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3梯形面积教学5-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面积青岛版(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面积青岛版(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五章第三节,也就是梯形面积。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转化关系。
教学目标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梯形面积的计算。
第二是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转化关系,能够运用这个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重点是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转化关系。
为了讲解这个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梯形模型,平行四边形模型,剪刀,胶水,以及计算器。
第二步,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
我会让学生尝试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梯形,然后让学生动手剪开梯形,将其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转化关系。
第三步,我会给学生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会用PPT展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我会让学生动手用剪刀和胶水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第四步,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梯形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写在黑板上,同时我会用图示的方式展示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转化关系。
在作业设计上,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些梯形面积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其中一道题目是: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8厘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答案是48平方厘米。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认为这节课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能够理解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转化关系。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错,我在课后会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
拓展延伸方面,我打算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梯形的物品,比如梯形的水果盘,梯形的书架等,然后让学生测量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计算出这些梯形的面积,让学生将计算结果和实际物品进行对比,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梯形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梯形面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特征,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梯形实物,如梯子、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由此引出梯形的定义。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梯形,并观察、描述梯形的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移等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已学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并发现梯形面积与这些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3)小组合作,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梯形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再除以2。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计算给定梯形的面积,巩固计算方法。
(2)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梯形的特征、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梯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强调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寻找生活中的梯形,测量其尺寸并计算面积。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梯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梯形面积与已学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1. 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2. 梯形的特征: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3.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4. 实际问题:如何计算梯形花坛的占地面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梯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其他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梯形面积的计算》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梯形面积的计算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教学目标: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2、会正确、较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梯形面积公式教具准备:完全一样的梯形若干个。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六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进行铺垫。
谈话: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怎样计算?2、我们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怎样推导的?小结:我们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梯形的特征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二、串联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甲鱼池参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看,问题口袋里还有问题呢!你想知道吗?(出示问题口袋里的题目)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1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谈话:求1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那么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
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师归纳汇总:(表扬)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很了不起!从同学们汇报情况看大致有三种: a把梯形划分成两个三角形;b把梯形划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c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从我们的知识水平来看,老师提一个建议,用拼成大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比较简单,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都能拼成大平行四边形呢?3、小组合作推导公式谈话: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试试看!想一想:拼成图形与梯形之间有何联系?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并填在发现卡上。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4教学内容:梯形的特征和面积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课前准备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导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现在我就想考考同学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谁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呢?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课件出示3.我们先看第一个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300平方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20×15=300)你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5.出示转化过程并小结: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的!二.新课传授。
(一)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1.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图形(图),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图形?(出示梯形)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2.提出质疑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我们是否可以仿照平行四边形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和剪刀,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3.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展示成果。
(1)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没有变,面积是梯形的两倍。
)(2)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原来梯形面积的一半,面积没有变。
)4.我们用很多方法计算出了梯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东西象钢板等等是不能这样剪开来拼拼的,所以我们就需要知道计算梯形的面积规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的面积计算︳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计算︳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梯形的面积计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梯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难点是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和一些实际的梯形模型,学生们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梯形模型,引入梯形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梯形的形状和特点。
