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养生观
关于太极拳养生的原则,这个解读高级且实用
关于太极拳养生的原则,这个解读高级且实用拥有太极智慧与力量(文章节选自《极享——余功保太极演讲录》)太极养生文化,我就自己所理解的中国太极养生文化的智慧、特点和原则,给它归纳了几个方面。
这些原则方法是各门各派太极拳里边都涉及的,不仅是太极拳,包括中国的健身气功、导引、道家的内丹术等,可能都有一定的相通性。
第一个,中国太极和中国养生文化的心性观,核心思想就是“虚极静笃”,至太极拳养生的原则虚极,守静笃。
心性的修养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心性的修炼是健康长寿的核心。
我们很多的疾病,中医、太极的理论跟西方的理论有些方面有所差异,我们讲上工治未病,认为疾病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形成的漫长过程中一定有端倪可寻,所以我们就能够治未病。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疾病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心性的原因造成的。
现代心理学到精神分析学出来以后大家如获至宝,因为它到了潜意识层面,到了早期记忆的“印痕”这个层面,已经深入到人的健康的分析层次。
其实中国古代几千年前早就按照这个方法做了,所以心性的修炼非常重要。
练太极拳为什么先要修心?你练拳不静,一天打300遍也没有用,不如静下来好好练3遍,要能够对心性起作用。
当然这个静的过程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这就是一个专门的学术。
所以练太极拳一定是虚及静,它的心性是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是动静相生。
这是中国养生方法一个精妙的地方。
我们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人强调说“生命在于运动”,结果我们发现,如果过度运动对身体损伤非常大,掌握不好尺度就造成能量的消耗。
比如过去推荐跑步,很多人发现跑着跑着身体出现劳损,不是跑步不好,是跑步也讲究方法。
包括很多运动,要有科学的锻炼方法,不是一味地动就好。
所以我们单纯地讲生命在于运动也不对。
后来有一段时间大家强调静坐,练各种气功,有人就说“生命在于静止”。
气功也有很多出偏的,并且很多出偏的都是练静功造成的,单纯地强调静,这个也不行。
如果你没有动,你单纯地静,特别是没有人指点你,心性乱,很容易出偏差,为什么?就是不注意性命双修,动静结合。
太极拳的养生机理
太极拳的养生机理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
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太极拳的养生机理。
供您阅读!太极拳的养生机理一、养生养生古称“道生”,“摄生”,养性等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们不断与侵害肌体的疾患斗争着,在抗病中生活着,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养生知识和祛病方法。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概括了古人的养生之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犷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太极拳的养生机理二、太极拳的养生机理1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古老命题,也是能充分代表华夏文明文化特色的思想模式。
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天人和谐,包含有天人,体,天人相应,天人互感等概念,这些理念在中国传统保健养生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就非常重视自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 、形神兼备形神关系是传统哲学、宗教和自然科学界常涉及到的重要范畴。
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
二者是人作为生命体的两大要素,缺一则不成其为活着的人。
传统养生非常重视形神共养,太极拳就更注重形神合一。
3 、伸筋早在《易经》中,就有“筋”一词,《易·系辞》说:“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厂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由此可见最初的“筋”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经络。
其实中国民间的许多俗语早已将“健康”“寿命”与“筋长”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运动强筋骨,吐纳良肺腑”“老人多摇扇,筋骨更舒展。
太极拳的养生之道
太极拳的养生之道太极拳的养生之道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在养生方面有以下优胜:一、形神内外,高度统一太极拳外形讲究中正安舒,圆活松柔,手。
足。
头。
肩。
腰。
膝相合,肢体协调一致,周身一家,内在要平心静气, 凝神忘我 ,把人的精气神寓于协调一致的舒缓运动中,静中求动;外形虽在运动,但内在神意安舒。
心境空明,是谓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神形相依,以调节人体阴阳,以达'性命双修'。
是太极拳一大妙处。
二、对神经系统的改善,提神醒脑现代人们脑力劳动过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脑细胞过度活跃,长期之下,精神紧张, 神经得不到放松和调节,以至神经衰弱,反应迟钝,头昏脑胀,影响生活和工作。
太极拳要求以放松的状态来运动,使紧张的的神经得到休息和调节,消除压力和紧张,释放压抑的情绪,恢复旺盛的精力和敏锐的头脑。
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太极拳虽然缓慢柔和,但运动量还是很大的,能增加心血管的血流量和供氧量,而且能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分解和释放,有效改善细胞营养。
太极每个动作都包含阴阳变化,如虚实。
动静。
刚柔。
开合。
进退,相辅相成,强调周身一家的整体观念,要求神形合一。
松静无为,内外上下完整一气,气随意行,意到气到,久练能平衡阴阳,使身体内分泌系统和腑臓功能得以正常有序的运行。
工作,使人记忆力。
反应力。
判断立。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对运动系统的提高和修复太极拳运动缓慢,是大量的.有氧运动,对于久不运动的筋骨有柔化和按摩作用,因为练习太极拳要求虚实分明,大多数时侯单脚支撑体重,可以增加下肢和腰部肌肉力量。
最重要的是太极要求凝神敛气,气敛入骨,可以深层次的修复筋骨和萎缩的肌肉,激活僵化的骨骼和肌肉,使之恢复活跃的运动机能。
太极养生话术
太极养生话术一、什么是太极养生?太极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养生方法,通过练习太极拳和太极功法来调养身心,增强健康。
太极养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之根”、“人类之宝”。
