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章节题库详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圣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习题集(精心整理)
第一章导论一、判断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1.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出现于1936年B涉及垄断问题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三、简答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一、解释概念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二、判断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18.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变动。
三选择题1.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前提是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D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价格理论B单个厂商C单个消费者D资源配置4.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向的有A面粉和大米B汽油和汽车C羊肉和牛肉D录音机和磁带5.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需求减少B需求量增加C需求曲线左移D需求无法确定6.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7.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A服装B化妆品C金银首饰D食盐8.需求量的变动是指A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B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C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D需求曲线的移动9.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以是A电冰箱的价格下降B生产者对电冰箱的预期价格上升C生产冰箱的要素成本上升D消费者的收入上升10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向(大于0)的有A汽油和汽车B面粉和大米C苹果和自行车D猪肉和牛肉11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的原因可以是A彩电价格下降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D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12食盐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于某种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使食盐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A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食盐产量下降20%B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食盐价格上升低于20%C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食盐价格上升超过20%D食盐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为食盐价格上升等于20%13在得出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A土壤的肥沃程度B棉花种植面积C技术水平D棉花的价格14当某消费者的收入上升2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等于015假定某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函数Qd=400-5P时的均衡价格为50,当需求函数变为Qd=600-5P时,(供给不变)均衡价格将A低于50B高于50C等于50D上升16某日内,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日X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17以下因素导致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A小麦的价格下降B小麦的种植技术提高C种植小麦的成本上升D预期小麦的价格下降18.若供给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等于1,则供给曲线只能是一条A过原点的45线B过原点的直线C平行于横轴的直线D垂直于横轴的直线19一种物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A替代品的可获得性B互补品的价格C收入D以上都正确20一般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这是因为A收入效应的作用B替代效应的作用C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D上述答案均不正确21在两种替代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供给不变)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22在两种互补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价格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23影响一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包括A商品本身的价格B消费者的收入水平C相关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24在一般情况下,供给曲线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斜率为正D斜率为负25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A正值B负值C0D126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间是A反方向变动关系B同方向变动关系C没有关系D难以确定四计算题1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Ed=0.6,该产品原销售量为Q d=1000件,单位产品价格P=10元,若该产品价格上调20%。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考研笔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解析
11、短期均衡条件:MR=SMC MR=TR’=(P·Q) ’=150-6.5Q,SMC=STC’=0.3Q2-12Q+140 得 Q=20 或者 Q=-5/3 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均衡产量为 Q=20 P=150-3.25*20=85 第八章 7、厂商利润最大: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 即:VMP=W, VMP=MQ·P,MQ=dQ/dL=-0.03L +2L+36
由(1) 、 (2)式的方程组,可以得到 X1=9,X2=12 (2)U=3X1X2 =3888 8、 (1)A 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QAd 5 0 4 4 3 8 2 12 1 16 0 20
2
B 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QBd 6 0 5 5 4 10 3 15 2 20 1 25 0 30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3 4 5 6 7 (4)\(5)略。 5、 (1)可变成本部分为 VC=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为 66 TVC(Q)= Q3-10Q2+17Q AC(Q)= Q2-10Q+17+66/Q AVC(Q)= Q2-10Q+17 AFC(Q)= AVC(Q) MC(Q)=3Q2-20Q+17 6、AVC(Q)= 0.04Q2-0.8Q+10 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可以得到 0.08Q-0.8=0,Q=10 AVC(10)=0.04*102-0.8*10+10=6 或者 MC=AVC 时,AVC 最小,有 0.04Q2-0.8Q+10=0.12Q2-1.6Q+10 得到 Q=10,结果一样。 第六章 2、 (1)2 (2)4 (3)2 (4)4 (5)3 (6)4 (7)4 70 100 120 130 135 600 800 1000 1200 1400 60/7 8 100/12 120/13 1400/135 5 20/3 10 20 4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8~22章【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国家主要有美国和英国。在本章的论述中,用字母 e 表示没有考虑到两国价格因素的名义 汇率,并约定:e 用间接标价法来加以表示,即 e 是本币的外币价格。
2.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 求关系自发地决定。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前者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 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 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 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2 / 16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净出口函数 净出口是一国出口额与其进口额的差额。净出口的大小有三种情况: ①贸易盈余:净出口为正值,即出口大于进口,表明一国向国外出售的产品与劳务多于 它向其他国家购买的。 ②贸易赤字:净出口为负值,即出口小于进口,表明一国向国外出售的产品与劳务少于 它向其他国家购买的。 ③贸易平衡:净出口为零,即一国的出口与进口相等。 影响净出口的因素有很多,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般地说:净出 口反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将净出口简化地表示为:nx=a-γy-nε=a-γy-ne×(P/Pf)。 上式被称为净出口函数,式中,a、γ 和 n 均为正参数。参数 γ 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 即净出口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收入变动的比率。 从上式可看出净出口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实际汇率越低,净出口越大;反之,则越 小。净出口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 18-1 表示。
西方经济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基本概念:1.资源的稀缺性2.机会成本3.生产可能性边界4.经济制度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6.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选择题: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
