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
宋代汪洙《神童诗》 1、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
书高。 2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
书人。 3、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
空虚。 4、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
如刀。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主讲 彭庭松
第六章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
古代学校教育 古代书院教育 古代教育思想 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的兴起与奠基(夏—— 汉)
舜时设学官 夏代出现学校
校序
商代官学确立 庠、瞽宗、右学(大学)、左学(小学) 西周学在官府
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监生们学习的主要课程是程朱学派注释的《四 书》、《五经》以及《资治通鉴》等;八股文到 明朝成为必修课程。通《四书》而未通经者为初 级班;一年半以后经过考试,文理通顺者升入中 级班;又一年半后,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高 级班,再一年结业。
北京国子监
国子监位于北
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 (原名成贤街),是 我国元、明、清三代 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 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 的最高学府。建于元 朝大德十年(公元 1306年)。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王安石《劝学文》 读书不破费,读书万倍利。 书显官人才,书添官人智。 有即起书楼,无即置书柜。 窗前看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 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 卖金买书读,读书买金易。
国子监东临北
书院:古代中国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书院宣扬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秩序井然,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
05
CATALOGUE
书院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书院在当代中国的现状与变化
现状
书院在中国大陆已经得到了部分恢复 ,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机 构和旅游资源。
变化
现代的书院与传统书院相比,更加注 重文化传承、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 多方面的功能。
总结词
岳麓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是古代读书人追求学术研究的精神家园。
详细描述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是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之一。它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始 终坚持学术研究、教育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宗旨。岳麓书院在历史上培养了大批著名学者和文人,其中包括王夫之 、左宗棠等人。
岳麓书院:历史悠久的学术研究中心
总结词
岳麓书院不仅是古代学术研究中心,也是现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详细描述
岳麓书院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现代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术交流。同时,岳麓书院也是现代书院建设的 典范之一,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书院的书画艺术有着深厚 的历史底蕴,培养出了一 批杰出的书画家,如米芾 、赵孟頫等。
戏曲表演
书院也是戏曲表演的重要 场所,如《西厢记》、《 牡丹亭》等经典戏曲的表 演和传承。
书院的讲学与交流活动
讲学授课
书院是讲学授课的重要场所,名师云集,开展大规模的讲学活动 ,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
学术交流
书院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学者们在这里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 碰撞,推动了学术的发展。
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及特点
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及特点
书院既是集藏书、教育和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机构,又是学者以文会友的场所,具有较广泛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
(1)书院培养目标。
注重学生人格修养,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而官学多以科举出仕为主要目标。
(2)书院精神。
自由讲学是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
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
(3)书院功能。
书院重视藏书,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在学规中明确规定学习目的和要求,就是读圣贤书,读儒家经典,强调道德和学问并进。
(4)书院组织形式。
有私办、公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书院主持者叫“山长”或“洞主”,同时也是主讲者,即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一概负责,不另设管理人员和机构。
(5)书院教学。
讲学活动是书院的主要内容,也是作为教育机构的主要标志。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形式多样,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一些书院的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
(6)学生学习。
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
(7)书院的规章制度。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顺序等方面用学规的形式加以阐明。
最著名的是《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成为书院教学的总方针。
(8)师生关系。
较之官学更为平等,学术切磋多于教训。
(9)书院发展倾向。
自南宋起书院已经出现了官学化的倾向,到了明清,政府加强对书院的控制,官学化日益严重,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两宋江西的官学、书院与科举
两宋江西官学、书
04
院与科举的关系
官学与书院的关系
官学是官方主办和管理的地方教育机构,而书院则多由私人或民间团体创办,两者 在办学宗旨和教育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书院注重德才兼备,强调人格培养,而官学则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科举考试的准备 。
两宋时期,江西地区的官学和书院相互补充,为当地学子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教育环 境。
作用
官学是两宋时期江西地区重要的教育机构,为当地的士人提 供了接受教育、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推动了当地的文化和 教育发展。
宋代官学的兴衰
兴起
宋代是官学发展的高峰期,政府重视教育,大力兴办官学,设立了国子监等教 育机构。
衰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逐渐衰落,原因包括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私人讲学的 兴起等。
传承文化
通过官学和书院的教育,使得江西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 发展,为后世的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影响政治和社会发展
两宋时期江西官学和书院的发展,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为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和文化支持。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01
教育普及的重要性
两宋时期江西官学和书院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普及的重要性,教
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02 03
文化传承的意义
通过官学和书院的教育,使得江西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这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必须加以保护和传承。
教育与政治、社会发展的关系
两宋时期江西官学和书院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教育与政治、社会发展 的紧密关系,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加以重视和 支持。
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书院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墨子时期的“羽士学宫”,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书院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学问、文化和教育,曾经在历史长河中承载了人们的学习和启蒙。
