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铜川中考酸碱反应后溶液溶质的判断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引子、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就是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就是。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物质),要依据反应及反应的程度进行判定。

反应的程度常用用量来描述,有少量、适量、过量、足量、一定量等说法。

少量、适量、过量都就是一种反应物针对于另外一种反应物的用量,有这些描述可以准确判断两者之间的反应程度;足量就是不少于,或者说就是大于等于的意思,比上述说法要虚,有两种可能性存在;而一定量其实就是不定量,当题目中使用一定量时往往有后续说明用以描述反应程度。

其实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不仅在题目问及这个问题需要回答时,请在下列习题中感受。

1、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就是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就是。

2、(06年中考试题)据报道:2005年12月石景山区为部分居民更换了旧自来水铁质管道,基本解决了管内生锈、饮用水含铁量超标的问题。

请回答:(1)下列与铁质管道生锈有关的物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①水②氧气③氮气(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方法就是。

(3)某课外小组截取一段旧铁质管道作样品,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

已知B就是气体,丙为化合物,则溶液A中的溶质就是,溶液E中的溶质就是,样品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实验现象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1、【08年顺义二模38】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1)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就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2)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就是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就是 。

2、【12年顺义二模32】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集气瓶中装有纯净物A,分液漏斗中盛有物质B 。

(3)若A 为气体,将适量B 滴入集气瓶,观察到烧杯中石灰水倒吸入集气瓶并变浑浊。

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中考专题酸碱盐复习—— 化学反应后 溶质成分的探究

中考专题酸碱盐复习—— 化学反应后 溶质成分的探究

若红色固体减少,溶 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没有完全中和
★ 取样,加入放有 若无明显变化
恰好完全中和
适量碳酸钠粉末 若固体减少,冒气泡 没有完全中和 的试管中
检验组成的一般思路:在验证所得成 分时,不需要验证 生成物 的存在与 否,可以利用反应物的性质验证是否 有 过量的反应物 。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知道了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 学的猜想如下:
H2SO4+2NaOH═Na2SO4 +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NaOH=NaCl+H2O 猜想:
1. 恰好完全中和,则反应后溶质为NaCl。
2. 未完全中和,且氢氧化钠过量,则反应 后溶质为NaCl 、NaOH。
3. 未完全中和,且盐酸过量,则反应后 溶质为NaCl 、HCl。
HCl+NaOH=NaCl+H2O 猜想:
检验NaOH是
1. NaCl
否过量
2. NaCl 、NaOH 3. NaCl 、HCl
若无NaOH 可能1或3
若有NaOH 2成立
检验HCl
有HCl 3成立
无HCl 1成立
HCl+NaOH=NaCl+H2O 猜想:
检验HCl是否
1. NaCl
过量
2. NaCl 、NaOH 3. NaCl 、HCl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另一支 产生气泡 试管中,加入 较活泼金属锌、
镁、铁或碳酸盐
(猜想二:含有CaCl2和HCl)
【反思交流】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
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反应后溶液成分探究
一、教学目标
1.能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2.能寻找合适试剂验证反应后溶液的成分
3.掌握物质的鉴别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干扰以及如何排除干扰
4.通过对反应后溶液成分的推测与验证,感受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既有性质之间的关系,又有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判断反应后溶液成分有哪些可能
2.物质检验时的干扰问题
板书设计:反应后溶液成分探究
一:推测反应后溶液成分
定性:若反应,生成物必有若不反应,一定会剩余
定量:过量的反应物会剩余注意:能发生反应物质不能共存
二:选择试剂检验可能存在的物质
利用物质的性质寻找能产生明显现象的试剂,一定有的物质若产生相同的现象则会造成干扰。

除干扰的原则:选用过量的试剂检验并除去干扰物质(不能引入和待检验物质相同的部分,不能把待检验物质除去)。

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

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来源于两部分:反应后生成的溶质,反应物中剩余的一种溶质,所以假设有三种情况。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1)氯化钠(2)氯化钠和氢氧化钠(3)氯化钠和盐酸。

设计实验证明时只证明反应物中的剩余物即可。

1.已知M 、N 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 中不断滴加N ,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 值,如图所示。

(1)M 是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 、b 、c 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 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 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结论:是b 处或c处溶液。

剩余一种为b 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 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2.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①②③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_______________。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_____(填序号)是不可能的。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探究

