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感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

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

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一、简介虚拟社区是网络世界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虚拟社区的规模不断扩大。

因此,对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虚拟社区的定义、特点、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和应用以及研究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虚拟社区的定义和特点虚拟社区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和平台,以共同的兴趣、目标和需求为基础,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组织结构的网络社群,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和互动完成信息共享、知识传递和资源配置等社交活动的虚拟社会空间。

虚拟社区的特点有:1.虚拟性:虚拟社区存在于网络世界中,与实体世界的社区相对应。

2.自组织性:虚拟社区通常是由成员自发组织而成,没有明确的层级和领导机制。

3.通信功能:虚拟社区成员之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

4.共同兴趣和目标:虚拟社区成员通过共同的兴趣、目标和需求进行联系和互动。

三、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社会网络结构和关系的方法,适用于虚拟社区的研究。

1.数据收集:通过爬虫等方式采集虚拟社区的数据,包括成员个人资料、关注对象、社区互动等。

2.网络可视化:借助网络可视化工具对虚拟社区的网络结构进行呈现,包括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力、信息流动等。

3.基于复杂网络的分析: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对虚拟社区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包括节点分析、连通性分析、社群检测等。

4.文本分析:采用文本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虚拟社区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出各个成员的态度、情感、行为等。

四、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应用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广泛应用于商业、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

1.商业应用:对虚拟社区的成员进行属性、兴趣、观点等方面的分析,为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提供数据支持。

2.政治应用:针对某一社会事件、政治议题或候选人等进行虚拟社区的舆情分析,为政治决策提供参考。

3.社会应用: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社会关系、互动情况等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虚拟社区的功能、价值和意义。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研究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研究

示认 同” “ 与 互相 提 问或 解答 , 以获 得对 某 个观 点 的 深人 理解 ” 而处 于第 三 、 与第 五 阶段 的 帖子 寥寥 , 四 无几 . 这说 明 了网上讨论 处于低 级 阶段 , 大多数 帖 绝 子 的 内容是 对结果 和观 点 的描 述 以及对 他人 观点 的 认 同. 2与 A A 4方 面 帖 子 比较 多 , 明学 生 不 仅 是 说 观点 的认 同 , 还能够 就相关 问题进 行深 入探讨 , 且具 有一定 的深度 . 于第 二 阶段 的 帖子也 比较 多 , 明 处 说 部分学生能对于相关观点提 出不 同看法 , 于观点不 对
( .南京 晓庄学院 新闻传播学 院, 1 江苏 南京 2 0 1 ;.南京 晓庄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10 72 江苏 南京 2 17 ) 1 1 1
摘 要: 文章通过 内容 分析 法与调 查法 , 西祠 讨论版 上的 一 个班级社 区进 行研 究. 对 通过 成 员交 互参 与程度 、 交互质 量与运 用知识 的能 力以及 运 用知识 的意愿三 个方 面进 行探 讨 , 了解虚拟 学生 以
本研究 使 用 了 内容分 析 法 和调查 法进 行 分 析。 内容 分析法是 直接 对单 个 样 本作 技 术 性处 理 , 将其 内容 分解为若 干分 析单 元 , 判 单元 内所 表现 的 事 评
实 , 做 出定 量 的统 计 描 述 ] 本 研 究 通过 对 讨 论 并 .
分 析法对 虚 拟 学 习社 区 中人 际 互 动 的 情 况 展 开 研
2 1 年 5月 01
南 京 晓 庄 学 院 学 报
J OURN ANJNG X AO AL OF N I I ZHU ANG UN VE I Y I RS T

基于知识共享的虚拟社区构建研究

基于知识共享的虚拟社区构建研究
情 感 上 的联 系 。 虽 然 我 们 强 调 成 员 行 为在 个 体 和 社 会 领 域 存 在 着 差别 。但 是这 些 属 性 在 虚 拟 社 区 中 不会 分 隔 成 两个 隔 离
础 , 员之 间是 一 种 松 散 的 结 构 , 少 自愿 将 个 人 成 功 的经 验 成 很 和 资源 拿 出来 促 使 他 人 的成 长 , 加 自我 发展 的 压 力 。 因此 , 增 缺 乏 内在 的 推动 力 和凝 聚力 来 促 进 信 息 的共 享 , 一般 停 留在 浅
基 金 项 目 :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重 大 项 目(0 6年 度 ) 网 络环 境 下 数 字 化 信 息 服 务 研 究 ” 编 号 :6J 8 0 0 ) 研 究 成 果 之 一 。 教 20 “ f 0J1 7 0 6 的 3
型 虚拟 社 区 , 以现 实 中 的 组 织 关 系 、 争 关 系 为社 区 建 立 的基 竞
2 虚 拟社 区中 的用户 群构 建与 互动 空间建 设
社 区成 员 具 有两 大 属性 : 是 个 体 属 性 , 社 区 由 具 有 一 一 即
定 个 体 特色 的用 户 组 成 , 个 用 户 具 有 不 同 的行 为 习 惯 、 求 每 需 和偏 好 ; 是社 会 属 性 , 人 们 在 共 同虚 拟 空 间 中组 织 和 心 理 二 即
仅 就 面 向知 识共 享 的虚 拟社 区进 行研 究 。
l 虚拟 社 区类 型及其 核 心要 素分析
在 虚 拟 社 区 的研 究 中 , 识 共 享 问题 及 如 何 保 持 社 区持 续 知 发 展 动 力 一 直 是 虚 拟 社 区 研 究 的 核 心 。 正 如 A ea d r l ne x A dev i a g nP g 和 T m We d g 指 出 , 定 虚 拟 社 区 ri i, nh ae h lV i n i 所 n 决 成 败 的关 键 因 素 , 取决 于 社 区成 员 在 知 识产 生 和 共享 中 的 动 机 和 积极 性 ” 。 因 此 , 于 虚 拟社 区实 践 中所 显 示 的知 识共 享 倾 J 基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员间知识共享的因素研究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员间知识共享的因素研究