书院概述书院是介于家塾和国子监之间的一种教育机构,类似于今天的私立学校。
中国古代的书院以传统礼仪、文化传承、祭祀典礼为重点,与此同时,书院也是重要的思想交流、观念转变和研究成果的交流中心。
中国的书院文化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官办书院,二是私家书院。
官办书院是由官方主持建立的学府,主要面向官员的家属和人民子弟,是传统官学体制的体现。
私家书院则是由富贵人家建立,主要面向普通百姓,是传统私塾的延续。
书院的教育流程非常严谨,一般会分为三个阶段:学童、门生和秀才。
学童是指未读经书或只读过初级经书的儿童,他们需要先学习千字文、三字经等基础文化知识。
门生是指已经读完经书,但还没有考取秀才资格的人,他们需要继续深入学习经书知识和文学课程。
秀才则是指已经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一定文化地位的人,他们承担着传承和推广文化的责任。
书院文化的传承书院文化的传承过程非常漫长,从墨子到唐朝到宋明清,历经数千年的时间。
书院文化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今天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书院文化主要通过书院建设、名士传声、经学讲习、诗词赋颂等途径进行。
书院建设是书院文化传承的基础,书院不仅提供教育场所,还是社交场所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名士传声是指在书院中邀请当地有名望的文学家、学者、官员等来讲学、咏论诗文。
经学讲习则是书院中最核心的教学内容,经学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权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诗词赋颂则是在书院中流行的文学活动,书当是宣扬文化,赋才是创作文学,诗则是讲究音韵押韵和语言意境的表现形式。
明清时代是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高峰期。
明朝时期,朝廷大力兴办官书院,许多私家书院也由富商巨贾助力,书院数量和规模均有了大幅增加。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当普及到每个人,不论其出身和地位。他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 性、特长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孔子强调“德育为先”,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应当放在知 识教育之前。
孟子与儒家教育思想
总结词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与西方教育制度的比较
教育目的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注重培养人的 德行和修养,而西方教育制度则 更注重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教育以教师讲授、学生听 讲为主,而西方教育则更注重学生 的主动参与和实践。
学科设置
中国古代教育的学科设置以人文为 主,如经史子集等,而西方教育则 涵盖了人文、科学、技术等更广泛 的领交流与合作,引 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资源, 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借鉴古代教育思想的现代实践
儒家思想与德育
借鉴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强化学生的 德育教育。
科举制度与考试改革
科举制度中的考试选拔机制可以借鉴应用于现代职业资格考试和选 拔制度中。
明清时期
八股文取士制度,强化儒家经 典的学习,但也限制了创新思 维的发展。
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04
多元化
现代教育体系逐渐向多元化方 向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创新能力。
个性化
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 求,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
力和特长。
信息化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 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核 心,强调道德、仁义和礼教,对后世 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中华民 族的传统价值观。
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科举化原因的思考
t ke t unc i h fii ls ho l a he f tonsoft e o fca c o
d ve o i he e m i a i int d e e l p ng t xa n ton ore e duc ton. A1 t c d — ai 1 he a a e
T he e e e e sm a e t c de y e c to r s ntt bv o ha a t r ft m pe ile a i to s l m nt d he a a m du a i n p e e he o i us c r c e s o he i ra x m na i n. K e r :a a e y;t m pe ile a i ton; e uc ton y wo ds c d m he i ra x m na i d ai
mish d t d s h i ta hn d l o s tsy t e la n r ,t e b an d t e l i g s a e a a t e a o a j tt er e c ig mo es t a if h e r e s h n o t ie h i n p c t ls. u v
Ab t a t Si e t ng a S g Dyn s y, h s s e o he i pe i l xa i to , s r c : nc he Ta nd on a t t e y t m f t m ra e m na i n whih i c ndu e cd t ns o ho a ds l a n r he wa f t i wn ofii lc r e ,pl y d 3 nd vi lpa t i he f uda e ft us n e r e s on t y o he r o fca a e r a e n i i dua r n t e l bu e u r tc a d po iia y t m r a c a i n ltc 1s s e ofChi a .H o v r,t f ii ls ho ld d ' t ke t ul e f c o c t r n we e he o fc a c o i nt a he f l fe tt a e t he l a ne s o t e r r"ne d o t i g t o e e a utt mpe i le a na i n. I r e o s l h b ve e fge tn he kn wl dg bo he i ra x mi to n o d rt o ve t e a o
【史料及解析】书院与科举
【史料及解析】书院与科举
科举制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选拔官吏,科举制度对学校对书院的影响也广泛而又深远的。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史上,“书院”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兼具培养人才、研究学术和传播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机构。
书院一词最早出现在盛唐时期,是指官方藏书、校书的场所。
晚唐时,开始出现私人书院,具有隐居读书、聚徒讲学的功能。
宋初,官学甚少,书院兴盛,著名者有白鹿洞、岳麓、嵩阳、石鼓四大书院。
宋朝后期,官学大兴,书院多为官学取代。
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在书院与科举关系中,二者的相互影响并不是等量的,一般是书院被动地接受科举制度的影响。
书院虽然往往是著名学者的讲学之地,但大多数则是准备科举应试的场所。
书院所教授的主要仍为四书、五经及论、策等。
书院平时也有考试,亦与科举考试相类似。
由于书院对于其所在地的科举风气能起推动作用,所以各历史时期的书院数与科举考试的重要指标-进士数、举人数都是成正比的。
书院的出现使传统中国的社会教化局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她发展成为以文化传播与普及为核心的社会教化的重要机构,这是书院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
明清时期的中国书院教育与士人文化
明清时期的中国书院教育与士人文化中国的书院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明清时期的书院教育尤为独特。
在这个时期,书院不仅是教育场所,更是士人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探讨明清时期的中国书院教育与士人文化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首先,明清时期的书院教育注重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
书院并非只是一所普通的学校,而是一个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学术社群。
在书院中,学生们不仅学习经史子集,更重要的是学习儒家思想和道德伦理。
书院教育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培养士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这种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使得书院成为了士人文化的重要场所。
其次,明清时期的书院教育注重的是实用性的培养。
与以前的科举制度相比,明清时期的书院教育更加注重实用性的培养。
书院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书院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经典著作,还要进行讨论和辩论,以培养他们的辩论能力和思辨能力。
此外,书院还鼓励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如参与地方政务、担任官员等,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这种实用性的培养理念,使得书院教育成为了培养政治家和社会精英的摇篮。
再次,明清时期的书院教育注重的是群体性的培养。
书院教育不仅是个体的教育,更是群体的教育。
在书院中,学生们不仅要接受老师的教导,还要与同学们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