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探究

[例1]小青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 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 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一定有的溶质是_N_a_C_l_。 并请同学们讨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的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挑战自己:
入__锌__或__碳__酸__钠__等试剂,有气泡产生。
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设计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拓展与反思
同学们自己分组讨论,动手实验。自己选用试剂 分别印证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成立的实验操 作和实验现象。帮助小青判断溶液的溶质。看下 谁想的方法比较多。
方法归纳:
酸碱溶液混合后可能有三种情况(猜想): (1)完全中和:反应后再用__p_H__试__纸_____判定(或同时证明无 碱剩余又无酸过量)。 (2)碱过量(检验OH-的存在):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入 __无__色__酚__酞__溶__液____或_硫__酸__铜__(_或__氯__化__铁__)_溶__液___等试剂, 酚酞变红,有蓝色沉淀或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3)酸过量(检验H+的存在): 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中考说明
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占有较高 的分值。它是溶液与酸碱盐知 识的综合,所以难度较大。
学习目标:
1、能根据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
2、能根据猜想选择恰当的方法设计实验验 证猜想,并能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和得出 结论
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设计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拓展与反思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溶质和溶剂是溶液中的两种基本物质,其定义分别是能够在某一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完全被溶解的物质和用以解溶的介质。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是学习溶液、溶质和溶剂及其相互作用的重要基础和方法。

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可以根据两大原则:可溶物会将可溶性物质溶解到溶剂中,而可溶剂则不会有任何溶解;可溶物会在溶剂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可溶剂则不会发生浓度变化.根据以上规则,我们可以很容易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第一,判断离子;将给定溶液与多种无机酸和碱混合,观察溶液的pH变化,如果溶液的pH值发生了变化,则说明溶液中有离子;
第二,判断可溶物。

将溶液放入滴定管,加入适当量的无机酸或碱,观察溶液的浓度变化,如果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则说明溶液中有可溶物;
第三,判断溶剂。

放入滴定管,加入氯仿,观察溶液色彩的变化,如果溶液的颜色有变,则说明溶液中有溶剂。

以上三种方法是判断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最常用的方法,只有正确判断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才能正确研究其性质.。

解题技巧溶液的酸碱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

解题技巧溶液的酸碱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

解题技巧溶液的酸碱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酸碱性质和物质的溶解度在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解题的技巧和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解题技巧,以及溶液的酸碱性质和物质的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一、酸碱性质的解题技巧1. 理解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在解题中,我们需要准确理解酸碱性质的定义,并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反应中的离子变化情况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

2. 利用指示剂进行判断:指示剂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质。

在解题中,我们可以利用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酸或碱,并进一步推断出溶液的酸碱性质。

3. 关注溶液的pH值:pH值是评价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pH值的信息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

4. 注意酸碱滴定反应:酸碱滴定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在解题中,我们可以通过酸碱滴定反应确定物质的酸碱性质和浓度。

二、物质的溶解度解题技巧1. 熟悉溶解度规律: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可溶解的最大物质量。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规律,比如晶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等。

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在解题中有针对性地分析物质的溶解度。

2. 利用溶解度曲线图:溶解度曲线图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的图表。

在解题中,我们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图来推断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进一步分析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注意溶解度的计算:在解题中,我们有时需要根据溶解度计算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溶剂的量。

总结起来,解题时对于酸碱性质和物质的溶解度,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概念。

通过理解酸碱的定义、利用指示剂、关注pH值和酸碱滴定反应,我们可以准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溶质溶剂的判断方式

溶质溶剂的判断方式

溶质溶剂的判断方式
溶质溶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还能够增加自然界中反应物质的活性,从而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

因此,正确判断溶质溶剂的性质和选择特定的溶剂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判断溶质溶剂的方式,大致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知道混合溶质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混合溶质可能含有酸碱性、离
子性或有机性,这些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很大差别,因此需要了解混合溶质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才能选择合适的溶剂。

其次,根据混合溶质的性质和溶解度,选择合适的溶剂。

当混合溶质有较强的
有机特性时,可选择有机溶剂;当混合溶质有较强的离子性或碱性特性时,可选择无机溶剂。

如果混合溶质带有特殊特征,可选择合适的混合溶剂或其他相容溶剂。

最后,对选择的溶剂进行实验,观察混合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以选择
最佳的溶剂。

