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中的真假“中央电台”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全靠杨虎城送的密电码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全靠杨虎城送的密电码从现有资料看,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突破乌江、奇袭腊子口等一个个成功,其决策依据主要来自截获和破译敌军的空中情报,俗称“空中耳目”。
这里记叙的“耳目之功”便是红四方面军电台对中央红军长征的贡献。
张国焘曾在《我的回忆》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配合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是1934年12月间开始的。
” “至少约有两个月的时间,中央红军是完全依靠我们供给情报(特别是他们由遵义向云南方面行进时)。
他们日夜在行进中,因而电台没有时间做侦察工作。
每当他们宿营或休息的时候,立即与我们通报。
根据我们所供给的情形,决定行动,发布命令。
而我们这种行动,等于为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极尽了耳目的作用。
”经曾任红四方面军电讯局长兼电台台长的宋侃夫及其属下肖全夫、陈福初、游正刚等当事人回忆录证实,张国焘所言不虚。
其实,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都曾对红四方面军的电讯工作有高度评价。
据宋侃夫回忆,长征结束后,朱德总司令曾对红四方面军的电讯人员们说:“我们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进入湘、滇、黔、川地区,以及四渡赤水时,对周围敌情搞不清楚,是你们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们,也包括你宋侃夫同志,经常在深夜,把破译敌人电报的情况,整理电告我们,这深刻体现了一、四方面军之间的战斗情谊,天下红军是一家嘛!”1938年,毛主席在延安也对宋侃夫说:“你们四方面军的技术侦察工作做得很好嘛,特别是我们长征到贵州,四渡赤水时,天天行军很紧张,你们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对我们帮助很大,要感谢你们呀!”红四方面军为什么能够破译敌军的空中情报?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蒋介石部队所用的密电码。
遗憾的是,张国焘为与党中央分庭抗礼,提高个人功绩,隐瞒了杨虎城以及白区地下党的真诚帮助。
1933年初,蒋介石命令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配合川军夹击刚刚进入巴山的红四方面军。
杨虎城不愿与红军作战,密派少校参谋武志平出使红军求和。
第38军军部秘书主任、中共地下党员徐梦周提醒武志平:去年鄂豫皖“剿共”,西北军将领吉鸿昌不愿与红军作战,派密使去与红军联络。
长征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长征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6年第32期长征中,红军跨越万水千山,突破数十万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这也得益于红军队伍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所发挥的神奇作用。
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红军队伍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力量。
长征途中,他们不间断地侦听与破译国民党军队行动的密码,为中共中央正确决策提供了情报支持。
蔡威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里,有一位被方面军首长称为“指挥部里的活菩萨”的人,也被后人誉为红四方面军的“红色电波之父”。
他是一个十分神秘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然而,他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就魂断长征路了,牺牲时年仅29岁。
他就是被徐向前元帅誉为“无名英雄”的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二局局长蔡威。
蔡威,原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及专业技术工作的创建人之一、红四方面军电台二台台长、红四方面军总部和红军总部二局局长。
1935年1月4日,蔡威领导的二台破译了敌人在中央红军周围部署的情报,迅速向中央发报。
这份电报将当时中央红军周围的敌军分布情况较为详细地报告了中央,此时正值中央黎平会议以后,遵义会议之前,中央红军正处在敌人围追堵截最困难的时候,应该说,这份电报对于正在艰苦转战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来说太有价值了。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仍处在敌军30多万人的围追堵截之中。
从1935年1月19日至5月9日,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终于跳出了蒋介石精心设计的圈套。
从四渡赤水每个重要转折点来分析,其背后都有准确的情报支撑,从而演绎了这一世界经典战役。
其中,蔡威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二台贡献颇多。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军前敌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终于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
此时国民党中央军最精锐的第一军团胡宗南部发现红军已通过草地,马上派第四十九师进入包座拦截。
红军下一步要进军甘南,必须消灭驻守在包座进行阻拦的敌人。