而开发 出的一种 系 统分 析方 法 。 它将 复 杂 的系 统分 解 为 若
干 子系 统 要素 , 用人们 的实践 经验 和 知 识 以及计 算 机 的 利
究学者 关注 的一个 热 点问题 。 围 绕 这 一 问 题 , 国 内 外 研 究 者 做 了一 些 理 论 与 实 践方 面 的研 究 , 例 如 :罗 钊 、石 文 典 ( 0 8 2 0 )分析 了虚 拟 社 区 的 主要 形 式 与 社 区实 现 知 识 共 享 的有 利 因素 ; M D r o t (0 8 ce m t 2 0 )从管 理 技术 方面 提 出影 响 虚拟 社 区建
关键 词 知识 共享 ;解 释结 构模 型 ;虚拟 学 习社 区 中图分 类号 :G 3 文 献标 识码 :B 44 文 章编 号 : 17—8 X2 1) 80 2— 3 6 14 9 (0 11— 06 0
A a y i f F c o s A f c n t d n s K o e g h r g t al e r i g C m u t / W n e , n I s o a t r f e tig S u e t ’ n wld e S a i i Vi u L a n n o m niy / a g L i S n n r
帮助 , 终 构成 一 个 多级 递 阶 的结 构 模 型 。 模 型 以定 性 最 此 分析 为 主 , 于 概 念 模 型 , 以把 模 糊 不 清 的 思想 、 法 属 可 看 转化 为 直 观 的 具 有 良好 结 构 关 系 的模 型 , 别 适 用 于 变 特
量众多、 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中, 关 因此, 它
相 关 l 篇 文 献 进 行 分 析 、 纳 , 结 影 响虚 拟 学 习 社 区 6 归 总 中 学员 间 知 识 共 享 的 1个 因素 。 甄 别 根 本 因 素 及 分 析 1 在 各 个 因 素 之 间 的关 系 的 时候 , 用 的 是 解 释 结 构 模 型 法 采

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行为与互动研究

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行为与互动研究

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行为与互动研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虚拟社区也成为了人们社交、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重要平台。

如今,虚拟社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家庭,其中的社会行为和互动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行为和互动是虚拟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理解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行为和互动,对于建设健康、稳定、发展的虚拟社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行为概述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行为包括了成员之间的互动、合作、共享、游戏等活动。

虚拟社区是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体系,成员的社会行为也是极为复杂的。

社会行为的特点是非常多样化的,包括基本的人际交往,如互动、合作、分享、竞争,也包括社会心理学中的信仰、态度、个性、行为方式等方面,这些都是影响虚拟社区发展的因素。

1、虚拟社区中互动的特征虚拟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包括实时互动和非实时互动。

非实时互动是指虚拟社区中成员间在不同的时间内发送信息的行为,如留言、发帖、私信等。

而实时互动是指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同时在线,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互动。

不同于现实社区中的面对面接触,虚拟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的,因此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首先,虚拟社区的成员身份不一,这也导致了互动的机会和方式不一。

其次,虚拟社区中的互动信息大量,各种各样的话题、信息、内容等使虚拟社区成为一个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集散地。

再者,虚拟社区的成员互动是随时随地的。

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也使得虚拟社区成员的互动更加方便。

2、虚拟社区中合作的特征虚拟社区中的合作主要是指成员之间通过共同的利益、价值等来实现某个目标而进行的行为。

虚拟社区中的合作也非常常见,比如一些职业玩家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够完成游戏的任务,随之而来的是更好的游戏体验和更高的游戏收益等。

虚拟社区中的合作具有一些特征。

首先,虚拟社区中的成员主要是靠网络交流,而不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合作。

其次,虚拟社区中的合作主要依赖于虚拟社区提供的资源,比如游戏中的道具、任务等,社区管理员也需要加强监管,通过特定的规则来引导和促进合作。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信任的实证研究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信任的实证研究


