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和“家”
家校合一的意思
家校合一的意思
家校合一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相互支持、协作,实现教育与家庭的无缝对接,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
家校合一的意义在于:
1. 增强家庭和学校的互信和联系,建立密切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情况,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为孩子提供更贴心的教育。
2. 促进家长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参与和支持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还能够增强孩子对家庭和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3. 家校合一能够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共享,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多元化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适应性。
4. 家校合一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够体验到自主、负责、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念。
在实践中,家校合一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学校应该积极推动家校合一的理念,建立家长学校、家庭日、家长会等活动,增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家庭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倡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的作用和意义
家校共育的作用和意义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承担着培养下一代人才的责任,而家校共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家校共育的作用和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1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传授经验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能等综合素质;在学校中,老师则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
而家校共育则是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1.2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并逐渐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如自己的饮食、穿着、学习等;在学校中,老师也会通过布置作业、独立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而家校共育则是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都能得到锻炼,更好地培养其独立自主能力。
二、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2.1 增进双方了解和信任通过家校共育,家长可以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同时也可以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而学校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潜力,并向家长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一来,双方之间就会建立起更加密切的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2.2 促进双方合作通过家校共育,家长和学校可以相互协作,共同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例如,在孩子出现问题或困难时,学校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在孩子需要特殊关注或支持时,学校也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这样一来,家庭和学校之间就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孩子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3.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家校共育,可以实现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
例如,在课外活动方面,学校可以借助家庭的力量组织一些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会等;在课程设计方面,学校也可以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到课程设计中。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在当今社会中,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
家校合作,就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
家校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角色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可以每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
此外,家长还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学校角色学校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老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除了要负责教学工作外,还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和意见。
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孩子的学习情况。
学校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活动,加深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增强家校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对于孩子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支撑,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才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校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以家校合作为契机,家庭和学校可以携手共建孩子的学习天地,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
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才能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学习之路点亮一盏明灯,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关爱下茁壮成长。
爱国爱校爱家爱自己演讲稿(通用16篇)
爱国爱校爱家爱自己演讲稿(通用16篇)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国爱校爱家爱自己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国爱校爱家爱自己演讲稿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国家,既是国也是家,所以爱国,就应该先从爱家爱校爱自己,爱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
同学们,你认为怎样才是爱家呢?爱家,就是热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亲人。
是家,给予我们温暖,给予我们关爱;是家,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爱家主要表现就是爱父母,要爱父母就要为父母争气,为父母争气就应该有远大志向,并且脚踏实地做出一些让父母脸上增光彩的大事小情。
爱家就意味着凡事都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让家长省心、放心,让他们付出的心血得到应有的回报。
有的同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如流水,不好好学习,惹是生非,这是害父母、害家庭;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必将受到社会抛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永远迷失爱家的方向。
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那么你是怎样爱护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呢?爱校就是爱同学、爱老师、爱班集体、爱校园。
作为一个学校的一名学生,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听老师话,遵规守纪,刻苦学习,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为什么爱国也要先爱自己呢?爱国,也要爱自己。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爱、不知道自尊和自重,就谈不上爱国。