太极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通过舒展柔和的动作和呼吸来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二、太极养生的好处1. 改善身体素质:太极养生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灵敏度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和改善慢性疾病。
2. 改善心理健康:太极养生可以帮助缓解压力,舒缓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延缓衰老:太极养生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进程。
4. 增强免疫力:太极养生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三、太极养生的原则1. 身心合一:太极养生强调身心的和谐统一,要通过动作和呼吸的配合来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2. 慢而均匀:太极养生的动作要慢而均匀,以达到放松身心、调和气血的效果。
3. 内外相合:太极养生注重内外相合,即内在的意念和外在的动作要相互配合,以达到身心调和的效果。
4. 自然呼吸:太极养生要求呼吸自然而均匀,不用刻意调整呼吸节奏,让呼吸顺应身体的动作。
四、太极养生的练习方法1. 太极拳:太极拳是太极养生的核心练习方法,通过慢而均匀的动作和呼吸来增强身体素质、调和气血。
2. 太极功法:太极功法是太极养生的辅助练习方法,包括太极五禽戏、太极气功和太极养生功等,通过练习不同的功法来调养身心。
3. 太极行走:太极行走是太极养生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慢慢地行走,融入太极的理念和动作,可以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五、太极养生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场地:练习太极养生时应选择宽敞舒适的场地,避免有障碍物和危险因素的地方。
2. 适量运动:太极养生是一种温和的运动方式,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量,避免过度运动引发损伤。
3. 注意呼吸:练习太极养生时要注意保持自然而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或过度用力呼吸。
对太极的认识和理解
对太极的认识和理解
太极是一种源自中国的哲学和马武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太极的一些基本认识和理解:
1. 太极的本质是阴阳哲学:太极理念源自道家哲学中的阴阳哲学,认为万物均由两个相对而独立的极端—阴和阳组成,并通过相互转化而达到平衡与和谐。
太极是达到阴阳平衡的一种方式。
2. 太极是一种内外合一的运动:太极拳是一种兼具内功和外功的综合性运动,包括身体动作、呼吸、意念、能量转换等方面。
太极追求的是身心合一、内外和谐。
3. 太极是一种身心修养的方式:太极拳的练习注重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和意念,能够帮助人们减轻压力、调整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和平衡。
4. 太极具有实战意义:太极拳的动作虽然看似缓慢柔和,但练习者在慢速训练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快速动作的实战练习,以应对自卫等方面的需求。
总的来说,太极是一种综合性的哲学、文化和健身体系,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良好的身心效益,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的关注和喜爱。
练太极拳三观哲、伦理、养生
练太极拳三观哲、伦理、养生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物欲和金钱刺激着人们,繁忙和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浮躁、紧张、烦恼、压抑,使忧郁症、精神分裂症、失眠症大增。
根据曹一民先生的撰文,世界上有3.4亿人患忧郁症,以至成为人类的第二大疾病。
我认为以“松静自然”、“舒缓自如”为特点的太极拳极有利于人的心理调节和修身养性。
首先,太极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哲学观。
太极拳“道法自然”,人身为一“小太极”,自然为“大太极”。
当你练完了一套太极拳,到户外、旷野、树林、草地上,无拘无束地“全身处处毫无牵掣”,“动静作势、纯任自然”,呼吸自然,开阔心胸“随天机动宕”,也无意追求蹬腿有多高,架势有多低,姿势有多规范,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的观念来行拳走势,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交融,将自己溶入大自然之中,天人一体,生机无限,热爱自然、热爱人生之情油然而生,忘却烦恼,进入一种恬淡自然的境界,会有一种好心情,一份紧张烦恼之外的宁静。
其次,太极拳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的一种伦理观。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激烈竞争,人与人关系紧张,现代科技创造网络生活环境,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和交流。
人们聚在一起练太极拳,却创造一种全新的环境,随着音乐舒拳走势,或两两推手“随屈就伸”、“舍己从人”,黏连沾随,成为一种融洽感情,乐此不疲的交流情感的活动。
第三,太极拳是终身追寻和谐的养生观。
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拳种一样,在练拳中追寻和谐,上下、身步、手眼、内外,处处和谐,可为“终身不尽之艺”,也就是人们说的“终身体育”,对老年人十分有益。
可以摆脱寂寞和孤独,天天练,天天有新感受。
太极拳不同于其它拳种的,则是更重视内在的养气。
“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
“气”被中国人视为生命之源,养生在于养气,养气必须修心,修心既要修德。
人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谋,才能恬淡自如,养好精气。
太极拳正可以宁静其心,使精气浩然和平。
太极养生论
太极拳的医疗保健功能1、太极拳能增强生命活动力2、太极拳是有氧运动3、太极拳提高人体免疫力4、太极拳运动可防骨质疏松练拳身应正5、太极拳可以抗老防衰太极拳的医疗保健功能太极拳在我国历代人民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使它无论在技术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内容,成为具有宝贵医疗价值的轻松柔和运动项目。
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体育事业上的巨大贡献之一。
太极拳有高深的技击艺术,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
它是一种把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