接着,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我会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激发学生们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上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梯形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学习梯形面积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我们一起期待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它们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至关重要。
一、实际梯形模型的使用我计划使用实际的梯形模型来引入梯形面积的概念。
这个实践情景的引入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梯形的形状和特点。
通过触摸和观察模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梯形的定义和构成。
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梯形面积计算的理解和记忆。
最新青岛版数学六三制小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三梯形的面积练习课教学目标:1、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梯形的面积练习,渗透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掌握观察、总结的学习方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有关梯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题卡学生准备:三角板、直尺、铅笔、两张完全一样的梯形卡片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回顾旧知,做好铺垫(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谁来说一说计算公式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张梯形卡片拼一拼、说一说。
最后找一名学生把公式板书出来: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字母表示式: S=(a+b)×h÷2推导过程回答预设:大部分同学的答案应该是: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面积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下底的和,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当然学生也可能有其他的转化方法,如把一个梯形可以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行,然后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学生不同转化方法的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再次板书强调“转化”的数学思想。
(2)谁能说说梯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公式中都有一个“÷2”?通过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对比,加深对面积公式的理解。
回答预设:公式基本相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2 ,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下底) ×高÷2,区别在底上。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
]。
回顾与整理——总复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教学五年级上册126--132页【教材简析】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全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和升华。
主要复习内容有: 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等知识。
教材共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 并以回顾、分类,整理等活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第二部分是涵盖全册各单元知识点的综合练习;第三部分是“丰收园”和“我想对爸爸、妈妈、同学和自己说”,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生活作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为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复习,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 .经历知识回顾整理的全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有关知识)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
师:在前面,我们通过解决三类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学会了小数乘、除法有关知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小数乘、除法知识进行解决。
这个星期天,老师去超市了除法的问题,学生从中自选一个问题解答。
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订正,在交流算法的同时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卖2.6千克鸡蛋需要多少钱?6.44×2.6≈16.74(元)2.25元能买几千克带鱼?25÷10.6≈2.36(元)……师:我们刚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小数乘、除法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对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
1.承上启下,引出知识点。
师: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你想到了有关小数乘、除法的哪些知识?学生可能会想到:(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2)求积、商的近似值;(3)小数乘、除法的简便算法;(4)循环小数的知识;(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合作整理、形成网络(1)学生根据上面的复习,与小组的同学相互合作,整理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把整理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梯形的面积》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精编)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解决相关的问题,综合了解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
2.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推理、归纳的能力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 情感态度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点)展开想象引到(线段)又通过想象引到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同学们看这个图形,你会想到什么?(平面图形的底和高)想象这是什么图形的底和高,用工具在作业纸上将想象图形的另一部分补充完整,并在图下写出你所知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字母表达式。
学生汇报时板书所学图形的图片及面积公式,回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引出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学生汇报梯形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联系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猜一猜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能是怎样的。
基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都与底和高有关,学生可以大胆猜测,然后探究验证。
桌上的学具超市里放有直角梯形、一般梯形等若干个,有完全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
然后分组探究。
具体做法:⑴自选学具。
(每个小组发如下梯形图片和探究表各一份)形状个数拼成的形状结论⑵提出要求:①做一做:利用手中的学具,选择你所需要的梯形,或拼、或剪…转化成一个以前我们所学的图形。
②想一想: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所转化成的图形与原来梯形有什么联系?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并尝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⑶小组合作,操作、观察、交流、填表,教师参与讨论。
⑷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借助课件演示)a、学生可能从以上梯形中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一个长方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青岛版 (2)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3。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梯形的面积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基本图形(直线型)面积计算的最后一个内容。
教材通过创设工人制作椅子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联想、推理等活动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
2.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联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3.通过经历自主探索、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单、梯形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出示信息窗。
谈话:瞧,工人叔叔正在给同学们制作椅子呢。
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椅子面是梯形的。
预设2:梯形椅子面上底32厘米,下底36厘米,高32厘米。
谈话:你观察的真全面。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制作这个椅子面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材?谈话: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预设:求“制作这个椅子面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材”实际上就是求梯形的面积。
谈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基于教材情境图,由信息窗的情境提出问题,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的理念。
二、借助经验,联想方法谈话:你想怎么研究?预设:我想先把梯形转化成已学习过的图形,再找转化后的图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然后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青岛版
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不管是平行四边形还是三角形,在推算面积公式的时候,我们都是把他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来,在数学上,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叫转化。(课件出示曹聪称象的画面)
S=bh÷2+ah÷2
(2)把梯形拆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求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
S=ah+(-a)h÷2
3、拼接法
平分梯形的高,旋转拼接在一起,同样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只不过此时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梯形的,上底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圆梯形高的一半。
