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
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 年4月11日),子姓,以孔为氏,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 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是我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 人之一。相传曾修《诗》《书》,订 《礼》《乐》,序《周易》,作《春 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 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第一个故事: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教育我们要 做怎样的人?试着举例说说。
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 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孔子认为“盗”不是君子之 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所需,“盗” 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很反感, 不喝“盗泉”里的水。赞扬了孔子厌恶偷 盗的精神。
第三个故事: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认人不易”
“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子路向 孔子抱怨”,孔子是怎样回答的?
厉害
jì sì
祭祀
rú
儒家
liánɡ
粮食
fù
翻来覆去
注意一下下面的词语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祖先行礼,表 示崇敬并求保佑。
隐晦:(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愿意;勿,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于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朝闻道,夕死可矣。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简短介绍
孔子的简短介绍1.孔子简单的介绍孔子(前551-前479)英文名字:Confucius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孔子的简介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
家中排行第二。
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
孟子为“亚圣”。
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
他还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成就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
孔子简介
附件二: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尼山镇)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生平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生于陬邑昌平乡。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病逝,母亲颜征在带孔子至曲埠阙里。
公元前532年,孔子步入仕途,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后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到了齐国。
公元前504年,孔子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
公元前483年,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
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下面,让我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向至圣先师孔子三鞠躬。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毕!。
孔子生平介绍
孔子生平介绍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
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
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
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
弗父何为卿。
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
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
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
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
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
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
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生平】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
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
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
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
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
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
孔子简历
个人简历--孔子一、基本信息个人概况姓名孔子,名丘,字仲尼国籍中国(春秋时期鲁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曲阜尼山(今山东济宁曲阜)出生日期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逝世日期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个人背景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思想家其他信息信仰儒学祖籍宋国(今河南商丘)主要著作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性格特点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安贫乐道;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直道而行;5.与人为善;弟子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二、经历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30岁时,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
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
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居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I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
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II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
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
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
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简介
三、哲学上的贡献。
• 《易》是大道之源,也是中国哲学之源。《汉书 艺文志》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 古”,认为在《易》之早期发展史上,有三个至 关重要的阶段: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周文 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孔子作《易 传》是第三阶段。《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晚 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好 《易》,是“观其德义”。孔子以其非凡的慧觉 注意到《易》的“德义”层面,发现了蕴含于 《易》之中的丰富哲理,于是作《 易传》十篇予 以系统阐发。可以说,是孔子使《易》转向哲学, 从而引发了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因膰去鲁
灵公郊迎
匡人解围
丑次同车
灵公问阵
五十六岁 公元前496年(周敬 王二十四年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回 到卫国,卫灵公与夫人南子让孔子 为次乘招摇过市,孔子耻之,曾去 卫而又返。
五十九岁 公元前493年(周敬王 二十七年 鲁哀公二年)卫灵公问阵 于孔子,孔子提倡礼乐,不言军事, 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俎豆礼容
六岁 公元前546年 (周灵王二十 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在母亲颜征 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 常陈俎豆,设礼容",演习礼仪。
孔子父母合葬墓
十七岁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 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与孔 父合葬。此后不久,季氏宴请士一级 贵族,孔子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 之门外。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 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
孔子在中华文明的进步史上,至少 有五大贡献。
一、文献学上的贡献。
• 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诗经》,是由孔子整 理成书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3000余篇, 孔子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 305 篇,按风、雅、颂分 类,形成《诗经》文本,并作了解说。《尚书》又称 《书》、《书经》,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相传为孔 子编定。
孔子资料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人物关系政治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创立儒家学说派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开创全新教育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主张无分贵贱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
本名:孔丘别称:孔子,尼父,孔夫子字号:仲尼所处时代:东周春秋末期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出生时间: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去世时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主要作品:《六经》,《春秋》主要成就:开创儒学,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祖籍:宋国栗邑(今商丘市夏邑县)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在妻子:亓官氏尊称:孔圣人,大成圣至先师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信仰:儒家思想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的资料 -资料
孔子的资料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今山东省南部)人,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立者。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倡导“仁爱”、“中庸”、“礼治”,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理法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平资料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今曲阜市北部),其父名为丘,母名不详。
孔子的父亲早逝,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孔子自幼聪颖,善于学习。
17岁的时候,孔子开始担任“师保”(负责管理学生生活的职位)。
孔子25岁开始为各类人士辅导私人的门生,传授他的思想和知识。
他在35岁时,被鲁国任命为州牧,但由于他对政治世界的执着态度和忠诚使他面临着许多令人险恶的政治斗争,最终不得不离开了鲁国。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崇敬,成为各类人士的师傅和导师。
他在公元前479年去世,享年73岁。
孔子思想的著作孔子传播他的思想和理念的方式是通过对“老子”、“子书”和“春秋”等著作的研究和注解。
他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讲解和批注的内容整理了一系列的经典著作。
这些著作后来成为了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等。
《论语》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它是由孔子的学生和后人在四百多年里收集并记录孔子的言行举止所组成的。
这些言论和语录被记录在《论语》中,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代表。
孔子的影响孔子的影响一直存在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他的思想与传统中国的“人伦”道德观和政治观相结合,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哲学和政治。
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儒家传统”的原型。
儒家思想对中国接近两千年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封建时代还是社会主义时代,都对中国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本人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重要象征之一,被广泛尊崇和崇拜。
在中国,有许多关于孔子和他的思想的故事和传说被广泛流传,他被称为“伦理家之圣”、“文化的祖师”等。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
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四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孔子行礼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
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