在太极拳精典论著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话。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举动轻灵,运作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
是静中之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身心交修。
也就是使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故可使弱者复壮、病者康,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太极拳和一般的健身体操不同,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的专注,心静、用意,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活动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将太极拳对各个主要系统的生理影响简述于后。
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和器官活动的枢纽。
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
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身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
太极拳的练习,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因为太极拳一开始,就要求体舒心静,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用意不用力,这些都是对大脑活动的良好训练。
此外,从动作上来讲,太极拳的动作,练习时要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太极拳的和谐健康观
太极拳的和谐健康观健康是现代社会衡量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由店铺给您介绍:太极拳的和谐健康观。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和谐健康观现在大家都研究健康,从技术上来说,健康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来看待,有不同的说法。
从中医、西医,从心理学、生物学,从治疗的角度、预防的角度,都有各种观点,有很细分、很专业的理论和技术。
作为我们大众来说,关心自己的健康,要每个人都把握很专业的知识也是不可能的,但一些基本的原则,与我们健康密切相联系的基本的思路、方法应该掌握。
原则的东西并不是很复杂的,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并且依照它能够贯彻到日常实践中去的。
中国的太极理论在健康上的一个核心观点,也可以说是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和谐”。
和谐是健康的基本状态,也就是你没有达到和谐,就不能称之为健康,一个健康的生命,一定是和谐的状态。
和谐的思想首先是一个整体的思想,它是指一个系统的和谐,系统中有很多元素,有很多相应的关系,这些元素、关系之间要和平相处、默契相关才行。
只和平相处还不够,各自不相“搭理”“井水不犯河水”是一种比较低水平的共融,还要达到主动性的互补,这样“生机”才能不断涌现,就是和谐的关系。
作为整体思想来说,考虑一个对象是否健康,一定是从整个系统来考虑的,考虑单一的元素是不行的。
比如说,要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要看他的生理是否健康,还要看他的心理是否健康,看他的情绪是否健康。
看一个人生活是否健康,除了看他的身体各方面是否健康外,还应该看他办事情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健康,他的生活习惯是不是很健康,否则我们就很难说他是一个生活很健康的人。
和谐的健康观还是一个动态的思想。
就是在一个和谐的健康状态中,不仅要考察现在呈现的各种元素的“面貌”,还要看影响这些面貌的一些正在变化着的因素,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
比如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就对他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状态产生作用。
因此,和谐是一种开放式的健康观。
怎么样才算是和谐健康?中国的太极健康观认为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和谐:太极拳的和谐健康观1.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生活在宇宙之中,就是处于自然中,生命的产生也是宇宙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
太极拳养生有哪些理论依据
太极拳养生有哪些理论依据太极拳是我们许多人都非常喜爱的,合理的练习太极拳能达到非常好的养生作用,有利我们养生长寿,太极拳养生有许多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精神论养精化气,养育气化神,固根培本,养育人身三宝,充人精神,播发人智慧,并使之,能够为人所无法,能够及人皆莫及,Montoire太极养生,太极养生,则就是掌控人身三宝,精气神自然变化的规律,修之炼之,而达至养育生长身之修练方法。
二、太极论太极,无极而生,阴阳和合而成。
即为:一气分成二气为阴阳,阴阳二气分作一气为太极何谓太极?老子:“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乃是混沌,混沌者,元气,原始祖气,此一气,先天而生於阴阳,后天而藏於阴阳,即,生於先天而藏於后天,为阴阳未分之象,万物元始之极点,故谓无极。
无极者,虚无静极之意也。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阴阳道合而成象,是谓无中生有,“有,名万物之母”,谓之太极。
例如:天地阴阳上下相异为一气而万物生,日月阴阳往来平行为一气而寒暑顺。
男女阴阳彼此平行而孕始变成。
此一气是为太极,故为万物之母,太极。
乃太和静极之意。
三、俩仪论合为一气,其中有物。
静极生动,动静之变,阴阳而分,谓两仪。
两仪者,阴阳也。
上述,阴阳二气合为一气,谓太极。
一气分而为阴阳,为两仪。
故,太极两仪,实乃阴阳之动静离合器也。
阴阳拆分则死去,二气和合则生。
四、养身论人,实乃精气而生,精气而养育。
精出生甲壳类,为浊、为阴、为动;气出生精,为清、为阳、为静。
此人后天心肾中之二物。
精满则动,顺则生人,耗尽则气无依、神无托、人无本而死。
逆则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气相抱,有依有托而生道、生仙。
然,此二物均系於性、於意。
心性如猿,好动为阴;意气如马,好静为阳。
1、随心所欲轻盈太极拳动作要求轻松柔和的依据是太极元气团的形态相貌。
太极元气团的形态相貌是轻松柔和的,快慢匀速的协调运动状态。
所以练习太极拳建议动作必须随心所欲轻盈,身心都必须收紧,不要紧绷,也不要存杂念。
搞动作时建议轻而不飘,吉而止息,弓而TNUMBERA32,和而遇事,上下协同匀速运动,就能够达至随心所欲轻盈的动态形象。
中医太极养生柔和身心