H 4 : 共享程度对虚拟社 区中知识收集有 正向影 响; 2 . 合作信任与虚拟社 区知识共享 的关系 。 合作信任机制是指 个体 之间随着 交流程度的加深 ,彼此之间相互信赖 以致为 了更 大的突破开始合作 , 并建立合作信任 。 合作信任取决于共 同的价 值观、 情感 , 共 同的价值观越高 , 越 能激 发个体产 生创新思想 , 促 进共享行 为。 情感是个体之间长期交流形成 , 个体之间的情感越 深, 越能促进共享行 为。因此 , 提 出假设 : H 5 : 共同的价值观对 虚拟社 区中知识贡献有正向影响 ; H 6 : 情感对虚拟社区中知识 贡献有正 向影响 ; H 7 : 共 同的价值观对虚拟社区中知识收集有正 向影响 ; H 8 : 情感对虚拟社区中知识收集有正 向影响 ; 3 . 权威信任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 系。 权威信任机制是指 在社区交流过程 中, 个体信任掌握知识流动 的权威者 , 往往 更加 关注和信任权 威者发布的信 息。 权威者的权威性越高 , 社区的个 体对权威者的信任程度越高 , 社区的知识共享水平就越高 。 在虚 拟社区 中, 权威 信任机制取决于知识 的流动 与认 同感 。因此 , 提
度 。因此 , 提 出假设 : H1 : 知识交流程度对虚拟社区 中知识 贡献有正 向影响 ; H2 : 共享程度对虚拟社 区中知识贡献有 正向影响 ; H3 : 知识交 流程度对虚拟社区 中知识收集有正 向影响 ;
鸿从 质 与量 的角度 分 析 了组 织 内知 识共 享 的信任 机 制 ; S e n g e 认 为要达 成知识 分享人 们必 须相 互信 任 ;许 孟祥 认为 认 同型 信 任在 知识 共享 中起着 关键 作 用 ; A l e x a n d e r 等认 为 消 除成 员 贡献 知识 的 心理 障 碍, 成 员 之 间 的不 同信 任 起 决定 性 作用 。 Y a o b i i f L u ( 2 0 0 9 ) 等 学者认 为 社 区成员 以及 社 区 网站 的信任 会

虚拟社区模式案例分析

虚拟社区模式案例分析
探索新的社区交互方式和功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探索新的社区交互方式和功能,提高用户体 验和参与度。
加强跨领域合作和研究
鼓励不同领域的专家和研究机构进行跨领域合作和研究,共同推动虚 拟社区的发展和创新。
关注虚拟社区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随着虚拟社区的普及和发展,需要关注虚拟社区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和社区的健康发展。
户数据安全。
03
恶意行为防范
虚拟社区中可能存在恶意行为,如网络暴力、欺诈等。应对策略包括建
立完善的社区规则和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恶意行为,维护良好的
社区环境。
创新机会与前景展望
跨平台整合
随着不同虚拟社区平台的涌现,跨平台整合将成为创新机 会之一。通过整合不同平台的功能和资源,提供更加全面、 便捷的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知识传播、互动方式及激励机制研究
知识传播方式
互动方式
激励机制
知乎通过问答、专栏、讲座等多种形 式进行知识传播,满足了用户多样化 的学习需求。
知乎上的互动方式丰富多样,包括提 问、回答、评论、点赞、关注等,这 些互动方式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和 合作。
知乎通过积分、勋章、排名等激励机 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知识分享和交 流,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粘性。同 时,知乎还为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提供 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如稿费、专 栏合作、知乎Live等,进一步激发了 用户的创作热情。
社交平台型虚拟社区特点分析
用户群体多样化
该社区吸引了不同年龄、性别、 职业和兴趣爱好的用户,形成了
一个多元化的用户群体。
互动性强
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点赞、评论 、私信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 形成了紧密的社交网络。
内容丰富多彩

基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市场信息行为研究——以“拼客”信息行为为例

基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市场信息行为研究——以“拼客”信息行为为例
收 稿 日期 :0 0 1 — 9 2 1 — 1 2
用“ 拼客” 的行为是为了节约时间和金钱 . 但具体需 要 什么信 息 不是很 明确 。 “ 拼客 ” 的信 息需 求 呈 现 出多 样 性 的特 点 , 且 而 对 信息 内容要 求越 来 越详 细 。“ 拼客 ” 主要 是年 轻一
31 信 息 需求行 为 .
信息需 求 是指用 户 以 自己方便 的形 式及 时获取 所 需要 的完 整 可靠 的信 息的要 求 ,是 信 息行 为的原 动 力 。 拼客 ” “ 信息需 求分 为 2种 : 一种是 明确信 息需 求 , 进 行 信 息查 寻 和信 息选 择利 用 , 再 目的很 明 确 , 即需要 某项 信 息 .获 取信 息 的根本 目的就 是 为了节 约时 间和金 钱 。 另一 种是 信息需 求模糊 , 即明确 是利

