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四下:平行线 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案-4.2平行-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案-4.2平行-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案-4.2平行-沪教版平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利用直角三角尺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

2.学习平行线的画法。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习利用直角三角尺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

2.掌握平行线的画法。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过点O作直线l的平行线。

·O 图1 问:你有什么注意点想提醒同学的吗?过渡:说得真好!二、探究与练习1.看图填空。

互相垂直的直线:;互相垂直的直线:;互相平行的直线:;互相平行的直线:。

画两条平行线,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3.5cm。

问:用什么来方法检验?小结:对啊!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问:错在哪里?(2)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与一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4)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

三、验收练习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四个角中,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角()。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条。

3.作图:过A点作BC的垂线和平行线。

平行(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2.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3.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4.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学习重难点】1.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难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以及由平行公理导出其推论的过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①双杠的两根杠是互相______的。

②我们一起来把铅笔在方格纸上平移,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_____的。

③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平行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平行(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平行(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永不相交的情况,即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并能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概念,能够识别并判断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平行线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永不相交即为平行线。

2. 平行线性质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平行线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直线,提问:你们知道直线有什么特点吗?2. 学生回答:直线是一条无限延伸的线,没有起点和终点。

3. 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会相交吗?4. 学生回答: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5.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特殊情况,即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永不相交的情况,这就是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1. 出示平行线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平行线的特征。

2. 学生回答: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永不相交。

3. 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平行线上的任意一对同位角相等。

4. 示例: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5. 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通过观察直线的倾斜程度来判断,如果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相同,则它们互相平行。

6.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两组平行线,并用直尺和量角器验证它们的平行关系。

三、巩固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题目包括:判断下列直线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找出图中平行线,并用直尺和量角器验证;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画平行线 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画平行线 教案

画平行线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两条平行线的含义,并能进一步感受平行线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2、能利用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3、能过直线L外一点P画出一条平行于L的直线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难点: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含义、会画平行线、了解平行线的一些性质教学准备: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四个四边形,问:哪些较美观?为什么?那高速公路的两边应该是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应该互相平行,否则公路会越来越宽或越来越窄。

)问:你能举几个生活中必须用到平行设计的例子吗?(相同高度、并排架设的电线,电梯两旁的扶手,双杠的两根横杆及四根垂直的杠子等。

)问:北方人很喜欢滑雪,雪橇是滑雪中的重要工具,但两块雪橇板在滑雪过程中应该保持平行,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若它们不平行?会怎样呢?问:你能用语言叙述怎样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二中心阶段1 师: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出示课题“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吗?师:请你在教室里找找平行线,看谁找得多。

师:同一条铁路的两条铁轨是什么位置关系?铁轨下面夹在铁轨之间的枕木的长度有何关系?这又能说明什么?(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宽度保持不变)2 怎样才能画出两条平行线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画两条平行线。

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和直尺,跟着老师一起画平行线。

第一步: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教师边做示范边观察学生画图的情况,注意强调此时直线一旦画好后三角板先不能动,要用右手按住三角板。

让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第二步: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然后固定直尺,平移三角板。

注意强调直尺与三角板的直角边要紧靠,然后按住直尺不能松动,再让三角板沿着直尺的方向平移,不能让直尺与三角板错位,要保持紧靠。

这是为什么?第三步: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注意强调画线时,要用左手将三角板固定住,不能移位。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课程背景该课程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本节课主要涉及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2.掌握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3.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第一部分:概念讲解首先,我们需要讲解平行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在讲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引入垂线的概念,并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第二部分:计算方法练习接着,我们需要给学生讲解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在练习中,需要给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要求学生计算出其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三部分:应用练习最后,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应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练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问题,并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怎么计算?活动二:概念讲解1.讲解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2.讲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3.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活动三:计算方法练习1.给出一些简单的图形;2.要求学生计算出其平行线之间的距离;3.指导学生使用公式计算。

活动四:应用练习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问题;3.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

活动五: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概括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和检查学生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通过作业批改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3.通过课堂测验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沪教版数学四下:平行线教案

