富感染力的语音、语调要求学生对CD中的朗诵进行充分模仿。

为了能够刻画好角色形象,学生还必须激活想象,沉浸在想象的场景中来加深对角色的揣摩和理解,并在背诵、排演到表演的过程中倾注了情感,从而发展了他们的心智品质。

(2)第6~10周在故事情境下赏析角色个性特征,剖析角色内心情感。

行动研究第二阶段课堂活动侧重于对人物在故事情境下性格分析,发掘角色内心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在同一故事背景下,尝试重塑部分情节,推想角色间矛盾冲突及发展。

我们在课堂上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对人物的理解,形成观点的碰撞。

学生的课堂表现表明,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叙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在个体和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

当讨论的内容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创造性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小组讨论后的展示环节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感受、提升运用语言进行逻辑表述的能力。

[问题]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以下问题:首先,相比每一组一至两名“智多星”的倾力出谋划策,个别组员显得比较被动,实际参与的比例不高(按照其书面以及口头表达的产出来衡量),参与的效果不明显(小组展示时,他们往往只是重复组内其他成员的讨论结果)。

其次,各组的书记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智多星”与“书记员”身份重叠的情况。

个别组在组内讨论并作观点记录时,“书记员”的观点往往占据半壁江山,甚至于出现“一统江山”的局面,损害了讨论的民主性。

[调整]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督促各组做好书记员的轮换工作,并讨论过程中加强巡视,制止“书记员”包揽行为的发生。

讨论中,能够做到公平对待组员观点,如实记录好各个组员观点的组可以得到额外的积分。

从而敦促组内薄弱成员的参与,防止个别组员被边缘化的情况发生。

(3)第11~18周把握故事框架,复述故事情节,再现故事风貌在这一阶段的课堂上,学生们需要在了解故事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张驰有度地复述故事发生的始末,在复述的过程既能详略得当地描摹情节的曲折变化,又能着力把握高潮的刻画描述。

通过理解对话,适当的裁剪,采用源自故事本身的措辞,就能形成不错的复述。

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运用适当的从句,将内容相互融合,对于能力有限的孩子,在老师引导下引导他们删繁就简,将长句分述为短句,同样能交代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和相关的细节。

3.课后写作任务布置及调整。

叙事教学法主要有三大形式:改编材料、设置情景和布置任务。

在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学生以组为单位,对角色在特定情境下个性分析,对在矛盾中发展的故事情节的把握,是对课后任务的热身和准备。

学生们可以“编某一语段或某篇课文”或者“重讲一个熟悉的故事”(熊沐清,邓达,2010)。

(1)读后感写作。

文学作品总有引起共鸣的故事主题,能够引发探讨的人物角色,或者触发感想的情节描写,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读后感反映的是孩子们对作品深浅不一的阅读感受,叙述的角度可以各不相同,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读后感写作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对作品进行回溯的过程,并在潜意识中对比着的作品与实际生活的相似面和碰撞面,并在写下的感受中折射出自己阅读中的兴趣所在,反应出个体独有的审美倾向。

[问题]在读后感的批阅当中,笔者发现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虽然存在部分表达问题,并不影响他们对已确定主题的自然发挥,而困难生尚不能把握读后感的切入口,存在主题不明确,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词不达意、逻辑混乱的情况。

一篇读后感,寥寥数语仅勉强交代了某一人物,或某一片段,尚未展开对自身感受的一番叙述,便匆匆收尾。

[调整]鉴于以上情况,笔者从行动研究的第二阶段开始尝试将课堂活动与课后写作相结合,让课堂讨论结果成为孩子们重塑情节,叙述人物经历和内心变化的支点与素材。

(2)故事改写。

语言习得离不开个体化的生命理解,执教者应当根据学生年龄、已有认知水平和外语水平等不同情况设计叙事教学活动;注意学生的文化心理和个人情感因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个体语言认知水平不平衡性的观点(邓达,熊沐清,2010)。

在分析人物个性特征,探讨人物内心情感时,笔者进一步规范了小组讨论这一活动方式,细化了讨论的步骤和要求,督促困难生参与探讨,避免出现被动讨论、无序讨论和冗长讨论,争取组与组之间,组内成员间的观点能相互弥补、互为支持。

让困难生在参与集体探讨的方式下成长,并在集体智慧的滋养下培养其塑造角色、推动矛盾发展的能力。

从改写的习作来看,孩子们能够模仿课文结构,分章节进行叙述,在叙述过程中套用了故事中的一些用语并和自己的创意融合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