书院教育强调学生们的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以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书院还有严格的师徒制度,学生们要师从名师,传承经典和学术传统。
这种群体性的培养理念,使得书院教育成为了士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明清时期的书院教育对中国士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院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道德、有实践能力的士人,他们成为了明清时期社会的中坚力量。
书院教育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更为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书院教育也为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
中国古代的书院教育书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封建社会的教育,除了国家办的官学之外,还有私人办的私学。
在私学的各种办学方式中,书院是其中一种具有一定规模,办学制度严密的教育组织,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私学的代表。
书院这种教育组织,荫芽于唐朝末年,兴盛于宋代,历元、明、清三代一千余年,直到清末转型为近代新式学堂,成为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讲我们就来考察书院这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一、书院产生的原因根据文献记载,唐朝时就出现了书院这个名称〖详见教材P204〗,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一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
到了唐朝末期,在私人设立的书院中,出现了授徒讲学的活动,虽然没有在整个社会形成制度,规模也不大,但可以看成是书院作为教育组织的萌芽。
之所以在唐朝末年萌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经过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后,唐朝就不断地陷入军阀割据的境地,各节度使拥兵自重,不断地进行战争,使得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走向困顿,社会秩序紊乱,官学日趋衰弱,士人大量失学,不得不另找求学的途径。
2、书籍的积累与传播自从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发明后,书籍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民间印刷作坊林立,书籍传播迅速。
[比如元稹在给白居易的诗集——《白氏长庆集》写的序文中就说:当时人们把白居易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贩卖,到处都是这样。
从前人们把刻石称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称为”模勒“了。
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
] 这就给书院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基础。
3、私人讲学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虽然在秦朝曾短暂采取了禁私学的文教政策,但到了汉朝私学马上得以恢复和发展,以书馆、经馆的形式遍设于全国城乡各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以家学的方式维系文化传承(象著名的《颜氏家训》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可以说,每当社会发生动乱,官学无法维持时,私学往往能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成为维系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阅读附答案
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阅读附答案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刘海峰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书院与科举是两个相当独特的方面。
书院与科举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
书院是有形的,科举是无形的;书院给人的印象多是建筑,科举给人的印象多是制度。
书院也有无形的制度,但不是最主要的特征;科举也有有形的考场,但至今多已灰飞烟灭。
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的丽正修书院和集贤书院。
中唐以后,有许多准备报考进士科的士子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便由习进士业的士人读书山林之风尚演进而来。
过去多数学者都认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是疏离的,或者说书院具有反科举的传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己逐渐改变了这一看法。
作为儒家文明的产物,书院是宋明理学的策源地和大本营。
理学作为宋以后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十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书院生存的科举时代,士人反对科举只能居于修身齐家的层次,很难达致治国境界,更遑论实现平天下的理想。
大多数书院教育家也是深明此理的,因此他们本人积极争取应举入仕,而且不反对书院学生应举入仕,主要是劝导学生要学问、举业并重。
正如最著名的书院教育家朱熹所说的: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亦不免应举。
反对科举在当时既不合时宜,也不现实。
如果能够应举入仕,具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之后,往往反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自己学说的机会和条件。
朱熹、陆九渊、湛若水、王守仁等书院大师都是考上进士之后,才有较好的学术和政治资本建立或修复书院,进行讲学布道。
因此,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19世纪西学东渐以后,处在清末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许多传统的制度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都逃脱不了被彻底否定的命运。
康有为不仅在1898年6月17日奏过《请废八股试帖楷法改试策论折》,而且在该年7月3日也上过《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指出我国各直省及府州县都有书院,可惜所课皆八股试帖之业等无用之学,请求将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
《2024年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范文
《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自古以来,中国教育制度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古代,书院与科举作为两大核心教育体系,其相互关系和影响深远。
书院为学子提供了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而科举则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书院与科举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书院的起源与发展书院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与演变。
从初期的藏书楼、读书所,到后来逐渐成为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
书院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培养了大批才子,为中国古代的学术繁荣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科举制度的概述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更多有志之士有机会进入官场,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科举考试的内容涉及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旨在选拔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的人才。
四、书院与科举的关系书院与科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书院为科举考试提供了教育和培训的场所,许多学子通过在书院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应试能力。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对书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求,书院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以培养更多具有应试能力的学子。
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也促进了书院的繁荣和发展。
五、书院对科举考试的影响书院对科举考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书院为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准备科举考试。
其次,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密围绕科举考试的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使得学子能够更好地掌握应试技巧和知识。
此外,书院还为学子提供了社交和交流的平台,使得他们能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学者,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六、科举制度对书院的影响科举制度对书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书院的繁荣和发展。
