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公共行政精神: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制的新视野
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分析与研究
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分析与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向。
新公共服务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以满足公众需求为目标的公共管理服务。
本文将从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新公共服务进行分析与研究。
首先是概念分析。
新公共服务可以理解为公共行政领域中一种以公众利益为导向、以创新手段和方法为支撑的公共服务。
与传统的公共服务相比,新公共服务注重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关注公众参与、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它通过整合公共、私营和非营利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其次是特征分析。
新公共服务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多样性表现在服务形式多样、服务对象多样、服务方式多样等方面;互动性体现在公众参与程度高、服务过程和结果与公众关系密切等方面;创新性则体现在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新公共服务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提供更加符合公众期望和需求的服务。
再次是影响因素分析。
新公共服务的实施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政府的新公共管理理念和政策导向是重要因素之一,政府的决策和资源调配将直接影响到新公共服务的实施效果;社会需求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将对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出新的要求;科技发展和信息化进程是推动新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最后是发展趋势分析。
新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数字化、个性化和共享化。
数字化是指新公共服务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全程网络化、在线化的服务,提供24小时不间断、无地域限制的服务;个性化是指为公众提供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根据公众的差异性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共享化是指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重塑公共行政的世界观与方法1
重塑公共行政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后明诺布鲁克时期”美国公共行政规范研究之旨趣张乾友2013-05-02 14:03:43 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6期【内容提要】“后明诺布鲁克时期”的美国公共行政规范研究致力于重塑公共行政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在“破”的方面,学者们对公共行政实践所崇尚的工具/技术理性与公共行政研究所推崇的行为/实证主义作出了尖锐的批评;在“立”的方面,学者们则试图通过引入现象学的praxis观念和不同于行为主义的行动理论来整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破”一“立”之间,学者们为公共行政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并把民主行政作为公共行政的重构方向,试图通过公民参与来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实证主义/技术理性/praxis/行动理论/社会建构20世纪50年代,美国公共行政学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学术争论,这就是“西蒙与沃尔多之争”。
像很多学术争论一样,仅凭这场争论本身,我们无法判定争论双方在学术造诣上究竟孰优孰劣,但这场争论所代表的两股学术潮流——即政治理论与实证主义——之间的交锋,却对此后的公共行政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西蒙关于“我在政治理论著作中遇到的由断言、咒骂与隐喻所装饰的文体,有时可以让我产生审美上的愉悦,却很少能够令我信服”[1]的表述,使公共行政研究的整个叙述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从此,当一位学者试图对公共行政现象发表意见的时候,在他动笔之前,总会不自觉地进行反思,以掂量自己是否像西蒙所说的那样,是在按照“政治理论家所采取的笼统的、书卷气的、比喻性质的方式去思考和写作”[1]。
如果他不幸地正好属于这种情况,即使他没有打退堂鼓,也一定会在落笔的时候失去大部分的底气,这是因为,根据实证主义的评价标准,这种满是断言与咒骂、只会打比方而没有事实依据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式完全是不科学的,因而没有任何值得尊重的理由。
在公共行政研究中,这一实证主义的观念不可谓不根深蒂固,直到今天,无论一位非实证主义的学者如何声嘶力竭地想要表达他的观点,只要批评者说一句“你的研究是不科学的”,他立马就只能哑口无言了。
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分析与研究
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分析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分析与研究是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公共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引入新公共服务的概念和实践成为了提升公共行政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研究背景部分首先要探讨传统公共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的不足。
随着市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多样化,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难以胜任,亟需转变为更加灵活、高效的新公共服务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公共行政的工作环境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兴的科技手段为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和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研究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探讨其概念、特点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的创新与升级,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的内容将进一步展开对新公共服务的相关探讨,为全文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服务的形式不断发生改变,新公共服务的出现带来了行政改革和创新的新机遇。
