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经 验 交 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以往枯燥乏味的数学相比,现在的数学课有了很大改变。
但许多小学课堂中的数学教学模式还是以“讲练模式”为主,老教师由以前的“先讲后练模式”改变为“精讲多练模式”,中青年教师由“精讲多练模式”改变为“讲练+动手操作+多媒体辅助模式”。
这样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也失去了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我认为: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至关重要。
说白了就是让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类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应当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这些联系起来,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搭建学生自主探究的桥梁,使学生形成在生活中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新课标的“三维”要求。
一、激发学习动机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例子。
如一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数出具体物品的数量,把抽象的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这些数有血有肉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生认识“1”这个数时,告诉他们“1”可以表示一支铅笔、一棵树,还可以表示一家人,一筐苹果、一群小鸡,一所学校,一座城市等,使学生理解“1”的概念,为今后理解单位“1”打下基础。
又如三年级的长方形面积就是学生在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出现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你们的课桌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分米来测量课桌的长、宽,量出的长、宽分别是5分米8厘米和3分米9厘米。
这时,把长、宽不是整分米数的遮住,余下的就是一张长、宽都是整分米的课桌,然后,教师让学生拿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去量这张桌面的面积。
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一、对数学的重新认识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
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
1、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
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
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
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
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
让初中数学走进生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让初中数学走进生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使情境设置贴近生活.一、创设教学情景,使数学教学生活化陶行知说过,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教育与生活隔绝,其力量极小.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组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把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在学习圆锥的基本知识时,让学生观察圣诞帽的制作过程及用料计算的情景后,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这时,我便进行了课外延伸,运用多媒体显示各种带有圆锥形状的艺术造型,让学生通过观察,结合自身需要和能力范围仔细选择,并认真填写设计和制作工艺品的图表并标出数据和计算用料.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巩固了圆锥及其侧面展开图的知识,而且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此外,通过此项活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艺术教育以及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思想教育,实现教学与育人的统一.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学习身边的数学,并应用到生活中去,体现数学的应有价值.这就需要教师积累大量的资料,有着跨越学科界限的丰富知识,才能使教材为我所用,得心应手,变“教材牵着教师走”为“教师牵着教材走”.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揭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我们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5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去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讲“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时,我想,用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最好,就是为什么人人都想走近道儿.可以画几种走法儿让学生们选,然后问他们为什么都选那个最直接的路呢?他们会说那条路最近.为什么它最近呢?怎么证明呢?联系到学生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应用到的东西,他们才容易理解,也容易思考,并很快地举一反三.有学生举这样的例子,一条狗见到前面的骨头总是沿直线向骨头跑去,而不会绕几个圈,或走曲线去吃骨头,除非它是一条疯狗.三、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自觉地把所学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使数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学习认知图形时,可引导学生根据周围的事物编题,如对学校的建筑物等;学了四边形后,让学生把周围能用四边形表示的事物写出来.学习轴对称知识后,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说出哪些物体在平面上是轴对称图形等.因为学生举例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初中数学,能够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所以说用好数学也是一门技艺.在学习了“量长度”后,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教师有一段铁丝,想用它来晾衣服,但不知它够不够长,请学生量一量这段铁丝实际有多长.要量出铁丝的长度,我们先要做什么?在测量时和得出数据后会碰到什么问题.在给出挂衣服地方的长度后,这条铁丝能不能用?在这样一个实际测量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能力以及估计、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还会增强策略意识.这些例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以上这些生活味道十足的题目是从生活实际入手,把知识点融于生活当中,又把生活融于学习中,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更轻松、有趣.总之,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的实践中去.因此,数学教学应当融入于生活,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创设情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让生活数学化 让数学生活化
是几 吨水 。希望 同学们从我做 起 , 节约每一 滴水做起 。 这 从 ”
样把知识 与思想教育 融为一体 , 使学生 增强节约意识 , 受到 了
一
次很好 的思想教育 。
五名 , 从后数是第 八名 , 这一 队共有几 人 ?” 到 了, 想 同学们在 教室的座位 , 通过数某 一组 的某 一位同学 , 让学生清 楚地 看到
教材的编写 , 在让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 同时, 感受身边的数 学, 生活中的数学, 学会用数 学知识解决 问题。
关键词
中 图分 类号 : 6 3 G2.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爸、 妈妈商量 一下 , 以采用 哪些节水 方法 ?” 可 我首先让 学生 说说, 为什 么要节约 用水 ?使学 生明 白节约用水 的重要性 。 再 让 学生说说你知 道哪些节水 的方法 ?一位 学生说 :我妈妈经 “
