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离子注入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软件:SPICE; 设计技术特点:电路模拟和版图的设计验证
➢ 第二代IC CAD系统
技术特点: (1)以原理图为基础的EDA系统,以仿真和自动布局布线为核心 (2)自动综合器使被动的对设计结果的分析验证转为主动去选 择一个最佳的设计 结果。
➢ 第三代IC CAD系统
技术特点: (1)在用户与设计者之间开发了一种虚拟环境。 (2)各种硬件描述语言的出现(VHDL、Verilog HDL等) (3)高级抽象的设计构思手段(框图、状态图和流程图)
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行为级设计 算法描述 寄存器传输级 门级 电路级
版图级(物理级)
2. CMOS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2.1 半导体材料-硅(Silicon)
➢ 集成电路制造中最常用的一种材料,本征状态下是一种半导体 材料。
➢ 硅片的制备(西门子工艺:冶金级 SGS )
1. SiC(s)+ SiO2(s) 2. Si(s) + 3HCl(g) 3. 2SiHCl3(g) + 2H2(g)
2.2 硅片的制备 (7)
超净间(Cleanroom)
一个净化过的空间,它以超净空 气把芯片制造与外界的沾污隔离开 来。
级别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0.1μm 3.50×10 3.50×102
0.2μm 7.70 7.50×10 7.50×102
0.3μm 3.00 3.00×10 3.00×102
1.2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3)
EDA技术的发展方向
➢ 更广(产品种类越来越多) ➢ 更快(设计周期越来越快) ➢ 更精(设计尺寸越来越精细) ➢ 更准(一次成功率越来越高) ➢ 更强(工艺适用性和设计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第一章:引言随着现代数字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子领域内的重要课题。
VLSI 代表了现代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统等课题中都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讨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概念及其设计与制造技术。
第二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概念VLSI 是指将数千万甚至数亿个晶体管和双极性器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上的技术。
随着设备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更新换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从过去的 10 万门电路乃至几百万门电路发展到现在的千万门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了芯片功能的高度集成和小型化,大幅度提高了芯片的可靠性和集成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芯片的性能。
第三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主要涉及到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开发。
EDA 工具是一类能够自动完成电路设计流程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原理图输入、电路仿真、自动布线、物理布局等功能。
通过EDA 工具,可以高效地完成芯片设计和优化。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涉及到原理图输入、功能仿真、逻辑合成、门级设计、布图设计、物理设计等步骤。
其中,原理图输入是指将电路的逻辑设计手绘出来,以电路图的方式进行输入。
功能仿真是指在计算机上对电路进行模拟并确认电路功能的正确性。
逻辑合成是将设计好的原理图转成可综合的门级电路。
门级设计将逻辑合成的电路变换成另一种级别的门级电路。
布图设计是将门级电路转换为物理电路图。
物理设计是根据物理约束将各个单元摆放好位置。
此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功耗、时序、容错、可测试性等方面因素,以保证芯片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性能。
第四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主要分为光刻、蚀刻、离子注入、热处理、载带加工、封装等步骤。
在芯片制造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微纳加工技术,进行复杂的加工过程,以实现制造复杂电路。
国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
国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随着信息技术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已经成为当今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
VLSI制造和装备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为了提高国内VLSI制造的自主能力和降低对进口设备的依赖,我国在VLSI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方面也在不断进行研发和改革。
1. VLSI制造装备的总体需求随着智能手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VLSI 制造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VLSI制造装备主要包括光刻机、薄膜沉积设备、等离子刻蚀设备、化学机械抛光设备以及离子注入设备等。
这些设备在半导体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性能和工艺的稳定性。
由于VLSI制造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要求极高,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对进口VLSI制造装备的依赖,满足国内需求的能力有待提高。
2. 国内VLSI制造装备的发展现状在VLSI制造装备领域,国内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在努力进行研发和生产。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VLSI制造装备领域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生产设备的性能、精度、稳定性和寿命方面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高性能芯片制造以及先进工艺技术方面,国内VLSI制造装备仍然面临着挑战。
3. 国内VLSI制造装备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发展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国内VLSI制造装备的发展前景也变得更加乐观。
未来,国内VLSI制造装备将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还将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比如新材料的应用、环保要求的提高、工艺自动化程度的提升等。