研究新公共服务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
新公共服务的概念和特点与传统公共服务有着明显的区别,研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有助于拓展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范围,促进公共行政的创新和发展。
对新公共服务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地区和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关于新公共服务的研究,对于推动公共行政的现代化和提升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分析和研究新公共服务对公共行政的影响,探讨其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以期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政府管理机制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超越“旧”与“新”——《公共行政的精神》述评
一
、
对 传 统 行 政 学 的 反 思
事公共 行政 。 按照弗 氏的公共行政理念 , ” 公共雇 员不仅承担 着有效地执 行法律 的义务 , 而且 也负有不 断地践行关 爱邻居
和公 民的行 为伦 理责任 。
学的批判基础上 , 出了构建“ 共行政精神 ” 提 公 的主张 , 而促进 了行政 管理 学说 的完善。本 文采用 比较 分析 的方法梳理 了弗 进
雷德里克森的“ 公共行政精神 ” 理论 主张 , 并客观 评价 了弗氏理论 的贡 献与不足 。 [ 关键词 ] 公共行政 ; 公共精神 ; 新公 共管理 ,
《 公共行政 的精神》 述评
纪 权 凌
( 北京大学 , 北京 10 7 ) 0 8 1
[ 摘
要]
如 同其他 学科 , 西方公 共管理学也是伴 随着反 思与批 判 而不 断发展 的。新公共行 政 学派的代表 弗雷德里克 森,
正是在对传统行政 学过 分注重效率和 职业主义倾 向的反 思 , 以及 对建立在 理性人 假设 基础 之 上 以市场 为导 向的新公共 管理
之 中, 责看守集 中营 中的犹太人 的丹麦官 员甚至帮助他 们 负 逃离并 转移到瑞典 。对 此 , 氏分析道 : 纳粹 官僚是 国家职 弗 “
业 主义者 , 而丹麦 官僚是人 民的爱 国者 。 职业 主义者将全部 ”
共行政学 ” 还是“ , 新公共 管理 ” 都是 惟 “ , 效率 ” 至上 , 讨论 的
诺布鲁克会议 中心会议上发表 了《 向新公共行 政》 走 一文 , 首 次把“ 社会公平 ” 的价值 引入 公共行政 ; 及至 8 0年代 , 一轮 以 批判官僚制 , 主张改革 政府 实 行公 共服 务外 包 、 民营化 为特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也不断被人们重新审视和重构。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进行回顾和重新思考,以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其次,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在于实现民生福祉。
公共行政以人民为中心,旨在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公共行政的存在价值。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福祉也成为了公共行政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这方面,中国公共行政一直致力于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关注民生领域的问题,制定更加高效的政策和措施,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四,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中国公共行政在推动社会治理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应对突发事件、推进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公共行政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越来越复杂,公共行政在推动社会治理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公共行政的管理和执行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同时也需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
综上所述,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不仅源于过去的成绩,更被决定于面向未来的前景。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公共行政需要回归自身的价值,推陈出新,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切实推进公共行政建设,不断为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幸福、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重塑公共行政精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新维度———基于“开胸验肺”的案例探析
荟 张海 的 肺 做出 的 断 二 在解 该问 超 尘 病 如实 诊 ? 者 释 题上
问题。利益说认为, 自身的利益驱动才使该市职业 由于
病防治研究所等机构在处理该问题时行为异常。但该学
的失范与失位 : 对公共行政精神的忽视甚至衰微。正如
政 陷入了“ 循环论证” 怪圈, 的 不能从根本上解释 ̄ 答该 学者史云贵所认为的那样,一系列社会群体性事件的背 ol r s “
者” 需要给监督者安排一个监督者 。按照这样 的逻 ? 辑, 从制度层面并不能回答该 问题。它同样需要另外的
一
个角度: 利益层面。利益让制度异化 , 利益让制度成为
一
种追逐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工具与手段。
因此我们需要另外一个角度解读该问题 : 公共行政
而使政m  ̄ - 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 - t . - f 市场做市场应该做的事 情, 社会做社会应该做的事情。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则是
后, 普遍存在着一些基层干部把 ‘ 为人民服务’ 异化成‘ 为
老板服务 ’ 的执政党宗 旨异化问题 ” 而这些具有 “ 。 同