A 政府对市场的调控B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 研究对稀缺资源诸多用途的最合理配置D 个人的生财之道2.资源的“稀缺”是指( )。
A 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消耗光3.经济物品是指( )。
A 物美价廉的物品B 稀缺的物品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 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y物品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股价持续上升B 通货膨胀C 技术进步或有用资源被开发D 消费品供给增加,资本物品供给减少7.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所回答的问题不是( )A 如何生产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 为谁生产D 何时何地生产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 怎样生产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 为谁生产D 以上都包括9.政府征税和给家庭转移支付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生产什么B 如何生产C 生产多少D 为谁生产10.下列命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政府把贴现率降到6.6%B今年国家失业率不超过10%C 男女应该同工同酬D 个人所得税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11.某大学毕业生辞去年薪5万元的工作,取出10万元积蓄,自主创业,已知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
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生按年计算的机会成本为(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圣才出品】
第二十二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说明:由于本章涉及到的西方经济学知识点非常少,本章内容并非各类考试考查的重点,纵观各高校考试很少涉及本章内容,故对于本章的相关内容,可以了解即可。
本章无相应的章节习题。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本章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尤其是结合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形势出题已经成了近年来众多高校命题的特点,一般都是分值较大的论述题。
所以,建议大家多留意热点经济问题,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政策的改变,并经常思考经济政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学原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 /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章节题库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圣才出品
一、名词解释1.均衡产出答: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 c i =+。
c 、i 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对均衡产出这一概念可以用图13-1来表示。
图13-1均衡产出的决定在图13-1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收入,从原点出发的45°线上的各点都表示支出和收入相等。
当总收入大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大于零,企业会削减生产。
反之,当总收入小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小于零,企业会扩大生产。
图13-1中,B 点对应的产出水平即为均衡产出。
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时经济社会达到均衡。
在这个模型中,存货在调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图13-1可以看出,非计划存货投资是一种产量调节机制,不是价格调节机制。
2.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答: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C MPC Y∆=∆。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作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 ,MPS )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S MPS Y∆=∆。
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也在0和1之间波动。
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1,即1MPC MPS +=。
3.乘数效应答: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等变动一定量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引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高鸿业教授编写的一本经济学教材,该教材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本文档为该教材的课后习题的答案详解,共计1200字。
第一章供需和市场机制1.1 供给和需求1.1.1 习题1.解答: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备注:在这道习题中,要求解答供给和需求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简单明了地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2.解答: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增加,一部分买方愿意放弃购买;价格下降时,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减少,买方的购买欲望增加。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需求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需求曲线的负斜率,以及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3.解答: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出售商品或劳务的利润增加,卖方愿意增加供给;价格下降时,利润减少,卖方愿意减少供给。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供给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供给曲线的正斜率,以及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
1.1.2 答案1.答案: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题库一(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一、选择题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A 商品本身的价格; B个人偏好;C 其他商品的价格;D 个人收入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A 收入效应的作用; B替代效应的作用C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D 以上均不正确;4、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 消费者收入变化;B 商品价格变化;C 消费者偏好变化;D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5、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 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x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y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 互补品的供给趋向向右移动;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A 需求函数的斜率;B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C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D 以上说法都正确。
8、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弹性()。
A 相同;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9、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种说法()。
A 正确;B 不正确;C 有时正确,有时不正确;D 难以确定。
10、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精选文库为()。
A 缺乏弹性;B 富有弹性;C 单一弹性;D 难以确定。
二、名词解释 (微观部分)1需求量2需求函数3供给量4均衡价格三、简答题1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四、计算题已知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a,b为正常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详解(完全竞争市场)【圣才出品】
⾼鸿业《西⽅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详解(完全竞争市场)【圣才出品】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简答题1.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商的需求曲线是⼀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平出发的⽔平线。
⽔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且⼚商既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价格⽔平。
⼚商的需求曲线是价格⽔平线,也是平均收益线和边际收益线。
(2)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般总是向右下⽅倾斜的,表⽰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向变动的关系。
需求曲线上与每⼀价格⽔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效⽤的均衡数量。
(3)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样,市场需求曲线⼀般也是向右下⽅倾斜的。
