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初中毕业生去向问题与对策分析孙中华

合集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作者:马啸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04期虽然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已经颁布,为初中学生的入学提供了法律保证,但因为各种原因,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虽说自该法律实行至今,国家已经为义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问题却日趋严重,保证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结合本地区教学实际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控辍保学。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对策在西部边远农村,学生流失非常严重,具有普遍性。

根据调查,农村中学校学生流失率可达10%左右,有的农村中学甚至更高。

农村中学学生流失现象的出现及不断扩大,不仅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使政府“普九”工程的实施受挫,同时也给家长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社会安定。

怎样改变学生流失状况,一直是学校、家长感到焦虑和不安的问题,面对学生流失,学校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管理能力,家长更是产生了恨铁不成钢的放弃心理。

而学生也变得非常不自信。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在不断流失,除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具有自主性、不平衡性、动荡性等特征之外,还有社会、家庭、学校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本人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就农村中学生流失原因作如下分析。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一)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占25%。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一是父母一方有病者;二是父母一方先天性残疾;三是父母一方早亡或父母双亡,孩子由亲戚托养;四是家庭子女过多:五是家庭子女有病;六是家庭收入过少。

在农村家庭,凡是有以上任何一个原因出现,均会造成子女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

(二)受传统升学观念的影响随着国家取消统一分配的政策,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

由于这种因素而流失的农村初中生占调查流失量的21%。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绝对不支持孩子上学。

一些农村学生家长,听说分配制度取消,认为上学除了花钱再无大用,只要认得字就行,教育投资那么大,到头来还没有一个固定工作,最后还得打工,不如一进入劳动年龄就去打工挣钱。

农村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在农村地区,中学学生面临着一些特定的问题。

首先,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许多家长难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

这导致了大量农村中学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

其次,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这使得学校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此外,由于交通不便和家庭务农等原因,很多农村中学生缺少课外活动和志愿服务机会,限制了他们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二、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改善农村中学生的状况:1. 加强政府投入和扶贫帮困措施为了保障每个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

可以通过设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助学金等方式,减轻家庭负担,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建设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

2. 建设优质师资队伍为了解决农村中学教师匮乏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并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来留住优秀教育人才。

同时,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学校资源的辐射作用,在线上或线下向农村中小学派驻专职辅导员或志愿者来提供支持和指导。

3. 推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了丰富农村中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及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可以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运动、科技创新等。

此外,可以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在周末或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志愿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引进现代教育科技手段现代教育科技具有突破时空限制、资源共享的特点,可以为农村中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

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向农村中小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在线学习课程,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5.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由于很多农村家庭缺乏教育素养,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生流失原因及对策探究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生流失原因及对策探究

很 多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就 像 是 帮 助 家 长 约 束 孩 子 的 “ 幼 儿 大
同 ” 学 生 在 里 面 学 到 的 知 识 非 常 有 限 , 使 得 很 多 家 长 . 这
和 学 生 不 愿 意 花 钱 去 职 业 学 校 。 外 , 会 上 普 遍 存 在 这 另 社 样 一 种 观 点 就 是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就 是 收 容 那 些 升 学 无 望 的
会 无关 . 政府 在执 法 方面 又存 存 缺 陷 , 以 导致很 多初 而 所 中生没 有毕 业就 流 落社 会 。 2户 籍 管 理 、 中 毕 业 证 的 管 理 存 在 漏 洞 , 一 些 初 . 初 为 中生提 供 了便利 。 多 初 中生 辍学 出去 打 : 者 参军 , 很 【或 需 要 身 份 证 和 初 中 毕 业 证 ,但 是 政 府 在 这 方 面 的 管 理 力 度 不 够 . 一 定 的 手 续 费 就 可 以 拿 到 身 份 证 和 毕 业 证 , 至 掏 甚
而 农 村 人 口 占我 国 总 人 口 的 8 % ,农 村 基 础 教 育 的 质 量 0
的 千 古 真 理 ,所 以 很 多 的学 生 尤 其 是 老 师 、家 长 眼 中 的
“ 生 ” 初 中 阶 段 就 离 开 了 学 校 。 时 , 试 教 育 使 学 校 差 在 同 应
直接 关 系到 我 国 的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 关 系 到 中华 民
差 生 。 这 样 一 种 偏 见 使 很 多 家 长 要 么 选 择 让 子 女 放 弃 上
学 . 么花 钱供 养 子女 上名 牌 大学 。 因此对 于 那些 升 “ 要 名
牌 大学 ” 望 的初 中生 只能选 择 流失 到社 会上 。 无