8月26日,蔡威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技侦台侦悉:胡宗南发现红军北上,即令其第四十九师于8月27日由樟腊向包座急进,企图会同已经控制上、下包座地区的独立旅一个团在包座河一线堵截红军北上。
红色经典小故事12913知识讲解
红色经典小故事黄显声虎入笼中威不倒1931年9月18日夜里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北大营发动进攻。
此时,一位将军拍案而起,率部投入对日军的抵抗。
可是18年后,这位没有死在日军炮火下的将军,却在重庆歌乐山下倒在国民党特务的罪恶枪声中。
这位将军就是黄显声。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无理扣押,黄显声对蒋介石假抗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l937年在武汉,他积极策划营救张学良将军;还主动与周恩来同志联系,将一批武器弹药秘密送往延安。
1938年2月2日,正准备去延安的黄显声不幸在武汉被捕。
在息烽监狱,黄显声将军极度忧愤“报国欲死无战场”!他以“虎入笼中威不倒”而自励,在一封给儿子的信中他表明了这样的观点:“我现在虽然坐牢,但没有犯法,是为团体、为国家、为义气而坐牢,问心无愧,将来生死存亡在所不计”。
1946年,黄显声将军被转囚到白公馆看守所。
在白公馆,黄显声被关在二楼二室,一个人住在里面,有一张写字桌,可以看报纸。
近10年的囚禁,使他已不习惯多讲话。
在白公馆看守所,黄显声将军有时可以在特务的看管下走出去转转,难友曾经劝他找机会跑掉,但是将军表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军人,做事情要光明磊落! 白公馆大屠杀开始后,黄显声第一个被带了出去,在步云桥刑场,罪恶的子弹射向他的后背,鲜血浸透了他身下的那片土地。
黄显声将军在白公馆牢房的那张小桌上的台历,永远地停留在1949年11月27日这一天。
七颗豆子宋绮云、徐林侠是小萝卜头的父母,“西安事变”后,他们三人都被关进了杀人魔窟“白公馆”。
小萝卜头自称是“老政治犯”,经常为难友们传书信,大家都称赞他是“聪明可爱的小交通员”。
这天中午,他从高墙院坝回到牢房,见爸爸妈妈都满面喜色地看着他。
他坐下一看,哇,桌子上除了牢饭以外,还有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七颗豆子,加上盐煮熟后好大一颗一颗的。
一闻,好香好香呵!小萝卜头哪里吃过,连见也是第一次。
爸爸笑着问他:“小家伙,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不知道。
决定红军长征的一份密电
文军事春秋● 王树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后,无线电通讯技术方兴未艾,电报破译战也随之浮出水面,敌战双方都希望尽可能通过破译电报内容,迅速、高效、准确地获取对方的重要情报。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就开始研究破译国民党军的重要军事通讯密码,为部队作战、转移提供可靠的信息。
情报工作受挫192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周恩来独具慧眼,决定在中共中央特别行动科里特别增设第四科——无线电通讯科,李强任科长。
1930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特别机密电务技术股,股长黄季弼。
从此,红军与国民党军之间的电波较量逐步展开。
1930年12月,蒋介石调兵10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最终惨败,红军首战告捷,不仅活捉国民党前线总指挥张辉瓒,还俘虏10名无线报务员,并且缴获“半部”电台(即只有收报机)。
当时,红军中没有人懂得无线电技术,被俘虏的国民党无线报务员王铮、刘寅等人通过红军的宣传教育,都自愿参加红军。
几天后,毛泽东和朱德接见了他们,勉励他们用无线电的技术为工农大众服务。
1931年1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正式成立。
1月28日,毛泽东、朱德指示,成立无线电培训班。
红军无线电培训班先后举办过多期,从红军部队中选调政治素质比较好、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年轻战士到总部来,参加无线电培训,这其中就包括后来赫赫有名的曹祥仁、邹毕兆。
当时,曹祥仁17岁,邹毕兆16岁。
5月,红军粉碎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五战五胜,取得建宁大捷,攻占建宁县城。
5月31日,建宁县城攻克以后,红军总部进驻建宁,当晚就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第五次文军事春秋会议,决定利用新缴获和以前缴获的电台,成立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
1932年2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强攻江西赣州,由于情报失误,惨遭失败,不仅牺牲了一位师长、几位团长等高级指战员,还损失3000多名红军战士,损失非常惨重,彭德怀十分痛心。
红军长征感人简短故事7篇
红军长征感人简短故事7篇红军长征胜利,对,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长征的这一过程,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长征的小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军长征感人简短故事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1: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
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
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
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
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
张思德忙赶上去。
