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获奖优质课教案获奖 (2)
四年级阅读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
四年级阅读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各种教学规章制度的形成更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 使教学活动免除了随意性和零散性, 从而变成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活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书的阅读, 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 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 善与恶, 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 到书中去体验快乐, 拥有快乐的童年。
二、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三、阅读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揭示主题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 他就是安徒生, 伟大的童话作家。
那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 认为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四.阅读交流(一)小组内交流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 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优美的语句, 以及其中的段落, 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全班交流1.组内选代表发言2.其他同学认真听, 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五、拓展延伸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2教学目标:1、培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锻炼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课前阅读)一、解题激趣小朋友, 你们有没有想过太阳可能是黄色的, 月亮上的小白兔跑了, 还有小白兔换上了豹子胆?如果发生这些事情, 会多么有趣呀!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奇思妙想世界吧!二、读文感受1、自由读文章, 要求字音读准, 句子读通顺2、知名度第一、二、三篇文章。
小学美术湘美版二年级上册17.看医生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2
小学美术湘美版二年级上册《17.看医生》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看医生”中选用了小朋友创作的《牙科医院》作为重点欣赏作品。
该画“看大夫”是作者在对生活感知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造出的新形象,表达了他的情感与愿望。
教材中还呈现了一些学生作品,它们生动地表现了打针、医生疗伤等场景。
这些题材大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的场面,是他们真情实感的体现。
通过这一系列的欣赏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形象储存,相信能为活动一的绘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
3.消除学生对医生的恐惧和对身体的爱护。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人物表情的特点,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
教具准备:。
大班优质课教案一等奖
大班优质课教案一等奖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分享一份获得大班优质课教案一等奖的教案。
该教案旨在引导大班学生积极参与,全面发展他们的认知、社交和情感能力。
通过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案概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本课的主题,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学时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本课的主题为“探索神奇的自然”。
首先,我们将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的一些奇妙事物,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天气的变化等。
然后,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并探索这些自然现象。
最后,我们将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体验感受。
3.2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通过讲故事和展示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的奇妙事物。
•实验活动:设计一些简单但有趣的实验活动,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并观察。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索任务,并协作解决问题。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体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 教学步骤4.1 引入•介绍课程主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展示一些精彩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讲述一个关于自然界奇妙事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2 实验活动•设计一系列与课程主题相关的实验活动,如植物生长实验、水的循环实验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亲自进行实验,并观察和记录结果;•鼓励学生在实验中讨论和合作,帮助他们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学生展示与总结•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体验感受;•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他们在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邀请学生进行展示,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5. 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与反馈:•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和小组讨论,是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年级德育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二年级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德育了解德育的定义,明确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分辨善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培养良好品德对于不同的品德类型,通过课堂活动和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4.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享和讨论一些具体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辨善恶和正确道德观念的能力。
2.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与他人的互动,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集体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4.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谈话和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责任。
2.知识讲解介绍德育的定义和相关概念,让学生明确德育的目标和意义。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角色扮演设计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5.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在小组内讨论并完成一些德育活动,如制作海报、编写小品等。
6.游戏体验设计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德育的理解。