中 的一 部 分 . 们 不仅 进行 详 细 的解 答 , 能提 出发 他 还 人 深 思 的问题 , 回答复 杂 的问 题 , 社 区活动 的积 极 是 参 与者 。第 三类 和第 四类 也 被称 作 贡 献者 ( o tb C nr — i uo) 对于 不 同类 型 的成员 , 响其参 与行 为 的因素 t 。 r 影 也不尽 相 同。浏 览 者 , 通常 是 随意浏 览 , 此类会 员 在 社 区中停 留 时间较 长 , 会 积极 贡献 创 作 内容 , 可 不 但 从其 身上 收集到有用 信息 , 浏览路 径 、 如 个人 数据 等 ; 贡 献者 通 常对社 区最热 情 .最积 极奉 献 自己创 作 的
内容 , 社 区 中停 留的时间 也很长 。 在 2 信 息行 为 的主 要 内容
过程 中,为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 的不 足感 和求足 感 , 信息行 为产生 的主要原 因 【。 是 () 息查 寻行 为 。狭义信 息查 寻是 指查 询 、 2信 检 索、 识别 和应 用信 息 。 广义 的信 息查 寻是 指认 知实践 中 , 为社 会 和文 化 的交 换 , 作 当面对 不 确定 因素 时 , 需 要 获得 信息 作 出决 策 。用户 的信 息查 寻行 为既取 决 于个 人 的信 息意识 和信 息能 力 以及 用户 的个 性心 理特 征 , 要受 用户 所处 的社会 环境 , 也 特别 是信 息 环 境 的 制约 。信 息查 寻行 为主要 包括信 息浏 览行 为和 信 息检 索行 为 。浏览 通 常 以无 计划性 和无 目标 性 为 特 征 : 索则 是 在 目标 导 向下 , 检 用户搜 寻特 定信 息用 于 解决 问题 或满 足某 种特 定 的信息需 求 ,用户 对信 息 的评 价在 一定 程度 上基 于该信 息满 足其 特定需 求 的程度。 可见 , 用户处于浏览状态还是检索状态取决 于 其使用 网络 的动机 【。 引 () 息选 择和 利用 。 息选 择是对查 寻过程 和 3信 信 查寻结果的优化[ 4 ] 。所谓信息选择就是从某一信息 集 合 中把符 合用 户需要 的一 部分 ( 子集 合 )挑选 出 来 , 除其 中的 不确 定性 因素 , 信 息增值 , 而解 消 使 从 决特 定 的 问题 。信 息 吸收利用 是对 信息 行 为的延 伸 和 升华【。 3 “ 拼客 ” 信息行 为 的特点

基于成就需求理论的虚拟社区知识分享行为研究

基于成就需求理论的虚拟社区知识分享行为研究


为人 们 互 动和 沟通 的平 台
本文 利 用

成 就 需 求 理 论 对 虚 拟 社 区 中的 知 识 分
而 提 出 应 该 如何 激励知 识 交流 的管 理 建议

主 要 采 用 书面 问
享行 为 进 行 了 实证 研 究
的 管理 建 议


并提 出 相 应
虚拟 社
Me
c

成就需求理 论概述



在 这 个 虚 拟 空 间里 人 交谈

人 理 由 去设 定 并 完成 目 标 的 欲 望


通 过 统计 描述



可 靠 性分 析 ( 信 度 分
们 可 以 自由地 交 流


互 相 帮助甚 至
根 据 适 当 标准 追 求卓 越 动力


争 取 成 功 的 内驱

析 ) 因 子 分 析 相 关 性 分析 和 多元 回 归分
H7

艳 ( 苏 州 经 贸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贸 经 系
T P393 4


苏苏州
2 1500 9
)

虚拟社 区 的 强 化机 制会 影 响 其 成 员 的
中图分 类 号 :
文献标识 码

A
愉快 程 度 ; 假 设 H 8 : 虚拟 社 区 的强 化机 制 会 影 响其 成 员 的兴 趣 ; 假 设 H 9 : 虚 拟 社 区

知识 交 流 和 社 区 强 化

研 究结 论 与 营销启 示
根据 研 究 结 果 分 析
服 务提供 商提 出

高校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研究

高校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研究
须 志趣 相投 . 才 能相互 沟通 。 所 谓特殊 性就 是说 虚拟 学术 社 区 中 的交 流 不是 普通 的学 术 沟通 .而是 层 次较 高 的创 新 知识 的互 动 和共 享 .其技 术基 础是 现代 计算 机 和 网络 技 术 高校 虚 拟学 术社 区是 高校 中 教高层 次 的知 识 交流
不 是所 有类 型 的平 台都 适合 于 高校 虚拟 学术社 区 .有 些 知识共 享 平 台 中的知识 库仅 仅 提供 文件 检索 ,不 能 够进
行 知识 交 流或 者互 动 高校 虚拟 学术 社 区主 要包 括 正式
的社会 网络关 系 .虚 拟社 区 的动态 特性 使得 其 中 的知识 共 享 与前述 两者 横 向静 态 的知识 共享 存在较 大 差别 。谢
a c a d e mi c c o mmu n i t y a t c o l l e g e ; a n a l y s i s r e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v i tu r a l a c a d e mi c c o mmu n i t y o n c o l l e g e a n d 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 .
帮 助人 们开 展知 识合 作提 供 了空 间 .许 多科研 人 员 可 以
通 过 因特 网来学 习新 的 知识 , 并 且形成 自身 的学术 基础 特 别 在今 天 网络发 达 的 时代 , 许多 不 同文 化 、 层次、 背 景
区是依 靠计 算 机开 展活 动 的 .是 学术 性科 学研 究 的 知识


高校虚 拟 学术社 区知 识共 享的概 念 内涵
社 区 和非 正式社 区 . 正 式社 区包 括开 放式课 件 共享 平 台 、 数 字 出版平 台和开放 存取 资 源性平 台 :非正 式社 区包 括 学术 博 客 、 学术论 坛等形 式 。

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社区的兴起,知识共享行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虚拟社区作为一个新兴的交流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共享自己知识和交流经验的机会,这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提高了人们的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影响因素、困境和前景五个方面,探讨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一、定义虚拟社区是指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社交平台,旨在促进用户的交流、分享、讨论和学习。

而知识共享行为则是指在虚拟社区中,用户将自己的知识、经验、观点等分享给他人、交流给他人,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的行为。

二、特点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1. 交流的多样性。

虚拟社区提供了多种交流方式,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

2. 交流的实时性。

虚拟社区的交流是即时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社区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 交流的匿名性。