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
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
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2: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
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长征途中的5个经典感人故事
长征途中的5个经典感人故事红军长征中的故事代代传颂,历久弥新。
今天,店铺选取其中的5个故事呈现给大家,让我们在重温这些红色记忆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关于长征的故事1: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
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
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
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试论中央红军长征时期的情报工作
不 同处 就是 还从 事革 命 宣传工 作 , 发展 党 的组 织 ; 搜 集 敌 方 的政 治 、 军 事等 方面情 报 ; 运 送 各 种急 需 物资 ; 帮助 、 护 送 重要 人 物 出入 敌 占区 、 封锁区 ; 破坏、 扰乱 敌 人 对 革 命 人士 、 共产 党组 织 、 解 放 区等 的政 治 、 军 事行 动 , 营 救被 捕 革命 人 士 、 共产 党 员 ; 转移 暴露 的地 下党 员 , 惩 处 特务 、 汉 奸 等反 动 派等 ) , 拉出来 , 就 是 策 反 敌人 要 害机 关 的相 关 人员 , 争取 为我 所用 , 为我 提供 有 价值 的情 报 。在 我党 还 没有 发报 机 的时候 .一 切情 报 只 能通 过人 工 传 递 的方 式 送达 , 既耗 时 又不 安全 , 这 就要 求 我党 必 须建 立 起 自己的 发报 机器 材和设 备 。1 1 月, 特务 股改 为特 科 , 新 增设 了无 线 电通讯 科 。李强 任 通讯 科科 长 。特 科 负责 收 集掌 握 情 报、 镇 压叛 徒 、 营救被捕 同志 和建 立秘 密 电台 。
梦想 。 取得 了最 终到 达陕 北的伟 大胜 利 。
【 关键 词】 情报 ; 发报 机 ; 长征
【 中图分类号】 D 2 3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1 9 8 ( 2 0 1 4 ) 0 2 — 0 0 1 4 — 0 2
一
、
中共 中央情 报机构 的建 立
专 门 的情 报机 构 。
1 9 2 7年 5月 。时 任 中央军 事部 长 的周 恩来 在武 汉主 持 成立 了特 务股 , 特 务 股下 设特 务 、 情报、 保 卫 等 四股 , 以 情报 工作 为主【 l 】 。 这是 党最早 的情 报机 构 。 当时 , 我党 的情
长征途中张国焘为何哭诉的故事
三一文库()〔长征途中张国焘为何哭诉的故事〕他一个人在油灯下琢磨,我若执行静会战役计划,势必与一方面军会合,会合就是要交出兵权,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那时一切都完了。
第一步夺了我的兵权,第二步就要给我清算另立中央的错误,开除党籍,军法从事。
不行,不行。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长征途中张国焘为何哭诉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长征途中张国焘为何哭诉的故事长征时张国焘觉得自己在总部太孤立,必须到“前指”去,以“前指”的名义给部队下达命令,要部队先过河。
于是他带着警卫部队和骑兵21日跑到四方面军漳县三岔村前敌指挥部,见到徐向前后,就叫把周纯全、李特、李先念等都找来。
这些同志都来到后,他流着眼泪说:“我是不行了,我这个主席干不了了,让昌浩干吧!我到陕北准备坐监狱,开除党籍,四方面军的事情,中央会交给陈昌浩的。
”这时,胡宗南1军部队正在机声隆隆中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向西兰大道推进,已经过了咸阳。
朱德见张国焘的态度,很忧虑,感觉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刻,张国焘又要搞分裂。
这怎么行呢?他来到张国焘的住处。
张国焘见他进来,厌恶地瞪了他一眼。
朱德说:“国焘同志,你的意见还是西去吗?”张国焘说:“我是主官,我要为全军负责。
”朱德说:“难道我们就不为四方面军考虑吗?”“我就是考虑你为一方面军考虑过多嘛。
”“你这是什么话!像一个共产党人说的话吗?”“这是事实!”朱德说:“西进的意见是孤军深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你对黄河以西的情况并不熟悉,对青海并不熟悉。
你说翻越祁连山到甘肃西部,这都是想当然。
青海的‘三马’比宁夏的‘二马’还反动,战斗力还要强。
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部队在回民区域长途跋涉,人吃马喂怎么解决?你考虑过吗?”张国焘瞅了朱德一眼,扭过脸不说话。
朱德继续说:“我们必须按照中央来电的指示,二方面军从西和、武都东进,去拖住胡宗南、朱绍良,使胡、朱不能西进;四方面军要占领隆德、静宁、会宁,控制西安至兰州的大道,与固原的一方面军靠近,阻止胡宗南、朱绍良西进,实现3大主力会师。
现代战争中的通信故事
现代战争中的通信故事粉碎分裂阴谋,确保长征胜利苏区红军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
在长征的过程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红军历经艰难险阻,不断与敌人进行周旋,创下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腊子口”等诸多壮举,震惊了国内外。
飞夺泸定桥在这些壮举的背后,红军电台的工作人员们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既要保护通信设备在紧张的转移和战斗过程中不受损坏,还要通宵达旦地进行收报、发报,传达最新指示,协调部队行动。
这其中的艰辛,是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的。