7.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所学的德育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德育价值观。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上册《(演唱)交城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上册《(演唱)交城山》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交城山》是一首山西传统民歌,是一个嫁到交城县山区的农村妇女对旧社会贫穷生活的叙述。
音乐十分朴素、淳厚,旋律抒情优美,富有鲜明的晋中地方特色和乡土生活气息。
歌曲为单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旋律多下行,是晋中秧歌中常用的曲调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交城山》,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并从中体会其中的情感及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山西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美食不同方面的美切入主题,逐步加深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城山》,感受交城文化的同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决心,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交城山》,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并从中体会其中的情感及文化内涵。
难点:通过学习《交城山》,感受交城文化的同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决心,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四、教学准备:音像资料、ppt、钢琴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欢迎同学们回到我们期待已久的音乐之旅中来。
人说山西好风光,右手一只是吕梁......提到吕梁,总有话题源源不断,老师总想将自己所见所闻的美好事物与大家一同分享。
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脚步,一同走进醉美吕梁的其中一个地方——交城。
2、传授新课。
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获奖课堂教学实录 (2)
植树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性: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学具,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爱绿、护绿的德育教育。
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课件课前游戏:大家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我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游戏名称:猜成语,看默契游戏规则:一人不能说话,只能用手势或动作表演纸条上的成语,另一人猜,猜不出来时,台下同学可以表演帮忙,但不能出声。
(猜“一刀两断”)掌声送给这两位默契的同学!教师板书答案“一刀两断(段)”。
追问:可不可以写成这个“段”?生自由回答。
师:一会我们学完这节课,大家再来回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授“间隔”,导入新课请刚才两位默契的同学起立!请后面的你也起立!师:大家看看,这三位同学之间产生了几个空?生:2个。
师:请你起立,4个同学之间产生了几个空?(3个),5个同学呢?(4个),6个,7个,8个……71个呢?(70个空)。
看来难不倒大家,增加点难度,咱们全校学生也站成了这样一列,一共产生了4000个空,全校有多少人?(4001个人)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其实,像这样的空,数学上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间隔”,一起说一遍“间隔”。
看来这学生数和这间隔数之间还有点关系?今天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和这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
《踏浪》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踏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踏浪》的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踏浪》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3. 培养学生对于个人价值观的思考与追寻,引导学生拓展自我人生的可能性。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踏浪》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2.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个人人生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于个人价值观的思考与追寻;2. 引导学生拓展自我人生的可能性。
四、教学准备1. 《踏浪》的文本材料;2. 班级黑板;3. 阅读活动所需的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通过对《踏浪》的标题进行解读,激发学生对于该文本的兴趣和想象,并提出以下问题:- 你对于《踏浪》这个标题有什么理解?- 踏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有什么含义?2. 阅读理解与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关于《踏浪》的文本材料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并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文本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的人生经历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你认为作者用《踏浪》来表达什么意义?与你的人生有何关联?每个小组讨论完毕后,由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交流。
3. 视频展示和解析(20分钟)播放与《踏浪》主题相关的短视频,通过图像和声音的展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在视频播放结束后,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你对于视频中的场景和情节有什么感想?- 视频中的情节与你对于《踏浪》的理解有何联系?4. 表演和分享(30分钟)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短剧表演,以《踏浪》为主题,演绎出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经典情节进行表演,并附带解释和分享演绎中的个人感受。
通过表演和分享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踏浪》的核心思想,并展示他们对于个人人生意义的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在阅读《踏浪》的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视频展示和短剧表演的形式,不仅加深了对于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更培养了学生思考个人人生意义的能力和追寻意义的勇气。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质课获奖教案_2
出示高凤林的照片。
师:请打开探究单,阅读材料二,回答第3题。
【圈一圈】
3、圈一圈材料中的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折射出高凤林具有哪些品质和精神?
感悟国家的成就是由广大劳动者创造的,不同岗位上的劳动者都在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感悟实干精神的内涵,理解实干创造未来。激发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实干追梦,助力中国梦。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实干追梦,助力中国梦。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三【回归生活,实干追梦】
播放音乐,呈现问题
1、你有什么梦想?
2、为这个梦,你已准备了哪些?
3、接下来你要做哪些准备来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做法)
课堂小结:
你们的梦是自己的梦,正是你们一个个的梦,才铸就了中国梦。你们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也缔造了中国梦。所以,加油!中国少年!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业:
1.《练习精编》本框内容
三、学教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观看视频,知道国家的成就动者都在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2.感悟实干精神的内涵,理解实干创造未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教学、活动教学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视频、画示意图、圈一圈数字等活动,感悟劳动创造国家成就,实干创造未来。(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坚持自己的梦,实干追梦!