教育不该在这里结束——刍议农村初三学生的毕业教育问题和引导策略

教育不该在这里结束——刍议农村初三学生的毕业教育问题和引导策略

性”。在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实验 )》中要求 : “ 根据普通 高中教育 的性质 、任务及课程 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 、基础 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 普通高 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 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历史事件 、人物、现象展现人类
发 展 过程 中丰 富 的 历 史文 化 遗 产 。”通 过 课 程标 准 的 比较 不 难看 出 :高 中阶 段 的历史 学科 能力 侧重 于理 解 、应用 ,而初 中阶段 的历
业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能否顺利进行认知能力的转化 以适应新的 高中教学 ,对他们来说就变的十分重要的。 根据班杜拉 的动能理论 ,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能够进行某一 活动时 ,他就会产生高度的 “ 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实施这一活
通过 对 比得 出 :
动 ,而影响 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的因素是个体 自身行为的成败经 1将 普 通 高中作 为 目标 的 ,初 三年 级最 低 . 在对 初三年级学生 “ 不选择普通高 中的原因”进行调查 时得 验。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因此 ,帮助他们解决认知问 出:认为考不上高中的占7 %;认为高中生活枯燥学 习压力大 ,怕 题 ,提高效能期待,对作为向高一级学校教育过渡的初三这一阶段 0 不能胜任 的占1%;其他原 因占1%。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 的教 育 准备 就显得 十分 重要 。 9 1 那么如何在初三学生进入社会或高一级学校前进行教育引导? 学生能比较客观的看待 自我而且能明确的表现 自我 ,形成理智的 自
初 三 这一 年 是九 年义 务 教育 的最 后一 年 ,也 是初 中生进 入社 会
2 学习能 力的转 化 .
或 升 入 高一 级 学 校 的最 后 一 年 。 在初 三 这 一 年 他 们 还 存 在 什 么 问 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又是什么情况?初 中教学和高 题 ,他们能否顺利 的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化 ,教育者还能为他们进 中教学在认知能力要求上存在许多区别 。以历史学科为例 ,在 《 初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报告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报告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报告的通知【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发文字号】吉政办发[2000]34号【发布部门】吉林省政府【发布日期】2000.06.28【实施日期】2000.06.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报告的通知(吉政办发〔2000〕3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的报告》转发给你们,望引起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研究和落实控制流失生的对策。

控制中小学生流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对“控流”工作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把学生流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依法保障“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高。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0年六月二十八日关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情况的报告省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省教育厅组派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调查组,对长春、四平、白城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3个县(市)的6个乡镇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情况,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现状自《义务教育法》公布后,特别是实施“两基”验收以来,我省各级党政领导把控制学生流失作为“普九”的重点工作,一直紧抓不放。

1994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等部门制定的了《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控制流失生责权范围》(吉政办发〔1994〕17号);1995年省教委总结推广了松原市和通化县的典型经验;1996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委关于开展创建控制学生流失先进县(市、区)和无流失生乡(镇)学校活动的意见》(吉政办发〔1996〕30号),当年即评出“控流”先进县12个,无流失生乡(镇)160个,无流失生学校2079个;1997年在全省启动“控流”工程,省教委在临江市召开了“控流”现场会。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

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的对策。

在学习方面,农村初中生存在着学习成绩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这主要与家庭环境、学校教学水平、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有关。

在家庭环境方面,很多农村家庭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高,或者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在学校教学水平方面,一些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不如城市学校,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在学生自身素质方面,一些初中生缺乏学习动力,对知识的渴望不足,这也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

在行为方面,一些农村初中生存在着违纪现象较多、缺乏自律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与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等有关。

在价值观念方面,一些学生对社会规范和纪律意识不够强,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违纪现象。

在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家庭对孩子的行为教育不够注重,导致孩子缺乏自律和纪律意识。

在学校管理方面,一些农村初中的管理水平和手段有待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教育不够到位,也导致了学生行为方面的问题出现。

在心理方面,一些农村初中生存在着心理压力大、自卑、孤独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与学习、家庭、同伴关系等方面有关。

在学习方面,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不佳或者家庭压力大,导致心理压力较大。

在家庭方面,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能过于严厉或者溺爱,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