很多电台队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及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转战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
当时,张国焘搞分裂我党、“另立中央”的阴谋。
作为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他把到红四方面军工作的朱德总司令及其所率领的红军总部用武力控制起来,还冒用中央与军委的名义,对红二、六军团下达指示,打算让他们与自己会合,然后进行控制。
与此同时,真正的党中央失去了与红二、六军团的电台通讯联络,在长达半年左右的时间里,无法进行直接指挥。
1935年12月17日,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开会,通过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决议中,中央把“完成与红二、六军团的通信联络”列为一项战略性任务,交给了时任中革军委通信联络局局长的王诤。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王诤带领三局的同志们,不间断地守听电台联络,试图捕捉红二、六军团电台的信号。
1936年1月27日夜12时左右,红二、六军团电台与红四方面军电台收发一份长达800余字的电报时,中央军委电台终于捕捉到了红二、六军团电台的信号。
王诤亲自上机,将收发信频率对正后,伺机插叫。
当这份长电报发到400字时,四方面军电台要求暂等10分钟。
乘此间隙,王诤局长立即开机用明语呼叫红二、六军团电台。
红二、六军团电台值班员龙振彪发现,对方的信号音调和发报手法特点明显不同,于是问道:“你是何台?”王诤局长用明语回答说:“我是总队长王诤,奉命与你们联络。
永不消逝的“一部半电台”
红色故事·馆长说在江西宁都,“一部半电台”的故事家喻户晓。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红军从缴获的“一部半电台”起家,在数次反“围剿”战役中屡出奇兵、战胜强敌,开创了红军无线电通信事业。
让我们以时间为轴,以史实为卷,来了解“一部半电台”的前世今生。
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之前是没有无线电装备的,他们的作战通信工具大多较为原始,比如暗号、旗语、烟火或者徒步、骑马送信以及少量的有线电话。
显然,这种简单落后的通信方式无法满足形势日益复杂、规模日益扩大的战斗。
因此,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无线电队显得尤为迫切,正如1930年9月17日,在二战长沙后,毛泽东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的:“此次攻打长沙不克……技术条件不具备……如无线电等我们也没有,以致两个军团联络不好,因而失机。
”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歼灭了国民党军张辉瓒第18师两个旅和师部直属队,缴获了一部15瓦电台。
但是由于红军战士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出于对敌人的仇恨,便对着这个像酒坛一样的电台一阵猛砸,并愤恨地说:“这些国民党老爷兵,打仗都忘不了喝酒。
”其实这个“酒坛子”是当时用大坛子装着硫酸的蓄电池。
毛泽东和朱德得知此事后立即指示,今后作战中“凡缴获的一切物品,不得破坏,一律上缴。
对被解放的电台专业人才,也要给予优待,量才录用”。
但这部电台已被损坏,只能收报而不能发报,故被称作“半部电台”。
别看它只是“半部电台”,它却陪着红军战士走完了漫漫长征路,在一次次战斗中立下大功,也为后来红军无线电队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为了吸取教训,1931年1月1日,毛泽东和朱德决定以全力消灭谭道源师,强调“胜利后须注意收缴敌之军旗及无线电机,无线电机不准破坏,并须收缴整部机器及无线电机务员、报务员”。
1月3日的东韶战斗中,红军在痛击谭道源师时,又缴获了一部完整的电台。
这次,由于有了那道命令的保障,红军战士们将这部电台完好无损地送到了位于江西宁都小布镇的红军总部驻地,这样红军便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台,这就是“一部半电台”的由来。
红军“一部半电台”起家
红军“一部半电台”起家作者:曾晨英来源:《老友》2014年第01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厅,摆放着一件珍贵的文物,它就是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通信事业开山始祖的“一部半电台”。
说到这一部半电台,还得从第一次反“围剿”说起。
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之前是没有无线电装备的。
红军打起仗来,大多是靠传令兵和交通员的两只铁脚板往来传信,如果好一点就用骑马送信或者少量的有线电话来指挥作战。
这种落后的通信方式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已很难满足战争的需求。
1930年12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围剿”,这次战役以敌人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红军在龙冈战斗中缴获了一部电台,并俘虏了10名无线电技术人员,可惜的是当时红军战士从没有见过电台这种东西,他们出于对敌人的仇恨,就把这部能收能发的电台砸成了一部只能收不能发的电台,于是就成了“半部电台”。
当这“半部电台”被送到当时红军总部的驻地宁都小布龚氏家庙时,毛泽东、朱德还是非常高兴的。
虽然这部电台的“嘴巴”没有了,不能发报,但它还带着“耳朵”,可以当做收听情报的电台用。
毛泽东、朱德当场下了一道命令:“以后凡是在战场上缴获了敌人的东西,不懂的不能随便破坏,都要完好无损地上交。
”红军在龙冈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后又乘胜追击,在宁都东韶消灭谭道源师时又缴获了一部电台。
这次,红军战士们将电台完好无损地送到了小布红军总部,这样红军便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台,也因此有了“一部半电台”起家的说法。