中医太极养生柔和身心中医太极养生的理念始于古代中国,它将中医理论与太极拳相结合,以达到调和身心、促进健康的目的。
太极养生融合了中医的五行思想、阴阳观念以及经络学说,通过特定的动作、呼吸和心态调节,有效地提升了身体的免疫力,改善了体质,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中医太极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和”的方式来调节身心。
传统中医注重平衡阴阳,通过草药和针灸等方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而太极养生则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太极拳被誉为“行走的阴阳”,它的运动特点是缓慢、优雅而有力,通过肢体的舒展、舒张,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
这种柔和的运动方式,有助于舒缓压力,缓解心理紧张,促进身心的放松与平衡。
运动是中医太极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作为中医太极养生的核心运动形式,具有慢而有序的动作、流畅的呼吸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可以改善体力,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可以增加心肺功能,调节血压,提高免疫力。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体可以达到身心的统一,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除了运动,中医太极养生还注重调整饮食和日常生活习惯。
根据中医的理论,饮食是养生的关键。
中医食疗强调根据个体体质和季节变化来调整饮食,通过注意饮食的色、香、味、形、气等方面的平衡,来滋补人体的阴阳,达到养生的效果。
此外,中医太极养生也倡导均衡的饮食结构,少食多餐,适度饮水,避免过度饮食或暴饮暴食。
在日常生活中,中医太极养生强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健康和恢复。
此外,中医太极养生也提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悦,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中医太极养生的目的是通过柔和的方式,调和人体的阴阳,达到身心和谐。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养生方法,注重运动、饮食、心理调节和生活习惯的综合保健。
中医太极养生运用了古代中医的智慧,结合了太极拳的韵律和动作,是一种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养生方式。
中医太极养生的目标不仅是保持身体的健康,还希望通过调和身心的方法,提升生命的质量,达到长寿和幸福的境界。
太极拳学的养生观
太极拳学的养生观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思想和健身、养生、修身、养性等多功能的实效性,在世人面前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展现了它作为东方体育一颗明珠的魅力。
太极拳的核心是协调、平衡、和谐。
太极拳讲究“三调”——调身、凋心、调息,注重“三兼修”——动静兼修、内外兼修、性命兼修,达到“三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实现“三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伦理观、人体上下内外和谐的养生观。
太极拳顺乎自然,天人相应、相通、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心静、体松、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气沉丹田、抱元守一的呼吸论;树立含而不露、养我浩然之正气的道德观。
太极拳属于有氧代谢、低强度的运动,符合养生法则,利于健康长寿。
太极拳学是关于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矛盾的辩证学说。
它的运动方式充分反映了“生命的内部矛盾及每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不但对立、排斥、制约和斗争,也相互联结、依存、渗透和转化”这一规律.从而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
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内部或机能之间,通过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的交替,进行二元或多元交替运动锻炼,克服失衡的锻炼方式。
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的身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不阴盛阳衰,或是阳盛阴衰。
延伸阅读:太极拳养生的“四功”传统太极拳论中对太极拳的练法涉及到“内”的,与养生密切相关的技术要领总结有“四功”。
这四功讲的都是内练的方法,太极拳研习者应对其仔细领会,这对于提高太极拳技击、健身效果大有益处。
一是“发之于心”:拳由心生,一切动作都源于心,心要“静”,由“静”生“动”,是自然的动。
心如果不静,意就不专,乱七八糟,动作效果就打折扣。
太极拳是心象的外化,拳法与人的修炼行同提高。
练到一定层次,拳如其人,人也从练拳中获得心性的提高。
二是“达之于神”:练的效果是鼓荡起神气,神气充足,精神一充足,人体就圆活自然了,就像皮球,运转起来阻力就小。
太极养生的方法
太极养生的方法一. 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养生术,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同时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的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
二. 太极拳是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强调全身心的放松。
“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从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
经络不通,就有不健康的地方,行动不利索、血液不畅通,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 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和虚实转换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疏通经络,激发经内气,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四. 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
五. 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结合,而且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