教育论文:浅析郑观应重视学校教育反对科举制度的教育思想
浅析郑观应重视学校教育反对科举制度的教育思想郑观应(1842―1921),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诗文家和教育家。
郑观应所在的时代,中国教育仍然延续着隋唐以来科举考试为主要目的,以儒家经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教育体制。
这种教育体制已越来越南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新式人才的培养,郑观应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借鉴古今中外教育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近代实际,创立了颇具中外近代特色的教育思想,其内容之一就是在重视学校教育,反对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他对以儒家经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无情批判了传统儒学教育的落后,要求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儒学教育。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大缺陷:“中国文士专尚制艺,即本国之风土、人情、兵刑、钱谷等事亦非素习。
功令所在,士之工此者即不得第。
[十四卷本增:夫以八股为正途,视别学为异端,其不重可知矣。
人材焉能其出哉!如是]虽豪杰之士亦不得不以有用之心力,消靡于无用之时文。
即使字字精工,句句纯熟,试问能之又安国家乎?不能也。
能以之怀柔远人乎?不能也。
一旦业成而仕,则又尽其所学。
呜呼!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天下之无谓,至斯极矣!”郑观应认为传统的教育体制十分落后,扼杀人的聪明才智,既不能安邦,又不能怀柔远人,必须引进西方的教育机制,推行西学,他认为:泰西国之人,皆幼学壮行,以实学成实功,以实功成实效,从无有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者,此泰西诸国之所以强也。
第二、郑观应坚决主张废除落后的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制度,仿效西方大力兴办新式学校,培养懂得西学的实用人才。
他主张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选拔时以西学为考试内容;他说“时文不废,则实学不兴;西学不重,则奇才不出。
必以重时文者而移于重西学,俾人人知所趋向鼓舞而振兴之.”据此,郑观应大胆预言:“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
”第三、在教育内容上,郑观应批判传统教育内容。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关系
科举制与学校教育关系科举制和学校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教育形式。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而学校教育则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
它们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唐代,科举制日趋完善,成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通过诸科考试来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史、诗词、文言文等,这些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因此,科举制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明清时期,科举制成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每年都有大量人参加科举考试,而科举成为了社会上升通道的主要渠道。
相比之下,学校教育的出现则较晚。
在清朝初期,基督教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开办学校,这些学校主要面向的是传教士的子女和教会成员的子女。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重视学校教育,成立了一些官立学校,如北洋大学堂。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工农兵”的观点,强调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这也为学校教育的大力普及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举制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特点。
在科举制盛行的时期,大量的书院和私塾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场所。
这些书院和私塾与科举制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是培养科举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同时,由于科举制主要考核文化知识和文学才能,因此,在学术界形成了一种原则,即“文以载道”,即通过文化知识来体现人的素养和能力。
这一原则在中国教育界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初,成为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学校教育的地位也不断提高。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群体意识,这些能力和素质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因此,现代学校教育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不断发生着改变。
如今,网络教育、在线学习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的未来将会更加多元化和灵活。
科举制度和中国书院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度和中国书院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古代中国的官员选拔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同时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书院教育虽然只属于地方性质,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疆域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为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科举制度与中国书院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简述二者的发展历程与相互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汉朝,隋唐时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唐代实施的科举制度包括三级考试,即殿试、院试和乡试,又称为三省九部制。
此后相继实行了元代的科举制度、明代的科举制度和清代的科举制度。
总体上看,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运行时间长达近一千年。
在科举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它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扬光大,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例如衙门腐败、举人就业难等问题。
二、中国书院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书院教育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明清时期。
它是一种传统的私塾教育形式,由地方名士或官员在家中或书院中招收学生进行教育,没有统一的教育体系和规范的教材,教育内容主要以诗、书、礼、乐为主。
在唐宋时期,书院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官僚阶层,强调“百家争鸣”,提倡多元化的教育思想。
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开始扩大到民间,成为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是注重思想教育,例如提倡孝道、忠诚等中国的传统美德,强调学术上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同时也有不少书院致力于实用性的教育,例如一些商人所开设的商业书院对于培养商业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科举制度与中国书院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和中国书院教育本质上是相互独立的制度,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相互的关系。
首先,科举制度为书院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在科举制度实行的同时,不少官员和名士会在自家中设立书院,招收学生进行教育。
因此,科举制度的存在促进了书院教育的发展,而书院教育也为科举制度提供了后继人才。
其次,科举制度和书院教育在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方式上存在共通之处。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教育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培养人的品德与道德,而科举制度则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的演变和科举制度的实施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一、古代教育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教育始于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子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一些家长对教育缺乏时间和能力,于是出现了私塾教育。