爱自己,首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宝贵的时间、珍惜学习的机会。
对于同学们来讲,爱自己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一辈子负责;那么,我们就要做到遵守交通规则,按时到校离校,不玩危险游戏,不到水库、池塘洗澡游玩。
个别同学虚度光阴,甚至惹事生非,我行我素,张口就骂,举手就打,这不是爱自己,而是害自己,同时也危害同学、危害班级、危害学校、危害家庭。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为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有效地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在坚持传统的家校联系形式之外,坚持开办家长学校,还原家校联系的主角地位——家长、学生,结合实际,为家长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有效提高了家校联系质量,实现了父母与孩子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现实德育、智育严重脱离,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及德育工作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状,都给我们实施创新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赢:我们知道,《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里明确提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它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它的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所以,我认为,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不可或缺的工作。
而今天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多数学校出现了以下不良的现象:现象一:重“智育”轻“德育”,在现实教育中,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德育逐渐让位于智育,考分决定一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体制,虽然为国家培养了些人才,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有才无德的社会危险品。
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它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共同协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环境,也是孩子个人发展的基础。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场所。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扩大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和力度,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家庭和学校合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行动方案。
双方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策略。
这需要学校与家庭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教育家庭与学校的合作需要相互尊重。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责任和角色。
家庭和学校应该相互理解,尊重彼此的权益和需要。
教师应该尊重家庭的意愿和需求,家长也应该尊重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决策。
第三,教师和家长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他们应该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发展中的困难,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四,家庭和学校合作应该是全方位的。
家庭和学校合作不仅仅是在学习方面,还应该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身体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双方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家庭和学校合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和学校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家庭是学生最早的学习环境,学校是学生的学习场所,双方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
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互相协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次,家庭和学校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中,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关注学生的社交发展和情感需要。
家校合作与校园文化建设
家校合作与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家校合作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家校合作旨在让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共同育人。
家校合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首先,家校合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家庭。
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共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学生情感的港湾,学校则是学生知识的沃土。
只有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共同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家校合作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作为学生的第二家庭,学校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被重视和尊重。
通过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家庭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同时,家长的参与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对他们学业和成长的重视,从而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对学校的信任和依赖。
第三,家校合作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灵魂,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
家庭作为学校的外延,对于校园文化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力。
通过家校合作,学校能够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与家长共同传递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可以使学校的文化价值得以传承和发展,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此外,家校合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校和家庭作为具有不同资源的两个方面,相互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学校通过提供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则通过家庭作业辅导、学习管理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家外之学习支持。
家长的关注和辅导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同时,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学校、家庭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互相支持的良好局面。
在实施家校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表现以及遇到的问题,以增强家长的参与感。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方式
家 家校校合合作作的的效效益益
家長方面: 跟其他家長建立支援網絡。 獲得寶貴的親職知識和技巧。 加深對學校的認識及對子女的學 校生活的領會。 改善親子關係。 增加自信心和能力感。
家 家式長長參參與與家家校校合合作作的的方方式
成為家長義工:
讓子女感染到「不計回報,樂於 助人」的精神,也促進家長的個 人成長。
可善用本身專長以協助子女學習, 又可以自己的興趣來支援教師。
擔當義工,為學校增添人手,有 助減輕教師的工作。