1931年1月4日下午,红军总部驻地小布迎来了刚刚参加红军的王诤、刘寅等无线电技术人员。
毛泽东热情而充满期望地握着王诤的手说:“好,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当红军,无线电还是个新技术,你们学了这一门很有用,也很难得,现在你们参加了红军,就要把你们的这些技术用来为工人、农民服务,希望你们好好地为红军建立无线电通信努力工作。
”朱德也和蔼地拍着刘寅的肩膀鼓励大家说:“你们先把工作搞起来,不要看红军现在没有电台,无论大小武器装备,凡是白军有的,红军也会有;没有的,敌人会给我们送来。
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的情报工作
式存在着 。
司 家 族 成 员 , 已不 愿 再 为
面的 ,其 中离不开我党情报 人员
作 出 的杰 出贡 献 。在 中 央红 军 长 征 提 前 出发 、 通 道 转 兵 由湘 人 黔 、 四渡赤水 、 桐遵 战役 、 奔袭 贵 阳 、 挺进云南和北渡金 沙江等危急关 头 ,都 有 及 时准 确 的 情 报 信 息 为
编辑 / 夏 雪 华
份“ 绝 密情 报 ” 提 供 的信 息 。 据 国 民党 赣 北 第 四行 署 专 员
兼 保 安 司令 、 中共 地 下 党 员 莫 雄
不堪命 ” , 请 求 朝 廷 将 桑 植 烟 之 中 。 一 个 个 兴 衰 起 落
改 土 归 流 。这 也 是 前 次 夺 的 家 族 ,一 个 个 大 大 d , s l ,
位 之 乱 的再 次 发 难 。清 廷 的 王 朝 , 逐缘 生灭 , 随 波 浮
乘 势 废 黜 向 国 栋 土 司 职 位 沉 。
的突 辈 复登 临 ” 的 愤 懑 不 平 的 向 国栋 上 山 留 胜 迹 , 《 万言 书》 , 辩 称 自己 “ 屈 不 旅 程 能 让 生 命 变 得 灵 透 、
能 伸 者 多矣 ” 。岂知 清 王 朝 丰 润 。 这 场 肇 始 于 云 南 ,逐 个 解
过 千难万 险 , 1 9 3 6年 1 0月 , 红军 三大 主力在 甘肃 会 宁胜利 会 师 。 面 对 数 十 万 国 民 党 军 围追 堵 截 , 红 军 取 得 长 征 胜 利 的原 因 是 多 方
场 宏 大 盟 会 的 场 景 依 旧在 殊 死 一 搏 。但 是 , 无 论 是 部
长征路上的红军电台
责 红 军 电 台 的通 讯 部 队功
不可没 。
中国工农红军是 中国
土地 5 9
,悦 读
}——— ———- - —一
此之 i i 7 0 队伍r f I 没 仃
电 台, - 饯 士 也 不 认 3
作战布兵更D i l 活 机 动 , 人 人减
贫穷 I , I ‘ 姓 纷 纷 响应 。 m于 红 军 的
装备 ,采耳 义了 “ 步步 为营 、缩 小
包 围 圈 ” 的战 术 , 乐 制 红 做 迎 后 退 。最 终 , - { I 央红0 J 曼“ 【 吲 剿 ” 的作 战 1 l I 失 败 ,红 一 拟 失 惨 重 。 为 了 俅 实 力 , 免邋 个 军 覆 没 ,党 中 火 决 定 实 施 战 略 转
士的生命 ,可就是在这样 的环境中,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仍然秉承着顽强的意志 ,迈着坚定的步伐 ,相互搀扶
着前行 。
在长征队伍中,有一支部队承担着党中央 “ 耳 目”的角色 ,他们就是通讯部队。有了这支部队,党中央和 毛主席就会更好 、更及时、更准确地获知敌情 ,做出正确的指挥判断。正是具有如此重要 的作用 , 这支部队成 为敌人千方百计想要打击 、俘获的目标。为 了不让敌人的企图得逞 ,这支部队有了一个残酷的工作守则 : “ 人 在密码在 ,人亡密码亡”。多少战士用鲜血践行了誓言 ,以致于蒋介石都不得不为这支部队的品格折服。
不 能 发 的 “、 卜 部 电 台 ”。 虽然足 、 卜郜 t 台 , 但 毛 洋
次 “ 罔 剿 ”, 这 让 以王 明 为 n 勺 “ 左” 倾 1 义 存 第 次 反 “ I f ; I
东和 米 德 还 址 非常 高 兴 ,
广 大 I 为冉 ’ r 这、 卜部 电 台 , 军 就 以 收 敌 人 的 情 报
红色电信的故事
红色电信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电信事业,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红色电信的故事:
1. 红军无线电通信队:红军在长征途中建立了无线电通信队,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用简陋的设备传递着重要的情报和命令,为红军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 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宣传工具。
3. 邮电部成立: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电信事业的正式建立。
邮电部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通信保障。
4. 电信网络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电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这些红色电信的故事,见证了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电信事业的重要作用。
红军长征前后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系考述
作者: 王新生[1]
作者机构: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100080
出版物刊名: 党的文献
页码: 77-8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中共中央;共产国际;中共上海中央局;电讯联系;红军长征
摘要: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电讯联系始于1928年初。
1931年6月国际联络部人员牛兰被捕后,格伯特又到上海建立了三部电台,形成了中央苏区,上海的共产国际远东局和中共中央,莫斯科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三地之间的快速信息通道。