私塾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方式,由老师在自己家里或者租用房屋设立,教授经典文化知识和基本的礼仪道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教育逐渐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教育体系——经学和武学。
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体系,通过学习经典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认知能力。
而武学是为了培养武士和军事指挥官而设立的教育机构,注重体能训练和战斗技巧的传授。
二、科举制度的实施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从唐朝开始,科举成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科举制度运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具有才华和才德的人才,以填补朝廷机构的空缺。
科举制度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省级的选拔考试,考察的是候选人的基本知识和才华。
会试是在首都举行的考试,考察的是才德兼备的人才。
最后的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选拔的是最优秀的考生。
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古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它使得教育成为一种晋升社会地位的途径,激发了人们对知识学习的热情。
同时,科举制度也造成了教育内容的偏向,过分注重经史子集的学习,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总结: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教育通过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的方式培养了几代中国人的品德和文化素质。
而科举制度则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通过考试来选拔优秀的士人为朝廷服务。
这两个制度的实施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关系
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关系中国的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但真正兴盛和普及是在宋代。
科举是一种选拔官员的方法,通过考取知识和能力,从而晋升官职。
科举制度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也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如何影响学校教育呢?首先,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对书院教育(中国古代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的地位与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历史上,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各级政府都分别设立了各种规模的学校。
这些学校在传承和发展书院或家塾的学术传统,同时也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卓越的培训基地。
其次,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中国的知识阶层更加注重教育。
大量人才涌现,在书院、山村小学和市斜乡塾等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一部分强者愿意教授教育,开设私塾,教授课程,将知识传授给苦读人,燃起了一部分思考的“火焰”。
这种社会现象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有人认为,科举制度的缺点是侧重于刻板的应试教育,扼杀了创造性思维。
但是,科举制度为科举生提供了广泛深入的入门教学和长期耐心的答疑,科举制度的考试规则和题目,除了文化常识和个人独特见解(即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回答问题深度和思维质量的高低。
科举制度与创造性思维并不矛盾,只要教育者正确引导和发展,创造力不会被限制。
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在中国学校教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中国学校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教学目标、生源选择、学科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得到了发扬光大。
尽管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许久,但它的精神和学风对教育者和学习者仍然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影响离不开教育者和学习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努力和探索,也离不开对过去的回溯和思考,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形式,在书院发展的一千多年历史进程中,它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形式,在书院发展的一千多年历史进程中,它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形式,在书院发展的一千多年历史进程中,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向域外传播的窗口。
书院之名起于唐代,由最早的修书、藏书的机构,逐步演变为具有教学、研究功能的场所,书院制度在宋代不断发展、壮大、成熟,清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穷乡僻壤,还是边陲小镇都可见到书院。
不仅如此,书院还随儒学走出国门,在朝鲜半岛生根、萌芽、兴盛起来,对中国文化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文化成为书院普及的思想基础朝鲜朝时期书院设立过程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朝鲜半岛书院的大规模兴起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与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书院的兴起,官学在朝鲜半岛广泛建立,科举制度已经成为知识人入仕的途径,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也已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价值理念。
然而,到了朝鲜中宗(1506─1544)时期,科举制度混乱,官学学生人数骤减。
随之而来的私学兴起为书院建立提供了契机,新兴的士林派开始聚徒讲学,寺庙道观教学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
书院是乡村儒林士人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聚会场所。
士林派主张实施道德政治,培养崇尚道德的学者。
为了扩大自己在乡村的势力,他们在乡村活动中尝试推行乡饮酒礼,使民众认识道德的重要性,进而倡导文庙宗社运动。
当时朝鲜儒学者金宏弼和郑汝昌等对此给予了积极支持。
这对朝鲜书院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
赵光祖一派依靠新兴士林开展文庙宗社运动,摸索新的学校体系,朝鲜书院的合理性得到了官方认证,进而形成了书院的最初形态。
1541年周世鹏(1495—1554)被任命丰基军输,他推进了朝鲜书院进一步发展,在1543年修建了儒学者安珦的文成公庙,建立了兼顾儒生教育的白云洞书院,并向国家要求赐额和支援。
随后岭南监司为保证白云洞书院的长久运营,购入了学田和附属院落,并在物质上、财政上给予支持。
中宗后期,士林派在提倡乡村教育过程中,朝鲜书院的设立和发展成为乡村活动合理化的向心力,文庙祭祀和教学体系革新逐步制度化,朝鲜书院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古代书院与科举制度虚拟仿真实验
古代书院与科举制度虚拟仿真实验古代书院与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两大标志性部分。
古代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商代,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社会学问的宝库。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在中国持续了千年之久。
古代书院是一个教学机构,它的功能除了传授文化知识,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德行、教化学生的修身立命的道德教育,以及培养社会精英的功能。
在书院中,学生通过与老师的研讨和讨论,不仅学习经典著作,而且进行自我修养和思考讨论,这种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僚制度,考试以经义为主,以考察候选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为主要目的。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依照严格的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选拔合格的人才,授予进士或举人的荣衔,有资格进入官员的行列。
科举制度起到了平等机会的作用,使得背景较为贫寒的人有机会脱离低层社会,进入官僚体系,为社会的流动提供了一种机制。
虚拟仿真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古代书院和科举制度进行模拟再现,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到古代教育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扮演学生或者老师的角色,通过参与书院的课堂和讨论,亲身感受古代教育的传统方式和教育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科举考试的模拟,了解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流程,锻炼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书院和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体验到古代教育的魅力和优势,并与现代教育进行对比,思考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兴趣。