所以练习太极拳是一条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
只要你每天坚持练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六. 太极拳重视人体下盘功力训练,人利于气血下行,调整人体上盛下衰状态。
“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症状。
常言“人老先从腿上老”,中年以上的人往往出现上盛下衰的诸种疾病。
太极拳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
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化为精血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
所以增强小腹、腰、裆部位及下肢运动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的最基本的环节。
传统文化下的太极养生观
传统文化下的太极养生观前言太极拳是一种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并且有强身简体,娱乐表演等多种功能的传统武术拳种。
他以中国古典哲学,中医学为理论基础,以各家拳法为技术基础,于明末清初得以成型,人民对太极拳健身价值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
随着人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树立,独具民主特色的太极拳已成为大众化、全民性的传统健身项目。
太极拳的开展和普及既可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又可终身受益,对于培养人们体育健身观念具有长远意义。
1太极拳理对养生的阐述太极拳理包括的方面众多,众多拳家在自身的练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心得予以总结,使太极拳理内容丰富,内涵深远,也使学习者收益终身。
1.1“根”的健身作用“千变万化有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陈鑫:《陈氏太极图说》);“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其根在脚,发于腿”(武禹襄:《十三势说略》)这些文字记载说明了太极拳中“根”的重要性。
太极拳除少数腾空动作以外,绝大多数动作都是在下肢的支持下完成的。
在移动过程中,也要先使重心平稳过渡,脚下不能晃动,在这种支撑状态下,太极拳形象的比喻为“根”,意即脚如“树根”般深入地下,使身体这棵大树获得稳定。
[2]有研究证实,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的增强老年人的下肢平衡力,改善下肢的柔韧性即关节灵活性。
发展肌肉力量。
增加肌肉耐力,这对老年人预防下肢肌肉萎缩和各关节的活动障碍有积极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太极拳锻炼有助于加强老年人的双腿稳定能力,降低因摔倒而导致受伤的可能性。
参加太极拳锻炼的60 岁上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摔倒的可能性分别下降了30%和25%。
[3]说明注重下肢运动的太极拳,确实能够延缓老年人腿的衰老。
1.2心静体松的健身作用太极拳家将“心静体松”视为太极拳练习的第一要求。
留意各家拳谱关于“心”“体”的表述比比皆是:“神舒体静,刻刻存心”(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心贵静,神宜舒”(武禹襄:《太极拳解》); “心静身正,以意运功”(《太极拳全书·陈鑫太极拳论人类语录》);“心静神舒” (李福荫:《廉让堂本太极拳谱序》)等。
养生太极:太极对身体的调理
• 注重动作的连贯与协调,提高动作的流畅性与美感
04
太极对不同人群的调理作用
太极对老年人的调理作用: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
延缓衰老
• 太极的缓慢柔和运动方式,有助于缓解老年人肌肉、关节的衰老
• 太极的呼吸与意念配合,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心理素质,延缓衰老
增强免疫力
• 太极的阴阳五行平衡理念,有助于调节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动作规律
太极的练习方法:从入门到精通的进阶过程
精通阶段的练习方法
• 学习太极的高难度动作与技巧,如太极推手、太极剑等
• 注重身心的协调与平衡,提高太极的养生效果
入门阶段的练习方法
• 学习太极的基本动作,如24式简化太极拳
• 注重动作的准确性,掌握动作要领,如松、柔、圆、活等
进阶阶段的练习方法
• 学习太极的套路与组合,如42式太极拳、88式太极拳等
协调,注重呼吸与意念的
配合
• 太极通过缓慢、柔和的
运动方式,达到养生与调
理身体的目的
• 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
注重实战技能与身体力量
的培养
• 太极将道家哲学与武术
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养
生方法
太极的历史发展:从北宋到明清的演变
北宋时期的太极雏形
明清时期的太极发展
太极的现代传承
• 北宋时期,太极思想开始萌芽,出
太极与饮食调理:养生饮食搭配,提高养生效果
养生饮食搭配
提高养生效果
• 太极养生注重阴阳五行平衡,饮食搭配也应遵循这一原
• 太极与饮食调理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与抗
则
衰老能力
• 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持饮
太极拳学的养生观和健身原理
太极拳学的养生观和健身原理太极拳学的养生观和健身原理太极拳学是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矛盾的辩证学说。
它的运动方式充分反映了“生命的内部矛盾及每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不但对立、排斥、制约和斗争,也相互联结、依存、渗透和转化”这一规律,从而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
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内部或机能之间,通过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的交替,进行二元或多元交替运动锻炼,克服对偶失衡的锻炼方式。
人的智能、精力、记忆力等高级精神活动,是通过大脑实现的,大脑的两半球,分别支配着对侧眼、耳、肢体等器官的感觉和运动。
而肢体,特别是上肢“外部的脑”,也即“人的第二大脑”。
它的运动也给大脑发育提供了条件。
而大脑的健全却是健康长寿的最重要的保证。
研究表明,在一个人的大脑皮层上有140多亿个细胞,一生中起作用的只有10%左右,约90%的脑细胞如一片荒芜的处女地尚待开发。
太极拳对偶完全平衡的交替肢体运动,使大片“荒芜”的处女地的开发,大大提高了脑利用率,给我们的健康和长寿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
日本等国医学家调查研究发现,开发“荒芜”的大脑,能大大减少发生脑裂中风的机会,还可医治白内障及重听等疾病。
大极拳学静势动态的平衡,动中的秩序和和谐,自然与人的相对应而一致。