虚拟社区中用户可以匿名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种匿名性可以让用户更加放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4. 交流的群体性。

虚拟社区中用户可以和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进行交流,这种群体性让学习和交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三、影响因素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1. 社区文化和价值观。

不同的虚拟社区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这种文化和价值观会影响用户对知识共享行为的看法和态度。

2. 知识质量和可信度。

虚拟社区中知识的质量和可信度会影响用户对知识共享行为的信任和参与。

3. 社区规则和管理。

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和管理,能够影响用户对知识共享行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4. 权威认可和激励机制。

虚拟社区中的权威认可和激励机制,可以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和更好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四、困境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虽然有很多优点和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困境:1. 知识质量难以保证。

利用知识管理促进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与转化

利用知识管理促进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与转化

利用知识管理促进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与转化摘要:隐性知识传播失效和隐性记忆丧失是教育虚拟社区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

结合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阐述了在教育虚拟社区中如何实现社区知识的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和内隐化。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社会化;知识外在化;知识结合化;知识内隐化1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英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波拉尼(Polanyi)在1958年出版的著作《个人知识》中提出了知识的二分法,即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数字等清楚表达的知识,此类知识可编码化、易于整理与存储。

隐性知识是与特定情境相关的知识,是存储于个人头脑中的隐含于过程和行动当中的知识,比如个人所拥有的难以言传的经验、诀窍、技巧、心智模式等,此类知识难于觉察,难于编码,也难以交流与共享。

信息管理关注的是对显性知识进行收集、编码和分类存储,为团队活动决策提供支持服务。

其忽视了对占个体知识绝大部分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共享和利用。

知识管理不仅要实现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与利用,更重要的是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的深度共享与交流,实现对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应用。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应着重强调采用与实施什么样的策略、方法、工具保障团队内部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播共享渠道的畅通,促进团队知识的获取、积累、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从而提升团队智慧。

如何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如何将个体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使每一个团队成员的隐性知识汇集为团队的知识资本,以转化为团队的生产力,提升团队智慧是知识管理理论的中心课题。

2教育虚拟社区教育虚拟社区是基于跨时空的、开放的、自由的网络虚拟环境,社区成员(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专题研修、交互协作、资源共享,从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的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

2005年至今,笔者所在的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一直在专业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中开展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教学(http:///class/index.htm)。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知 识 共 享 活 动 的外 在 动 机 。 ( 二) 自我 效 能
存在任何情感联系 , 社 区制度可 以确保承诺可信度 , 并规范人们
的行为 。 完 善的社 区制度是最初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 随着成员 间交往 的频繁 和深入 ,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的作用才会逐渐显
现。
( 二) 社 会 关 系
区时 , 由 于对 方 是 互 不 相 识 的 陌 生 人 , 彼此之 间缺乏认知 , 也 不

成员个体特性
( 一) 个体动机 动机是促使个体采取某种行 动的原因 ,可 以按 照动机来源 的不 同分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个体 为了满足 自
己的某种需求和欲望 ,外在动机是个 体为了获得外在 的物质奖 励, 履行责任 以及遵守 团体规范 。从动机意义上来 说 , 知识共享 体现为一种社会交换行为。个体 往往存在 着帮助他人来实现 自 我价值的倾 向 , 获得情感上的享受 。这种乐于助人的行 为 , 使得 知识共享活动得 以展开 。 这是知识共享的内在 动机 。 为了获得虚 拟社 区中的物质奖励 , 提高 自己在社 区中的地位和声望 , 履行互 帮互助 、 共 同建设社 区的社 区责任和团体规范 , 构成 了虚拟社 区
社会关 系建构人类活动 的中心也是社会行 为的基础 。社会
关 系对知识 共享 的影 响可 以从 社会 网络 中心性及 社会关 系 的 “ 强” “ 弱” 上进行分析。 强关系 和弱关 系的差 别在于 成员 间的熟悉 程度和 亲近程 度。 被强关系相互联结 的成员更容 易产生彼此间的信任 , 从而增
生。这时 , 外在激励性的有效性可能会降低 。
二、 社 区 中的 社 会关 系特 性
程产生影响的 因素 ,可 以使企业或者社区管理者更好地 引导 和 建设社 区, 促进社 区知识共 享 , 提升社 区生命力和价值 。

虚拟社区及其知识分享研究综述

虚拟社区及其知识分享研究综述

( 二) 虚拟 社 区特征
虚拟 社 区 . 从广 义上 说 。 原 是 指 在 企 业 之 间 以 市 场为 导 向建 立 的动 态联 盟 : 从狭 义 上说 , 是 指 有 共 同
二、 虚 拟社 区的相关 问题 ( 一) 虚拟 社 区的概 念
目标 和 合 作 协 议 , 强 调 运用 信息 技 术 ( 特 别 是 网 络 技
虚拟社 区及其知识 分享研 究综 述
陈 春 光
( 华 中师 范大学 公共 管理 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

要: 虚拟社 区“ v i r t u a l C O 1 T I 1 T  ̄ U Y I i t y ” 是人们 通过计 算机 网络 享知识 和信息 的场所 , 计算机 网络
术) 达成 的一 种完 全松 散 、 平 等 的组织 形态 。作 为一
种新 型 的组织 形 式 , 虚 拟 社 区有 其 自身 的独 特 性 : 第