学生边看视频,边记录关键信息,
《其多列》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其多列》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音乐作品《其多列》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2. 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能准确演奏;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其多列》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教学内容:(1)乐曲《其多列》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2)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合奏和合唱的基本要领。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其多列》这部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引导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批评和建议。
(3)示范演奏:教师和几名学生演奏示范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听、看、感受并模仿。
(4)分组合奏: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演奏乐曲的不同部分,然后将各小组的演奏进行整合,完成一次完整的合奏。
(5)合唱训练: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合唱训练,让学生学会协调合唱的节奏和声音,并逐步提高合唱的整体效果。
(6)综合演奏:当学生熟练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后,教师安排学生整体演奏乐曲,并进行现场观摩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观摩评价:教师和学生进行现场观摩,评价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水平。
2. 合作评价: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个人表现等。
3. 教师评价:根据观摩评价和合作评价的结果,教师进行个别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拓展:1. 学生可以自由创作一个与《其多列》相似的音乐作品,发挥个人的创意和表现力。
2. 学生可以进行乐器合奏,在乐器合奏中锻炼技巧和培养合作意识。
六、教学反思:《其多列》这个音乐作品既有具体的乐曲要素,又注重合奏和合唱的技巧和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安排。
初中数学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
初中数学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练习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四)总结与扩展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四、布置作业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五、板书设计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中考考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它对整章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梯形会有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作用。
全国英语教师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初中优质教案2
全国英语教师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初中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三章“Now you see it, now you don’t”,具体内容包括:Section A1a2d,通过该部分学习,让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用法,以及描述物体位置变化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基本结构,并能运用该时态描述物体位置变化。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一般过去时运用及位置描述表达方式。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沟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关于“神奇消失”魔术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物体位置变化。
2. 呈现:呈现本节课主题,讲解一般过去时用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学会描述物体位置变化。
3.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一般过去时结构,以及位置描述表达方式。
4. 实践: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能力。
5. 巩固:进行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Now you see it, now you don’t!2. 内容:一般过去时结构:主语+动词过去式+其他描述物体位置变化表达方式:It was in/on/under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下列物体位置变化:a. The book was on the table, but now it’s onthe chair.b. The keys were in the drawer, but now they are on the desk.(2)编写一段对话,描述你和你朋友在公园里玩捉迷藏游戏,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你们位置变化。
满江红秋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满江红秋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满江红秋瑾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掌握满江红秋瑾的内容和主要思想。
3. 加深对满江红秋瑾的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4. 培养学生对于革命传统和英烈精神的尊崇和崇敬。
二、教学重点1. 清楚地介绍满江红秋瑾的背景和重要性。
2. 确定满江红秋瑾的思想和观点。
3. 分析满江红秋瑾的文化价值。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满江红秋瑾的思想和观点。
2. 解读满江红秋瑾的文化价值。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满江红秋瑾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满江红秋瑾的名字和身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满江红秋瑾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Step 2 背景介绍教师通过投影、口述等方式介绍满江红秋瑾的身世背景和成长环境。
重点介绍满江红秋瑾的家庭背景以及她在革命运动中的活动经历。
让学生理解满江红秋瑾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作为一名女性革命家的特殊地位。
Step 3 作品欣赏教师引导学生一起阅读满江红秋瑾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引导。
Step 4 思想分析教师对满江红秋瑾的思想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她的主要观点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材料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对满江红秋瑾思想的理解。
Step 5 文化价值评析教师以引导式的方式,让学生从满江红秋瑾的作品和经历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理解,综合分析满江红秋瑾对于中国革命和文化发展的贡献。
Step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满江红秋瑾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研究满江红秋瑾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满江红秋瑾的论文或者写一篇读后感。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满江红秋瑾的作品和思想,并给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满江红秋瑾的背景和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其作品和思想也有了进一步认识。
《兼爱》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兼爱》教案一、课程概述本教案设计的课程名称为《兼爱》。
通过本课程,我们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兼爱这一伦理原则,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实践兼爱的思想和行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兼爱的概念和内涵;- 掌握兼爱的实践方法;- 理解兼爱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倾听、理解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爱和参与。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兼爱的概念解释(20分钟)- 兼爱的定义和作用;- 兼爱与利他主义的区别;- 兼爱的实践意义。
2. 兼爱的实践方法(30分钟)- 倾听与理解他人;- 善待他人,以礼待人;- 积极提供帮助和支持;- 避免伤害他人。
3. 兼爱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20分钟)- 兼爱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兼爱对社会和谐的贡献。
4. 兼爱的案例讨论(30分钟)- 选择一些兼爱的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兼爱的实践过程和方法。
5. 公益活动的组织与参与(30分钟)- 与学生一起组织参与一项公益活动,如义卖、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亲身实践兼爱的精神和行为。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和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学能力。