在同伴关系方面,一些学生由于交友圈子较小或者性格内向等原因,导致孤独感较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对于学习问题,学校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家庭可以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目标。

农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第一篇:农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一些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尚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例如: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级分化严重、文化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养成教育等。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们不断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成绩、行为和道德习惯方面改正缺点,取得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原因;解决方法班主任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小学教育的优劣,关系到人的一生,小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自然与小学班主任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对于学生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爱岗敬业,加强自身修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要依靠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教育智慧,依靠自己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陶冶、感染、示范,有效地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1.用知识武装自己。

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

时代的进步要求班主任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学生中站稳脚步。

学生信服和尊重老师一般都是由于老师知道很多他们所不知道的知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

班主任在知识传播、更新途径多样化的今天,必须不断对自己“充电”,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

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具备多种能力。

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等,这样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在班级中突发的各种状况。

2.热爱工作,为人师表。

对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是当好班主任的先决条件。

小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外界的人、事、物对他们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而老师的仪表仪态、言行举止、对工作的态度等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

关于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流失的思考与策略

关于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流失的思考与策略

关于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流失的思考与策略辍学既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生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

“一个也不能少”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最终追求的目标。

但现实并非如此,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巩固率一直困扰着我们。

为此,笔者在某所初级中学做了一些调查、了解、分析。

初中辍学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

辍学既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生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

“一个也不能少”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最终追求的目标。

但现实并非如此,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巩固率一直困扰着我们。

为此,笔者在某所初级中学做了一些调查、了解、分析。

1 辍学情况及原因分析1.1 学生辍学情况:2011年9月开学之初,该校在校学生有1802人,到2012年6月在校学生有1736人。

其中,12人去中职、中专读书,5人休学,2人转学,流失47 1.2 导致辍学的原因分析:调查情况表明,家庭经济困难不是辍学的主要原因,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学生本人、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现将其概述如下:(1)学生因素:学生厌学是农村初中辍学的主力军,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各门功课都不感兴趣或兴趣不浓,学习不用心,成绩差,年级越高学习压力越重,厌学情绪越浓(初三年级特别明显);还有一部分属于适应能力差过不惯学校的艰苦生活,与小学相比初中课程增加(初一年级特别是英语),学习任务加重觉得读书太苦、太累,家长也听之任之。

(2)家庭因素:该校的学生中,有80%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学生常年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众所周知,这里面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学业基础就很差,学习状态很不稳定,父母没有时间管,监护人没有能力管,而后导致中学阶段辍学;还有一部分属于家长只看重金钱,这部分家长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金钱利益,巴不得孩子不读书,早日回家帮其减轻经济压力;还有部分家长属于沉溺赌场、过份溺爱或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阴影,而监管一方没有切实履行对孩子的职责,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家庭教育上产生双重缺失,他们在辍学生中占一定比例。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与对策作者: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8期〔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 G6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8—0018—01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初中生入学率和毕业率均有了较大提高,然而初中生的流失率也在逐年上升,这是什么原因呢?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应该有什么样的对策呢?下面就我近年来的观察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1.社会原因。

(1)就业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位实行聘用制,很多工作已不再是以前所谓的“铁饭碗”,“毕业就等于失业”,面临愈演愈烈的“就业难”,很多家长都考虑让自己的孩子自寻出路,从而让他们过早地踏入了社会。

(2)高校收费高。

目前,我国面临着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在13亿多的人口中,仍有近7000万的农村人口尚未摆脱贫困。

一些山区农民一年的收入人均不过几百元,仅能维持日常生活,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子女上学所必需的费用。

即使他们让孩子读完初中,也没有能力让孩子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于是提前放弃了对孩子的培养。

(3)农村学校周边环境差。

有些校园附近的电子游戏厅、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无视国家法规,擅自收留学生,导致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还有一些个体小商贩,给学生出售烟、酒、赌具等,让部分学生染上不良恶习;更有甚者向学生出租黄色书刊、录像带等,使学生纯洁的心灵受到了污染,致使他们整天精神萎靡,再也无法安心学习。

2.学校原因。

(1)升学难。

每年学校毕业的初中生多,而升入高中的名额有限,这就导致不少学生在中途改弦易辙,严重挫伤了学生继续求学的积极性。

(2)课业多。

相关部门要求初中各科课程开足开齐,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学习基础差,纪律性不强的学生,承受不住学习的压力,辍学回家。