陈 春 光 : 虚 拟 社 区 及 其 知 识 分 享 研 究 综 述
愿 参 与 , 因 为 虚 拟 社 区 不 能 实 现 他 们 的 知 识 需 要 ( Wa s k o& F a r a j , 2 0 0 0 ) 。 其 中 一 些 研 究 把 焦 点 集 中 在 内在 的激 励 因素 ( Wa s k o& F a r a j , 2 0 0 5) . 然 而 很
自 己 的 意 愿 的 平 台 。 本 文 研 究 虚 拟 社 区 及 其 知 识 分 享 的 意 愿 、 知 识 分 享 的 价 值 就 是 来 增 加 人 们 对 虚 拟
社 区 中 知 识 分 享 的 了 解 ,更 好 的 促 进 虚 拟 社 区 的 发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比较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比较
第3 2卷
第 6期




Vo I . 3 2 No . 6
2 0 1 3年 6月
J OURNAL OF I NTEL L I GENCE
J u n e 2 01 3
虚 拟社区 与现实社区的 知识 共享行为比 较木
张海岳 杜 荣
西安 7 1 0 0 7 1 ) (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
i t e s。k n o wl e d g e h s a b e e n c o n c e r n d e i n ll a a ea r s.Re ne wi n g p r e v i o u s el r e v nt a he t o ie r s o i l no k wl e d g e s h a r i n g。we bu i l d a mo d e l f o k no wl ・ e d g e s h a r i ng b e h a v i o r .Us ng i S P SS 1 7. 0。wcma k e a r t na a ly s i so f t he d a t a c o l l e c t d .Th e er es u l t s s h o wt ha tt h e ei r s a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e en r c e
n i no k wl dg e e d o n a in t g et b we e n v i r t ua l c o mmu n i i t e s nd a ea r l c o mmu n i t i e s ,b u t n o s i g n i i f c nt a d i fe en r c e i n k n o wl dg e e c o l l e c in t g .Ba se d o i l he t in f in d g s .we p r o v i d e s o me ma n a g e i r l a i mp l i c a t i o n s .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实证研究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实证研究
[ 8 2]
BAKUN R M , KEN N D . Th m o e a o - e i t Y A e d r t r m d a or v ra l itnc i n s c a p y ho og c l r s a c a ib e ds i t on i o i l s c l ia e e r h:c n o—
d cs o oi t o d a i na yp nf r nc s i r nia e i i n p n s f r me i to lt e i e e e n o ga z —
尚 永 辉 , 时 钟 , 凤 艳 艾 王
( 西安 电子科 技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7 ) 1 0 1 摘 要 : 已有 文献 的基 础上 , 于社会 认知 理 论 , 立 了虚 拟社 区成 员知识 共 享行 为理 论模 型 , 在 基 建 并提 出 了
假 设 。 通 过 设 计 关 于 虚 拟 社 区 成 员 知 识 共 享 行 为 的 调 查 问卷 , 用 统 计 软 件 S S 7 0和 结 构 方 程 模 型 统 利 P S1.
e mph sz e r i g mo e t a h r : v d n e f o b i a i e l a n n r h n ot e s e i e c r m us—
E 9 MATHI U E, 2] E J TAYL0R S R. a i i g c n i o sa d Clrf n o d t n n y i
关 系; 果预期 与 知识共 享行 为没 有显 著的 正相 关关 系。 结
关 键 词 : 拟 社 区 ; 会 认 知 ; 识 共 享 虚 社 知
DO : 0 3 6 /. s n 1 0 — 3 8 2 1 . 7 0 6 I 1 . 9 9 j is . 0 17 4 . 0 2 0 . 2

关于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

关于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
及时与问题解决过 程 中的相关人 士进行联 系 , 得他 取 们的相关知识与建议 , 并应用于正在解决的问题 中 J 。
社 区, 最终落脚点在虚拟社 区或信息空 间的构建 。而
笔者以为 , 虚拟社区将知识的交流、 共享和协作有效地 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实现 的全 过程 , 为个 人知识管理
第2 9卷
第2 期

Hale Waihona Puke 报杂志 21 0 0年 2月
J URN TE L G NC O AL OF I N L IE E
V0 . 9 No 2 12 . F b 2 1 e. 00
关于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
Re e r h o r o a o e g a g me ti S c a ie r u lCo s a c n Pe s n lKn wld e M na e n n pe i l d Vit a mmu iy z nt
珍(9 5一)女 , 18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 ; 崔