总之,古代书院与科举制度虚拟仿真实验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古代教育制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10.19525/j.i s s n 1008G407x .2019.04.015第40卷第4期2019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D a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40,N o .4J u l .2019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程嫩生(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7)㊀㊀摘㊀要:中国书院与道德教育㊁科举文教育的关系密切.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官学的发展,不过官学在发展中弊端丛生.南宋一些理学家对声利之场的官学大张挞伐,他们将书院作为传道讲学的重要场所.南宋书院的这种教育理念对元明清时期的一些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科举事关生徒的前途,因此很多书院虽重视道德教育,但一般不会反对科举文教育,所反对的往往是唯利禄是图㊁唯科举是从的浮风.古代也有一些书院受到利禄的侵蚀甚至毒害,不过仍有不少书院坚守传道讲学的教育理念.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问题在当代中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有着类似反映,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有助于发掘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的现实意义.㊀㊀关键词:中国书院;道德教育;科举文教育㊀㊀中图分类号:G 40G09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8G407X (2019)04G0110G0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17G05G10;㊀修回日期:2017G06G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 (08C Z W 013)作者简介:程嫩生(1974G),男,安徽桐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书院㊁清代文学研究,E Gm a i l :c h n s h 2013@163.c o m .㊀㊀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教育机构,为中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与官学有所不同的是,古代很多书院重视道德教育.科举文是指古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各种文体.由于科举事关生徒的前途,因此很多书院虽重视道德教育,但一般不会反对科举文教育.如何处理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关系,是古代书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要研究古代书院,就不可撇开此论题.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如陈雯怡㊁胡青㊁李兵㊁刘海峰㊁刘琪等人对此论题有过探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问题的论述上,如南宋时期一些重视道德教育的书院是否反对科举[1],古代不少书院为何与科举 联姻 [2],承认书院兼重科举为何并不影响我们称道书院文化[3].尽管如此,此论题仍有可供拓展或深化之处,如后代一些书院如何传承南宋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理念,以及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有何现实意义等问题,已有学者对此关注得不够.有鉴于此,笔者撰文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一㊁宋代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为了满足莘莘学子的读书愿望,北宋朝廷实施了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由范仲淹主导.庆历三年(公元1043),参知政事范仲淹向宋仁宗陈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内容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十条改革主张.庆历四年(公元1044),宋仁宗诏令兴学,要求在各州县建立官学,士子要在官学读书三百日后方可应举,以前应考过的士子也要在官学读书百日.第二次兴学运动由王安石主导.熙宁二年(公元1069),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要求兴办学校.熙宁四年(公元1071),王安石实行太学三舍法.太学三舍法是通过在太学逐层晋升的方式来取代科举,从而达到取才于养的目的.第三次兴学运动由蔡京主导.崇宁元年(公元1102)开始推行,包括兴办各地学校㊁增加学生名额以及在全国学校推广三舍法等内容.北宋三次兴学运动力改科举重取才轻育才的不良现象,将育才与取才两项功能一起纳入官学教育的范畴.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有利于振兴文教,推动官学的发展.不过,官学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北宋熙宁以后,官学多为声利场所,在教育上有名无实,失去了为国家造就人才的本意. 所谓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尝得隽于场屋者耳. [4]卷69,27太学三舍法在实施期间也经常出现请托的现象, 真正老成之人,多不得太学就试[5].逮及南宋,官学学风败坏的现象愈演愈烈.在官学弊端丛生之际,南宋一些理学家应运而起,他们对病入膏肓的官学大张挞伐,而理学巨擘朱熹对当时官学中的腐败现象进行了强烈批判.朱熹认为: 学者有成材而庠序有实用,此先王之教所以为盛也.自学绝而道丧,至今千有余年,学校之官有教养之名而无教之养之实. [4]卷72,2朱熹知南康军期间,修复白鹿洞书院,并亲自主持洞中教事.他告诫生徒,国家是通过科举笼络品学兼优的人才,士子应重视 讲学修身以待上之选择 ,不可 止于记诵缀缉无根之语足应有司一旦之求而遂已 [6].除了朱熹外,南宋时期还有很多理学家要求书院重视道德教育.如黄榦为江西白鹿洞书院作记时指出,要以道德教育为重任, 苟徒资口腹谋利禄,而治心修身漫不加意,则既失崇尚教育之旨 [7].欧阳守道为广东青云峰书院作记时指出,曲江之士有古之遗风, 然近岁士习趋下,号称前辈者,或亦止于传习场屋之文,谩不省讲习为何事 .他认为, 凡予所愿与朋友共学者,非今所谓举子之文之谓也.学也者,因圣贤之书,求圣贤之心,而为圣贤归者也 [8].南宋时期,很多书院施教者力挺道德之学,对当时唯利禄是图㊁唯科举是从的浮风进行了批判.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南宋书院的发展才会生机勃勃,南宋书院才会成为中国书院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引起后人瞻仰.中国古代选拔人才有荐举与科举等方式.早在周代时期,就已出现乡举里选这种以贤能取士的荐举方式.自从科举诞生后,荐举还出现在后代社会,成为科举的辅助方式.荐举的长处是重德重用.南宋时期,一些书院施教者在批判当时唯利禄是图㊁唯科举是从的浮风时,又进而揭露科举之弊,并对古代的荐举进行表彰.如曹彦约在«白鹿书院重建书阁记»中对古代荐举给予肯定: 本之以孝弟忠信,行之于州闾乡党,然后考之以德艺,升之俊秀,无非使之明其善以复其性. [9]包恢在«盱山书院记»中赞赏古代荐举以 道艺 取士,而对后代科举以 文 取士的缺陷进行了揭示[10].像曹彦约㊁包恢这样有着改革科举主张的学者在后代时有涌现,不过以贤能取士虽为选举良法,但不易操作.汉代时期采取察举的方法来选拔贤能方正之士,实施伊始成效显然,不过后来也出现了弊端,名不副实之事时有发生.魏晋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由于这种选拔多被门阀出身的中正官员所操纵,因此当时社会出现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11]的严重失衡现象.科举的最大优点是取才不论世家,为社会各层人士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科举之所以能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本身有着合理的一面,正由于此,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孙中山先生便指出: 考试制度在英国实行最早,美国实行考试不过是二三十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12]科举有着不少优势,但也有不足,如科举重文而不重德㊁不重用,以及很多应举者在利禄的驱动下专心于科举而忽视涵养德性㊁培养学识㊁增强经世才能,因此,一些书院施教者对科举制度的缺陷加以揭示,进而要求恢复荐举取士方式.二、元明清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弊端丛生的官学大张挞伐,他们纷纷创建或修复书院,将书院作为传道讲学的重要场所.南宋书院的这种教育理念对后代一些书院产生了深远影响.元代时期,程钜夫为河南洛西书院作记时指出,生徒要以堂名 彝训 以及四斋名 好德遵道 叙伦 明义 的含义自勉, 学于斯者,可徒以决科射策为学哉 [13].明代时期,胡居仁为江西丽泽堂制定学约时指出: 凡入丽泽堂者,一以圣贤之学为宗,削去世俗浮华之习,尚节行,惇信义,毋习虚诞之文以干利禄. [14]清代时期,吕崇谧为山西凤山书院作记时指出: 夫书院之建,非以博浮名饰观美也,又非徒为猎取富贵利达之地也.必得笃行好古之儒为之师,日以明体达用之学相课督. [15]由于后代一些书院继承南宋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理念,南宋书院的教育精神才不会磨灭;由于后代一些书院充当传道讲学的接力棒角色,中国书院的教育特色才得以彰显.在中国古代社会,法古思想习见不鲜.不法古之学必靡,不法古之文必卑.法古影响到了为学㊁为文等诸多层面,成为古代很多读书人的精神诉求,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古代书院施教者有时通过分析古学与今学后得出,古学多关注圣人之道,今学多关注功名富贵;生徒应学习古学来提高道德修养,不要受到功名富贵的牵绊.元代时期,许有壬为湖南庆州书院作记时,以孔子所言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一语告诫生徒,为己之学志在修身, 虽决科不能挠其志,孰有视贡举有无而作辍哉 [16].明代时期,邵庶为安徽还古书院作记时指出: 学始心术,心无古今,而古以其淳,今以其漓,则学之寝不如古也. 自从科举以文取士以来, 士之营心进取者,为人滋多,去古滋远矣 ,因此他认为,书院教育应 返功利词章而为道德性命之求 [17].