沪教版数学四下:平行线教案

沪教版数学四下:平行线教案教学目标:1.能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

2.借助三角尺找出互相平行的边。

3.培养同学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有几种情况?然后出示局部城区地图。

2.提问:请指出哪些路同时垂直于同一条路?3.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的关系之外,还有象上面不相交的情况。

我们今天就研究两条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这就是平行线。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认识平行线。

(1)出示长方形图片。

教师把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分别向相反方向延长,成为两条直线。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指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延长后,这两条直线不会相交。

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看一看,(老师出示练习本说明)如果延长练习本上的两条横线,得到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吗?指出:练习本上的两条横线也不会相交。

追问: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练习本上的两条横线所在的直线,都有怎样的特点?(2)出示三组直线,判断:哪一组的直线不相交?刚刚讲的的几组直线都有什么特点?(都是不相交的)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3)出示四组图片,要求找出其中的平行线。

(4)认识平行线的性质。

出示两条平行的直线。

提问: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出示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几条垂直线段,量一量它们的长度,找出共同点。

(学生操作,指名答。

)提问:你发现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小结:你对平行线有什么认识?什么是平行线?三、巩固练习1.出示几组直线,判断:哪几组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哪几组不平行?(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2.用纸折出平行的折痕并标上字母。

3.小组同学说说哪些线是互相平行的?4.独立完成用三角尺在下面图形中找出互相平行的边(书第55页)。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并能够辨别平行线与不平行线;2.掌握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2.学生准备:课本《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学习工具。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教师出示两条平行线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两条线是不是平行的?如何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2.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点: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不相交。

3.教师总结并给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步骤二:讲解1.教师出示一幅图形,绘制两条平行线段,并标注为AB和CD。

2.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并进行讲解。

例如:假设两条平行线AB和CD,过AB线上一点E,从点E向平行线CD画一条垂线EF,垂足为F,那么线段EF就是平行线AB和CD之间的距离。

3.教师向学生提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与线段EF的长度有何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两者相等的规律,并进行说明。

步骤三:练习1.学生个人练习:教师出示几道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互助练习: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检查和讨论自己的答案。

3.教师进行梳理和总结,解答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步骤四:拓展1.教师出示几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通过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来解决问题。

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建筑和道路规划中的应用等。

2.学生尝试解决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并与同伴一起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步骤五:归纳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平行线的概念及判断,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

2.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并总结学习的要点,以便于学生复习和记忆。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2.思考并描述实际生活中平行线的应用场景,并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平行线的特点,并掌握计算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2 平行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2 平行   沪教版

平行教学内容:上海版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p61页平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能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量、折、看等操作行为感知“平行”,验证得出“平行”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相关工具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平行现象,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借助第三条直线来判断一组平行线。

教学难点:1、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迹。

2、对同一平面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过程:一、提出“同一平面”的概念。

1、师:(手放在黑板面上)老师的手放在哪里?同学们你们的脚放在那里?用手摸一下你们的桌面,有什么感觉?师揭示:同学们,黑板面、桌面、地面等都可以称它为平面。

2、同一平面。

(1)出示教具:这两条直线在几个平面内?(2)演示形成一个平面,现在这两条直线呢?今天,我们将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直的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情境引入1、出示课文图片师:(媒体演示小图1)你能用这几天我们学习的知识说说这些路之间的位置关系吗?生:森林西路垂直于森林南路,中山路也垂直于森林南路。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对,老师只用一句话能把大家的意思说清楚那就是:森林西路和中山路都垂直于森林南路。