16 ・ 0




第2 9卷
化, 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 , 实现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的 转化 ; 二是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 和协作的平台 , 注重与 他人 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 , 实现知识 的应用和创新 。 对于知识工作者 而言 , 专业领 域 内广泛 的知识共
因此 , 如何为个人 知识管理提供更好 的情景 和联
结平 台则是 目前 所面 I 的新问题 。笔者认 为 , 人知 } 缶 个
识管理应该包含两个层面 : 一是将 知识 明晰化 和体系
收稿 日期:0 9— 9—2 20 0 2 作者简介: 谢
修 回日期 :0 9—1 20 1—2 0 旭 (9 8 , , 1 6 一)女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为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计量学。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虚拟社 区知识
共享机制研究
金添佳 浙 江大学管理 学院
系 网络 ” 。
杭 州 3 0 0 8 1 5
的 点 组 织通 过 ,识 探 索 ,寻 找 其 他 节点 上 { 1 组 织 的 相 关知 后 ,知 供 应 源将 知识 有 效 的 传 递 到知 识 需 求 厅 ,知 汉需 求 方再 运 用矢 识 的 过程 。矢 识转 移 义可 以 分 为知 识 ¨ ¨ 寻 找 ,知 识 传递 和知识 吸 收 三 个过 程 。 在 虚 拟 社 区 中 , 个体 需戛 扶得 知 识 时 ,会 通 过 互 联 进 入 拟 社 搜 寻 ,搜 寻到 合 适 的 知 识 后 ,知 识通 过 文奉 或 者 图片 等 形 式 f _ 到 个 体 , 个 体 进 行 知 识 的 自我 吸 收 , 专递 同时 , 体 还 n以将 逊一 步反 馈 回社 f
任 ,虽然他们并不排斥盎拟社区 ,自己也 绛常 乐下其中。但红他们心中,却并末真 正 放 下耶 个 思 想 包 袱 : “ 我 所 拥 有 的 知 即 识 虚 拟 社 区 巾传 播 ” 束之 后 ,我 的价 值 如 何 体 现 ?我 z 1 么 处 ? ” 如何 让 H4 . , ̄ 什 G B 这 部 分 个体 敞 外 心 仆 ,共 享 他 所拥 有 的 知 识 ,让 知识 住 共 享 与碰 撞 中实现 知 识 的 再 生 L共 事,将 是 虚 拟仕 工 作 者皿 临 的 j
由于虚拟社区超越 时间 、 空间以及个 性 化 ,开 放 式 的互 动 ,虚 拟 社 区 的 知识 交 流 行 为 变得 更 圳 普 遍 。对 于 社 区成 员 ,通 过 在 社 内 分享 和 获得 知识 ,可 以满 足社 区 成 员 参 与 社 的 动 机 比 如 提 高 某 一 技 能 ,得 到 娱 乐和 建 立 关 系 等 等 。而 对于 虚 拟 社 区 ,成 员的互 动 性 越 高 ,虚 拟 社 区 的 人 气 就 越 高 ,访 问量 也 会增 加 。

论虚拟社区中的互动仪式链

论虚拟社区中的互动仪式链

论虚拟社区中的互动仪式链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虚拟社区作为新兴的社交现象,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社区以共同的兴趣爱好、文化认同或特定目标为基础,通过网络平台集结、交流和互动。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虚拟社区中的互动仪式链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维系着社区的内部关系,还推动着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互动仪式链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之一。

该理论从涂尔干的宗教仪式研究和戈夫曼的符号互动论中汲取灵感,关注微观场合中的人际互动,并将宏观社会类型视为微观互动的后果。

柯林斯认为,通过动态的互动仪式过程,微观和宏观层面得以串联,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现象解释框架。

柯林斯的理论以行动者在场的互动为前提,他本人也对其理论在虚拟社区中的适用性表示怀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仅限于行动者在场的互动场景得到了延展,这种不在场互动呈现出许多与传统在场互动不同的特点。

我们需要对互动仪式链理论进行修正,以适应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

本文通过对虚拟社区中互动形式的考察,借鉴吉登斯对现代性的相关分析,试图对柯林斯的理论模型进行修正。

我们关注虚拟社区中互动仪式链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及其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分析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揭示其如何通过互动仪式链实现信息的传递、情感的共鸣和身份的认同。

同时,我们也关注互动仪式链对粉丝社群凝聚力的提升和对社群文化的塑造作用,以期为虚拟社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1. 虚拟社区的定义与特点虚拟社区,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其概念最早由Rheingold 提出,他将其描述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虚拟社区,亦称为在线社区或电子社区,为有着相同爱好、经历或专业相近业务相关的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聚会的场所,方便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

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_孔德超

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_孔德超

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孔德超【摘 要】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社区成为网民交流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文章分析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过程及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提出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

【关键词】虚拟社区 知识共享 机制 模式Abstract:Along with the Int ernet t echnolo gy development,the virtual co mmunity become s a n import a nt wa y for the web c a m to excha nge information a nd a cquire knowledge1The article a nalyze d the proce ss of virtual co mmunity knowledge sharing a nd the f a ctors that influenced knowledge sharing,propo sed the mecha nism of virtual community knowle dge sharing1K ey w ords:virtual community knowle dge sharing mecha nism p att ern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社区的类型越来越丰富。

既有综合性社区(天涯),又有交易性社区(淘宝网)、讨论组社区(百度贴吧)、游戏社区(腾讯社区)等等。

网民在虚拟社区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传递和交流信息,虚拟社区成为网民交流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虚拟社区作为网络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使得知识的传播达到了以往传统传播方式所没有的迅速性和多样性。

因此,研究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机制也就显得极为必要。

1 虚拟社区及知识共享过程111 虚拟社区及知识共享内涵虚拟社区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社区,核心是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并且在参与者之间形成一种社会关系[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过程就是一种知识共享行为 , 社区中的成员向他人贡献
自己的知识 , 同时通过向他人请教也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取