经过内家太极拳学的特定的基本八法和法则及“五字要诀”的'锻炼和熏陶,使演练者明白了“中庸”,找到了“平衡点”,只有平衡才有包容性,才能改变人的心灵、性情、气质和风貌,才能提商人的修养和理性。
心灵的宁静和情绪的稳定,使人机体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一致;气质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化粗鲁暴躁为柔倩和平,避免了愤世嫉俗的恶劣心境,防止了心理的严重倾斜。
心理的平衡必然导致五脏六腑的平衡,生理机能的平衡,防止人沾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气和生括方式。
痴食、抽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是很多人在“高压紧张”下,寻求“减压舒缓解脱”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太极养生的智慧
太极养生的智慧太极,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独特的哲学理念,它强调的是阴阳平衡、内外兼修,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锻炼,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太极养生,就是将太极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养生之中,通过太极的呼吸、姿势、意念等手段,达到养生的目的。
一、太极养生的理论基础太极养生,其理论基础源于太极的哲学理念。
太极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起源。
在太极中,阴阳平衡,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太极养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锻炼,达到阴阳平衡、内外兼修的目的。
太极养生注重的是呼吸的调节。
太极中的呼吸,是一种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它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此外,太极中的姿势也非常重要。
正确的姿势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二、太极养生对身体的影响太极养生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其次,它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氧气供应能力,提高身体的耐力。
此外,太极中的呼吸调节还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太极中的姿势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正确的姿势可以让身体更加灵活,减少身体的疲劳感,同时还可以改善身体的姿势,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此外,太极中的意念锻炼还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心理健康。
三、如何进行太极养生太极养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进行练习,一般可以选择早晨或者晚上进行练习。
其次,需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更好地放松身心。
最后,还需要注意姿势的正确性,不要急于求成,慢慢地进行练习。
在练习太极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活动身体和呼吸练习。
其次,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最后在进行练习时需要注意意念的集中和放松身心。
太极养生以柔克刚健康长寿
太极养生以柔克刚健康长寿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探寻健康长寿的秘诀。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太极养生犹如一股清泉,为人们带来身心的宁静与平衡。
太极之柔,并非软弱无力,而是一种蕴含着巨大力量的柔韧。
它讲究动作的流畅、连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在练习太极拳时,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缓慢、柔和,仿佛在空气中轻轻划过,不带一丝急躁与匆忙。
这种柔和的动作,能够有效地放松肌肉和关节,减少身体的紧张和疲劳。
想象一下,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身体如同紧绷的弓弦,而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这根弓弦逐渐松开,压力得以释放,那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是无法言喻的。
以柔克刚,是太极拳的核心思想之一。
刚与柔,看似相互对立,实则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在太极的世界里,刚硬的力量往往容易被消耗和击破,而柔软的力量却能够以巧妙的方式化解对方的攻击,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反击。
这种以柔克刚的智慧,不仅适用于武术的对抗,更能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强硬的对抗可能会让我们筋疲力尽,而以柔克刚的策略,如灵活应对、迂回前进,或许能让我们更好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太极拳对于身体健康的益处是多方面的。
它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
通过深呼吸和缓慢的动作,氧气能够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的机能更加活跃。
同时,太极拳对于骨骼和肌肉的锻炼也非常有益。
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预防骨质疏松和关节疾病。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而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够延缓这一过程,让身体保持相对良好的状态。
除了对身体的直接锻炼,太极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中,人们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焦虑、抑郁等问题屡见不鲜。
而太极拳的练习,需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让心灵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
太极养生宗旨“拳以道合”
太极养生宗旨“拳以道合”太极拳养生文化精髓是把人身看作是大道的载体,练拳其表现主要在于是形,气,神的三个层面。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太极养生宗旨“拳以道合”。