常把洗 衣服 的水用 大盆盛起来 冲便池 , 把洗菜 的水用来 浇花 。 我想 , 我们家 一个月 能节约一吨 水。 “ ” 他妈 妈这种方法不错 ,
唯一 的资源 ” 大胆 而创造性地 处理教材 ,甚至 是重组或 改 。“ 编 教材 , 那是教师 的业务权利 。 在教学 中, ” 根据 教学 内容 , 我
“ 只要 大家都有 了节约 意识 , 一天节约 一盆水 , 一个月就
尽 可能运用学生 熟悉 的、 感兴趣 的, 贴近他 们实 际的生活素材 来代 替 。例如 : 教学三年 级上册 “ 在 数学广 角”中的排 列组合 问题 时, 逢我校 刚举 行 了三 、 恰 四年级学生乒 乓球 比赛 , 并且
N
然
摘
坛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味”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味”数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门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都对数学课堂产生了厌倦和恐惧感。
数学并不应该被局限在枯燥的公式和算术之中,它实际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生活味”,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食物、交通、购物等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理解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比例时,可以通过模拟烹饪过程来让学生计算原料的比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数学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际运用的知识。
在引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和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活动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拼图比赛、数学算术比赛、数学趣味运算等活动,通过竞赛、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样一来,学生们便可以在参与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和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历史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和数学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渊源和应用,加深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数学定理的发现历程以及数学应用案例,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和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一种枯燥的知识,而是一门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学科。
通过讲解数学故事和数学历史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和挑战来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解决问题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的数学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数学与生活融合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数学与生活融合教案数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与实际生活无关。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人逐渐明白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数学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将数学与生活融合,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实现数学与生活的融合,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2. 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排序、分组、分类、比较等基本概念和运算符号,以及小学数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2.以数字的排序、分组、分类、比较等为基础,打好数学基础,扎实学习数学;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字的分组、分类、排列和比较1. 数字的房间探索游戏–学生通过分组、分类、排列和比较数字来认识数字的属性。
2. 数字的组合游戏–学生通过分组来得到一种新的数字,探索数字之间的联系。
3. 排序游戏–学生通过排序,学习多个数字之间的比较,获取数字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数字的运算符号1. 加法和减法游戏–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符号。
2. 乘法和除法游戏–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符号。
3. 选择运算符号游戏–学生通过选择正确的运算符号,来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三单元:数字的应用场景1. 买东西的游戏–学生通过购物游戏来演示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计算面积和周长–学生通过测量物体的面积和周长来运用数字的知识。
3. 时间表游戏–学生通过制定时间表,来演练数字在时间管理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板书、PPT等多媒体方式来讲解数学知识。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概念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提高农村学生学习数学效率
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提高农村学生学习数学效率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等的数学活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目的。
其教学理念体现了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根据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然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知识的过程。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当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建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将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呢?一、创设情景,活用“生活”。
二、活化教材,走进“生活”。
三、捕捉资源,引出“生活”。
四、自主探究,制造“生活”。
关键词:数学生活提高效率活用走进引出制造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等的数学活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目的。
其教学理念体现了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根据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然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知识的过程。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精选2篇)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精选2篇)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篇1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
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
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
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
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要勇于创新,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一有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质可供学生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篇2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
