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_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一、认识图形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先算:10-9=1 则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1. 算数运算:
- 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认识数字的前后大小关系。
- 数量对应关系:通过数量对应的关系来进行加法运算,如1加1等于2。
- 数字的组成:认识数字的组成结构,十个单位可以组合成1个十位,十个十位可以组合成1百位,以此类推。
-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通过拆分和组合数字,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满10进1:当个位数达到10时,拆分成1个十位和0个个位。
2. 计量单位:
- 长度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了解不同长度的大小关系。
- 长度的测量:使用长度单位(如厘米、千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 时间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事件的先后顺序,了解时间的大小关系。
- 时间的读法:认识小时、分钟、秒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时间的测量:使用时钟、钟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
3. 几何图形:
- 比较形状: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大小和属性,了解形状的分
类和特点。
- 绘制形状:学会使用直尺、圆规等工具来绘制不同形状。
- 时间的读法:认识小时、分钟、秒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 时间的测量:使用时钟、钟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
4. 数据分析:
- 图形的解读:观察和解读不同图形(如柱状图、折线图、图
片图等)所表示的信息。
- 数据的整理和比较:学会整理和比较不同数据的大小和特点。
-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
结论。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____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数字的认识与比较1.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认识0-9的数字,掌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2. 数字的比较:通过大小比较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并能正确判断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数的合成与分解1. 数的合成:掌握通过加法进行数的合成,例如1+1=2。
2. 数的分解:通过减法进行数的分解,例如2-1=1。
三、数的延续与规律1. 数的延续:认识后继数和前驱数,例如2的后继数是3,3的前驱数是2。
2. 数的规律:通过观察数的排列顺序,发现数的规律并进行延续,例如1、2、3、4...。
四、数的排列组合1. 数的排列:通过指定数的顺序和个数,进行数的排列,并能正确计算排列的结果。
2. 数的组合:通过指定数的个数,进行数的组合,并能正确计算组合的结果。
五、数的模式与推理1. 数的模式:通过观察数的递增或递减规律,找出数的模式,并延续下去。
2. 数的推理:通过已知的数和规律,推理出未知的数,并能正确计算推理出的数的值。
六、计数与运算1. 数的计数:通过指定数的个数进行计数,例如1、2、3...,并能正确读出指定位置上的数。
2. 加法运算:通过纸上计算或口算,进行小范围内的加法运算,例如2+3=5。
3. 减法运算:通过纸上计算或口算,进行小范围内的减法运算,例如5-3=2。
七、长度与时间1. 长度的比较与测量:通过比较和测量,掌握物体的长度,例如长、短、高、低等。
2.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掌握时间的读法和计算方法,例如1小时等于60分钟。
八、简单的加减运算1. 简单的加法运算:通过纸上计算或口算,进行小范围内的简单加法运算,例如6+2=8。
2. 简单的减法运算:通过纸上计算或口算,进行小范围内的简单减法运算,例如8-2=6。
以上是____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1. 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
1.1 数字0-100的认识
学生能够认识0-100之间的数字及其代表的意义。
1.2 数的大小比较
学生能够掌握使用大小符号(<,>,=)比较0-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2. 数的分解和组合
2.1 数的分解
学生能够掌握将10以内的数进行分解,认识数的单位和数位。
2.2 数的组合
学生能够掌握将两个数进行组合,认识数的整体性和交换律。
3. 加减法
3.1 加法
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数的加法,认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2 减法
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数的减法,认识减法的意义及差的大小。
4. 数的排序和填空
4.1 数的顺序比较
学生能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并进行排序。
4.2 数的填空
学生能够通过理解题意,填写缺失的数字。
5.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认识
5.1 长度的认识
学生能够掌握长度的基本单位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5.2 重量的认识
学生能够掌握重量的基本单位和重量的测量方法。
5.3 容量的认识
学生能够掌握容量的基本单位和容量的测量方法。
6. 图形的认识
6.1 平面图形的认识
学生能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名称,认识各图形的性质。
6.2 立体图形的认识
学生能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的名称,认识各图形的性质。
以上就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1.认识图形:学习区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和平面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
了解平面图形是描、画、印、拓立体图形得出的。
2.认识人民币:学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3.认识位置与方向: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方位名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
境中。
4.退位减法:学习减法运算中需要向高位借位的退位减法,例如20以内的数字
之间的退位减法。
5.比较数的大小:学习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通常先比较高数位上的数字,再按
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6.读数与写数:掌握基本的读数和写数技巧,例如知道从高位开始读写,理解个
位、十位、百位的概念。
7.分类与整理:学习按形状、颜色、用途、种类等方式进行分类,并初步体验数
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认识平面图形1.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
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边的长度都相等。
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平行四边形:有4条直直的边,有一组对边是斜的。
圆:由一条曲线围成,是圆圆的。
2.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三棱柱等。
3.长方体能画出长方形,正方体能画出正方形,圆柱能画出圆,三棱柱能画出三角形,球不能画出圆。
二、平面图形的拼组1.用若干个同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更大的或其他的平面图形;用一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也可以拼成更大的平面图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大三角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3.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三、七巧板1.七巧板有7块板(或者说7个图形),有3种图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2.可以用七巧板中的几块或者全部拼成不同的平面图形。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加法一、十几减几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点数法”“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
2.巧算十几减几:十几减9等于几加1;十几减8等于几加2;十几减7等于几加3;十几减6等于几加4;十几5等于几加5;十几减4等于几加6;十几减3等于几加7;十几减2等于几加8。
二、解决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先认真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要根据问题确定哪些条件是用的,哪些条件是多余的,并选择有用的条件进行解答。
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计算方法:用一个数减另一个数。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计算方法:用另一个数减一个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1.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颜色、形状等不同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图形认识与拼组:让学生了解和识别不同的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学生应能够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平面图形的拼组,例如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 数的计算: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例如,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求一个数中含有几个某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时,个位相加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应该比原来多1。