说遗留的问题是作为公共利益的法定代表与载体 , 相关 机构为什么能够把所谓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置于公共 利益之上呢?利益说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 要解释这一 问题 , 需要另外的角度 : 制度层面。制度上的不健全使个 人利益与部门利益侵 占了公共利益有了可能性。制度说
河南省
摘要: 基于“ 开胸验肺” 案例与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分析, 我们认为当前行政体制面临的最大挑战 是对公共行政精神的忽狈甚至是衰微。因此 , 重塑公共行政精神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新维度和新方
向。要重塑公共行政精神, 须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倡导公共行政的伦理改革 , 建构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
论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建立
论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建立作者:李会林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李会林(浙江财经学院行政,杭州 310018)摘要:公共行政精神日益衰微是当代政府行政中的严重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评判和重塑公共行政精神,有利于引导整个行政体系作出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本质要求的系统变革,增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
根据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具体实际,应从社会公平、民本精神、法治精神、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这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公共行政精神。
关键词: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精神;建立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1)20-0001-02公共行政,即现代政府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通过自身的管理途径实现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作为公共行政体系的灵魂要件,公共行政精神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共行政的宗旨、目标和运行模式。
公共行政精神本应是公共行政题中之义,然而在我国,公共行政精神同日常的行政行为长期脱节,在倍受忽视中走向衰微。
一时之间,公共权力滥用现象普遍;“政府本位”思想泛滥;公民利益和社会进步的关怀弱化。
脱离了公共行政精神,公共行政将蜕化成为一种纯粹的统治手段,失去其本真的人文关怀。
一、公共行政精神的内涵弗雷德里克森指出:“公共行政是建立在价值与信念基础之上的,用‘精神’这个概念描述这些价值和信念是最合适不过了,对于个人而言,公共行政精神意味着对于公共服务的召唤以及有效的管理公共组织的一种深厚持久的承诺。
”从这里出发去理解公共行政精神,笔者认为公共行政精神是公共行政过程中所秉承的一种价值和信念,是公共行政人员之中存在的一种伦理规范、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的价值判断,是一种关心公共事务,并致力于改善公共生活和建构公共秩序,以营造适于公众生存与发展的品质。
公共行政精神作为一种价值和信念,是一国的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在长期的行政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行政理念。
这种价值是将公共利益摆在首位,追求公共利益,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这种信念是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组织,服务公众,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的信念。
探索重塑公共行政公共性的路径
作 出重新定位 的问题。从理论 来看 , 需要从根本上改 变行政 学研 究的技 术 中心主 义路线 , 让从属 于公共性 的价值 统领行政管理技 术。就行政 实践 而言, 公共性的回归则意味 着政府 目标的 重构 , 即从政府本位主 义 转向以社会 为中心。也就是说 , 共性 的回归是治理模 式的重构 , 公 是朝 着建构新型 民主 治理模 式的方向政 府 改 革运 动 。 于公 共行 政 的公 共 性 回 归 而 言 , 对 无论 是 新 公 共 行 政 运 动 的 理 论 畅 想 还 是 新 公 共 管理 运 动 的 实践努 力都是无法取得 实质性进展 的, 只有在理论与 实践对公 共性 的共同追 求中 , 才能有效地解决公共行
政 管 理 行 为 选 择 . 就 是 一 项 具 有 时 代 意 义 的 重 要 任务 。
一
迅 速 成 长 , 对 公 共 行 政 提 出 了 新 的 挑 战 , 时 也 并 同 对 公 共 行 政 提 出 了新 的 要 求 ,诸 多 原 先 由 政 府 承 担 的 职 能 正 在 转 移 到 非 政 府 组 织 以 及 其 他 社 会 治 理 力量 那 里 , 公 域 与 私域 的边 界不 断 地被 刷 新 。 使
的 扩 大 化 把 社 会 引 入 风 险 状 态 的 时 候 ,关 于 公 共
维 支配下 去谋 求 一切 具 有 可操作 性 的方 案 ,即便 是在 学 者们那 里 ,持 有 管理 主义或 T具 主 义取 向
的人 . 在关 注 操作 性层 面的 问题 时 , 也往 往较 为 注 重 “ 济 与效 率 ” 问题 , 至要 求 把 公 共 行 政建 经 的 甚 构成 了技 术系 统 。 当理 论探 讨沉 浸 在行 政管 理 的 技术 与方 法之 争 中 的时候 ,对 于公共 行 政公 共性 这 样 一 项 意 义重 大 的价 值 问 题 的追 问被 忘 却 了 。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笔记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笔记公共行政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执行以及公共资源分配等方方面面。
公共行政精神是公共行政活动中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它对于公共行政的运作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公共行政的精神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读书笔记。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公共行政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公共权益保障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上。
公共服务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宗旨之一,它要求政府部门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行政需要坚持科学决策、公正执法、廉洁奉公的原则,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权益的保护。