4. 政府政策支持和产业投资促进政府在VLSI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方面也一直给予了大力支持,鼓励国内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自主生产能力。
政府还加大了对半导体产业的产业投资促进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生产基地,并注重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5.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VLSI制造装备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集成电路的简史
集成电路的简史世界集成电路发展历史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约翰•巴丁、布拉顿、肖克莱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1950年:结型晶体管诞生1950年:ROhl和肖克莱发明了离子注入工艺1951年:场效应晶体管发明1956年:CSFuller发明了扩散工艺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Noyce与德仪公司基尔比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1960年:HHLoor和ECastellani发明了光刻工艺1962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MOS场效应晶体管1963年:F.M.Wanlass和C.T.Sah首次提出CMOS技术,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1964年:Intel摩尔提出摩尔定律,预测晶体管集成度将会每18个月增加1倍1966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CMOS集成电路,并研制出第一块门阵列(50门),为现如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里程碑意义1967年: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Materials)成立,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1971年:Intel推出1kb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标志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1971年: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由Intel公司推出,采用的是MOS工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1974年:RCA公司推出第一个CMOS微处理器18021976年:16kbDRAM和4kbSRAM问世1978年:64kb动态随机存储器诞生,不足0.5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了14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时代的来临1979年:Intel推出5MHz8088微处理器,之后,IBM基于8088推出全球第一台PC1981年:256kbDRAM和64kbCMOSSRAM问世1984年:日本宣布推出1MbDRAM和256kbSRAM1985年:80386微处理器问世,20MHz1988年:16MDRAM问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有3500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阶段1989年:1MbDRAM进入市场1989年:486微处理器推出,25MHz,1pm工艺,后来50MHz 芯片采用0.8pm工艺1992年:64M位随机存储器问世1993年:66MHz奔腾处理器推出,采用0.6pm工艺1995年:PentiumPro,133MHz,采用0.6-0.35pm工艺;1997年:300MHz奔腾口问世,采用0.25pm工艺1999年:奔腾皿问世,450MHz,采用0.25pm工艺,后采用0.18pm工艺2000年:1GbRAM投放市场2000年:奔腾4问世,1.5GHz,采用0.18pm工艺2001年:Intel宣布2001年下半年采用0.13pm工艺。
电子与通信技术: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考试资料(题库版)
电子与通信技术:集成电路工艺原理考试资料(题库版)1、问答题简述引线框架材料?正确答案: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江南博哥)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
引线框架材料的要求为:热匹配,良好的机械性能,导电、导热性能好,使用过程无相变,材料中杂质少,低价,加工特性和二次性能好。
2、问答题简述MCM的概念、分类与特性?正确答案:概念:将多块半导体裸芯片组装在一块布线基板上的一种封装。
分类:MCM-L是采用片状多层基板的MCM、MCM-C是采用多层陶瓷基板的MCM、MCM-D是采用薄膜技术的MCM。
特性:尺寸小、技术集成度高、数据速度和信号质量高、可靠性高、成本低、PCB板设计简化、提高圆片利用率、降低投资风险。
可大幅度提高电路连线密度,增加封装效率;可完成轻、薄、短、小的封装设计;封装的可靠性提升。
3、问答题矩形片式电阻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正确答案:基板:基板要具有良好的电绝G8P-1A4PDC12缘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高等特征。
一般基板的材科多采用高纯度的(96%)AL203陶瓷。
其工艺要求表面平整、划线准确,以确保电阻、电极浆料印制到位。
电极:片式电阻器一般都采用三层电极结构,最内层的是内层电极,它是连接电阻体位于中间层的是中间电极,它是镀镍(Ni)层,也被称为阻挡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电阻器在焊接时的耐热性,避免造成内层电极被溶蚀。
位于最外层的是外层电极,它也被称为可焊层,该层除了使电极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外,还可以起到延长电极保存期的作用。
通常,外层电极采用锡一铅(S。
-PB.合金电镀而成。
电阻膜:电阻膜是采用具有一定电阻率的电阻浆料印制在陶瓷基板上,然后再经过烧结而成的厚膜电阻。
保护层:保护层位于电阻膜的外部,主要起保护作用。
它通常可以细分为封包玻璃保护膜、玻璃釉涂层和标志玻璃层。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各种电子产品。
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智能手表、家用电器等等,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VLSI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娱乐和医疗等领域,因此,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简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将数百万或数十亿个电子器件(器件包括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晶体管等等)集成到一块硅片上的微电子器件。