清代时期,程含章为广东龙溪书院作记时指出, 学莫先于立志,立志莫要于法古,法古莫要于读书 ,可惜的是, 自正学不明,世之为士者非不读书讲学,而所以求于书者不越乎记诵词章之末,以钓声名㊁干利禄而已 [18].一些书院施教者论及古学与今111㊀第4期程嫩生: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学时,往往从端正士习㊁净化学风的思想出发,倡导以学习古学来矫正今学之偏,重视培育德性,并将探讨的话语延伸到对当时唯利禄是图㊁唯科举是从这种浮风的批判上来.明清时期,一些书院施教者主张,重视学习八股文这一 今学 而忽视学习经书这一 古学 是舍本逐末之举.如明代时期,邹元标为江西白鹭洲书院课艺作序时指出,六经为圣人明道之书, 天下有不尽知圣人之心,故不得不寄之于言 ,不过,后人在诠释六经时离圣人之道渐行渐远, 乃降为训诂注疏,其去圣人已远;又降为制艺,其去注疏又远;制艺流于今日,其去国初时又远,而圣人之道益荒 [19]卷6,23.可见,要真正了解圣人之道,还得认真研读经书.祭祀是书院重要的教育活动,也是书院重要的法古活动.由于先贤在传道方面成就卓然,因此书院通过祭祀达到崇先贤掖后俊的目的,由此对生徒展开道德教育,从而抵制不良学风.中国古代书院施教者有时以祭祀对象为例告诫生徒,应重视学习道德之学而非科举文.元代时期,广西宣成书院祭祀张栻㊁吕祖谦,光祖为该院作记时指出: 而后之人惟二先生是崇是仰,独何欤?诚以有功于圣门也!彼区区功利词章之习,乌足与议哉. [20]明代时期,河北董子书院祭祀董仲舒,龚用卿为该院作记时指出: 守董子之训,务从实学以究实用,毋徒尚虚文为也. [21]清代时期,王岐瑞为江西白鹭洲书院作记时指出: 书院以讲学也,学非徒工文字之谓,谓能明道㊁行道而驯至于纯粹以精地也 ,他告诫生徒,应景仰书院祭祀的邵雍㊁周敦颐㊁张载㊁程颢㊁程颐㊁朱熹六位贤哲, 不牵于利,不役于名,不流于偏. [19]卷7,13中国古代很多书院通过频繁的祭祀活动来强化生徒的道德认同感,使生徒在一次次的洗礼中㊁提升修养.由于祭祀对书院教育有着重要贡献,因此当今有的学者将藏书㊁讲学与祭祀并称为中国古代书院的 三大事业 [22].三、对本论题的解读与展望古代一些书院施教者对当时唯利禄是图㊁唯科举是从的浮风进行批判时言辞激烈,往往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这些书院是作为科举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如果稍作思考不难得出,这些施教者一般不会也没有必要与科举为敌(陈雯怡[23]㊁胡青[2]㊁李兵[1]等人对此问题有过详述),理由有二:其一,儒家倡导入世主义,读书应举是入世主义的重要表现.在影响士子的所有事件中,科举颇为重要.士子通过科举获取功名,实现抱负,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科举得意者,易于得到社会的认可;科举失败者,即使才高八斗,有时也难招惊鸿一瞥[24].其二,书院施教者都是从科举中磨炼过来的.不少施教者获得了很高或较高的科名,如在上文论述的一些施教者中,朱熹是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进士,吕祖谦是隆兴元年(公元1163)进士,徐元杰是绍定五年(公元1232)进士,欧阳守道是淳祐元年(公元1241)进士,许有壬是延祐二年(公元1315)进士,冯时雍是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进士,龚用卿是嘉靖五年(公元1526)进士,邹元标是万历五年(公元1577)进士,程含章是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举人.由于这些施教者都应举并获得了很高或较高的科名,因此,他们一般不会反对书院从事科举文教育.即使有少数书院不从事科举文教育,但其施教者至少不会反对生徒学习科举文.如清代时期四川学政张之洞要求当地尊经书院不从事科举文教育,不过他并非反对生徒学习科举文,他为该院作记时便指出: 或自为之可也,或应他书院课为之可也,岂禁之哉. [25]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肯定书院传道讲学的贡献时,也不要抹杀书院从事科举文教育的积极意义.书院从事科举文教育,既可以满足生徒读书入仕的愿望,还可以减轻官府办学所带来的诸多压力.科举文教育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对之所做的不同处理将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若积极引导㊁合理把握,则对士子㊁国家都会大有裨益;若态度不当㊁唯之是从,则徒增浮靡之风,不仅腐蚀士子,导致士子畸形发展,而且祸害国家,使国家难以羁縻实才[26].古代一些书院施教者对当时唯利禄是图㊁唯科举是从的浮风屡作批判,既有利于净化学风,又有利于社会发展.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问题在当代中国的一些学校中重演,其表现形式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纠葛.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而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而不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过去学校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今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转移.素质教育已被写入当今«义务教育法»中.如«义务教育法»第3条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㊁少年在品德㊁智力㊁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㊁有道德㊁有文化㊁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7]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此举有利于21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第40卷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需要的人才.在素质教育的主导下,当今学校就不再把升学考试作为唯一的目标,也不再把造就出少数精英分子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是把提升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为社会培养众多身心健康的良好公民作为光荣的使命.尽管当今中国还有不少中小学重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要想在整个社会全面推广并真正贯彻到位仍有一段艰难的历程,不过目前已有很多教育者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素质教育作出了重要努力.他们对当今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如素质教育方法㊁素质评价模式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礼记 学记»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28]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伟大之处在于,既能使时人 继其志 ,又能使后人 继其志 .当今一些教育者正在秉承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古代书院的教育薪火才会永代相传.科举是士子谋生的手段,士子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取职业;道德是属于素质的范畴,士子通过道德研习来提高素质.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问题在西方国家的一些学校教育中也有类似反映,其表现形式是普通教育(即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纠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日益增多,职业分工愈细.西方国家的一些学校通过从事各种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其中有些学校过于追逐职业教育而将普通教育束之高阁.此举虽有利于学生就业,但不利于学生成长,培养出来的多是一些只懂得专业技术而无多少综合素养的畸形人才.为了矫正唯职业是从的浮风,国外很多教育家主张,应重视普通教育,不要被职业蒙住双眼.如美国教育家罗伯特 梅纳德 赫钦斯认为,职业教育主义对于大学而言是有害的, 它剥夺了大学惟一的生存理由,即在不受功利或 结果 的压力牵制的情况下,为追求真理提供一个天堂 ; 普通教育对大学生涯是有用的,但如果不进大学,普通教育同样有用 ;对于不上大学的人而言,普通教育尽管 无助于赚钱或出人头地 ,但能帮助他们养成 理智方面的优点 [29].美国教育家亨利 罗索夫斯基也认为,普通教育是要对学生实行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是专业实践的先决条件, 一个医生应该对科学和疾病拥有杰出的知识,一个律师应该对主要案件和法律程序有深刻的了解,一个学者必须精通某学科发展的现状.然而,所有这些虽然必要,却是不够的.职业的理想境界不应仅限于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专家.比较合适的目标应该是专业上的权威同谦虚㊁仁慈㊁幽默的结合 [30].重视普通教育的主张已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可.当今各国一些学校教育都重视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既专又博的通才,从而使社会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稳步前行.四㊁结㊀语作为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教育机构,书院与道德教育㊁科举文教育的关系密切.北宋时期,朝廷实施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利于振兴文教,推动了官学的发展.不过,官学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熙宁以后,官学多为声利场所,失去了为国家造就人才的本意.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弊端丛生的官学大张挞伐,他们纷纷创建或修复书院,将书院作为传道讲学的重要场所.南宋书院的这种教育理念对元明清时期的一些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科举事关生徒的前途,是生徒实现理想抱负的重要通道,也是生徒改变生活处境的重要途径,因此,很多书院虽重视道德教育,但一般不会反对科举文教育,所反对的往往是唯利禄是图㊁唯科举是从的浮风.需要说明的是,古代书院数量众多㊁类型多样,尽管有不少书院高举 传道讲学 的旗帜,但是也有一些书院受到利禄的侵蚀甚至毒害.