3. 规律寻找:学生应学会寻找图形的排列规律,例如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数字关系、方向等。
同时,他们也应该观察数字的排列规律,如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前两个数相加得第三个数,成组的数重复排列等。
4. 应用题解决:学生应能够理解和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例如通过数一数、圈一圈、列表等方式。
以上是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学生需要多做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1、认识0-20:让学生熟练掌握1-20各数的识记,掌握序数含义,能够用几和第几描述物体的顺序。
2、十进制计数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掌握个、十、百、千之间的计数单位进率。
3、数的组成:能够准确地将较大的数拆分成较小的数,并能用符号表示出来。
二、数的运算1、加法: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能够用符号或语言表述加法的计算过程。
2、减法: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减法,能够用符号或语言表述减法的计算过程。
3、加减法混合运算:能够掌握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用综合算式表示。
三、空间与图形1、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了解其特征和区别。
2、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基本立体图形,了解其特征和区别。
3、位置与方向:能够根据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够用上下左右描述自己的周围环境。
四、统计与概率1、统计:了解统计的含义,能够用表格或图表的方式表示数据的统计结果。
2、概率:了解概率的含义,能够用列举法求简单的概率。
五、实践与应用1、测量: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能够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或高度。
2、时间:掌握时、分、秒的概念,能够准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3、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空间观念、统计与概率等各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孩子2、按男女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点、难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一、认识图形1.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⑤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⑥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2、立体图形的拼组(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8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想加算减③平十法过程:如:12-9=3 把9分成2和7,过程:想9+3=12,先算:12-2=10 则12-9=3 2 7 再算:10-7=310②分解法(破十法)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10 2 先算:10-9=11 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分类与整理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小数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进退位的应用。
2. 数量概念:学习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数量大小关系。
3. 平面图形:学习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区分。
4. 数字的读写:学习用数字表示物品个数、位置等概念。
5. 时间的认识:学习小时、分钟的认识,并学会根据时刻进行简单时间的提问与回答。
6. 金钱的认识: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概念,并学会通过简单情景进行金币找零的
运算。
7. 衡量长度和重量:认识常见的长度和重量单位,并学习通过简单的实物比较和量度
来认识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8. 三位数的认识:认识三位数的构成和大小关系,并学会用三位数来表示物品的个数。
9. 数码时钟的认识:学习通过观察和使用数码时钟来认识时间的表示和读写。
10. 运算法则:学习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的简便法则。
这些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孩子们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来加深
理解和掌握。
【精品】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2、按男女分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45、46、47、()、()、()、()、()10、20、30、()、()、()、()、()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数的认识与数的排序
1.掌握0~100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能够将0~100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3.了解和认识0。
二、简单加减法
1.加减法的意义及符号。
2.熟练掌握0~30的加减法口算。
3.了解进位和退位。
三、简单计量
1.熟练掌握长度、重量、容量等计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2.掌握常见物品的估重和估容量。
3.了解时、秒、分的概念。
四、简单几何图形
1.掌握圆、方、三角形的认识和辨认。
2.能够描述简单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数量关系。
五、时间的认识和表示
1.掌握24小时制,了解日、周、月、年的概念。
2.能够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如早上、中午、晚上等。
3.能够熟练读写有关时间的词语。
六、数据的初步了解
1.熟练掌握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方法。
2.能够使用简单的方法统计数据,并进行分类和比较。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和练习,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认识数字1. 数字0-100的认识2. 数的顺序3. 数字的相邻关系二、加法1. 加法口诀2. 简单的加法计算3. 加法的性质三、减法1. 减法口诀2. 简单的减法计算3. 减法的性质四、长度1. 认识长度的量词2. 使用长度的量词进行测量五、容积1. 认识容积的量词2. 使用容积的量词进行测量六、时间1. 一天的时间长短2. 一周的时间3.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计算七、图形1. 认识常见的图形2. 辨认、绘制图形八、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2. 数据的表达和分析以上是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一年级数学的核心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点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是以后学习更高年级数学知识的基础。
我们要注重在这一阶段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年级数学老师或家长,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点,比如通过故事、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希望我们能够充分重视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帮助学生在这一阶段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建立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
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和运算,更涉及到长度、容积、时间、图形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孩子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首先是认识数字,从认识0到100,掌握数字的顺序和相邻关系。
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让孩子们在实际中体会数字的概念和顺序,从而对数字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加法和减法方面,除了教会孩子们简单的计算方法和口诀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思维逻辑。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分类与整理知识点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学习要求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学习建议1.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注重操作,让孩子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孩子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要结合知识内容本身的灵活性,注意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
