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例会阴伤口皮内缝合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例会阴伤口皮内缝合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会阴伤口皮内缝合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施行角度为45度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00例。

实验组采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不需拆线,对照组采用皮肤间断缝合需拆线。

结果实验组会阴伤口疼痛、线结反应、伤口愈合不良、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不需拆线,住院时间短、经济、操作简单、伤口美观、疼痛轻,有利于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关键词】会阴侧切缝合;皮内缝合;愈合
会阴切开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严重裂伤、减轻盆地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技术。

随着助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会阴伤口的缝合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从传统的丝线缝合会阴皮肤延伸到目前的快微乔线缝合皮内不需拆线。

新的技术以住院时间短、经济、操作简单、伤口美观、疼痛轻的优点,产妇及家属容易接受。

现将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施行会阴侧切皮内缝合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施行角度为45度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600例,年龄在21-34岁,平均年龄26.5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孕周39周,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妇,具有会阴侧切的适应症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身体状况差别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及会阴侧切方法两者方法相同,均以0.5%盐酸利多卡因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侧切口均选择左侧会阴,侧切角度为45度,切开长约4-5厘米[1]。

1.2.2会阴切口缝合方法实验组连续皮内缝合具体操作如下:采用快微乔线缝合针2-0肠线自切口顶端上方0.5厘米处开始连续缝合阴道粘膜,一直缝合至处女膜内环处打结,同号线间断缝合肌层及皮下脂肪,快微乔线缝合针3-0线自切口末端开始连续皮内缝合至处女膜外环打结,不需拆线。

对照组缝合具体操作如下:采用快微乔线缝合针2-0线自切口顶端上方0.5厘米处开始连续缝合阴道粘膜,一直缝合至处女膜内环处打结,同号线间断缝合肌层及皮下脂肪,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3-4针,术后4-5天拆线。

1.2.3术后访视出院后分别产后7天、14天、28天及42天,每次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对比。

1.3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对照组会阴伤口疼痛发生率及用止痛药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并且住院天数也增加。

两组方法比较见表一。

表一两组缝合方法平均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的比较
2.2对照组线结反应出现时间较早,主要表现在针眼部潮红,少数局部有分泌物渗出,平均在术后5天,而实验组线结反应出现较迟,主要表现在线结外露,需把线结抽出,平均在7-10天,脂肪
液化时间无特殊性,对照组伤口感染率高于实验组。

两组方法比较见表二。

表二两组缝合法出现愈合不良结果比较
3讨论
3.1适时地行会阴侧切术缩短第二产程有益于母婴预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阴侧切得到临床推广,部分国家和地区初产妇切开率达90%[2]。

而我院初产妇切开率达95%,所以一种好的会阴切开术式及缝合方法在临床上非常重要。

3.2会阴皮肤采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临床观察发现局部反应大,尤其对会阴组织丰满的人,缝合稍紧张就会使局部组织水肿、缝线内陷、稍松则容易导致对和不良、针眼线结反应大、组织外翻、加上拆线时疼痛反应重、暴露在外的部分丝线可能导致切口感染。

3.3采用3/0快薇乔连续会阴伤口皮内缝合,其优点是“快薇乔”线通过水解作用吸收,对细菌的耐受性更强,除对组织产生轻度的早期炎性反应外,引起的异物反应轻微,可在14-21天左右吸收消失,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裂开率大大下降,据文献报道会阴侧切术后感染概率较高(10-17%)[3],从结果看感染率很低,仅0.3%,比会阴切口皮内缝合文献报道偏低,与丝线缝合差异非常显著。

因会阴伤口皮内缝合术后切口对合严密,切口易于愈合,术后切口疼痛减轻,不用拆线,缩短住院时间,切口局部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缝合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实用、有效、直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悦,赵瑞林.现代妇产科诊疗手册[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30-332.
[2]李杰,富东梅.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7):445
[3]刘胜文.现代医学感染管理手册[m].第三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