师:(出示第小图2、3)在这些图中你还能找到类似这样的现象吗?试着说说看!生:樟树路和玉兰路都垂直于大学路。

森林北路和森林南路都垂直于森林东路。

三、探究新知1、学习“平行”的相关概念1)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

师:刚才我们在城区地图中发现了这种有趣的垂直关系,那在这个长方形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垂直关系吗?(生汇报媒体演示)2)自学平行概念师:刚才同学们发现的现象在数学中有个规范的名称,猜猜它叫什么?师:同学们猜得对吗?看书p55,说说这段话中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生交流反馈)解决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互相平行”呢?“互相”怎么理解?(因为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所以要有互相)(2)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符号?怎么读呢?(3)书上有没有提到“同一平面”的问题?(左图的长方形)(4)你还能找到一组互相平行的边吗?为什么你说它们是互相平行的?(同桌互说)师:现在你能利用刚才学习的概念,找出这里的平行关系吗?(再次出现三幅小图)生:森林西路与中山路互相平行,樟树路与玉兰路互相平行,森林北路与森林南路互相平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行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行沪教版

课题:平行(1)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

并且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其已有许多表象认识。

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和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这些抽象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知识体验无疑是又一次挑战。

教学目标(课时目标):1、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能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3、通过看、量等操作行为感知“平行”,验证得出“平行”的概念。

4、能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相关工具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平行现象,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借助第三条直线来判断一组平行线。

教学难点:能判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善板书)5 揭题三、巩固练习1专项训练一说一说: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练习纸,用三角尺验证)议一议:你觉得直线f与直线g还互相平行吗?(尝试,讨论)2专项训练二找一找:哪两条边互相平行?(说一说,记作,读作,有几组)3生活中的平行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四、评价、总结1、学生自我评价,出示评价基本标准,等级为棒极了、优秀、良好、需努力四个等级。

2、针对刚才相互间的评价,请你说说今天这节课中你有些什么新的收获?3、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说)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平面图形互相平行的边,最后自己发现周围的一些平行现象,体验平行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说一说,填一填,记作,读作)BACE DFGfghifgkfgkfg这些问题中学生能回答的让他们回答,如遇到较复杂的或是今后学习的问题,则建议: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后去研究,好吗,(可以设想一下:你准备怎样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机动:游戏:判断直线是否平行?师:请仔细观察,图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生:画垂线)师:理由是什么?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吗?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感想呢?(科学的方法来验证)板书设计:平行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习单-4.2平行▏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习单-4.2平行▏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习单4.2 平行▏沪教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习单4.2 平行 | 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第二节“平行”的概念及其性质。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线的性质:(1) 平行线上的点与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2) 平行线可以互相平移。

(3) 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平行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能够识别和画出平行线,并能够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在操场上的跑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两条直线的关系。

2. 概念讲解:利用教具在黑板上展示平行线的定义,解释并强调平行线的特点。

3. 性质讲解:利用教具和实例,展示平行线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平行线,讲解并解释如何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指导。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图示、列表或流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条直线都是平行的。

(2) 平行线上的点与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答案:(1) 错误,任意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可能相交。

(2) 正确,平行线上的点与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2. 应用题:解决问题。

小明在同一平面内画了一条直线,然后想画一条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平行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平行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平行(沪教版)一、教材分析本次讲课所选用的教材为《数学》(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本节课是第七章“图形的基本性质”中的第一节——“平行”。

本节课内容如下: 1. 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特点。

2. 学生会用工具画平行线。

3.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行线图形。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基本特点。

2.学习使用工具画平行线。

3.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行线图形。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线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难点:如何画平行线以及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行线图形。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平行线的图像,向学生引导思考,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平行线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20分钟)(1)呈现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看一下书上对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没有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基本特点•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始终相等的。

•任意直线与平行线交点的两个角的对应角是相等的。

(3)画平行线的方法老师向学生介绍用直尺或者其他工具画平行线的方法。

具体方法为:选择一个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在这个点上固定一把直尺或者其它工具,使其与直线重合,然后在平面上用直尺另选另一个点,将直尺移动,使其尽量平行于原直线,并在这条直线上确定一个点。

3.练习(20分钟)让学生用直尺或者其他工具画出一些平行线,包括水平和垂直的平行线,也包括斜的平行线。

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加深对平行线的了解。

4.巩固(10分钟)(1)口算题:1.1加上多少等于2加上多少?2.2加上多少等于3加上多少?3.4加上多少等于5加上多少?(2)判断题:两个相交的直线必定会形成一个直角。