同时,公共行政还需要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加强社会福利的建设,打破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公共行政的精神体现在行政组织的规范运作、行政人员的良好素质和公共参与的推动上。
行政组织是公共行政的实施主体,其规范运作是保障公共行政有效进行的基础条件。
行政人员是公共行政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共事务的办理效果和公众对政府的评价。
因此,公共行政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行政人员队伍,加强他们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
此外,公共行政还需要积极推动公众参与,让公众可以参与决策、监督政府行为,实现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在我的读书笔记中,我发现公共行政的精神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政府过度干预的问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经济,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其次是政府行政效能不高的问题。
一些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低下,办事效率慢、效果不佳,给公众带来了诸多不便。
此外,行政腐败问题也是公共行政面临的一大挑战,它不仅损害了公众的利益,而且侵蚀了公共行政的基本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践行公共行政的精神,我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传统文化视域下公共行政精神重塑的路径探析
传统文化视域下公共行政精神重塑的路径探析作者:马婷婷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5期一、引言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行政因其自身的性质和时代的背景在社会变革漩涡中处于中心位置,而公共行政人员作为公共行政的主体,其自身言行举止和个人素质关乎我国公共行政的有效运行。
然而,近年来行政官员的贪污腐败、行政人员的道德失范、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偏失,行政效率的低下,行政组织的自我膨胀等诸多问题层出不穷。
不仅影响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而且还会带来社会负效应,甚至进一步发酵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何我国公共行政陷入这样一个困境中?从意识形态邻域来解释是我国公共行政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价值取向不符合公共行政的要求,追源溯流,就是我国公共行政人员缺乏公共行政精神。
那么,何为公共行政精神?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说:“对于个人而言,公共行政的精神意味着对于公共服务的召唤以及有效管理公共组织的一种深厚、持久的承诺。
”[1]他认为作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公共行政精神是公共行政人员在行政过程中的价值理念。
公共行政精神要求行政人员有效地服务于公众,满足公民需求,维护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其内涵包括公共精神、服务理念、公正理念、民本理念、法治理念、责任理念、廉洁理念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中国传统主流价值体系中,儒家思想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础,其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要求为政者具备“克己”、“修己”、“正身”的德仁修养,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2]鉴此,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德治思想等与当代公共行政精神的相关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以传统文化为视角,以期探究一条符合中国文化底蕴,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精神重塑路径。
二、公共精神重塑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公共行政领域更是把GDP作为政府绩效考评的标准,忽略了精神层面、意识层面的建设,结果导致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缺失,出现了公共行政人员言行失范,权力本位、官本位意识浓厚,服务理念、责任理念、公正理念、廉洁奉公理念淡薄的现象。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公共行政的功能逐渐发挥并逐步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
然而,公共行政机构的建立、运作和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出一些公共行政价值观方面的瓶颈和挑战。
在新时代,回顾和重构公共行政价值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清晰认识公共行政价值的内涵和外延。
公共行政价值包括服务公众、实现公共目标、保障公共利益等多个方面。
公共行政机构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以及对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
因此,公共行政机构必须秉持公益性原则,全力以赴为人民服务,为民生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重构公共行政价值必须提高行政效率。
目前,公共行政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服务质量不稳定、不完善的管理体系、缺乏信息技术支持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加快改进公共行政机构必须致力于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改善管理体系和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重构公共行政价值必须拥有健全法制机制。
法制机制是公共行政机构运作的重要保障,包括宪法、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等法律制度。
公共行政机构的运作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加强社会规范,实现公平公正。