文 献 回顾
1 、 虚 拟 社 区感
新知识 。 已有研究大多从个体知识共享动机等视角对虚拟
虚拟社 区是指足够数 量的人基于 网络进行讨 论并形 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展开研究 。 例如 , S u n ( 2 0 0 9 ) 从个人动机
成 员知识 共 享提供 了新 渠道 。 通过对 1 7 5名虚 拟 社 区成 员 的 实证研 究 , 分析 了虚 拟 社 区感 对知 识 共享行 为的 影响 。 研
两种不 同身份 ( T o n t e r i , 2 0 1 1 ) 。虚拟社 区的相关研究基于
不 同的虚拟社 区类型 ( 知识或兴趣社 区 、 企业对企业 的社
究表 明, 虚拟社区感对知识共享行 为存在 正向影响; 且成员
感、 影 响 力 和 沉浸 感 三 个 维 度 对 个体 知 识 共 享 行 为 的 影 响
区、 企业对消费者的社 区等 ) 和不 同的理论视 角( 社会交换
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 社会认知理论等 ) 对虚拟社区感的维 度进行 了划分 , 详见表 l 。
K o h和 Ki m( 2 0 0 3 ) 成 员感 ; 影 响力 ; 沉浸感
社会心理学理论
E l l
0n e n
等( 2 0 0 7 ) 示
成员感 ; 社 区感受 ; 身份显 过程理论( 社会交换 ; 相互交换 ; 个人关系 理论 ; 社会支持理论 )
使用与满足理论 社会资本 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表1 国外 学者对虚拟社 区感维度 的划分
【 文献 划 分 维 度 理 论 基 础
程度 有 所 不 同。 这 为 虚拟 社 区 管理 员如何 提 高社 区活 力、 促
进 全 民知 识 共 享提 供 了 目标和 发 展 方 向 。
【 关键词 】虚拟社 区 虚拟社 区感 知识共享行 为
二、 研 究 假设 及 模型
K o h等( 2 0 0 3 ) 从社会 心理学理论出发 , 结合传统 的社 区感理论 , 构建 了虚拟社 区感模 型 , 并将虚拟社区感划分
这种社 区感 以社区存在的历史作为基础 , 可以划分为四个 为三个维度 : 成员感 ( Me mb e r s h i p ) 、 影响力 ( I n l f u e n c e ) 、 沉
知识共享行为 的理论研 究主要 以社 区成 员共 享动机为 出
己的知识和经验 , 同时也从其他成 员那里寻求帮助。所谓 发点 , 很少有研 究者从个人 与虚拟社 区之 间的关系 , 即从 社 区感是指 由于社 区成员之 间经常彼此互 动交流从而使 虚拟社 区感视角探讨其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得彼此之 间相互联 系 、 相互作用和相 互影响 , 社区成 员也 因此对该社 区产生一种依赖感 和归属感 , 将 自己视为社 区 的一份子 ,社 区成员都希望让其他成 员的需求得到满足 ,
不同 的维度 ,即成员感 、影响力 、情感连 接和 需求满足 浸感 ( I m me r s i o n ) 。其 中的成员感和影响力均来 自于传统 ( Mc Mi l l a n等 , 1 9 8 6 ) 。虚拟社 区成员在相互互动交 流沟通
的社 区感理论 , 其 中, 成 员感 ( Me m b e r s h i p ) 反映 的是虚拟
■■■ ■■■■■■■■■■ ■■■■■■■■ ■■■■■■■■■-

| c | ■ ■■■■■■■■■■■■ ■■■_
O T E PO A Y EC O N 蝴 C N M R R 1 CS ●■ ■ ■ ■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摘要 】以计 算机 网络技 术为基础 的虚拟社 区为社会 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 每一名社区成 员都具有个体和社会
T 成员感 ; 影 响力 ; 个体身 o n t e r i 等( 2 0 1 1 ) 份 ; 社会 身份 ; 情感连接
T s a i 等( 2 0 1 2 ) C h e n等( 2 0 1 3 ) 成员感 ; 影响力 ; 沉浸感 成员感 ; 影响力 ; 沉浸感
( 资料 来源 : 笔 者根 据 相 关文 献 整 理 。 )
2 、 知 识 共 享行 为
知识共享行为是研究社区成员行为的重要 内容之一 。
S h a r i n g B e h a v i o r ) 的影响效应和作 用机理 , 以期为社 区管 葛明贵( 2 0 1 4 ) 认为社 区成员之问彼此相互联 系、 互动交流 理者提升社区管理效能和激发 成员知识共享提供借鉴。
成人 际关系的一种社会集合体 ( R h e i n g o l d等 , 1 9 9 3 o互联 和社会资本理论 角度 出发对 影响知 识共享行 为的因素进 网的 飞速发展使越 来越多的社会成 员基 于共 同的兴趣爱 行研究 ; 郑万松 ( 2 0 1 4 ) 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好, 跨越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自觉组建 网上虚拟社区 , 在虚 探讨了知识共享态度和意愿 的影响因素 。可见 , 虚拟社 区 拟社 区内 , 各个社 区成员畅所欲 言 , 并 和其他成员共享 自
基于网络 的虚拟社 区为个 体知识共享提供 了新的路 径, 猛发展 , 这不仅 降低 了人 们获取知识信息 的 成本 , 也为企业联系消费者提供了新平 台。 所 以对虚拟社区 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 , 关于 网络虚 拟社 区和知识共享行为 , 已有相关研究仅探讨了个体知识 共享动机对知识 共享行为的影 响。 鲜有学者从虚拟社区感 角度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研究 。 本文以虚拟社区为基 础, 探讨成 员的虚拟社区感对其知识共享行为( K n o w l e d g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