家 家式長長參參與與家家校校合合作作的的方方式
參與學校決策和管理: 可向學校反映對教學方式、活 動計劃、課程內容等意見,以 改善學校的政策,提升教育素 質,使子女的學習生活更理想。
學習親職教育的知識和技巧,以 行動來告訴子女要重視學校教育。
可認識其他家長,建立互助的網 絡,提升親職素質及加強情緒上 的支援。
家 家式長長參參與與家家校校合合作作的的方方式
參與學校活動和家長組織:
可參與家長教師會,協助處理會 務或籌備活動。
加深對學校管理的認識和信任, 為良好的家校合作奠下基礎。
若雙方排斥和不協調,子女的價 值取向會無所適從,教學效能會 相互抵消。
家 家校校合合作作的的重重要要性性
伙伴的互動: 通過溝通和瞭解,消除隔膜,互 諒互讓,以建立聯繫。
家長要尊重教師的教學專業,教 師要肯定家長作為教育伙伴。
可帶動子女對教育的正面態度, 改善其學習問題,並提升學校的 服務質素。
家 家校校合合作作的的效效益益
家 家校校合合作作的的效效益益
教師和學校方面: 進一步瞭解子女的性格和需要。 促進教學的效能。 可多做其他培育學童的事務。 有效運用教學資源。 有助推動教育改革。
家、校、社“三结合”的内容、路径和启示——自《林哈德和葛笃德》切入
第6期2023年11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6Nov 2023[收稿日期]2023-06-01[作者简介]白娴棠(1975-),女,山西朔州人,博士,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道教、教育史研究。
于苏宁(1998-),女,安徽阜阳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史。
家、校、社“三结合”的内容、路径和启示———自《林哈德和葛笃德》切入白娴棠,于苏宁(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太原 030000) [摘 要]《林哈德和葛笃德》是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著的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著作,书中满含裴氏关于家、校、社相结合的教育理想与教育智慧。
家、校、社“三结合”的主要内容,即德为立世之本、智为成才之基、劳为谋生之道。
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家、校、社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是旁观者,三者应相互配合,同向偕行。
首先要做到学校引领,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其次要做到资源整合,聚集家、校、社的优势资源;最后要做到政府发力,落实自身的社会教育责任。
分析书中对于家、校、社“三结合”的经验,对当前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确定育人共同目标为家、校、社结合的前提;二是建立合作信任的关系为家、校、社结合的关键;三是形成优良的家教家风为家、校、社结合的支撑;四是整合利用各方资源为家、校、社结合的枢纽。
[关键词]德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6-0015-06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3 06 003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他所著《林哈德和葛笃德》(又名《贤伉俪》)一书以葛笃德为主线人物,描述了坡那镇经过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由愚昧、落后转向理智、光明的过程,教育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家校合作百科
家校合作百科家校合作百科一、什么是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家校合作强调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区的密切联系,共同负责和支持孩子的教育。
家校合作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全面的教育环境,提高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信心和沟通。
二、家校合作的意义1.家校合作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家长和教育者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家校合作有助于解决家庭教育难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很多,而学校的教育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 家校合作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教育者和家长的合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家校合作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在家校合作中协调配合,能够让孩子在多方面获得发展,包括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和社交技能等等。
2. 加强教育的交流: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教育目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中,增强沟通和交流的决定性因素来促进家校合作。
3. 减少家庭教育成本:家庭教育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如果在家校合作中,能够有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家长就能够在有意义而有效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也能够避免过多的投入和精力。
四、如何促进家校合作?1. 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学校应该开设家长会议和家长沟通平台,定期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设置,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的沟通可以增强家长的信心和对学校的支持。
2. 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共享的教学资源:学校和家长可以互相分享教学资源、经验和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家庭教育支持机制:学校应该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辅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和管理,有助于家庭教育更加有效的开展。
学校与家庭关系法律规定
03 法律规定及政策 解读
国家层面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明确规定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学校与家庭应相互配合,共同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保护措施,强调学校 与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境。
双方合作与沟通
定期沟通
学校和家庭应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 成长和发展。
合作活动
学校和家庭可以联合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活动,如家长会、 家访、亲子活动等,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解决矛盾
当学校和家庭之间出现矛盾或分歧时,双方应积极协商解决,以学 生的利益为重,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强化监督与指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和 家庭的监督与指导,确保相关
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THANKS
感谢观看
家庭职责
家庭教育
家长需承担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责 任,培养子女良好的品德、行为 习惯和生活能力,促进子女全面
发展。
子女监护
家长需依法履行对子女的监护职 责,保护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合法 权益,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
学习条件。
家校配合
家长需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 工作,支持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 ,与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 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辅导服务
学校可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
家校心理沟通
学校可定期组织家校心理沟通活动,让家长了解 孩子的心理状况,共同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校家社协同育人家长培训内容
校家社协同育人家长培训内容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的协同合作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其角色和责任尤为关键。
因此,开展针对家长的培训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还能促进校家社三方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以下为家长培训内容的概要。