通常情况下,可选择混合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易溶解的溶剂。

以上就是正确判断溶质溶剂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溶质溶剂,在日常生
活中正确使用溶质溶剂,从而为自然及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必考题型】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必考题型】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必考题型】溶液中溶质的判断!今天给大家分享初中化学溶液中溶质的判断~要求能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可能含有的溶质;判断溶液中溶质存在的几种可能情况。

溶质判断需注意的问题(1)仔细审题,注意细节如溶液的颜色,指示剂是石蕊还是酚酞,有无沉淀,沉淀加酸是否溶解等(2)溶质一定有可溶于水的生成物;(3)溶质可能有可溶于水的过量的反应物之一(4)沉淀、金属、金属氧化物等不溶的物质不是溶质。

(5)检测可能有的溶质,一定要检验与生成物不同的那部分离子方法1、从物质角度、或离子角度分析。

2、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可能含有的溶质、溶质的几种可能情况时,不要遗漏溶质或错写一个.习题1、向19.7g碳酸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内的溶质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①BaCl2 ②BaCl2和HCl ③BaCl2和BaCO3 ④BaCl2、HCl和BaCO3.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当碳酸钡与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钡;盐酸有剩余时,溶质为BaCl2和HCl;碳酸钡不溶于水,不能做溶质,故①②正确.故选B.2、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所有情况.【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当氧化铜与盐酸恰好反应时,滤液中只含有氯化铜;当盐酸有剩余时,滤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氢.答案:氯化铜;氯化铜和氯化氢.3、(2015•岳阳)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老师告诉同学们该溶液可能是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实验探究】(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不可能是溶液;(2)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填实验现象),则该溶液为Na2CO3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思维拓展】某白色固体由NH4Cl、Ba(NO3)2、K2SO4、Na2CO3中的三种组成,取样后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有(填序号).①NH4Cl、Ba(NO3)2、K2SO4 ②HN4Cl、Ba (NO3)2、Na2CO3③NH4Cl、K2SO4、Na2CO3 ④Ba(NO3)2、K2SO4、Na2CO3.【解析】【实验探究】(1)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2)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为Na2CO3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思维拓展】①NH4Cl、Ba(NO3)2、K2SO4三种物质混合时,硝酸钡能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钾,该选项中的物质可能是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②HN4Cl、Ba(NO3)2、Na2CO3三种物质混合时,硝酸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硝酸钠,该选项中的物质可能是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③NH4Cl、K2SO4、Na2CO3三种物质混合时,不能产生沉淀,该选项中的物质不可能是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④Ba(NO3)2、K2SO4、Na2CO3三种物质混合时,硝酸钡能和硫酸钾、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选项中的物质可能是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故填:NaCl;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①②④.【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4、(2016·长春)结合下列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初中化学_酸和碱的性质--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酸和碱的性质--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和碱的性质—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教学目标】1、掌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方法2、理解Na2CO3、BaCl2等常见盐性质的应用3、学会溶质成分的探究类题目的审题、解题方法。

【重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方法【难点】多个反应进行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确定【板书设计】学情分析该小专题为复习课,此时学生对于酸和碱的性质、构成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对离子共存的问题也能够做出基本的判断。

此时进行该专题的探究已具备了成熟的条件。

但是此时学生对于物质之间发生反应后溶质的探究仍停留在初步的探究水平上,只能对一个反应结合过量问题进行探究,对于多种物质反应后溶质的成分的探究方法恰好是需要进行学习总结的。

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多种物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通过两道当堂检测题的练习,使学生对该类问题的解决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最后通过师生一起回顾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形成了公式化的记忆,有助于学生今后对此类问题的解决。

教材分析《酸和碱的性质-----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当堂检测练习1、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2)实验二、三验证了Ba(OH)2能和某些(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讲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A。

取一定量溶液A,加入少量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综上分析,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练习2、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

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试管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B.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C.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D.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3)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

溶液混合后溶质及滤渣成分的判断等的反思(明见)

溶液混合后溶质及滤渣成分的判断等的反思(明见)