5.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并留下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五、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在课堂上进行口算题和判断题,在练习中观察学生画出的平行线是否符合规律,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平行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平行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概述本教学设计针对平行概念进行探究和解释。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平行的定义、特征和判断方法,让学生能够判断和绘制平行线。

同时,对于线段的延长线、截线等相关概念也进行了解和应用。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及判断方法。

2.能够应用平行线的特征及判断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3.能够绘制平行线和把线段分成若干段。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注意区分“平行线”和“相交线”。

2.学会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并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绘制平行线和分段。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用有趣的问题导入本次课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如果路边的两棵树看起来是一条直线,那么它们是平行的吗?第二步:讨论平行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的定义,教师可通过图示形式,展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特殊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的概念。

第三步:讨论平行线的特征和判断方法教师通过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征及判断方法。

并结合上一步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行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第四步:练习判断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用判断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如果有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调整问题,提供更多的提示和线索。

第五步:绘制平行线让学生拿出铅笔和尺子,在纸上模拟绘制平行线,帮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绘制技巧。

第六步:应用教师设计形式多样、难度适宜的问题,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已知AB、CD是平行线段,EF与CD相交于点G,求AG、FG的长度。

第七步: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检查学生练习判断的答案,以及平行线的绘制效果。

2.课堂中针对学生呈现的问题,检查学生是否能运用正确的知识点解决问题。

3.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是否掌握。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及判断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2.掌握通过平行线的特点进行判定和计算的方法。

3.能应用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2.平行线与与交线之间的关系。

3.平行线的判定和计算。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自主提出平行线的定义。

第二步:理论讲解
在学生探究平行线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整理、系统化的阐述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

第三步:启发思考
通过实例让学生分析、推理,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使用平行线的特点进行判定和计算的方法。

第四步:案例分析
选取经典的平行线应用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第五步: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探究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平行线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平行线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教学资源
智能板、课件、教学实例。

评估方式
1.课堂表现
2.完成练习
3.小测验
参考文献
1.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2.平行线性质的研究,赵欣荣,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3.数学思维的自由舞蹈,郑廷峰,中国科技论坛2020年06期。

平行(第一课时)(说课稿)-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平行(第一课时)(说课稿)-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平行(第一课时)(说课稿)-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平行概念及符号表示。

2.技能目标:用符号表示平行关系,判断两个线段、线和平行线的关系,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普遍性。

二、教学重点1.平行概念及符号表示2.如何判断两条线段、线和平行线的关系3.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三、教学难点1.平行线的性质应用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两条相交的直线,问学生直线的相交情况。

引导学生发现直线的交点为角,再出示经过交点的两条线段,问学生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两条线段的关系。

引出今天的学习主题:平行。

2.学习(30分钟)•平行概念及符号表示(15分钟)–出示两组平行线,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的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用符号“||”表示平行线。

–根据实例练习。

•判断两条线段、线和平行线的关系(10分钟)–出示两条直线,让学生比较两条直线的倾斜情况,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夹角,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出示两组线段,让学生比较不同组之间线段的夹角,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5分钟)–出示具有平行线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出所需的长度等信息。

3.检查与巩固(10分钟)•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对平行线的理解和应用。

4.课后拓展(5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此次课我们主要以生动的实例来让孩子们获得平行概念、符号表示,并通过有趣的小游戏专注于平行线的判断,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好玩与实用。

虽然在讲解中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但是孩子们对于平行直线的概念理解更加深入。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尚可,需要在讲解中更加准确和清晰。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平行线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平行线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画线、观察认识平行线,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2.会画平行线,知道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两直线间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对于平行线你有哪些了解?
二、发现数学问题
1.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平行线吗?
指导:拓展思路:铁轨,电车,算盘,直尺。

抽象出平行线。

2.想一想:平行线的样子。

3.将生活实例抽象出直线。

4.指导看书
5.(异面直线)
(1)观察这两条能相交吗?延长后能相交吗?
(2)是不是一组平行线呢?为什么?
(3)试着摆一摆这组不相交的直线为什么无法摆出?并说明理由。