S=(a+b)(h÷2)
公式总结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思考: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上底+梯形下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2、拆分法
(1)把梯形拆分成两个三角形,分别求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也可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片断标题:《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将来进一步学习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了平移旋转的思想,具备了初步的归纳,对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启发。本节课内容共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二是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梯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新旧图形的内在联系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三【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初步理解了割补、拼组等转化的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圆的面积的基础。
教材呈现了“转化图形——寻找联系——推导公式”的研究过程,提示了研究图形面积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目标】1.结合“工人叔叔修椅子”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实践验证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在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过程中,体会得出结论或检验真理要有事实依据,要以事实作为结论的支撑,培养实证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
3.通过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具准备】课件、微课、梯形卡纸、剪刀、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瞧,工人叔叔正在给同学们修椅子呢(课件出示信息窗)。
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追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求椅子面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材”,就是求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设计意图】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二、操作探究,推导公式1.引发思考,迁移旧知谈话:梯形的面积怎么求?你想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的研究经验解决问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尝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3.汇报展示,交流分享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拼组”的方法预设1: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面积 青岛版(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面积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梯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应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和性质;2. 学会使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3. 能够将梯形的面积问题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梯形面积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梯形模型、计算器;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进而引出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 新课导入:介绍梯形的面积公式,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使用该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梯形面积相关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梯形的定义和性质;2.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4. 典型例题的讲解;5. 课堂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梯形的面积;2. 提高题:解决一些与梯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3. 挑战题:探索梯形面积与其他几何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在练习环节中未能充分完成所有题目,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3 梯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转化”的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直尺、剪刀、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片,一般梯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课件展示课本的情境图,师:同学们,我校幼儿园新做了一批小椅子,在图中你发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每一个椅子面有多大?生:制作一个椅子面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材?师引领学生分析问题:这几个问题实际都是让求什么呢?生答:椅子面的面积椅子面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梯形。
教师引领:那么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研究“梯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㈠回顾旧知,铺垫引领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梯形的定义和特征,你还记得吗?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生:梯形有上底和下底,还有高,不平行的两边叫腰。
生:还有特殊的像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2.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时是怎样做的?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
生: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来推导三角形面积。
师:对,都是运用转化的思想,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有的知识来解决,你们能不能也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呢?㈡合作探究。
教师不给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动手操作,通过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参与探究。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谈话引导交流。
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图形,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其它小组的同学可以随时提问。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梯形的面积》教学建议
《梯形的面积》教学建议信息窗3——制作椅子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工人制作椅子的场景。
图中有一个近似梯形的椅子面和一个椅子面的平面示意图,拟引导学生展开对梯形面积计算的学习。
通过该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情境图进行观察,整理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与本节学习有关的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合作探索”中只有1个红点问题,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制作这个椅子面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材?”教材先呈现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进行研究;接着,教材又呈现了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梯形的直观图,让学生对比分析,发现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梯形的关系,进而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学生受已有经验的影响,可能会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也有可能用一个梯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其他图形。
最后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椅子面的面积。
“自主练习”第1题是基本练习题。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练习和交流,学生明确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时,无论梯形的位置如何,都必须认清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第2题是一道求水渠横截面面积的题目。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弄懂什么是水渠的横截面,想象出渠池底宽、口宽、渠深分别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关系,然后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第3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懂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这里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所需要的布料时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第4题是先测量再计算面积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独立计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及高的认识。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梯形的面积青岛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
梯形的面积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图片:老师问:同学们,你注意过我们的凳子的面的形状吗?
(播放课件)出示图片.
老师问:你看到图片,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ppt出示图片
教学例题.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情景图,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梯形
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
可以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求面积。
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 底× 高÷2
=(上底+下底)×高÷2
还有其它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