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真正地活动起来,孩子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更牢固地掌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1、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①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整理。
单一标准下的分类就是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归为一类,它的分类结果是一定的,不可改变的。
②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就是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我们分别以某些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
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1)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2)根据事物的功能和用途(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可以玩、可以用)进行分类。
(3)根据概念,即根据客观事物抽象出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重点解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1.数的认识:
认识100以内的数,会数数、认数、读数、写数,会用数学符号,会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理解数的顺序、大小、等概念。
2.数的组成:
了解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3.加法和减法:
学习20以内数的加法、减法运算,并学会应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长度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长度的大小。
能够用相应的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5.图形认识: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并学会简单的图形拼组。
能够识别它们的形状和特征,能够数出物体的数量。
6.钟表的认识:
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了解钟表的时间表示方法。
能够进行简单的整点时间和大约时间的时间计算。
7.人民币的认识和兑换: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兑换关系,学会简单的购物活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知识如下:
1. 数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主要研究1-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基本读写方法,十以内数的分解和组合方法,十以内的加减法算法和口算技巧。
2. 时间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还涉及时间的认识,学生需要研究钟表的
指针指向,小时和分钟的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记录和计算
方法。
3. 形状和图案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还需要研究各种简单的图形的名称、特征、属性和分类方法。
同时还需要了解基本的图案组合方式和绘制方法。
4.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还需要研究基本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
学生需要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式,研究一些基本的统计方面的知识。
这些都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知识,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并掌握。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重点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 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4. 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 换钱:1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数的认识数的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必须先理解数的概念,才能更深入地学习后续的知识。
1. 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需要掌握1~1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能通过数的数量和符号表示出数的大小。
2. 数的比较学生需要通过对比数的大小,学习“比大比小”的概念,注意符号的使用。
3. 数的顺序学生需要掌握1~10的数的大小排序。
二、加减法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逐渐提高计算水平。
1. 加法的概念和符号学生需要掌握加法的定义和符号,同时掌握10以内的加法口诀。
2. 减法的概念和符号学生需要掌握减法的定义和符号,同时掌握10以内的减法口诀。
3. 加减法的组合运用学生需要通过训练,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三、图形认识图形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学生需要认识常见的图形。
1. 常见的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应用。
2. 图形的比较学生需要通过对比图形的大小、形状等因素,学习“相等”、“相似”等概念。
四、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概念,学生需要掌握时钟、日历等基本常识,同时建立空间概念等。
1. 时钟和日历学生需要掌握时钟和日历的基本使用方法。
2. 空间概念学生需要掌握空间图形的特征和应用,并建立简单的空间概念。
五、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
1. 数据的分类学生需要掌握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如大小、形状等。
2. 数据的统计学生需要掌握对数据进行统计的方法,如数量、频率、平均数等。
3. 数据的图表表示学生需要掌握数据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的方法,如条形图、饼图、折线图等。
六、小结一年级数学主要学习数的认识、加减法、图形认识、时间和空间以及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
一、认识图形
1.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⑤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⑥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2、立体图形的拼组
(!)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 8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分类与整理
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8、数的顺序《百数图》
百数表数的规律:
横排:十位数字不改变,个位数字依次增大。
竖排:个位数字不改变,十位数字依次增大。
★ 9、两位数比较大小,
数位相同,先比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再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 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大数比小数多得多或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得多或少一些。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
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 6 34
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6比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34比37少一些。
五、认识人民币
★1、1元=10角(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
1角=10分(1角可以换10个1分)
1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
★ 2、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
★ 3、小数表示法。
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
写作几元几角几分时,是0的可以不写出。
左右
元. 角分
小数点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相同数位相加减,从个位算起,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
要算得即对又快,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
进位加法可用接数法计算。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如:30+2=32 (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
32—2=30(想:32里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
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