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
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
然后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
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
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挖掘教材中所能呈现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识,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数学课堂教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拉开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学生固定在一个看似有趣的“数学世界”里,而排斥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之外,那么学生只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
因此,数学只有与生活“链接”在一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象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使用电脑制作了课件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
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到商店里购物好不好?生:好!(电脑显示情景)师: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这是什么?生:皮球。
师: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一道应用题吗?谁来编一编?(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生: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编题高手,现在老师来变魔术(把一部分的红色皮球变成了花皮球)。
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另外一道应用题吗?(电脑显示情景,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生:商店里有6个红皮球和18个花皮球。
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师:同学们越编越精彩。
让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
处 理 教 学 内 容 ,根 据 实 际 需 要 对 原 材 料 进 行 重 组 , “ 简 ” 书 本知 识 ,开放 课 堂 ,拓 展 学 习 时 化
空。
四 、高 于 生 活 .创 造 生活 数 学 化
如 在教 学 《 类 》 时 ,我 运 用 主题 图设 计 了 分
地获取知识 。变 “ 教材 ”为 “ 教材 ” 教 用 ,灵 活
紧结 合起 来 ,把 所 学 的知 识 应 用 于生 活 实 践 中 。 加 深 了 学 生对 所 学 知 识 的 理 解 。 同时 也 让 学 生 体 会 到 数 学 离不 开 生 活 ,生 活 离不 开 数 学 ,用 学 到 的 数学 知 识 解 决 生 活 中 的 实 际 问题 ,是 学 习 数 学
知 识 运 用 到 生 活 中 去 ,让 所 学 知 识 回归 生 活 空 间 ,在 生 活 空
“ 活 化 ”实 现 “ 学 化 ” 生 数 ,把 “ 生活 化 ”与 “ 学 化 ”融 合 在 数
一
起。
一
问 中实践 ,解决身边 的数 学问题 。了解数学在现 实生活 的作 用 ,体 会 学 习 数 学 的 重要 性 ,从 而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兴 趣 ,
“ 讲 台成 为舞 台 ,让 教 室成 为社 会 ,让 教 让 师 成 为 导 演 。让 学 生 成 为 演 员 。 在 探 究 新 知 的 ” 过 程 中 ,教 师 应 注重 所 学 知 识 与生 活 、 活动 的结
合 。以便 让 学 生 在 亲 切 的 、有 效 的学 习 活 动 中认 识 数学 ,理 解 新 知 。 数 学 知 识 本 身 是 抽 象 的 。但 它 又寓 于生 活 、扎 根 于 现 实 。教 学 中要 充 分 借 助 学生 已有 的 生 活 经 验 帮 助 学 生 加 以 理 解 .更 能 体
(数学论文)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力
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的确,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就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为数学问题就产生于生活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己身边事情的联系。
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知识与他们熟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提高学习数学的学习能力。
如下就是在教学中的一些点滴。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的《认识时与分》例1时,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因而创设一个所有学生读熟知的情景,由一副有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景,图中还有一个钟,钟面标有出个时间,老师说:“同学们,你知道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学生看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因为这情景图太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了,学生由眼睛获取到的数学信息,是那么熟悉,而不陌生,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处理相关的数学信息,获取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准确说出时钟的时间。
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供给生活工具,培养学生探知能力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
“实践出真知”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
实际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中得到的。
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
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赣县南塘中心小学钟益青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
学生如果领悟到了这一点,就会觉得数学离我们很近,很亲切,它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自信、还可以培养主人翁意识:争当生活的小主人。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同时还指出:“要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师应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领悟到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呢?一、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平均数》教学案例片段:师:喜欢拍皮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玩拍皮球的游戏。
“红队”和“蓝队”你们各选三人来进行比赛。
(比赛结果:红队三人一分钟拍的次数分别是:34、42、28;蓝队三人一分钟拍得次数分别是:48、27、52.)生:蓝队赢了。
师:为什么?生:都是三个人,红队一共拍了104下,蓝队一共拍了117下,当然是蓝队赢了。
师:我明白了,当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比较总数就行了。
红队有点不服气,想再比一次,蓝队让他们再添一人四对三,一决胜负。
结果红队再添一人后士气大增拍球总数为150,而蓝队是140。
师:这次红队赢了。
生:这不公平,红队人数更多怎么能比呢?这时水到渠成自然过渡到平均数的教学,老师用学生拍皮球比赛的生活情景让大家都参与到课堂中,仿佛身临其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
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环境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有效利用学生周围现有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感觉数学的真实性和生活化。
如一年级的教学:学习认数时,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扇窗,每扇窗子上有几块玻璃;数一数自己学具的件数;学习加减法的意义时,引导学生根据周围的事物编题;学习了图形后,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哪些物体是圆柱体的,哪些物体是球体的;学习了位置后,让学生用前、后、左、右描述自己周围的同学;学习了学看钟表后,让学生观察早晨几时多太阳从东边升起,傍晚快几时,太阳从西方落下。