清代书院官学化,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清代末科探花商衍鎏论及古代书院教育时便指出: 宋元独尚讲学,明代间兼会文,清则讲学者鲜,后且以考课为主,而与科举之关系特深. [31]在利禄的驱动下,清代不少书院将教学目标紧紧锁住科举,这些书院已经不是传道讲学的教育机构,而是变为利禄渊薮.尽管如此,清代时期仍有一些书院坚守传道讲学的教育理念,对科举持有清醒的认识,虽从事科举文教育,但不唯之是从,从而培养了一些品学兼优的科举人才.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问题在当代中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有着类似反映,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有助于发掘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从而达到 学以致用 的目的.参考文献:[1]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7G90.[2]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50G74.[3]刘海峰.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6):100G102.311㊀第4期程嫩生: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4]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ʊ四部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5]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703.[6]周兆兰.白鹿洞书院志[M].宣统二年刻本:卷2,10G11.[7]黄榦.黄勉斋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111.[8]欧阳守道.巽斋文集[M]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卷16,14G15.[9]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89.[10]包恢.敝帚藁略[M]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18G19.[11]房玄龄等.晋书[M]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5:5.[1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85.[13]程钜夫.雪楼集[M]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2:3.[14]胡居仁.胡敬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72.[15]郭晋.太谷县志[M].乾隆六十年刻本:卷6,14G15.[16]许有壬.至正集[M]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卷36,12.[17]廖腾煃.休宁县志[M].康熙三十三年刻本:卷7,57.[18]陈伯陶.东莞县志[M].1921年刻本:卷17,16.[19]刘绎.白鹭洲书院志[M].同治十年刻本.[20]蔡呈韶.临桂县志[M].光绪六年刻本:卷14,16.[21]高步青.交河县志[M].1916年刻本:卷3,26.[22]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M].上海:中华书局,1934:47.[23]陈雯怡.由官学到书院 从制度与理念的互动看宋代教育的演变[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197G233.[24]程嫩生,陈苗苗. 桐城派三祖 论科举与时文 以 桐城派三祖 序跋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8(3):123G128.[25]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0:卷213,28.[26]程嫩生.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32(2):144G148.[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 B/O L].[2017G06G19].h t t p:ʊw w w.m o e.e d u.c n/ p u b l i c f i l e s/b u s i n e s s/h t m l f i l e s/m o e/m o e_619/200606/15687.h t m l.[28]郑玄.礼记正义[M]ʊ十三经注疏.孔颖达,等,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1523.[29]罗伯特 梅纳德 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G37.[30]亨利 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 学生 教授 管理[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86G97.[31]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234.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a n d I m p e r i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E s s a y S t y l e i n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i e sC H E N GN e n s h e n g(S c h o o l o f H u m a n i t i e s&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N a n j i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j n g210037,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i e sw e r e v e r y c o n c e r n e dw i t h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i m p e r i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e s s a y s t y l e.T h e t h r e ee v e n t st oe s t a b l i s hs c h o o l s i n N o r t h e r nS o n g D y n a s t yp r o m o t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f f i c i a l s c h o o l s,b u t m a n yp r o b l e m sa p p e a r e di nt h o s es c h o o l s.S o m en e oGC o n f u c i a n i s t si nS o u t h e r nS o n g D y n a s t y s t r o n g l y c r i t i c i z e d o f f i c i a l s c h o o l s f o r t h e i r p u r s u i t o f f a m e a n d f o r t u n e.T h e y c o n s i d e r e d a c a d e m i e s a s i m p o r t a n t p l a c e s t o d i s s e m i n a t em o r a l t h o u g h t s.T h e i d e a h a d a p r o f o u n d e f f e c t o n s u b s e q u e n t a c a d e m i e s.B e c a u s e i m p e r iG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w a s r e l a t e d t o s t u d e n t s f u t u r e,w h a t t h e h e a d o f a c a d e m i e s n o r m a l l y d i s a p p r o v e d o fw a s n t t h e t e a c h i n g a n d l e a r n i n g o f i m p e r i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e s s a y s t y l e b u t u n h e a l t h y l e a r n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S o m e a c a d e m i e s w e r e c o r r u p t e d b y t h e p u r s u i t o f f a m e a n d f o r t u n e,b u tm a n y a c a d e m i e s a t t a c h e d g r e a t i m p o r t a n c e t om o r a l e d uGc a t i o n.T h ee n t a n g l e m e n t p r o b l e m o f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a n de x a m i n a t i o nGo r i e n t e dt e a c h i n g a n dl e a r n i n g i sa l s o o b v i o u s i n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s c h o o l e d u c a t i o n i nC h i n a a n d W e s t e r nc o u n t r i e s.T h e i nGd e p t ha n a l y s i so f t h i s p r o bGl e mi n t e n d s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a c a d e m y e d u c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i e s;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i m p e r i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e s s a y s t y l e e d u c a t i o n;p r a c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41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第40卷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