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土地资源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土地资源》教案
1. 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我国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人均占有量以及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和其底下的上层土壤,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舞台。
2. 土地资源的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其他土地。
3.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各类土地资源齐全,但比例不同。
4. 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建筑用地和其他土地分布较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我国的重要性;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人均占有量以及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难点: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各类土地资源齐全,但比例不同。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我国的重要性。
3.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人均占有量以及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4.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土地资源的认知和感悟。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正反面案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类土地资源的的空间分布。
3. 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土地资源分配,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共45分钟,其中讲解土地资源概念、分类及重要性约15分钟,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情、人均占有量及分布情况约20分钟,讨论及分享环节约5分钟,总结及布置作业约5分钟。
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教学设计
4.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有一定认识,但实际行动不足,需要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土地资源知识。
4.适时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5.强化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讲解:
(1)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分布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各类土地资源的特点;
难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土地资源保护行动。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土地资源的现状,增强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
4.开展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念,认识到土地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要珍惜和合理利用;
2.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土地资源保护,自觉承担起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
3.培养学生对我国土地资源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土地资源》教案
1. 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3. 培养学生热爱土地,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资源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难点: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土地资源利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 讲解土地资源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3.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如总量、人均占有量、利用状况等。
4. 讨论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如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
5. 讲解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如耕地保护、退耕还林、城市土地利用等。
6.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成功案例和问题案例。
7. 总结:强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必要性。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 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原则,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
难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八、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土地资源利用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原则。
2. 讲解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原则,如农业、工业、城市用地等。
3. 介绍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4.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成功案例和问题案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6. 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的模拟调查和评价。
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篇一: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土地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
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
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
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
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一. 教材分析《土地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土地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2.难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调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料。
2.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设计好教学问题及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各类土地资源的比重及分布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土地资源调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所给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价。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土地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章内容较为重要,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土地资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难点: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保护的认识。
3.调查法:让学生课后调查家乡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成功案例和问题案例。
2.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3.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乡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土地资源的理解。
5.拓展(5分钟)介绍我国政府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主要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土地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面尚有难度,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土地资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
2.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案例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各类土地资源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具体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案例,讨论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分析成果,总结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土地利用、农业土地利用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保护。
初中地理科普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土地资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科普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土地资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特点;
(2)知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理解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填表、讨论、分析数据、收集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利用各种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和思考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通过八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
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
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由于地理是“豆芽”科,学生重视不够,这是一部分学生地理成绩提高不上来的重要原因。
八年级下学期面临会考,从现在起必须做些工作,加强学生的重视,为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土地资源
新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土地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2节土地资源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构成特点。
2.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概况。
3.理解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地理统计图表,进一步巩固这类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征。
2.我国不同农业用地的分布。
难点:我国不同农业用地的分布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教师用投影仪呈现诗歌:土地是什么?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同学们从诗歌中听出了什么?教师:的确,土地资源对于我们非常重要,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
那么我们对土地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我国的土地资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分布。
学生:土地对于自然界和人类都非常重要。
探究新知:板书: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土地是万物之母、衣食之源,依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土地资源可以分成不同的利用类型,同学们观察教材和多媒体展示的图片,给我国土地资源进行分类。
教师(精讲点拨):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等类型,其中耕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等类型;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利用的土地不是一定不能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利用效率会越来越高。
教师(展示教材第68页图3.7和图3.8):请同学们分析两幅柱状图,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3.7估算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大致是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几分之一。
(2)根据图3.8估算中国人均耕地、草地和林地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
(3)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教师(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其构成比例也不尽相同,同学们读图找出表中难以利用的土地、可利用草地、林地和耕地所占的比例。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运用资料 ,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的根本特点。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 ,掌握土地资源的分布;运用资料 ,分析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重点与难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根本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读图分析、资料分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过去的家乡与现在的家乡比拟 ,我们可知这说明经济在腾飞。
那么在同一块土地上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如何?我们共同来学习土地资源。
二、新课学习〔一〕类型齐全 ,耕地比重小1.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自然资源它孕育了万物 ,是衣食之源 ,是生活的场所 ,是生产的场所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3.土地资源现状分析归纳:分析: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局部国家的比拟图和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拟图归纳: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分析: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归纳:土地类型齐全 ,但我国耕地少 ,而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 ,后备耕地缺乏。
阅读材料: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 ,但尚未被开垦的宜耕土地 ,它是仅次于耕地的优质土地资源。
据调查 ,我国除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外 ,真正未利用的荒地很少。
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总量约1亿公顷 ,其中 ,可供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只有1 300多万公顷。
土地资源教案(精选8篇)
土地资源教案(精选8篇)土地资源篇1指导思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 1课时●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
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学会分析土地资源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2.难点:理解土地资源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表教学法:利用图表和实例,直观地展示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分布,便于学生理解。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及相关资料。