这些器件在构成各种电子设备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微处理器、存储器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场效应管等。
VLSI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当时,这项技术已经初步发展出来,并被应用于闪存存储器和计算机微处理器等领域。
之后,VLSI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相辅相成。
如今,VLSI已经成为各种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
它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电路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验证等多个环节。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环节的基本原理。
1. 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然后,他们可以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FPGA)来实现电路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完成电路图的绘制、电路的模拟和功能的验证。
一旦所有的设计工作完成后,设计师就需要将电路图化为硬件描述语言(例如Verilog)。
2.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将电路图转化为数字信号实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利用数字电路的知识来分析和设计逻辑电路的结构、动态和稳态特性,并将其转化为一系列数字逻辑门。
逻辑设计的结果是一个逻辑模型,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电路结构,并为物理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
3.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的过程。
半导体制造技术--离子注入工艺
半导体制造技术–离子注入工艺1. 简介离子注入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它通过将高能离子注入到半导体材料中,改变材料的物理和电学特性。
离子注入工艺在集成电路制造、光电技术和材料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2. 工艺过程离子注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基片准备首先,需要对半导体基片进行准备。
这包括将基片清洗干净,并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氧化层。
基片的表面质量对离子注入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基片准备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2.2 掩膜制备接下来,需要对基片进行掩膜制备。
掩膜是一层覆盖在基片表面的保护层,用于选择性地控制离子注入的位置和深度。
常用的掩膜材料包括光刻胶、金属掩膜和二氧化硅等。
掩膜的制备需要结合光刻技术和蚀刻工艺。
2.3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离子注入工艺的核心步骤。
在离子注入过程中,会使用离子加速器将高能离子注入到基片中。
离子加速器通过电场加速离子,并通过磁场进行离子束的聚焦。
离子注入的能量和剂量可以通过调整加速电压和注入时间等参数来控制。
2.4 后处理注入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步骤。
后处理通常包括退火、清洗和测量等。
退火可以恢复晶格的完整性和排除晶格缺陷,以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清洗过程用于去除残留的掩膜和杂质。
测量步骤则用于检验注入效果和性能。
3. 应用领域离子注入工艺在半导体制造和研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离子注入工艺在不同领域的主要应用:3.1 VLSI集成电路制造离子注入在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注入不同类型的离子,可以改变材料的导电性能,实现不同功能的晶体管和电路元器件。
3.2 光电技术离子注入工艺在光电技术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对硅材料进行离子注入可以产生不同的光电特性,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和光纤等器件。
3.3 材料研究离子注入工艺在材料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注入离子,可以改变材料的物理性质,例如硬度、磁性和光学特性。
这对于研究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与芯片制造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与芯片制造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即“VLSI”技术,是现代电子制造技术的代表。
VLSI技术的产生,是为了实现更大规模、更复杂的集成电路,也为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电路性能、促进信息技术的进展服务。
芯片是VLSI技术的重要产品。
芯片制造过程主要分为晶圆制造和后道加工两个部分。
其中晶圆制造是芯片制造的核心环节,被称为“芯片制造的制造”。
晶圆浪费成本很高,因此经济高效的晶圆制造至关重要。
晶圆制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掩膜与光刻、离子注入、蚀刻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需要高度精密的仪器设备与技术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目前已经发展到10纳米级别。
创新不断,芯片处理速度不断提升,数量级越来越大。
现今如手机芯片,芯片规模相对前几年变得更加巨大,重要的结构和元器件数量也越来越多。
若不使用VLSI技术,现代电脑和手机无法实现这样的规模和复杂度,VLSI技术为现代电子行业提供了新的突破。
如今,中国正成为全球最大的晶圆制造国家之一,国内芯片制
造水平正迎来快速发展,并在未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
在晶圆制造设备的研制、产业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研
制出了各种专业设备,实现了由依赖进口设备向自主研发的转变。
总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与芯片制造是现代电子制造的基础,其关系着整个电子产业的发展水平。
VLSI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促进电子信息行业在性能、功耗和大小等方面不断创新,提升
产业价值,创造更好的社会价值。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作为微电子学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研究与应用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概念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将大量的晶体管、电容、电感、电阻等元器件以微米级别的线路集成在一起,组成复杂功能电路的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解决了元器件数量的增加所导致的电路局部布线和对外部接口不断增加的问题,而且还大幅度提高了电路的速度和可靠性,使得电子设备体积更小,功耗更低。