在实际操作中,公共行政价值的回顾和重构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政府部门可以推出相应政策,促进公共行政机构的改革和创新,加快推行信息技术化建设;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公共行政机构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体系。
同时,社会各方面必须共同支持和努力,确保公共行政机构正常运转并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总之,公共行政价值是新时代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公共行政价值并进行重构,有助于优化公共行政机构的职能和作用,满足公众需求,全力以赴为人民服务,为民生发展作出贡献。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公共行政作为国家治理的核心领域之一,也将面临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进行回溯和重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首先,回溯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是为了深入探讨和理解公共行政的本质属性。
公共行政作为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其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广大民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基本权利和公平正义。
这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
因此,深入回溯和理解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共行政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有助于增强公共行政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重构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是为了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面临的治理挑战和问题日益复杂,治理需要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和更广泛的参与。
中国公共行政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挑战,发挥更大的治理能力和效应。
因此,重构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需要更加注重公共行政的创新、协作、效益和公正,加强公共行政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沟通,提高公共行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最后,回溯和重构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补充和交流。
作为学科和实践领域,公共行政的价值理论和实践应该相互补充,理论应该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撑,而实践应该为理论提供验证和反馈。
因此,加强理论和实践的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对公共行政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够促进公共行政的创新和进步。
总之,回溯和重构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治理的必要举措。
只有加强对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创新,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摘要】中国公共行政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历史回溯、现状分析、价值观重构、制度创新和路径探索,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现状、挑战与前景。
文章指出,随着时代发展,公共行政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借鉴先进经验构建新的公共行政价值观。
推动制度创新,实现公共行政实践与核心价值观的一体化非常重要。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路径,实现公共行政价值的持续提升,进一步强调其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终,本文总结了研究的结论和启示,为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回溯,重构,历史,演变,现状分析,挑战,价值观,制度创新,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索,持续提升,结论,发展方向,展望,启示。
1. 引言1.1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重要性在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公共行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公共行政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政府的权力行使上,更体现在服务民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福祉等多个方面。
公共行政的重要性体现在服务民众的角度上。
公共行政是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和管理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其目的在于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保障他们的权益。
公共行政的服务范围涉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公共行政的重要性在于为民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公共行政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
公共行政通过规范和管理经济活动,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提升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行政还承担着社会管理和治理的职责,推动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保障和支持。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充分认识到公共行政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推进公共行政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公共行政的效能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分析与研究