歇一会儿吧!""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6万,但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
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着名的七十二贤士。
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孔子之死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
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
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名丘,字仲尼。
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修订《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开创了易学。
儒学的经典包括诗、书、礼、乐、春秋。
马王堆帛书易《要》篇说“得一《易》以群毕。
”是说六经中,其他五经的精华都囊括在易经的损益之道里了,《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贵族出身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1]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贵族微子启于宋国,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这就是其十五世祖——宋国第二任国君微仲。
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邹邑定居。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
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邹邑,为邹邑大夫。
圣人降世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但孟皮的脚有残疾,不能延续香火,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
孔子简介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 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 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 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 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 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 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tán]子朝鲁, 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 校,当在此前后。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 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 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孔子治理中都(今汶 上县)一年,有点政绩,被升为小司空,公元前 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 鲁国大治。 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开始了周游列国 的旅程。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 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 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 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 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 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 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 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 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 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孔子中文名称: 孔子又名: 孔丘字仲尼性别: 男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生卒年: 前551~前479 生平简介孔子(前551~前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简介。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
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
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
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
《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孔子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
孔子及少谈论神,拒绝讨论来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
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大成者。
他是一位重视个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世哲学家。
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著高尚者的行为,自我介绍《孔子简介》。
“仁”在有些时候可以解释为“爱”,但我们最好将他理解为对人类的关心。
“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等观点的总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
虽然当时的统治者没有采纳孔子的学说,然而在他死后,儒家成为显学。
但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儒家学说遭到贬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他采用法家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
以为这样就可以整齐学术,统一思想。
然而,秦始皇的努力并不成功,在秦朝灭亡前夕,儒生们又开始宣讲儒家学说。
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中国科举制度,始于汉朝。
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对孔子礼教的理解程度。
由于科举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所以由汉朝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国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孔子的四书五经中打转。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
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
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
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
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
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
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
孔子资料
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
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
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
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
孔子(ConfUcius)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儒学(the Ru School)思想的创始人。
儒学(Confucianism),这个道德和宗教哲学的大系统(同位语)建立在孔圣人(Master Kung)的教学上。
冯友兰,中国思想史上20世纪伟大的的权威之一,把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比作西方的苏格拉底。
Confucius was a thinker, political figure, educator, and founder of the Ru School of Chinese thought. Confucianism, the great system of moral and religious philosophy 用同位语built upon the teachings of Master Kung. Fung You-lan, one of the great 20th century authoriti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compares Confucius influence in Chinese history with that of Socrates in the West.
(2-1)孔子(ConfUcius)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儒学(the Ru School)思想/的创始人。
ConfUcius,a aducator、a politics and a thinker, he i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Ru School.
参考答案:Confucius was a thinker, political figure, educator, and founder of the Ru School of Chinese thought.
思想家thinker
政治家political figure
教育家educator
创始人founder
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儒学(the Ru School)思想的创始人:
was a thinker, political figure, educator, and founder of ....
the Ru School of Chinese thought中国儒学(the Ru School)思想
(2-2)儒学(Confucianism),这个道德和宗教哲学的大系统(同位语)建立在孔圣人(Master Kung)的教学上。
Confucianism,the grand system of ethnic and religion philosopher, is based on the teach of master kung.
参考答案:Confucianism, the great system of moral and religious philosophy 用同位语built upon the teachings of Master Kung.
大系统the great system
道德和宗教哲学moral and religious philosophy
建立在...上built upon
孔圣人(Master Kung)的教学the teachings of Master Kung
(2-3)冯友兰,中国思想史上20世纪/伟大的的权威之一,把/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比作/西方的苏格拉底。
Fenyoulan, one of the greatest authorities in Chinese thought history in the 20th century, thinking of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us in Chinese history
参考答案:Fung You-lan, one of the great 20th century authoriti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compares Confucius influence in Chinese history with that of Socrates in the West.
中国思想史上(on)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in Chinese history在中国历史上
Fung You-lan冯友兰
20世纪/伟大的的权威之一one of the great 20th century authorities
把/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比作/西方的苏格拉底compares Confucius influence in Chinese history with that of Socrates in the West.
compares....with
Confucius influence in Chinese history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孔子Confucius/孔圣人(Master Kung)
[kən'fju:ʃjəs]n.孔子(中国哲学家,教育家)
master ['mɑːstə]vt. 控制;精通;征服n. 硕士;主人;大师;教师adj. 主人的;主要的;熟练的
✚Socrates 苏格拉底
Socrates['sɔkrəti:z]n.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希腊文: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70岁),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人。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儒学(the Ru School)/中国儒学思想the Ru School of Chinese thought/儒学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kən'fju:ʃjənizəm]n.儒家思想/儒学/孔子学说;儒教/孔教
✚思想家thinker
✚政治家political figure
政治[zhèng zhì]political/politics/government/polity/political affair
✚教育家educator
✚创始人founder
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儒学(the Ru School)思想的创始人:was a thinker, political figure, educator, and founder of ....
✚大系统the great system
✚the teachings of...的教学/孔圣人(Master Kung)的教学the teachings of Master Kung
✚建立在...上built upon
✚中国思想史上(on)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in Chinese history在中国历史上
✚(列举翻译)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儒学(the Ru School)思想的创始人:was a thinker, political figure, educator, and founder of ....
✚道德和宗教哲学moral and religious philosophy
✚20世纪/伟大的的权威之一one of the great 20th century authorities
✚把/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比作/西方的苏格拉底:compares Confucius influence in Chinese history with that of Socrates in the West.
✚compares....with
✚Confucius influence in Chinese history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