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研究方向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研究方向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芯片设计技术芯片设计技术是研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在芯片设计技术的研究中,需要考虑在不同应用领域需求下,如何设计出满足高性能、低功耗要求的芯片。
为此,需要研究各种设计算法,同时掌握复杂设计工具的使用,如EDA工具、EDA流、设计仿真等。
2. 工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是构建芯片物理结构的一项技术领域。
在此技术研究中,主要需要解决的是在工艺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问题。
需要掌握先进的微纳米加工技术,如氧化、光刻、电镀、蒸发、离子注入等。
同时,还需对各种特殊材料的特性了解,以满足各种设计要求。
3. 测试技术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真实性、可测性和可靠性的测试。
目的是验证芯片的性能、正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提取出失效的部件以确认故障的原因。
该技术领域对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
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领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信息产业、通信、计算机、车载电子、医疗、航空航天、民用电器、军事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数据通信等方面。
在医疗领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被应用于医疗设备控制、成像等方面。
在智能制造领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增长。
集成电路的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
集成电路的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已成为现代科技和工业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两个方面探讨集成电路的知识。
一、基础理论1.集成电路的分类按功能分类,可分为线性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两种;按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单片集成电路(SSI)、中等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等。
2.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以硅作为半导体材料,通过光刻、扩散、氧化、离子注入等工艺,将芯片上的电路元器件制作出来。
其中,光刻是最重要的工艺之一,它利用光刻胶、掩模等材料和设备,在芯片上形成图形,指导后续的刻蚀和制作。
3.集成电路的元器件包括晶体管、电容、电阻、电感、二极管、三极管、放大器、运算放大器、时钟、存储器等。
其中,晶体管是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它可作为开关、放大器等多种用途,特别是MOSFET晶体管在数字电路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设计方法1.集成电路设计流程集成电路设计包括电路设计、验证、布局、布线、仿真和测试等过程。
其中,电路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电路的性能和成本。
验证、仿真和测试是保证电路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步骤。
2.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包括电路仿真软件、版图设计软件、自动布局布线软件等。
其中,电路仿真软件可用于分析和优化电路性能,版图设计软件可用于在硅晶片上绘制电路的图形和引脚,自动布局布线软件可用于将电路元器件自动布局和布线,提高电路的布局密度和信号传输速率。
3.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数字电路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逻辑门设计、存储器设计、时钟设计等。
数字电路设计的方法有传统的门级设计和现代的RTL(寄存器传输级)设计。
其中,RTL设计可将电路的功能分解为寄存器、组合逻辑和状态机等三种模块,实现了分而治之的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总之,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和支撑,它的应用涉及到诸多领域,如通信、计算机、嵌入式、控制、医疗等。
VLSI设计与制造技术概述
VLSI设计与制造技术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半导体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作为半导体行业的核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对VLSI 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
一、VLSI设计的基本概念VLSI设计是指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大量的电子元件,将复杂的电路系统等设计信息转化为实际可制造的芯片。
VLSI设计的关键目标是提高集成度和功能密度,从而实现更高性能和更小尺寸的芯片。
二、VLSI设计的发展历程VLSI设计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一块硅片上集成多个晶体管。
随着摩尔定律的提出,VLSI设计技术逐渐成为半导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VLSI设计技术经历了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从SSI(Small Scale Integration,小规模集成)到MSI(Medium Scale Integration,中规模集成)再到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和VLSI。
如今,VLSI设计已经进入到SOC(System-on-a-Chip,片上系统)和多核心时代。
三、VLSI设计的关键技术1.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VLSI设计的基础,它通过使用HDL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硬件描述语言)描述电路功能,并系统地进行功能验证和仿真。
2.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主要包括芯片布局和电路布线两个方面。
芯片布局决定电路元件的相对位置,而电路布线则是将逻辑电路转化为物理电路的过程。
3. 高级封装技术:高级封装技术是将VLSI芯片封装成可直接使用的模块或器件的过程。
常用的封装技术包括BGA(Ball Grid Array,球栅阵列)、CSP(Chip Scale Package,芯片尺寸封装)等。