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 现代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非单一的学业成绩。
- 平等互动原则:强调家长应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家庭教育方法的创新- 积极倾听与有效沟通:教授家长如何通过倾听来了解孩子的需求,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沟通,解决冲突。
- 情绪管理与正向激励:指导家长学会管理自身情绪,用积极的方式激励孩子,避免使用负面批评。
家校合作的桥梁建设- 家校联系的重要性:说明家校合作的必要性,鼓励家长主动与学校沟通,参与学校活动,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 信息共享机制:介绍家校之间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双方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 社区教育资源:向家长介绍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
- 网络资源的筛选与应用:指导家长如何筛选有益的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家庭教育的拓展。
安全教育与法律意识- 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家长重视孩子的网络安全,防范网络诈骗,保护个人隐私。
- 法律常识普及: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家长意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
心理健康与成长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家长识别并应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 成长支持策略:分享如何在孩子面临挑战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
综上所述,家长培训的内容覆盖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创新、家校合作的桥梁建设、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安全教育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与成长支持等方面。
家校合一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家校合一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家校合一,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家校合一的教育实践中,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家校合一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质量家校合一教育模式有助于整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
家校合一教育模式有利于发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优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增强家庭教育意识家校合一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4.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家校合一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沟通能力等。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协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家校合一教育的实践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校合一教育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
2. 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家校合一教育要求家长和教师共同制定教育目标。
通过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结合学校的教育目标,形成共同的教育目标。
3.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学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制定矫正方案,共同监督执行。
5. 举办各类活动,增进家校感情学校可以举办各类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增进家校感情。
校家社协同育人家长培训内容
校家社协同育人家长培训内容导言:协同育人的理念与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教育不再是学校的单方面行为,而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这种协同育人的模式强调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旨在为孩子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
因此,家长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关键纽带。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1. 尊重与理解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2. 榜样引导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需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正面榜样。
3. 鼓励与支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勇于面对挑战。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1. 家校沟通定期的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可以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 家庭作业的指导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
3. 课外活动的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三、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1. 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社区图书馆、文化中心等资源,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2. 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网络安全教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引导其健康上网,防范网络风险。
四、家长的自我提升1. 终身学习的态度家长应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水平。
2. 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应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
3. 法律意识的培养家长应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
结语:共建和谐教育生态通过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方式,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家长作为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与学校和社会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新课标关于家校合育的要求
新课标关于家校合育的要求
1. 新课标强调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呢!就像如果你要给小树苗浇水施肥,才能让它茁壮成长啊!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孩子坚持执行。
2. 家校要多沟通交流呀!这就好比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学校和家庭呀!像老师定期和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也积极和老师说说孩子在家的情况。
3. 新课标要求学校得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呢!相当于给家长一个有力的工具呀!例如组织家长讲座,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
4. 两者要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呀!这如同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小窝,让孩子安心成长。
比如说学校和家庭都倡导读书的氛围,孩子自然也会爱上阅读。
5. 家校合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呀!这不就是在给孩子的心灵打底么!像老师和家长共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
6. 新课标还指出要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呢!这不就跟灯塔指引船只一样嘛!比如家长做事认真负责,孩子也会学着有责任心。
7. 家长和学校得相互信任呀!就好像合作伙伴一样相互支持!要是家长完全不信任学校,那还怎么合育呢?