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在相应的价格⽔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的效⽤⽔平或满⾜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2.为什么完全竞争⼚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既然如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还会变化吗?答:由于市场上有⽆数的买者和卖者,所以,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每⼀个买者的需求量和每⼀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道的。
任何⼀个消费者和⼚商的市场⾏为,都不会对市场的价格⽔平产⽣任何的影响。
于是,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个消费者和每⼀个⼚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量,每个市场主体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因此他们是价格接受者。
即便如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仍然可能发⽣变化。
由于均衡价格是由供需相等、市场出清时决定的,任何改变供给、需求的条件,如原材料涨价、偏好改变、技术进步等,都有可能影响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并⾮是⼀成不变的。
3.你认为花钱做⼴告宣传是完全竞争⼚商获取更⼤利润的⼿段吗?答:花钱做⼴告宣传不是完全竞争⼚商获取更⼤利润的⼿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19章~附录)【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九章经济增长一、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黄金律答: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
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用方程表示为:()*f k n'=上述结论可以用图19-1来加以论证。
如图19-1所示,应选择*k ,这时稳态的人均消费等于线段MM '的长度。
可以看出,在*k 处,曲线()f k 的切线的斜率与直线nk 的斜率应相等,由于直线nk 的斜率为n ,而曲线()f k 在*k 处的斜率为()*f k ',故有()*f k n '=。
图19-1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律具有如下两个性质:①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其黄金律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②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2.内生增长理论答: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
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
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二、判断题1.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十八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名词解释1.汇率答: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
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这种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被称为名义汇率。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①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用这种标价方法,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减少,即汇率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
反之,若以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增加,即汇率上升,表示外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
②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用这种方法,一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增加,表示本国货币升值或外国货币贬值。
反之,如果一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减少,表示本国货币贬值或外国货币升值。
如果人们得到了某种外币的直接标价,只要取其倒数,即用1除以这个标价,就可以得到该外币的间接标价。
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提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时,一般指的是名义汇率,名义汇率是指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
当考虑到两国价格因素时,就是实际汇率。
2.汇率制度答: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浮动汇率制度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两种,前者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
后者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3.开放经济答:开放经济是指开放的商品市场和开放的资本市场,存在物品与劳务的国际贸易,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本流动。
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引入了进口和出口,以及净出口(贸易余额)的概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精华题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精华题一.概念题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商品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消费线价格—消费线恩格尔曲线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函数脊线边际技术替代率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吉芬商品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学习效应“科斯定理”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引致性需求边际生产力局部均衡一般均衡扩张曲线超优策略混合策略国内总产值国民总产值消费物价指数gnp减缩指数(deflator)边际消费倾向财政支出乘数挤出效应凯恩斯效应适应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持久收入合理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合意资本存量托宾q值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菲利普斯曲线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工资刚性意外供给函数国际收支平衡曲线(pb曲线)实际汇率冲销(对冲)政策(sterilisation)失业迟滞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财富效应流动性陷阱马歇尔-勒纳条件比较优势货币需求的利息率弹性j 曲线效应(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项目索洛余值发展经济学中的“两缺口”模型交易费用哈罗德—多马模型“囚徒困境” 投票悖论外部性“搭便车”x非效率国际收支产品生命周期(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理论二、简述题1.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简述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3.简述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
4.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异同之处。
5.如何推导出需求曲线?6.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7.说明长期生产中的有效经济区域。
8.简述边际报酬递减律。
9.简述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10.说明市场均衡的性质。
11.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含义。
12.简述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13.一般均衡理论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4.说明劳动供给曲线的特殊形状及其原因。
15.简述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16.简述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
17.为什么国民收入核算中总供给永远等于总需求?18.国民总产值与国内总产值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19.在国民经济中总供给永远等于总需求吗?20.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题库与答案
E第1章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四、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E2、消费者剩余3、生产者剩余4、替代效应5、收入效应6、收入消费曲线7、恩格尔曲线8.需求9.供给五简答题1. 需求和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有什么区别?2. 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3. 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上方倾斜?4. 均衡价格是怎样决定的?5. 价格机制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六分析题1“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2.为什么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买者和卖者都获得最大的满足?3 .商品市场是如何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4、说明不同商品的恩格尔曲线。
E论述题1. 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和怎样变化的?2、试述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计算1.设某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其需求曲线为:Q1=100﹣2P (P≤50)Q1=0 (P>50)Q2=160﹣4P (P≤40)Q2=0 (P>40)试求市场需求曲线.讨论题:1.假如鸡和鸡蛋的价格下降,为什么对它们的需求会增加?请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出解释。