一、“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在一个大烧杯里”的题目。

从哪些方面思考呢?1.溶液(滤液)颜色变化(加入酚酞或者原来有酚酞)(1).变红,溶液呈碱性(有OH-或Na2CO3、K2CO3等)(2).无色,呈酸性(有H+)或中性2.滤渣变化(1).滤渣加酸无变化(考虑有AgCl或BaSO4或两者都有)(考虑“H”之后的金属)(2). 滤渣加酸消失(考虑有Mg(OH)2或Al(OH)3或两者都有)(考虑“H”之前的金属)(3). 滤渣加酸后消失且产生气泡(考虑有Ba CO3、CaCO3,但是不可忘记或许还有Mg(OH)2或Al(OH)3)(4).滤渣加酸后沉淀部分消失(考虑有AgCl或BaSO4,同时考虑有Mg(OH)2或Al(OH)3)(5). 滤渣加酸后沉淀部分消失且产生气泡考虑有AgCl或BaSO4,同时考虑有Ba CO3或CaCO3,但是不可忘记或许还有Mg(OH)2或Al(OH)3)(6). 滤渣加酸后沉淀不消失且产生气泡(考虑有Ba CO3中加入稀H2SO4)二、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从哪些方面思考呢?1、溶液是电中性的。

(1)有阳离子,必定有阴离子。

(2)而且阴阳离子电荷总数相等。

(初中这一条考虑的时候不多)(为什么答案有了阳离子和阴离子还是不对?因为阴阳离子电荷总数不相等,还少了某种离子。

)2、运用离子共存知识,在通过一种离子确定另一种离子存在与否时,进一步思考第二种离子对第三种离子的存在与否的影响,即多想一步,像下棋一样,看一步想三步。

三、流程图的问题从哪些方面思考呢?1.流程图中一定及时把每一步结论写在试卷上。

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一定写出来,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去向。

3.流程图中顺着流程正向推导时,每一步都要进行逆向思维,即往回推、往回想,不要总是顺着流程走。

4.在流程中的足量(或过量)的药品,都进入溶液中去了。

别忘了呀!。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1)根据名称。

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名称后加溶剂,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如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2)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为溶液。

一般习惯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溶质,液体看作溶剂。

(3)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把量最多的看作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4)其他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时。

无论,水量的多少,水都是溶剂。

(5)一般水溶液中不指明溶剂,如硫酸铜溶液,就是硫酸铜的水溶液,蔗糖溶液就是蔗糖的水溶液,所以未指明溶剂的一般为水。

(6)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

如Na2O,SO3分别溶于水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NaOH和H2SO4,因此溶质是NaOH和H2SO4,而不是Na2O和SO3;将足量锌粒溶于稀硫酸中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ZnSO4),若将蓝矾(CuSO4·5H2O) 溶于水,溶质是硫酸铜(CuSO4),而不是蓝矾。

化学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分析以及设计实验验证溶质

化学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分析以及设计实验验证溶质

化学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分析以及设计实验验证溶质组成1、(2011东城2)盐酸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

(1)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2)曲线上X点表示溶液中溶质成分是。

曲线上Y点表示溶液中溶质成分是。

曲线上Z点表示溶液中溶质成分是。

2、(2011丰台一模33)(8分)小丽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对其是否变质产生了兴趣。

她和同学们准备对这瓶固体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可以发生反应:Na2CO3 + CaCl2=CaCO3↓+2NaCl。

【作出猜想】猜想1.固体没有变质猜想2.固体部分变质猜想3.【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1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猜想2正确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两个方案都不合理。

方案一不合理的原因是;方案二不合理的原因是。

同学们重新设计了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产生白色沉淀溶解,滴加足量猜想2正确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若猜想3正确,该实验的现象应该是。

3、(2011丰台一模29)溶液的组成和配制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不纯的氯化钠固体(含有的杂质CaO)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①溶液A中的溶质为。

②操作II的名称是。

③过量稀盐酸加入到溶液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酸的性质”实验,使用过的试剂有:①铁屑②氧化铁③盐酸④氢氧化钠溶液⑤碳酸钠溶液。

(1)实验结束,他们将废液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酸碱反应后溶液溶质的判断
学习目标:
1、中和反应的实质
2、酸碱反应后溶液溶质的判断
重点:酸碱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难点:酸碱反应后溶液溶质的判断
基础知识回顾与总结
1中和反应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和反应实验中指示剂选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思考:常见酸碱充分反应后溶液溶质有几种情况,分别是什么?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为例
1.( 2012陕西22题)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

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

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2.(2015年陕西22题)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
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