(3)学校评估教师仍然以教学成绩为主,致使教师歧视一些后进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从而导致后进生觉得自己考上高中的希望不大,自动辍学。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制定出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管理农村初中生。

一、问题分析(一)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一直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比较匮乏,这导致了农村初中生在学习上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二)教育观念比较陈旧一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视,他们认为孩子在家务农上能力就可以了,不需要太过于重视学习。

这样的观念势必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农村初中生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学习压力和身心发育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焦虑、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问题,这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对策措施(一)加强师资力量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师资的支持力度。

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教师一些补助,以此来提高他们对于农村初中生的教学积极性。

(二)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该与家长加强沟通,增进双方的互信,同时也给家长一些教育更新的知识,引导他们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应对学习和压力方面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会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四)加强对农村初中生的关注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更加关注农村初中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可以适当成立一些专门负责关注农村学生问题的组织机构,提供一些帮助和扶持。

三、总结通过上述对策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仅仅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更好地管理农村初中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农村初中生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生活、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帮助农村初中生更好地成长、学习和生活。

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的不足,许多农村初中生在学习上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不理想,对知识的掌握不深入。

由于教师队伍相对薄弱,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学科的教学水平比较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和家长可以合作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学校可以加强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学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家长也可以积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帮助,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推动孩子的学习动力。

农村初中生在生活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生活习惯不良、卫生意识较差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展各类生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习惯。

可以组织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可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还可以设置学校生活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

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活素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农村初中生在思想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好、社会环境的不利等原因,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思想容易受到牵引,产生消极、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这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面对挫折。

关于农村中考学生去向的调查及思考网规

关于农村中考学生去向的调查及思考网规

关于农村中考学生去向的调查及思考网规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就学条件的改善,农村中考学生的去向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为了了解农村中考学生的去向情况,以及提出相关的思考和建议,进行了以下调查。

首先,我们对农村中考学生的去向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是农村的初中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继续升学,有些选择进入职高,而仅有少数学生选择直接就业。

进一步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学生选择继续升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学教育被认为是获取更好工作机会的基础,只有通过高中教育,才能获得更高的学历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家长们普遍认同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提高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最后,中学阶段学习的进步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得学生和家长们对继续学习保持了较高的热情。

对于选择进入职高的学生,他们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自身的兴趣和特长。

一些学生有一定的职业意识,他们对一些职业比较感兴趣,因此选择进入职业高中进行专业学习。

其次,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有机会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或者实习,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更好地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相关职业。

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较少,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相关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导致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农村中考学生的去向。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升学竞争力。

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的推广和,在乡村地区设立更多的职业高中,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最后,要加强家庭和社会对中考学生的就业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

另外,为了规范农村中考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制定网规也是非常重要的。

农村中考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一代,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

但是,网络也存在一些安全和合理使用的问题,加强网络教育和网规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吉林省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学术与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吉林省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郭哲摘要:在加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初中生辍学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初中生辍学直接影响到农村人口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个人素质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Y县部分农村中学的走访,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心理状态对初中生辍学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继而提出解决对策,以降低农村初中生的辍学率,让学生们重回课堂,接受教育。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辍学;对策一、问题的提出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被摆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教育的振兴和发展是国家振兴发展的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在城市中学生教育方面发展良好,极少出现中学生的辍学现象。

然而在农村地区,辍学问题仍较为严重。

我国正在加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现今,很多农村家庭在经济方面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上升,但仍有许多农村中学生辍学。

本文以吉林省农村地区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初中生辍学状况的现状进行总结,提出建议,有助于政府部门改良政策,实现乡村振兴。

二、吉林省Y县农村中学生辍学状况调查结果本文以吉林省Y县作为研究基地,以该县的辍学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他们的辍学情况和辍学原因。

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辍学都发生在初中二年级向三年级过度时。

大多数父母仍然会要求子女完成小学的学习,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许多基础较差的学生感觉到教材的内容偏难偏深,导致他们上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成绩下降。

学校教师在教学上的态度也是导致学生辍学的原因质疑,部分教师只关注中上等学生,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完全忽视,因此,许多初二学生感觉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进而厌学,以至于辍学。

由于电脑、手机普及和网络的发展,许多初中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聊天交友、或直播等App,经常逃课旷课去网吧,对网络世界的过分投入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关于吉林省创办农村实验中学的建议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 …