8. 家校合育得有一致性呀!不能学校一套,家里一套,这多混乱呀!比如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上,家校要保持一致。
总之,家校合育太重要啦!只有两者紧密配合,才能真正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权责边界之争:在“_模糊”中建立新生态
31近年来,家校合作共育在实践的纵深推进中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教育责任争议、家校合作异化等。
针对家校共育中的争议与矛盾,家长和学校似乎都寄希望于通过划清教育权责边界来解决问题。
划清边界能否解决根源性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责任与功能如何划分?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中家校合作应向何处发展?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吴重涵进行了深入解读。
《教育家》:在家校共育模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您认为家校关系呈现了哪些新的冲突和挑战?吴重涵:人类的教育历史走过了从自我完备、周全的家庭教育,到自我周全的学校教育,再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职能和责任逐渐紧密联系的进程,这是因为现代人的社会化和人格成长,必须依托跨越学校和家庭等独立社会组织制度的一体化制度环境。
理想中的家校共育,是基于一体化社会制度环境的教育合作行动。
但实际上,家庭和学校对于彼此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身利益需求提出的。
家长的利益需求大多是一种个体诉求,因此也有其个性化的表现;学校的利益需求则更多代表国家教育制度的需求以及学校或班级等集体的一致性需求,一旦个体需求与集体需求产生冲突,加之二者之间存在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家校之间自然就会产生矛盾,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被激化。
其主要体现有三——一是对家长和教师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家长大力参与学校教育,同时学校大张旗鼓参与家庭教育的趋势,这是一种对学校和家庭都有较高责任和义务要求的家校合作形态,好的方面是可以形成更为紧密的家校合作关系,但如果过度开发和利用家长及教师资源,很容易让家长和教师产生“额外”负担,甚至焦虑。
二是对家校共育认识不足。
我国在推进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探索出了诸如家长课堂、家委会、家长学校等丰富的形式。
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开展“看得见、摸得着”的家校活动,但这些活动可能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对日常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
家校本序言
家校本序言家校合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本则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是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合作、交流的桥梁,体现了双方共同关心、支持和指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决心和努力。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现状、家校本的定义、作用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善家校合作的建议。
一、家校合作的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家校合作方面,我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单一,只是在家长会和家访等活动中进行,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和途径。
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在教育理念、方法和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具体工作中产生矛盾和摩擦,难以达成共识。
更严重的是,一些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缺乏理解和信任,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和指导存在过分干预和不当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家校本的定义和作用家校本是一种家校合作的制度性文件,是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交流和协作的纽带,有助于加强双方的合作意识和信任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家校本的具体内容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进度安排、家长和学校沟通交流的方式、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评价标准、家长和学校分工合作的职责和义务等。
家校本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学校做好宣传、培训和推广的工作,让家长了解家校本的意义、内容和作用,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
家校本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家校合作方面,更体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体系建设中。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家校本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双方的教育理念相统一,协同发挥教育的力量,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此外,家校本的实施还可以促进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的理解和信任,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支持度,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三、实施家校本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在实施家校本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做好家校配合
发言稿各位家长,下午好。
和在坐的相同,我也是青年路小学一名一般六年级学生的家长,今日受六年级组几位班主任老师的拜托,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家校配合的一些领会。
家校配合能够从两个不一样的角度来说,家庭配合学校(家长配合老师)和学校配合家庭(老师配合家长),不论哪个角度,家校配合都波及到什么是家校配合,配合什么和怎么配合的问题。
下边我从一个家长的角度说说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方面是我对家校配合的认识,第二是我如何去做家校配合的,第三是跟着我对家校配合认识的提高、配合方式的改变,在孩子身上发生了那些变化。
第一,我对家校配合的认识。
我从家长角度理解的家校配合就是指家长主动配合老师,把学校教育浸透到家庭教育中,做到以孩子为中介学校和家庭想联合,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快乐健康地成长。
这也是一个家长自我认可的过程。
为何这么说呢,由于我们从成为家长的那一刻起,其实我们每日都在学习做家长,我们在自己的父亲母亲那边只会当孩子,并且说真话我们对自己父亲母亲的家长作风会有好多的不满。
我们不是先学会做父亲母亲而后才当父亲母亲的,这不是个理论问题,是个实践问题。
当父亲母亲不是想出来的,就像学游泳获得水里去学,不是在岸上比划比划就能学会的。
孩子是我们一个伟大的创建。
我们创建了一个活生生的有我们遗传基因的生命个体。
养儿方知父亲母亲恩,我们要感恩我们的父亲母亲,我们的生命是他们赐予的,我们也要感谢孩子,我们做父亲母亲的权益是孩子给予的(比方此时此刻,我就得感谢我儿子,假如没有他,我那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我作为家长,还要家校配合等等)。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每日都会碰到新的东西,令他们好奇、吃惊,孩子的每一点变化相同让我们诧异、叹息。