供您阅读!太极养生宗旨“拳以道合”“形”是指有形有状的物体,它是人身物质基础载体和表现形式。
大体包括有:五脏六腑,骨骼肌肉,皮肤毛发,脑髓筋脉,精血津液等等,其中精华部分则是“精”其核心集中在形成身体活动能量功能系统,为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神”则是整个生命活动的支配主宰,大体上相当于现代人所说“意识”其功能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虚灵知觉”“逆料未来”“推测祸福”,二是对身体控制支配,“作止任灭”、千变万化”“随机应境”。
在形(躯体结构),气(生命结构),神(心理结构)这三层结构中,形为基础,气为中介,神为主导(其操作理念则是“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大体对应医学所说的质料,能量,信息三个概念。
所以“形”“气”“神”同时也是“命”和“性”两大功能。
在先天状态下“元神”用事,性命原本就是一气流行的圆融一体;而后天由于“识神”的作用,才有了身心性命的分别,然而这分别双方在事实上仍然互相依存的。
太极拳在开始学习时“以形导气”,“形正,气顺,神守,意传”;在熟练以后则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由“身心合一”进入“天人合一”,这样就能全面体现了拳以道合的“契合大道”那种“大养生”的观念,遵循“利用环境,先治未病,养练结合,调合身心,积蓄能量,补泻平衡,改善活动,天人融和”的原则。
在这里的形(精),气,神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主体功能,而知,情,意则是人应对养生的自我意识,其目的是通过太极拳养生达到健康目标。
首先,了解太极拳的中医健身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活动筋骨,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充实腑脏;养精凝神,平秘阴阳,舒畅情志,涵养智慧” ,都讲的是以拳健身哲学,使身体跟环境内外和各个方面阴阳转换达到平衡。
太极拳先师云“拳起于易经,而理成于医”就说明了中国古代拳术是跟中医的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到养生人们就会联想到道家文化。诚然颐养生命是道家文化的深刻内涵。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的生命过程也离不开这个规律。老 子又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他明确地告诉我们宇宙万物均要有一个由道、德、物、势四位一体的生之、畜之、形之、势之的过程。人的生命也不例外。道生之,谁来养呢?“德畜之”。道生而德养,道要依靠德去滋养万物。万物生于道后,只有受到德地培育、滋养、护理才能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 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的法则,也就是自然法则。每个人生命的历程,你认可也好,否定也罢,无论你职位高低,不管你贫富贵贱,你无法选择或脱离道生之,德畜之的过程。能尊道贵德者,其人生就会平凡而充实;其生命就会健康而精彩。离道缺德者,其人生必然污秽而晦然,其生命定会惊恐而短命。试想,那些 贪者、恶者、伪者、骗者终日惶惶,提心吊胆,纵有名贵保健食品,再寻养生妙法良方,也无法挽卿卿性命,难以脱身败名裂之下场。因此养生即做人,养生之关键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养生就是让自己活得踏实,活得健康,活得明白,活得充实。
我们从养生的四个核心理念阐述太极拳与养生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养生核心理念之一——终生化
养生贯穿于人之生命的全过程,而太极拳的修炼也恰恰如此。我们修炼太极拳,不能把修拳简单地目的化,而追寻的是修拳的过程;可以说太极拳的修炼如同养生一 样,不是阶段性的、一时的爱好,而是毕生的追求。许多太极拳的前辈,直到生命的最后,仍在孜孜不倦地悟拳、谈拳、说拳、授拳。他们做到了生命不拳的那一天,同样是生命之火熄灭的那一刻;他们把拳融入到了生命的内与外,把拳放入到了生活中的时时 处处。他们做到了悟道而修拳、修拳而入道,时刻遵循拳之真谛:拳在拳外。从而做到了生活中无处不拳,无时不拳。故此,这些前辈们通过拳的修为,改变了生活,改变了生命,找到了生命本源的自然运行的轨迹。从而丰富了自我,丰富了生活。他们不但获得了身体的健康,更获得了内心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真切 地体验到了生命中那种独知自乐的奇妙境界。
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何为养生?养者,顾名思义,供养、保养、养护之谓也;生者,人之生命也。所以说养生就是对自我生命的供养、保养和养护。对生命的供养和 养护就必须串穿于生命的每时每刻,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而绝非仅限于某一时刻或某一范围。她应涵盖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活中应该无时不养,无处不养。人如同一部汽车,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钱凑齐买一部车子是瞬间的事,然而要养这部车,却是长期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事。就说车的保养,它不仅是定期到 专卖店去保养检修,更主要的是日常的合理使用和正确养护。否则,同样有的车可以行使到最佳里程和最长的年限,有的车却提前报废。人的生命如同车的寿命,养人如养车。养生就要牢牢地抓住日常的生活,做到正确的饮食,合理的锻练,恰当的习作。让养生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贯穿在生命中的点滴,作用于生命中的每 刻。这样,你的生命则不养而养;生命的养护就在其中了。
2010-10-13 16:46 回复
lgm371
114位粉丝
核心会员7 4楼
有一定益处,但对于腰腿有病或患某些疾病的人群就不一定好。再比如太极拳修炼中要做到“尾闾中正神贯顶”,尾闾中正是规则,在具体做法时,有些人提倡的收 尾闾而凸命门确实达到了尾闾中正的作用,但对于腰椎有病的人就绝对不应凸命门,而恰恰相反,命门应自然而内敛。由此可见,如果把某种具体方法或食物称为无所不适,无人不灵,就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因此,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养生专家,不但宣讲正确的养生道理,而且能为具体的个人推荐出适合他的养生之法。
2010-10-13 16:46 回复
lgm371
114位粉丝
核心会员7 3楼
了人体均衡的需要就好;超过或少于人体需要的均衡就不好。关键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用途才产生了好与坏的效果。比如有人 说鸦片不好,因为鸦片是毒品。我说把鸦片说成绝对的不好,对鸦片是不太公平的。鸦片用做医药,有麻醉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病救人。由此可见,不是鸦片本身的好与不好,而是用它作毒品的人不好!所以,任何夸大某种食品或某种物品好与不好的作用,把它绝对化的说法和做法,不但片面而且害人。