公共行政的新公共服务分析与研究新公共服务是公共行政领域内的一种新理念和新范式,其具体内容涵盖政府服务的转型与升级、公共参与的加强、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创新、社会组织的参与与协同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政府服务的效能和质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复杂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在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及实践方面,不同的学者及政策制定者有不同的解读和认识,但大致可分为以下方面:首先,新公共服务是一种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理念,是从政府为中心向公民为中心的转变。
与传统的行政服务机构不同,新公共服务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高质量的需求和期望,为其提供更多样化、更灵活的服务方式,并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和协同,以达成与政府合作的共同目标。
其次,新公共服务是一种注重市场机制和创新的服务模式。
政府作为服务提供者,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开发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服务,以满足公共需求,推动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应该为社会提供 "公共产品",并依靠市场力量实现其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再次,新公共服务是一种注重公共参与和私人合作的服务模式。
政府与公众、私人部门以及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极为重要。
政府不应该是建立在权威和官僚议事上的服务机构,而应该成为与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政府应该监听社会的声音,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组织的作用,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共赢。
最后,新公共服务是一种注重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服务模式。
这种服务模式需要以改革和创新为手段,通过革新行政管理观念、机制和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公共服务运作机制,实现行政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效能的提升。
公共行政的精神
第一章 公共行政中的公共
什么是公共
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理 论
11
关于公共的5种观点
公共是利益集团——多元主义的 观点
公共是理性选择者——公共选择 的观点
公共是被代表者——立法的观点
公共是顾客——服务提供的观点
公共是公民
12
13
总结
• 公共即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能力。如果把公共 等同于政府,就限制了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作为一种理念,公共意味着所有的人们,为了公 共利益,而不是处于个人的或家庭的目的才走到 一起。作为一种能力,公共意味着为了公共利益 而在一起工作的一种积极的、获取充分信息的能 力。
17
第二章 公共行政的政治背景
公共行政的政治背景 本文主张的传统
18
• 两种传统:汉密尔顿主义;麦迪逊主义 • 汉密尔顿式:主张建立 一个有活力的国家,主张强有力
的行政,行政的任务就是有效地执行已经公开制定的目标, 有活力的政府是可以行善的。 • 麦迪逊式:担心政府的干预活动太多,对政府权力的集中, 特别是行政权力的集中,持审慎态度。认为权力制衡是免 遭独裁的最有效的途径。(美国)
21
本书的观点:主张汉密尔顿主义
• A、在立法机关中缺乏明细可鉴的命令规则,没有稳定一 致的政策可言——需要行政人员“创造性领导”
• B、立法经常要求延伸性授权,即授权于行政机构 • C、专家和专业人员是有效行政政治的基础 • D、在政府的代理政治中,民选的与非民选官员将注意力
放在“互相结盟”的共同目标上,但是它分散了权力,界 限模糊,服务于一条权力控制链,所以必须会操纵
• 2、改革的建议往往言过其实,过于夸张,在实践上主要 是表现为节流所带来的结果
28
公共精神——公共行政发展的内在价值诉求
Public Spirit- inherent Value of Public
Administrative Development 作者: 刘少枫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页码: 50-53页
主题词: 公共行政 公共精神 公民社会 善治
摘要:公共精神就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之中的一种关心公共事务,并愿意致力于公共生活的改善和公共秩序的建构。
以营造适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伦理规范、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
公共行政的内在本质、功能以及其合法性基础都充分彰显了对公共精神的内在需要。
然而,目前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公共行政面临着“公共精神”的乏弱。
因此,须重塑公共行政的民主、法治、公正、服务、责任、参与精神,提升公共行政精神的现实路径是对传统公共精神资源的批判性反思与传承、公民美德的教育和行政人员公共精神的重点培育;公民社会的构建和非政府组织的规范发展;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推动“善政”走向“善治”。
公民精神与公共行政价值的重塑--解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
弗雷德里克森在《新公共行政》一书中提出了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注重效率和经济的标准,以及协调好管理行为,而这则经常导致社会的不公平。
弗雷德里克森主张公共行政应当抛弃“管理主义至上”与“价值中立”的立场,按照后逻辑实证主义关注新公共行政的伦理价值观,使之更加人道、更加有效、更加公正。
公民精神就是这种价值观的突出表现。
而弗雷德里克森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在功利主义哲学与市场经济模式的冲击下依然丧失了大部分意义。
为此,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以公民精神为核心的重塑公共行政价值的解决思路。
一、公民精神的公共性首先,弗雷德里克森考察了公共的词源意义。
“公共”一词有两个希腊语词源,一个是“pubes ”或者“maturi-ty ”,它表示的是一个人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情感上,抑或是在智力上都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并且这个人从只关心自我的利益发展到开始理解和关心他人的利益;还有一个词源是“koinon ”,也就是“关心”,对他人与集体利益表示关心。
[1](P4)无论是“共同”还是“关心”,“公共”都蕴含相互关系的重要性。