关于吉林省创办农村实验中学的建议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 …

【它山之石】关于吉林省创办农村实验中学的建议——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办学体制的启示孙中华(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24)摘要:通过介绍辽宁省实验中学办学体制的成功经验,以及对于吉林省农村实验学校面临的困难的分析,提出农村实验学校一些具体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农村实验学校;办学体制;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如何加速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往农村初中大都由县和乡(镇)办学,由于县、乡两级财政比较薄弱,以致许多农村初中经费不足,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阻碍了农村人口素质的迅速提高。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新形势下,农村初中能否跳出“县、乡两级办学”的窠臼,走出一条新路,这是吉林省农村教育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试图以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的经验为镜,分析在新形势下吉林省创办类似农村实验中学的利弊和原因,进而为吉林省农村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概况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地处辽东山区凤城市草河区保卫村,是一所省属的农村初级中学。

该校占地总面积为77,004平方米(115.5亩),建筑面积为14,575平方米。

主要教学设施齐全,有教学楼4,600平方米,有理、化、生实验室、语言室、多媒体微机室、多功能电教室、图书阅览室,有卫星地面接收、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网,有音乐、美术、缝纫教室等。

基地建设方面,有学生劳动实习园地20,000平方米,并分为标本区、试验区、实习区、花卉区、菜园、果园、日光温室、温室式养猪场等。

有学生宿舍楼3,200平方米,学生食堂、礼堂1,500平方米,校办工厂有印刷厂。

该校现有初中教学班16个,学生836人,教职工61人,其中教师46人,全部大学专科、本科毕业,有省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12名,一级教师21名。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作者:唐丫丫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8期摘要:自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义务教育法》,使得义务教育在法律上得到了保护,中国的义务教育逐步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近些年,农村学校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出现了不同程度向城区流失的现象,初中阶段尤为严重,部分山区一个年级仅剩一两个教学班,使得教学开展艰难,为了了解清楚这些学生流失的原因以及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采用了问卷、走访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并由此提出了若干供教育行政部门参考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现状调查;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2-0243-01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城乡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不平衡发展趋势。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根源于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

虽然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基础教育之间的差距,但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加之有限的资源不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城乡教育基础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差异,致使农村初中学生流失严重,其详细调查结果如下:1.農村初中学生流失现状调查情况1.1 学校基础建设问题。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近些年来很多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基础建设的状况相较城区差距甚大,据调查得知,教室的间数极少不说,空间面积狭小,桌椅破旧不堪,尤其是桌面凹凸不平,根本无法写字,学生经常戳烂纸张,墙面时常掉落墙皮,地面不平,总是绊倒学生,更别说学校的娱乐设施,所谓的操场仅是一块较为平坦的场地,没有任何体育设备,学生课间没有娱乐条件,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1.2 学校的师资状况。

师资是农村教育中非常显著的问题,由于农村的教师没有过多接受专业培训,学历较低,同时农村工资也低,有些教师还会在家务农,空闲时间去学校代课,教学水平低下,缺乏系统教学理论,从而使教学效率低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造成误导。

《农村中学学生流失问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学生流失问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

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读书无用论思想再度升温,成绩的贫富悬殊,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普遍低下,考试门槛的阻力过大,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失望率俱增;加上农村中学教育自身弊端以及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厌学族”队伍逐年增大,流失学生与日俱增,学生流失问题令人担忧。

在这种形势下,“普九”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这将严重影响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及国家农村未来劳动者素质的难以提高,农村经济难以持久快速发展。

因此,制止初中学生流失己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于此,我校选择了“农村中学学生流失问题研究”课题,以我校的学生现状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图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并针对各种流失因素,探讨防治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对这一流失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实问题入手,真实展现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现状,全面论述流失大军对社会及自身的危害。

第二部分:深入剖析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的实质,分析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各因素对学生流失的影响,揭示学生流失问题之症结所在。

第三部分:面对目前学生流失的现状与症结,做出具体回应。

四、研究方法及步骤计划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

在开展一定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以进行质的研究。

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践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的发展。

1、通过查找文献,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分析流失的普遍原因2、用问卷调查法测查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分别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填写3、采用访谈,个案法分析与流失有关的主要问题研究步骤计划:第一阶段: 充分准备,奠定基础的初步启动阶段2010年8月-11月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建立研究的理论依据,细化研究问题和研究步骤,编制调查问卷,撰写开题报告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 3月对有代表性的流失生开展调查研究,个案访谈第三阶段:深入研究,特色创新阶段2011年4月-6月汇总整理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写出论文初稿第四阶段:完善成果,总结提高阶段2011年7月-9月反复修改论文,完成论文终稿六、实施过程﹝一﹞对农村中学学生流失现状调研1、对在校生“流失原因”调研。