当鸡和鸡蛋价格下降后,假如养猪的饲料的价格不变,预计猪的销售量和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粮食价格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猪肉价格提高对猪肉销售量和猪肉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3.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1)卫生组织发出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升了;E(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4.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2)在X产品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3)生产X的人工和原料价格上涨了;(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5.下面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
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
第一章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即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其所付出的价格的部分。
(NEW)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
目 录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证明题
六、计算题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14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15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第16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18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19章 经济增长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22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答:(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
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答: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章节题库详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圣才出品】
第 20 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一、名词解释 1.随机行走(北京师范大学 2004 研) 答:随机行走指当影响消费的一种变量的变动不可预测时,消费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 变动将是不可预测的。它是由经济学家罗伯特·霍尔提出的。根据霍尔的观点,持久收入假 说与理性预期的结合意味着消费遵循随机行走。霍尔的推理如下: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消费 者面临波动的收入,并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消费在时间上保持稳定。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消 费者根据现在对一生收入的预期选择消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改变自己的消费是因为他 们得到了使他们修正其预期的消息。如果消费者最优地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他们 应该只对那些完全未预期到的事件感到意外。因此,他们消费的变动也应该是无法预期的。
二、简答题 1.按照资产组合理论,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机制是什么?(西北大学 2008 研) 答:(1)资产组合理论是指通过对不同资产进行组合,在最大化收益或预期收益的同 时,借助于非系统风险的消除以降低投资风险的理论。人们把持有货币作为自己资产组合的 一部分,关键的观点是货币提供了不同于其他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的组合,货币本身是没有收 益的,而股票与债券的收益会上升或者下降。因此资产组合理论是强调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 段的货币需求理论。 (2)按照资产组合理论,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机制是: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股 票价格上升→企业更多投资。即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存款准备金
3.棘轮效应(上海理工大学 2004 研;中央财经大学 2009、2010 研;中南财经政法
1 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大学 2014 研;东北财经大学 2016 研;湖南大学 2018 研) 答: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杜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章节题库详解(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圣才】
第15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函数(武汉大学2001研;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厦门大学2007研)答:总需求函数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因此,对应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总需求曲线(山东大学2003研;厦门大学2007研;东南大学2009研)答: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如图15-1所示。
图15-1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是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利率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使人们消费需求下降,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提高也会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这两方面都会使得总需求减少,于是总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曲线斜率反映的是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仅仅价格变动,则国民收入沿着总需求曲线变动;当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变动时,需求曲线会发生平移。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三章习题与答案第三章习题名词解释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剩余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一、单选题1.兰德只买激光唱片和棒棒糖,他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当他沿着预算约束移动时( D )A.激光唱片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棒棒糖的价格不变B.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激光唱片的价格不变C.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不变D.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及其收入都不变2.激光唱片价格上升的收入效应是(A )A.由于激光唱片价格上升而引起的购买力下降而带来的对激光唱片消费的影响B.激光唱片需求的收入弹性C.因激光唱片价格上升而带来的激光唱片消费的减少D.激光唱片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激光唱片消费的影响3.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增加是因为(B)A.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下降B.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价格下降C.现在消费者可花费的钱多了D.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价格上升4.如果某人的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为1,他愿意用20 美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 35 美元买头两件衬衫。
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D )A. 55B. 35C. 20D. 155. 你为某物付多少钱和你愿意为之付多少钱A.总效用C. 消费者需求( 支付意愿 ) 之间的区别叫(B.边际效用D. 消费者剩余D )6.需求曲线可以从 ( A ) 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C. 无差异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D. 预算线7.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B )A .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C. 个人减少他所消;的所有商品的数量D. 需求曲线左移8.不是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移动原因的是( B )A. 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变化B.该商品价格变化C. 品味变化D.消费者收入变化9.个人消费的机会集合由(D)决定A. 生产可能性曲线B. 需求曲线C. 无差异曲线D. 预算约束10. 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减少是因为( A )A.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下降B.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变得便宜了C.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上升D.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变得贵了11.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 D )A.随服务水平的增加,效用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B.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总效益C.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总的支付意愿将减少D.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额外收益12. 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名词解释