2.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的兼爱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兼爱的实践方法和价值。
3.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能力。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兼爱的实践过程,加深对兼爱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准备课堂笔记,检查学习材料的完成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对兼爱案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能否准确把握兼爱的实践方法。
3. 反思与反馈:与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听取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热对流》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热对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热对流现象的概念和特征。
2. 了解热对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3. 掌握热对流的观测方法和预测技术。
4. 能够分析和解释热对流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5.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热对流的概念和特征。
2. 热对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3. 热对流的观测方法和预测技术。
三、教学难点1. 热对流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 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热对流的概念和特征1. 引入热对流的概念:热对流指的是由于气体或液体中的温度差异引起的气体或液体的运动。
请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热对流现象,如热气球升空、沸水冒泡等,引发学生对热对流的思考。
2. 带领学生描述热对流的特征:热对流通常伴随着温度差异、密度变化和力的作用。
学生可以观察温度差异对气体或液体的运动产生影响。
3. 进行实验展示:教师可准备一个容器和热源,加热容器一侧,然后观察容器中液体的运动变化,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
第二节热对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1. 热对流的形成机制:介绍热对流的形成机制,包括密度差异造成的浮力作用、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的差异,以及对流的驱动力。
2. 热对流的影响因素:介绍温度差异、流体性质、流体高度和容器形状等因素对热对流现象的影响。
第三节热对流的观测方法和预测技术1. 热对流的观测方法:介绍观测热对流的常用方法,如使用烟雾、染液或热敏液晶片等。
2. 热对流的预测技术:介绍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等方法进行热对流的预测,以及工程中对热对流的控制和改善措施。
第四节热对流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 热对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介绍热对流对建筑物、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热对流重要性的认识。
2. 热对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介绍热对流对天气现象、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热对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思考。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场景和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红旗颂欣赏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红旗颂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理解歌词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红色经典歌曲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红旗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介绍2. 歌曲的欣赏和理解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唱一首愿望山歌《心连心》引起学生对红色经典歌曲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红旗颂》的了解程度。
2. 音乐欣赏(10分钟)播放《红旗颂》音乐,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3. 歌词分析(15分钟)给学生分发《红旗颂》歌词,通过课堂讲解,解读歌词中的意义,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4. 合唱练习(20分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进行合唱练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表演展示(15分钟)请几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练习的歌曲,其他学生用鼓掌和欢呼来鼓励他们的表演,展示合唱的成果。
6. 总结讲评(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红旗颂》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鼓励学生对红色经典歌曲进行更多的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红旗颂》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红色经典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合唱练习和表演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理解歌曲的含义,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然而,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今后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活动,如情景模拟演绎、与其他曲目对比等,以更全面地拓展学生对《红旗颂》的理解和欣赏。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质课教案获奖 (2)
统编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导入大家读过《十万个为什么》吗?看来大家都是刨根问底的孩子,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齐读课题(提前板书真理和问号写稍大点)注意节奏和重音,师划节奏标着重号再次齐读二、检查预习课前大家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有两段话不好理解,我们来看一下出示第二段指生读(读的响亮顺畅)这里有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以及好处,结合预习单生答其中有个成语初次见到,读出来(司空见惯齐读)司空见惯什么意思?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你知道它的由来吗?齐读古诗批注再来看第二段出示七段指生读这里也有一个新的成语是(生齐说见微知著)要理好解见微知著,关键是理解哪两个字?(微著)微什么意思?(细小)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出示123)在这里应选择第几种?结合字义谈谈见微知著的意思课文写了三个见微知著的事例,谁来概括一下三件事板书三件事,板书。
细心的同学都发现了其实这三件事都是解释了哪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三、品读作者用不同的事例证明同一个观点,这三件事一定有其共同之处,请同学们仔细默读三个事例看看不同的事例有什么共同之处。
他们都是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最后找到了真理得出了结论。
这三个方面相当于一件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解果,我们要写好一件事情,一般哪个部分要写的详细具体(经过)同桌合作,划出三件事中反复研究的语句并交流一下发现。
(写了几句话?经过写的少,师标划出真理和问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生谈。
(作者想证明谁和谁的关系,所以什么和什么要写详细,哪个要写简单,找生说完整具体)看来内容是由观点来决定的。
现在我们换一个观点,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用这三个事例还是同样的写法,你觉得哪部分要写的详细具体?相同的事例证明不同的观点侧重的角度不同。
既然几件事基本相似的为什么一定要用三件呢?写一件或两件不可以吗?(一件是偶然,两件是无独有偶)中国人对三有独特的认识,三更符合中国人的认识和阅读习惯。
《百合花》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百合花》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中学语文课程的百合花一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百合花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文学欣赏、课文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百合花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环境;(2)掌握百合花的生长过程;(3)了解百合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并能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图片鉴赏和文学欣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3)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欣赏大自然的美。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百合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2)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和课文分析能力;(2)引导学生表达对百合花的情感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百合花,并引导学生描述百合花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环境。
2.理论知识讲解与学习(2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百合花的生长过程、主要种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百合花的独特之处。