6.小练:哪组是平行线?哪组不是?为什么?
(1)(2)
(3)(4)
7.学画平行线
(1)自学画法,独立试画。

(2)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试用最佳方法画一画。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3)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4)线平行无论怎么延长也不相交。

(5)相邻的两边是平行的。

2.游戏:找出图中藏着的平行线。

四、作业:
画平行线;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线?
教学反思:
学生动手画线、观察认识平行线,完善平行线的概念,会画平行线,实际测量平行线间距离相等,教师在测量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操作。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2 平行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2 平行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2 平行▏沪教版1. 教材分析1.1 课程内容本节课是《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课程主要内容是平行的概念及其应用。

在上节课中,学生学习了相交直线及其相关术语的概念,本节课则将进一步学习平行与交线。

1.2 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平行线的概念及相关术语;2.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的方法;3.应用平行线解决相关问题;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1.平行线的概念及相关术语;2.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的方法;3.应用平行线解决相关问题。

1.3.2 难点1.学生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2.学生将平行线概念应用于求解问题的能力提高。

2. 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2.1.1 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电梯的门与地面平行,让学生联想到平行的概念。

2.1.2 使用多媒体资料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平行线的概念及相关术语,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视觉上感受。

2.2 学习新知2.2.1 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及相关术语通过PPT等工具给学生呈现平行线的概念及相关术语,比如说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区别、相交线等。

2.2.2 练习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通过给学生出一些图形,并让其通过直观的感受、思考判断它们是否平行,进而学习判断线段是否平行的方法。

2.2.3 学习应用平行线解决相关问题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题目及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平行线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推理解决问题。

2.3 巩固训练2.3.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小组间相互讨论、思考平行线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流能力。

2.3.2 课堂练习通过出一些平行线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在课堂上指导其解题方法。

2.4 总结归纳通过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019春沪教版数学四下4.2《平行》word教案4

2019春沪教版数学四下4.2《平行》word教案4

2019春沪教版数学四下4.2《平行》word教案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建立“平行”的概念。

2.能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3.能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

4.能用三角尺找出图形中互相平行的边。

【过程与方法】1.在量、折等操作活动中,感知“平行”,建立“平行”的表象。

2.在判断两条直线(或线段)是否平行的过程中,养成科学严谨的学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能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相关工具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平行现象,体验数学的价值。

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过程中,体验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感知“平行”,初步建立“平行”的概念。

教学难点:1.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

2.用三角尺找出图形中互相平行的边。

教学用具准备: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不规则的纸、印有长方形的纸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1.出示“城区图”(P50),请学生说说城区图上的哪两条马路是互相垂直的,为什么?2.出示P55三幅图,说说你有什么进一步的发现?(图上的两条马路垂直于同一条马路)3.请学生在“城区图”(P50)中找出类似的例子。

【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复习上一个知识点——垂直,同时为今天的新授埋下伏笔。

】二、探究新知(一)通过在长方形中寻找垂直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直线,初步感知“平行”1.思考:在长方形中你能找到两条边垂直于同一条边的情况吗?2.交流:如:边a垂直于边d,边b垂直于边d,边a和边b都垂直于边d。

3.学生自学课本P55中间一段文字思考:像图中“边a和边b都垂直于边d”,我们可以称作什么?怎样表示?4.揭示课题:平行5.说出上图长方形中的另两条互相平行的边,(说出理由),并尝试记录下来。

【通过探究长方形中两组对边的位置关系,初步感知“平行”。

】(二)通过“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抽象平行的概念1.独自尝试2.呈现资源:分析错误的原因3.强调:两条折痕垂直于同一条折痕4.再尝试。

说说你折的哪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为什么?(三)小结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或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沪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4.2平行》word教案 (2)

沪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4.2平行》word教案 (2)

认识平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和创造性。

情感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2.能根据现实生活中平行所散发出来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同一平面”的理解和延伸。