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读到初中毕业了。

但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由于受个人以及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应届初中毕业生没有选择升入高中继续自己的学业,而是就此进入社会,他们以何种形式走入社会?是否得到了就业指导,接受了职业培训?几年之后,不同的选择又有怎样的差别?为此,我根据大学生大学生假期实践调查报告的要求,对初中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及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目的:很多农村孩子认为学习没多大用处,混个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出去找个工作很简单,大学毕业也不是一样还要找工作吗! 然而,这个社会是信息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虽然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但是正是因为有了知识,他们才有了去追求理想工作和高品质生活的机会,没有足够的知识终将被时代所淘汰,所舍弃。

所以,希望这次实践调查,使农村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锻炼我的社会实践研究能力,提高我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了走访和访谈的方法,此次调查正直春节之际,拜年、同学聚会等给本次调查带来了很大方便。

三、调查结果(一)被调查者概况本次调查被调查者的年龄集中在19—22岁,被调查者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父亲的文化程度一般是初中,母亲则是小学或以下。

至于父母的职业,除个别毕业生的家长是老师、司机等,90%的学生家长是农民。

这种状况使得父母在对毕业生的学习、就业等方面可提供的帮助极为有限。

(二)初中毕业生的去向根据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去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继续读书,二是工作赚钱。

1)继续读书。

选择继续读书的毕业生中又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公办高中,选择此类的毕业生最多,占到50%,其次是复读,有20%的毕业生,此类毕业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习成绩不是太差。

还有10%的.毕业生选择上职业高中。

毕业生选择继续读书的原因多种多样,居于前三位的是:为将来有个好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为社会造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5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5,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5期)Total No .305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的回报机制问题研究学校教育管理成果,项目编号为:吉教科文合字[2006]第51号。

收稿日期:2012—03—11作者简介:孙中华(1979—),女,吉林梅河口人。

长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教育研究。

王云飞(1979—),男,吉林梅河口人。

中国共青团长春市委,硕士,研究方向:农村教育研究。

吉林省农村初中毕业生去向问题与对策分析孙中华1,王云飞2(1.长春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00;2.中国共青团长春市委,吉林长春130000)摘要:目前,在我国中学教育体系中,城乡差距较大,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中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尽力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关注不同水平学校学生在学习心理发展方面的差异,并努力缩短这些差异成为提升我国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农村初中毕业生;学习心理;就业;升学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5—0103—02笔者在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的回报机制问题研究》支持下,对吉林省S 区的两所农村初三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基础上,对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研究,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毕业学生升学难和就业难的两难问题,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促进农村教育的政策研究,为农村教育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调查通过学生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进行,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三个方面。

具体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及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升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消极倾向。

一、农村初中毕业生学习心理存在的问题(一)模糊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一种价值选择的结果,是人们进行科学的价值选择的思想出发点和基本方法论。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教育代价最小与教育效益最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基本特征。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对教育价值的问题认识模糊。

65%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24%的学生把学习当成考中专和大学的敲门砖,11%的学生认为学习是好学生的事儿,自己和这个问题无关。

此外,样本中的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有明显的功利倾向。

在农村初中生的心目中,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72%认为大学毕业生收入高,20%的学生认为中专及高中毕业生收入高,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收入高,只有2%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想法。

选择专业时,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与社会需求,片面地追求劳动强度低(75%)、专业名声好(69%)、待遇高(90%)、出路广(60%)的职业。

可见,由于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情制约等因素,即使在有了明确的教育价值选择后,同样会面临升学和就业的两难选择和困惑。

(二)学习兴趣不高,多半学习在父母压力和外界压力下进行我们从学习热情的角度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调查,20%的学生热爱学习,50%的学生没有什么明显的兴趣,30%左右的学生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

值得重视的是,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的学生数占较大份额。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明显的偏科现象。

学生厌烦学习或讨厌学习,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学301习的积极主动性;二是课程本身脱离农村的实际情况。

我们发现,70%左右的学生对与农村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应用性强的数学、语文、化学、物理、劳技、音体美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历史、地理、英语不感兴趣。