3.实地观察与小组合作(30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到校园或花坛进行百合花的实地观察和记录。
每个小组观察一种不同的百合花,记录花朵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并拍摄照片。
观察结束后,小组内部展示并交流观察结果。
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4.文学欣赏与课文分析(40分钟)选择一篇描述百合花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其中对百合花形态、色彩、香气的描写。
然后分小组进行课文分析,让学生整理出文中对百合花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意义。
每个小组挑选一段精彩的描写进行朗读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5.归纳总结与展示(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归纳总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展示出他们对百合花的理解和体会。
成都市第二十幼儿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成都市第二十幼儿园教案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成都市第二十幼儿园制定了本教案,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语言、社会和运动技能。
一、教育目标:1. 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能力,鼓励他们自信、独立和合作。
2. 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提供有趣、有挑战性的活动,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游戏和互动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听力技能。
4.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鼓励他们与同伴共同学习、玩耍和分享。
5. 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情感发展:a. 促进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鼓励、肯定和奖励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b.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鼓励他们主动完成小组活动和个人任务。
c. 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通过团队游戏和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社会技能。
2. 认知发展:a. 提供有趣、有挑战性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b. 鼓励幼儿思考问题、提出猜测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c. 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玩具、教具和书籍,帮助幼儿发展各种认知技能。
3. 语言发展:a. 通过诗歌、歌曲和故事,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b. 提供丰富的口语交流机会,鼓励幼儿与老师和同伴互动。
c. 组织各种语言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和学习动力。
4. 社交能力发展:a. 定期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鼓励幼儿与同伴互动和合作。
b. 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帮助意识,组织资源共享和互助活动。
c. 鼓励幼儿参加社区活动和公益项目,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 运动技能发展:a. 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跑步、跳跃、投掷和接球等,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b. 组织户外活动,如郊游、露营等,鼓励幼儿锻炼身体。
《学习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学习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对于学习和成长的积极影响;2.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3.通过参与唱歌活动,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首适合学生年龄的歌曲;2.复制歌曲歌词并准备投影仪或黑板;3.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歌曲(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谈论自己喜欢的歌曲以及歌曲对自己的意义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并讨论他们认为歌曲的重要性。
步骤二:介绍歌曲(10分钟)老师可以播放选定的歌曲并邀请学生认真聆听。
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提问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以及歌曲中所传达的情感。
步骤三:学唱歌曲(20分钟)老师可以逐行教唱歌曲的歌词,并引导学生跟随唱出。
可以通过分组比赛的方式增加趣味性,或者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做相应肢体动作。
步骤四:合唱(1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合适的歌曲段落,然后组织全班合唱。
鼓励学生共同完成合唱任务,并在最后进行反馈与点评。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代表来展示他们的合唱成果,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扩展:1.让学生自己创作歌曲:鼓励学生使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作品。
2.学唱更多的歌曲:给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歌曲,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学唱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歌曲。
五、知识评价: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学习成果:1.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2.评估学生对歌曲歌词的理解程度;3.观察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反思:学习歌曲的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既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有效的组织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手指》是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人生感悟”专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组教材教学要求: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按照“感知--感受--感悟”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重在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适当点拨。
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提高略读能力,扩大阅读面。
从而培养学生写“所见、闻所、所思、所感”作文。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
读读记记“瘙痒、窈窕、秽物、堂皇、缈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非常喜欢读书,积累了许多好词,今天我们说一说有关手的成语。
2、谈话: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片关于手的课文。
板书:5 手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那么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五个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1.学生自读。
(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瘙痒、窈窕、秽物、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讨论。
(本文语言浅显朴素,较容易理解。
)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最后总结写
__
_。
(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感受内涵。
过渡: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态,各有长短,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
文,找出相关句子,并作出记号。
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句子,理解。
(1)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
重点体会表现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特点句子:a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
b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起的作用。
c感情朗读。
其余句子略加点拨。
(2)找出写各手指短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师简单点拨。
3完成表格
2.议一议:
(1)你喜欢其中那个手指头?为什么?那么让你只保留这个,其他不要怎么样?为什么?
(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
(3)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最后一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板书:团结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2、小练笔:以《XX手指的自述》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5手指
各有所
能
根根有用
团结一致
各有所
短
根根有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