教法和学法:根据教学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情境、实践探索与合作等要素,形成本课的教学策略。

运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回归生活,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学习生活化;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合作探索,使学生能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初步认识;在拓展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特质的初步抽象化的认识。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发现;观察这两根小棒会形成哪些不同的样子?根据学生实际场景的描述和比划有选择性的画在黑板上,初步发现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同时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根在桌面上,一根掉在地上”这一现象强调“同一平面”,并利用教具拓展平面概念:请生观察长方体上的红线和绿线(两条看似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长),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发现这两条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揭示今天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建立了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做这一空间想象,既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为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

接着学生观察画在黑板上的6组线,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比较和分类,说说自己的理由,通过合作初步探究平行和相交的本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平行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平行 ▏沪教版

平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平行线教学目标:1)在垂线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2)会画平行线教学重点:会画平行线教学难点:1)根据平行线的特点来判断2)会画平行线教学过程:一、复习:(幻灯)1、师:根据不同的特点把下列图形进行分类可能出现两种分类情况:a、两直线垂直与不垂直。

b、两直线相交与不相交。

2、师:什么情况下算是两直线垂直?生: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二、新授1、师:樟森树林路大学路东路路路生:森林西路和中山路都垂直于森林南路樟树路和玉兰路都垂直于大学路森林北路和森林南路都垂直于森林东路……师:像这样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另一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平行生:读……师:我们在这幅图中找一找哪两条路是互相平行的?生:森林西路平行于中山路,因为同时垂直于森林南路。

……师:在我们学校周围看看有哪些路也是互相平行的?生:……要说出因为同时垂直于……2、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长方形,在这个长方形里你发现了什么?(幻灯)d生:因为边a和b 都同时垂直于边C,所以它们互相平行。

板书:平行可用∥表示。

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记作:b//a, 读作:b平行于a。

师:在长方形中,还有那两条边是互相平行的?生:c//d师: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边c和d同时垂直于边a师:通过刚才的观察,请思考一下长方形有几组平行边。

3、师:刚才是长方形很容易就能找出他们的平行边。

现在老师给你们一张不规则的纸,看你能用纸折出平行的折痕吗?生: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样思考的?为什么要这样折?生:先折一条折痕,接下来折出两条与它垂直的折痕,这样这两条折痕就平行了。

4、完成书P61上的题4.(课件)三、练习练习册p76 1、根据下图填空四、画平行线1、看了那么多的平行线,我们也来试着画一组怎样?2、生:自己画3、师:小结——先画一条直线,再画它的垂线,接着再画这条线的垂线就可以了。

4、师:再画一条平行于直线Q的直线,来巩固画法。

五、小结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六、作业——《练习册》P76、77七、板书平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数学四下:平行线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

2.借助三角尺找出互相平行的边。

3.培养同学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有几种情况?然后出示局部城区地图。

2.提问:请指出哪些路同时垂直于同一条路?
3.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的关系之外,还有象上面不相交的情况。

我们今天就研究两条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这就是平行线。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平行线。

(1)出示长方形图片。

教师把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分别向相反方向延长,成为两条直线。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
指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延长后,这两条直线不会相交。

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看一看,(老师出示练习本说明)如果延长练习本上的两条横线,得到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吗?指出:练习本上的两条横线也不会相交。

追问: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练习本上的两条横线所在的直线,都有怎样的特点?(2)出示三组直线,判断:哪一组的直线不相交?刚刚讲的的几组直线都有什么特点?(都是不相交的)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
(3)出示四组图片,要求找出其中的平行线。

(4)认识平行线的性质。

出示两条平行的直线。

提问: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出示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几条垂直线段,量一量它们的长度,找出共同点。

(学生操作,指名答。


提问:你发现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小结:你对平行线有什么认识?什么是平行线?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几组直线,判断:哪几组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哪几组不平行?(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
2.用纸折出平行的折痕并标上字母。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3.小组同学说说哪些线是互相平行的?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4.独立完成用三角尺在下面图形中找出互相平行的边(书第5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