VLSI工艺技术
VLSI工艺技术VLSI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的缩写,指的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VLSI工艺技术就是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诞生的。
VLSI工艺技术是一种将数百万、乃至数十亿个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的技术。
通过VLSI工艺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电路的集成度,使得芯片尺寸变小,性能提高,功耗降低,成本减少。
因此,VLSI工艺技术在现代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VLSI工艺技术的核心是摩尔定律,即每隔18个月,集成电路的密度会翻倍,价格会下降一半。
摩尔定律的实现离不开VLSI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目前,最先进的VLSI工艺技术是7nm工艺,即每个晶体管的尺寸仅为7纳米。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还会实现更小的尺寸,更高的集成度。
VLSI工艺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蚀刻、电镀等。
其中,光刻是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光刻技术是利用光刻胶和光掩模,将芯片上的电路图案复制到硅晶圆上的一种方法。
通过不断改进光刻机的分辨率和曝光光源的波长,可以实现更小尺寸的芯片制造。
薄膜沉积技术主要用于制备芯片上的绝缘层、金属层等。
离子注入技术则用于改变硅晶圆材料的导电性,以实现晶体管的正常工作。
VLSI工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备的进步和工艺的创新。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VLSI工艺技术公司有台积电、三星电子、英特尔等。
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制造设备等方面投入巨大的资源,不断推动VLSI工艺技术的进步。
另外,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在积极开展VLSI工艺技术的研究,为发展更先进的工艺技术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VLSI工艺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科技的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提高了电路的性能,也降低了电子产品的成本,促进了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VLSI工艺技术将继续创新,为我们带来更便捷、快速、可靠的科技产品。
CMOS集成电路制造过程
CMOS集成电路制造过程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是一种在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中常用的技术。
CMOS集成电路制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晶圆制备、沉积、光刻、腐蚀、离子注入、金属沉积和芯片测试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CMOS集成电路制造的各个步骤。
首先是晶圆制备。
晶圆是由高纯度硅制成的圆片,直径一般为8至12英寸。
在这个步骤中,晶圆上的杂质会被去除,然后进行平坦化处理,以便后续的工艺步骤。
接下来是沉积步骤。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将一层薄膜沉积在晶圆上。
这些薄膜通常是氧化层、氮化层或聚合物层,用于隔离和保护电路的不同部分。
光刻是制造CMOS电路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光刻胶被涂覆在晶圆上,并通过在光刻膜上照射UV光来形成模式。
这些模式决定了电路的布图和结构。
接着是腐蚀步骤。
通过选择性腐蚀,将未被光刻膜保护的部分材料腐蚀掉。
这个步骤通常用于定义通道和源极/漏极等关键结构。
离子注入是CMOS电路制造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通过向晶圆表面注入杂质离子,改变晶体的电导率。
这可以用来控制电路的性能,例如调节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在金属沉积步骤中,金属被沉积在晶圆上的特定区域,用于形成电路的金属线连接。
金属通常是铝或铜,它们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可加工性。
最后是芯片测试。
在制造过程的每个阶段,芯片都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这些测试通常包括电学测试和外观检查,以验证芯片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工作。
总的来说,CMOS集成电路制造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
它涉及多个步骤,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工艺控制。
同时,CMOS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集成电路的尺寸越来越小,制造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挑战性。
然而,CMOS集成电路作为现代电子产品中最常用的芯片技术,其制造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FAB工艺技术分类
FAB工艺技术分类FAB工艺技术是一种用于制造微电子器件的工艺方法,它涵盖了从晶圆的加工到芯片的组装封装等多个环节。
在FAB工艺技术中,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处理过程、材料选择和制造规模等因素,可以将FAB工艺技术分为不同的类别。
首先,根据处理过程的不同,FAB工艺技术可以分为晶圆加工技术和薄膜加工技术。
晶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晶圆清洗、光刻、蚀刻、沉积、离子注入和扩散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将晶圆表面形成不同的结构和电子元件。
薄膜加工技术包括薄膜的生长、退火、氮化等过程,用于制造薄膜电子器件。
其次,根据材料选择的不同,FAB工艺技术可以分为硅基工艺和非硅基工艺。
硅基工艺是指使用硅晶圆作为基材,在晶圆上形成各种电子元件,是当前最主要的微电子工艺。
非硅基工艺则是指使用除了硅以外的其他材料作为基材,如砷化镓、砷化铟等,主要用于制造特殊用途的器件。
此外,根据制造规模的不同,FAB工艺技术还可以分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工艺和小规模集成电路(VLSI)工艺。
LSI工艺是指制造集成电路上千个晶体管的工艺,主要用于制造计算机微处理器等高性能芯片。
VLSI工艺则是指制造集成电路上百万个晶体管的工艺,主要用于制造存储芯片和各种移动设备上的集成电路。
最后,根据制造过程中的制约条件,FAB工艺技术还可以分为半导体工艺和MEMS工艺。
半导体工艺主要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如处理器、记忆芯片等,其制造过程非常复杂,要求非常精确的制造工艺。
MEMS工艺则是指制造微机电系统(MEMS)的工艺,MEMS是一种能够执行机械功能的微型装置,如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等。