而1934年6月中共上海中央局被严重破坏后,共产国际和中央苏区于1934年9月下旬建立了直接的电讯联系。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由于没有带上能够收到共产国际电报的电台,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上海中央局同时中断了电讯联系。
遵义会议为什么能成功?刚好中央和共产国际联系的电台坏了
遵义会议为什么能成功?刚好中央和共产国际联系的电台坏了前一段时间播了一个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也就是《伟大的转折》,主要是讲遵义会议。
这个过程众所周知,都很熟悉。
但在毛主席争取博古他们的过程中,博古,凯丰个李德这些人手里最大的尚方宝剑就是,中央红军向西突围,到湘鄂西去和二六军团汇合,这是共产国际同意了的。
对当时的中央红军来说,这就是军令,博古,凯丰和李德这些人就是坚持必须要服从这个命令,而主席他们则认为这是自投罗网,不能去,这就是要抗命。
最后的结果众所周知,在经过了一番斗争之后,红军还是放弃了北进湘鄂西的计划,转而向贵州进攻,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改变了长征以来被敌人追着打的被动局面。
在这个电视剧中,有一个片段给人印象很深刻。
当主席提出不能再北上自投罗网的时候,李德说,你这是要违背共产国际的指示,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你要对共产国际负责。
主席则反唇相讥,如果北上导致红军陷入敌人包围圈,全军覆没,中国革命彻底失败,你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博古才无话可说了。
将在外,军令是不是不受,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既不能说盲目服从命令就好,也不能说经常性抗命就好,都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的。
在古代,之所以经常会出现这句话,是因为交通和通讯不便,统帅部遥控指挥多有不便,所以只能由前线将领根据战场形势临机应变处理。
而在现在交通和通讯条件非常发达的情况下,这就没有多大问题了,统帅部会根据全盘局势的需要,对前线发出指示,调整或要求前线部队的任务,而前线将领则需要根据战场形势和自身承担的战略任务来进行具体部署,有时候也会需要临机调整。
总的原则是,前线的调整要有利于达成自身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在不违背这个目标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调整。
所以,在淮海战役前,中央对华东和中原两个战场的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陈帅调中野管后勤,华野交给粟裕军政一肩挑,并且明确表示了“我们不遥制”,表示对粟裕的军事指挥能力完全信任,让他放手去打。
而粟裕在提议由中野首长统一指挥后,中野首长也明确表示,我们可以负责指挥,但是我们的通讯设备比较落后,怕影响战局,可以由粟裕相机处置,不必事事请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及初期贡献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及初期贡献2010年12月28日 11:43:29 来源:新华网为纪念中国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党组及广播界代表一行重返中国广播事业发源地延安。
(记者纪乐乐徐阳摄)2010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创建70周年纪念日。
在纪念我党新闻通讯事业发展史上这一有意义的日子之时,追记在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同志领导下,军委三局和新华社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建成“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下称“延安台”)的事迹,将有助于传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艰苦创业精神、崇高思想、优良作风和团结战斗的传统。
一、1940年底才创建,是因为既很有必要,也有了可能。
1、我党迫切需要口语广播电台这一武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延安和其他根据地出版的报刊,受到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层层封锁,很难发送到沦陷区和国统区,偶尔有少量的党报偷运过去,也只有极少数人秘密阅看。
新华社的文字广播,可以通过电波传送,但必需有收讯电台才能抄收,再由译电员译出,方可阅读。
除党的地下秘密组织和少数新闻单位外,个人难以办到。
我党在国统区办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经常遭到国民党当局的种种刁难和破坏,无法正常出版发行,许多重要的文献、评论、文章和消息,不能与读者见面。
这种情况已不能适应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在延安建立口语广播电台。
但是,没有300瓦功率的无线电台,没有广播发射机,无法建口语广播台。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由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总部提供电台和报务人员。
当时未建口语广播,非不想为也,是不能也。
因为红军最大功率的电台是100瓦,只可发文字广播。
1936年西安“双十二”事变后,为适应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在陕西的“红中社”改名为“新中华通讯社”时,也无大功率电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式,但国民党仍严密封锁陕甘宁边区,特别禁止将无线电器财等运进边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中的真假“中央电台”作者:沈国凡来源:《读书文摘》2018年第03期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有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还有红军内部的斗争。