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其他的方法,然后交流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上,我们班的小朋友能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梯形的面积的有关问题,可真了不起!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进步,好吗?五、课后作业
作业:第74、75页自主练习。
5.3梯形的面积(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学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3. 能够应用梯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2. 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2. 应用梯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梯形模型。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分享他们对梯形的了解。
二、新课1. 讲解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2. 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梯形。
3. 学生观察并总结梯形的特征。
三、探究1. 分组讨论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推导过程。
3. 引导学生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四、实践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学生展示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答案。
3. 讨论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应用1.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梯形面积解决。
2. 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3. 讨论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探究、实践和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梯形的定义和特征,并学会了计算梯形的面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增强了他们的应用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详细补充和说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计算的关键。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以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以高除以2。
这两个公式是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基础。
2. 通过PPT展示一个梯形,并将其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
5上5-3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通过猜想、验证、实践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3.通过探索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乐于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梯形卡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课件出示情境谈话: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跟随工人叔叔了解了多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看,今天,叔叔帮我们钉板凳呢。
仔细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想解决什么问题?预设1:这个椅子面有多大?预设2:梯形的面积是多少?提问: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要解决什么?预设:梯形的面积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2.提出问题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需要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但是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还没有学过,你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产生对“梯形面积与什么有关”、“怎样推导梯形面积”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探究的欲望。
二、积极思考,引导猜想谈话:同学们都有了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总的思路都是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找到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才能确定是否正确。
那你想不想马上动手试一试呢?1.介绍学具谈话:老师为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一组梯形。
用这些梯形来完成验证任务。
2.研究建议谈话:在你们动手操作之前,老师要提出这样三点建议:(1)选择喜欢的梯形,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2)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3)根据关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青岛版 (3)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梯形的面积的内容。
教材分析:“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的特征,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引导学生仿照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把梯形面积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究的过程,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中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探索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学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掌握知识。
五、教学资源:课件、梯形纸片、剪刀六、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复习旧知 1、做好铺垫2、创设情景 2、提出问题3、合作探究 3、解决问题4、应用拓展 4、巩固新知5、合作总结 5、整理内化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能记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的吗?生: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进行演示)让学生说出三角形面积的两种推导公式: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沿三角形两边的中点剪开,经过平移旋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说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唤起学生的回忆,为学习梯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这里有一个灌溉堤坝的横截面,它的面积是多少?(课件显示图)它是什么图形?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梯形的面积。
师:你认为我们该从哪儿入手?生:可以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需要我们计算它的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
7
6
6
6
(3+6)×7 ÷2 = 9×7 ÷2 = 31.5(c㎡) 如果几个梯形等底等高,那 么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三、自主练习
聪明小屋.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形状不同的梯 形,并验证。 1cm2
(2+4)×2÷2 = 6× 2 ÷ 2
(1+2)×4÷2 = 3× 4÷ 2 = 6(cm2)
12.5 (7.5+12.5)×11÷2 =20×11÷2 =110(平方厘米)
三、自主练习
2.选择正确的列式 13 (1) (13+10)×8.5÷2 (2) (8.5+12.5) ×13÷2 8.5 12.5
(3) (13+10) ×12.5÷2
(4) (8.5+12.5) ×10÷2
√
10
三、自主练习
2个三角
1个三角
1梯拼平
2梯拼平
继续
二、合作探索
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上底
梯形的面积 =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高 高 =上底×高÷2 + 下底×高 ÷2 =(上底+下底) ×高÷2 下底
返回
二、合作探索
把一个梯形割补成一个大三角形。
上底
梯形的面积= 大三角形的面积 高 = 底 × 高 ÷ 2
=(上底+下底) × 高 下底
返回
÷ 2
上底
二、合作探索
把一个梯形割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高÷2 上底+下底
返回
=(上底+下底)×高 ÷2
二、合作探索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平行四边形。
上底 下底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高 下底 上底
3. 某水渠的横截面是梯形(如图)渠口宽8米。渠底5米,
渠深1.8米。求它的横截面面积。
(8+5)×1.8÷2 = 13×1.8÷2 = 11.7(平方米) 答:它的横截面是11.7平方米。
三、自主练习
4.
做10件这样的围裙,大约用多少平方米布? (40+60)×30÷2 ×10 = 100×30÷2×10 = 15000(cm2)
15000cm2=1.5m2
答:做10件这样的围裙,大约用1.5平方米布。
三、自主练习
5.木材场常常把木材堆成下图形状。试算出图中木材
的根数,并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释算法。
(3+7)×5÷2
= 10 ×5÷2 = 25(根)
答:这堆木材共有25根。
三、自主练习
6.计算下面每个梯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单位:cm)
÷ 2 ÷ 2
=(上底+下底) × 高
想一想: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会用字母表示吗? ×高 ÷ 2 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 用字母表示: S =(a+b)h ÷ 2
返回
二、合作探索
制作这个椅子面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材? (32+36)×32÷2
=68×32÷2
=2176÷2 =1088(平方厘米) 答:制作这个椅子面需要1088平方厘米的木材。
梯形的面积
情境导入 合作探索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上底:32厘米 下底:36厘米 高: 32厘米 制作这个椅子面 需要多少平方厘 米的木材?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索
制作这个椅子面需要少平方厘米的木材?
探索活动要求 1.想一想。求椅子面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 2.猜一猜。可以把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会验证你的猜想吗? 3.做一做。利用学具拼一拼,摆一摆,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5)×2÷2 = 6× 2÷ 2
(1+3)×3÷2 = 4× 3÷ 2 = 6(cm2)
= 6(cm2)
= 6(cm2)
试一试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17+23)×15÷2 =40×15÷2 =300(m2)
(18+9)×10÷2 =27×10÷2 =135(dm2)
三、自主练习
1.任选一个图形计算它的面积(图中单位:厘米)
42 7.5
30
26 (42+26)×30÷2 =68×30÷2 =1020(平方厘米)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