总的来说,FAB工艺技术是一种高度精密的微电子制造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过程、材料选择和制造规模等因素进行分类。
这些分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FAB工艺技术,推动微电子产业的发展。
芯片技术概述总结范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芯片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从简单的电子元件到复杂的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科技的辉煌。
本文将对芯片技术进行概述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芯片技术的发展历程1. 诞生与起步20世纪50年代,随着晶体管的发明,芯片技术应运而生。
最初的芯片主要以硅为材料,采用扩散、离子注入等技术制造。
此时,芯片主要用于电子管计算机的替代品,体积较大,性能有限。
2.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的兴起60年代,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芯片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将多个晶体管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提高了电路的复杂度和性能。
此后,芯片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集成电路逐渐成为电子产品的主流。
3. 微处理器与大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微处理器的诞生使得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迅速普及。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从LSI(大规模集成电路)到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到今天的ULSI(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技术不断突破极限。
4. 芯片封装技术的进步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芯片封装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最初的TO-92、TO-220等封装形式,发展到今天的球栅阵列(BGA)、倒装芯片(Flip-Chip)等先进封装技术,芯片封装技术为芯片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芯片技术的现状1. 芯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全球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芯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芯片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 芯片技术不断创新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芯片技术不断创新。
纳米级工艺、3D芯片堆叠、异构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芯片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 芯片产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全球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芯片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芯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高性能芯片研发未来,高性能芯片研发将成为芯片技术发展的重点。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在电脑芯片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在电脑芯片制造中的应用分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是现代电子工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脑芯片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分析VLSI技术在电脑芯片制造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电脑性能提升的重要作用。
一、VLSI技术概述VLSI技术是指将数百万个晶体管和其他电子组件集成到一个微小的硅芯片上的技术。
它通过减小电路尺寸,提高集成度和密度,实现了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大大提高了电路的性能和功能。
二、电脑芯片中的VLSI技术应用1.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电脑芯片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VLSI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通过VLSI技术,我们可以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实现了多核处理、流水线等高级技术,大大提升了电脑的运算能力和响应速度。
2. 存储器电脑的存储器也是VLSI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通过微小的硅芯片,VLSI技术实现了DRAM和SRAM等高速存储器的集成,提供了大容量、高速度和低功耗的特性,满足了电脑对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的要求。
3. 图形处理器随着图形处理需求的不断增加,VLSI技术在图形处理器中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通过VLSI技术,图形处理器实现了高度并行计算和复杂的图形渲染,为电脑游戏、多媒体应用等提供了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
4. 通信模块现代电脑中的通信模块,如网卡和蓝牙模块,也广泛应用了VLSI技术。
通过集成电路的高度集成,VLSI技术实现了小尺寸、低功耗、高速度的通信模块,为电脑提供了高效的通信能力。
三、VLSI技术对电脑性能提升的重要作用1. 性能提升VLSI技术实现了电路尺寸的缩小和集成度的提高,使得电脑芯片在相同面积内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和功能模块。
这使得电脑的运算能力、存储容量和通信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2. 功耗降低电脑的功耗一直是制约电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通过VLSI技术,电路尺寸的缩小和新材料的应用使电脑芯片功耗得到了有效控制。
高度集成的电路不仅提高了电脑的性能,还降低了功耗。
离子注入
级联碰撞
移位原子
因碰撞而离开晶格位置的原子称为移位原子。 能量淀积过程 注入离子通过碰撞把能量传递给靶原子核及其电 子的过程,称为能量淀积过程。一般来说,能量淀积可 以通过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两种形式进行。弹性碰撞 能量是守恒的,非弹性碰撞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其他形 式的能。