在初三的学习中,对劳技和音体美等课程的省略,直接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认为学习是跟“在监狱中生活”没有区别。

(三)学习目的不明确只选普通高中,不愿参加职业培训。

调查显示,60%的父母一味地要求子女“升入普高”,根本不考虑子女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哪怕是初中学习任务都无法完成或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的学生。

60%以上的学生“顺从父母的意愿”,选择了读普通高中。

结果是不少学生升学无望,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回家种田或者外出打工,从事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种。

就目前来看,“升重点高中”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很多教师和家长也把“考高中”看做是“改变命运”的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这种状况的同时,大部分学生对“考重点”有正确的认识,其中,80%的学生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为升学的希望渺茫,但是又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严格管理。

根据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学生们对于初中毕业后的选择,50%左右的学生选择升学,20%左右的学生选择就业,30%的学生处于茫然的状态。

农村初中学生如何看待“务农”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

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大部分对务农认可度很低,并且对职业选择有明确的选择倾向。

二、对农村初中毕业生的两难心理分析(一)农村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随着打工潮的出现,农村的经济发展出现很大变化,从生活环境、生产结构、到生产方式都有了很大改变。

初中毕业生对于这些变化非常敏感,他们更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于是,在内心中,他们期待走出去,并且直接在城市中创造他们全新的生活。

除此之外,农村的信息渠道狭窄、信息少(对职业教育的了解程度表示“了解”的占30%,“不了解”的占70%),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地区,家长对招生信息的了解基本上依靠人际传播,更不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只听说学什么专业能挣钱就选择什么专业,学生家长缺乏自主意识,随意决策,最终在学生职业选择的问题上不了了之。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将会为每个有追求的人提供可能,考大学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可是,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阶段出现的一些例如收费和就业的瓶颈,对农村初中毕业生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发现,30%左右的学生因为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70%左右的学生因为大学毕业后就业没有保障而动力不足,从而导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认识模糊,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90%的家长教育观念淡薄,大都沉溺于打牌、赌博,没有心思和时间去管教孩子,然而他们的小农意识尤其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极浓,他们对升学的选择非常随意和轻率,认为读完书,出来以后就能随便找个工作。

我们通过与学生家长访谈发现,很多家长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只要在学校没有道德或者纪律方面的问题就可以,这使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在内心上不重视自己的学业。

(三)农村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障碍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良好的影响,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使教学活动更多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反对以应试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学校过多的重视升学而忽视毕业生职业和生活知识的教育。

对于学生学习的多层次目标无法满足,从而使学生的需求与学校的供给之间不一致。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对于学生有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

但是,由于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等问题的影响,农村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指导问题一直是个瓶颈问题,很难解决。

三、解决农村初中毕业生两难选择的对策分析(一)持续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建设素质教育中的薄弱学校目前,农村初中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更多地了解了社会发展的全貌,对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中高科技的状况也比较了解,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们在虚拟环境中了解着这个世界。

可是教学活动中,他们看到的是落后的、是简陋,这种对比会使他们油然而生出抵触的心理。

所以,要建设薄弱学校,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使图书馆、实验室、等方面与强校之间缩小差距,刺激学生的学习愿望。

(二)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安排职业规划课程,及早的规划人生尊重学生意愿,使之做出正确决策。

正确的决策应以此为准则:教师和学生家长应教育孩子懂得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扬长避401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潜能,尽可能选择社会需求大而现有供给相对较少的职业,此外,还要考虑自己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稳定感与挑战性等方面满足自己的需要,绝不能盲从。

(三)紧抓普职教育改革的研究,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符合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普教与职教相结合的改革探索,开发校本课程,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淡化高考指挥棒的功利取向,以使更清醒的、有选择地学习知识,发展技能。

(四)提高农村初中教师工资水平,减少流失和吸引高素质教师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农村教师对农村的教育质量起决定作用。

随着农村教师队伍的逐渐削弱,如何能够稳定并壮大农村教师队伍成为农村教育的核心问题。

加大教师轮岗的力度,在人事制度和政策方面进行相应改革,建设一支稳定有效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五)发展农村教育一体化,建设社区教育,提高家长的受教育水平父母对学生的选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应加快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从整个社会环境入手解决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1]范先佐.筹资兴教[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郝克明.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0(9).[3]戴园晨,陈东琪.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4]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4(4).[5]左占伟,邹泓,马存燕.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1).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