这两个词源都意味着“公共”突破了个人自我的限制,开始对他人的利益表示关心,最后上升到对集体的关心和热爱。
这种早期的共同体主张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学说是密不可分的。
亚里士多德提到了共同体对个人的优先性,以及个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自我,发展自我。
公共既是一种理念,意味着所有的人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出于个人的或者家庭的目的才走到一起;公共也是一种能力,意味着为了公共的利益而一起工作的一种积极的、获取充分信息的能力。
[1](P35)公共一词的定义事实上已经从范围上超出了政府的概念,可以说公共是一个前政治的概念,即在政府或国家出现之前就存在的公共领域。
公民精神与公共性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
那么,何谓公民精神?保罗·霍普曾经在《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一书中指出,公民精神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或基本观点,其指向的是如何对待他人,即不把个人得失放在首要位置,而是出于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考量,随时参加集体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期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V0 1 . 2 7 NO. 3 Ma y .2 0 1 3
2 0 1 3年 5月
J OURNAL oF CHANGSHA UNI VE RSI TY
重塑公共行政精神 :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制的新视野
马善专
(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云南 昆明 6 5 0 0 9 1 )
( 二) 在 实 践 中的 不 足
第二, 服务理念 。以政府为代表 的公 共组织 的角色在于
实 现公 民的利益 需求 , 职能 定位是 以公 民为 中心 , 应为 了全 体 公民的利益有效组织与管理公共机构。
第三, 责任 意识 。政府 及行 政 官 员在 行 政运 行 的 过程 中, 不仅要按照宪法 、 法 律 的有关规 定完成 任务 负有应 为责
摘
要: 长久以来 。 我 国的公共服务建设 注重 内容 与结构, 却忽视 了公共服务体制公平、 责任 、 服务 意识
等方面的建设 , 即忽视 了 公 共行政精神 的塑造。可从 强化责任 意识、 扩 大 民主参与途 径、 维护公平 正义、 树
立服 务理念、 加 强法制保 障五 个方面来完善我 国公 共服 务体制、 重塑公共行政精神 。 关键词 : 公共行政精神 ; 公共服务 ;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D 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6 8 1 ( 2 0 1 3 ) 0 3- 0 0 4 3一 o 2
服务 。
2 0世纪 9 0年代 的政府理论将企业管理 的精髓移植 到政 府 中, 注重投入 产 出, 提高 行政 效率 。我 国在现代 化发展 的进程 中 . 将这一理论 引入政府 部 门 , 却 导致在 建设 公共服
务体制上一直存在着这种现象 : 将 研究 的重 点放 在管理技术 和方法上 , 忽视了对公共 精神 价值方 面 的研究 , 使公 平和 民 主无法显现 , 公共服务体制的建设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在 当代 , 公共行政的精神主要体现为 为人 民服 务的时代
精神 。张 国庆认 为行政精神是指 与公共行政现 象相一致 的 、 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 管理过 程 中 比较 重视 和强调 的某 些行 政精神 , 主要 包括 : 主动 进取 、 追求 卓越 、 创新 发展 J 。弗雷 德里克森在《 公共行 政 的精神 》 一书 中指 出 : “ 对 于个 人 , 公 共行政 的精神 意味着 对 于公共 服务 的召唤 以及有 效管 理公 共组织 的一种深厚 、 持久的承诺 ; 而 对整体而言 , 公共行 政 的 精神说 明了集体 的看法 和信 念存 在的原 因。 ” 在 弗雷 德里 克森看来 , 公共行政精神是一个 国家 的行 政主体在行 政过程 中形成 的一种价 值和信 念。本人 则认 为公共 行政 的精 神是 指在实施公共管 理过 程 中以政府 为 主导 的公 共组 织所 遵循 的价值追求 与理念 。 公共行 政精 神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公共服务建设时将效率至上作为服务广 大公 民的 出发点 ; 建
设公共服务时的方式存在不 民主 , 即在 建设公共 服务时缺乏
第四, 公 民参 与。政 府应 为公 民提供 必要 的参 与渠 道 ,
实 现对共 同利益 的集体 追求 ; 同时也接 受公 众舆论 的监督 ,
形 成一种有效 回应公民的机制。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2—2 7
体制建设 的新方 向, 它 能促进 公共 服务均 等化 , 让发 展成果
惠及广大 民众 , 使社 会更 加和谐 。
三
我 国在 建 设公 共服 务 体 制方 面对 公 共行 政 精神 忽视 的表 现
( 一) 在 理 论 上 的 缺 失
共 物品和服务 , 并代 表公共 利益 , 使那 些没 有渠 道参 与公共 政 策过 程的人同其 他社会 成员 一样平 等地享 有公 共物 品和
第一 , 公平信念 。要求公务人员致力 于更合理地 分配公
公共服务体制公平 、 责任 、 服务意识方 面的建设 , 即公共行政
精神的塑造 。
这也正是导致现 阶段 我 国社会 公共 服务体 制取 得 了一 定进展 , 但 仍表现出公 共服务 效能低 下 、 公共 服务 主体 的定 位与责任不 明确 、 公 共服务所 需资金与资源 的投 入严重不足 等情况 的原 因。重塑 公共 行政 的精神是 未来 完善公 共服务
“ 管中可以窥 豹 , 一叶 可以知秋 ”, 类 似于毕 节流浪儿 童死亡 的一类事件 , 它们之所 以发生 , 很 重要 的原 因就在 于公共行
完善 , 而这不 完善 的主要原因是对公共行 政精神 的忽视。本
文拟对此做一番研究 与探讨 。
一
关 于公 共行 政精神 的理解
政机构在治理各种公共 问题时 , 对公共行政 精神的忽视 。公 共行政 的精神是建设公共服务体制不 可或缺 的内容 , 但 长久 以来 , 我们 的公 共服务建 设都 是注重 内容 与结构 , 而忽略 了
任, 还要不 超 越行 政 权 限 、 不 侵 害 公 民基 本 权 利 的不 应 为 责 任。
在建设公共服 务体制 时过 于注重 结果 、 忽略 过程 , 例如
社会救助机构 的建立 , 某 些地方只注重其数量 而忽视其服务
质量, 导致对应群体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 使公共服务体制
建设的本质丢失 。由于我 国现行行政体制 的不完善 , 导致在
在现代社会 , 普惠的基本公共服务是 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的必要条件 。今年发生 的毕节 五儿 童殒命垃圾 桶事件 , 引起
了社会公众 的广泛关注 , 它直指我国基本公共 服务建设 的不
二
我 国公 共服 务体 制的现 状
提供公共服务是 政府 的基本 职责也 是衡量 政府 管理水 平的重要指标 J 。但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服务体制还不 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