当注入离子的能量较高时,非弹性碰撞淀积过程起 主要作用;离子的能量较低时,弹性碰撞占主要地位。 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弹性碰撞占主要地位。
离子注入
四、离子注入的缺点
产生的晶格损伤不易消除
很难进行很深或很浅的结的注入 高剂量注入时产率低 设备价格昂贵(约200万美金)
离子注入
五、离子注入的应用
可以用于n/p型硅的制作 隔离工序中防止寄生沟道用的沟道截断 调整阈值电压用的沟道掺杂 CMOS阱的形成 浅结的制备
注入离子在无定形靶中的分布
级联碰撞
移位阀能
使一个处于晶格位置的原子发生移位所需要的最小能 量称为移位阀能,用Ed表示。 注入离子与靶内原子碰撞的3种可能 1.碰撞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小于Ed,被碰原子在平衡位置振动, 将获得的能量以振动能形式传递给近邻原子,表现为宏观热 能; 2.碰撞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在Ed和2Ed间,被碰原子成为移位原 子,并留下一个空位,但它不可能使与它碰撞原子移位; 3.被碰原子本身移位后,还具有很高的能量,在它运动过程 中,还可以使与它碰撞的原子发生移位。
离子注入的沟道效应
沟道效应的定义 当离子注入的方向与靶晶体的某个晶向平行时,一些离 子将沿沟道运动,受到的核阻止和电子阻止作用很小,注入 离子的能量损失率就很低,故注入深度较大,此称为沟道效 应。 产生沟道效应的原因 当离子注入的方向=沟道方向时,离子因为没有碰到晶格 而长驱直入,故注入深度较大。 沟道效应产生的影响 在不应该存在杂质的深度发现杂质。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涵盖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学科,致力于研究和开发集成电路技术及其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之一。
因此,学习和掌握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成为了许多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生追求的目标。
通过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路设计、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他们将学会使用EDA 软件进行电路设计、模拟与仿真,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电路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工作。
此外,学生还将接触到最新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和封装技术,了解并掌握各种常用的集成电路元器件。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论是通信系统、控制系统还是计算机硬件系统,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支持和应用。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在受到集成电路技术的深刻影响。
从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从车载导航系统到医疗设备,都离不开先进的集成电路技术的支持。
因此,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生具备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总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对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生将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相关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不久的将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安排进行介绍和说明。
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引言部分将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位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会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的定义和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能够对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和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将高能带电原子或分子直接掺入衬底的工艺。
大多数离子注入机的加速能量范围在10~200千电子伏特。
(当然也有少数离子注入机使用高达几百万电子伏特的加速能量)。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过程中,离子注入机基本上是用来把掺杂离子(通常是有选择性的)加入到硅片表面。
在这方面离子注入超出化学掺杂(扩散)的优势,导致了它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中逐渐取代了扩散掺杂。
为了讨论这个重要而又复杂的技术,我们有必要在开头时确定出一个成功的离子注入工艺所需要达到的一些目标。
这将让读者可以知道我们所需要讨论的方面。
离子注入工艺的总体目标是:将所需要的元素原子掺入目标材料(例如,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中,掺入单晶硅衬底)。
为此,要达到如下的一些目标:1)注入元素必须达到指定数量;2)注入元素必须准确地停留在表面以下指定深度;3)注入必须限制在衬底的指定区域;4)需要时,应该可以电激活注入掺杂元素;5)尽量减少注入过程中对硅的晶体结构的改变。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必需满足以下注入工艺的几个方面:a)为达到目标1,设备必需能够精确地注入与监测注入元素的数量;b)为达到目标2,模型必需能够预测在注入与退火之后离子在注入层中的情况。
这样的模型还必需能准确地描述在不同的注入元素时(例:硼、磷、砷、锑),不同能量时,不同掺杂时(例:每立方厘米注入离子数),不同的衬底结构(例:无定形物质或单晶〔包括不同晶向〕),以及在硅衬底上的各种薄膜结构的影响;c)为满足目标3,必需有足够多的掩蔽结构来阻挡注入;d)为达到目标4,我们需要知道在硅晶格中注入的原子是如何电激活的;e)为达到目标5,必需有一个模型能够描述注入是如何影响晶格(包括损伤的类型与它在衬底中的位置)。
这个模型也必须能够描述在不同的注入元素、能量、掺杂、晶体结构与方向以及衬底温度下注入的情况。
而且,还需要一个相关的模型,用来预测晶格是如何最接近地恢复到注入前的状态,以及描述在不同的退火处理后存在剩余的晶格缺陷。
在以上第二个表列中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数都已解决了,我们正在继续尝试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提高设备性能,因为仍然存在一些空白。
在这一章里我们也将描述当前达到以上目标的进步。
在本章中我们将首先讨论用来描述模型的基础--物理机制,然后再给出从理论与实验结果中导出的模型的比较(例如,说明模型是如何很好地描述了实际的注入情况)。
此后,再讨论离子注入系统(包括安全方面和操作限制)。