让数学走进生活,让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让数学走进生活,让课堂因生活而精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来学习、理解数学。
”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的限制,努力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连接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与它们的相互碰撞中,获得清晰的认识,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拈取生活中的素材,以充实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一、感受生活,培养数学意识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有人认为,数学只是在课堂上用得上,课堂外就用处不大,顶多就是买东西的时候算算多少钱而已。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白到数学的作用,我就让学生通过画面去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地方要用到数学:生活中买东西的时候要用到数学知识,银行职员在帮助人们算利息时、结算一日的存款率时要用到数学知识,医院要统计病人的康复率时要用到数学知识,就连农民伯伯施肥时都要用数学知识去计算一下水与药的比例。
看完这些,我还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上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数学知识,学生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月缴纳电费,去市场买菜,以及医疗、教育,凡是日常生活中的吃、穿、用、行,都与数学有关。
最后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科都很重要,尤其是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把它学好。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稳定的兴趣,有了这些,数学的教学也可以就顺利地开展了。
二、联系生活,引出数学问题儿童心理学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相容,学生接受、理解的效果就越好。
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早晨,小明和爸爸去吃早饭,来到了小吃店,只见食物单上写着:馒头0.3元、包子0.4元,面条1.5元、馄饨2.2元。
爸爸问小明:“你吃什么?”小明说:“吃一碗馄饨和一个包子。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摘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要让学生更直观、更直观地理解数学,就必须把小学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些真实的数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应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灵活地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并在教材资源整合、作业设计等方面加入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加生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提升建议引言: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所不在。
因此,把数学教育引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
数学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一些数学实例,把小学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离自己很近,让他们远离自己,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和排斥,让他们乐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正确的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一、寻找“生活”,走进“数学生活化”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课本中找到与课本有关的知识,并把它们应用于课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生命中。
(一)创设情景,活用“数学生活”在教学中,老师们围绕着课本,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数学问题,使枯燥的数学课程和丰富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创造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比如“租船问题”的教学,要创造一个数学情景:我们班要组织一次远足,男孩22个,女孩22个,一条8个人的小船,要租几条?于是,孩子们就开始了自己的计算,有人说要租5条小船,有人说要租6条小船,还有人说……把学习过程融入到了生活中,把学习的痕迹抹去,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的隔阂融为一体。
(二)活化教材,走进“数学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在实施数学教育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创造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例如在《里程表(二)》教学之前,安排学生在父母的引导下,查看家中的汽车或摩托车里程计的读数,并用笔记本记录;一天之后,再次记录里程计的读数。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一、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数学的应用。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例子,让他们逐渐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购物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折扣后的价格;在做饭时,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比例关系;在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加愿意学习数学知识。
二、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对待不同的学科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对于数学这样的抽象学科,学生的兴趣往往不高。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内容。
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结合一些流行的动漫角色或游戏角色,设计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乐趣;可以引入一些数学谜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数学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而学生的情感体验往往会影响到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组织一些富有创意的数学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
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学科,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生活和实践的支持。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进行一些数学建模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意义。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例如购物打折、餐厅用餐人数的计算、公交车班次的时间间隔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精确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采用游戏化教学的形式,设计趣味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还可以利用实验、模型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视觉体验感。
教师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是一门需要持续练习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出现挫折感,缺乏自信心。