2.图表、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教学视频或动画。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和分布的动画引入,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呈现(10分钟)1.用PPT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2.通过图表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析一些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并提出解决办法。
巩固(5分钟)用PPT展示一些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节约用地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措施的意义和效果。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2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身边的事例,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理解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建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构建人地和谐的地理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学具准备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
收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制作成演示文稿。
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播放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
教师:歌声中的“妈妈”指的是谁?学生回答。
承转:土地是山川之根,是万物之本,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讲授新课一、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引导: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都合理吗?你听到或看到哪些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教师展示土地资源破坏的景观图片,师生互动,读图感知林地、草地、耕地因为部分人的急功近利而遭到的破坏,通过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知。
阶段小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内容主要涉及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热爱土地、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土地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保护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的实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讲授新课:介绍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现状。
3.案例分析:选择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看法,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爱护土地、保护资源。
6.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识。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教学设计
2.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回顾相关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能力:针对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数据解读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4.情感教育:结合土地资源保护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环保意识。
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增强实践体验。
-结合课后作业,布置与土地资源相关的实践性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5.注重情感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环保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其自觉承担起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
3.通过学习土地资源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及开发潜力。
3.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和方法。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利用状况及开发潜力。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土地资源分布与利用状况,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3.掌握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教案二: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自然地理环境教案二: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知道土地资源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
4. 理解土地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内容1. 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土地资源是指人类利用的陆地及其附属水体,包括大地、水域、植被、动物、微生物、大气、水、土壤等。
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土地资源可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等。
2.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和农业生产中。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受到挤压和消耗,出现了一系列问题:(1)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用地扩张速度加快,大量贫瘠土地被征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2)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用地扩张速度快于其他用地,大量农田被征用,造成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3)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污染物排放与无序开垦使得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下降,相应的土地价格上涨导致土地资源配置不均。
3. 土地资源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土地资源的保护对于人类、社会和整个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土地资源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土地资源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稳定。
(2)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好土地资源可以维护社会生产力和人类利益。
(3)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供应与需求矛盾日益加剧,保护好土地资源才能为子孙后代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4. 土地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1)加强立法和监管。
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政策和法律制度,建立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监察机制,对违法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进行处罚。
(2)优化土地利用方式。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减少不当用地,加强农业节水和水利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生态保护。
优化城市布局,控制城市用地规模,防止建设在敏感区域和有生态保护价值的区域。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土地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深入学习土地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学会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土地、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难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的图片、数据等教学素材。
2.准备PPT,展示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
3.准备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数据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让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引导学生从实际数据中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的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我国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以及利用状况,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具体的土地资源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土地资源图片、案例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安排好课堂练习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土地资源的照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等。
同时,分析各种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如耕地面积减少、林地破坏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政策。
然后,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最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第3课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第3课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以及利用状况,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宝贵性,从而培养他们节约用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土地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案例分析材料。
3.安排好课堂练习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美丽景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让学生对土地资源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些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土地资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
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
源存在的问题。
3.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
资源保护意识。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内容点析和教学建议
1.土地资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
这样的安排比直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图3.6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文字说明,体现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不同。
这种更注重感官体验的教学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貌差异及经济差异。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知识,从“有
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重等。
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不足的现状做了分析。
图3.7和3.8以数据和统计柱状图的形式说明了我国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构成不合理的问题。
而“阅读材料”补充说明了“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国情现状。
应当通过指导学生读图,使其学会初步分析我国土地构成的状况及问题所在,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作为农业之本,承担着解决十余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的重责。
一方面,我国本来就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减少;而人为破坏,不合理的乱占耕地现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则使本来就不容乐观的耕地、林地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又使得以上问题变得雪上加霜。
教材中的“活动”不是作为课后反馈练习出现在这里的,而应作为学生们学习新课的一个重要活动加以展开。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先结合课文提供的资料以及前面学习过的地形、气候知识,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做出评价,再深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现状及问题。
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突出“水与土”的矛盾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既可作为我国土地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作为一
个单独的专题加以学习。
图3.9如果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季风区图”、“中国干湿地区图”配合使用,将起到更直观的效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表比较,自行归纳总结出我国土地分布的规律,并说明各类地形分布与地形区、季风区及干湿地区的相互关系。
这也是教材第69页活动1的主要内容,它体现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都大
有裨益。
活动2则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异,将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摆在学生面前,突出“水与土”的矛盾: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多发展灌溉农业;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该活动引导学生从水土资源的匹配情况,去分析地区农业生产的合理性,不仅旨在增加学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旨在加深学生对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通过以上内容的铺垫,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
教材中特别指出: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供人类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遭人为破坏,则可
丧失其生产能力,不能再生。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教材选择了最具代表性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及土地荒漠化来加以说明。
建议教师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们收集更多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结合自身的体验,例如北方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农村私建住房乱占耕地、墓穴占地等现象,通过自学和班内交流的方式,列举更多的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实例,来共同加深对国土资源现状的关注。
并可结合教材第72页课文及阅读材料,以及第73页的漫画,分小组展开有关土地保护措施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