1.浮动汇率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研;江西财经大学2014研;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
答: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
其中,前者是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是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外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求,而任凭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动而变动。
这意味着:
①本币的汇率会自动地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调整到相一致的状态,即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自动相等,这意味着国际收支能自动调节,实现平衡。
②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可任意确定货币供给。
因为它不再负有干预外汇市场,确保汇率稳定的责任,所以在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之间不再存在固定汇率制下的那种联系,于是货币供给成了外生变量。
总之,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
所以,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即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购买力平价(武汉大学2002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厦门大学2013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研;中央财经大学2009、2014研;北京师范大学2015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答:购买力平价是一种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的汇率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据一价定律得出。
这个定律认为,一种物品在所有地方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有未被利用的可以获取利润的机会。
根据一价定律,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具有相同的购买力,即一单位通货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真实价值。
根据购买力平价,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
由于名义汇率取决于物价水平,它也就取决于每个国家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当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并引起物价水平上升时,它就会引起该国通货相对于世界其他通货贬值。
换句话说,当中央银行印发了大量货币时,无论根据它能买到的物品与服务,还是根据它能买到的其他通货,这种货币的价值都减少了。
购买力平价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关汇率如何被决定的简单模型,可以解释许多长期趋势,也可以解释超速通货膨胀期间出现的汇率的重大变动。
但该理论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实践中并不总能成立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许多物品是不容易进行贸易的。
第二个原因是,即使是可贸易物品,当它们在不同国家生产时,也并不总能完全替代。
总而言之,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逻辑是可信的:当真实汇率背离了购买力平价理论所预期的水平时,人们就会有在各国之间买卖物品的激励。
即使购买力平价的力量不能完全确定真实汇率,它也使我们有理由预期,真实汇率的变动通常是小而暂时的。
因此,大幅度且持久的名义汇率的变动反映了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变动。
3.实际汇率(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山东大学2007研;南京财经大学2010、2014研;武汉大学2014研;浙江理工大学2015研;东北财经大学2017研)答:汇率有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之分。
实际汇率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以同一货币衡量的本国与外国物价之比,它反映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它是指1单位外币能够交换的本币数量,或1单位本币能够交换的外币数量。
如果持有外币只是为了购买外国产品,本币与外币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各自的购买力,即取决于物价水平的倒数,由此可得实际汇率的表达式为:ε=e·P f/P。
其中,ε表示实际汇率;P和P f分别为国内与国外的价格水平;e为名义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
可见,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应等于1。
根据这一定义式,实际汇率高,本国产品就相对便宜,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有利于增加本国净出口;反之,本国产品就相对昂贵。
4.对外贸易乘数(武汉大学2001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8研)
答:对外贸易乘数是指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
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1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由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公式可得对外贸易乘数,即为:dy/dx_=1/(1-β+γ)。
式中,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γ表示边际进口倾向。
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则对外贸易乘数越大。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计算公式可知,有了对外贸易之后,不仅出口的变动,而且投资、政府支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与封闭经济相比,也发生了变化。
在封闭经济中,投资、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1/(1-β),而现在成了1/(1-β+γ),
乘数小了,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进口商品上。
5.净出口函数(武汉大学2002研;中国海洋大学2019研)
答: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影响净出口的因素有很多,在宏观经济学中,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被认为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其中,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故净出口可简化地表示为:nx=a-γy+nε。
上式被称为净出口函数,式中,a、γ和n均为参数。
参数γ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即净出口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收入变动的比率。
ε表示实际汇率。
对于净出口函数,为了强调实际汇率对净出口的影响,常将其简化为:nx=nx(ε)。
净出口与实际汇率的关系可用图18-1来表示。
图18-1 净出口函数与实际汇率
从净出口函数可知实际汇率下降会增加净出口。
但实际汇率下降或者说本国货币贬值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改变国际收支,取决于该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弹性和该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6.马歇尔-勒纳条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研;南京财经大学2004、2009研)答: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这一结论首先由马歇尔提出,又经勒纳发展,因此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
用公式表示为:|ηx+ηm|>1,其中,ηx表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ηm表示进口需求价格弹性。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弹性分析法的核心,也是一国是否采用货币贬值政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但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为前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这一假设显然并不存在。
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7.国际收支调整的J型曲线(复旦大学2007研)
答:J曲线效应的含义是: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英文字母“J”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如图18-2所示。
图18-2 J曲线效应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之所以存在J曲线效应是因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滞。
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和数量调整阶段。
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
如果进口合同以外币计值,出口合同以本币计值,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在传导阶段,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仍没有大的变化,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在数量的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
因此,J曲线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在短期内进出口需求弹性|ηx+ηm|<1,本币贬值使得贸易收支恶化,而在中长期,|ηx+ηm|>1,本币贬值能使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8.米德冲突(武汉大学2008研;暨南大学2009研;中国海洋大学2011研)
答:米德冲突是指由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提出的在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他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
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