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与鼓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教师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化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数学学习心得和体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快乐感。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需要不断努力的工作。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数学学习的恐惧和压力,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感。
追寻生活与数学融合的教学
、
认真揣 摩教材意 图 。 生 让
活为 数 学 奠 基
教 育心 理学 的研 究表 明 : 当 学 习 材 料 与 学 生 已 有 的 知 识和 经
滩 。 ” 觉 得 他说 的有 道 理 吗 ? 为什 么 ?这 样 的 改 编 不 你 仅 达 到 了 练 习的 目 的 ,而 且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学 习数 学 可 以解 决 生 活 中 的 实 际 问 题 。这 样 的 练 习 , 正 将 数 学知 真
燥无味 . 趣缺乏 。 兴 因此 , 学 教 学 生 活 化 , 须处 理 好 数 学 与 生 活 之 数 必
做好 “ ” “ ” 研 究 。所 谓 “ ”就 是 这 节 课 的 目标 点 与 面 的 点 ,
是 什 么 , 幅 情 境 图 的 教 学 意 图是 什 么 。所 谓 “ ” 就 这 面 , 是 这 个 单 元 的 知 识 网络 是 怎 样 的 ,这 个 知 识 点 的发 展
融合 。
一
三 次分别 进 了 1 O双 分别进了 l 2普 0双 、0双 、0 4 5 0双 , 三
次 分 别 要 多 少 钱 ? ( ) 滩 型 的 三次 分 别 进 了 1 3沙 0双 、d 6 双 、0 70双 , 次 分别 要花 多少 钱 ?( ) 一想 , 什 么 六 三 4想 为 月份 的进 货 数 量 猛 增 ? ( ) 明 说 :商店 附 近 可 能 有海 5小 “
国 结 , 了 较 长 的 时 间来 讲 这 方 面 的 内 容 , 使 这 节 课 花 致
的 教 学 目标 没 能 达 成 。 第 二 种 倾 向 , 视 教 材 生 活 化 , 轻
此 时 , 们必须先 深入研 究教材 , 在单元甚 至全册 、 我 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
摘要: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
我们应当把现实生活当作学生认知水平的活水,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学生去发现、体会、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生活
数学是一座奇妙的殿堂!几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却组成了我们周围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只要你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这门学问无处不在。
我们应当把现实生活当作学生认知水平的活水,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生活问题数学化
1、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来源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和感受数学知识。
例如,节假日经常看到:
……各式各样的打折促销活动,引来无数的顾客,就有学生提问“打折是什么?”从而引入了“折扣”的教学。
生(甲)和爸爸一起通过计算来进行商品利润与打折的分析:
“商场的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还是不盈不亏?”
学生甲先估算了盈亏再通过准确计算检验自己的判断。
她的分析计算如下:
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这两件衣服售价多少,•进价多少,若售价大于进价,就盈利,反之就亏损。
现已知这两件衣服总售
价为60×2=120元,现在要求出这两件衣服的进价。
盈利25% ,亏损25%就是盈利-25%。
我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 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 元,根据进价+利润=售价。
列方程得: x+0.25x=60 解得 x=48 “两件的进价一共96元,商家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当然是盈利了!”对于她的验证我们很是赞许。
让孩子们利用生活中打折的经历练习,探索规律(进货价=买入价=成本价;定价=标价=成本+利润=成本价×(1+利润率);售价=卖出价=定价×折扣;利润=挣的钱=售价-成本价;利润率=成本利润
100%;折扣=定价售价)。
这样把社会生活
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索数学问题,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
积极探索;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
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自己提,规律
自己找。
2、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问题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三位同学到台前进行篮球投篮比赛,让每个学生投不同的数次,同时在列表中填上每位学生的投篮次数和投中个数,然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哪位同学是投篮冠军?”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上,很快就知道谁是冠军,还从中发现并很快理解了命中率这一数学问题,再引伸让学生学习发芽率、出粉率、出油率、成活率等数学知识。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生活现象中选取素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
1、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生活世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
例如:生(乙)通过和妈妈一起研究市场研究数据了解了她妈妈的工作中有数学分析方法的运用:
子渠道重要性:2010 春节 购物者调查
她从数据表中得出:卖场和超市在过节前两周是消费者大批量购物的商峰,因为卖场里产品数量多,而且好停车,聪明的消费者都是选择在过节前一次性购买很多产品,在这个时间段,商场会有非常多的促销和陈列,有很多的导购人员,还会有很多的礼品赠送,这个时候买东西最实惠了。
而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的促销时间则是在节后一、两周才是销售高峰期,这是因为过节放假了,人们多数在家休息,有时候家里有亲戚朋友来玩,家门口的便利店比较方便补充购物。
数学的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原来是这么神奇呀!
2.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归宿。
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有趣,使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例如:学完“最大公约数”后,让学生设计一个用方砖铺课室地面的方案。
(课室的长是7.5米,宽是6.5米。
)经过小组的研究、计算后,设计出:用30cm ×30cm、40cm×40cm、50cm×50cm、60cm×60cm等规格的方砖铺地几种方案。
经过学生的交流选出50cm×50cm的方案。
理由是:选用这种方案,可以
全部都用整个的方砖,既美观,又便于铺贴。
不浪费方砖,比较经济实惠。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
3.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数学”。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所说:“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
例如:
学习“利息的计算”后,我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把自己的零用钱存入银行。
通过实践,学生不但从银行了解了存款的类型、各种存款种类的利率,而且还考虑了存款的方式:是逐年存再逐年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存入,还是两年整存整取?该怎样存比较合算?
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运用中获取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分析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把数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让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
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并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