我有位朋友,看似很重视养生,做生意多年,各种高档保健食品数不胜数,国产的、国外的,只要听说什么好,不惜价钱一定买来。同时,是多家高尔夫健身馆的会 员常客。前些日子见面,他却病魔缠身,血压、血脂、血糖三高。他抱怨说:为什么养生养生,越养病越多!我笑着对他说:不是养生越养病越多,是你养错了,走入了养生的误区。他这个人就是把养生与日常生活脱节,以为只要吃各种营养补品、去健身馆就是养生了。可是日常生活中,遇上爱吃的,一定要吃个够,朋友聚 会,好酒要喝个醉,名曰:尽兴。他的理念是:今天先大吃大喝,过几天我去“闭谷”养生;孰不知,正是这种理念,这样生活方式,久而久之非但没能养生,却给身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造成伤害的原因,不是山珍海味,不是好烟好酒,而是错误的养生理念和毫无节制的饮食生活习惯。
在 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个概念,我们知道道家思想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养生也是道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悟道、修道、研究道家文化的时候,不应该把道、道家、道教以及道观、道士混淆不清。老子所言之道,是道家文化的根本,同时也是人类共有的宇宙万物生灭之运动规律。道家不等同于道教,亦非道观、道士。我们修 道、悟道并非一定要入道教,进道观,拜道士。道观是道教修道的神圣场所,道士是入教修道的人士;道士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修道、悟道。自古至今,道教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有道有德的道士,他们为弘扬道家文化,为传承民族文化可歌可颂,但并非每位道士所言之道就一定合道,因为道士作为修道之个体,和每个修道、悟道的 个人一样,所述之道,均为个人对道的体认,绝非道的本体。
太极拳的中和理念,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任何事物,都不要用好与不好的绝对理论去对待、区分。因为阴与阳是相对立而存在的,阴离阳无阴,阳离阴 无阳。如果非要回答到底是阴好还是阳好,我的回答是:阴阳相济而中才好。养生的均衡理念与之同出一辙。如同人的身体,血压是高好还是低好?我们都知道高也不好,低也不好,高低压平衡才好。电解质是酸性好还是碱性好?酸也不好,碱也不好,酸碱平衡才好。同理,我们不应该相信喝什么就一定好,吃什么就一定好, 穿什么就一定好等等。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的,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别的,但有一点应该是养生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符合
太极拳的修为,是悟道修拳、由拳入道的过程,是以有为之拳修无为之道;因此,太极拳是内外同修、身心共养、文武兼备的。拳之道是本源,是无形,是自然,是共性;道之拳是方法,是有形,是具体,是个性。故太极拳由道而拳的过程,可以说是由无而有,由共性寻个性的过程。
养 生的过程与太极拳的修为完全相同,养生要遵道而养,养生之道是共性的,养生之法却是个性化的、具体的。正确的养生是遵道寻法,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的方式、方法。世界上的人,同类不同种,同种不同族,同族不同宗,同宗不同人,所以每个人都与其他人不同,怎么可能有一种养生方法能适合所有人呢?只能说某种 食物或某种方法对某个人或某些人有好的养生作用,但它绝不会对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作用。比如前段时间,有人提倡倒着走。倒着走对改善腰背肌肉的血液循环确实
(二) 养生的核心理念之二——均衡化
我们知道,太极拳修为的核心是阴阳相济。何谓阴阳?就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何谓相济?就是把对立的两个方面,相融相合。拳之修为要我们能做到内外相合,左 右相系,上下相随,快慢相间。这其中之相合、相系、相随与相间就存在着是否合得合适、系得恰当、随得适宜、间的合理。太极拳把阴阳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能最恰当、合理地合二为一,称之为相济而中。中的概念就是无内无外,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那种中正安舒的状态。太极拳的修炼,其结果就是寻求到从内 心到身体,在任何纷乱、干扰的环境中,均能调控自己的身心,达到和保持住这种状态。而养生其目的不也正是要使自己的生命能持衡于这种状态中吗?
三、太极拳的修为过程就是养生的过程
顶
1
2010-10-13 16:46 回复
lgm371
114位粉丝
核心会员7 2楼
修为太极拳绝非就为了练出拳脚功夫,也不仅是锻炼有形之身。修为太极拳的重要内容是内养与外修同时兼备;她完全实现了人之生命要内外共养,性命同修之目的。正如太极拳始祖张三丰遗论所言:“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当 然,众多寺庙、道观都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其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无论信佛还是悟道,进庙拜佛、入观修道,在神圣庄严的殿堂里,亲身感悟佛、道的内涵,对自身的修悟确实大有益处。但切不要以为进了庙就成佛,入了观就入道,更不应该把个人迷信为佛、道的化身。佛也好,道也罢,见性成佛,尽 性入道;其佛,其道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何为生?生即生命。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如同宇宙万物,有阴就有阳。如“人”字的写法:左为撇,右为捺,一撇一捺,一左一右,左高有低,左长右短,左为外为 显,右为内为隐。一个人字,字如其人,清楚的揭示了人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有一无,一阳一阴,一实一虚。一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即实我;一个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又确实存在的虚体,即虚我。换而言之,人的生命就是由有形之身和无形之心合二而一组成。身为外之命,心为内之性。因此,真正的养生必须要 做到性命双修,内外同养。所以,只关注吃什么,仅锻练有形之身,这是二缺一,是达不到养生的效果的。
一位太极拳家的养生观
昨日,朋友相聚,自然聊起近日社会上沸沸扬扬的有关养生的话题。朋友再三让我就“太极拳与养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此仅就这个议题谈几点己见。
一.不能把养生当作是一种方法或功法。
关于养生,我不是专家。但我认为养生应该是每个人的生命理念;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习惯和内容。她应该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个时刻和角 落;统领于生命中的每个节点和整体轨迹。所以我对有些朋友每天抽点时间或集中几天去某地求养生的做法,不敢苟同。切忌不可把健身锻练与养生完全等同和混淆。好的健身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但养生远远不仅是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