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央军委率领红一方面军,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任弼时、贺龙率领二、六军团分头出发,途中张国焘不同意中央军委北上的主张,要求按他的意见南下,甚至想单独行动,分裂党和红军。
毛泽东、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人及时阻止了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使红军转危为安。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军委的电台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35年6月18日,担任电台联络任务的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跟随中央纵队走过草地,到达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6月26日,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了会师大会,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张国焘等出席了大会。
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十万余人,士气高昂。
川西北高原的雪山下,是一片平坦的草原。
仲夏时节,草茂花艳,云雀欢唱,一排排黑色的帳篷在绿草中矗立,与不远处小镇上一座座深黄色的土屋相映衬,在牦牛的撒欢和哞叫声中,人们感受到高原复苏的欢乐。
王诤负责整个红军电台的通信情报工作,与四方面军会合后首先要找到四方面军的电台,进行沟通。
王诤对三局政委伍云甫说,我们到四方面军电台去看看。
伍云甫觉得是不是先派人去“侦察”一下,看红四方面军的电台设在什么地方。
王诤哈哈地笑了起来,对伍云甫说,这还用“侦察”吗,如此平坦之地,一眼就可以看到底,哪里有天线哪里就有电台,在这里只要架起天线就是一家人啊!大家在小街上转了一会儿,发现一座天主教堂,王诤用手指着说,“到了,就在这里面。
”大家一看,只见教堂的上面架着天线,外面还有一名哨兵站岗。
哨兵不认识王诤他们这些一方面军的同志,拦住不让进去。
随行人员说,这是中央军委三局的王诤局长。
哨兵说,电台是机要重地,任何人没有参谋部的批条是不准进入的。
王诤觉得这个哨兵做得对,准备转身回去拿个“批条”来。
这时,里面的门开了,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问哨兵发生了什么事。
哨兵将情况作了汇报。
那人走上前来问王诤,你可是三局的王诤局长?王诤笑了,问对方,你可是四方面军第5电台的徐明德同志?两个通过电台电键神交已久的战友,将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关于两个方面军电台“会师”的情况,徐明德半个世纪后仍记忆犹新,他回忆道:这一天,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和政委伍云甫到我们电台来了,我和副台长张天华及全台同志迎出去,两个方面军无线电通信战士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过去,我们只能通过电波互相传递信息,协同战斗,现在,大家终于能够面对面谈话,肩并肩工作了。
我请王局长、伍政委参观了我们的机器、电源。
王局长说:“你们的机器不错嘛,挺新的。
”还说了许多鼓励的话。
为了表达对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工作战友的深情厚谊,我们尽最大努力筹办了一桌宴席,留他们吃午饭。
那一顿饭,做了七八个菜,有猪肉、鸡肉,还包了白糖包子,除了没有酒之外,其他能搞到的我们都端上来了。
这些东西是我们打土豪搞来的,我特意告诉管理员留着款待红一方面军同志。
王局长风趣地对我说:“长征以来,在你们这儿吃的是最丰盛的一顿啦!”四方面军的电台虽然没有一方面军的多,使用也没有一方面军普遍,但他们有自己的密码,而这个密码本,却是直接掌握在张国焘的手里。
现在,“师”也会了,饭也吃了,对于两个方面军的密电码,双方都明白那是一个“禁区”,也就没有“通气”。
电台密码,是军队作战时最重要的机密,两支红军部队刚刚会合,就来向别人要密码,王诤担心会引起张国焘的怀疑,更何况他自己正在对一方面军的各台进行保密教育。
张国焘仗着人多枪多,以种种借口拖延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并以改组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相要挟。
为维护红军团结并争取张国焘本人,党中央于7月18日发出通知,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随后又对红军序列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8月20日,中共中央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决定以主力迅速占领洮河流域地区,并以此向东发展取得陕甘。
随后,右路军进入茫茫的毛儿盖大草原,这又是一次大挑战。
可是,左路军到达阿坝后却迟迟不肯北进。
9月9日,王诤奉命向张国焘发电,电文明确指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才有出路。
”然而,后来所发生的一切,竟大大出乎王诤预料。
据叶剑英后来回忆:大概在1935年9月上旬,我们到了巴西一带一个叫潘州的村子里。
我和徐向前、陈昌浩同住在一间喇嘛庙里。
中央机关和毛主席他们也住在附近。
张国焘率左路军到了阿坝,就不走了,不愿再北进。
中央多次催他北上,他就是不干。
他还阻止陈昌浩等人北上。
我们在巴西那一带等他。
9号那天,前敌总指挥部开会,新任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讲话。
他正讲得兴高采烈的时候,译电员进来,把一份电报交给了我,是张国焘发来的,语气很强硬。
我觉得这是大事情,应该马上报告毛主席。
我心里很着急,但表面上仍很沉着,把电报装进口袋里。
过了一个时候,悄悄出去,飞跑去找毛主席。
他看完电报后很紧张,从口袋里拿出一根很短的铅笔和一张卷烟纸,迅速把电报内容记了下来。