在此之前我们将说明一下用来监控与测定在不同情况下离子注入的方法:a、注入掺杂,b、一块硅片上注入掺杂的均匀性,c、注入曲线,d、注入损伤,e、退火后损伤消失(和保留)的程度。
最后再给出一些与实践离子注入工艺相关的问题表1列出了一些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离子注入的重要应用。
形成pn结用于双极型与MOS器件。
CMOS生产-阈值电压的控制与调节;-隧道截止区注入;-形成源和漏极;-形成阱;-跃迁截止区注入;-浅近源和漏极的形成;-对反型阱的高能注入; 双极型生产-预淀积;-基极注入;-砷注入形成单晶硅发射极;-形成高阻区;-单晶硅电阻;-高能离子注入形成集电极埋层;-形成发射极;其他应用工艺-除气应用中的背损坏层的形成;(见第二章)-以二氧化硅的注入损伤来增强刻蚀;(见第十五章)-以光刻胶硬化来提高“干蚀”的凝阻度;-埋层的形成;-以注入氧或氖来形成硅绝缘层;-以离子混合来促进硅化反应。
以注入掺杂的定义开始我们的讨论是非常有用的。
注入机中离子束流范围是从10uA到30mA。
根据注入的元素、能量以及注入机的型号不同而不同。
单位面积上注入的离子数称作掺杂浓度,记作Ф。
典型的掺杂浓度从1011~1016cm-2,掺杂浓度与离子束流I(安培)、束流面积A(平方厘米)以及注入时间t(秒)有关:Ф=It/q i A (1)这里q i是每个离子的电量(通常等于一个电荷的电量:1.6x10-19库仑)。
离子注入的优点(与缺点)优点:-最重要的优点:能够精确地控制注入掺杂到衬底的离子数(例如,误差小于±3%),掺杂浓度控制在1015~1018cm-3范围,显然优于化学扩散技术。
-注入衬底的杂质比扩散掺杂工艺有更小的横向干扰,杂质横向迁移的减少使器件尺寸得到进一步减小。
-离子注入机的离子筛选功能使掺杂离子变得非常纯净,即使在离子源不是非常纯净的情况下。
-一个离子注入机可以用于注入不同的元素,而元素之间的污染非常小。
但记住,理论上这是个优点,但在许多注入机中一些污染仍然存在。
新型的离子注入机正为减小这个问题而进行设备技术革新。
-通过注入穿透表面层(如,二氧化硅)离子注入机可以将原子射入半导体,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来调节MOS管的阈值电压,这也是其他工艺所难以达到的。
表面层也可以用来作为保护层,防止金属和其他掺杂在注入过程中对注入离子的污染。
-对硅中注入离子的分布预测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例,对低能重离子的预测与实际的误差只有±10%,而对高能轻离子误差仅有±2%)。
-不同的掺杂曲线可以用多注入重叠地作出。
-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形成突变结。
-有许多材料适合用于做掩蔽层把离子隔离在不需要注入的区域。
掩蔽层可以防止离子注入到掩蔽层底部(除了掩蔽层边缘)。
作为离子注入工艺的副作用横向散射也会发生,但比横向扩散距离要短得多。
-离子注入是一个低温工艺,允许光刻胶之类的材料沿用作为掩蔽层。
-工艺所特有的高真空纯净环境降低了许多由于污染和损伤所造成的问题。
-注入工艺所需的参数控制可以自动完成,最重要的是发展到可以利用自动装片来完成操作。
离子注入的问题与局限性-离子注入引起靶材的结构损伤。
在晶体材料中(例,单晶硅片),产生了晶格缺陷甚至多晶硅。
为了恢复靶材到注入前的状态,在注入之后必须要有热处理工艺。
在某些情况下,严重的注入损伤是不可恢复的。
-注入的最大深度在常规的注入机(非高能注入机)上都相对较浅,特别对于重原子(例,砷)。
-注入元素的横向干扰仍然存在(尽管比热扩散要小),这是一个限制器件最小尺寸的基本因素。
例如,在MOS管中源和漏之间的沟导长度。
-在一些最成熟的硅片生产系统中,离子注入机是一种最复杂的机器。
为了提高使用效率,必须由专人小心地操作与维修。
-离子注入设备存在许多对操作人员尤其是维修人员的危害(例如,高电压和有毒气体)。
为了减小操作与维修这种设备时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
-一些老式的注入机在离子束腔中使用扩散泵,这可能会引起因回流油污造成的污染。
其影响在第三章中说明。
注入离子的掺杂曲线为了能够很好地控制掺入衬底的杂质数量我们有必要知道在注入之后注入原子的位置(例,应该可以预测深度分布或注入原子曲线)。
例如在为更新或改进设计一个新制造工艺流程时,我们需要用来选择适合的掺杂与能量。
我们用来精确预测注入曲线的是一个基于描述离子与衬底之间碰撞的能量交换机制的理论模型,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围绕这个理论模型是如何发展的来讨论,并且得出在何种状态下他们可以给出精确的预测。
图1给出了一些用来预测注入曲线的模型的推导过程,并指出在何种情况下它们可以用来精确地预测。
尽管这些模型的推导是非常复杂的,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作一些定性的讨论。
即使是在一个非常笼统的定性层次上的描述也是有价值的。
那就是提供读者一个对离子注入曲线预测的一个理解基础,也可以作为一个对与离子注入有关的其他物理机制的介绍。
这些包括注入过程中的沟道效应,注入对衬底的损伤和注入结束后穿过衬底表面薄层的反虫效应,由于读者可能需要得到一个有关注入曲线模型更深和(或)更定性的理解,在本章结尾给出了一些参考书目。
其中有些是有关原始模型的基本假定的,以及有些是有关的定性和定量的计算。
有关离子注入曲线的一些定义当一个高能离子穿透一个固体靶材时,由于与靶材的原子核碰撞而失去能量,所以只有一部分能剩余下来。
一个离子在靶材中运动直至失去能量的总距离称作距离,记作R。
作为离子与靶材原子核之间碰撞的一个结果,其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实际上,轨迹的总长度不是我们所感兴趣的)。
我们所关心的是轨迹在注入方向上注入离子能达到的深度,这个量称作投影距离记作Rp(见图2a)。
由于碰撞的数量(以及穿透离子每次碰撞所提供的能量)都是随机变量,具有相同初始能量和质量的离子将在靶材中形成一个空间分布。
Rp是一个离子注入到靶材表面下的一个平均值。
然而,有一些离子经历到比平均量少的散射次数。
得以能够到达靶材中比较深的地方。
另外一些则经受到多一些的碰撞,以致只能达到比Rp更近一些的距离。
因此,当大量离子被注入时,Rp就取决于停留离子最多的深度,这也就是注入曲线上最大值处的距离,在投影方向的静态波动由一个称为投影误差的量来表示,记作△Rp(见图2b)。
注入离子也有一部分向注入方向测垂直方向散射,在这个方向上的静态波动称为横向投影误差,记作△R⊥(见图2b)。
横向误差非常重要,因为它描述在注入掩蔽层边缘下的离子横向穿透的情况。
这样的横向穿透现象可能会影响到某些集成电路器件结构的尺寸限制。
通常△Rp和△R⊥的值是Rp的20%。
图3a展示的是在一个用较厚掩蔽层开的窗口下的靶材中注入离子的横向浓度分布情况。
可以看出在横向投影误差的影响下注入离子对掩蔽层边缘以下靶材的干扰。
图3b所示的是70千电子伏特硼原子在1微米深处的等浓度图。
当一个离子在靶材中运动时,不断地以与靶材原子碰撞(核碰撞)和与靶材中电子的仓库相互作用的形式转核能量在后一种机制中,传递给电子的能量能使电子激发到高能级中去(激发)或者把它们打出它们的原子轨道(电离)。
这样的靶材作用会逐渐减小离子的能量,直至使之停止。
如果在离子在靶材中运动轨迹上某一点的能量记作E的话,通过原子核碰撞减能的过程可以用单位长度能量损失Sn(E)来表示,由于与靶材中电子相互作用而减能的过程可以用单位长度损失的能量Se(E)来表示。
总约能量损失率(dE/dx)总,可以由这些耗能机制来表示:[dE/dx]total=S n(E)+S e(E) (2)如果在离子完全停止前的总距离为R,那么⌠E0R = dE/(-dE/dR) (3)⌡0这里E。
是离子的瞬时初始能量。
原子核的碰撞可以作为两小球弹性碰撞来得到简化(见图4)或是以一个更准确些的近似,假设散射是由与距离有关的库仑力相互作用产生的,在后一种描述中,必需给定一个原子散射的电位势场V(r)。
有一种较成功的基于离子耗尽近似理论的注入曲线预测模型称为LSS模型,这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作进一步讨论。
LSS模型应用了一个修正后的Thomas-Fermi电势场作为V(r)。
基于这个模型的计算显示了在低能状态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在高能情况下呈递减趋势,因为在高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