等到孩子上学的年纪,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规范、系统的知识学习,忽然发现我们也变得不那么轻松了,从一年级开始,老师给孩子部署的作业都是在家长的配合和监察下达成,每日没完没了地听写、背诵、署名。
最新家校共育联动方案
家校共育联动方案(精选12篇)为深入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加强对“家校共育活动周”工作的指导,营造家校协同育人良好氛围,根据《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统筹推进疫情常态防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合教组[20xx]6号)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在20xx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集中组织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周”。
为保障本次活动能取得实效,特制定世纪新都小学“家校共育活动周”实施方案。
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以丰富家校合作共育形式,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创造性开展工作。
二、活动主题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三、活动目的1、通过“家校共育活动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庭教育,推进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提升学生新学期学习生活适应能力。
2、通过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周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家委会建设,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的德育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教育优势力量。
3、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提升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动力,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初步形成家校共育强大合力,有效提升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4、通过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成熟,成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四、家校共建活动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五、活动时间20xx年7月28日至秋季开学前两周内完成。
六、活动原则1、学生为本原则。
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工作出发点,拓宽家校共育工作途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问题导向原则。
注重解决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不到位、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处理不当等问题,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目标一致原则。
确定学校、家庭共同目标,发挥各自育人作用,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承担学生的教育职责,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家校社 礼仪文化
“家校社”通常指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方面。
礼仪文化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社交习惯。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探讨家庭、学校和社会如何共同塑造和传承礼仪文化。
一、家庭中的礼仪文化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也是礼仪文化教育的起点。
在家庭中,父母或其他长辈通常会教导孩子基本的礼仪规范,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尊重他人隐私等。
这些礼仪规范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也为孩子日后在社会中的行为奠定了基础。
二、学校中的礼仪文化学校是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通过课程设置、校园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和技能。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礼仪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如何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得体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礼仪知识。
三、社会中的礼仪文化社会是礼仪文化实践的大舞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遵循各种礼仪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例如,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在与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在参加宴会等社交活动时要注意着装得体、不要迟到等。
这些礼仪规范不仅有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也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
四、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塑造礼仪文化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塑造礼仪文化方面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家庭为孩子打下礼仪文化的基础,学校则通过教育和活动加深孩子对礼仪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而社会则为孩子提供了实践礼仪文化的广阔舞台。
三者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礼仪素养的公民。
总之,“家校社”共同塑造和传承礼仪文化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礼仪素养的公民,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和“家”
展开全文
我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这个岗位上已有18个春秋,在这18个春秋中,学校就是我的家,早上7点吃过饭就来到这个充满欢声笑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看着可爱的孩子们读书,写字,学习,锻炼,这是多么充实的一天啊。
2020年春节过后,学校不再是我的家,而我的家却变成了学校,这是一个三个教室,三个课堂的学校。
卧室是我的教室和办公室,客厅是儿子的教室,女儿的房间成了初三的课堂,每个教室都忙碌着,备课讲课,听课做作业,互不干扰。
作为妈妈的我,每天早上6点监督女儿起床,早读,锻炼,
打卡,早饭后,儿子女儿进入各自的教室准备上课;作为教师的我也进入教室,打开钉钉直播课堂,欣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教给他们点点滴滴的新知识,开启我的教学生活。
盼望着盼望着,一晃两个月过去了,孩子们习惯每天按时在电脑旁手机前等候老师的到来,进入课堂后的“老师好”,下课前的“老师再见,老师辛苦了”,儿子女儿走出卧室的“妈妈我下课了”,享受着这安静快乐的课堂,享受着这温馨和谐的家,学校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就是学校。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我们在家,我们也在学校,家是我们的学校,学校也是我们的家,电脑就是我们的教学工具,网络就是我们的教学平台,让我们努力学习,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让我们用行动报效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