然后对我说:“你赶紧先回去,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儿来了。
”我赶忙跑回去,会还没有开完,陈昌浩还在讲话,我把电报交回给他,没有出漏子。
那个时候,中央要赶快离开,否则会出危险。
到哪里去呢?离开四方面军到三军团去,依靠彭德怀。
毛主席提议上三军团开政治局会议,他们临走的时候,张闻天和秦邦宪找到我,对我说,“老叶,你要走啊,这里危险。
”我知道有危险。
但是我想,军委直属队还在这里。
我一走,整个直属队就带不出来了。
我要等直属队走后才能走。
我对他们说:我不能走,你们先走吧。
如果我一走,恐怕大家都走不了啦。
我以后会来的。
究竟怎样带直属队走?我一时没有想好。
忽然,我想起了张国焘要南下的电报,决定利用他要南下的电报做文章。
我先和徐向前讲:“总指挥,总政委来电要南下,我们应该积极准备。
首先是粮食准备。
先发个通知给各个直属队,让他们自己找地方打粮食去。
限十天之内把粮食准备好。
”他说:“好!”得到他的同意后,我写了个通知,准备发给各个伙食单位。
通知上说,今天晚上两点钟出发,自己找地方去打粮。
通知写好以后,给陈昌浩看,他认为很对嘛,应该先准备粮食。
接着,我就找直属队负责人开会。
参加的有李维汉、杨尚昆、李克农、萧向荣等,有七八个人。
我讲了这个事情。
我说,中央已经走了,今天晚上两点我们也走。
大家对表。
早一分钟晚一分钟都不行,整整两点动身。
我要求大家严格保密,同时要按规定时间行动。
…………我回去拿了手枪,又轻轻推了睡在门口的“死卵” (警卫员范希贤),他没有醒来,我怕惊动旁人就走了。
我装作巡视部队出发的样子,因为这是参谋长应该做的工作,不会引起怀疑。
就这样,叶剑英一个人离开喇嘛庙,匆匆跨出大门上路。
他牵着一匹骡子,来到一个磨房附近,杨尚昆已在那里等他。
草原上空乌云密布,地面寒气袭人。
两个人一点儿也不感到冷,既紧张又兴奋,急忙赶路。
走出不远,就听到后面传来的马蹄声。
他们躲过“追兵”,又走了好一会儿,才赶到军委直属队休息的地方。
据王诤举办的第一期无线电班毕业学员、后来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的胡立教回忆:同志们看到他们来了,高兴地说:“你们开小差跑出来了。
”叶剑英风趣地说:“不!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是执行中央北上方针。
”在一个叉路口,叶剑英碰到了正在焦急等待他们的彭德怀、张闻天、秦邦宪等。
脱险后重逢,格外亲切,大家七嘴八舌,说得很热闹。
这时,秦邦宪拉了他一把,说,参座,你还不快走!叶剑英立即起身,加快步伐,继续赶路了。
夜黑路不熟,叶剑英和杨尚昆赶上三军团部队,已是拂晓时分了。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正在焦急呢。
见了面,毛泽东高兴地说:哎呀!你们可出来了。
好!好!我们真为你们担心。
会齐了队伍,便朝一军团所在地俄界进发。
到底是谁截获了那封张国焘的电报,又是哪位“译电员”交到叶剑英手中的呢?徐向前元帅晚年曾回忆此事说:“我们那时候军队有保密制度,像这样机密的电报,是指定人译的,发给谁,译的人就直接拿给这位首长看,叫谁译就是谁译。
这样的电报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到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看的,这是军队的保密制度。
”笔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认为,作为负责整个红军通信联络的王诤,在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又一直跟着党中央所在的右路军前进,译电员接到如此重要的电报,不可能不向他汇报就直接送给叶剑英。
通过王诤并由他自己译出或指定人进行译码,这都是可能的。
更何况,一、四方面军的电台各有自己的发报密码,而能够破译四方面军密码的也只有王诤以及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手下几个专门从事破译密码的人。
但二局是一个专门的情报机关,不可能接受到这封电报,更不准许其对红军内部的电台实行监听。
也有人提出可能是担任中央军委三局(副)局长的王志纲,但筆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认为,曾经担任四方面军电台台长的王志纲虽然是一名资深无线电人才,但他当时跟左路军前进,并未到右路军,他是后来才调到中央军委三局任无线电一分队队长,后来又担任副局长的。
就是到了右路军,当时跟叶剑英也并不很熟,将电报送给叶剑英的可能性也不大。
从职务、工作环境以及与毛泽东、叶剑英等人的关系来看,王诤是知道这份神秘电报的最“可疑”人员,但老将军直到逝世也未曾提过此事。
随着那一代人的相继谢世,就使这封神秘电报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千古之谜”了。
周恩来指示王诤,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消息发给二、六军团,并命令他们迅速北上。
可是,二、六军团的电报密码一直掌握在左路军红军总政委张国焘的手里,跟随右路军中央纵队行进的王诤手里没有这个密码。
为了吸取国民党军电台泄密的教训,这种有关军事驻地的电报,以前规定都得用密码发报。
电报如何发出去呢?这使王诤处于两难。
周恩来见王诤为难的样子,就问,是不是没有二、六军团电台的密码?王诤答,是的。
周恩来说,没有密码这个电报也要发,而且越快越好。
王诤问,发明码?周恩来说,对,就用明码发出去。
于是,周恩来伏在桌子上,迅速拟定了一份明码电报交给王诤。
王诤接过来一看,笑了起来。
周恩来问,你笑什么?王诤说,这是我从事报务(工作)以来看到的最有意思的一份电报。
王诤走出周恩来的办公室,骑上自己的那匹白马,一扬马鞭,飞快地冲出大院。
王诤亲自上机,发出了这封电报:弼兄:我们已到陕北保安,豪密留老四处……弟豪。
这里,周恩来在文字上也作了些“保密”的处理,“弼兄”指的是任弼时,“豪密”指的是军委与二、六军团联络的电报密码,“老四”指的是张国焘,“弟豪”指的是周恩来。
任弼时接到王诤发出的电报后不由有些犯疑。
既然是周恩来代表中央发来的电报,为什么之前没有接到过这部中央电台的电文,而一直接到的却是另一部电台代表中央发来的呢?党中央只能有一个,怎么会产生两个代表中央的电台呢?更令任弼时不解的是,这“老四”为什么又不肯将密码告诉二、六军团呢?刚刚冲出川、黔、湘、鄂根据地踏上北上征程的二、六军团,处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不能不使任弼时产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